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 - 胡文仲版

更新时间:2024-06-01 12: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部分 绪论: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

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跨文化交际之所以在今天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 主要原因是由于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 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和交往。 L.S.Harms 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交际经历了五个阶段: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印刷技 术的发明;近百年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近二十年来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为特征的。

二、对跨文化交际的不同理解:有的人认为每个人在文化上都是独特的,所以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 有的人认为, 不同国籍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与不同职业的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异。有的人认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应该把重点放在亚文化系统的语篇系统方面。有的人认为,作大范围的国与国之间的对比对于改进跨文化交际益处不大,应该把眼光放在 更具体的文化差异上。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范围应该也包括地区、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的 文化差异的探讨。 文化通常不是指个人的行为, 而是指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作者认为作跨国、 跨种族、 跨民族研究不仅应该是跨文化交际研究包括的内容,而且应该是放在首位的。至于地区、

1

阶级、阶层、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层次的差异也应该给予关注。至于个人之间的差异的研 究只是在我们把他们当做群体的代表时才有意义。 在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特点时, 我们的眼 光首先应集中在它的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上,其次才注意它的亚文化和地区文化的特点。 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亚文化-地区文化-小群体文化 (不同年龄、 职业、 性别群体的文化)

三、第二章 跨文化交际学

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与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关系密切)

1.首先在美国兴起。美国有来自各个国家的移民,有各自的文化系统和风俗习惯,逐渐在美 国社会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美国与各国交往频繁。

2.Edwar Hall 《无声的语言》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使用时 间、空间表达意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对时间、空间、交际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

3.1970 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在这一年, 国际传播学会承认跨文化交际学是传播学的一 个分支,成立了跨文化交际学分会。1972 年,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会议,日本东京。

4.70 年代,影响最大的书籍Samovar&Richard《跨文化交

2

际学选读》John Condon&Fathi Yousef 《跨文化交际学入门》

5.跨文化交际学内容: Richard Porter 8

态度、社会组织、思维模式、角色规定、语言、空间的组织与利用、时间 观念、非语言表达 Porter&Samovar 3

观点(价值观、世界观、社会组织)、语言过程(语言、思维模式)、 非语言过程(非语言行为、时间观念、对于空间的使用)

Michael Argyle 心理学家6 语言、非语言交际、社会行为准则、家庭和同事的关系、做事的动力和动机、思想观念。 跨文化交际学在欧洲与语言学关系密切

欧洲:1.发展的比较晚,具有不同的传统,与语言学的联系更密切。

2.国际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学会 SIETAR International Europa

3.Jenny Thomas 《跨文化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社交—语用失误。二者的区分不是绝对的,因为语境可能不同。 4.前苏联的跨文化交际学主要表现在它的国情语言学方面, 后来转向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国情 知识分析着重研究文学名著的篇章及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

3

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 80 年代初期始,初期重点在于外国教学以及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从已经发表的著作和论文来看,我国学者的研究集中于:语言与交际的关系;非语言交际;中西习俗对比;中西经营管理模式比较;国民性研究。 跨文化交际学的多学科性质,没有一套一成不变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它的理论与材料来至于众多学科,包括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哲学、 文化学等等。影响较大的是人类学、心理学和传播学。

a.人类学, 尤其是文化人类学——实地观察、 实地观察、 调查访问。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实地观察 调查访问 对于文化的定义、 非语言交际等都作了研究,搜集了大量的材料。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创立准备了必要条件。关于文化的定义,主要是 依据人类学家的著作。在具体的文化差异方面,跨文化交际学取之于人类学的则更多。

b.心理学, 主要是社会心理学与跨文化心理学——精确的数据和严密的分析 深入分析跨文化活动中不同的心理反应,一般采取心理学的实验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的调查,收集确 切的材料和数据,然后加以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 c.传播学, 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基地——重视理论 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对于跨文化交际从事研究,提出一些研究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和方法。

d.语言学和语言教学领域——利用收集的语言材料,提出注

4

意目的语的文化。

第二部分 基本概念:文化与交际 第三章 文化的定义与特征 一、文化的定义 1. 文化的定义为何重要?

首先,在跨文化交际学中文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研究时,不可避免进行文化对比。

其次,在研究任何学科前,术语的界定是前提。关系到学科本身的科学性和经确定。

第三,对于文化定义的讨论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文化的性质和特点。

2. 对于文化定义的一般性讨论:

《现代汉语词典》: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主张文化是人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者(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物质文化,是经过人的主观意志加工改造过的;第二层主要包括政治及经济制度、法律、文艺作品、人际关系、习惯行为等;第三个层次是心理层次,或 称观念文化,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感情、民族心理等)

5

模式比作“桥式”,直接明白地传达给对方;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比作“垫脚石式”,采取迂回、隐含的方法。美国“低语境”一切都靠语言讲清&日本“高语境”许多意思都包括在语境之中,不需每一点都明白无误讲出来) 美教授Condon把日本人的交际风格特点归为四点: 1)日本人对于讲话的态度与美国人不同,美国人强调敢于讲话,出现沉默局面马上填补,认为沉默是紧张、尴尬、羞怯或怀有敌意。

2)美国人常常帮助对方把一句话讲完,为表示自己一直在认真听;日本人视作盛气凌人不耐烦

3)美国人喜欢开门见山、直来直往,把转弯子讲话看做是思路不清或缺乏诚意,日本人直截了当可能被认为是对对方的感情缺乏考虑。

4)对于美国人来说,讲话几乎是唯一的交际手段。而日本人表情、姿态、服饰都可表意传情。

Robert Norton/金敬子结论美国学生倾向于在文章的前一部分提出主题思想从一般到具体用演绎法(deductive mothod),而韩国学生倾向于再文章的结尾提出主题,从具体到一般用归纳法(inductive method)。

西方人“摸不透”中国人不是弄不清某个句子意思而是不习惯我们的交际风格。赵元任认为汉语常用“主题——述题”(topic——comment)结构,在一个句子中主体部分列举人,

16

事物或观念述题部分予以评价。主题和主语,述题和谓语不是相同概念,主题一般是已知信息,述题是未知信息,主句在后,从句在前。英语中更习惯“主语——谓语”结构。 其实,说理方法的不同表明了价值观念的差异,美国人(演绎法)认为先把自己的观点鲜明地摆出来具有说服力,而中国人(归纳法)认为先与听众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把材料一点点讲出来,最后画龙点睛才具有说服力,中国人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愿意与他人形成对抗。由此可见,交际风格与深层文化密切相关。 学者通常把“归纳法”(个别→一般)说成是东方的交际模式;把“演绎法”(一般 →个别)说成是西方的交际模式。 但斯考伦Scollon夫妇认为无论东方或西方都存在这两种模式,真正的分歧在于对礼貌的不同看法,演绎法适用于讲话人认为提出的看法是理所当然或认为自己有权提出这一看法,需要的只是作一些说明;归纳法适用于讲话人认为它提出的看法有可能遭到对方的反对,因此先摆出各种情况,后提出看法。(东方人出于礼貌的考虑,不愿自己认定有权提出某种看法或把某一看法强加于对方,因此习惯于用归纳法,用各种材料事实铺垫的方法)

小结:1.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语言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又深受文化的影响2.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可以决定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却还未能在目前证实3.语言的

17

诸因素中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词汇且两种语言间词语的内涵方面差异最大,语用规则和语篇结构方面差异也很多,这些差异大多和民族文化传统相关。

第六章 非语言交际 一、非语言交际的界定

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为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含眼神,手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的接触,讲话人之间距离,讲话音量,时间观念,对空间的使用..... 本世纪20年代Kretschmer克雷奇默《体态与个性》标志着体态语研究正式开端

Samovar&Porter定义:非语言交际包括在交际的环境中人为的和环境产生的对于传播者或受传者含有潜在信息的所有的刺激,着重指出:1)非语言交际发生在交际过程中,包括从事交际的双方且并非每个动作都是非语言交际2)非语言交际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3)不论是哪一类非语言交际,必须包括潜在的信息。Malandor&Bker马兰多&贝克 界定非语言交际为:个人发出有可能在他人头脑里产生意义的非语言暗示的加工过程一样强调意义的产生。

体态语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眼神、手势、

18

身势、面部表情、体距、体触等)非语言交际还包括副语言亦称为伴随语言(音质、音幅、音量、语速以及会话中发出的一些非语言的声音)、对时间与空间的利用。 二、非语言交际的特点与作用

Malandro&Baker马兰多&贝克 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在五个方面存在区别:第一,语言交际遵循语法规则,有严谨的结构;非语言交际却没有正式的规则和模式,没有固定的结构,往往需要综合分析周围的情况才能确定。

第二,语言交际使用特定的符号;非语言交际却没有一套具有明确意义的符号。

第三,语言交际在讲话的时候进行,在停止讲话的时候中断,时断时停,是非连续性的;非语言交际是连续不断的。 、第四,语言是后天习得的,而不是生而知之;非语言交际的手段一部分是人类的本能,有些手段是后天习得的。 第五,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看,在从事语言交际时大脑的左半球在进行工作,负责处理语言刺激,作信息分析和推理;非语言交际由大脑右半球处理。

非语言交际通常与语言交际结合进行,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大致上起补充、否定、重复、调节、替代或强调的作用。一般来说,在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传达的信息冲突时,人们倾向于相信后者。

三、眼神、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及服饰

19

1. 眼神:女性比男性更多地注视对方;眼神还对话轮转换起调节的作用。

2. 手势:同一手势在不同的文化中却可以表示并不相同的意义;在同一民族中由于地区习俗的不同,同一手势也会有不同意义;有些手势是某一文化所特有的;也有跨越文化的手势。

3. 身势:总的来说,南欧、中东、拉丁美洲地区的人们讲话时动作较多,动作幅度也很大;北欧、英美人动作较少,幅度也较小;中国、日本、朝鲜人也属于动作较少、幅度较小。 Eg:从上课坐姿看出中国强调集体、纪律、合作,美国强调个人、自由、发展自我,无拘无束的自由讨论。

姿势与地位的高低有一定的联系,地位高者比地位低者姿态更随便。姿势与性别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4. 面部表情:存在民族种族区别,但同一民族中也有差异尤其是男女的差异。

5. 服饰:三项功能——舒适、保护遮盖与文化展示但它作为文化标志的作用愈来愈大。在现代社会中,衣着象征身份地位,或表明职业且对一般人有种说服作用;场合与服装的要求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触摸:Heslin分为五类——功能、社交、友爱、情爱、情欲,对触摸的对象,范围,场合,形式不同文化有不同规定。文化根据有些民族身体接触的多或少可划分为“接触性

20

文化”(气候暖和的国家)与“低接触文化”(气候寒冷的国家)。

五、时间观念:不同的民族对于时间又不同的概念和态度;即使在同一民族同一国家,由于社会阶层的不同,生活方式的差异,人们对于时间仍抱有迥然不同的看法。 人类学家Hall分两类——单时制的人们(北美、北欧、西欧、中国)把时间看作是一条直线,可以切割成一段一段,强调时间表和事先安排;多时制的人们(拉丁美洲、中东)习惯于同时处理几件事情,强调人们的参与和任务的完成,而不强调一切都按照时间表。不同文化背景对一项活动的筹划,开始,延续,结束也都有不同观念。提前计划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显著特点;不同文化中“准时”的感念理解也不同,即使同一文化里由于活动内容的不同理解也有所变化

六、对空间的使用:不同文化群体对空间使用具有不同的看法,包括1.领域性 2.个人空间和体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空间,个人空间是指一个人与另外的人之间所保持的空间或距离,是无形的;影响个人空间的因素很多,包括性别、年龄、关系远近和文化背景;Hall 将个人之间的距离分为四种:亲密距离(6-18 英尺)、个人距离、(近者 1.5-2.5 远者 2.5-4)、社会距离(近者 4-7 远者 7-12)、公众距离(12-25,公众领袖 30 英尺)。中国人的体距比西方人的体距要小。 3.对于拥挤的态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空间的需求不同,

21

对拥挤的态度也各异Eg:英语国家对于从拥挤的人群中传过去有所顾忌,中国人安于拥挤的情况。4. 位置安排:宴请活动中,最重要的客人安排在主人的右边,次重要的安排在主人的左边。如果女主人在场,次重要的客人安排在她的右边。

小结: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我们缺乏敏感,冲容易忽视非语言交际这一重要方面。 第七章 社会交往

人们的社会交往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即是一个社会的习俗。人类社会的各种习俗是千百年中间逐渐形成的,有些习俗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但有的已经无法弄清。人们在实行这些习俗时病不追究为什么要这样做那样做,而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但是,这并不是说社会习俗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 在人们的习俗中贯穿着这一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我国贯穿着群体观念,尊人卑己,面子观念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习俗中却贯穿着个体观念、独立精神。 一、见面语

汉语和英语在见面语方面有许多差异: 1) 英语中祝愿性质的见面语比较多。 2) 英语中重型的见面语如 HI,在汉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词。 3) 汉语中有一些见面语是英语于中少见的,比如直接用称呼代替问候:王老师! 4) 汉语中见面打招呼的另一个通常方式是就对方在做的事发问。

22

二、告别

在不同的文化中告别的方式和节奏不同,英美人先表示几次,然后才站起来,正是的告别比较短暂。 中国人告别过程是前面短后面长,走到门口还要继续再聊一会儿。 三、恭维与谦逊

中西习俗不同之处在于,中国把谦虚与人们的道德联系起来, 放在一个极重要的位置。中国人如此看重谦虚与比较强的群体观念有关。我们再表示谦虚时不仅可以说自己,也 可以说自己的家里人。西方不看重一个人的群众关系,并不把谦虚作为重要的道德标准,谦词也很少,不会为家人谦虚与强调个体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能越俎代庖,只是把恭维作一个调节人际关系的手段。 四、送礼

“礼尚往来” 是我国文化习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西在这方面的区别说明了中国人的群体观念、等级观念和面子观念比西方国家强。中国人之所以看重送礼是因为人们希望通过送礼加深与亲戚朋友的关系,扩大自己的关系网。在我国传统中受礼时往往需要一再推辞,送礼人一再坚持,不在客人面前打开礼物观看。西方国家一般不推辞,且当面打开,说些赞美的话。 五、宴请招待

无论东西方,宴请规格与被宴请客人的身份有关只是对于什

23

么是丰盛的宴会有不同理解

第八章 人际关系 ( 中西方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的许多方面都有直接影响。) 在不同的文化中人际关系差异甚大,受文化的制约。一般来说,在个体主义文化中,个人的独立性比较强,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相对松弛一些,显得不那么紧密,而在群体主义的文化中,个人的独立性相对少一些,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显得密切。 一、家庭的地位与作用

1)西方国家,核心家庭占主导地位,主干家庭(一个家庭中有两代以上,每代只有一对夫妇的家庭)数量很少,儿女成年以后不论成家与否,一般都离开父母,单独居住。中国数代同堂,不过现代化过程中核心家庭呈上升趋势,父母常替孩子做决定。 2)在我国文化传统中,家庭占极为重要的地位比个人和团体重要。在西方,个人的利益和愿望是主导因素,家庭是次要的。中国个人利益与愿望次要的首先要考虑家庭的利益且个人与家庭合二为一。 3)中国宗族观念很重,在老华侨中也有很大的影响,宗族组织负责调节内部关系,保护组织内部成员。 4)中国家庭中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内外有别,长幼有序”。区分兄弟极为重要,儒家“五 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家长制严格的等级制度 5)在美国,家庭中夫妻关系是首要的,横的关系是主

24

要的。在中国,新娘首先是做儿媳才是做妻子,纵的关系是主要的,横的关系是次要的。 6)孝顺父母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部分,舆论有着强大的压力。在西方,儿女与父母是平等的关系。 二、家庭化的社会关系

1.美国人,朋友之间不愿意承担过多的义务。中国,家庭化的社会关系,是扩大了的家庭带有家庭的特点,朋友关系更接近亲属,借用亲属称呼作称呼语。

2.同乡的概念是我国文化的一大特点,“同乡会馆”。 跨国公司用人的一个原则是职工应该来自不同国度,有助于公司发展。

三、单位——一个家庭式的组织

在我国有单位全包的做法,与我们过去对于社会主义的理解有关,也与我们的群体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实际上也是按照家庭的模式处理社会上的问题。 在西方,没有类似我国单位这样的机构或部门,除工作的地方给付工资或薪水其他的事情被认为是个人的事,需个人处理与工作部门毫无关系。

四、关系网——家庭关系的再扩大

1.西方国家运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只是在必要的情况下,只是在某些事情上才做的事。 在东方国家运用关系网是须臾不可离的,关系网包括各种人,从亲属到同事从交往很深的朋

25

友到关系一般的熟人,做任何事几乎都离不开关系。 2.与关系网有密切关系的是人情,中国人心中一般都有一本人情帐。人情帐可以放很久而不必还,但并不会因此而忘掉 五、圈内与圈外 正是由于中国人重视家庭以及扩大了的家庭关系,在人际关系方面明显地把与自己接触的人分为“外人”和“自己人”。 中国人以家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社会关系导致两个结果: 一是由于家庭的重要性和相互依赖的关系使得中国人难以与陌生人发展个人关系;二是中国人对于自己人和外人采取不同的道德标准,对自己人是一个标准,对其他人是另一个标准。(对圈内圈外划分十分清楚,持有完全不同的态度,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与家庭观念,家族观念,家庭化的社会关系有密切关联) 六、跨文化交际中的人际关系

在我国人际关系中的两个特点: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关系和等级差别,这对于跨文化交际产生重大的影响。

1.来华从事经贸谈判的西方人注意到,中方往往先试图建立友好的关系,贸易谈判相对容易取得成功。而西方人一般是就事论事。 2.在处理朋友关系方面,我国重视老朋友的关系,对朋友的期望值很高,无所不谈。美国等国家一生要迁移多次,很难有长久的友谊朋友圈常变动,一般不愿意朋友关系过深带有许多责任和义务且将朋友关系与社会或工作义务分开。

26

总结:人际关系受文化的制约,在中国家庭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家庭在人际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往往扩大至其他的人际关系中,对于圈内外有严格化分。

第九章 经营管理

一、经营管理与文化密切相关

经营管理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深刻反映文化的各个层面,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而管理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化的经营管理随着大工业的产生发展并行,没有一种管理经验能四海皆准。Vincent Guy&John Mattock文森特吉&约翰马托克 《国际工商管理》描述了文化和交易,文化背景,公司特点,个性人格,谈判技巧,谈判时机,谈判方式由下到上是倒金字塔型。(文化背景是最根本的因素决定了其他方面)

Eg:路英浩《开放前沿的文化震荡》中,文化冲突产生在几个不同的层次,有的属于显形文化(语言、非语言交际习俗),有的属于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方面,有的是认知模式,有的是制度性文化。

二、不同的经营管理理论模式

西方的经营管理模式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郭纪金 《企业文化》西方经营管理理论分四个阶段(理论发展) A.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19C末—20C.20 代表人物泰罗,法约

27

尔,韦伯 优:将管理科学化 缺: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B.行为科学管理阶段 20C.20—50 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 工作环境的物质条件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C.后期行为科学学派 侧重于自我实现,提出一套激励理论 D. X-Y理论 1957 麦格雷戈 “人员管理工作的新理论”依据是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E.超Y理论 60年代末—70年代初基本观点是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任何个人的普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管理需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三、文化对于经营管理商贸谈判的诸多影响

文化对于经营管理和商贸谈判的各个方面都有直接的影响, 1.劳动态度:干活效率不同。日本早到晚退,中国迟到早退。 2.时间态度:日本拖延战术,德国安排严格,关注事件的来龙去脉。法开始慢,逐步速度加快。

3.权力与决策:日本,家长式的经营体制,师傅带徒弟式,注意贯彻公司精神。美,谈判代表握实权,日本中国集体协商,请示上级。

4.和为贵:中,日避免正面冲突,模棱两可。美,诚恳的对抗。

5.法律的意义:美, 严谨详细的法律文件有律师在场,;中日韩认为合同不是最终的谈判结果、 客观情况随时发生。 6.关系网

28

四.对于跨国经营的挑战

跨国公司对于外派雇员进行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培训,才能处理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经营管理现代化企业的问题

第四部分 跨文化交际的核心 第十章 价值观 一.什么是价值观

是文化中最深层的一个部分,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也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价值观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文化一样是一种抽象和概括用肉眼无法看见但可通过观察人的言行举止发现。价值观有时和信念混淆,实际上价值观是主,信念和态度是从。 价值观决定了人们会有什么样的信念和态度,信念和态度是价值观的表现。

二.价值观与交际的关系:首先,价值观决定人们如何进行交际(语言、非语言交际、社会交往)从另一个角度看,交际反映人们的价值观。 e.g.中国人,语言交际委婉含蓄,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谦逊。美国,更突出身体的,经济上的倾向。 中国自然的力量,群体倾向,感情成分,道德、伦理的正确与否。

三.价值观的特点: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 ①它是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 ②价值观形成以后具有

29

相对的稳定性,不会轻易改变 ,真正地了解一种文化的价值观极为困难③价值观虽然相对稳定,但却不是完全不能改变的,在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人们的价值观往往也会随之变化,代与代之间的观念差异可反映年轻一代在价值观念发生的变化。

四.学者们对于价值观的研究

人类价值观中有一些共同的方面,Kluckhohn&Strodtbeck如:人的本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时间焦点,人们之间的关系,不同文化有不同的侧重点。

80 年代初 Hofstede 四个衡量价值观的尺度: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对权力距离的态度,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程度,男性—女性。 这四个价值尺度是衡量一个文化和一个社会具有该价值的相对尺度。

后来发现,儒家工作动力的指数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关。

总结:人类价值观中有一些共同的方面,如人的本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时间焦点,人们间的关系....再次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侧重点。80年代初 Hofstede分离出四个价值尺度,对此后研究有着重大影响且具有普遍意义。Bond的中国文化小组发现了儒家工作动力这个新尺度,这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有关。

30

第五部分 提高跨文化意识 第十一章 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对于个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有:

1.认识上的误区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中,误以为对方和自己没什么两样,一旦发现对方行为与自己预期相差甚远,就会产生困惑,失望,造成交际失败。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障碍是把自己的文化规范误认为是他人也接受的文化规范,应该必须提醒自己人们有着不同文化背景、迥异的习俗; 必须学会观察异国文化, 善于与本国文化对比,逐步提高跨文化意识。 2、刻板印象 先于与某文化接触而对其先入为主的印象(定型)预判。(与“概括”相区别) 刻板印象往往完全忽略个体区别 而且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看法, 使得人们无法客观的观察另一种文化,失去应有的敏感,在观察异国文化时只注意与刻板印象吻合的现象,而忽略其他,妨碍我们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处,、不利于顺利开展跨文化交际。因为讨论文化差异难免要概括而概括和刻板一样十分接近,刻板印象很难避免但会随社会条件变化而变化,并不是不可改变;刻板印象与歧视密切相关, 易导致歧视最终形成。

三、 民族中心主义 按本族文化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他族文化中的一切,包括人们的行为举止、交际方式、社会习

31

俗、管理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等。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避民族中心主义,因为,每个人与文化共生。(各个国家都把本国放在中心如地图,欧洲中心论,新闻报道....) 第十二章 文化休克与跨文化训练 一、文化休克

一个人从一熟悉的环境迁移到另一陌生的地方,原来自己熟悉的一套符号、习俗、行为模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等被另一套新的自己不熟悉的符号、习俗、行为模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所替代,因而在心理上产生焦虑在情绪上不安定,甚至沮丧。在严重情况下,会产生各种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疾病,最严重的情况会馆精神病或者自杀,这便是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一词系Oberg 1960年 概括种种跨文化不适应状况,有6个方面的表现: 1. 由于不断进行必要的心理调整而引起的疲惫2. 失去朋友,地位,财产而引起的失落感;3. 不能接受属于新文化的成员或者/以及被这些成员拒之门外4. 在角色,对于角色的期望、价值观念、感情和自我认同方面感受到的混乱5. 在觉察到文化差异后感到的惊奇、焦虑,甚至厌恶和气愤6. 由于不能对付新环境而产生的无能为力的感觉。

并非进入异环境的人都会发生文化休克,进入异文化的情况分为四种: 并非进入异环境的人都会发生文化休克,进入陌生环境的情况分为四种: 1. 旅游者,异国停留时间短

32

有各种“保护”,不感到生活的不便和工作的挫折,情绪高涨而不是沮丧,对于不熟悉的种种文化现象抱着好奇的态度,不会情绪低落2.短期出访的商人、政府官员、外交官等,异文化环境中停留时间较短,一般生活较优越与当地人只有业务上往来,所面对困来大体来自工作方面,可能对异文化有不适应但不会有很大冲击。3.留学生和长期在外工作人员,如使馆工作人员,跨国公司职员,劳工,对外语言教师等。至少停留一两年,与当地人有较多接触,遇到困难较多,文化方面不适应情况经常出现,对于其心理承受能力要求较高。文化休克高发人群。 移民和政治避难者。文化适应方面遇到困难最多。心理上承受的压力特别大。 4.移民和政治避难者 ▲文化休克集中反映在后两种人身上。 为什么一个人进入异文化环境会产生种种不良反应?各种解释: ①传统的解释——把文化休克和人们失去亲人朋友后感到的悲痛联系起来。认为其原因都是由于失去了某种东西,进入异文化环境的人失去的可能是家庭、朋友、地位或者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东西。正是由于失去了这些最亲近的东西,人们在异文化环境中感到不适应,甚至是痛苦。 ②负面事件理论,认为生活中有负面影响的事件(失业、离婚、死亡)会引起各种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疾病,负面影响愈大时间愈长,所引起的疾病愈严重。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会带来许多有负面影响的事件,因此人们感到抑郁、沮丧、

33

消沉。不过,人们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 不同的人群对于同一事件会有不同反应,一般说来,教育程度低、收入少的人,年纪大的人,妇女及未婚者适应能力比较低。 ③社会支持减少论,社会支持指的是一个人在困难时得到亲戚、朋友、同事、熟人、邻居等在物质、道义和感情方面的帮助,与一个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离开自 己的国家到另一个国家时,原来经常得到的社会支持大为减少,这时他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④价值分歧论,基点是人们之间存在着价值观念方面的分歧,价值观念的差别与文化适应能力成反比,价值观念差别愈大,适应能力愈低。(在文化方面,包括价值观念的差距越大,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就越大。) 二、跨文化训练的历史与现状

零星的训练在很多国家都进行过,大规模的系统的跨文化训练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

70年代,在美国发展起来,主要涉及以下几类人员的训练: 在美国的外国留学生, 将要出国留学的美国学生, 将要出国工作的美国公司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将要出国赴任的外交人员,新移民。 美国最大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组织SIETAR(Society for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Training and Research)的名称中虽然包括了教育、训练和研究三部分,但训练所占的成分越来越大,导致一些跨文化研究者成立了

34

自己的组织(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Intercultural Research)

三、跨文化训练的方式

从最初比较简单的讲课到目前使用多媒体以及其它手段,已经经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Brislin总结有六类方式: 1. 以提供信息为主的训练(做演讲,放录像,提供阅读材料,组织讨论)传统、容易。2. 分析原因的训练(真实案例来从不同角度分析)3. 提高文化敏感的训练(举一反三)4. 改变认知行为的训练(改变认知行为,较少用)5. 体验型的的训练(角色扮演,参加田野训练)6.互动式的训练(交际,在交往中学习对方的文化习俗,学会各种交际的技巧) 各种方法长交叉使用,互相补充。▲ 典型实例分析是跨文化交际训练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受训者看了小故事以后, 每个人选一个答案说出理由,然后与正确答案作对比,展开讨论。 优点:受训者可以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先做出判断,然后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答案,通过许多这类的联系, 可以了解目的国文化的各个侧面,逐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技巧。 四、跨文化训练目标

Hanvey 跨文化意识四个层次(努力达到第三层次,第四层次部分要求。): 1.通过旅游或课本了解异文化表象的特点。觉得奇特富有异国情调2.经历文化冲突,看到异国文化与本

35

国文化重要而细微的不同方面,情绪沮丧,行为反常。 3 通过理性分析,理解异文化重要而细微的特点,在认知水平上感到可以接受; 4.长期生活于异文化中的体验,学会以当地人眼光看待世界,觉得异文化是可以接受的。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通常情况是交际双方有得有失完全不变化的情况较少,人们常放弃一些原来的作法而采用对方的一些做法以求较和谐的交往。

跨文化交际研究者一般都不主张异国人彻底本土化(go native),完全按本地人的风俗习惯办事。跨文化交际并不要求某一方放弃自己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只是要求在交际中尽量理解对方,在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面尽可能一致,以求得与对方更好的合作。

从人们的实践来看,在语言和非语言交际中达到一致的理解,在风俗习惯方面相互适应,虽不容易但不是不能实现的目标,但是在价值观方面的分歧(真正的困难)往往是潜在的,不容易察觉,同时又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做到真正互相理解并不容易 。

36

国文化重要而细微的不同方面,情绪沮丧,行为反常。 3 通过理性分析,理解异文化重要而细微的特点,在认知水平上感到可以接受; 4.长期生活于异文化中的体验,学会以当地人眼光看待世界,觉得异文化是可以接受的。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通常情况是交际双方有得有失完全不变化的情况较少,人们常放弃一些原来的作法而采用对方的一些做法以求较和谐的交往。

跨文化交际研究者一般都不主张异国人彻底本土化(go native),完全按本地人的风俗习惯办事。跨文化交际并不要求某一方放弃自己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只是要求在交际中尽量理解对方,在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面尽可能一致,以求得与对方更好的合作。

从人们的实践来看,在语言和非语言交际中达到一致的理解,在风俗习惯方面相互适应,虽不容易但不是不能实现的目标,但是在价值观方面的分歧(真正的困难)往往是潜在的,不容易察觉,同时又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做到真正互相理解并不容易 。

3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gk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