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画像石上西王母图像分析

更新时间:2023-10-20 04: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汉代画像石上西王母图像分析

论文摘要:汉代社会充满了神鬼迷信,随着道教在汉代的兴盛,其遵从的一些长生思想也逐渐普及,使得长生不死和死后升仙成为汉人皆有的愿望。西王母作为道教思想里的至上神,成为人们纷纷追捧的偶像。在人们意识到现实中的羽化成仙根本不可能的情况下,转而渴望死后能达成愿望,于是纷纷于墓室中绘制一些能表现成仙愿望的图像,这时,西王母的形象便频繁出现。 关键词:西王母 图式 长生观念 偶像崇拜

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念自战国中期至两汉发生了第二次重大的变化,一个新的宇宙构成部分——仙人世界终于被人们创造出来。汉代之所以神仙思想繁盛,是因为汉初主张推行黄老之学,讲究的是无为之治,与民休息;当时的新儒学形成了“天人感应”的神学系统,还有社会上一直延续的巫祀行为仍有影响;方士神仙思想受到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的欢迎。再加上道教的影响,通过董仲舒推行的王道与天道合一,以阴阳五行统辖万物的学说成为稳定的专制政权的理论。以上种种,都推动了神仙思想的深入人心,而掌握着不死之药的西王母则成为人们普遍认同、崇拜的神仙。

西王母形象的起源

西王母崇拜始于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在《穆天子传》、《竹书纪年》、《山海经》等古籍中均有西王母的记载,最初西王母的形象并不被人们认同,《山海经·西山经》记载说: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疠及五残。

《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述略同: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山海经·海内北经》云: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

记载中的“疠”字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为恶性传染病,另一种解释认为“疠”

即“枥”,监狱的意思。五残,为中国古代的五种残酷肉刑。从这段记载可以知道,在汉代人们的心中,西王母是一位掌管天罚、半人半兽的可怕刑罚之神。正因为如此,西王母的形象直到西汉中期才得以常见,主要是由于此时的统治者汉武帝是个妄想长生不老的狂热升仙追求者,在他的影响下,凡是跟仙药有关的神仙都被推广开来,其中尤其以西王母为代表。据《淮南子·览冥训》载:“羿请不死之药於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大概正是由于西王母掌管着昆仑山的不死仙药,在汉代的造仙运动中,这位凶神恶煞的女神才被塑造成温柔美丽的幸福女仙。这一变化在西汉中期著名的宫廷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作品中窥见端倪,他在《大人赋》中写道:吾乃今日睹西王母,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必长生若此而不死兮,虽济万世不足以喜。

西汉晚期,随着土地的高度集中和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整个社会越来越沉溺于宗教信仰的追求中,无望的穷苦大众希望从宗教幻想中摆脱现实的苦难,获得永久的解脱。在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社会动荡中,汉哀帝建平四年终于爆发了一场以西王母信仰为内容的轰轰烈烈的群众性造仙运动。据《汉书·哀帝纪》记载,建平四年春,“关东民传行西王母者筹,经历郡国,西入关至京师。民又会聚祠西王母,或夜持火上屋,击鼓号呼相惊恐”。大约从此时起,在铜镜纹饰、器物花纹和画像砖中,西王母的图像开始大量出现。

西王母汉画像石图像演变的分期

汉哀帝建平四年爆发了以西王母信仰为内容的群众性造仙运动,西王母的形象也正是从此时起进入到人们的视线里,后来随着西王母至上神的形象深入人心,人们给她配了一个丈夫,由此可以将西王母在汉画像石上图像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汉哀帝建平四年以前,昆仑山(即西王母生活的仙人世界)形象稳定出现。

昆仑山是有关西王母记载中最常见提及的地方。昆仑山的山势极为险要,山下有一条深不见底的名叫“弱水”的大河环绕着,哪怕一根羽毛掉入弱水也立刻沉底。此外,还有熊熊的火山作为屏障,任何东西一碰即化为灰烬,这也就阻挡了凡人的入侵。《汉书·地理志》和《后汉书·郡国志》说,昆仑山在汉代的金

城郡(传说后来因为找到了西王母的石室而改名为西海郡),“临羌有昆仑”。又据一些人进一步考证,认为在今天的青海省的大同县。

在《山海经》和《淮南子》中描述的昆仑山是“万物尽有”,充满了神奇色彩的一座山,其中人人渴望得到的“不死之药”和能使人“饮之不死”圣水,使得昆仑山和长生不死的神性联系在一起。“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县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等等此类语句都充分表明昆仑山当时在人们心目中是多么的神圣和

向往的去处。

左图是西汉武帝时期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墓出土的帛画图像,帛画的最上部是内有三足乌的日轮和内有蟾蜍的月轮图像,用以表示天上世界,紧靠日月图像之下的是三座通体画有曲线纹的山峰,这便是昆仑山。

上面的图像是西汉前期湖南长沙砂子塘1号墓漆棺画像图,左图是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的漆棺画像图。这两幅漆棺画正中央都有一座高耸入云的高

山,山峰周围云气缭绕,两侧有仙鹿、仙豹等异兽,为昆仑山。

第二阶段:汉哀帝建平四年以后至东汉中期,一开始西王母的中心地位尚未确立,仅是出现与其有关的组合,并没有十分受到重视,后来随着道教思想的传播和普及,西王母被“请”到了画面的中心地位,此时也意味着标准图模式的固定下来。

对死亡的恐惧和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使得战国以来就已经发明了不少的求仙不老的方术,进入东汉,这种发展的势头与日俱增。但是人们也知道在生前达到羽化成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所以人们只能借助死后能够成仙的想法聊以安抚渴望之心情,倒是最为可行的出路。人们求仙若渴的心态,再加上西汉末东汉初这一段时间的西王母偶像崇拜运动已热热闹闹地进行了数年,深入人心,人们也很快意识到她除了能致人以长生不老、羽化成仙,而在死后也同样能使人的灵魂升天,于是也只能选择坟墓这唯一的途径,尽心地描绘出灵魂升仙的情景,幻想死后成仙。那么西王母也随着这股狂热的宗教热情,于是乎也就把她请进了墓室中,顺其自然的在丧葬艺术中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替代了伏羲女娲。

东汉建平四年春,大旱,“民相惊动,哗哗奔走,传行诏筹,祠西王母。”在社会危机和天灾中百姓均向西王母伸出了求助之手。在百姓眼里,她是能除灾灭祸的救世主和带来吉祥的神人。此时的西王母已经从传说中的人物形象转向了具有宗教色彩的偶像崇拜。

历史上还记载着汉武帝对西王母十分地崇敬和爱恋,《博物志》云: 汉武帝好仙道,时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当来。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云车而至于殿西,青云郁郁如云。有三青鸟,如乌大,使侍母旁。王母索七桃,大如弹丸,以五枚与帝,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

这是陕西绥德墓门楣画像,纵38厘米,横167厘米。画面左边有西王母头戴胜,拥袖端坐其两侧各一人执便面跪侍,右侧另有一羽人持仙草跪奉。为西王母觅食的三足乌站立于地,供西王母役使的九尾狐正朝西王母走来,两玉兔手持杵臼捣药。画面右边是周穆公,端坐于由三只仙鹤牵引的车上车后树立铭旌。一驭手右手执双节鞭,左手执勺状物跪于车上,作驱车吆喝状。三只仙鹤双翅振起,奋力向前翱翔。仙鹤前,一裸体人身前倾,右手前伸,左手执棒朝后平举。一虎两后腿站立,右前爪拿一五弦琴,左前爪作弹琴状。蟾蜍两后腿站立,两前肢上举,手持棒状物。玉兔长耳端竖,肢长尾短,一手执铲,一手执帚。右端日中有金乌,左端月中有蟾蜍、玉兔。旁饰三层,分别用S形纹加曲线,S形纹和绶带穿璧组成。同样题材的还有:(绥德四十里铺墓门楣画像)

左砖出土于四川彭山,高46厘米,宽38厘米。这块画像砖是江口梅花村开山采石时发现的,画面分为上下两格,上半个格描绘的是西王母双手笼袖坐于龙虎座上,头戴胜,手法简练夸张。龙虎头像简练,座内两侧各有一半身人像,似为求药者。西王母头两侧各有三足乌及九尾狐头像,均为象征手法处理,下部右侧一神兽抚琴,左侧神兽吹笙,正中一人翩翩起舞,最下一半身九尾狐俯卧于地。

第三阶段:东汉中期至晚期,此时人们配了一个对象给西王母——东王公。汉朝人崇尚对偶,例如将“伏羲”和“女娲”并提,于是给“西王母”配了一个丈夫“东王公”。

关于东王公,《神异经》上记载:“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长一丈,头发皓,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龙,左右顾望。”《神异经》一书旧说是汉代人东方朔所撰,晋人张华注释,但一般认为是六朝文士所写的,假借了汉人的名字。然而东王公的事在汉代是颇为流行的,他多与西王母配对出现。这样的画像石多在陕西出土。

陕西画像石主要分布在陕北榆林地区的无定河流域,以绥德、米脂为多,北面也有发现。画像石多是构筑在墓门上,西王母和东王公则居显要地位,左右

相对,立于门柱的上部。他们分别端庄地坐于高耸入云的神山之顶,两侧有仙人、仙兽和仙树。除一般造型外,西王母和东王公还有一种动物形的奇异模样,称作“牛首东王公”和“鸡首西王母”。

左图为榆林古城滩墓门左右立柱画像,产于东汉时期,1958年出土于陕西省

榆林市牛家梁乡古城滩村,纵186厘米,横35厘米。两立柱画面同分三层,左柱上层有牛首鸡身东王公坐于神山仙树之上,山峰上站立长尾狐和金乌;中层为一持戟门吏,身着短褐,躬身站立;下层一马凝立。左边上饰蔓草卷云纹,下饰柿蒂纹。右柱上层有鸡首西王母,抖双翅与东王公遥对。其余内容和边饰与左立柱画面内容相同。

同样的画像石还有:

绥德墓门左、右立柱画像(右图)

米脂党家沟墓门左、右立柱画像(左图)

上图为神木大保当墓门楣画像石,东汉时期,纵34厘米,横193厘米。画面中部刻绘一熊,箭步摆尾,张牙舞爪,面左作拱门状。熊眼施红彩,以黑彩点睛。左右两侧分别刻正襟盘坐于石坪上的牛首及鸡首双翅人身怪兽。画面左右两端分别刻画着月轮和日轮。月轮施白彩,内刻蟾蜍,背施蓝彩,黑彩点睛;日轮施红彩,内刻金乌,身施黑彩。画面中神物的衣袖纹褶,斑毛羽翼等细部用阴线刻绘。神物间以卷云纹及飞鸟填白,线条洗练,整幅画面明快而富立体感。

这是一幅出土于山西离石马茂庄M2墓室左右竖框,从画面上看,西王母与东王公是以仙人的正常面孔出现,他们的侍者却是牛首、鸡首,虽然这与陕西地区的画面有很大差异,但其内涵依旧是求长生,所以这并不影响西王母与东王公以什么样的面目示人。

仔细观察那些西王母和东王公的图像,就会发现:西王母和东王公有的长着翅膀,有的没有翅膀。翦伯赞说:

“像这样的画像,特别是有翼的天使之出现,显然不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传统,而是希腊罗马的艺术在中国之变体,那些有翼的天使,可能就是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爱神受了变化以后的形象。”有趣的是,此种有翼与否,虽不知孰早孰晚,但到后来他们的翅膀也都消失了,而代之以驾云、骑鹤、乘龙等。不难理解,带着翅膀的神或人,在视觉上总是感到不正常的,这也涉及审美的习惯。

六朝人整理的《神异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圆如削,下有回屋,六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其上,之 也······阴阳相通,惟会益工。”

四川地区出土的西王母图像

东汉中期到末期是墓室画像石的成熟期,而此时最有代表性的即是四川地区。四川地区出土的仙人类型的画像石较其他地区,场景开阔,构图奇妙,有着强烈的艺术观赏性。

随着画像石中西王母这一题材的定型,图式的式样也逐渐被分为三类:1、繁式;2、简式;3、象征式。(多以四川为例) 1、繁式

图像中除了西王母,还有如三足乌、九尾狐、玉兔、蟾蜍、伏羲女娲、羽人、日月神、连接人神两界的方士及各种长相的神人。这些侍属或多或少的出现在西王母的身边,与之形成各种各样的组合,这便形成了西王母的繁复图式。

西王母画像砖(1955 四川成都)

这块画像砖于四川成都新繁清白乡出土,现藏于四川省博物馆,高40.3厘米,宽45.5厘米。此画像砖集合了有关西王母的各种神话传说,砖面正中瓶形龛内,西王母坐于龙虎座上。右有表示祥

瑞的九尾狐,狐身有翼,尾分九歧,是祥瑞的象征,还有持有灵芝仙草的白兔。左有为西王母取食之三足乌和执戈而立的大行伯。龙虎座下一蟾蜍直立操弓而舞,相传是嫦娥的化身。砖左下角一戴冠博带者双手执笏俯身伏地祈祷,其右二人可能是象征祈祷者已的长生的祖先。砖上部空隙处用线条饰以流云,增加了画面仙山神秘的气氛。

图3

图4

2、简式

画面中除了坐于龙虎座上的西王母,其身边仅有一两个其他事物出现,画面比较

简单。

西王母画像砖(1943 四川彭山)

这块画像砖1943年出土于四川省彭山县蒐集,现藏于四川省博物馆,高27.8厘米,宽44.2厘米。砖的边框是由菱形纹和斜格纹交替环绕组成,画面被分成四个方格,左上图是一个人在扬鞭策马奔驰,左下图是一匹马拉着一辆有盖的轺车,右上图为西王母头戴胜、

背后带着翅膀坐在龙虎座上,右下图为一蟾蜍以及两个人形者跪坐着捣药,画面中还有一只九尾狐和两只为西王母觅食的三足乌。

合江一号石棺,高四五,长九五厘米。1984年四川合江张家沟崖墓出土。石棺一侧,西王母坐龙虎座上,头戴胜。左一人为求药者。

《淮南子·览冥训》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

3、象征式

“胜”形纹取代了繁复的西王母形象,不过它依旧与西王母同义。它是西王母头上饰物,也是西王母最具代表性的标志。

汉画像石图像有时简化了西王母的形象,甚至一些墓室中都找不到西王母的影子,但“胜”一直保留,“胜”似乎成了后人辨认西王母图像的极其显著的标志物,“胜”是西王母身份的象征。而作为西王母头饰之“胜”,则是由古代纺织机上的一个物件——卷经线的轴演变而来的。这一点可从四川成都曾家包汉墓出土的一块“纺织机”画像石中得到印证:纺织机上的卷经轴之形与西王母头戴之

“胜”完全一样。纺织机上的卷经轴在古代也叫“胜”(刘安《淮南子·汜论训》:“后世为之机胜复。”)或“滕”,“胜”实际上就是纺织机的代名词。西王母为何要以纺织机上的一个构件“胜”作为她头上的装饰物呢?因为西王母作为传说中

的一位女性神祗,其原型恐怕就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一位女酋长(女祖先)。当最原始的桑蚕纺织业出现之后,女性一直垄断着这一行业的技术,而作为女性首领的西王母自然就是桑蚕纺织业的管理者。

图1

图2

图1 的《方胜与鲤鱼》是在山东嘉祥县华林村出土。画面以“方胜”为中心,左边一条鲤鱼,右边三条,全长216厘米,此为左部。方胜本为首饰,取其吉祥的意义,为西王母所戴,物以神贵,也就成为长寿富贵的标志。鲤鱼在汉代是象征多子的。

图2的《双胜与双壁》是在四川渠县出土。画面由双胜与双璧组成,并衬以凤凰和鲤鱼,其吉祥的含义是明显的。

龙虎座

在四川地区的西王母画像石上,还有一特色是其他地区很少见的,那就是龙虎座。龙虎座在川渝地区出土的西王母画像中多有体现,这也形成了这一地区的一大特色。考究龙虎座的表现意义,有表方位的,有表阴阳协理的,有表驱疫辟邪的,也有表男女交媾之意的。汉代吉语有“青龙白虎辟不详,朱雀玄武顺阴阳”,龙虎合一有辟凶趋吉、阴阳协和的象征。西王母的龙虎座多表现为龙虎身尾相缠绕的形式,除了以上的作用以外,它还有更深一层或是更隐秘的意义,即神仙思想长生不老的体现。汉代流行的采阴补阳,还精补脑的房中术,是以男女交媾为主要方式的一种求长生不老修炼法。汉人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中,将术士炼丹的鼎炉铅汞、坎离水火比之男女交媾,喻之为“龙呼于虎,虎吸龙精”。以龙虎之交喻示男女交媾,成为汉代产生的道教的一个基本表达方式。

南溪二号石棺,《西王母·养老圆》,高八七,长二二七厘米,1986年四川南溪城郊长顺坡出土。

上图为彭山一号石棺中的西王母图像,高六七,长二一零厘米。1983年四川彭山江口乡双河崖墓出土。石棺的一侧中间,刻着西王母坐于龙虎座上。《焦氏易林·临之履》:“驾龙骑虎,周边天下,为人所使,见西王母不懮不殆。”左侧有三足乌,为西王母觅食之使者,司马相如《大人赋》有“三足乌为之使”之说。《太平御览》卷九二零引《括地志》说:“昆仑山之弱水中,非乘龙不得至,有三足神鸟为西王母取食。”左下有九尾狐,狐身有翼,尾长而九歧,汉代传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ib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