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的意见

更新时间:2024-01-23 23:0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系指院(系)级单位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和基层党支部书记。长期以来,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在高校各项改革和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强这支队伍建设,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有关文件要求,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对于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维护高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实施对高校领导的组织基础。在创新理念、强化功能、推进制度机制建设、提供经费保障等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功经验和重要突破的基础上,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进一步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关键。

2.加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是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多年来,北京高校始终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初步建立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选拔、

- 1 -

使用和奖励机制,造就了一支积极进取、甘于奉献、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有力地推进了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但是,随着世情、国情、党情、校情的的发展变化,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问题。例如,院(系)党政共同负责的领导体制虽已确立,但是党政共同负责的运行机制以及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在机制中的职能定位还不明确;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考核、激励等工作机制初步建立,但是其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并没有得到有效激发;学校虽然注重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但是对这支队伍的知识更新和能力培养重视不够,“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在一些单位仍十分明显。

3.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工作部署,为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工作指明了方向。要坚持在推进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大局中,谋划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定位;坚持按照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使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在履职过程中充满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吸引力,形成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

- 2 -

目标和主要原则

4.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提高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激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促进高校各项事业发展。

5.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1)建立和完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选拔、培养、使用、考核、激励和发展机制,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2)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整体素质,使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始终成为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楷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先锋,民主管理、科学决策的榜样,服务群众、构建和谐的骨干。(3)大力宣传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先进事迹,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标准,营造尊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劳动、关爱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成长的浓厚氛围。

6.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的主要原则:(1)注重服务全局。要站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全局高度,抓好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进一步坚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推进高校改革和事业发展。(2)坚持以人为本。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

- 3 -

爱护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满腔热情地支持和帮助他们做好工作,切实维护他们的各项权益。(3)提倡改革创新。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让这支队伍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完善和创新选拔机制

7.明确选拔条件。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把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能力素质,健全的身心素养,全面的知识素质,具有高度负责的奉献精神,善于沟通协调,勇于开拓创新,热爱党务工作,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选拔条件。

8.规范选拔方式。要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 的原则,进一步开拓视野,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举办法,适时推行直接选举等方式,形成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选拔任用科学机制。

9.注重人选要求。在选配院(系)党委(党总支)书记时,要考虑其既要懂党务工作,又要精通业务工作,同时具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能力。系(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应当选任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担任,保证其在业务上有发言权。机关处(室)党支部书记应尽可能由处(室)负责人兼任,便于配合行政开展工作。学生党支部书记应选拔那些思想素

- 4 -

质好、学习成绩优良、群众公认度高的学生党员担任。

(二)加强和改进教育培养机制

10.制定教育培养规划。高校党委要加强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教育和培养。要根据高校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素质的总体要求,结合其学习状况和培养需求,制定符合实际的教育培养规划。

11.丰富教育培养内容。将干部的教育培养由单一的政治理论培训向综合素质培训转变;由“自学成才”为主向“自学成才”与系统培养相结合转变;由课堂培训为主向课堂培训与实践交流相结合转变。教育和培养的内容要与干部的层次一致,与干部的需求吻合,增强干部教育和培养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12.创新教育培养形式。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培训资源和校地共建的平台,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如举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岗前培训,院(系)党委(党总支)书记专题培训,党支部书记轮训等;适时推行网上培训;完善干部的交流轮岗,积极输送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到校外挂职锻炼,选派优秀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出国进修等。

(三)明确和规范使用机制

13.要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制定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任期工作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激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要切实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形成党的

- 5 -

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努力做到党的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同步研究、同步考虑、同步实施,同步检查。要根据工作性质和内容的不同,明晰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责任;赋予他们应有的权利;保证他们相应的待遇。

(四)探索和完善考核机制

14.完善考核体系。要以《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为依据,制定符合各校特点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考核体系。考核体系要坚持静态绩效与动态发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体现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的有机结合。要结合两年一次的党员民主评议和党支部工作评估工作,完善评估考核机制,严格规范考核的操作程序,增加考核评价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增加群众的参与度。注重考核评价结果的使用,使考核评价真正取得实效。

15.明确考核重点。院(系)党委(党总支)书记的考核应以年度或任届工作目标为重点,以党的工作和行政工作的配合互动为核心;教工党支部书记的考核主要应以群众和党员的满意度为主要依据,以能力评估为核心;学生党支部书记的考核应围绕党的工作是否促进党性观念的增强、学生良好学风的养成、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以群众和党员的满意度为依据。

(五)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

- 6 -

16.拓展学习激励渠道。要特别关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的继续教育问题,增加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业务培训、离岗短期培训及其他学历学习的机会,以开拓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视野,提高其政治思想水平和相关专业知识水平,增强其对学校各类岗位的适应能力。

17.完善职称、职级的评定制度。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从事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研究应纳入学校社会科学研究序列,在职称评定中享有与其他科研项目同等的权利。承担的党务工作应计算工作量。在相应职称的评级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在学校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按照其从事党建工作年限(以一个任期为限)和工作业绩,在职级晋升上予以倾斜。

18.规范表彰激励形式。在确保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必要的物质待遇外,要定期开展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支部书记评选表彰活动,其获得的称号应与学校行政表彰享受同等待遇。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将开展北京高校优秀基层党支部书记、十佳党支部书记评选活动,推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

(六)构建和完善发展机制

19.健全发展机制。高校党委要重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既要畅通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补充渠道,也要拓展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发展空间。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

- 7 -

通过转岗、分流、设臵非领导职务等方式,优化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的整体结构。

20.加强干部轮岗交流。要积极推行干部轮岗交流制度,积极探索院(系)党政负责人交叉任职。鼓励党务岗位和行政岗位、学校机关和学院的交流,打通党务干部与行政干部之间的交流渠道,形成良性循环,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在推进校内干部轮岗交流时,应与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同步考虑,岗位安排要适度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倾斜。

21.畅通分流途径。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学术休假制度等方式,鼓励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利用学术休假等机会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科研、访问进修、业务进修和岗位进修等,提高相关专业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扩展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退出途径,学校党委要从机制上、待遇上给予保证。

22.拓展发展空间。要拓展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发展空间,积极推荐优秀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到地方任职;把优秀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纳入后备干部队伍,在处级后备干部选拔时,优先考虑有党支部书记工作经历的干部、教师,同时,加强后备干部党务工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适时选拔优秀的后备干部充实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对年龄偏大、从事党务工作时间较长的同志,各高校要制订保护性政策,如设臵调研员、党建督察员等一定数量的非领导职务,妥善做好安臵工作,使其专心从事学校的管理研究和党建研究工作。

- 8 -

四、完善运行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和定位,保障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发挥作用

23.完善院(系)党委(党总支)和行政分工合作、共同负责的运行机制,即:集体领导、分工落实、共同负责。院(系)党委(党总支)和行政作为领导集体,共同对涉及院(系)发展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同时,院(系)党委(党总支)和行政之间明确分工,分别落实集体决策的各项内容;院(系)党委(党总支)和行政共同对学校党委和行政负责。

24.明确院(系)党政班子成员的职责范围。院(系)党委(党总支)书记主要围绕院(系)中心工作抓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坚持“管思想、管干部、管人才、管政策”,参加本院(系)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支持行政负责人在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院长(系主任)主要负责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中心工作;院(系)党政班子其他成员按照职责,具体明确任务分工。

25.明确院(系)党政联席会是院(系)的最高决策机构。参加党政联席会的人员为院(系)党政负责人,同时根据议题由党政负责人确定其他参加人员。提交院(系)党政联席会的议题一般由党政主要负责人共同研究决定。党政联席会必须严格规范议事程序和决策程序,保证决策的民主

- 9 -

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一是必须召开正式会议,到会者必须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二是根据议题的需要确定会议主持人,主持人应是党政主要负责人;三是对重大问题的决定必要时实行票决制,必须达到到会人员的半数以上方为有效;四是执行方案确定后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书记和院长(系主任)负有监督执行的责任。

26.明确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定位。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学校、院(系)应为党支部书记顺利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教工党支部书记应对所在行政单位的工作负有参加管理和监督制约的责任,与同级行政负责人享受同等待遇,党支部书记可兼任同级行政副职。要做到党支部和同级行政组织同步建立、负责人同步配备、制度同步制定、工作同步开展。学生党支部书记应成为联系学生和院系的桥梁,要帮助和指导团支部、班委会开展工作,带动学生共同进步。

五、加强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的领导 27.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高校党委书记是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人。高校党委要切实履行加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的职责,从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需要出发,着力建设好这支队伍。高校党委书记作为这支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制定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的实

- 10 -

施细则;党委要保证每年至少专门研究一次这支队伍的建设问题;高校党委会(常委会)成员要联系基层党组织,深入基层,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并把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情况和成效作为考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使党建工作由软指标变为硬任务。

28.关心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成长,营造有利于这支队伍发挥作用的环境氛围。高校党委要定期开展评选表彰工作,大力宣传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中的先进典型在推进学校改革、促进事业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等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和突出业绩,在校内营造重视和支持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开展工作的良好氛围,内聚队伍人心,外树队伍形象,使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有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自觉性。

29.加强理论研究,积极探索实践。高校党委要有针对性的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及时总结和提炼有利于这支队伍自身建设和发挥作用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整体水平,为学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 11 -

施细则;党委要保证每年至少专门研究一次这支队伍的建设问题;高校党委会(常委会)成员要联系基层党组织,深入基层,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并把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情况和成效作为考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使党建工作由软指标变为硬任务。

28.关心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成长,营造有利于这支队伍发挥作用的环境氛围。高校党委要定期开展评选表彰工作,大力宣传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中的先进典型在推进学校改革、促进事业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等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和突出业绩,在校内营造重视和支持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开展工作的良好氛围,内聚队伍人心,外树队伍形象,使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有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自觉性。

29.加强理论研究,积极探索实践。高校党委要有针对性的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及时总结和提炼有利于这支队伍自身建设和发挥作用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整体水平,为学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 11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j3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