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单元测试5 人教版必修一

更新时间:2024-06-02 05: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单元测试5 人教版必修一

一、选择题

1.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A mol的二氧化碳,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同样葡萄糖,可形成二氧化碳( )

A、2/3A mol B、1/12A mol C、6A mol D、3A mol 【答案】D 【解析】略

2.下图是含有淀粉的琼脂上的实验装置。将该装置放在37℃的温度下,培养24h后,用碘液冲洗圆点处,各琼脂的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见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圆点 A B C D E 处理方法 加入新鲜唾液 接种面包酶 加入煮沸的唾液 加入蔗糖酶 加入新鲜唾液与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混合液 结果 红棕色 红棕色 蓝黑色 ? 蓝黑色 A.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pH,据此表中“?”处应是蓝黑色 B.面包酶能分泌淀粉酶,酶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C.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温度越高,酶的催化活性越强

D.酶不仅具有高效性,还具有专一性,实验E就是最好的证明 【答案】B

【解析】A选项中表中“?”处应是蓝黑色体现的是酶的专一性,不是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C项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但是通过C圆点说明并不是温度越高,酶的催化活性越强;D选项中的处理方法说明的是pH对酶活性的影响。

3.如图是一个双隔水槽,在中隔的中间有一小孔,在小孔处用半透膜(葡萄糖不能通过)将两槽完全隔开,左槽中装有麦芽糖溶液,右槽中装有蔗糖溶液,两侧的液面等高。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的物质的量相等,然后在左右槽中各加入等量的麦芽糖酶液。下面是一些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左槽液面上升 ②右槽液面上升 ③利用了酶的专一性

④利用了酶的高效性 ⑤利用了酶的催化特性 ⑥利用了酶是蛋白质的特性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开始时,两侧溶液的物质的量相等,当加入等量的麦芽糖酶时,由于左侧溶液中的麦芽糖水解成单糖(葡萄糖),物质的量浓度升高,故水分向水槽左侧扩散的多,故左侧水槽液面升高,故①正确;该实验利用了酶的专一性,故③正确;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故⑤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渗透作用和酶的特性,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4.下列关于酶的表述,全面而准确的是( ) ..A. 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B. 酶是蛋白质

C. 酶与无机催化剂都能降低活化能,所以没有本质区别 D.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酶在适宜的条件下也能在体外起作用,A项错误;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B项错误;酶具有高效性、特异性等特性,因此与无机催化剂不同,C项错误;D项是酶的定义,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酶的定义及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酶的有关知识,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属于简单题。 5.ATP的正确简式是 ( )

A.A-P-P-P B.A-P~P~P C.A-P-P~P D.A~P~P~P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TP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ATP的结构简式,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6.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A.将刚采摘下的甜玉米沸水加热因破坏相关酶可保持其甜味 B.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C.人体细胞都可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细胞呼吸释放的热能可用来维持人体体温 【答案】C 【解析】

7.若将某种兼性厌氧菌接种到碳水化合物培养基上,先在有氧条件下,然后转到无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菌体产生的物质变化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在15 min时,有关ATP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ATP的浓度开始下降 B.ATP产生的速率开始下降 C.ATP的消耗开始增加

D.ATP分子开始分解为ADP和无机盐 【答案】B 【解析】略

8.下列关于“ATP ADP+Pi +能量”反应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式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 B.反应式能量可逆,物质不可逆 C.两者均可逆

D.生物体内,ADP转变成ATP所需能量都来自呼吸作用 【答案】A 【解析】

9.某种铁丝莲的根茎可作中药,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下表为不同遮光处理对其光合作用影响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适当的遮光处理,不能提高其干重 B.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成正相关

C.叶绿素a/b可作为其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断指标 D.遮光90%时,铁线莲不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C

【解析】遮光比例为10%时,明显发现植物干重由7.5变为9.9,A错;图中看出叶绿素a/b的比例与净光合速率成正相关,B错;遮光90%时,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说明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D错;故本题答案选C。 10.为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小组用含葡萄糖的培养液培养酵母菌,并制作了如图a-f所示装置,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 若a装置液滴不动,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 B. 若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有氧呼吸 C. 连接e→d→c→d,并从e侧通气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 D.连接f→d,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酶C6H12O6?6O2?6H20???6 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可见有氧呼吸气体体积不变,无氧呼吸气体体积

增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若a装置液滴不动,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没有利用氧,仅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A对;若a装置液滴左移,说明有氧消耗,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气体体积增加,一定有无氧呼吸进行,B错;二氧化碳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连接e→d→c→d,并从e侧通气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C对;连接f→d,f无气体通入,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D对;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掌握细胞呼吸和实验分析的知识。 11.下列 说法正确的有( )

①氧呼吸、 无氧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中都有能量的转化,但是只有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光能 ②每克脂肪 氧化放能多于每克糖类的主要原因是脂肪分子中含氧比例高 ③细胞衰老时,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核的体积减小 ④病毒H7N9和肺炎双球菌核苷酸的种类均为4种

⑤突变可能改变基因的结构,也可能改变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 A、0项 B、1项 C、2项 D、3项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①中除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光能外,一些光合细菌(如硫细菌等)也可利用光能,所以①错误;相对于糖类,脂肪中C、H的比例高,而O比例小,故在氧化分解时,单位质量的脂肪较糖类消耗的氧气多,产生的水多,产生的能量也多。所以②错误;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增大,不是减小,所以③错误;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细胞,既含DNA又含RNA,DNA由四种脱氧核苷酸ATCG构成,RNA有核糖核苷酸AUCG构成,所以肺炎双球菌的核苷酸种类是八种,④错误。⑤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的概念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所以突变可能改变基因结构,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增减(可引起基因数目改变),⑤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分子组成、代谢、衰老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应知识的记忆能力。 12.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相匹配的是 选项 A B C D 方法与结果 1665年英国科学家虎克运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许多规则的 “小室” 孟德尔运用豌豆做杂交实验,利用假说演绎法和统计学原理等发现两大遗传定律 结论或观点 发现细胞并命名细胞 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 于水 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菌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孟德尔运用豌豆做杂交实验,利用假说演绎法和统计学原理等发现两大遗传定律,但是当时没有基因的概念,B错误。恩格尔曼的实验中,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C错误。格里菲斯的实验中,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菌,得到的结论是已经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学经典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3.下列措施在实践中不可行的是

A.大棚栽培中,适量的多施有机肥可增加大棚中的CO2浓度而增产

B.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可人工去雄,然后涂抹上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得到无籽果实 C.研究鱼类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来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D.在水稻田中,放养青蛙可达到防治害虫而增产的目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大棚栽培中适量施用有机肥,有机肥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可产生二氧化碳,进行可促进光合作用导致栽培作物增产,A项可行;人工去雄然后涂抹一定深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而种植玉米的目的是收获玉米种子,故B项措施不可行;研究鱼类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可确定合理的捕捞量,C项可行;大水稻田中,放养青蛙可实现生物防治的目的,D项可行。

考点:本题考查作物增产、无籽果实、种群数量变化及生物防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4.右图是某些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①②③

B.图中的淀粉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

C.CO2浓度只影响④的生成速率,不影响①②③的生成速率 D.突然停止光照,①②③⑥都会减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光合作用光反应是在基粒上进行的,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从图示看淀粉是在叶绿体内合成,从图中可知,①是氧气,②是[H],③是ATP,④是C3,CO2会影响C3生成的速率,也反过来影响光反应过程,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减弱,C3还原减弱,生成C5减少,所以D选项正确。

考点:考查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识图能力和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15.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设计及结果。 试 管 编 号 2mL3%的淀粉溶液 2mL3%的蔗糖溶液 1mL2%的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反应温度℃ 2mL本尼迪特试剂 红黄色深浅 ① + - + 40 + ++ ② + - + 60 + +++ ③ + - + 80 + + ④ - + + 40 + - ⑤ - + + 60 + - ⑥ - + + 80 + - 注:“+”表示有;“-”表示无;*:此行“+”的多少代表颜色的深浅。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的种类和温度

B.本实验的因变量是红黄色的有无及深浅程度

C.本实验可用碘液代替本尼迪特试剂进行结果的检测 D.淀粉酶活性在60℃比40℃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自变量是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量,根据表格可以看出本实验有两个自变量,即底物的种类(淀粉和蔗糖)和温度(40℃、60℃、80℃),A项正确;因变量是在实验过程中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量,故本题中因变量是红黄色的有无及深浅程度,B项正确;本实验不能用碘液来代替本尼迪特试剂,因为蔗糖及蔗糖水解的产物都不能和碘液发生颜色反应,C项错误;根据图表中实验结果可知淀粉酶活性在60℃比40℃高,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专一性的实验设计,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

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二、综合题 16.(8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多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一定浓度的煮沸冷却的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按下图装置实验(实验前瓶中均无氧气)。当测定到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实验中需将培养液量、培养液浓度等控制在相同且适宜,这些条件是____________变量。

(2)酵母菌能产生CO2的场所是 ,反应产生的CO2还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其颜色变化是 。

(3)检测乙中另外一种产物是应用 溶液,在 条件下,由 色变成 色。 【答案】(1)氧气的有无(有氧和无氧) 无关 (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由蓝变绿再变黄 (3)重铬酸钾 酸性 橙 灰绿 【解析】

试题分析: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是氧气的有无,实验中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线粒体,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产生的二氧化碳,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检测酒精用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颜色反应变成灰绿色。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7.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是常用的研究手段。请分析下列几个科学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 将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用3H标记后,放在普通培养基上繁殖两代,如下图所示。该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 。若在此过程中,共消耗了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83个,则亲代DNA分子中含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个。

(2) 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

18

O分别标记H2O和CO2分子,证明了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O2

来自于 ;卡尔文用14C标记的CO2研究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C的转移,14C在化合物中的出现顺序依次是:14CO2 →化合物→ 。 (3) 用含放射性元素的氨基酸培养豚鼠胰腺细胞,研究豚鼠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放射性在核糖体出现后,依次经过 、 和 ,最后出现在细胞外。

【答案】(1) 半保留复制 61 (2) 水 C3 (CH2O) (3)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膜 【解析】

18.酸性磷酸酶(简称ACP)在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是调控磷代谢的重要酶类。鲫鱼是我国一种养殖的淡水鱼类,但是鲫鱼生活的水体中常常有金属离子的污染,危害了鲫鱼的生长和繁殖。研究者从鲫鱼内脏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ACP,研究了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操作如下:

(1)取若干洁净的试管,用蒸馏水清洗以去除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其目的是__________,

2+2+2+

各反应体系均加入等量的pH为4.8的缓冲液,试管中加入不同浓度的Pb、Cd,Mg、2+

Ca以及等量的ACP,另取一支试管加入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

(2)在最适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测定酶的活力,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从曲线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酶的活性降低,可能是酶的________改变所致。 (3)除本题涉及的因素外,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每空1分,5分)

(1)排除氯离子等对ACP酶活性的影响 等量蒸馏水和ACP酶溶液

(2)随着钙、镁浓度的增高,酶活性逐渐升高,而铅、铬则正好相反空间结构(分子结构) (3)温度 【解析】 试题分析:

(1)在研究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影响的实验中要排除其他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要平衡无关

2+2+2+

变量,使无关变量pH和温度相同且适宜。实验设计中加入不同浓度的Pb、Cd,Mg、2+

Ca以及等量的ACP的为实验组,对照组不加入离子只加入蒸馏水和ACP。

(2)从坐标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钙、镁离子浓度的增高,酶活性逐渐升高;随着铅、镉浓度的增高,酶活性逐渐降低。酶的功能与结构有关,酶的活性降低,可能是酶的分子结构改变造成的。

(3)除本题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的影响,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还有温度。 考点:酶活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实验分析。

点评:考查了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了学生的理解与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il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