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体院毛邓三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1-05 05:2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毛邓三

(该资料对应页码为毛邓三2008年修订版)

一、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20×1分=20分) 2、多项选择题(10×2分=20分) 3、判断题 (10×1分=10分) 4、问答题 (3×10分=30分) 5、材料分析题(3个问题共20分)

二、考试范围与重点说明

1、考试范围:教材第一章至第十一章。

2、重点:根据两套试卷中各章所占分值,各章的重要程度依次为:

第八章、第十一章、第十章、第九章、第七章、第五章、第二章、第一章、第六章、第四章、第三章。

三、单项选择题

1、最早确立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C ) P12 A.中共二大 B.中共五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2、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B ) P44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3、目前我国最大的实际是( C ) P114

A.生产力水平较低 B.商品经济不发达 C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4、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B ) P142 A.“两个凡是” B.“三个有利于” C.四项基本原则 D.科学标准

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目标是 ( A ) P142 A.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民主政治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建立充满活力的国有企业

6、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 D ) P164 A.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B. B.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7.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C ) P194

A.共产党的一党制

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制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的两党制

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核心是( C ) P189 A.民主集中制 B.共产党的领导 C.人民当家作主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9.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D ) P202 A.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B.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依法执政

D..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必须坚持 ( B ) P240 A.以人为本 B.科学发展观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制

11、我国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 C ) P178 A.坚持从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道路

B.坚持从农业经济跳越工业化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知识经济的道路 C.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道路

D.坚持推进和完成工业化,再推进信息化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道路

13.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B ) P62 A.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对象不同

1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 ) P80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个体农业的改造

C.手工业的改造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5.“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 B )P31 A.发展 B.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 追求GDP增长 D.共同富裕

16、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 B ) P158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C.实行按劳分配,增强综合国力

D.不断发展社会生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7、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D ) P159 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建立健全各种社会保障制度

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8、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四、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思想是( BCD ) P11 A.毛泽东个人的观点

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包括(ACD ) P16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注: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P47

3.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 ( ABCD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ABC) P70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群众路线

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建设 (ABCD ) P125 A.民主 B.和谐 C.富强 D.文明

6.改革是(ACD) P138 A.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B.立国之本

C.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7.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CD ) P162 A.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数量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的总产量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 C.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D.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8.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ABD) P161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中外合资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体现为(ABCD) P125 A.能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养,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科学支撑和智力支持 B.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高精神动力

C.能引导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D.能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包括(ABCDE)等几个方面。 P235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 C.充满活力 D.安定有序 E.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ABD) P163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集体经济 D、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12、新兴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ABCD) P178

A、环境污染少 B、资源消耗低

C、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D、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1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是(ABD ) P190 A、前者是国体,后者是政体

B、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和前提,后者是国家机关 C、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管理机关 D、前者是国家性质,后者是政治制度

14、三个代表之间的关系是( ABCD ) P26 A、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B、发展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前提; C、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的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 D、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15、邓小平理论的内涵是(ABCD) P21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重大理论成果;

B、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 C、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的新阶段; D、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E、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6、与时俱进的内涵,就是要求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ABC) P44 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富于创造性 D、讲究实效性 17、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的的基本原则是( ABCD ) P240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B、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C、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 ABCD ) P218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9、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 AD ) P224

A、中心环节 B、根本要求 C、特定内涵 D、重要内容

20、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和谐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P31

五、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出现三次飞跃,三次理论成果 (错) 两次飞跃,两大理论成果 P6

2,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胡耀邦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错)

邓小平提出 P20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是以人为本。 (错) 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P31 4,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现实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对) P48 5,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 (对)P56 6,过渡时期一化是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对)P80 7,共同富裕并不消除收入差距。 (对)P168 8,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对)P143 9,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 (对)P181 10, 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核心是爱国主义。 (对)P221 11, 我国文化建设“二维”方针,···社会主义为文化服务。 (错)P216 双百方针

14、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 错)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共同富裕。 P100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P233

15、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 (对 )P240 16、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改革开放。 (对)P240 17、稳定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 (错)P235 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六、问答题

重点的重点

1.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P142

(1)改革的性质:既是一场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2)改革的作用: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的特点:改革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 (4)判断改革的是非得失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2.如何正确处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P143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在改革和发展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什么? P181 ①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 ②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 ③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④村容整洁,是发展农村新面貌的窗口,是实现人和环境和谐发展的必要要求; ⑤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4.党中央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是什么? P182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这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全局出发作出的总体战略部署。

5.试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P31

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三,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的

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重点

1、如何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P31

一,以人为本就是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P237 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3、结合实际,谈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战略意义? P21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4、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P180

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 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5、为什么要开发大西部?

一,地区发展的差距在不断扩大,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二,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三,统筹区域发展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

6、贯彻执行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P171 一,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有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有要防止收入悬殊。出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

二,要注重效率,更要注重公平。

三,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使全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一般

1、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P108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P102 ②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②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为什么要实施“以和治国”的治国方略?

一、“以和治国”也是治国方略。

1.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即是必然的也是可能的。

2.从国外的角度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为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国际环境;从国内的角度看,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和非对抗性社会的矛盾的民主方法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根本动力。

3.社会和谐发展即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又是其外在表现形式。 4.社会和谐发展要尊重自然规律;要尊重社会规律;要尊重思维规律。 5.法治和德治都要体现和治的时代要求。

6.以和治国体现治国理念的成熟,有利于自觉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 二、“以和治国”是党治国方略的创新。

1.要求把党“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发展为“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以和治国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创新党的治国方略;必须创新我们党解决矛盾的方式;必须创新我们党和谐执政的执政作风,在工作方法上,突出一个“谐”字。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P190

一,人民民主专政;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五,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七、材料题

1.文革

(1)你怎样认识社会主义优越性? 中国建国以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初步基础。但一个根本的问题是生产力的发展太慢。社会主义总要比资本主义优越。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使经济发展的比较快,人民生活逐渐好起来,国家也应该相应的更加强盛一些。在这一方面我们经过了几次曲折。

(2)中国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背景。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十年动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从国际环节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也只能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 2.创新

(1)什么是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2)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3.看病难、房价高等问题 (1)上述材料1、2反映出的问题是否说明目前我国社会还不和谐?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社会存在的问题:

第一,应该说,当前我国社会从总体上讲是和谐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国社会现在没有矛盾和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一些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依旧存在,资源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城乡贫困人口还有相当数量,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和买房难、买房贵等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不同地区、行业和人群之间收入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等等。

第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继承我们党在社会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并借鉴传统和谐思想的有益成分,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结合起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的问题,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

第三,只看到存在的问题,而不承认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总体和谐的社会,就一叶

障目,对我们的未来失去信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失去了基础;看不到存在的问题,不积极地加以解决,社会矛盾就会加剧,社会和谐的水平就不能进一步提高。

(2)上述材料中反映出的问题给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什么样的启示? 上述材料中反映出的问题给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启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如何认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推荐和谐社会建设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 当前,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最重要的是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统一起来。1)构建和谐社会,同落实科学发展观相辅相成,前者是从社会和谐的角度促进科学发展,后者是从科学发展的角度促进社会和谐。2)要坚持统筹兼顾,切实把“五个统筹”体现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去,建立健全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机制。3)高度重视和谐文化建设。

4、教育

邓小平讲:重大失误在教育,你怎么看?

(1)我国在教育方面的失误表现在那些方面

1,社会关注度不够,国家投入不足 2,教育产业化,市场化 3,应试教育倾向严重 4,教育资源分配不公

(2)在哪些方面展开教育改革(课本225页) 1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 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子女公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5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新版教育。

(3)重大失误在教育,你是怎样看的请进行分析:

1,科教兴国,我国人才严重缺失,根本原因在教育··· 2,社会中人们的创新能力、意识不足、根本原因在教育··· 3,转型时期社会问题严重,最突出的就是教育····

5、关于西方腐朽文化对我国青年人思想造成的影响?

1,如何看待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

答: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原有的一些道德规范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从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反缺乏。

2 , 西方腐朽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的影响 3,中央在高校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课本264页) 西方落后文化对大学生影响? 1、 传统文化淡薄西方趋势明显。 2、 传统价值观念受侵蚀。

3、 自我意识膨胀,奉献精神低迷。 4、 吃苦精神逐渐消失,享乐主义盛行。

6、中央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①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食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重要的政治优势。

② 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需要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③ 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和方法,主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③ 将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覆盖全社会的工作机制,不断增强细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7、(1)关于社会主本质的内容和特点。

内容: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特点:(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邓小平关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我国存在的差距与现实相矛盾吗? 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 的比较长的动态过程。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在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展以前,仍然 会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存在剥削现象和出现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邓小平的社会本质论是否过时?对社会主义本质有什么新的体会?

1首先,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之后,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另一块理论基石。

2第二,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其他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钥匙。

3第三,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僵化观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斗争的焦点。

4总之,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质和核心,只有把握社会主义本质,才能正确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部内容。社会主义本质论是这一伟大理论的深化和拓展,使其更加成熟、更加完整的重大标志。 8、十五大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私有制内涵界定?

1、 一般定义:公有制是指一部分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只有和支配的制度

形式,或公有制经济成分在经济组织中占支配地位的制度形式。私有制则是生产资料由个人占有和支配的制度形式,或私有制成份在经济组织中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制度形式。

2、 十五大从两种所有制对社会的影响力上来定义: 公有制:

①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

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②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

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③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② 私有制:

① 私有制是对公有制的必要补充。

② 指的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私有成分。 9、谈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答:(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的非公有制经济。(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3)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因而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h8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