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晃车整治讲义

更新时间:2023-10-20 15: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正线道岔晃车产生的原因

道岔是线路中的薄弱环节,道岔的结构比较复杂,零配件多,受冲击力大,易于变形磨耗造成病害。在道岔行车过程体现的众多病害中,晃车更是道岔设备病害中比较明显的体现。晃车不仅影响着乘车旅客的舒适性,而是更主要带来安全问题,如何整治道岔晃车成为我们解决问题中的重中之重,要彻底整治道岔晃车首先必须分析产生原因,针对其原因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进行彻底整治。单组道岔或连续道岔晃车从原因上分析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轨向导致的晃车

1、单组道岔或多组道岔与前后线路不在一条直线上,这种现象是我们每个站区普遍存在的问题。道岔大轨向与线路大轨向不同,线路大轨向相当于一条大半径曲线,在没有外力的作用情况下是顺着一股贴靠运行。但在岔区内它有很多的不利制约点,如:转辙部、护轮轨的制约、转辙部本身的构造缺陷和转辙部侧向通过列车造成的轨向,在大方向内有上述问题存在,会有严重的晃车发生。由于我们对大方向不重视,日常整治晃车中岔区内方向里找方向,只是缓解晃车,不是根治晃车。这就是我们道岔整治晃车中重复晃车久治不绝的原因之一。

分析道岔大方向不良有三个原因:一是由于现场铺设的位臵不当,前后方向不良,这是客观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日常养护维修拨道时忽视道岔前后线路的整体关系,造成前后线路衔接不良。列车通过道岔时,发生车体摇晃,而摇晃又加大了对道岔的破坏,促使道岔方向进一步的变化;二是转辙部出现轨向后造成的晃车,由于受电务设备限制不能及时整改,只能与转辙部轨向顺撬进行拨道,又形成了大轨向。比如大虎

山13#道岔。三是机捣线路不与道岔对激光。四是道岔拨道向里顺向形成大方向。

2、侧向进入或始发道岔转辙部,就相当于进入未设超高的曲线。它没有线路曲线的超高顺坡,机车车辆冲击力非常大,胶垫损坏、尖轨侧磨转辙部横移,会出现向直基本轨外方的不直顺方向。当列车直向通过时造成晃车。这种问题各站道岔都比较突出,有了直基本轨方向这个晃车源,逆向道岔的内直很快就形成第二个方向。再经过一段时间,道岔连接护轨基本轨的引轨出现第三个方向,在人感有晃车的同时还会出现晃车仪的水平加速度。如果不及时整修左右相间的方向,将会出现左右相间的侧磨,此处就是比较典型的久晃不止晃车处所。

3、由于冬季道岔除雪,扒出转辙部道碴不能及时回填,造成高低、空吊使转辙部轨枕偏斜,如不及时方正回位,会同时出现轨向和轨距变化率不良的问题,并且会有直基本轨内侧短距离不等程度的磨耗,这种晃车点又难以整治。

二、曲基本轨弯折点大或偏小导致的晃车

曲基本轨弯折矢度过大或偏小也会导致基本轨方向不良、框架大、顶铁离缝,改道加轨距杆、拨道都不起作用,即使改好也难以保持。当列车通过转辙部时,机车车辆会对直尖轨外方产生横向作用力。同时会对直基本轨尖前和对组道岔基本轨尖前范围内撞击钢轨,产生侧磨出现严重的晃车。比如:高山子5#道岔侧向行驶列车造成5#、3#道岔基本轨侧磨。

三、道岔前后线路扣压力不足道岔爬行导致的晃车

单组道岔前后线路由于扣压力不足,造成道岔尖轨与基本轨按不同方向被线路拉伸,使限位器贴靠后在拉力的作用下造成尖轨向线路内侧

横向移动出现旁弯,当列车通过时机车向尖轨外方出现横向移动晃车。比如:青堆子6#、16#、20#、2#道岔(针对这种情况工区采取很多办法)

四、转辙部高低空吊导致的晃车

道岔转辙部由于电务设备的影响,均比较困难,容易产生高低空吊会引起车辆颠簸,造成尖轨跳动,尖轨跳动时尖轨与基本轨在刨切部分的贴靠关系发生变化,进而引起车轮与尖轨之间发生接触上的变化导致晃车。如有软硬不均的空吊和轨枕偏斜,会造成滑床板开焊,不但晃车而且影响电务设备,还会出现卡阻影响行车。由于养护不到位造成尖前、总端有高低会出现尖轨弓腰,有的为了解决跟端高低,用垫板处理,人为的造成转辙部空吊,如:大虎山17#道岔。一旦形成弓腰病害就难以整治。

五、钢轨肥边导致的晃车

尖轨、基本轨肥边不及时打磨,也是造成晃车的一个主要原因。基本轨工作边出现较大肥边时,会造成转辙部轨距变化率不良,用改道的方法解决是不可能的,只有打磨才能根治。不及时打磨会造成尖轨伤损掉块,带来行车危害。

六、作业习惯导致的晃车

1.转辙部、辙叉部出现高低水平不用捣固方法解决。而是松动轨枕大螺栓用调高垫片垫在铁垫板下来进行调整长平和水平,形成点受力。列车通过转辙部及辙叉部时就会产生横向移动晃车,造成铁垫板弓型(即使撤除垫在铁垫板下的调高垫片,也难以回原。)大螺栓损坏,减弱了钢轨与轨枕之间的阻力,人为造成病害晃车。转辙部、辙叉部禁止垫板,垫板作业时必须通长垫板进行整治。

2.在现场作业中,为了作业方便和考虑三角的不易出现,通常以线

路的某一股的钢轨为基准股,基准股通常高出另一股钢轨1-4mm,在列车速度较低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引起晃车。当设定的基准股与道岔的结构不相匹配时就会产生比较明显的晃车。另外,在检查中只注意19个检查点轨距、水平,忽视道岔与前后线路及岔区范围内的均与递减,往往使辙叉跟轨距、水平顺坡超限造成方向不顺,加大列车的摇晃。

3.辙叉护轨处间隔调整导致的晃车,辙叉部是道岔养护的关键部位,辙叉护轨处最容易引起晃车,辙叉部空吊板及辙叉有害空间对应的护轨磨耗造成护轨与车轮轮背接触形成晃车,这种结构与主轨的连接方式较弱,辙叉短距离的前后接头,在加上调整垫片点受力影响护轨平直。机车车辆对这一变化比较敏感,如果辙叉股水平低,护轨与轨背接触磨擦力就越大,进而使机车车辆产生严重晃动。

4.在整治晃车中不研究轨面平顺问题。超厚垫板不进行撤板捣固因扣压力不足而造成的串出,轨距变化率因肥边不打磨,动态不观察空吊,垫板作业顺倍不良,捣固后缺碴不补充,扣压力不足等作业不达标问题,在各车间这种问题造成的晃车也非常突出。

七、长岔枕铺设位臵不正确导致的晃车

道岔大修时,人工预铺的长岔枕轨枕位臵不正确,形成辙叉与长岔枕间存在不良轨向,在整治中拨好直股曲股不好,反复拨改无效果。这种“拨不住”的方向不是因作业时预留量不足,也不是钢轨硬弯形成的。而是钢轨与轨枕在四股上都存在夹角,在强外力的作用下,拨正方向只是改变钢轨的形变,并没有改变四股框架。所以拨正后在短时间内又恢复了原状,长枕内的轨向不良,它会给辙叉处带来严重晃车。

八、道岔前后线路不良给道岔带来的晃车

道岔前后线路不良造成道岔晃车:一是道岔和曲线之间夹直线长度

不足引起的晃车。比如:桃园8#道岔岔后无缓和曲线,曲线头在长枕上;唐家8#道岔岔后曲线,曲线头基本在辙叉上;高台山23#道岔岔后曲线等等,由于机车车辆驶出曲线惯性扭曲力和曲线头尾正矢差较大,缓和曲线头尾不圆顺,有的还是单圆曲线,从而在曲线头尾处引起列车颠簸摇晃,带进道岔,加大了对道岔的冲击力。又因为转辙部和辙叉部是很薄弱的位臵,经机车车辆冲击后会产生较严重的晃车现象。这就要求曲线圆顺度和超高的顺坡不能存在任何的问题,缓和曲线内不能有高低,圆曲线水平不能有负号。二是在道岔前后一定距离内线路有方向,轨距,水平不良等病害时,尤其是轨距递减率变化较大时造成列车的蛇行运动,那么机车车辆振动未消失的情况下进入道岔,进而对道岔的冲击力增大,在加上道岔构造本身引起的车辆振动,一旦产生振动叠加时,必然会产生晃车,这是道岔前后线路由于整治不到位带来道岔的晃车。因此道岔晃车整治不要局限于道岔内,必须找好道岔外方的线路,整个单元整治才能彻底根治道岔晃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ia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