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板块综合提升三 中外现代文明含解析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18 11:4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板块综合提升(三) 中外现代文明

一、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调整与经济思想 ■专题主线

1.1917年十月革命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一直在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曲折反复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列宁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二是斯大林时期(“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三是二战之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历程及结果)。

2.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胜利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20世纪30年代,苏联确立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3.二战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成效都不大。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4.19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一直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爆发,罗斯福新政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5.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20世纪70年代各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开始出现。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领域出现一些新变化:各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发展;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出现“新经济”。

■专题拓展

从多元史观认识中国的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步性

(1)计划经济体制的进步性

①革命史观: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弊端。

②现代化史观:开辟了中国现代化的新模式,为中国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③社会史观:深刻影响了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④全球史观: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初步建立,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的力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步性

①革命史观:通过发展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战胜资本主义。

②现代化史观: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加速工业化的进程。

③社会史观:带来了社会生活、思想观念、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

④全球史观:是新中国融入世界、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

二、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专题主线

1.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总趋势 (1)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2)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共体、中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二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1)一是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扩大的东盟、非洲联盟的成立等都是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2)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一方面确立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程度提高、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

■专题拓展

国际格局变动对现代中国外交的影响

(1)1949—1955年,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苏联支持、援助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孤立中国。新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接受苏联的经济技术援助;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赫鲁晓夫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苏中关系开始恶化,美中关系继续对立。中国在外交上,既反苏也反美。

(3)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苏中关系全面恶化,美国改善对华关系。

(4)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攻势,苏联处于守势。苏中关系走向缓和,美中建交后不和谐的音符时常出现。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5)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外交上坚持开放,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专题主线

1.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也遭受了重大挫折,大体上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

(1)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时期。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十年,中国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曲折和失误。

(3)第三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但在周恩来和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国民经济得以回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历史现象。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

(3)对外开放经历了创办经济特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等步骤。

(4)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起来。 3.社会主义建设一直围绕两条线曲折探索:一条是内在的生产关系的线,建立起来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被证明是有缺陷的,不得不进行市场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改革;一条是外在的开放线,从相对封闭到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

4.整个过程中,有几个关键时间: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1984年城市开

始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1993年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解决非公有制经济性质问题。

■专题拓展

深刻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经济体制的转型

(1)由新中国成立初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1956年建立起以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

新中国成立初存在着国有经济、个体小农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1956年,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在这一过程中照搬苏联模式,主要表现为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有所改变,与市场联系加强。主要表现为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从而增强了企业活力。同时积极进行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工业腾飞、农业发展令世人瞩目。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随着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提上日程。其主要表现为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等。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全面开放,中国市场更加透明、规范。其主要特点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

(4)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①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它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肯定了实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ft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