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07-27 07:2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下面我将从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环节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4第一单元的第一节内容。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卤素元素、碱金属、铁铜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这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本专题后续章节“硫酸的制备和性质”、“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也为《化学2》及后续选修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因此它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重点,也是知识过渡的一座桥梁。同时本节课的还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社会生活中酸雨的形成和危害及其防治、环境保护等知识体现了学科内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的是高一的学生,该时段的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储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思维比较活跃,能够胜任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活动。但是学生们构建知识的能力还较差,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定型,所以还需要老师的引导,通过实验探究最大限度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学生情况的收集,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说出二氧化硫在生活当中的应用,了解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酸雨的形成原因以及防治方法。

2、能够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体会实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通过本节课学习,领略实验学习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以上三点是我通过新课标强调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

确定出来的。下面我就本节课的重难点做个说明,

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与酸雨的形成原因

难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与氯水漂白性的差异

之所以这样确定重难点因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漂白性等及其酸雨的形成原因与防护在社会生活当中应用非常广泛,也是元素化合物性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四,教学方法

如何实现我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选择了四种教学方法分别是实验法、讨论法、阅读法、比较法,采用了实验探究式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过程的体验,结果的讨论比较,最终在老师的引导总结下,形成统一的认识,这样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我的教法,我采用的学法是猜想——谈论——验证——总结,发展学生化学思维,增强合作意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下面我将重点分析我的教学过程,依据备课组指导意见,我将花一个课时,分4个环节进行我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情景设置,设疑导课 (用时约5分钟)

第二环节 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用时约20分钟)

第三环节 角色模拟,学以致用 (用时约10分钟)

第四环节 归纳总结,巩固知识 (用时约10分钟)

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头能否成功引起学生的注意对整节课的教学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的开始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两组图片,第一组60年前后的雕塑变化,第二组一张写着含二氧化硫文字的葡萄酒标签。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针对图片提出问题。

问题1:60年的时间导致雕塑面目全非的罪魁祸首是谁?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很容易可以得到答案——酸雨的腐蚀导致雕塑毁坏。 再提出问题

2:酸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学生也很容易可以回答出是二氧化硫。这时再展示第二组图片为什么这个和酸雨污染相关联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可以堂而皇之出现在葡萄酒中?给学生设下一个疑问。那么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自然要从它的性质入手,从而自然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SO2的性质,趁热打铁,过渡到环节二。

环节二 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首先用实物展示法,我将从实验室带来用矿泉水瓶装着的二氧化硫SO2,让学生从观察颜色、扇闻法气味、毒性、状态等几个状态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再向学生提供一瓶SO2 ,水和烧杯,让学生设计方案探究SO2 是否溶于水。通过学生的探究,提供1体积的水大约可以溶解40体积的SO2 的数据,补充完整SO2 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容易液化、易溶于水的气体。

根据SO2 溶于水后的现象,提出问题

1、SO2溶于水仅仅是溶于水吗?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向SO2 水溶液中加入石蕊试剂,看到石蕊变红,说明溶液中有氢离子,发生了化学变化,然后用PH试纸测定SO2 水溶液,并得出SO2 + H2O = H2SO3。

探究一:H2SO3是否稳定?

在H2SO3上方放一张PH试纸,试纸变红说明有SO2逸出,让学生了解上述是一个可逆反应SO2+H2O ==H2SO3。由此从物理性质过渡到探究化学性质。符合我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首先从SO2属于酸性氧化物,归纳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而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我分两个问题,问题一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问题二是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将学生分成8个探究小组,分别对其进行探究。作为老师我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筛选,最后进行实验。

探究实验一:提出问题,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假设我们的衣服不小心被染色了,我们可以什么物质进行漂白呢?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结论HClO,然而它并不是唯一的一个,这个时候可以提出在我们化学界还有另外一个美白化妆品,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SO2。那么他们两

者有什么区别呢?

(1)向一支盛有SO2溶液的试管滴入1-2滴品红溶液,然后振动试管,再加热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

(2)向一支盛有氯水的试管滴入1-2滴品红溶液,然后振动试管,再加热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

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总结得出SO2的漂白性具有可恢复性。

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联系实际的理念,所以我会再借助生活中瓜子和银耳美白等,还有一次性筷子的漂白等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运用,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为了落实本课的重难点,这里我将用列表格的方法,从原理,实质,效果,范围四个方便对比分析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与氯水漂白性的差异,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知识结构。

问题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与还原性

为了学习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我先准备一个演示实验将二氧化硫和硫化氢气体进行混合,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总结得出结论,这可以让学生回顾氧化还原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得出二氧化硫的弱氧化性。

其次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提出疑问,二氧化硫是不是只有氧化性呢?

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S有-2、0、+4、+6价,所以SO2处于中间价态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通过演示实验3,二氧化硫与过氧化氢的实验验证以上结论。同时提出问题,有没有对实验3用其他物质进行验证改进的呢?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用酸性KMnO4,并进行相关实验。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

环节三 角色模拟,学以致用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参考课本,分别代表酸雨,城镇居民,企业家和政府官员,酸雨总结自身成因性质及其危害,其他人从各自代表的人物性质提出防治酸雨的措施。

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才能体现学习的价值。

结合上课时提供的酸雨让雕塑面目全非这一信息,还有结合课本文本课图形4-1了解酸雨的成因,及其防治方法。

综合以上三个环节,本节课新知识点已全部呈现,但从心理发展特点看,高一学

生归纳知识和构建知识体系能力比较薄弱。当堂给以知识归纳总结很有必要。 第四环节 归纳总结,巩固知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适量的课外练习可以让学生巩固知识,检测不足。为了更好的适应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将作业设计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既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又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有发挥的空间。

六,板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一.SO2的物理性质

二.SO2的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

(2)SO2与水反应呈弱酸性(同CO2)

(3)SO2漂白性。

(4)SO2还原性

三.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四.SO2的危害和防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fm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