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汇总(全)

更新时间:2024-04-30 14: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备考分工

1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德育心理

第一章 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概念题)(P1)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旨在探讨高等教育情景中教与学的规律性。 二、简答题(P1-2)高等教育的特征

(一)教育任务不同;(二)教育对象不同;(三)社会职能不同;(四)地位作用不同;(五)培养方式不同。 三、简答题(P2-3)高等教育的功能

(一)文化传承功能;(二)文化选择功能;(三)文化批判功能;(四)文化创造功能。 四、简答题(P4-5)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二)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四)高等教育心理学要为实现高校的社会职能和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 五、简答题或选择题(P5)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高等教育在教学方法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① 教学中教的比重逐渐降低,学的比重逐渐增加。② 教学上由传授法向指导法转化,学习法由再现式向探求式转化。③ 校内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学研究相互渗透,并在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中,锻炼独立工作的能力。 六、名词解释(P6)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高等教育的特点,可以把高等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七、选择题(P6)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基础、高等学校的教学心理、高等学校的德育心理、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高等学校教师心理与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心理。 八、简答题(P8)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第一,探索、构建本学科的理论任务;第二,用理论指导教育教学,以提高教育效率、学生素质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教育实践任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首要任务是揭示在高等教育心理学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为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

九、简答题(P9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2. 发展性原则; 3. 系统性原则; 4. 教育性原则。

十、简答题(P10-14)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 观察法;2. 实验法;3. 调查法;4. 个案法。 十、简答题(P14-16)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提高师资水平;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 (三)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增强角色胜任能力; (四)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第二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一、名词解释(P17)

心理发展:从狭义上来说,心理发展只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积极变化。这种变化意味着人对客观现实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和提高,心理发展是连续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二、简答题(P18)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先天与后天规律; (二)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与外因规律; (三)个体心理发展的量变与质变规律;

3

(四)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规律。 三、简答题(P20)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 (一)适应准备阶段; (二)稳定发展阶段; (三)走向成熟阶段。

四、简答题(P21)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 (一)大学生心理的闭锁性与交往需要的矛盾; (二)大学生求知欲与识别力之间的矛盾; (三)大学生渴望独立与仍然依赖的矛盾; (四)大学生情绪与理智的矛盾;

(五)大学生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六)大学生性生理与性心理的矛盾。 五、简答题(P28)大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一)大学生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二)大学生情绪的稳定性与波动性; (三)大学生情绪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四)大学生情绪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五)爱情逐渐成为情感体验的重要方面; (六)大学生高级情感日趋成熟稳定。 六、简答题(P31)大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一)自觉性普遍有所提高,但还存在惰性;

4

(二)理智成分大大增强,但自制力仍显得薄弱; (三)有勇敢精神,但毅力相对不足; (四)独立性明显提高,但同时伴随有依赖性; (五)果断性显著增强,但带有冲突性。 七、名词解释(P33)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与态度。人生观的基本结构包括人生的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评价三个方面。

第三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

一、名词解释(P35)

学习: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有广义、次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和训练获得,由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 次广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

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个性和思想品德的过程。

二、选择题(P39-40)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 1.接受学习; 2. 发现学习; 3. 机械学习; 4. 意义学习。 三、选择题(P59)

加涅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者。

5

第四章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一、名词解释(P63)

学习动机:我们可以把学习动机界定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的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二、简答题(P80-82)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1. 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启发式教学;2.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3. 科学组织学习竞赛,激发学生成功感和责任感;4. 科学设计任务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5.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五章 大学生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1、学习迁移的内涵(P84-85)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实质上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在进行迁移前所掌握的知识,叫做源知识,学习者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叫做目标知识。如果学习者将源知识运用于目标知识的学习,或阻碍或促进了学习,我们就认为发生了迁移。 2、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P85)

横向迁移又称“水平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向在难度上大体相似而又不同的后继学习发生的迁移,简单的说,是指知识、技能在相同水平上的迁移。

纵向迁移又称“垂直迁移”、“累积迁移”,是提先前学习向不同水平的后继学习(更高级的学习)发生的迁移,是由简单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向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迁移,是低水平技能向高水平技能的迁移。 3、共同要素说(P88)

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与迁移测验情况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如果学习内容中元素间一对一对应的相同因素越多,迁移效果就越大;相同因素越少,迁移效果就越小;如果没有相同的因素,迁移就不会发生了。 4、大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促进(P96) 一、科学确定教学目标

(一)确定“为迁移而教”的教学目标(二)遵循教育目标的设置原则

6

二、精心选择教学材料

(一)材料要具有时代性(二)教学材料要具有迁移的价值 三、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一)结构化原则(二)一体化原则(三)网络化原则 四、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一)知识的传授要遵循从一般到个别、抽象到具体的组织原则(二)要注意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五、恰当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中应该倡导运用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引导大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在事实材料中发现规则,概括总结出基本原理。 六、教会学生学习迁移

要促进学生迁移能力的发展,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迁移。主要应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第二,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第六章 大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

1、知识技能(P102)

知识和技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知识指个体所获得的学习结果,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种类型;狭义的知识即陈述性知识,也称为言语信息,即个体所获得的信息及其意义。广义技能包括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其心理机制是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的运用,包括认知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综合;狭义技能就是指程序性知识,其心理机制是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的自动化运用。 2、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P111-112) 1.符号学习 2.概念学习 3.命题学习 4.图式学习

7

3、怎样促进学生应用知识?(论述题P119-120) 一、大学生知识学习的指导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对信息的注意是学习的前提,所以在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学会使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成功的教学情境应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习的内部动机。 (二)引导学生建构意义

知识学习的关键在于构建命题的意义,而意义建构的实质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适当的解释。所以,教师讲课时要让学生顺利激活和合理利用旧知识,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随时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来理解新知识。 (三)促进学生应用知识

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根据任务情境需要顺利提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一是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建立通往新知识的途径和通道,使学生具有更多提取新知识的线索。二是要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具体语言形式来表达同一个命题。三是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

二、大学生技能学习的指导

(一)使学生掌握子技能或前提技能(二)帮助学生实现子技能的组合(三)帮助学生实现技能执行的程序化

第八章 大学生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

1、问题解决(P143)

所谓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疑难引起的,需要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对这一情境予以顺利排除的过程。 它通常具有四个基本特点:问题情境性、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性和认知操作性。 其形式主要有两种:常规性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 前者解决的是有现成方法和固定答案的问题; 后者解决的是没有现成方法和固定答案的问题。

8

2、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简答或论述P157-163) (1)创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的环境 首先,要改革人才评价的标淮和方式方法。

其次,课程设置上要为学生留下更多自由支配的空间和时间。 第三,教学内容要体现基础性和开放性的统一。 (2)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动机

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 一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二是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3)塑造大学生的创造人格

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的重要组成都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内容。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一是保护学生的创造欲,二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幻想,三是消除学生对错误的畏惧心理,四是鼓励学生与有高创造力的人接触。 (4)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创造技巧

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特征列举法、逆向思考法、扩加法与缩减法、类比思考法、联想思考法、移植思考法、组合思考法、头脑风暴法、戈登技术。在这些技巧当中,要注重对头脑风暴法和戈登技术的理解与应用。 3、如何塑造大学生的创造人格(简答题P159-160)

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的重要组成都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内容。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一是保护学生的创造欲,二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幻想,三是消除学生对错误的畏惧心理,四是鼓励学生与有高创造力的人接触。 4、怎样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创造技巧?(简答题P161-163)

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特征列举法、逆向思考法、扩加法与缩减法、类比思考法、联想思考法、移植思考法、组合思考法、头脑风暴法、戈登技术。在这些技巧当中,要注重对头脑风暴法和戈登技术的理解与应用。

9

第九章 大学生的品德及其培养(重点)

10

名词解释: 1、 品德:教材P165

答: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2、 道德:教材P165

答: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息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3、 不良品德:教材P183

答:指人们存在违反某种道德准则、甚至犯有严重道德过错,但尚未达到违法犯罪程度的行为表现。 简答和论述:

1、 简述品德与道德的关系。教材P165-166

答:道德和品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1)二者属于不同范畴。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人们依据道德规范来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指导或调节行动,其产生、发展、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律,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而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体头脑中的主观映像,其形成、发展和变化既受社会规律制约,又受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制约,品德支配和调节着个体的道德行为,属于个体意识形态范畴。(2)所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总体要求,是对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是调节社会关系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而品德的内容则是社会道德规范局部的具体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的部分反映。(3)所产生而得力量源泉不同。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而品的产生的力量源泉是个体的社会性需求。

其联系也表现在三个方面:(1)品德是社会道德的具体化;(2)社会道德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3)个人品德能构成和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面貌和社会道德风气。

2、 简述品德心理结构构成。教材P166-169或教辅P190-191

答: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部分组成。

(1)道德认识又称道德观念,是指个体对于道德行为规范中的善恶、好坏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2)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 (3)道德意志是人在产生道德行为过程中所表现的意志品质,是人们自觉克服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的能力与毅力,是为达到既定的道德规范而自觉努力的心理过程;

11

(4)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和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对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主要包括道德行为方式和道德行为习惯,前者是通过练习和实践而掌握的道德行为技能,后者则是一种自动化的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规范的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所作的习惯化反映。

这四个成分中,道德认识是基础,是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并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调节的作用,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道德意志是道德意识向道德实践转化的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观念付诸于行动的过程,是品德结构的精神支柱,道德行为是品德的综合表现和检验依据。在品德发展中,品德结构中的各种成分互相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和变化,使得个体的品德结构由表层向深层,由不稳定状态向稳定状态逐渐发展。 3、 社会学习理论对品德教育有哪些启迪?教材P175教辅P193

答:启迪一,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班杜拉认为学习行为可由观察模仿而产生,现实生活中的榜样人物、学生身边的榜样人物、社会环境特别是大众传媒中的优秀人物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与我国传统道德教育中的人格陶冶、榜样引导的教育方式特别接近,容易为我们理解和接受,所谓“言传身教”反映的就是这个道理。

启迪二,重视自我调节在品德教育中的作用。教育者应鼓励并促进受教育者将通过实践示范得来的外部标准内化为他们的内部标准,积极发展他们的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能力,自觉调节道德行为。 4、 简述大学生品德心理的形成过程。教辅P194

答:大学生品德的形成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社会舆论和教育的影响下以及个体不断成长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经历了从道德观念到道德概念、道德信念,再到道德评价的过程。

道德观念是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最初认识,是学生道德认识形成和发展的最初基础。道德概念是对社会道德现象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它是学生在根据道德经验形成的道德观点的基础上,进行思维的抽象与概括,对社会道德现象的一般与本质特征的认知。道德信念是个体对某种道德义务的正确性真诚信服并怀有强烈的责任感而存在于自己意识中根深蒂固的道德观点。道德评价即道德判断,使学生将已掌握的道德经验、道德知识、道德标准运用于实践,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

道德观念是道德认识的感性阶段,道德概念和道德信念则是道德认识的理性阶段,是道德认识的概括化过程,道德评价则是道德认识的具体化过程。

5、 大学生提升品德修养的方法有哪些?教辅P196

答:(1)学习。学习是培养、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2)立志。树立一个合乎道德规范的人的愿望,立志是品德形成和修养的开端和动力。立志的过程,就是学生通过道德认识而使道德由社会外在规范(他律)转化为自己内在需要、愿望和理想(自律)的过程。 (3)躬行。即按照道德规范做事。通过躬行,才能落实品德修养。

12

(4)自省。自省即反省,是一个人对于自己的品行是否合乎道德的自我检查,它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动机与行为效果及其所表现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自我省察。

6、 试述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内容及对品德教育的意义。教材P169-175教辅P191-193

答:(1)皮亚杰关于道德发展阶段的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有一定的序列,是一种合乎逻辑的模式,他将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a、自我中心阶段(2~5岁),该阶段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b、权威阶段(6~8岁),该阶段的儿童绝对尊敬和顺从外在权威;c、可逆性阶段(8~10岁),该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将其看作同伴间的共同约定;d、公正阶段(11~12岁),该阶段儿童的公正观念是从可逆的道德认识中脱胎而来的。在品德心理研究中,皮亚杰关注的是儿童对规则态度的变化问题。他发现,a、儿童对规则的态度是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上的准则;b、对责任的认识是从客观责任到主管责任;c、对公正的看法是从服从的公正到公平和公道的公正;d、对惩罚的认识是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e、总的趋势是从他律到自律的水平发展的。

(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的理论:科尔伯格认为,道德的发展是认识发展的一部分,品德发展具有固定的三种水平和六个阶段:a、前习俗水平。特点是道德的价值不决定于自己和准则,而由外在的要求决定。该水平包含两个阶段,一是服从与惩罚的定向;二是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b、习俗水平。特点是道德的价值在于做好事或尽义务并符合别人的期待和保持传统的秩序。也包含两个阶段,一是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的定向,二是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社会秩序的定向。C、后习俗水平。特点是自觉遵守公共规则,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被认为具有道德价值,也包含两个阶段,一是墨守法规和契约的定向,一是良心或原则的定向。

(3)道德发展阶段论对品德教育的意义可从三方面来阐释:一是个体思维水平的提高伴随着道德认识水平的提升,因此要提高道德认识,必须大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是道德水平的提高对于个体道德行为的出现起到引导和制约作用,因此要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必须加强道德认识的教育;三是道德认识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要根据学生所在实际道德水平基础,创设较高水平的问题情境,启发思维,加强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水平。 7、 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品德?教材P178-181

答: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应当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展开,同时矫正不良的品德。

(1)道德认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对社会道德现象的观察力,对大学生的行为表现要及时准确地予以评价,让大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的经验。

(2)高尚道德情感的激发。知情结合,促进道德情感的发展;以美育为载体,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真情感化,激发学生道德情感所谓升华。 (3)加强道德意志的锻炼。树立榜样,激发意志锻炼的自觉性;参与实践活动,锻炼道德意志;培养学生抗诱惑的能力。

(4)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提供练习与实践的榜样,通过强化帮助大学生掌握道德行为方式;创设良好道德情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13

8、 如何进行大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教材P183或教辅P197

答:(1)了解他们不良道德行为的动机,对症下药,采取相应措施。

(2)消除他们的疑惧心理和对抗情绪,热情关心他们,真心诚意帮助他们。

(3)尊重大学生,以鼓励、表扬、给予信任等方式培养、调动大学身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4)以理服人,树立榜样,正面引导。

(5)对于犯有某种错误,并开始意识到应当改正的大学生,要抓住大学生醒悟的良机,对其改正的愿望和行为予以肯定和鼓励,支持他们改正自己的不良品德,并引导大学生锻炼与不良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6)对存有不良品德的大学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每个人的年龄、性别性格等特点,错误轻重、态度好坏等,采取不同的措施,并不怕反复,耐心细致地教育。

14

第十章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次重点)

15

名词解释:

1、 自我意识:教材184-185或教辅P 198

答:即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包括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和自身对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方面。自我意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系统,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从内容上看,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从自我观念上看,可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

2、 自我教育:教材185-187或教辅P 198-199

答:指个体(群体)根据社会规范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把自身作为发展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而影响其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其本质特征是主客体的直接同一,其动因是人的需要,其前提和关键是自我意识,其主要心理机制包含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其结果影响的是个体的身心发展,它既包括个体性的自我教育,也包括群体性的自我教育。 3、 自我调控:教材P195教辅P202-203

答:自我调控是主动定向改造自我的过程,也是个体对待自己态度的具体化过程,是通过内部语言进行的,是主动改变“现实我”以达到“理想我”的过程。 简答和论述:

1、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冲突表现在哪些方面?教材P188-190教辅P199-200

答:由于自我意识分化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冲突开始加剧,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自我意识增强与精神无所皈依的冲突。 (2)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3) 求知欲和鉴别能力的冲突。 (4) 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冲突。 (5) 独立意识与依附心理的冲突。

2、 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发展特点由哪些?教材P192-193教辅P202

答:(1)自我概念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自我概念的丰富性、完整性、概括性。所谓丰富性是指,大学生能够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需要动机、意志特征、理想及政治思想等进入深入分析,而中学生倾向于笼统的描述。所谓完整性是指,和中学生相比,大学生虽然也重视自己的外表,但更重视自己

16

的智力才能、意志品质、气质、性格、社交能力、活动成绩等。所谓概括性是指,中学生对自我的描述往往是具体的、局部的,而大学生则倾向于作更抽象的概括和全面的描述。

(2)自我认识更具有主动性。大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地把自己和周围的人进行比较来认识自己,而且力图将社会期望内化为自我品质。他们不仅关注自己的外表、行为举止等外在因素,而且更关注自己的性格、智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等内在因素。他们明显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历史使命,自觉赋予自我重要地位的角色。

(3)自我评价能力在增强,但仍然具有片面性。大学生的额自我评价与他人(老师、家长、同伴)评价显著相关,没有明显差异,并且自我评价的能力随着年级的上升而提高。但同时,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容易出现“高估自我”和“低估自我”的片面性。 3、 大学生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有哪些?教材P193-194教辅P202

答:自我体验是在自我评价基础上个体对自己产生的情感体验,自尊是其主要方面,由以下特点:

(1) 丰富性与波动性。所谓丰富性是指,大学生的情感体验有肯定的和否定的、积极的和消极的、紧张的的轻松的、敏感的和迟钝的,等等。所谓波动

性是指,大学生在取得成绩时容易产生积极、肯定的自我体验,甚至忘乎所以、目空一切,但一旦遇到挫折,也容易产生消极的、否定的情感体验,甚至自卑、悲观。 (2) 敏感性与情境性。所谓敏感性是指,大学生对外部世界及自己内心世界的许多方面的自我体验比较敏感,他们非常关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与地位,关心别人对自己的意见与看法。所谓情境性是指,在一定的刺激作用下,对自我产生的一种想象式的、灵感的、非逻辑的体验。 (3) 自尊感与自卑感相互交织。自尊感是指个体能够“悦纳”自己并尊重自己,对自己抱肯定态度的情感,而自卑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不满、贬损,对

自己持否定态度的情感。自尊感和自卑感是相互对立的两种情感,是自我体验中一种两极的反应形式。这种两极的自我体验不但在不同的个体身上呈现,还经常集中在同一个个体身上。大学生自尊感尤为强烈,分析大学生自尊感产生的根源,应该与分析其心理缺陷结合起来。 4、 大学生自我调控的发展特点有哪些?教材P195教辅P203

答:自我调控是主动定向改造自我的过程,也是个体对待自己态度的具体化过程,是通过内部语言进行的,是主动改变“现实我”以达到“理想我”的过程。大学生自我调控主要有以下特点: (1) 强烈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完善愿望。大学生常常思考“我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如何才能成为那样的人”等问题,绝大多数大学生愿意成为德

才兼备、博学多才、富有开拓精神、适应能力强的人,希望自己能被社会认可。他们设计出“最佳自我形象”而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品德,而不愿庸碌无为。 (2) 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反抗倾向。随着生理、心理的逐渐成熟,大学生的“成人感”特别强烈,他们期望摆脱依赖性和幼稚性,充分发展和满足自己的

独立性。但伴随而来的是强烈的反叛倾向。

17

5、大学生自我教育有何价值?教材P196-197教辅P203

答:(1)有利于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可以增进学生个体的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完善。 (3) 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学校育人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4)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发展。

6、大学生自我教育有哪些方法?教材P197-200教辅P204

答:(1)全面认识自我。

(2) 积极悦纳自我。a、积极评价自己,同时提高内在修养;b、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3) 努力完善自我。a、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b、努力提高“现实自我”。

7、如何全面认识自我?教材P197教辅P204

答:(1)通过对他人的认识。个体要超出自身来认识自我,必须通过认识他人、认识外界来进行。

(2)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大学生在接受他人评价之前,会首先分析评价者及其所做的评价,然后形成自己的观念,达到自我认识。 (3) 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个体能认识到自己能力的高低、道德品质的好坏、追求目标是否恰当等。

(4) 通过自我比较。通过把目前的“自我”与过去或将来的“自我”相比较来认识自我。心理学家提出“自尊=成就+抱负”,意指个体的自我评价取

决于成就和抱负两个因素。过去成就水平越高,个体越容易积极地评价自己,而未来的抱负越强,个体越不容易满足,越难对自己做出肯定的评价。 (5) 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成果。个体正是在从事各方面的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情感取向、意志特征和道德品质的。

(6) 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的能力,对自己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严于解剖自己,敢于批评自己,

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自我。

18

第十一章 大学生的群体心理与人际交往的调适(次重点)

19

名词解释:

1、 人际关系:(见结构图)

2、 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是指由若干人组成的、为实现共同目标利益而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人群结合体,在社会活动中多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倾

向。它反映了群体成员共同具有的典型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 3、 社会助长:是指个人对他人的意识,包括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4、 社会惰化: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个体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5、 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有的某种倾向性得到加强,使某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6、 群体思维:指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寻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变通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 7、 从众:指人们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即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

一致的现象。 8、 服从:指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活着别人的意志而作出的行为。有对权威人物的服从,和在有组织的群体规范的影响下的服从。 9、 集体凝聚力:即集体对成员及成员对成员的吸引力。集体凝聚力强意味着集体成员有认同感。

10、 集体意识:指以个人对机体的认识为基础,以对集体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等情绪体验为特征,能动地调节自身行为的自觉心理形态。它以“集

体主义原则”倾向为特征,具有高度的自觉性。

简答和论述:

1、 人际关系可分为哪几个发展阶段?

答:(1)定向阶段; (2)情感探索阶段; (3)感情交流阶段; (4)稳定交往阶段。

20

2、 如何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心理气氛?

答:(1)目标的整合,将集体的目标和个人的目标统一起来,保持一致。

(2)个性倾向一致,理想、动机、信念、兴趣、爱好等方便的基本一致、互相支持。 (3)心理相容,集体中成员与成员之间和谐相处,互相尊重、信任和支持。

3、 影响一个班集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 答:影响一个班集体凝聚力的因素有: (1)学生的相似性; (2)师生关系; (3)外界的压力和威胁; (4)集体内部的奖励方式; (5)集体的规模。 培养班集体凝聚力要注意:

(1)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3)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4、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

答:(1)建立班集体的客观规范;规范须体现以下三个原则:合理、合情、可行。 (2)有效运用行为类化的心理机制和集体整体的制约机制来引导大学生的行为。 (3)引导大学生将集体生活的客观规范有效地内化为主观的集体意识。

21

第十二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健全人格的培养(一般了解)

22

第十三章 大学生就业心理及其指导

一般了解,基本没有考点

第十四章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

一、

名词解释

1、教师角色(P276)

角色,它指个体在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而确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是个体的社会职能、权利和义务的集合体。

教师角色是指教师自身和社会包括国家、学校、家长和学生等对教师群体行为模式的一系列期望,教师既是一种社会角色,又是这一角色的承担者。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它是一种客观的社会规定,具有非人格的特征;作为角色的承担者,指的是个体的人,具有个性的特征。 2、高校教师的能力结构(P285)

教育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是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一般认为,教师应具备的教育能力包括: ① 面掌握和善于运用教材的能力; ②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 善于了解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和学习情况的能力; ④ 敏锐、迅速而准确的判断能力; ⑤ 组织领导课内外活动的能力;

⑥ 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⑦ 因材施教的能力; ⑧ 教育机智等。 3、教育机智(P288)

23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新的、意外的情况快速地作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的教育和教学措施的能力。它是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意志的果断性的有机结合。教育机智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善于因势利导;善于随机应变;善于对症下药;善于掌握分寸。 4、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概述(P301)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现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二、

简答题

1、 教师角色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P282-283) (1)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领导方式可以分为四种:强硬专制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是最理想的。 (2)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

教学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典型的教学风格有两种形式:以学生中心的教学风格和以教师中心的教学风格。 (3)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期待、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4)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条是有声的言教,另一条是无声的身教。 2、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和培养?(P283-284) 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

(1)角色认知阶段:这一阶段是指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

(2)角色认同阶段:这一阶段是指教师通过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 (3)角色信念阶段:这一阶段是指教师角色中的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心理需要。 教师角色的培养

24

(1)加强角色学习,全面认识教师职业 (2)加强角色训练,熟练扮演各种角色 (3)通过榜样示范,掌握角色技巧

(4) 积极参与教育实践,强化教师角色信念 3、高校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P286-288) (1)专业知识

教师掌握知识的情况与认知能力密切相关。

教师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既包括特定的学科知识,也包括如何传授这些知识的知识。这种知识具有五个特点:①依赖内容和学生等具体情境,带有情境性特点;②经常以案例的形式来记忆;③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知识;④是一种熟练后得以自动化的知识;⑤很多知识产生于教师的个体经验。 (2)组织教材的能力

教师的组织教材的能力是保证教学效果,使学生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之一。它是指那些区分出教材中本质的和最主要的内容,并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对教材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组,将教材恰当地概括化、系统化的能力。

教师的组织教材的能力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通过研究教材,充分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融会贯通,使教材的知识内容转化成教师自身的知识。②在对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的目的要求及重点,使之成为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③根据教学目的,探讨既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完成教学任务的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步骤。 (3)言语表达能力:

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是教师应该具有的职业能力之一,是教师职业要求的基本条件。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或教学主要是通过言语交往过程实现的。 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在发音、用词和语法上的正确性,以及教师与学生进行交往时的语言是否易懂、富有表现力与感染作用。 (4)组织教学的能力

教师的教学活动效果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组织教学能力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各种积极因素,控制或消除学生消极情绪或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制订课堂教学计划的能力。②正确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③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gn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