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城市化特征分析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25 15: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花都区城市化特征分析

摘要 城市化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本文以花都区为例, 探讨了花都区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总结经验教训, 对花都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花都区;建议

1前言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花都区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以北,东接从化,西邻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连佛山市南海区,西北为清远市。花都区交通发达,航空运输有新白云国际机场,陆路有106 国道、107国道、广清高速、京珠高速、在建的机场高速北沿线、规划中的珠三环,另外有京广铁路和水道穿境而过,是广州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花都区在市场化、工业化的大力推动下,得益于主导产业和专业市场互为依托、联动发展,目前,花都区已经成为广州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在 “北优、南拓、东进、西联、中调”的广州市发展战略中承担着“北优”的重要任务。本文对花都区的城市化的特征分析,不仅有利于花都本区的发展,对于探索广州市的发展以及其他新兴区的发展也有着比较大的参考意义。

2花都区城市化特征

2.1花都区城市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花都经济与整个珠三角地区一样迅速发展。按当年价和户籍人口计算,1978 年,花都区的GDP 仅有3.74 亿元,人均GDP 只有646 元;而到了2006 年,则达到360.36 亿元和48170 元(5969 美元),分别增长了96 倍

和75 倍,经济实力与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 “十一五”期间,第二产业对GDP 增长的贡献度平均达到69.46%,并在大部分年份其贡献度是呈上升趋势;而在第二产业内部,工业对GDP 增长的贡献度达到64.39%,成为拉动花都区经济快速增长的绝对主力。相比之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贡献度相对较小,分别为4.45%和26.09%。

根据表1,2006 年花都实际城镇建设为126.11km2,扣除规划建成区内村庄建设用地①后2006 年花都实际城镇建设用地为107.39km2,远远高于上一时期1996-2004 年城镇建设用地的增量,全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为170㎡/人(若按照126.111km2,则为199 ㎡/人),说明目前花都处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

表1 花都区土地利用情况一览表(2006 年)

2.2花都区城市化发展历史

花都区(原花县)1960年4月划为中国第三大城市广州市属县。1993年6月18日,经国家批准,撤县设市,定名为\花都\,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委托广州市代管。2000年5月21日又经国家批准撤市设区,成为广州市花都区。自2000 年5 月撤市设区以来,随着新白云国际机场及各项重大建设项目的落户,花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城市化得以快速发展。

根据花都“五普”资料调查统计,大部分农业人口也在从事非农产业。花都全区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人口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3.75%,而从事采掘业、

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察业、水利管理业和交通运输业、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等非农行业的比例达到66.25%。此外,花都外来人口基本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属于城镇人口。由此可以得出早在2006 年城镇化水平为60%左右,通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显然城镇化水平已超越60%。 2.3花都区城市化特征分析

2.3.1城镇空间呈现多核心、扁平化的发展趋势

城镇建设区、产业发展区等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势平坦的区域,从目前花都现状空间发展形态看,新华主城区是全区中心,集中了全区非农人口的75.50%,其他镇呈现沿主要交通走廊蔓延式、“遍地开花”的发展格局。各镇的发展以工业园区开发为

图1花都城镇发展现状图 空间拓展动力,全区共有41 个依托城镇发展的工业园区。花都现有的四大产业,即汽车产业、皮革皮具产业、首饰加工业及空港物流业,主要集中在炭步、狮岭、中心城区以及花东镇,这些城镇产业的市场腹地已经具有了全国的意义。就目前花都空间发展形态而言,新华街道办是花都区政府所在地,也是整个花都的中心区域,是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对外交流的中心,以区政府为核心的市级公共中心体系初具规模。狮岭镇应发挥民营工商业的优势,以皮革皮具产业为主导,逐步发展成为花都西北部的次中心。炭步和新花东镇分别以现有工业为基础,正逐步形成花都中心城区西南部和东部的发展次中心。花都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狮岭、炭步、花东为次中心,整个城镇空间呈现出一种扁平化、多中心的发展态势。

2.3.2以汽车为主导的四大支柱产业推动花都城市化发展

花都区工业门类齐全,在全国工业门类分类的 40 个行业中,本区拥有32 个,行业覆盖率达80%。在2003 年花都区制造业的行业排序中可以看出,在花都制造业中,以汽车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有重要地位,其增加值要占到整个制造业增加值的1/3 强,其次依次是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和金银首饰加工业。这四个行业的增加值总和约占整个制造业的58.5%。显然,在这四个行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一个正在迅速升起的地区主导产业,而其他三个产业则是花都传统的支柱产业。这说明,花都的制造业结构正处于一个快速的提升阶段,推动着花都城市化的发展。 2.3.3区域生产力布局不均衡,城镇发展规模差异大

表2是《广州市花都发展区总体规划》·总报告中城镇人口与建设用地分配方。在规划中,花都城区规划范围为128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达40万人,并形成交通走廊区、城市中心区、城东开发区三个功能区片。城区规划着重规划了火车北站和新国际机场两个最大交通源的疏解和联系,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按照相对独立、各具功能的组团式结构形式,强化各分区的功能作用。

表2花都区城镇人口与建设用地分配方案

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发现各区域的发展与理想中的规划有着明显的差异。 花都中心城区近年来经过规划和建设,加速城市化进程,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

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建设成为适宜创业和居住的生态型新区、时尚生活和谐城区,成为区域城镇群体的核心,起到集聚产业、要素及人口,引领全区发展,其对外围区域的辐射作用不断增强。然而狮岭、炭步、花东三镇作为三个区级副中心,虽然承担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辐射和服务功能, 但在今年中与中心城区的经济差距是有拉大的趋势的。 2.3.4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花都是广州市传统农业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2006 年,城市职工年人均工资26724 元,农民年人均收入7170 元。由于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8%,企业雇佣的本地人口不到30%,农村居民不能顺利进入第二产业,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不畅,花都区内部消费不旺盛。 2.3.5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对“十五”期间花都经济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与广州进行比较,在广州下属的区、市中,花都的经济规模是相对偏小的,发展水平也是相对偏低的。其原因有许多,其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值得我们关注。

传统的第三产业占有重要地位,但整体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花都的第三产业中,第一类产业即传统的第三产业无疑占有最大的比重,其比值高达59.0%;而包含了各种现代服务业的第二类产业和第三类产业则只占到27.5%。这说明,花都的第三产业不仅规模小,而且档次低。

3花都区城市化发展建议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年来,花都区城市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正如上面分析所表明的那样,这种城市化道路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比如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大、产业结构有待调整等等。随着花都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上述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不断凸现。我认为,今后花都区城市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应在定位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协调、有利于加速实现现代化等目标。它是建立在顺畅的市场经济环境和政

府有效的调控能力及手段的基础之上的城市化。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花都区的城市化进程: 3.1高度重视城市化规划

就政府层面看,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应当在推出思路、建立机制、抓好规划、搞好管理等方面有所作为。要加强城市规划工作,建成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必须是高起点、高标准,按照“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城乡一体”的总体要求设计。要把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在搞好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上,按照经济圈域化的方向开展都市区和城镇群的总体规划工作,以配合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的要求。

另外,还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与权威性规划一经批准,不得任意改动,确须改动要报原批准机关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城镇建设区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总体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加强城市规划法的宣传工作,严格审批程序,建立健全各种地方法规,确保规划实施。只有如此,规划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为城市建设作出有实际性的意义。

3.2加强区域内中心城市的建设,统筹兼顾副级中心的发展

从世界一些国家城市化的过程看,区域城市化一般经历低级均衡(城镇人口比重15%以下)、差异倾斜(15-50%)、平衡倾斜(50-70%)和高级均衡(70%以上)四个阶段。花都区未来15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大部分地区城市化进程大致处于差异倾斜阶段,后期开始向平衡倾斜阶段过渡。这一时期,中心城市的极化作用将明显增强,所以应充分发挥其在区域经济中的龙头作用。但另外一方面,又要注意做好统筹兼顾工作,积极推进近副级中心建设,全面提高城市化水平。 3.3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市化发展 3.3.1重点发展汽车产业

要以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和广州现代商用车公司为龙头,抓好花都汽车产业基地和广州现代商用车项目的建设,形成汽车研发、汽车整车生产、汽车零配件

生产、汽车贸易、汽车教育、汽车展示、汽车文化、汽车运动、汽车旅游等为一体的完整汽车产业体系。 3.3.2规划和培育临空产业

依托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高水平规划和建设临空产业基地,培育临空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花都空港经济发展水平。坚持“机场带动物流、物流促进产业”的发展方针,强化机场带动区的规划、建设、招商和管理,依托机场,发挥优势,整合资源,重点引进现代航空制造业、临空高新技术产业、航空物流产业和机场商务项目。发展以联邦快递亚太快件转运中心为龙头的航空物流业、以IT、生物制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较高现代化水平的国际一流空港经济区,成为花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3.3.3提升传统优势支柱产业集群

做大做强皮革皮具业:以“中国皮具之都”和“中心镇”建设为契机,扩大狮岭皮革皮具产业规模,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

扶持珠宝新兴产业的发展:依托优越的机场优势和交通条件,采用“加工、零售、交易”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积极引进金银首饰加工设备、原材料等企业,完善珠宝城产业配套设施,形成产业链;重视珠宝交易中心的建设,打造“珠宝物流中心”、“珠宝文化中心”、“珠宝加工、鉴定、设计中心”。

改造提升纺织服装、电子电器、塑料化工、新型建材等产业:依托广州TIT 国际纺织城、越秀集团和德国海德堡水泥集团以及广州橡胶集团在花都的建设机遇,引导传统产业集聚,扶持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产品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3.3.4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加快花都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的建设,以赤坭金大基因园等工业园区为载体和支撑点,以汽车、医药、电子、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为切入点,建设以骨干企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有重点地建设一批产学研基地、留学生创业园,吸引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科技人员进区转化高新技术成果。

3.3.5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抓住工业迅猛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利时机,积极推动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房地产、旅游、商贸、社区服务业,完善市场体系,强化与广州现代化大都市副中心相适应的综合服务功能,建设为汽车、皮革、珠宝等产业服务的区域性生产服务中心和消费中心;推进物流、信息、中介、会展等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

3.4以合理的产业布局促进城市化发展的一体化

产业的分工协作及城市化发展一体化可以避免中心城区演化为区域内的“孤岛”,而抑制其“极核”辐射功能的发挥,并引导农业人口在向非农业人口转化过程中,有序地流向中心城市、各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全面提高城市化水平。城市化发展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空间依托和表现形式,昆明已步入向郊区型城市化过渡的阶段,中心城区的产业转换也相应进入了活跃期。随着工业职能向外围的扩散,可考虑将技术需求层次低、或已经标准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向区域扩散,在城市经济区内协调工业的横向分工。还可通过合理的纵向分工把生产工艺中的某些生产过程安置到大量的城镇和农村中小企业,并将其纳入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可实现城乡工业产业的一体化发展。通过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特别是后进地区(富民、禄劝、寻甸等)的工业化,完善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带动城市经济区城市化的均衡发展。

4结论

通过对上述花都区城市化的特征分析, 不难看出, 今后花都区城市化仍会面临较多的问题,而且是多方面的。然而其城市化已汇入势不可挡并且日渐加快的城市化潮流之中, 花都区的潜力仍然是巨大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机遇与挑战同在,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 抓住矛盾并且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法,选择适宜的城市化道路, 促进整个城市的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广州市统计局.广州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2011

[2] 广州市规划局. 广州市花都发展区总体规划[M]

[3] 孙建丽.中国西部城市化基本特征分析——以新疆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4)

[4] 袁涌波. 金华城市化的进程与基本特征分析[J].

[5] 周 毅. 中国城市化特征描述、分析与评价[J]. 甘肃社会科学.20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fn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