国家政策对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审核的

更新时间:2023-04-12 05:43: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2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

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审核的

步骤和方法

----精品----

教育部财务司二ΟΟ九年九月

----精品----

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审核的步骤和方法

国家、省、市、县四级年度《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汇总工作过程中,对报表数据要进行认真审核。审核应采取手工审核和计算机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步骤和方法如下:

一、手工审核

(一)审核基层报表。

在计算机录入前,应对基层学校上报的基层报表进行审核。

1、审核填报单位基本信息,如:单位名称、代码、隶属关系、类别等。尤其是幼儿园的类别代码,应注意区分城市、县城和农村。所有单位名称均要填报全称。

2、审核计量单位是否符合要求。如:基1、2、

3、4表金额单位是否为千元。

3、审核统计数据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包括是否与财务报表相关数据一致;基本情况表和补充资料数据填报是否完整;填报口径是否准确。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应逐校填报,不得合并填报。

(2)不应填报数据的指标是否误填了数据。如县(区)的成人高校不应填报普通本专科学生、普通本专科学费;幼儿园不应填报助学金支出;地方教育行政(事业)单位不应填报助学金支出等。

----精品----

(3)债务表中“其中:本年新增债务余额”的填报口径是否准确。

(4)基4、基5表数据是否填报完整。基4、基5表的部分数据在全国汇总时可能无法填全,但在单独上报基4、基5表时,必须将相关数据填报齐全、准确。同时,地、县用户应注意审核是否漏填了基4表的上级补助教育专款。

4、审核表内数据勾稽关系。如:合计数是否等于分项和等。

5、审核表间逻辑关系数据。如:收入表的基建拨款与支出表的基建支出的对应关系;教职工人数与人员工资是否同时存在;代课教师人数与代课人员工资是否同时存在;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数据是否差异过大;年末债务总额与固定资产总值的关系是否合理;本年还本付息金额与教育经费总支出的关系是否合理;生均助学金支出是否过大等。

(二)审核综合报表。

1、将综1表中的本年数据与上年综合报表数据进行对比审核。主要是审核年度各项教育经费投入增减变化情况,对出现增减幅度较大情况,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作书面说明备查。重点分析预算内经费增减情况,并对增减幅度较大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填报错误。

2、审核综1表的教育经费总收入(合计数)与综2表的教育经费总收入(合计数)是否相等。

3、将综1表的中央和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合计数)分别

----精品----

与相对应的综3表、综4表支出合计数进行对比审核。主要是审核上述数据差异程度,如果存在收支差异过大现象,要分别审核基表的收入和支出填报是否准确完整,有无存在漏填、错填现象。如果差异客观存在,在通过分析查明原因的基础上,做好记录备查。同时,也应审核综3表、综4表中助学金支出数据,看是否漏填中职学校助学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等。

4、审核综合报表主表与附表相同经费指标是否一致。

5、审核综5表机构数、年末学生数、教职工数、危房数与教育事业统计相关指标是否基本吻合,年初学生数、教职工数、机构数应与上年年末对应指标进行核对,如出现差异过大的应分析查找原因。

6、将综5表中涉及中央办、地方其他部门办、企业办、民办各级各类学校基本数字本年数据与上年数据进行对比审核,主要是通过审核检验基层统计单位是否有遗漏?填报的相关数据差异是否过大?对学校增减变化情况要逐一列出校名备查。

7、对综8、9、10表进行审核。重点审核数据是否遗漏、填报金额位数是否准确等。

8、对综11、12表进行审核。将2009年综11表的债务资金来源总计、本年还本付息数据、综12表本年新增债务资金来源总计,与2008年综3表的补充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审核,校验基层单位是否有漏填、误填债务情况,如果差异过大应找出原因。

----精品----

(以后年度可直接对比上下年度的综11、12表)

9、政策性审核,如实行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的地区是否还存在学杂费收入,尤其是特殊教育学校;核对中职助学金的支出数与中央和地方下达的控制数是否存在差异,并查找原因;教育行政单位是否存在非行政经费收支(如助学金支出不应列入,用于下属学校的专项设备购置、图书购置、房屋建筑物购建等收支未按规定归并到相应学校或事业单位收支中,教育事业经费不应列入行政经费等)。

(三)审核分析表数据

要对分析表逐表逐项进行认真审核。

1、审核填报数据(包括上年数据)是否遗漏。

2、审核经费统计分析指标年度数据增减幅度是否合理?对不合理数据应认真查找原因。如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落实情况,生均公用经费是否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二、计算机审核

(一)代码审核。

在数据录入前,应利用程序中的“代码管理”功能菜单对程序中所预制的地区代码和学校代码进行审核。

1、审核地区代码和普通高校代码是否采用了国标码(国标码详见中国教育统计网5aa3089633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1e)。没有国标码的地区和普通高校编码是否符合编码要求。可通过程序的“地区代码管理”中的“国标地区代码校验”功能,审核地区代码、地区名称是否

----精品----

与国标一致;通过“学校代码管理”中的“高校国标代码校验”功能审核高校代码,避免出现占用其他省份所属高校国标代码的现象。同时,也可通过此功能查询不属于国标的自编码高校、有国标代码但未填报数据的高校、代码与国标一致但名称不一致的高校。

2、审核学校编码是否符合要求。如:技工学校第1位码应为“2”而不是“3”;职业高中第1位码应为“2”而不是“4”;教育行政单位类别代码为91,教育事业单位类别代码为92,一个县级单位最多只能有一个行政单位;同一县级区域内只能有“城市、农村”或“县城、农村”两种办学类别,不能同时出现城市、县城、农村三种办学类别。上述审核可利用程序菜单中的“学校代码管理”→“校验学校代码”进行审核。

注意:在审核学校代码过程中,如发现代码错误进行修改时,应注意修改学校隶属关系和学校类别代码,防止改掉一个错误,出现另外一个新错误的现象。

(二)基表录入审核。

利用程序中的“快速信息”功能菜单,对录入的基表数据进行简单审核。

1、审核录入基表数据金额单位是否填报有误。有一些数据在进行录入时由于填报单位搞错,如将“千元”误作“元”或“万元”为单位填报,致使录入的数据不准确,造成较大误差。这类数据可通过在“快速信息”中对各统计指标进行排序找到极大值

----精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k7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