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导论重点

更新时间:2023-10-23 02: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本资料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转载请说明出处。

一、团体动力学理论基本要素

团体动力学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经常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所产生的运作与结果。该理论包括:第一,团体凝聚力;第二,团体压力与团体规范;第三,个人动机与团体目标;第四,领导与团体功能;第五,团体的结构。

二、个案工作专业关系及其基本要素、概念、定义

在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和案主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工作关系,它通过双方内心感受与情绪的动态交互反应,从而协助案主解决问题,提高案主的个人能力。

基本要素

(1)专业关系的目的:规范性、操作性与个人性。 (2)关心他人:全身心地替案主着想,案主的问题就是我的问题;消除对案主的个人看法;细微之处见真情;真正理解案主。

(3)承诺与责任:对双方的责任、目的、会谈方式与场所的承诺;工作者的责任是尽力满足案主的需要,案主的责任是如实地提供资料,阐述问题,配合工作者的工作。

(4)接纳与期望:接纳指在双方交流沟通时,工作者不对案主本人及其行为以个人的价值标准作评价和判断,不论他的优缺点,他的言谈举止,都相信他而不去批评他。包括认识、个别化、信任和期望等基本要素。

工作者与案主双方对对方的行为及结果都存有期望。

(5)同感:同理心,不仅是对案主的感受,还要求工作者在体会案主感受的同时,敏锐、正确地了解这些感受所代表的意义。

(6)真诚和一致:真诚即对案主始终保持开放和诚实的态度;与案主沟通的内容和行为举止要保持一致。

(7)权威与权力。 三、 慈善组织会社的四种基本工作方法

(1)成立一个中央管理与联系机构,并将伦敦分成若干区,每个区成立一个分支机构,每区有志愿委员会,主持救济物资的分配工作。、

(2)各区办理区内所有救济受理救济案件的总登记,另设咨询部,可揭露那些同时向几个机构申请的贫民。

(3) 各区派人对提出申请的人进行调查。

(4)提高救济款物的配额,足够申请人生活需要。

四、青少年期的心理行为特征

(1)青少年前期的心理,在面临健康、生理、学业、友情发展等问题时,富有想象力,好争辩,期望不受权威人士管制,能在所处各个社会系统中处理好相关关系。内心充满矛盾,容易走向极端,朋辈关系较好。

(2)青少年前期的心理逐步成熟,独立于父母,关注个人外表、学习成绩、升学、职业、经济状况、异性朋友等人生话题,解决问题方法逐步老练。

(3)家庭父母:与朋友的关系好于与父母的关系,但是保持比较良好的关

1

系。

(4)学校:把学生成绩作为评判学生优劣的核心标准,师生关系不平等,学生遭受体罚。

(5)宏观环境:媒体、信息量的影响,沉迷网络,疏离社会。

五、社会环境及其构成

1、社会环境的含义

社会环境是指影响人的心理和活动及其社会过程的社会系统;包括家庭、学校、团体、组织、社区、社会文化等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环境的构成

(1)社会环境可以分为物理环境、社会设置和文化三个部分 (2)社会设置指的是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自发形成或有意识创建的人与人之间的结合体

(3)文化是指一定人群所共享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生活方式等

六、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案” (1)每教区应向地主征收济贫税。

(2)贫民救济应由地方分区主办,每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人,中央政府设立监察人员。

(3)有工作能力的贫民须参加工作,以工作换取救济。教区设有贫民习艺所供男女儿童习艺,教区也义务代为介绍工作,或配给原料与工具,强制生产自救。

(4)禁止无家可归者及无业游民行乞游荡,设救贫所收容救济,强制其在所工作。有家者给予家庭补助,使其仍在家居住。

(5)人民有救济其贫穷家人或亲属的义务,贫民不能由家人或亲戚处获得抚养时再由教区救助;且救助对象也限于在该区出生者或最近在该区住满三年者。

(6)贫民分为三类:体力健全者须强迫入感化所或习艺所工作;不能工作者包括患病者、老年人、残废者、精神病患者、及需抚育幼小子女的母亲,令其入救济院或施以院外救济;失依儿童包括孤儿、弃婴等则设法领养或寄养。

七、危机含义 第一,危机是一种对平衡稳定状态的改变。 第二,危机可以是一种正常状态。

第三,危机是一个过程:开始、中间、结束恢复阶段。 第四,有些危机是问题与希望并存。

八、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定义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专业方法,其对象是小组及小组中的个人,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协助,引导小组成员在小组活动中互动,使他们获得小组经验、行为的改变及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并达到个人、小组、社区及社会的发展。

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利他主义的价值理念指导下,运用科学的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为感受到困难的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感情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

2

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潜力,不断提高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生活质量与福利水平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社区工作是以社区及其成员整体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通过组织成员有计划地参与集体行动,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在参与过程中,让成员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和自决的精神,加强其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的能力和意识,发挥成员的潜能。

九、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动力。作为一种专业价值观,它的基础是社会主流价值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独特追求。一般而言,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充分体现了热爱人类、服务人类、促进公平、维护正义和改善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想追求,激励和指导着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工作。

十、社会行动模式

1.社区状况

(1)社区中存在着压迫和被压迫的利益对立群体。 (2)被压迫者通常是无权无势的中下阶层居民,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2.基本假设

(1)对问题成因的分析:利益冲突 (2)基本假设:冲突假设 3.定义及介入目标 (1)定义:

社会行动是组织社会上受到忽视、压迫或受政策不合理对待的低下阶层群体,通过集体行动,采取非正规的途径及较多运用冲突对峙策略,使社会权力、地位及资源得到合理的再分配,并在社会行动过程中提升参与者的社会意识,改变他们无能及无助感,达成更公平、更公正的社会。

(2)介入目标: 部分采用过程目标,部分采用任务目标。让特殊群体或问题得到社会的关注。改变社区权力和资源分配。

4.工作策略: (1)工作策略 对话性行动;抗议性行动;对抗性行动;暴力性行动 (2)运用工作策略的原则:

渐进原则;争取让步而非破坏;行动的连串性;争取舆论支持,避免使用暴力;认真考虑有关因素。

5.社会行动的介入方法 集体行动;由居民的切身问题及具体事件介入;较多运用冲突策略及非建制途径;争取第三者支持。

6.社区工作者的角色 第一,倡导者

一方面做提升意识的工作,使居民认识到自己是政策不公平的受害者,另一方面采取较为主导的方法去带领组织工作,鼓励居民团结起来,争取本身利益。

第二,组织者

3

与居民领袖并肩作战,帮助居民及其团体既维护自己的利益又运用传媒的影响,向当权者施加压力,影响正式组织的决策过程。

第三,教育者

协助人们认清问题,找出问题根源,思考可能解决的方法;训练居民学习行动技巧和政策分析技巧;面对可能出现的威胁和操作,唤醒居民,并教导居民反操纵。

第四,资源提供者

提供社会行动组织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如经费、人力、会场、宣传品、刊物及研究等。

十一、女性主义理论:

自由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

1共同信念:福利国家是满足男性的需要和利益的建构,社会中妇女被男性剥削和压迫,女性成为依附品并且在劳动领域被排斥。

2在私人领域中,男性占主导,家庭劳动主要由女性承担却不被承认; 3在经济领域里,男女同工不同酬;

4政治领域,男女的权益受到不平等对待;

5在个人生活领域,女性被视为工具,受到歧视,社会中存在对妇女角色不公平的界定。

1.自由女性主义

主要关心妇女平等权利问题,关心妇女在教育、职业等领域中的权利和地位。 文盲和家庭妇女是女性的代名词。 女权主义运动口号“个人的也是政治的” 2.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在父权制的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女性担当着一种特殊的生物和社会再生产角色。家庭劳动是资本主义的一种补充,它减少了产出下一代生产者和服务生产者的成本。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低工资强化了女性在婚姻中的依赖性。

倡导改革和政策上的变化,主张将女性视为总体的社会成员而非男性的依附品来对待。

3.激进主义女性

认为妇女是社会中被男性压迫的角色,这种压迫以两性的生物差异为根基。在婚姻中两性是相互对立的个体,女性被男性支配。引发对与妇女有关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关注。

十二、社会工作研究

1定义:社会工作研究是一个获取知识和发现事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及其他领域的理论与实务工作者使用社会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与社会工作有关的资料,协助达成社会工作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与社会工作有关是其根本特征。

2社会工作研究的三个重要部分

(1)需要评估是了解案主信息,对其需要、问题及其个人与社会环境原因机制有所把握。

(2)方案开发是利用专业知识,发展一套有效的服务方法、模式或政策。 (3)方案评估是了解所执行工作方案对解决案主问题或需要的效果。 3社会工作研究的特点

4

(1)社会工作研究以弱势群体为主要对象;(2)研究者是资料的收集者和分析者,也可能是研究结果的应用者;(3)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目标并非研究人员的自身满足,而是同情和帮助案主;(4)社会工作研究与实务及理论紧密相关。

4社会工作研究的重要性 了解需求,提供服务 总之,有利于帮助弱势群体解决问题,分析因果,解决问题 有利于满足市民需要和推动社会公平,评估成效,改进素质 是有效实现社会工作目标的重要手段。

发展方案,改善社会

建立模式,验证理论

5社会工作研究的伦理 自愿参加与知情同意 对参与者无伤害 匿名和保密 价值中立

研究结果的公开和分享

6社会工作研究的内容

1专业的价值观念;2不同服务对象的需要评估;3社会问题的分析;4服务对象的观点和次文化;5服务的缺口和协调;6服务的设计和试验;7服务的评估和改善;8服务机构的效率及效益分析;9工作理论的建立;10工作技巧的应用和创新;11服务的营办模式和管理;12服务政策的制定和规划;13服务指标的制定和分析;14社会政策的分析和改革;15社会政策的比较和推行;16研究方法的更新

7社会工作研究的步骤

8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类型 (1)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指用精密的实验了解问题,其基本逻辑是因果关系,即在一定人工设计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程序,改变某些因素或控制某些条件,对研究对象的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发现其变化并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的研究方法。 标准实验研究三要素及两种形式 三要素:

第一,自变量和因变量;第二,实验组和控制组;第三,事前测验和事后测验 两种形式:实验室研究和实地研究

(2)调查研究

5

调查研究是运用科学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去考察社会现象,收集有关资料并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掌握社会实际情况的过程。 主要类型:问卷调查;访谈

(3)非接触性研究

非接触性研究(非介入性研究、非反应类研究)是研究社会行为而不对其产生影响的方法

主要研究手段: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比较法;内容分析法

十三、异常群体社会问题

自杀问题;精神疾病问题

十四、王思斌对社会工作的定义

现代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职业性的助人服务活动。

十五、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

从社会弱势群体到全体社会成员

1.社会工作的基本服务对象:最困难、最边缘、最需要帮助的群体。 2.从个人到社区,从微观到宏观。

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其性质由补救性、治疗性向治疗与预防、补救与发展结合的方向发展决定,由助人发展为助人自助,由物质上的救助到心理上的援助等扩大到所有遇到自己不能克服的困难而陷入危机状态的人。其对象扩大到不同人生阶段的各种社会成员。

十六、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

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分为三部分:

一是价值理念。这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 社会工作价值是指社会工作专业对社工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的要求和规定。作为一个专业社工,应具备平等、尊重、民主、接纳、诚信、助人自助、自决等专业价值理念。

二是知识体系。社工除应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社会政策法规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

三是实务能力。社会工作者应熟练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协助服务对象预防社会问题,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

十七、我国对社工职业颁布的职业标准和暂行规定

2004.6,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正式颁布《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

2006.7,国家人事部、民政部颁布《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

十八、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人道主义承认人的价值与尊严,并把它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

6

第二,对人的本性持乐观态度,认为人是有尊严的、有理性的,人拥有追求真理的内在动力。

第三,认为天赋的和社会的个人自由有极高的价值;人道主义者相信只要为人们提供机会和自由,人的潜能就能释放出来。

第四,宣传通过社会改革减轻人们的困苦,主张给人们发展的机会及促进个人的权利。

十九、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影响社会成员健康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引起社会大众普遍关注并力图予以消除和解决的一种社会失调现象。

二十、慈善组织会社:亨利索里,1869

睦邻组织运动1884年巴涅特 汤恩比馆 1889年,珍?亚当斯(美国)赫尔馆

二十一、社会工作理论在获得阶段借用的理论

1.福利思想;2.社会学理论的影响;3.弗洛伊德学说;4.认知理论;5.行为主义理论;6.社会系统理论;7.标签理论;8.沟通理论;9.人文主义理论;10.增权或倡导理论;11.马克思主义理论;12.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说;13.女性主义理论;14.后现代主义学说

二十二、青少年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正式运作期 艾里克森的生命周期八阶段理论——身份角色意识与身份危机 2青少年期的心理行为特征 青少年前期的心理,在面临健康、生理、学业、友情发展等问题时,富有想象力,好争辩,期望不受权威人士管制,能在所处各个社会系统中处理好相关关系。内心充满矛盾,容易走向极端,朋辈关系较好。

青少年前期的心理逐步成熟,独立于父母,关注个人外表、学习成绩、升学、职业、经济状况、异性朋友等人生话题,解决问题方法逐步老练。

二十三、“心理—社会”模式

1)发展历史:20c30s之后逐步发展成为诊断学派,到心理动力个案工作,最后为心理—社会模式,实为一种认识方法,通过认识和理解人及其心理发展过程,来认识案主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

代表人物:汉金斯\\汉密尔顿\\霍利斯。

2)含义:一种将案主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考虑并进行工作的方法。

3)理论基础:心理分析论、自我心理学、“人在情境中”与系统理论、沟通理论等。

4)针对问题: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外部环境问题。 5)工作过程:开始接触—心理社会研究—诊断—治疗。 6)工作目标:促进案主问题的解决和个人的全面成长。 7)工作员角色:研究、诊断和治疗者

7

8)实施特点

第一,强调专业关系在个案工作、个案治疗中的作用; 第二,重视心理社会调查; 第三,重视诊断;

第四,治疗方法分为直接治疗和间接治疗

二十四、理性情绪治疗个案工作模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根据自己的构思发展出的一套完整理论-理性情绪治疗理论:ABC理论:A (Antecedent)代指事情的前因;C(Consequence)代指事情的后果;B(belief)代指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倾向于将自己或他人的不良情绪归因于客观事件,却忽视了真正起作用的内心信念。

二十五、社区工作三大模式 (一)地区发展模式 1.社区状况: 居民对社区事务不关心,居民间关系淡薄,居民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基本假设 (1)对问题成因的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 (2)基本假设:和谐、潜能 3.定义及主要介入目标:

(1)定义: 地区发展是协助社区成员分析问题,发挥其 自主性的工作过程,目的是提高他们及地区团体对社区的认同,鼓励他们通过自助和互助解决社区问题。

(2)介入目标:强调过程目标 促进居民自助和互助。

提升居民运用民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社区团结。

4.工作策略:

8

(1)工作策略

鼓励居民参与解决 共同面对的问题

通过协商的方法,使社区居民及各利益团体 互相沟通、互相讨论,达成共识。

(2)具体做法:

创造互动机会;分析共同问题;培养社区领袖;推动协商、互谅、互助

5.工作员角色: (1)使能者:协助居民表达对社区问题的不满,鼓励及协助居民组织起来,以及催化和促成共同目标的形成。

(2)教师:协助训练居民解决问题的技巧,培养积极参与和自助互助的精神。

(3)中介者:协调各方面的团体及个人,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二)社会计划(社会策划)模式

1.社区状况

(1)社区存在一连串问题。

(2)这些问题包括房屋、医疗、就业、福利娱乐设施不健全等。 2.基本假设

(1)对问题成因的分析:缺乏技术和规划 (2)基本假设:理性 3.定义和介入目标:

(1)定义:社会策划是依靠专家的意见和知识,通过理性、客观和系统化的分析,处理社区的问题。

(2)介入目标:强调任务目标 运用理性方法解决问题 4.工作策略:

(1)收集社区问题的有关资料 (2)分析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决定解决问题的优先次序 (4)形成方案,并加以实施 5.工作员角色: (1)技术专家:包括收集社区资料,进行社区分析及社区诊断,社会调查、资讯提供、组织运作及评估等。

(2)方案实施者:执行有关方案,与有关机构、团体保持良好关系以利方案的推动。 (三)社会行动模式

1.社区状况

(1)社区中存在着压迫和被压迫的利益对立群体。

(2)被压迫者通常是无权无势的中下阶层居民,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2.基本假设

(1)对问题成因的分析:利益冲突 (2)基本假设:冲突假设 3.定义及介入目标 (1)定义:

社会行动是组织社会上受到忽视、压迫或受政策不合理对待的低下阶层群体,通过集体行动,采取非正规的途径及较多运用冲突对峙策略,使社会权力、

9

地位及资源得到合理的再分配,并在社会行动过程中提升参与者的社会意识,改变他们无能及无助感,达成更公平、更公正的社会。

(2)介入目标:

部分采用过程目标,部分采用任务目标。让特殊群体或问题得到社会的关注。改变社区权力和资源分配。

4.工作策略: (1)工作策略 对话性行动 抗议性行动 对抗性行动 暴力性行动

(2)运用工作策略的原则:

渐进原则;争取让步而非破坏;行动的连串性;争取舆论支持,避免使用暴力; 认真考虑有关因素。

5.社会行动的介入方法 集体行动;由居民的切身问题及具体事件介入;较多运用冲突策略及非建制途径; 争取第三者支持。

6.社区工作者的角色 第一,倡导者

一方面做提升意识的工作,使居民认识到自己是政策不公平的受害者,另一方面采取较为主导的方法去带领组织工作,鼓励居民团结起来,争取本身利益。 第二,组织者

与居民领袖并肩作战,帮助居民及其团体既维护自己的利益又运用传媒的影响,向当权者施加压力,影响正式组织的决策过程。 第三,教育者

协助人们认清问题,找出问题根源,思考可能解决的方法;训练居民学习行动技巧和政策分析技巧;面对可能出现的威胁和操作,唤醒居民,并教导居民反操纵。

第四,资源提供者

提供社会行动组织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如经费、人力、会场、宣传品、刊物及研究等。 二十六、小组工作中的社会互动模式、社工所扮演的角色

1理论基础:系统理论、场论、人性理论、结构功能分析理论等

2工作目标:在系统和子系统之间,个人与社会相互依赖,也就是环境和小组之间实现项目的支持和开放,从而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功能的增强

3社工角色:中间人、协调者

4适用范围:组员面对面沟通,满足需要,达到共同目标,如互助小组、病人俱乐部、家长小组

二十七、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行政的概念

1社会政策是指以公平为理念依据,以解决社会问题、保证社会安全、改进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的整体福利为主要目的,以国家的立法和行政干预为主要途径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的行为准则、措施、法令、条例的总称。

10

2社会工作行政是一种间接社会工作,政府社会福利部门或社会服务机构根据社会福利的政策、立法或决策,按照一定程序将之转化为实际服务作为一个诸多策略合成的过程,社会工作行政旨在保证政策对象的福利权利,发挥社会福利的功能。中心含义:执行、实施社会政策。

二十八、正式资源和非正式资源

社区资源根据其归属,可分为正式资源和非正式资源。正式资源一般包括政府财政资源,或者经过合法登记注册的非政府组织的资源,其特点是需要通过正式的申请程序才能够获得和使用;非正式资源一般是指那些属于个人的资源,只要私人同意就可以使用。

二十九、干预理论概念、目的

干预理论是用来影响人格变迁、社会体系和生态体系的改良以实现社会工作目标的方法或模型。目的:受助对象自助。

三十、个别化原则

个别化原则,个别化原则就是将案主看成独特的个人,重视案主对待困难和问题的个人感受与看法。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h3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