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现状问题措施

更新时间:2023-08-16 10:01:0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的原因及对策

这些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生产者饱受指责,监管者却也备受争议。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一是靠企业诚信;二是靠政府监管。2009年实施的《食品安全法》,第1次从法律的高度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安全中应承担的主体责任。

1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的原因

我国食品生产者经营者数量庞大。据统计,我国现有约45万家食品生产者和288万多家食品经营者,还有无法统计的小摊贩、小餐饮点,大部分为手工作坊,工艺落后,卫生条件差,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准的参差不齐,给食品监管工作带来了难题[1],造成了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再次,虽然我国食品监管部门众多,但是这些监管部门中,仅是其中的1~2个部门的少数几个人真正从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却监管着全市或全县的食品安全工作。政府机构的发展趋势是精减、高效,靠增加食品监管人员来加强对食品监管的难度较大。

2.2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素质

总体来讲,我国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特别是大量的食品小作坊、小摊贩,从业人员素质更低,缺乏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卫生防护知识,食品安全隐患较多[1]。因此,政府应从长远规划,设立专项资金,强化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或免费培训)。特别是对为维持生计的小摊贩、小作坊生产者,必须强制其进行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学习。通过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从业者的素质,才能使公众饮食安全才有保障。

2.3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一些食品安全问题,都是通过媒体曝光、群众举报才发现的。因此,社会舆论监督是强化食品安全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对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方面,政府应努力将正确、科学的信息及时透明地告知公众,媒体根据政府信息,客观、科学、实事求是报道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不能扩大、渲染食品安全问题;同时,要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力量,完善投诉举报机制,强化社会监督。对违法的生产经营行为,加大曝光力度,切实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意识。

2.4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诚信建设

诚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近年来,个别食品生产者经营者社会责任缺失,不仅危害了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国家形象。如三鹿奶粉事件,实质上就是不讲诚信的典型案例。因此,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提高生产经营者的诚信意识是关键。

1.2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 食品工业整体发展水平低,生产企业多数规模较小,表现为多、小、散、乱。集约化程度较低,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生产技术和设备落后,部分不具备生产食品的条件,甚至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设施。

1.3 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顾食品质量安全,加工中使用劣质原料,或者超量使用添加剂,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物加工食品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添加有毒物质,成为食品安全的隐患;超量使用和随意添加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添加剂;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剂,造成食品有效成分含量不达超标,食品含有致癌物质等;生物技术产品、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险,同样带来了安全性问题

2、我国食品安全性现况

我国食品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突出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目前最严重的就是食品的安全性问题,重大食品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用甲醇制作毒酒,用福尔马林浸泡海产品,在火锅中加入罂粟壳,用生石灰做豆腐以及阜阳奶粉等事件层出不穷。仅2006年就发生过多起食品安全问题:苏丹红事件,超碘奶事件、变质奶事件、孔雀石绿事件等等。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国内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近时集中爆发,既有牛奶投毒案件这类个例的刑案,也有瘦肉精、染色馒头、牛肉膏、毒生姜等一般经营行为中的问题

违规添加色的素染色豆瓣“牛肉膏”到期面包回炉"瘦肉精"毒生姜

1.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食品安全是在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中,食品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2000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食品安全决议》,制定了全球食品安全战略,其中食品安全被列为公共卫生的优先领域。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国家和政府的形象,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我国,特别是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并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一些地区的粮油批发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作“民工粮,的陈化粮;掺了“食用酒精”的白酒进人市场,最终造成“毒酒”事件;2005年对苏丹红一号下达了追杀令,揭开了中国对苏丹红一号实行从生产、流通、餐饮各环节拉网式围剿行动的序幕,一些色泽鲜艳、卖相好的被检测含有有毒工业染料“苏丹红四号”的红心鸭蛋出现在市场上;“三无,食品“转战”农村市场,大量劣质食品流向农村,农村消费市场成为食品安全的盲区。假冒伪劣食品出现的频率高、流通快、范围广,不法商人制假售假的手段和形式也更“高明”、更隐蔽;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等化学污染正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个别地区发生了食用含有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的猪肉而发

生食物中毒的食品安全事件。

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苏丹红事件,禽流感,还有“三鹿奶粉事件”,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要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更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关键字:食品安全 安全监管 防患未然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近年来接二连三爆出社会食品安全问题。2003年,含敌敌畏的金华火腿,对肠食道胃粘膜有影响,可能致死;2004年,阜阳劣质奶粉:“大头娃娃”,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低下,严重可致死;2005年,碘超标的雀巢奶粉,影响甲状腺功能;2006年,含瘦肉精的猪肉,人食用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2008年,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可能导致肾结石,肾衰竭等泌尿系统疾病,严重者可致死。这些频频曝光的食品加工中的黑幕对消费者来说已不再陌生。各级监管部门针对于此的执法检查,也始终没有停止过,而且还会在每年的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前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在2007年还进行了全国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并相继制订了各种法和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等,可见我国对食品安全的整治力度有着铁的手腕。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年来,各级监管部门的工作不可谓不努力,但劣质食品依然层出不穷,正如紧接着上演的含有“三聚氰胺”成份的食品不断曝光,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时时令我们提心吊胆。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

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的走向内部的、从物理的走向化学的。从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正是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三.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1.由于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生产的操作监管不力,使得中国食品行业严重违规、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现象屡禁不止。中国的食品监管一直采取分段管理为主、

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之间要么会出现争着监管、重复执法的现象,要么会出现争着不管、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这就给某些食品行业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2.中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为不少问题食品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条文规定的过于笼统,难以操作,并且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重滞后,现有的一些食品安全的标准水平规定偏低,许多指标远远低于国际标准,许多重要的标准至今还尚未制定出来,这就为那些不法厂商、企业违法生产超低标准、不合标准的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3.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也可能会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产生。首先,消费者缺乏购买安全食品的常识。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往往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大家都在买,并且别人过去多年吃这些便宜食品也没吃出什么问题,现在再吃也不会有事,在消费者这种心理的支持下,就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其次,很多消费者缺乏科学食用食物的常识,由此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的产生,甚至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四、加强食品安全的几点建议

1.建议政府出台国家食品工业发展规划白皮书,从宏观角度对食品工业发展和食品安全问题分门类分阶段地提出目标与方针。目前,国务院已做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大多数省市政府也已针对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提出实施意见,希望国家对食品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有一个整体的长远的导向。

2.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提倡“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根据地方特点确定种植、养殖结构的宏观计划,有机地组织各地区优势农产品生产,并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和舆论导向支持。大力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继续推广国家“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3.大力提高食品工业水平。优化产品结构,鼓励名优产品生产,扶持规模化、集约化的食品企业集团,强化“原料——加工——流通——销售”的全程质量管理。

4.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和惩治力度。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应由政府统一组织,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强化食品安全标识和包装管理,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并组织好高效低毒的食品添加剂的研制生产,坚决堵塞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漏洞。

5.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宣传和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既要继续揭露、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又要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培养消费者

自我保护意识,消除“见怪不怪”现象,努力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就像治理交通安全一样,全民努力。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看到,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上,仅仅靠完善食品监管体制是不够的,从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中,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商人的一种道德缺失问题。厂商何以追逐财富,将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弃之如敝履?这些事件损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挑战了社会文明的底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决不允许基本道德的失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iw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