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沂蒙党史大事

更新时间:2024-01-19 22:5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938年沂蒙党史大事

发布时间:2006年3月24日 13时33分

1 9 3 8 年

1 月

徂徕山起义 1日,中共山东省委发动和领导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黎玉同志代表省委宣布“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成立,洪涛【40】任司令员,黎玉任政委。沂蒙山区各地党组织,积极响应党委号召,陆续参加和配合了徂徕山起义。王一平【41】、董琰、周星夫、董林汉、江海涛、李春之、单洪、封振武【42】、程鹏【43】李伯秋、程照轩、赵笃生【44】、孟英、冯平等许多长期战斗在沂蒙山区的党员干部参加了起义。

中央指示创建沂蒙山根据地 中共中央1月15日,在给中共山东省委的信中指出:“山东党应以发动群众,发展游击战争与建立根据地为中心任务??省委工作的中心应放在鲁中区,开始依靠新泰、莱芜、泰安、邹县的工作基地,努力向东发展,尤以莒县、蒙阴等广大地区为重心。”强调“省委应在鲁中区较为适宜”。

日军铁蹄踏进沂蒙山区 1月2日,日军侵占蒙阴城,不久撤离。15日,日军出动飞机3架,轰炸沂水5区依汶村,投弹9枚,炸死9

人,烧毁房屋13间,乡农学校被炸。2月1日,日军重占蒙阴,因国民党庞炳勋部坚决抵抗,2月底又撤离。2月9日,日军第一次侵犯平邑镇,14日,侵犯平邑之敌向泗水撤离,在八埠庄村北与费县5区抗日游击队遭遇,遂即撤离。2月15日,日军再次侵犯平邑镇。2月20日,日军占领沂水,遭到沂水抗日武装的多次伏击,3月中旬,日军从沂水城南犯。

邵德孚等到沂水发动建立抗日武装 1日,邵德孚、李仲林由临沂到达沂水。先将李贯一、于松泉介绍给李仲林。接着,邵、李到埠前村与战前党员李鸿标、李贵德、李端甫、耿启明等人见了面。听取了他们几年来在与上级失掉联系的情况下继续坚持斗争的汇报,传达了目前抗战形势和省委的部署,并给他们恢复了组织关系,要求大家联合各地战前党员和志愿抗战的青年建立抗日武装。此时在济南学校入党的宋作俊(宋焕臣)也回到家乡悦庄、埠村(今均属沂源),开展抗日活动,组建一支100多人的游击队,2日,沂水5区战前党员杨荫田找到邵德孚和李仲林,恢复了组织关系。又和5区、10区乡农学校代理校长朱赤皆、朱遂初、朱寿年等,在崖子崮回龙寺拉起了一支队伍。

月初,邵德孚和李仲林再次去埠前,召集部分党员开会,讨论建立抗日武装问题。此时,沂水县已拉起游击中队28个。为争取党对抗日武装的领导,会议确定:派共产党员孔楚白到松峰公海关部;耿启明到里庄李洪殿部;王翰卿到南流泉王翰垣部工作。刘增浩也在垛庄成立了“抗日救国联庄会”。5月份,四支队一个团到达坦埠,

刘增浩、刘子泉、刘露泉、刘曰界等找林浩、马馥塘、周亦萍、景晓村接洽后,成为共产党领导的一支地方武装,刘增浩为负责人。中旬,张升祥出狱后,邵德孚又派他回到4区开辟工作,先后发展张学伟、岳洪春等入党,并酝酿建立了抗日武装。 2 月

省委在刘杜召开会议 2月16日,四支队到新泰南部的刘杜、岔河一带驻防。23日,省委在刘杜召开了扩大会议,确定了四支队伍今后的发展方向,并确定黎玉去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要求中央再派干部来山东。会后,部队编委两个大队,分别向南、北方向发展。北路由洪涛、林浩带领开辟淄博地区,南路由黎玉、赵杰、程照轩、景晓村带领,开辟蒙山一带。

省委率四支队来沂蒙 3月上旬,省委和四支队一部,由省委书记黎玉,秘书长景晓村,宣传部长孙陶林,支队长赵杰,政委程照轩率领进入费县西北之柘沟村(今属平邑县柏林乡)。战前党员李伯瑾、高锡贵、张传义、赵光、王敬明、王力生和杨诚到柘沟村向省委汇报了费县党组织的发展和活动情况。中旬,在省委直接领导下,由景晓村主持,在柘沟村成立了费县工委,张若林任书记,李伯瑾任组织委员,王敬明任宣传委员,王力生任军事委员。黎玉、孙陶林出席会议,并就费县工作做了如下指示:①恢复和整顿党的组织,发展新党员。②发动群众,努力创造条件,积极组建抗日武装。③创建蒙山前、白马

关至紫荆关抗日根据地。费县工委根据省委指示,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决定由李伯瑾、王力生负责,对1932年和1936年两个时期的党员进行审查、登记。3月27日,省委书记黎玉从柘沟村启程赴延安,费县工委决定派高锡贵护送。 3 月

鲁村驱逐戴星三 原国民党益都县长杨九五南逃时,将部队托县税务局长戴星三交给张里元。张里元将该部编为独立营部一、二连和通讯排,并将我地下党掌握的十字路、兰陵两个大队缩编为三、四连,委戴星三任营长,意在鲸吞兰陵和十字路抗日武装。独立营奉命北上到达蒙阴鲁村,张岗、汪洋、崔介在村西洪福寺召开有赵昭、谢辉、阎超等人参加的会议,研究了驱逐营长戴星三的方案。由于工作细致,部署严密,在部队到达下庄的当晚包围了部营,戴被迫交出枪支、公款后被礼送离营。张岗等人召开军人大会,宣布参加八路军,并推选汪洋、张岗、崔介为部队领导人。领导部队继续北上,到淄川境内的马棚与四支队汇合,编为四支队三团,张岗任团长,汪洋任政委,崔介任参谋长,阎超任供给处主任。

八路军四支队十二中队成立 董琰、边欲鲲、刘其人受四支队司令部派遣,到新泰、莱芜、沂水、蒙阴四县交界处与刘子升【45】、房连三、桑洪文等联合组建了抗日武装,一支有80余人的抗日游击队,于3月12日正式成立,定名为“山东八路军四支队第十二中队”。

该部活动于龙廷、土门一带。

临沂战役 2月,敌板垣师团侵占青岛后,进犯临沂。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调庞炳勋的四十军到临沂城堵截日军。下旬,敌以一个师团的优势兵力并附有山炮团、骑兵旅,向临沂猛攻,庞部全体将士据城死守,阻敌前进。3月初,敌酉板垣征四郎亲自督战,再攻临沂。第五战区急调张自忠第五十九军驰援。张部于3月12日黄昏到达临沂城郊,与敌短兵相接,日军仓惶撤退。中国军队合力紧追,敌退90余里,缩入莒县城内。我乘机扩大战果,张自忠部向汤头、葛沟进攻,庞炳勋部向傅家赤草坡追击,敌全师团伤5000余人,亡3000余人。

临沂战役的胜利,是我党领导人周恩来、叶剑英帮助李宗仁、白崇禧制定战略计划,八路军、新四军在外线的有力配合,沂蒙人民大力支持和国民党爱国官兵英勇奋战的结果。

四支队六大队建立 2月中旬,李仲林去省委汇报工作,请示建立抗日武装事宜。省委指示莒县、沂水抗日武装中各抽调200人,组成“山东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六大队”。并派鲁滨任大队长。月底鲁滨、李仲林到达沂水,开始组建武装。3月中旬,四支队六大队在沂水公家疃成立。李贯一、李道德、王翰卿、李钟盈等各率本部人员参加。郭有邻宣布了部队的编制,鲁滨讲全国抗战形势,邵德孚讲部队性质、任务和纪律,同时宣布:六大队由鲁滨任大队长;邵德孚任党代表兼管沂水地方工作;李仲林任政治处主任;郭有邻任参谋兼莒县地方工作。大队设政治处、参谋处。

钱均任副司令,董少白任政治部主任。由于董慕仲的反动立场未变,秦启荣【54】、王洪九等不断挑拨,董慕忠终于次年3月中旬叛逃。 黎玉、张经武率大批干部来沂蒙 应省委要求,党中央继续派干部来山东。8月中旬,黎玉、张经武等率抗大、陕北公学毕业的学员河一部分红军干部、白区工作干部近200人,组成临时指挥部和干部大队从延安出发来山东。本月底,黎玉,张经武来到省委驻地岸堤。这批干部较长时间在沂蒙区工作的有:江华、吴仲廉、胡奇才【55】、徐元泉、华楠、宋登华、鲍奇辰、高锐、马千里、高克亭【56】、李林、华山、王涛、杜前、马万杰、刘海涛、陈奇、王凤麟【57】、何光宇、王卓等。

五战区工会迁至沂水王庄 边区省委由岸堤迁至沂水王庄后,五战区工会于本月5日迁至沂水县王庄,由张天民任主任。工会工作的重点由原来组织产业工人为主,逐步转变到组织农村各种手工业工人;在工业集中地区活动为主,转到深入各厂矿、农村区乡全面组织发动。翌年1月8日,沂水四区职工抗日联合会在南庄建立。第五战区职工总会负责人,总工会代表、区公所代表,战地服务团代表出席会议并讲了话。这是沂水县建立的第一个区级抗日工人组织。 12 月

沂水召开农民代表会议 沂水县委以国民党第十军团民运指导处驻沂水办事处的名义,召开县农民代表会议。沂水县委负责人刘建中

(任指导员)、绍德孚、王翰卿、张健和县动委会指导委员王敬斋等出席。会议召开农民广泛建立救国会、自卫团,投入抗日斗争。会议通过民主选举,建立了县农救会领导机构,刘建中为主任。会后,各级农救会相继建立,会员达十四、五万人,自卫团也有很大发展,并掌握了部分枪支。

边区省委召开党员活动分子会议 本月,省委在圣母山教堂召开沂水县党员活动分子会议。沂水县委刘建中、王翰卿、张健、绍德孚及各分区委负责人出席。会议进行了17天。与会人员认真学习了党的抗战方针、政策和策略,研究了建立沂水抗日根据地的具体措施。会议确定沂水县当前的主要工作是:深入进行抗日宣传,使人民群众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心。壮大党的队伍,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和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各阶级各阶层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人出人,建立各种抗日群众组织,迅速发展农民自卫团。本月中共中央决定,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改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郭洪涛、张经武、黎玉为委员,郭洪涛任书记,程照轩任组织部长,孙陶林任宣传部长,郭子化任统战部长,刘居英任社会部长。

沈鸿烈进驻沂蒙地区,石友三部离鲁 21日,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58】将省政府迁至东里店。其海军陆战队和教导队也相继进驻这一地区。此后,沈鸿烈即以沂鲁山区为中心,指挥山东顽固派多次制造磨擦。月底,十军团撤往河北。随着石部撤离,由地下党员张克威任县长的新泰县政府解体。原六十九军通过国民党山东省民政厅派的沂水县长刘达人也尾随北撤,第三行署专员张里元派孔庆

铭出任国民党沂水县长。

山东纵队成立 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八路军山东纵队,以统一指挥山东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任命张经武为总指挥,黎玉为政委,王建安【59】为副指挥,王彬为参谋长,江华为任政治部主任,马馥塘任供给部主任。27日,山东纵队在沂水王庄正式成立。下辖10个支队3个团。第二支队刘涌任司令员,景晓村任政委,第四支队廖容标任司令员,林浩任政委,十二支队张岗任政委,钱钧【60】任副司令员。山纵下辖卫生部(以四支队的后方医院为基础组成)白备五任部长,刘超任医务主任。同时成立了后方医院,张景闵任医务主任。1939年6月大“扫荡”后,后方医院撤销,组成一所、二所。一所疏散隐蔽,负责山纵各部队伤员的收治。二所随部队行动。1940年8月后,经过整顿,二所先住西柳峪,后长期在沂南活动,为部队和地方防病治病做出了重要贡献。

山东纵队成立后不久,山纵民运部王涛,于树春在东里店等办起民众抗日自卫队训练班,共办两期。先后发展杨琳、江波、丁毅民,翟作标、江伯田、高大祥等人入党,建立了东里店党支部,杨琳任书记。

山纵交通总站在王庄成立 为适应需要,本月在王庄成立了山纵交通总站。次年7月改称第一军区交通总站,属一区党委宣传部指导,此后在各地区建立支站。至1942年4月,滨海支站在岸堤区柳行岔建立。

从抗战开始到本年底,沂蒙地区党组织有了较快的发展,先后建

立了沂水县委(书记刘建中);沂蒙县委(书记苏杰);临沂县委(书记杨士法);临费县委(书记尚明);莒县县委(书记郭有邻);临朐县委(书记于杰)。同时广泛开展统战工作,与石友三、张里元等建立较好的统战关系,对沈鸿烈和秦启荣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并在宣传群众的基础上,建立了抗日武装,促进了抗日运动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对地方党的发展注意较少,二是没有抓住石友三部离鲁的机会抓紧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iw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