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课程的实践形态

更新时间:2023-04-21 17:3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程理论课件

第十讲 课程的实践形态

杨 明 全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课程理论课件

内容提要 课程的类型 课程开发的模式 课程的实践命运

课程理论课件

一、课程的类型(一)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1、学科课程:以文化知识为基础、以学科知 、学科课程:以文化知识为基础、 识的逻辑为中心而编排的课程。 识的逻辑为中心而编排的课程。 学科课程是学校课程的最基本形式,是最 学科课程是学校课程的最基本形式, 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 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 中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 中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 近代以来形成了百科全书式的学科课程体 系。

课程理论课件

一、课程的类型学科课程的特点: 学科课程的特点: 强调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 强调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 强调系统性。 强调系统性。 强调简约性,简化了知识的表达。 强调简约性,简化了知识的表达。

课程理论课件

一、课程的类型 学科课程的优点:有利于文化知识的讲授 学科课程的优点: 和传播,易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和传播,易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缺点: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很大的挑战; 缺点: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很大的挑战; 教材的编写强调学科发展的逻辑, 教材的编写强调学科发展的逻辑,很难关 照儿童心理发展的逻辑; 照儿童心理发展的逻辑;强调书本中的间 接经验而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 接经验而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

课程理论课件

一、课程的类型2、经验课程:又称活动课程,是以儿童从事 、经验课程:又称活动课程, 某种活动的经验为中心而组织的课程。 某种活动的经验为中心而组织的课程。 经验课程也是一种古老的课程形式,以发 经验课程也是一种古老的课程形式, 展学生自身经验为目标。 展学生自身经验为目标。 课程内容不是系统化了的文化知识,而是 课程内容不是系统化了的文化知识, 以儿童的兴趣、动机和经验为基本内容。 以儿童的兴趣、动机和经验为基本内容。 可以发展学生求知的兴趣和内在动机,通 可以发展学生求知的兴趣和内在动机, 过体验和活动而积累文化知识, 过体验和活动而积累文化知识,因此是学 科课程的重要补充。 科课程的重要补充。

课程理论课件

一、课程的类型经验课程的特点: 经验课程的特点: 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强调课程内 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 容对学生学习的吸引力, 容对学生学习的吸引力,致力于满足学生 求知的欲望、发展学生多样化的兴趣。 求知的欲望、发展学生多样化的兴趣。 突破“知识中心”和学科逻辑,从学生生 突破“知识中心

”和学科逻辑, 活经验和心理发展逻辑出发选择课程内容, 活经验和心理发展逻辑出发选择课程内容, 打破了以系统的知识为主体编写教材的方 式。 课程实施上主张“做中学”而不是讲授。 课程实施上主张“做中学”而不是讲授。

课程理论课件

一、课程的类型 优点: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里发展逻 优点: 辑,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发展其 内在的学习动机,容易被学生接受。 内在的学习动机,容易被学生接受。 缺点:不利于文化知识的系统传播;有导 缺点:不利于文化知识的系统传播; 致学校教育的学术标准低落的嫌疑。 致学校教育的学术标准低落的嫌疑。

课程理论课件

一、课程的类型(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1、分科课程:单纯从一门学科的角度出发组 、分科课程: 织课程内容所形成的课程。 织课程内容所形成的课程。 以学科为中心设计课程。 以学科为中心设计课程。 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内容、学习时数以及 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内容、 学习期限。 学习期限。 往往跟学科课程相重合。 往往跟学科课程相重合。

课程理论课件

一、课程的类型分科课程的特点: 分科课程的特点: 注重知识的分类和逻辑体系,关注基本概 注重知识的分类和逻辑体系, 基本原理和知识结构的选择安排。 念、基本原理和知识结构的选择安排。 具有全面深刻、层次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具有全面深刻、层次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有利于学生系统深刻地掌握某门学科的知 发展学生逻辑判断和抽象思维能力。 识,发展学生逻辑判断和抽象思维能力。

课程理论课件

一、课程的类型分科课程的缺点: 分科课程的缺点: 把整合在一起的知识和经验分为不同的学 科门类, 科门类,导致学生不同领域的认知缺乏联 割裂了知识和经验的整体性, 系,割裂了知识和经验的整体性,从而影 响学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 响学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情感态度 的和谐发展。 的和谐发展。

课程理论课件

一、课程的类型2、综合课程:从跨学科的角度整合两门以上 、综合课程: 的学科内容所形成的课程。 的学科内容所形成的课程。 从整体主义的视角出发把学生对科学知识 的学习跟学校外的社会生活及其需要和兴 趣紧密结合在一起, 趣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发展学生完满的人 性。 以整合的方式把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组织 在一起, 在一起,打破分科主义对知识和经验的肢 为学生提供一种整体性的认知途径。 解,为学生提供一种整体性的认知途径。

课程理论课件

一、课程的类型(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1、必修课程:在学校所设置的所有课程中规 、必修课程: 定学生必须修习

的课程。 定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 选修制: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又称“选 选修制: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又称“ 课制” 课制”,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的基 础上, 础上,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需求作出 选择。 选择。

课程理论课件

一、课程的类型2、选修课程:在学校所设置的所有课程中可 、选修课程: 以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进行修习的课程, 以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进行修习的课程,用 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与必修课程相互补充。 与必修课程相互补充。 正确处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 正确处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

课程理论课件

一、课程的类型(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 1、国家课程:由国家统一开发和管理、通过 、国家课程:由国家统一开发和管理、 国家行政力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课程。 国家行政力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课程。 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国家,由国家教育行政 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国家, 部门组织开发、管理和实施。 部门组织开发、管理和实施。 体现在官方课程文件中,如课程标准、教 体现在官方课程文件中,如课程标准、 学大纲、教科书等。 学大纲、教科书等。 功能在于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学校教育,培 功能在于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学校教育, 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国民。 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国民。

课程理论课件

一、课程的类型2、地方课程: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开发和管 、地方课程: 在地方范围内推行的课程。 理、在地方范围内推行的课程。 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发、管理和实 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发、 施。 “地方”一般指省一级。 地方”一般指省一级。 体现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教育特色,是传承 体现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教育特色, 地方文化、传播地方知识的重要手段。 地方文化、传播地方知识的重要手段。

课程理论课件

一、课程的类型3、校本课程:在国家课程体系之外的、由学 、校本课程:在国家课程体系之外的、 校自主研制和实施的课程。 校自主研制和实施的课程。 由中小学校自主开发、管理和实施,是国 由中小学校自主开发、管理和实施, 家课程的补充。 家课程的补充。 由校长和教师根据本校学生的需求而在具 体教育情境中开发的课程。 体教育情境中开发的课程。 学校拥有课程自主权;主要由教师组织开 学校拥有课程自主权; 发和实施;学校是课程开发的场所。 发和实施;学校是课程开发的场所。

课程理论课件

二、课程开发的模式(一)目标模式 1、教育哲学和心理学基础 、 目标模式是 世纪初开始

的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 目标模式是20世纪初开始的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 的产物, 的产物,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科学管理思想的影 将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 响,将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强调先 确定目的、目标, 确定目的、目标,再以精确表述的目标为依据进 行评价。 行评价。 以“泰勒原理”作为原型,是课程开发研究领域 泰勒原理”作为原型, 最具权威性的理论形态, 最具权威性的理论形态,也是教育教学实践领域 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实践模式 。

课程理论课件

二、课程开发的模式2、基本主张:把课程目标的确立作为课程开 、基本主张: 发的起点。 发的起点。 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 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课程工作者的主 要任务,就是观察现实社会, 要任务,就是观察现实社会,对人们所从 事的活动进行调查分析, 事的活动进行调查分析,从中识别出完成 这些活动所需要的能力、习惯、 这些活动所需要的能力、习惯、态度和知 由以确定课程目标, 识,由以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排列可作 为基础的目标,然后组织一套“经验”来 为基础的目标,然后组织一套“经验” 达到上述目标。 达到上述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id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