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的冰山理论

更新时间:2023-12-26 14:4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冰山理论是萨提亚模式里负有盛名的理论和工具。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早在1895年,弗洛伊德在发表《歇斯底里研究》时,就提出了这个概念。他将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并隐喻为冰山。我们可觉察的部分是意识,是冰山水平面以上的部分;水平面下的大部分是不被我们所觉察的潜意识。于是潜意识一度成为冰山理论的代名词。

萨提亚的冰山理论不同于弗洛伊德的,这两者的异同我们在下面会探讨。在维吉尼亚·萨提亚提出了体验的这六个层次后,约翰·贝曼博士继而在萨提亚独具创意的框架下,融合众多心理治疗流派的精髓,丰富完善了其严谨的结构和深刻的内涵,发展出了完整的冰山理论。最终使其成为萨提亚众多治疗媒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工具,运用在个人内在探索方面,既有灵动而深入的身心体验,又有清晰缜密的结构设置。冰山理论为萨提亚模式的治疗和教学推广提供了系统、简洁的方法和工具。 冰山内容 行为(Behavior)

行为是可见的,是我们无数次尝试去改变的部分。如想要控制住不发火,想要控制自己不拖延等。

行为是冰山最上端露出水面的部分,是我们通过感官可以直接体验到的内容。我们看到了什么,听到的、触摸到的内容,我们做了什么。这是故事的最原始版本,是直接呈现的问题,是最困惑和让我们烦恼的部分。例如看到某人摔门而去,听到某人说了句不好听的话,被客户拒绝,突然失控发脾气等。

有些行为是被我们接纳的,我们就会处理好这些行为。有些则是不被我们接纳的,我们就尝试采用排斥、否定、扭曲、逃离等方式来应对这些行为。

应对(Coping)

应对就是对事物的反应态度。

我们对外在处境选择如何回应或反应,就是我们的应对。应对是冰山的水平线,是行为的起点。在人际互动中,我们如果接纳自己和对方的行为,就会照顾到自我、他人和情境这三个因素,进行一致性的回应。

如果我们无法接纳所发生的行为,就形成了压力状态,以保护自己的自我价值感为主,使出惯用的方式进行事件应对,也就是用不一致的沟通来防卫或保护自己(指责、讨好、超理智、打岔)。

感受(Feeling)

对于与别人的分歧,我们与别人吵架,使用在指责中的应对,这时候的感受可能就是生气、愤怒,夹杂着无助。这时候推动我们继续去吵架的最大动力就是这个我们体验到的生气的感受。

感受是我们在经历事件的时候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每刻都存在,比如生气、害怕、轻视、疼惜、委屈和嫉妒等。并且每刻都有不同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存在于我们的身体内。 感受有轻重,微弱的感受在细致觉察的时候可以被觉察到,而强烈的感受则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行为。强烈感受被直接体验到并命名的时候就是我们所说的情绪。在感受与情绪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情绪只是较强烈的感受。

情绪具有生存意义,愤怒是一个求生存的情绪,恐惧、伤心等都是,它们告诉我们以下信息,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活下去,我需要逃跑、需要打回去、需要藏起来。

同样,有些感觉是被我们接纳的,有些是不被我们接纳的。当我们不接纳感受,切断、掩盖或否认某些感受时,这些感受常常会以身体或心理的症状表现出来。

感受既有负面的又有正面的。负面的主要是生气、恐惧、难过和受伤等,正面的则主要

是喜悦、感激、快乐等。我们都有能力拥有这些感受,有的人表达它们,有的人崇拜它们,有些人回避它们,有些人则压抑它们。你习惯于怎样处理自己的感受呢?是压抑、回避、表达,还是管理?你是怎么做的呢?如果你不知道的话,你就真的很不了解你自己了。

观点(Perception)

感受是会说话的,在我们的心里有着无数的对白。当你生气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都是他的错”“他不该这么对我”“世界应该公平,可是他没有”等,这些都是让我们感到生气,去跟人吵架的因素。

观点就是我们对自己讲述一些故事,根据我们接收到的信息,然后制造一些意义,编造一些故事,并且我们还相信了它,我们就把一直相信了的这部分称为信念。

观点住在我们的大脑里,是存在于我们大脑里的认知,是我们对事物的态度,包括我们的想法、思想、信念、规条、价值观、人生观、解释等。这是我们基于现在和过去经验的结合产生的念头,是我们思考的内容,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规则,而不只是此刻所见所闻的事实。例如我相信我是一个无用的人;我相信地球是平的而不是圆的;我认为女人/男人没一个好东西;我觉得你这样很没礼貌等。

观点有即时性的,对当下某个事件有某个想法和态度,如我认为这个事情应该怎样、我觉得你应该这样、我觉得这是因为某原因等,这个比较容易改变。也有持续性的,即对某一类固定事物具有某种固定态度倾向,如人应该诚实、守时,南方人都很小气等,这些则根深蒂固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很难改变。

观点是我们从过去学习而来的经验。经验某些时候给我们提供了生活的便利,但是执著于经验的时候就会成为一种阻碍,演化成我们恪守的死板的信念和规条。

期待(Expectation)

当你和别人吵架的时候,你希望自己是什么样子呢?你希望别人怎么做呢?你可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是有力量的,希望别人可以认错,可以听你的。当别人没有按照你期待的发生,你就生气了。

期待就是想要什么,想怎么做,希望怎么发生。它来自于我们过去没有满足,现在依然想得到。例如我希望他去洗碗,我期待自己可以把这件事情做好,我期待他来爱我,我期待他主动。期待让生命有了期盼,生命中若没有期待是枯燥的。

有些期待我们知道我们在期待,例如我期待他主动关心我。有的期待则是我们习惯而不会再有觉察,例如我期待明天太阳依然升起,期待家人健康等,我们因为信任而没有让这个期待浮现到我们的脑海。有些期待则是我们不愿意承认的,例如我期待自己考第一、期待天上能掉下500万等,因为我们的观点认为那是不可能的而不愿意去相信这个期待,但我们的心底依然存在期待。

所以你问起期待,有些人会说他没有期待,那或许只是他没有觉察到自己的期待或者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期待。期待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而且每秒钟都有超过几百个期待存在。 如果我们的期待没有被满足,而时间已经成为了过去,原有的期待就会成为未满足的期待,我们会一直背负而让我们的精神或生理付出很高的代价。例如我们小时候就想要父亲来爱我、想让他抱我,但他没有,后来我长大了,那个期待就成为了一个未满足的期待一直背负,三十年之后,我还想要爸爸来爱我、来抱我,但是我没有得到他的爱。有的太太期待老公送玫瑰花,但是老公一直没有送,太太也不表达,就会一直背着这个期待消耗自己。 当我们没有得到想要的,或得到的只是我们不想要的,我们就可能会一直死抱着那些未满足的期待,消耗我们的能量。

期待是指向未来的,在未来想要得到。即使成为了未满足的期待,也希望在未来满足。

渴望(Yearning)

你期待这么做,其实你是想要什么呢?你面红耳赤去吵架,其实你不过是想要被认可,想要得到一点关注,这就是渴望。

如果说期待是想要,那么渴望就是需要。渴望是人类共通的需要,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马斯洛曾发展出需要层次理论,阐述了人类普遍的需要:吃、喝、睡、性等基本生理需要,安全感需要,归属感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来自于情境又脱离情境,我们在不同的情境里玩不同的心理游戏,最终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这些需要。

萨提亚认为人类普遍的心理需要主要有:爱、价值、自由、尊重、认可、关注与接纳。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婴儿就渴望被爱,到九十岁时亦然,这是所有人持续一生的过程。 我们满足渴望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己认可自己,自己爱自己。那种非常有心理营养、心理非常强大的人就是如此,可以自己满足自己。一种则是依赖于从外在汲取,从小就习惯了从父母那里索取,长大后又从恋人、朋友那里索取。

渴望是当下的,每刻都存在,都需要被满足。当当下的渴望没有被满足的时候,就会用观点延伸出具体的期待,希望下一秒得到满足。

自我(Self)

人类所有的行为,不过是想证明自己。你是否是有力量的、有能量的、有价值的?如果你不能相信,你会调动自己的整个冰山希望从别人那获得证明。

自我就是人的本质,是人的核心,是生命力,是自我价值的瓶子,是冰山的核心,它是人的“我是”,是生命的源头。它决定了“我是谁”,决定了我们与自己和世界的关系。但我们

常常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了解它的真正本质。我们的目标是与它连接,与生命力连接,发现我们本然的面貌,找到源源不断可以满足自己渴望的源泉。

当自己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候,也就是自我价值的瓶子是满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和谐一致,处事不惊,坚定不移,喜悦在自己想走的路上。如果我们与原来的自己产生了偏离,就会怀疑自己,感觉不到存在,就会被情境拉走,开始“求生存”,开始向外在寻求装满自我价值的瓶子的方法了。

常常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了解它的真正本质。我们的目标是与它连接,与生命力连接,发现我们本然的面貌,找到源源不断可以满足自己渴望的源泉。

当自己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候,也就是自我价值的瓶子是满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和谐一致,处事不惊,坚定不移,喜悦在自己想走的路上。如果我们与原来的自己产生了偏离,就会怀疑自己,感觉不到存在,就会被情境拉走,开始“求生存”,开始向外在寻求装满自我价值的瓶子的方法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iz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