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更新时间:2024-05-17 05: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第一讲

【原文】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注解】从天子到平民百姓,统一都是以改过作为根本。根本混乱了,终端还能够治理,不可能啊。该重视的忽略,该忽略的重视,没听说过。这才叫做知道根本,高深的学问。

【讲解】这一讲曾老夫子为我们进一步开示儒家修学的重点和根本:修身。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整句话的意思是:从天子到平民百姓。都是六道凡夫,都需要完善自己的人格。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整句话的意思是:统一都把改过作为根本。作为什么的根本呢?做人的根本。

大家可能觉得奇怪,曾老夫子怎么一来就讲改过呢?《了凡四训》里说:“未言行善,先行改过。”行善积德、厚德载物大家都知道。行善积的德就是我们的福德,我们的人格就像一个杯子,我们的福德就像水,福德变现就是福报,福报变现就是我们的功名利禄、健康长寿。杯子如果有裂缝,能装得住水吗? 改过就是修复我们的人格,把杯子的裂缝补上,行善才能积德,积德就有福报,水就可以装满。那改过改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把我们贪、嗔、痴、慢、疑的习性,通过学习和践行圣贤教育,改变成仁、义、礼、智、信的天性。 很多人面对改过有两种错误的认识。第一、既然大家都做不到,我为什么要去做?因为别人的杯子有裂缝,所以我们的杯子有裂缝也很正常。自暴自弃,杯子有裂缝,吃亏的是谁?自己啊! 第二、我们恢复天性了,别人拿习性来对付我们,我们岂不是吃亏了?这正是我们的愚痴,看问题仅仅停留在表象上。我们改过的目的是把自己杯子的裂缝补上,再去行善积德,装自己的福德。别人改不改过,不关我们的事。至于谈到别人拿习性来对付我们,不要看一时,看远一点。谁吃亏、谁受益就知道了。 《易经》里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道家的《太上感应篇》里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都是华夏祖先们上千万年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我们可能会比古人聪明,但未必会比古人有智慧。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这种根本混乱,而终端可治理的事情,不可能啊。

现在很多家长都在抱怨孩子不听话,不按照《弟子规》上的做,对自己没有孝心。殊不知问题表现在孩子身上,根源却在父母。为什么?做父母的只要问一下自己:《弟子规》我做到了吗?我对孩子的爷爷、奶奶孝顺吗?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这种需要重视的反而忽略,需要忽略的反而重视,没听说过。 曾老夫子在前一段里告诉我们要抓住根本,而这一段又告诉我们要分清主次。这样我们才可以算是一个明白人,否则我们就是一个糊涂虫,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当然也就得不到我们想要的成效。那为什么很多人会抓不住根本、分不清主次呢?这就是《心经》里说的“颠倒梦想”。我们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观念导致了我们错误的方向和错误的方法,根源在于我们接受

了错误的教育。

我们希望得到对方的信任,却常常怀疑对方;我们希望对方坦诚,却时时提防对方;我们希望得到对方的帮助,却不想去帮助对方;我们希望得到对方的尊重,却总是看不起对方;我们希望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却不愿意不求回报地付出;天底下恐怕无有此事。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这才叫做知道根本,才是高深的学问。曾老夫子为什么会把抓住根本与分清主次提高到如此的高度呢?因为一个不能够抓住根本和分清主次的人,是个迷惑颠倒的人,一个迷惑颠倒的人做学问那就门都摸不到啊! 那我们要如何才能够抓住根本、分清主次呢?必须从“格物”控制物欲开始。吃喝玩乐是我们的习性最喜欢的事情,它最大的副作用就是蒙蔽我们的天性。学习知识可以让我们变得聪明,但不会运用或用错了地方,一样会成为我们开发智慧的障碍,叫做“所知障”。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开悟时说:“原来一切众生皆由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六祖慧能大师开悟时说:“何其自性本自具足”。如何开发我们本有的智慧呢?佛祖教我们“看破放下”。老子教我们“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开悟的人印度叫做“佛陀”,中国称为“圣人”,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之所以成为觉者,是因为他们都已经看破放下了五欲六尘、名闻利养和贪、嗔、痴、慢。而我们凡夫挡不住诱惑,被自己的习性牵引,过着迷惑颠倒的日子。 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为我们开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现代社会还要加上:信息爆炸令人迷茫,道德沦丧令人恐慌。

《大学》第二讲

【原文】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静,静而後能安,安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 【注解】有学问才知道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的定位才能够坚定,能够坚定才可以清静,能够清静才可以安详,能够安详才可以思索,能够思索才可以感悟。 【讲解】上一讲曾老夫子为我们提出了儒家修学的三个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示了获得究竟学问的必经之路。接下来这一讲,曾

老夫子为我们继续开示儒家修学的七个步骤,也被称为“七证”。

“知止”,“知”是学问,“止”是定位。一个人在社会上有多重身份,对于父母来说我们是子女,对于子女来说我们是父母,对于下属来说我们是领导,对于领导来说我们是下属……每一种不同的角色都有它的职责,我们真的

能做到吗?能做好吗?能做到位吗?恐怕没有谁敢肯定地回答。

知道每一个角色的职责,把每一种角色都做到位,这不是从书本上就能学到的知识,而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知道的是知识,做到了才叫学问。所以“知止”,实际上是两件事。我们首先要有学问,才能够准确定位自己,然后

尽到自己的职责。

“而後有定”,“而后”就是然后。“有”是才有。“定”是坚定。一个不知道自己职责的人,一天到晚忙得团团转就是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生活中并不缺少这样的人,一年当中可以换几次工作,最后大家都不知道他究竟是干什么的,好像什么都在干,最后一事无成。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你问他想干什么?得到的回答往往是:“干什么无所谓,只要赚钱就行。”他有知识吗?有。

有学问吗?没有。

一个“止”于赚钱的人,哪里会有坚定呢?今天干这个觉得赚钱,明天发现还有一个更赚钱的事情,马上跳槽。一辈子都在换工作,挖了很多口井,

都不见水出来。所以《弟子规》里说:“居有常,业无变。”

“定而後能静”,因为坚定所以内心清静。人只有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信心坚定,才能抗拒外界各种各样的诱惑,不受各种诱惑的干扰内心才能清静。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接收和大量的信息。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现在还要加上“信息爆炸令人

迷茫。”

“静而後能安”,因为清静才能安详,安详是一种身心合一的状态。

现在大部分人都很浮躁。

“安而後能虑”,我们只有达到内心的安详状态,我们的大脑才能进行有效的思考。人在激烈的情绪波动中或繁杂的事务处理中智商很低,一个人要想进行有效地思考,首先要让自己安静下来,慢慢进入身心合一的状态,他的大

脑才能正常工作。

人在专注的时候心就静下来了,脑袋也不胡思乱想了。所谓“制心一

处,无事不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虑而後能得”,经过周密的思索,我们一定会有所感悟。人生的感悟来自于我们的心灵,我们的心要灵,首先要心定、然后心静、然后心安、然后

心想、最后心得。

综上所述,儒家把一个人的修身过程分为七个步骤叫做“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知是学问,止是定位,定是坚定,静是清静,安是安

详,虑是思索,得是感悟。

《大学》第三讲

【原文】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

【注解】任何东西有根本也有终端,任何事件有开始也有结束,知道什么在先什

么在后,就接近宇宙、人生的规律了。

【讲解】这一讲是告诉我们做学问为什么必须按步骤,步步深

入而不可以随性乱来。

“物有本末”,在古汉语中“物”是泛指一切东西,跟我们现在说的物体不是一个概念。“本”是根本。“末”是终端。这就好比一棵树,树根是根

本,而枝叶就是终端。

“事有终始”,“事”指事件。“终”是结束。“始”是开始。任何事件有开始就一定会有结束,这是自然规律。人生有生、老、病、死,事物有成、

住、坏、空。这里曾老夫子给我们讲的都是自然现象和规律。

“知所先後”,知道什么事情在先,什么事情在后。这话我们一听觉得没什么重要的啊!什么事情在先、什么事情在后,这不是常识么?我们怎么会

不知道呢?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未必是那么回事了。

孔子在《论语》里说:“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什么意思?“安其身而后动”:先让对方衣、食、住、行有保障了,再让他开始工作;“易其心而后语”:先让对方的思想观念转变了,再跟他说你想说的事情;“定其交而后求”:跟对方的交情到位了,

再跟他提你的请求。

保险、直销公司对你什么保障没有,就叫你开始工作,结果制造了大批难民;当老板的连下属是什么心态和想法都不清楚,就开始发号施令,结果人去楼空;做营销的才见客户,相互都不了解,还没建立的信任,开口就推销产品,

怎么可能成交?

才认识不过三天的朋友、同事,就开口跟你借钱或发张结婚请柬给你,叫人啼笑皆非。看到这些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我们还能肯定地说我们知

道什么事情在先、什么事情在后吗?

“则近道矣”,就很接近宇宙、人生的大道了。在这里曾老夫子为我们揭示:分清事物的先后顺序,是我们认识宇宙、人生大道的第一步。那什么是宇宙、人生的大道呢?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大道就是回归自然。我们的天性本来是善的,但“苟不教,性乃迁”,变成了贪、嗔、痴、慢、疑的习性了。今天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就是要把习性再迁回天性,还人类本来面目,让孝道重返人间。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中华传统文化的话,这个字就是“孝”,人道当中最大的道莫过于孝道。我们真正明白什么事情在先,什么事情在后,就不会迷

惑颠倒了。

《大学》第四讲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诚,意诚而後心正,心正而

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齐,家齐而後国治,国治而後天下平。

【注解】古时候,想要闻道于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族;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先要改正自己的过失;想要改正自己的过失,先要修正自己的心念;想要修正自己的心念,先要真诚自己的态度;想要真诚自己的态度,先要发掘自己的良知;想要发掘自己的良知,先要控制自己的物欲。控制物欲然后才会有良知,有了良知对人才会真诚,对人真诚才能修正心念,修正心念才能改正过失,改正过失才能管理家族,管好

家族才能治理国家,治好国家才能闻道于天下。

【讲解】这一讲曾老夫子开始为我们开示儒家修学的八个科目,也称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采用

递退的手法,由外而内,最后推出了儒家修学的第一课“格物”。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整句话的意思是:古时候,想要闻道于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他自己的诸侯国。“闻道于天下”这句话参照“闻名于天下”,我们就好理解。古时候的诸侯国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一个省,

意思就是先把一个省治理好了,再谈治理整个国家。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想治理好一个诸侯国,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古时候的家是指家族,跟我们现在的家庭不是一个概念。家族都是由血缘关系来组成,大的家族至少有七八百人,小的家族也有

一两百人。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先要改正自己的过失。因为在圣贤们看来,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感化,管理

的最高境界是感召,正己才能化人。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想要改正自己的过失,先要修正自己的心念。心念就是我们的思想观念,就是把我们自私自利的思

想观念修正为利他的思想观念。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都会问一个问题:都利他了,我怎么办?其实人与人之间打交道就象照镜子,当我们自私的时候,对方也会做出自私的反应;当我们在自我保护的时候,对方同样会自我保护;当我们为对方着想的时候,对

方也会为我们着想。因为我们在别人眼里也是别人啊!

那如果我们为别人着想,别人不为我们着想怎么办?这个理说起来就很深了。吃亏是福,每个人都会说,但有几个人真正相信?上天是公平的,人欠

我们的天会补给我们,我们欠人的天会找我们要。我们相不相信呢? 如果要把这个理讲透就必须讲因果,而且要讲到三世因果,否则讲不清楚。宇宙运行的规律就象一台电脑,我们输入善的信息今后就会给到我们善结果,我们输入恶的信息今后也会给到我们恶的结果。自然规律就象电脑一样,从

不参杂自己的意见。

当我们看到作恶之人未遭恶报的时候,我们要知道此人过去生中行善积德,积了大福报,“电脑”还在运算他积的善,福尽祸来,就象那些贪官污吏,作威作福只是一时,最后还是要身败名裂、锒铛入狱。当我们看到行善之人未得好报的时候,我们要知道此人过去生中多行不义,干了不少坏事,“电脑”还在运算他造的恶,祸尽福来,历史上也不缺少这样的事例,吃苦也只是一时,最终

必得善果。

那人有没有过去、今生和来世呢?国外通过深度催眠让人叙述自己过去生中的事情,并一一考证。湖南一个村子里一百多人,全都知道自己上辈子的事情,并经过考证。如果面对这些铁的事实我们还要去矢口否认过去、今生,那

我们就是在自欺欺人,没有科学精神了。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想修正自己的心念,先要让自己的态度真诚。那什么才算是真诚呢?曾国藩有句话说的特别好:“一念不生谓之诚”。其实就是用心不用脑。对待一个人如果我们还需要去分析、判断,就说明我们对人不够真诚。到达真诚的最高境界我们是感觉不到真诚的存

在,就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的自然而然。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是发掘。“知”是良知。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想要让自己态度真诚,先要发掘自己的良知。所谓良知就是我们人性的本善,我们的天性:仁、义、礼、智、信。“致知”也有人把它解释为:“获得知识”。有知识的人就能够真诚待人吗?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我们只有恢复了

人性的本善,才可能以真诚心待人。

“致知在格物”,“格”是控制,“物”是物欲。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发掘我们良知的前提是控制我们的物欲。因为一个物欲横流的人,一定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哪里来的良知呢?所以,儒家修学的八目从“格

物”开始。

也有人把“格物”解释为:分清事物。能够分清事物的人就能发掘自己的良知吗?答案肯定不是这样。圣贤的教育只会教我们内求,而不会教我们外求。内求可以让我们充满智慧,外求只能让我们变得聪明,聪明与智慧的获得,

其实是两个决然不同的方向。

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给我们开示获得智慧的方法:“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不去违背自然和人性妄为而已。只要是顺应自然、合符人性干什么都叫“无为”。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诚,意诚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齐,家齐而後国治,国治而後天下平。”这一段曾老夫子采用递进的手

法,由内而外为我们指明了儒家修学的八个科目的先后顺序。

第五讲

【原文】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

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注解】从天子到平民百姓,统一都是以改过作为根本。根本混乱了,终端还能够治理,不可能啊。该重视的忽略,该忽略的重视,没听说过。这才叫做知道根

本,高深的学问。

【讲解】这一讲曾老夫子为我们进一步开示儒家修学的重点和根本:修身。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整句话的意思是:从天子到平民百姓。都是

六道凡夫,都需要完善自己的人格。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整句话的意思是:统一都把改过作为根本。

作为什么的根本呢?做人的根本。

大家可能觉得奇怪,曾老夫子怎么一来就讲改过呢?《了凡四训》里说:“未言行善,先行改过。”行善积德、厚德载物大家都知道。行善积的德就是我们的福德,我们的人格就像一个杯子,我们的福德就像水,福德变现就是福报,福报变现就是我们的功名利禄、健康长寿。杯子如果有裂缝,能装得住水吗? 改过就是修复我们的人格,把杯子的裂缝补上,行善才能积德,积德就有福报,水就可以装满。那改过改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把我们贪、嗔、痴、慢、疑的习性,通过学习和践行圣贤教育,改变成仁、义、礼、智、信的天性。 很多人面对改过有两种错误的认识。第一、既然大家都做不到,我为什么要去做?因为别人的杯子有裂缝,所以我们的杯子有裂缝也很正常。自暴自

弃,杯子有裂缝,吃亏的是谁?自己啊!

第二、我们恢复天性了,别人拿习性来对付我们,我们岂不是吃亏了?这正是我们的愚痴,看问题仅仅停留在表象上。我们改过的目的是把自己杯子的裂缝补上,再去行善积德,装自己的福德。别人改不改过,不关我们的事。至于谈到别人拿习性来对付我们,不要看一时,看远一点。谁吃亏、谁受益就知道了。 《易经》里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道家的《太上感应篇》里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都是华夏祖先们上千万年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我们可能会比古人聪明,但未

必会比古人有智慧。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这种根本混乱,而

终端可治理的事情,不可能啊。

现在很多家长都在抱怨孩子不听话,不按照《弟子规》上的做,对自己没有孝心。殊不知问题表现在孩子身上,根源却在父母。为什么?做父母的只要问一下自己:《弟子规》我做到了吗?我对孩子的爷爷、奶奶孝顺吗?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整句话的意思就是:

这种需要重视的反而忽略,需要忽略的反而重视,没听说过。

曾老夫子在前一段里告诉我们要抓住根本,而这一段又告诉我们要分

清主次。这样我们才可以算是一个明白人,否则我们就是一个糊涂虫,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当然也就得不到我们想要的成效。那为什么很多人会抓不住根本、分不清主次呢?这就是《心经》里说的“颠倒梦想”。我们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观念导致了我们错误的方向和错误的方法,根源在于我们接受

了错误的教育。

我们希望得到对方的信任,却常常怀疑对方;我们希望对方坦诚,却时时提防对方;我们希望得到对方的帮助,却不想去帮助对方;我们希望得到对方的尊重,却总是看不起对方;我们希望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却不愿意不求回

报地付出;天底下恐怕无有此事。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这才叫做知道根本,才是高深的学问。曾老夫子为什么会把抓住根本与分清主次提高到如此的高度呢?因为一个不能够抓住根本和分清主次的人,是个迷惑颠倒的人,一个迷

惑颠倒的人做学问那就门都摸不到啊!

那我们要如何才能够抓住根本、分清主次呢?必须从“格物”控制物欲开始。吃喝玩乐是我们的习性最喜欢的事情,它最大的副作用就是蒙蔽我们的天性。学习知识可以让我们变得聪明,但不会运用或用错了地方,一样会成为我

们开发智慧的障碍,叫做“所知障”。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开悟时说:“原来一切众生皆由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六祖慧能大师开悟时说:“何其自性本自具足”。如何开发我们本有的智慧呢?佛祖教我们“看破放下”。老子教我们“为学日

益,为道日损”。

开悟的人印度叫做“佛陀”,中国称为“圣人”,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之所以成为觉者,是因为他们都已经看破放下了五欲六尘、名闻利养和贪、嗔、痴、慢。而我们凡夫挡不住诱惑,被自己的习性牵引,过着迷惑颠倒的日子。 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为我们开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现代社会还

要加上:信息爆炸令人迷茫,道德沦丧令人恐慌。

第六讲

【原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注解】所谓的态度真诚,就是不欺骗自己。就像厌恶难闻的气味,就像喜欢好

看的颜色。这样的人才叫自有谦德。

【讲解】这一讲曾老夫子为我们继续开示:什么才叫做真诚。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所谓的对人真诚,就是不自己欺骗自己。曾老夫子的这句话很有意思,按我们一般人的理解,

对人真诚是不去欺骗别人,怎么曾老夫子会说是“不欺骗自己”呢? 其实,当我们去欺骗别人的时候,我们首先是欺骗了自己,欺骗了自己的良知。如果我们不欺骗自己的良知,我们又怎么会去欺骗别人呢?圣人看问

题一定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曾国藩说:“一念不生谓之诚”,把真诚说得太到位了,一念不生就是用心不用脑。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其实就是用脑的教育,碰到事情自然而然就去分析、判断、推理、演绎、归纳、总结,最后找到那个对我们最有利的答

案。有没有真诚?没有。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就像厌恶难闻的气味,

就像喜欢好看的颜色。

为什么会有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呢?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真的搞不清楚,不知道什么是根本,也分不清主次。另一种是故意的,为什么?贪、嗔、

痴、慢、疑的习性使然。

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自私自利,自私并不会给我们带来自利。首先我们的自私感召来的也是别人的自私,自私与自私的冲突、对立,内耗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其次,自私的人都不愿意“播种”,

我们不“播种”哪里会有收获呢?

只有无私才能真正地自利,我们的无私感召来的也是别人的无私,当

我们懂得为别人着想的时候,别人也才会为我们着想。

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为我们开示:“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

私耶,故能成其私。”无私才是最大的自私,我们为什么不相信?

“此之谓自谦”。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这才叫做自有谦德。谦德是人生第一德,《易经》第十五卦“谦卦”中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

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 为什么人不自欺就有谦德呢?人之所以傲慢,是虚荣心在作怪,人一旦虚荣,就免不了欺世盗名,欺世盗名为的是满足虚荣,表现出来就是傲慢。所

以,傲慢始于自欺,不自欺自然拥有谦德。

看一个人有没有谦德不在于表面,有的人表面上对人彬彬有礼,说话客客气气,做事也很严谨,一般人就认为这是一个谦谦君子。其实,我们被表面现象给蒙蔽了。曾老夫子在这里给了我们标准:看一个人有没有谦德看他真不真

诚,看一个人真不真诚,看他对人是用心还是用脑。

用心,用的是我们的真心本性,跟用心的人在一起,我们会越来越开心,因为心不设防。用脑,用的就是我们的妄心、习性,跟用脑的人在一起,因为脑在算计。人一用脑就没了心,没了心就没了情,没了情就只剩下利了,唯利

是图、利令智昏、利尽人散。

看一个人是不是真学佛,是不是真修行,不要听他说什么,也不要看他做什么,你只要观察他有没有惭愧心,有,谦卑就是发自内心,说明他时时以佛菩萨为榜样,知道自己的差距,务实。没有,谦卑是另一种傲慢,决定他天天拿凡夫来对照,自我感觉良好,务虚。没有生出惭愧心的人,不会发自内心地感恩,更不会彻彻底底地改过,骨子里还是贪、嗔、痴、慢,追求的还是名、闻、

利、养,学佛只不过是伪装而已。

大学第七讲

【原文】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後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注解】所以,作为一个明白人,在没人看到和听到的地方也必须自重。糊涂人平常干坏事,无恶不作。碰到明白人就装模作样,收敛自己的恶行,表现自己的善良。别人看他,就如同能见到肺和肝一样。有什么作用呢?这就叫真诚于内心,表现在外在。所以,明白人必须注重自己独处的时候。

【讲解】这一讲曾老夫子从正反两方面来为我们开示:慎独的重要性以及我们要如何才能做到慎独。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作为一个明白人,在没人看到和听到的地方也必须自重。

记得有个老板到寺庙里烧香,悄悄地问方丈:“没人看到的时候,你们是否也喝酒、吃肉呢?”这位方丈若无其事地问老板:“施主是怎么来寺庙的?”老板说:“当然是开车来的罗。”方丈又问:“那施主开车,没交警的时候系不系安全带呢?”一句话把老板问得哑口无言。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驾车系安全带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安全,而不是为了对付交警。那明白人在没人看到和听到的地方,保持自重是为什么呢?为自己。常言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我们的所作所为、甚至是一个起心动念,就算能骗得过别人,还能骗得过天地和自己吗?也许我们认为天地跟我们没关系,那我们自己跟自己也没关系吗? 慎独,其实是自我保护,我们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放纵自己,真正染污的是我们的心灵,一颗阴暗的心灵它又能感召到什么呢?宇宙运行的规律我们称之为道,道不远人,我们躲不掉。道绝对公平,我们造什么因,就给我们什么样的结果,跟别人知不知道没有关系啊!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整句话的意思就是:糊涂的人平常干尽伤天害理之事,无恶不作。小人胆大是因为无知,不信因果不等于不受因果。因果定律是宇宙的大法则,比世间的法律还可怕。世间的法律有人可以逃得过去,但因果的制裁没人能躲过。

“见君子而後厌然”。整句话的意思就是:碰到明白人之后糊涂的小人也会装模作样。小人为什么不大摇大摆继续干坏事呢?说明虽然不明事理,但多少还有一点羞耻之心。

“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把不善的行为隐藏起来,而表现出善良的样子。其实,哪里藏得住呢?这明白人眼里,看看他的身体、看看他的容貌、在看看他的神情,善与不善,一目了然。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众人看他们,就像看透到肺和肝一样。这样做又有什么作用呢? 相由心生,我们的相貌和神态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展现,我们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呈现什么样的外貌,为什么有人一看上去就是慈眉善目,为什么有人看上去大义凌然,而有人看上去鬼鬼祟祟?其实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反映,都写在脸上啊!

“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这正是所谓的真诚在于内心,形象展现于外在。

当我们什么都不想表现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真诚,我们从小接受的包括现在我们的孩子正在接受的教育是:你一定要学会表现自己,这样你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你才能在竞争中胜出。 无数的社会实践证明:事实并非如此。当我们在拼命表现自己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并非真实的、常态的自己,而我们不去刻意表现的状态才是真实的自己。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是曾老夫子再一次地强调“慎独”对于一个明白人的重要。没有“慎独”的功夫,我们根本经受不住时间的检验,“慎独”的结果就是要我们养成光明正大的习惯,这样我们才能达到孔老夫子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人生境界。

大学第八讲

【原文】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

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注解】曾子说:“众目所视,众手所指,这还不够严厉吗?”财富可以装饰我们的环境,美德才能滋养我们的身心,心宽而身安,所以明白人一定是真诚的。

【讲解】这一讲从慎独引申到了真诚的高度。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常言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多行不义必自毙。”为什么会这样呢?生命就是一场感召。心善、言善、行善,感召好人、好事;心恶、言恶、行恶,感召坏人、坏事。今天很多都相信风水,但大部分人对风水的认识还是仅仅停留在表面。其实人有三重风水:

环境、相貌和心态。

环境的风水调理得再好,一张凶脸往那一放,风水就坏了。相貌可以整容,微笑也可以训练,但一颗凶心往那一放,风水又坏了。所以,人生三重风

水,调境不如调相,调相不如调心,因为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富润屋,德润身”,我们追求财富对不对?对。生活离不开财富,

美好的生活更离不开更多的财富。

我们活在世间,追求财富、追求地位、追求名望,都是正当的追求,无可非议。关键的问题是:我们会追求么?不会追求的人,要么越追越远,要么

昙花一现。那如何才能求到?如何才能保持?这里面就有大学问了。 《易经》里说“厚德载物”。一般人的理解仅仅局限在做个好人、莫干坏事,这还远远不够。要明白什么是“厚德,先要明白什么是德,要明白什么是德,先要明白什么是道。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是幸福人生的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真理。我们遵循道来做人、做事就

称为有德。而违背道去做人、做事就叫做缺德。

那什么才算是厚德呢?借用《弟子规》里的两段话来解释大家就比较容易理解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们做到了,就遵循了孝道,遵循孝道我们就有了德,但我们仅仅是做到了为人子应尽的本分,所以只能算是有德,还不算厚德。如果我们做到了“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能够帮助乃至于替代别人去尽孝道,这才叫做厚德。

什么叫“载物”呢?就是承载东西。财富是东西、地位是东西、名望也是东西,没有厚德承载不了。所谓的因财致祸、德不配位和名不副实,说的都是没有厚德而勉强去载物的后果。行善可以积德,积的是我们的福德,福德变现就是福报,福报比钱好使,可以变现功名利禄,逢凶可以化吉、遇难能够成祥、

常得贵人相助,这些都不是金钱可以买得到的。

众生迷惑颠倒,眼睛里只有金钱。结果常常是:人在天堂,钱在银行;人在牢房,钱在银行;人在病床,钱给药房。总之,不明事理,胡作非为,不得善果。如何才能行善积德?《了凡四训》里说“未言行善,先行改过。”,行善

积累福德,福德就像水一样,可以越积越多。

但我们要有人格才能够承载,我们的人格就好比一个容器,过去、今生我们有意无意干的那些缺德事,在容器上留下了一道道裂痕。有五条最大的裂痕就是我们的习性:贪、嗔、痴、慢、疑,要把它修复,我们就非得改过,要把习性恢复成:仁、义、礼、智、信的天性,只有依靠圣贤教育。否则改不了,依

靠错误的教育来改过,无异于在泥潭里洗澡,怎么能洗得干净呢!

“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心要安则要正,心不正就是我们常说的“心中有鬼”,心正的前提是意诚。所以,明白事理的人待人一定是诚心诚

意。

《大学》第九讲

(三章)【原文】诗云:“瞻彼淇澳(音郁),菉(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注解】《诗经·卫风·淇澳》篇中说:“看淇水之滂,绿竹葱葱。文质彬彬的君子们,在相互交流,刻苦钻研。时而窃窃私语,时而慷慨激昂。文质彬彬的君子们,令人难忘啊!”相互交流,是学习道德学问。刻苦钻研,是完善自我修炼。窃窃私语,是谦德具足。慷慨激昂,是大义凛然。文质彬彬,令人难忘,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百姓们始终不能忘怀啊!

【讲解】这一讲曾老夫子引用了《诗经·卫风·淇澳》篇中的一段来展现有德行的君子们,在一起相互交流,刻苦钻研的一幕。 “诗云”是《诗经·卫风·淇澳》篇中说:“瞻彼淇澳(音郁),菉(绿)竹猗猗”,“瞻”是看。“彼”是那。“淇”指淇水。“澳”是岸边。“菉”是绿。“竹”指竹子。“猗猗”是青葱茂盛的样子。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斐”是文质彬彬。“君子”这里指有学问的人。“如切如磋”是相互交流。“如琢如磨”是刻苦钻研。一群有学问的人在一起相互交流、仔细研讨学问。 “瑟兮僩兮!赫兮喧兮!”,“瑟兮僩兮”指窃窃私语。“赫兮喧兮”指慷慨激昂。这两句描绘的是君子们在一起交流、研讨学问时的忘我情景。他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慷慨激昂。

“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终”是始终。“諠”是忘怀。这两句

是赞叹:这群有学问的君子们在一起交流、钻研,时而窃窃私语,时而慷慨激昂的情景,是多么令人难忘啊!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道”指道德学问。“学”是学习。“自”是自我。“修”是指修学。“恂慄”是谦恭的样子。“威仪”是浩然正气。“道盛德至善”指道德圆满。

现在我们也会召开各种各样的座谈会、研讨会、论坛等等。但是《诗经》里所描绘的这种情景却很难见到。为什么?孔老夫子在《论语》里说“君子不器。”很多人不知道夫子在这里说的“器”是什么意思。而通常的解释是“君子不能局限在某一个领域。”或“君子不能只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无论哪一种解释似乎跟孔老夫子的意思都有所偏离。 要理解“君子不器。”这句话,首先我们要搞懂“器”是什么?夫子在《易经》里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讲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形而下讲的是物质层面的东西。再结合夫子在《论语》里说的:“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 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以及在《子路》篇里,我们已看到学生樊迟去向孔子请教耕田种地而被孔子骂了个狗血淋头。基本可以知道“君子不器。”讲的是君子不能把追求物质财富当做自己的本分,而应该把精神层面的追求放在首位。在全民逐利的今天,找个君子还真不容易啊!

既然见不到君子,哪里能够见到一群文质彬彬的君子们在一起交流、研讨道德学问的景象呢!再说现在的人即便有点知识,待人都很傲慢,很难见到谦谦君子。开会、论坛在一起不是切磋道德学问,而是明争暗斗,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后都在下刀子、使胖脚,为的无外乎名、利。因为傲慢,所以没有谦徳,一个没有谦徳的人,当下就已经登上了人生的顶峰。因为我们已经没有了成长的空间,四面都是下山的路。

《易经》第十五卦“谦卦”中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盈就是傲慢,就是自以为是。我们如果是这样的人,天、地、鬼、神、人都不会助我们,天时、地利、人和,不占,鬼神还来捣乱,我们在人世间还怎么混呢? 很多人总在抱怨怀才不遇,谁挡了我们的路?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的傲慢啊!人之所以傲慢,大部分时候都是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可连傲慢的人都厌恶另一个傲慢的人,我们又怎么可能用傲慢去获得别人的尊重呢?这不是缘木求鱼,颠倒梦想么!

所以,古时候做学问的人,虽然可能吃的只是粗茶淡饭,但每天是生活在道、德、仁、义和琴、棋、书、画之中,内心充实。今天我们表面上物质条件是好得多,但每天却生活在贪、嗔、痴、慢和名、闻、利、养里。幸福指数未必超过古人啊!

《大学》第十讲

【原文】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

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注解】《诗经》里说:“呜呼!古代的明王,不会忘记。”明白的人崇尚道德,亲爱父母。糊涂的人喜欢享受,追逐利益。这是致死不忘的原则。《尚书·康诰》里说:“证道”。《商书·太甲》里说:“见天道的规律”。《书经·尧典》里

说:“证大道”。都是找到自性的光明啊!

【讲解】这一讲曾老夫子继续为我们开示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以及做学问的方向。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於戏”是感叹词呜呼。“前王”这里指古代圣明的君王。“不忘”是不会忘记。古代圣明的君王治理国家不会忘记

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治理国家非常重要的东西。

在圣贤教育的经典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小人、君子、贤人、圣人这样一些概念。小人在经典里并非贬义词,是泛指那些谋食不谋道的人。他们仅仅把人生当做一场物质的盛宴,每天患得患失,根本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在于精神的修

炼。

世间有君子也有小人,成长环境不同,也非一成不变,因为环境在变。小人有君子之德,君子有小人之心,主次而已。小人会用君子之德应对君子,君子会用小人之心对付小人,照镜而已。宁愿得罪君子也莫得罪小人。君子要脸,量大,不愿趁人之危;小人要利,气大,必置你死地。小人得志,天翻地覆;君

子在位,国泰民安。所以,宁助君子成道,莫帮小人成功,天之道也! 君子、贤人、圣人都是谋道之人,他们的差别仅仅是学问的层次不同而已。贪图享受、唯利是图是小人的德行,而“大学之道”才是君子之道,“明

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正是从君子到贤人、从贤人到圣人的道路。 明明德是闻道,是君子的层次。亲民是行道,是贤人的层次。止于至善是得道,是圣人的层次。闻道不仅仅是知道,而是要用心感悟。行道不仅仅是

工作,而是知行合一。得道不仅仅是明了,而是大彻大悟。

小人外求以图利,君子内求以成道。孔老夫子在《论语》里说:“君子俟命以待天时,小人行险以求侥幸。”君子是遵循规律的人,而小人只是随顺自己的习性。“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规律,只有小人才会乱来。 曾老夫子在这里列举了《尚书·康诰》、《商书·太甲》、《书经·尧典》里经典语录,最后都指向一个东西“皆自明也”。为我们开示了:道在自性的光明里。什么是自性?子思老夫子在《中庸》里说的“天命”,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的“自然”,《易经》里说的“无极”,佛经里说的“如来藏”,都是

指我们的自性。

对自性的描述六祖慧能大师开悟是说的五句话,可以说把自性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把慧能大师的五句话搞懂了,我们也就解悟了。自性是我们本有的智慧,本来就圆满具足,每个人都一样,

佛与众生自性无差别。谁不比谁多一点,谁也不比谁少一点。

那我们为什么没有佛陀无限的智慧、德能和相好呢?那是因为我们的自性被妄想、分别、执着给蒙蔽了。这就好比大家都有一座金矿,佛陀与圣人的金矿已经开发出来,而我们的金子还埋在土里。那如何才能开发我们智慧的金矿呢?曾老夫子在《大学》给我们讲了:“三纲、七证、八目”,老子在《道德经》

里给我们说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佛祖也教我们:“看破、放下”。 我们为什么不听话照做,也成为象孔子、老子、佛祖一样的圣人呢?第一、是我们无知,错误地把身体当做了自己,不知道它只是我们灵魂穿的一件衣服,我们为了这个最终不属于自己要还给大地的身体,辛苦、操劳,患得患失、

自私自利,生生世世不得解脱。

第二、是我们的习性太重,知道了也做不到,我们还是贪爱世间的五欲六尘、名闻利养。说的都是君子的语言,干的还是小人的事情,都知道财富、地位、名声包括自己的身体,最后都不属于自己、都带不走,但就是放不下。 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觉悟呢?有。如果每天都能想到死,我们就知道今天应当如何生!每天想想死后什么是我们的,就不会有那么多妄想。每天想想死后我们能带走什么,就不会觉得有什么非要不可。每天想想死后大家都要作

古,就不会再跟谁过不去。

人生就是一过程,我们现在觉得非常重要的位子、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孩子……走时已经不再重要,因为这些已经不再属于我们,更不会跟我们一起走。我们曾经认为不重要、不着急、慢慢来的精神修炼、行善积德……走的时候变得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我们的生命能量,决定我们何去何从,可惜来不

及了。

我们能带走的唯有储存在生命信息中已无法改变的善与恶的“种子”,带着它投胎转世、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自作自受,成为未来我们想不通的问题的根源。当然我们今生今世做人的起心动念和种种表现还会换来一份录取通知书:极乐世界、或天堂、或人间、或修罗、或畜生、或饿鬼、或地狱,不去

还不行。

《大学》第十一讲

【原文】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

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注解】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改过,就应天天改过,改了还要再改。”《康诰》说:“做一个善于改过之人”《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能够改过图新。”所以,明白人改过对自己绝不留情。 【讲解】这一讲曾老夫子继续为我们开示开发自性的第一步:

改过。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汤”是指成汤,商朝开国之君。“盘”是指洗澡盆。“铭”是铭刻。“苟”是如果。“日”是每天。“新”是革新、改过。现在的人为什么不愿意改过?因为不知非。为什么不知非?因为是非颠倒。为什么是非颠倒?因为“苟不教,性乃迁。”我们一旦把贪、嗔、痴、慢、疑的习性当做了人的天性,那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无可非议,还有必要改

过么?没有。

我们现在科技飞速地发展,物质极大地丰富,人们已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有什么不对么?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的贪欲是无限的。要满足自己的贪欲,面对有限的资源只有掠夺,这几乎是所有战

争爆发的根源。

战争是人性贪婪的必然结果,要想从根本上阻止战争,唯一的办法只

有改变人们不断爆炸的欲望。人的习性:贪、嗔、痴、慢、疑当中数贪心最重。要把人们的习性转变为:仁、义、礼、智、信的天性,需要圣贤教育。而我们接受圣贤教育的第一步必须是:知道自己的过错。否则,我们不会接受。因为知过

才能改过。

《了凡四训》里说:“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修学与读书有何区别?修学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自己,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改变自己的前提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而今天大部分人在浮华当中迷失了方向,科技的发展让更多

的人变得狂妄,不知道那是“冷水煮青蛙。”

那我们知非就能够改过吗?知非只是改过的前提条件。《了凡四训》里说改过要发三种心:第一是“耻心”,第二是“畏心”,第三是“勇心”。知非只是耻心而已,“畏心”是要深信因果。“勇心”是要对自己的习性毫不留情。

所以,改过并非容易之事。

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人要弃旧图新,国家也要弃旧图新。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发展需要创新,而精神文明的发展需要回归。创新是外求,回归是内省。 现在的人动不动就说要超越古人,甚至要超越圣人。物质文明超越古人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在精神文明方面要超越圣人,那是因为不了解圣人的境界。印度的佛陀和中国的圣人都是已经断除了妄想、分别、执着,证得究竟圆

满智慧的人,我们能够达到就不得了啦,如何超越?

什么是究竟圆满?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我们不可能使它多一点,也不可能使它少一点。用《易经》里的话来说就叫做“无极”,

达到无极就回归到了宇宙的本源,我们的智慧可以超越无极吗?不能。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无所”是指无时无处,“不用其极”是指不择手段。君子是谋道之人,是要把习性转为天性之人,转的过程就是改过,改过就是修行,为改过而不择手段的是君子,为牟利而不择手段的是小人。

《大学》第十二讲

【原文】诗云:“邦畿(jī)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miánmán)黄鸟,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

穆文王,於(wu) 缉熙敬止。”

【注解】《诗经》里说:“国家的疆土方圆千里,以此定位本国的百姓。”,《诗经》里还说:“鸣叫的黄鸟,占据山丘的一角。”,孔老夫子说:“至于定位,重在知道自己的定位,可是作为人还不如鸟吗?”《诗经》上说:“庄严肃

穆的文王,始终保持对万物的恭敬啊!”

【讲解】这一讲曾老夫子进一步为我们开示定位的重要性。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诗经》里说:“国家的版图方圆千里,以此定位本国的百姓。”超出国家版图之外的百姓,那

就是外国人了。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整句话的意思是:《诗经》里还说:

“缗蛮鸣叫的黄鸟,占据在商丘的一角。”鸟也知道哪里是它们的地盘。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整句话的意思是:孔老夫子说:“至于定位重在知道自己的定位。可是作为人难道还不如鸟么?” 曾老夫子在前面谈儒家修学的七个步骤当中已经提出了“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而在这一讲又把“止”,单独提出来讲解。可见定位对于我们每一个是何等的重要。人的一生,定位一旦错误,这一生就算是白

来世间了。

改革开发三十多年,中国曾经一度出现了几乎全民经商的“盛况”,政府在经商、学校在经商、医院在经商,结果怎么样?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搞活了经济,繁荣了市场,但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

行各业都乱了套,都找不到自己的道了,没了道,干的就是缺德事啊! 成功学在中国的兴起,在“人人都可以成功”的鼓动下,许多人也乱了套,也找不到自己的道了,一大批还没有搞清什么是成功的人,被“成功学”

煽动得已经找不到陆地了。动不动就来“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二十一世纪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但让企业家们大为头痛的是:人才们多半姓“钱”,不姓“忠”。人才的流失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无法

估量,这也是许多企业走向衰落的根源。

近百年来中国推行的“西化”教育存在着巨大的隐患,有文凭没有人品,有学历没有能力,有知识没有学问,有观念没有信念,有梦想没有理想,有

享受没有忍受,有外貌没有礼貌,有恩宠没有感恩。

人一旦不知道自己的定位,跟着钱走的结果就是:无源之水。那什么

才是真正的成功?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呢?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一个人的成功在于五福临门。长寿、富贵、康宁、

好德、善终。五福临门才算美满人生。

长寿是五福的基础,人没有寿命其他统统免谈,如何获得长寿?养生、保健是外在,福报多少是内因,一旦福报用尽,神仙也救不了我们的命,增加福

报靠什么?行善积德。

富贵是最外在的相好,是福报的变现,福报小的人承载不了富贵,因财致祸、因官致祸都是福报不够、德不配位所致。康宁是福报进一步的变现,没有健康的身体,安稳的生活,就算有了富贵也无福享受,惶惶不可终日。 富贵、康宁还只是我们物质层面的福报,唯有到达好德,才算上升到了精神层面,这是福报更高一级的变现,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拥有精神层

面的追求,所以,好德才是一个人生命真正的开始。

那怎样才算好德?第一、从践行孝道开始,孔老夫子在《孝经》里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德包括我们的福德,福德变现就是福报,

所以孝道是人间第一道。

第二、具足谦德,《易经》第十五卦“谦卦”里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一个傲慢的人,天时、地利、人和不占,鬼神还来捣乱。在人世间还怎么

混呢?所以,谦德是人生第一德。

善终,代表着这一期生命的圆满,是福报最高级别的变现,善终也意味着下一期生命会有更好的开始。中国人骂人最恶毒的一句话就是“你不得好

死!”为什么不骂你不得好活呢?可见,好死不好活更重要。

所以,五福临门就是美满人生的追求,得到古圣先贤的智慧,人生不

会迷茫,更不会虚度。五福临门是不是美满人生的终极?还有没有上升的空间?

有。

《易经》里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余庆”就是五福之外的利益,我们一生行善积德,积累福报,自己五福临门福报还用不完,就变成“余庆”留给子孙后代,中国人见一个人发达了,常说的“祖上积德”指的就是祖先留下

来的“余庆”啊!

诗云:“穆穆文王,於(wu) 缉熙敬止。”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庄严

肃穆的文王,始终保持对万物的恭敬啊!

《礼记》开篇就是:“毋不敬”,只有开悟的圣人才能真正做到对万物恭敬,也只有对一切人、一切事和一切物的恭敬才能具足谦德,也只有具足了

谦德才能得到上天的护佑和百姓的拥戴。

《大学》第十三讲

【原文】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

慈。与国人交,止於信。

【注解】作为领导,重在仁爱。作为下属,重在诚敬。作为子女,重在孝顺。

作为父母,重在慈爱。与人交往,重在诚信。

【讲解】这一讲曾老夫子把不同身份的人如何定位自己,为我们

展开来说明。

“为人君,止於仁。”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作为领导,重在仁爱。仁者爱人,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五常:仁、义、礼、智、信的根本,离开了仁,

后面四常就统统落空了。

仁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我们想到自己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别人。现在的人自私自利已经到了只顾自己不管别人死活的程度,哪里还有什么仁爱可言呢?没有了仁爱,五常就根本无从说起。正如《左传》里说的:“人弃常则妖兴。”人一旦没有了仁爱之心,就成了披着人皮的妖魔鬼怪了。 孔老夫子在《孝经》里反复教导我们: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感化,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感召。身为领导是员工的衣食父母,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就远离了五常,远离了五常就成了妖魔鬼怪,妖魔鬼怪感召来的也是妖魔鬼怪,那企业和

单位就变成了大魔头带着一群小妖,这样的团队充其量也就算个团伙。 今天企业也好、单位也罢,管理混乱的根源不在于员工而在于领导。领导是原件,员工是复印件。有什么样的领导就会感召来什么样的员工,领导们台上反腐,台下腐败;台上打假,台下造假。大会、小会都在讲一些自己做不到

的事情,还要求员工做到,天底下没有那回事啊!

“为人臣,止於敬。”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作为下属,重在诚敬。诚敬与恭敬不一样,诚敬是表里如一,而恭敬重在外表。印光老和尚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作为下属如果对领导没有成敬之心,哪

里会能得到真实利益呢?

诚敬跟“拍马屁”不一样。“拍马屁”的人对领导的赞美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行动上常常偷奸耍滑,给领导丢脸。而诚敬之人是身心合一之人,不仅仅在内心对领导感恩,在态度上对领导恭敬,在行动上也能尽到自己的职责,为领导排忧解难。孔老夫子在《孝经》里把下属对领导的诚敬又称为“忠”。 “为人子,止於孝。”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作为子女,重在孝顺。孝

针对的是父母,顺针对的是长辈,顺是孝的延伸。

“孝”的核心内容就是“敬”与“爱”,我们做人离不开人道,而孝道是人间第一道。糊涂的人认为:践行孝道是父母、领导、长辈受益,明白人知

道:最终的受益人是子女。

为什么?第一、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是幸福人生的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孝道既然是道,它就是规律、是法则、是客观实在,不是任何人的创造发明,我们得道就多助,失道就寡助。有谁愿意做一个失道寡

助的人呢?

第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领导的下属、长辈的晚辈,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子女的父母、下属的领导和晚辈的长辈。孔老夫子在《论语》里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希望未来有什么样的子女、下属和晚辈,那就是我们今

天要做到的。自己弄脏了水,最后自己喝,那我们就真的没有智慧了。 “为人父,止於慈。”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作为父母,重在慈爱。父慈子孝是人类社会的五伦关系之一。一个人从小到大,如果没有父母的照顾是很

难生存的,年迈的父母如果没有子女的照顾生活也会出现困难。

可以这样说:没有慈道就没有人类生生不息的繁衍,而慈道与孝道是相辅相成的。那如果父母不慈,子女是不是就可以不孝呢?子女不孝,父母也可以不慈呢?有智慧的人不会这样去做,因为慈道、孝道都是道。谁得道谁得利益,

谁失道谁遭报应,不关别人的事啊!

“与国人交,止於信。”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与人交往,重在诚信。“国人”为什么不是指本国人呢?因为跟外国人交往也需要讲诚信,曾老夫子被

称为“宗圣”之人,当然不会这么狭隘。

既然谈到交往,那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朋友,在五伦关系中“朋友有信”,可见诚信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因为诚信所以相信,没有了诚信,谁敢

相信谁呢?

今天还有很多人认为孔老夫子倡导的“克己复礼”是灭人天性。问题出在哪里?第一、是对儒家文化的经典一知半解,第二、是没有正知正见,世界

观、价值观、人生观迷惑颠倒。

“克己”就是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复”是恢复,把失去的东西找回来。“礼”是做人的规矩。整句话的意思是:“通过自我管理来恢复做人的规矩”有问题吗?什么是“礼”?很多人不知道,一谈到“礼”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封建礼制”。其实不然,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是幸福人生的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我们遵循道来做人、做事就叫做有德,违背道来做

人、做事就叫做缺德。

德一展开就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 具体地说,德在心为仁、在行为义、在相为礼、在决为智、在交为信。所以,符合道德的一切行为表现统

统称为礼,而违背道德的一切行为表现都是非礼。

圣贤教育是从正面引导我们做一个懂礼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利益。法制是从反面教育我们做一个非礼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道德与法制都在维护礼的威严。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的“民不畏威,大威将至矣。”什么意思?我

们不把礼当回事,结果就是被绳之以法。

“灭人天性”,说这种话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天性,误把人的习性当成了天性,迷惑颠倒。天性是什么?天性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本善,是:仁、义、礼、智、信。习性是什么?习性就是“苟不教,性乃迁”的结果,

是:贪、嗔、痴、慢、疑。

儒家文化崇尚的、恢复的就是人的天性:仁、义、礼、智、信。“克己复礼”就是教会我们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不要去触犯道德的底线,因为道德的底线就是法律。一个不懂得“克己复礼”的人,最后的结果触犯法律。

《大学》第十四讲

【原文】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

畏民志,此谓知本。

【注解】孔子说:“旁听诉讼,我跟别人一样。难道希望没有诉讼吗?”让不诚

信的人,不能够狡辩。使百姓心存敬畏,这就叫做知道根本啊!

【讲解】这一讲曾老夫子引用孔夫子的话来为我们说明:百姓们对诚信之道心存

敬畏才是安邦定国的根本。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旁

听诉讼,我跟别人一样,难道不希望没有诉讼吗?

诉讼就是动用法律来维护社会的公平秩序,法律是人类自私自利到了一定时期的产物,因为丧失做人的诚信,所以才需要用法律来维护社会的公平。当法律都无法维护社会公平的时候,就只有靠战争来解决社会问题了。 孔老夫子在旁听诉讼的时候,他希望人间没有诉讼。每个人都能遵循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来本分做人,可能吗?不可能。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基本上都是靠人的贪、嗔、痴、慢、疑的习性来推动。没有办法,人有生、老、病、

死,人类社会也不可避免成、住、坏、空,这也是自然的规律。

所以,曾老夫子在这里只能退而求其次:“无情者,不得尽其辞。”

打官司就打官司吧,但不可以让不诚信的人任意地狡辩。

圣贤的教育目的在于长善救失,不会追求完美主义,但一定会因时、因地、因材施教。既然“礼”已经不能挽回人性的堕落,就不可以再让不诚信的人钻法律的空子。因为圣人们知道当法制都无法威慑人们贪欲的时候,战争就爆

发了。

“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让百姓们心存敬畏,这就叫做知道根本。让百姓们对什么心存敬畏?是对法律心存敬畏还是对诚信之道心存敬畏呢?孔老夫子在《论语》里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不知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知耻且格。”可见圣贤教育不在于形式,而注重本质。 百姓们如果仅仅是对法律心存敬畏的话,就是孔老夫子说的“民免而不知耻”,这肯定不会是孔老夫子的学生曾老夫子的主张,曾老夫子这里说的“大畏民志”说的就是让百姓们对诚信之道心存敬畏。百姓只有对诚信之道心存

敬畏,公堂之上才不敢任意狡辩啊!

内本外末,诚于内而形于外。诚信是人类文明,诚信之道的教育就是

教化,百姓们遵循诚信之道来做人、做事,就叫做文化。

《大学》第十五讲

【原文】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

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注: 懥(zhì)

【注解】所谓的改过重在端正心念:内心还有愤恨,则不正。还有恐惧,则不正。还有偏私,则不正。还有忧虑,则不正。无住生心,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食而无味。这就叫做改过重在端正心念。

【讲解】这一讲曾老夫子为我们开示什么叫做:正心。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所谓改过首先在于端正心念的标准:内心还有所愤恨,就不能算是心正。 “恨怨恼怒烦,人生五毒丸,吃半颗就病,吃一颗要命。”我们仁、义、礼、智、信的天性因为缺失了圣贤教育,“苟不教,性乃迁”变成了贪、嗔、痴、慢、疑的习性,表现在情志上就是:恨、怨、恼、怒、烦,成病在我们的五

脏:心、肝、脾、肺、肾。

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木、火、土、金、水跟我们的天性、习性、情志和脏器都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木主仁,不仁者贪,情志为怒,怒伤肝。火主礼,无礼者嗔,情志为恨,恨伤心。土主信,无信者疑,情志为怨,怨伤脾。金主义,不义者慢,情志为恼,恼伤肺。水主智,不智者痴,情志为烦,烦伤肾。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内心还有所恐惧,则不能算是心正。心念正不正跟恐惧有什么关系?大有关系。如果我们对宇宙、人生的真实相都不了解的话,我们满脑子的邪知、邪见,心念怎么会端正呢? 人生最大的恐惧莫过于死亡,对死亡的恐惧来自于我们的身见,我们误认为身体就是我们自己。其实身体只是我们灵魂穿的一件衣服而已,破了缝缝

补补叫做生病,朽了扔了叫做死亡,换一件新衣服穿上叫做投胎转世。 明白了灵魂不死的道理,我们还恐惧什么呢?老子在《道德经》里为我们开示:“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人真的不会死吗?是的。藏地的活佛转世,心理学家通过深度催眠让人回忆过去生中的事情,就连腾讯新闻都在报道:湖南一个村子有一百多人都知道自己上辈子发生的事情,在铁的事实面前我们如果还在坚持“人死如灯灭”的错误观念,我们就是在

自欺欺人,缺少科学精神了。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内心还有所偏私,则不得其正,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和执着,我们的起心动念就已经远离了宇宙、

人生的真相。

“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内心还有所忧虑,则不能算是心正。我们之所以忧虑还是因为没有正见,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我们明白了灵魂不灭的事实真相,我们才会明白我们有过去、今生和来世,明白了因为、所以的逻辑关系,就知道因果通三世真实不虚,明白了因果通三世,才会明白所有的发生都是我们自作自受的结果,跟别人没有关系。一切

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还有什么好忧虑的呢?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整句话的意思是:无住生心,看见了就像没看见,听到了就像没听到,尝

到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这就是所谓的改过在于端正心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gl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