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教案-学生参考

更新时间:2024-07-03 05: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财 政 与 金 融

薛桂芝

第一章 财政的概念与职能

第一节 财政在经济中的作用

一、市场失灵

市场是一种有效率的运行机制,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但是市场机制是建立在自由放任的基础上,市场机制也有运行的不好的时候。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依靠价格机制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1、公共物品的存在

(1)纯公共物品无法由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导致市场不能提供;非竞争性导致市场不愿意提供。

(2)混合物品市场不能有效提供;

(3)私人提供公共物品会造成资源配置缺乏效率。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使消费者产生免费搭车的心理,不愿意付出代价,若公共物品由私人提供,必将进行收费,此时,会导致公共物品的闲置。

由私人提供公共物品,有可能导致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这也是一种效率损失。

2、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指某一个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造成了消极或积极地影响,却没有承担应有的成本,或取得应有的报酬的情形。

(1)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供给者的成本小于收益,不完全承担自己收益的代价,因而会导致相应的物品供给过度。这种现象又被称为外部不经济。

由于MPC

(2)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供给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因而,相应的物品市场不能充分提供,这种现象叫做外部经济,或利益外溢,其中,公共物品是利益外溢的一个极端的例子。

由于由于MPC>MSC=MB,最优产量大于实际产量。

当出现外部效应时,政府应干预,以实现对经济主体外溢的补偿和外部成本的内在化。

3、垄断

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首先要求所有参与者的行为都是竞争性的,每个经济主体的需求和供给都足够小,不足以影响市场价格,当某一经济主体处于垄断地位时,它就能影响价格并以此谋利,从而造成市场失灵。

政府对垄断进行处理时,可以采用公共管制或公共生产的方法。 4、信息不充分(信息不对称)

市场完全竞争的一个基本假定是信息是完全的,买卖双方都能准确的知道自己做出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信息不充分——决策失误——影响充分竞争

政府提供信息,是一种社会性服务,是一种公共物品。

5、市场不完全,市场的不存在性,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需求都有市场。 6、收入分配不公

公平的概念: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道德规范和不同的社会层面,对公平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对公平的界定也是非常困难的。但总而言之,一种为社会大部分成员所接受的平等的状态。

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公平的衡量标准主要是收入分配的公平。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是按要素禀赋进行分配的。而个人之间的要素禀赋是有差别的,所以收入分配必然存在差异,分配结果不公平。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主要通过税收、补贴等形式来调节收入分配不公平。 7、宏观经济波动

市场机制自发作用有盲目性,不可避免地造成失业、经济波动,这是市场经济固有的弊端,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进行干预和宏观调控,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根据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市场也可以对经济波动进行调节和矫正,但这种方式是一种事后调节,采用经济危机的方式,对社会的破坏太大,代价太高。

二、政府干预的手段和干预失效 1、政府干预手段

(1)立法和行政手段。主要是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制定经济政策;实行公共管制(针对垄断产品、外部效应产品)如反垄断法、公共定价和强制排污等等。

针对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市场不完全的市场缺陷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事业单位,主要是生产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也可以在垄断部门建立公共生产,并从效率或社会福利的角度规定价格。

政府组织公共生产,不仅是出于提供公共物品的考虑,而且是出于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和经济稳定的目的。

公共生产:有形生产(工商企业)、无形生产(学校、医院、文艺团体、气象部门、政府机关、国防部门)。

针对收入分配不公和宏观经济波动的市场缺陷

(3)财政手段。财政手段即不直接生产、也不直接提供公共物品,而是通过征税和收费为政府各部门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

2、政府干预失效

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一样,同样会带来政府干预失效的问题。 (1)政府干预失效的根本原因:

政府的运行是以政治权力为基础和前提的,而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权利不能创造财富,却可以支配财富,甚至凌驾于经济之上支配经济,这正是政府干预失效的根本原因。如房价的不断攀升,除了有投资者在炒作房价之外,更多的是因为政府部门的作用。至于房价是丈母娘提升的,有点离谱。

(2)政府决策失误。1.权力过分集中的管理体制2.我国干部人事管理中某些不科学、不合理的管理机制3.某些领导干部素质不高4.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度不高5.对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政府是由普通的社会成员组成的,不能保证其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大的方面包括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失误,小的方面包括一个投资项目地选择或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选择不当等等,而政府决策失误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3)寻租行为。直接非生产性寻利活动,寻求租金无非是寻求利润的另一说法。贪污、腐败行为,比比皆是。

(4)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时滞)甚至失真。(举例) (5)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三、公共物品

(一)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概念

公共物品是指无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它们,它们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割地散布到整个社区里的一些物品,公共物品一般由政府提供或参与提供。萨缪尔森对公共物品的经典定义:

所谓纯粹的公共物品,是指这样的物品,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

最典型的公共物品有国防、治安、气象预报、路灯等等。

私人物品是指它们能分隔开并可以分别地提供给不同的人,也不给他人带来外部性的物品。私人物品一般由市场提供。如食品,衣物等。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可以解决。

(二)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非排他性:为某物品的供给出资人在享受该物品带来的利益时,无法排除其他人从中受益,这是从公共物品供给的角度来讲的。无法排出的原因:技术上不可能、排除成本高。(如不可能让一个保安守着路灯收费)

非竞争性:是从公共物品的消费、受益角度讲的。即任何一个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或同时从中受益。

非竞争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边际生产成本为零;一是边际拥挤成本为零。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是指每一个社会成员一旦享用某一件公共物品,享用的就是它的全部,其效用是不可分割的。

私人物品正好相反,具有排他性、竞争性和效用的可分割性。

萨缪尔森将纯粹的私人物品与纯粹的公共物品的区别用数学式表达如下: 对私人产品来讲:

Xj??Xiji?1n

纯私人物品:

即某一商品的总量X等于每一个消费者所拥有或消费的该商品数量xi的总和,这意味着私人产品在消费者之间是可以分割的。

对公共产品来讲: 纯公共物品:

iXn?j?Xn?j即某一商品的总量X等于每一个消费者所拥有或消费的该商品的数量Xi,即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支配商品的总量X,这意味着公共产品是不能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的。

(三)混合物品

纯粹的公共物品和纯粹的私人物品只是物品中极端的两类。许多公共物品兼有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双重性质,称之为混合物品或准公共物品。

非排他性 排他性

非竞争性 纯公共物品 竞争性 公共池塘型物品 俱乐部型物品 私人物品 第二节 财政的概念

一、财政的一般概念

从人类发展史来看,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所以,财政活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经济现象。综观我国几千年留存下来的古籍,可以看到“国用”、“国计”、“度支”、“理财”等一类用词,都是关于当今的财政的记载,还有“治粟内史”、“大农令”、“大司农”等一类用词,则是有关当今财政管理部门的记载。

“财政”一词在中文词汇中只有百年的历史。 Finance:财政,金融,财务

来源:拉丁文Finis(支付期限)→Finare(支款,款项,罚金支付)→16世纪转化成法语Finances(公共收入)→17世纪(国家一般的理财)→19世纪

(一切公共团体的理财)→20世纪,由法国传入世界各国(国家及其他公共团体的财政),为了与商业理财或公司理财相区别,加Public表示财政。

日本明治维新引入Finance一词,结合中国古代“财”“政”词义,创立财政一词,意为理财之政,光绪戊戌变法时,首次引入“财政”一词。

简略的财政概念:财政是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

财政的概念: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活动,或为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1、财政是一种分配活动: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 2、财政活动的主体是国家。

财政是为实现政府职能服务的;政府是财政分配的组织者和支持者;所有财政活动都体现着政府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 3、政府参与分配活动凭借的是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

马克思指出,在我们面前有两种权力:一种是财产权力,也就是所有者权力;另一种是政治权力,即国家的权力。政治权力是国家所独有的,其主体是国家。

马克思说:捐税体现着表现在经济上的国家的存在,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所以,政治权力在经济上实现自己的形式就是税收。

4、财政活动的目的时为了实现国家职能。包括政治、经济、社会。 财政分配的对象时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主要是剩余产品。即V+M部分。 二、财政的产生

财政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从古至今的财政就是国家财政。 财政产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经济条件,另一个是政治条件。经济条件是剩余产品的出现,只有当剩余产品出现以后,财政才有了存在的物质基础,它才会随之出现,因此,经济条件是财政产生的首要条件。政治条件是财政产生的必要条件。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为了维持统治阶级的统治,就需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财富。国家财政在这个时候才诞生了。它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政治条件是财政产生的必要条件。

三、财政的基本特征

1、国家主体性(阶级性和公共性)

阶级性:财政——国家或政府的行为——统治阶级——阶级性

公共性:财政的主体国家或政府本身具有公共性,财政是为国家或政府执行其职能提供财力的,属于“公办”“公事”;再者,满足的是公共需要。

2、强制性和非直接偿还性

强制性是指财政这种经济行为及其运行主要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来实施的,主要体现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上。

非直接偿还性是与强制性相一致的,是针对每一个纳税人来说的。 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平衡性)

这种平衡不是绝对的,而是大体上的、相对的平衡。 练习题

第三节 财政的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 (一)配置资源的概念

资源配置是指社会资源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之间的分配,即通过资源在不同用途、不同使用者和不同时期之间进行分配,使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以达到资源的有效和合理利用、优化资源结构的目的。广义上讲,社会资源既包括物质资源,又包括人力资源;既包括有形资源,又包括无形资源。

1、公共物品

2、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三峡,青藏公路,南水北调 3、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宇航事业,核电站事业,战备公路

4、反垄断的需要

市场作为社会资源的配置者,按照市场机制的内在规律,以市场为导向来调节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分配的职能。

(二)市场配置资源的缺陷:市场机制自发形成的配置状态不可能实现最优的效率结构。

(三)资源配置的财政机制:政府通过财政手段来引导社会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按政府意图流动,使社会资源按照有利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重新组合,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

二、收入分配职能

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一)收入分配职能的涵义:财政通过收入再分配机制,重新调整由市场决定的收入和财富的分配,达到社会认可的公平和正义的分配状态的职能。

“公平”的含义

公平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不同的国家和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层面与道德规范,都可以对公平做出不同的解释,即使是纯粹的经济效率,再经济社会中也是一种公平。

公平的衡量标准:收入分配差距的大小可以作为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标准,国际社会中常用来衡量公平的模型与指标是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1、如果社会财富完全平均分配给所有家庭会收入绝对平均,洛伦兹曲线为对角线OB。

2、如果收入分配绝对不公平,洛伦兹曲线为OAB折线,说明社会中一小部分人占有所有的社会财富,其他人则一无所有。

3、弧线OB反应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程度,弧线OB越接近对角线,收入分配越公平,越接近OAB,收入分配约不公。

4、设弧线OB与对角线OB之间的面积为X,与OAB之间的面积为y,则设x/(x+y)为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处于0到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公平,越大,越不公平。国际上公认的基尼系数的合理区间是0.3到0.4之间,我国的基尼系数处于0.5左右,这是偏高的。

(二)市场机制的分配原则:要素投入与要素收入相对称。或按要素禀赋进行分配。

(三)市场机制的分配缺陷:背离社会公平,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经济主体所提供的生产要素不同、资源的稀缺程度不同以及各种非竞争因素的干扰,各经济主体获得的收入会出现较大的差距,甚至同要素及劳动投入不对称,而过分的悬殊将涉及社会公平问题。社会公平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

(四)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必要性

市场机制给与人们的报酬是以“要素禀赋”或“生产能力”为标准的,这种建立在要素禀赋基础上的收入分配往往会使社会出现贫富悬殊,出现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收入差距过大会影响社会的稳定,经济的运行。

三、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多重含义。经济发展是一个通过物质生产的不断增长来全面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基本需要的概念,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包括消除贫困、失业、文盲、疾病和收入分配不公等现象。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是与上述概念相联系的。

(一)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涵义

经济稳定的涵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多种含义。

经济发展的涵义:生产能力的增长、经济结构的改善、社会制度的优化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产品和劳动数量的增加,通常用GDP,GNP,NI等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的含义更广。

(二)市场机制在经济稳定和发展方面的缺陷:市场经济活动是有周期的,会出现经济波动的状态,导致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

第二章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国家将通过各种形式筹集上来的财政收入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它反映了国家政策,规定了政府的活动方向和范围。

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

一、财政支出的分类

(一)按照财政支出的用途分类

1、一般公共事务;2、外交;3、国防;4、公共安全支出;5、教育支出;6、科学技术支出;7、文化体育与传媒;8、社会保障与卫生;9、医疗卫生;10、城乡社区事务;11、农林水事务;12、交通运输;13、工业、商业、金融等支出;14、转移性支出。

2007年确立的新的财政收支分类方法。 (二)按财政功能/费用类别/国家职能进行分类

国家职能主要有政治职能、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我国依据国家职能的分别,将财政支出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大类。

1、经济建设费:包括基本建设拨款支出、国有企业挖潜改造支出、科技三项费支出(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简易建筑费支出、地质勘探费、增拨国有企业流动资金、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的事业费支出、城市维护费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城镇青年就业经费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等。

2、社会文教费:主要包括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讯、广播、文物、体育等方面的经费、研究费和补助费等。

3、国防费:包括各种武器和军事设备支出、军事人员给养支出、有关军事

的科研支出、对外军事援助支出、民兵建设事业费支出、用于实行兵役制的公安、边防、武装警察部队和消防队伍的各种经费、防空经费等。

4、行政管理费:主要用于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司法机关、驻外机构的各种经费、业务费、干部培训费等。

5、其他支出:以上4类难以包括的财政支出项目,如各种补贴项目、国债利息支出等。

其中,国防费和行政管理费体现了国家的政治职能,经济建设费体现了国家的经济职能,社会文教费体现了国家的社会职能。 (三)按经济性质进行分类

按经济性质分类,实际上就是按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分类。按这一标准,可以将全部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两类。

1、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通过等价交换,取得商品和服务。

它既包括用于维持政府部门正常运转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也包括政府投资兴办各种事业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在中国,这类支出大体上包括:经济建设支出、文教科卫支出、行政支出、国防支出等等。这些支出的目的和用途各不相同,但是,财政资金支付后,都获得相应价值的商品和劳务。

购买性支出对政府和微观经济主体均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它反映了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产生直接影响,对分配产生间接影响,如果财政支出中购买性支出比重较大,政府执行资源配置职能较强。

2、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指财政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财政付出资金后,并不从微观经济主体获得任何商品和服务。

在中国,这类支出大体上包括用于社会保障的各种社会保险和福利支出、对居民的补助支出、债务利息支出、捐赠支出等。这类支出的最大特点是它并不减少私人部门可支配的资源总量,而只是在结构上调整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可支配资源的数量,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政府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没有明确的原则可以遵循,主要通过与微观经济主体谈判来确定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因此对政府和微观经济主体均形成软的效益约束,这类支出体现了政府非市场性的再分配活动,对分配产生直接影响,对生产和就业产生间接影响,如财政支出中转移性支出比较多,政府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四)按财政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划分

根据财政支出所产生收益的时间可把财政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这是现代公共经济学研究财政支出分类的一种主要方法。

1、经常性支出

经常性支出是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

其特点是,它的消耗会使社会直接收益或当期收益。它也直接构成当其公共产品的成本,按照公平原则,当其公共物品的受益应与本期公共物品的成本相对应,如果人们消费了本期公共物品却没有支付相应的代价,那就会违背公平原则,因而,在理论上说,经常性支出的补偿方式应为税收。

2、资本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是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久品所需的支出,其中有用于建筑厂房、购买机械设备、修建铁路和公路等生产性支出,也有用于建筑办公楼和购买汽车、复印机等办公用品等非生产性支出。

其特点是:他们耗费的结果将形成共一年以上的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所以,部分当其受益,更多的是以后受益。所以在资本性支出的补偿方式有两种:一是税收,而是国债。 二、财政支出规模

(一)瓦格纳法则:

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也相应随之上升;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高度,则呈相对稳定的趋势,即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上下有所波动。

瓦格纳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因素有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所谓政治因素

是指国家活动规模扩大,经济因素是指工业化、城市人口的增加。基本原因是工业化中的社会进步对政府活动所提出的日益扩大的需要。

(二)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 1、我国改革开放后财政支出增长的基本特征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运行曲线呈现先逐年下滑,而后有逐年回升的特征,这种发展变化的趋势体现了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征。 2、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发展变化原因的分析

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因而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时期,这一比重的高低也是不同的。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有本身的特殊性,这主要是由我国短期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体制转轨决定的。

(1)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下滑具有必然性。在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政府扮演一个总企业家和总家长的角色,在分配上实行“统收统支”,一方面实行“低工资,高就业”的政策,在GDP的初次分配中,个人所占比重较小,同时许多生活必需品由政府低价乃至无偿供给;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利润乃至折旧基金几乎全部上缴国家,相应地,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投资,甚至更新政策改造投资均由国家拨付。在这种体制下,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必然高。改革后,为了调动积极性,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同时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相应地,削减或取消了许多支出,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自然下滑。

(2)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有GDP的比重下滑速度过快,下降幅度过大,在改革开放的前18年间下降近20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影响了财政职能的充分发挥。这种逐年下滑的态势并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一旦我国的经济体制买上市场经济运行的轨道,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到位和GDP的加快增长,这种趋势会得到逆转。96年停止下降,97年开始回升,98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回升的速度加快。 三、财政支出的结构

(一)与财政功能分类相对应的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也称财政支出的构成。与

财政职能分类相对应的财政支出结构表明了财政支出与政府职能的关系,表明正在履行的重点职能及其变化趋势。

财政支出结构与政府职能存在着紧密的对应关系,政府职能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从而形成经济管理支出和社会管理支出,前者也称为经济建设支出,后者也称为公共支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逐步弱化,社会管理职能日益加强。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这种转变,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从改革前的平均60%左右下降“九五”时期的38.3%,下降了近20多个百分点;相反,社会公共管理支出则大幅度提高。其中有合理原因,也存在不尽合理的因素。

项目 经济建设费 行政管理费 社会文教费 五五时期 59.9% 5.3%+16.4% 14.4% 九五时期 38.3% 15.7%+8.3% 27.2% 十五时期 29.1% 19.1%+7.6% 26.6% 1、经济建设费下降的原因:(1)流动资金支出下降,自1983年起,除核工

业部、航空航天部所属的少数国有企业之外,大部分国企的流动资金“拨改贷”,这种支出的下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

(2)基本建设支出下降。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主体资金来源多样化,使预算内基建支出迅速下降,财政投资支出下降有合理的一面,但是下降速度过快,幅度过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基础设施的发展和财政对产业调整以及科技进步的支持力度。

98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基建支出又回升,但主要来自国债基金。 2、社会文教费上升:“科教兴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科学等领域的投入。这是合理的。

3、行政管理费上升:(1)经济发展,公共事务日益增多。这是必然的。(2)增长速度过快,结构变化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个人经费增长快于公用经费;补助工资、退休人员经费上升;公务费、业务费比重上升;修缮费、购置费比重下降。

(二)与经济性质分类相对应的财政支出结构

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财政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反映财政在不同时期的经济作用的不同和财政职能的变化。中国的支出结构具有发展中国家的特征,但又有其特殊性。

购买性支出体现的是财政的资源配置功能。 转移性支出体现的是财政的收入分配功能。

一般情况下,经济发达国家较少直接参与生产活动,财政收入比较充裕。财政职能侧重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因而,转移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大,往往同购买性支出平分秋色。

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府较多地直接参与生产活动,财政收入相对匮乏,购买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大。

我国的转移性支出有政策性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债务支出、社保支出。

第二节 购买性政府支出之一(消费性支出)

一、行政管理费

(一)行政管理费的构成

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包括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和外交支出。

(1)行政经费: 各级政府机关经费、各级人大经费、各党派补助费、政协经费、人民团体补助费等。

(2)公检法支出:公安支出、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人民武装警察支出等。

(3)外交支出: 驻外机构经费、国家公务人员出国访问经费、外国代表团招待费、应缴国际组织会费、对外捐赠支出以及其他外事经费等。

(二)行政管理费规模变化的一般规律:

行政管理支出的绝对数是增长的,但他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应是下降趋势,世界各国一般都是如此。 (三)我国行政管理费规模变化和现状

从增长速度上看,行政管理费在各项支出中增长速度最快,而且大部分是超过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是财政支出中增长最快的一个项目。

从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上来看,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上升,与其他国家的平缓上升或平缓下降相比,我国属于“高速爬升”

(四)我国行政管理费规模居高不下的原因

(1)政府机构膨胀。随着一国经济的增长,完善国内外法律法规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要求随之递增,经济结构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复杂化,这将带来经济职能的扩张。所有这些,都有赖于政府部门活动的加强,从而导致行政机构的膨胀,人员配置的增加。再加上国家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工作人员正常升级、升职等,都会使工资、补贴和各项福利支出明显增加。因此,行政支出迅速增加是不可避免的。

(2)财政秩序紊乱。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规范,追加预算的情况频繁发生。行政支出预算编制过程中,由于采取了基数法(增量预算),具有一定的刚性,不利于支出范围的重新制定和支出结构的优化。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的预算包干,尽管调动了单位节支的积极性,却不利于根据政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对支出范围和结构作出调整。此外,预算外收支、制度外收支、账外账、“小金库”等问题普遍存在,也导致行政支出的扩张。

(3)预算约束软化。支出使用过程存在软预算约束,缺乏竞争和降低成本的动力。中国行政支出是由财政直接拨付给使用单位,各单位又可以对行政支出进行灵活处理,甚至经常挤占、挪用。支出的不透明滋生了大量的腐败行为。

(4)政府部门运作效率低下。从政府部门投入与产出看,中国政府在1996年以1元的行政经费,创造出57元的GDP,到了2001年,这个数字下降为27

元。政府部门的运作成本越来越昂贵。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政府部门的运行成本偏高。以征税为例,1997年,中国近100万税务人员,当年收了近8000亿元人民币的的税收;而美国10万税务人员收了1.7万亿美元的税收;日本国税局5万人,只相当于中国的5%,人均征税额是中国的8倍。 二、国防费

(一)我国的国防政策: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中国国防的目标与任务: 1、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 2、制止分裂、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3、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 4、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二)国防费的构成

国防支出是用于国防建设和人民解放军方面的费用,包括国防费、民兵建设费、国防科研事业费和防空经费等。 (三)国防支出的影响因素:

一般情况下,国防支出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看,国防支出的规模是由该国的经济实力决定的。经济实力越强,能用于国防方面的支出就越大;经济实力越弱,国防开支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没有强大的经济作为后盾,国防支出就不会有实质性的增加,国家的防卫职能也不会提高。

(2)国家管辖范围的大小。一个国家的领土越大,人口越多,国家用于保卫疆土、国民安全所需的防护性开支就会越大。中国是一个大国,有漫长的边境线,这无疑会增加中国的国防开支。

(3)国际政治形势的状况。在爆发军事战争或处于军事对峙时期,国防开支会大幅上升;而在和平时期,国家周边外交政策比较成功,与邻近国家和睦相处时,则国防开支会相应减少。

(4)军事现代化程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防活动已有过去的“人海密集型”转向“科技密集型”和“投入密集型”。在现代战争中,武器先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

(5)兵役制度。中国实行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两种不同的动员制度各有利弊。义务兵役制的军事人员薪金较低,有助于减少直接的军事开支费用,但国家需要更多地承担他们复员后的基本生活保障性需求,从而增加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志愿兵役制可相应减少退伍军人的生活保障开支,但志愿兵役制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兵力动员,将增加军费开支的需要。 三、文教科卫支出 (一)教育

为什么政府要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来源于教育。 2、避免因收入差距而形成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3、教育资本市场的不发达和不完善。由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难以确定,金融部门不愿轻易发放贷款。 (二)卫生

政府对卫生事业进行干预的三条理由:

第一,减少贫困是在医疗卫生方面进行干预的最直接的理论基础; 第二,许多与医疗卫生有关的服务是公共物品,其作用具有外部性; 第三,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保险市场的缺陷是政府行为的第三个理论基础。

第三节 购买性政府支出之二(投资性支出)

一、政府投资

(一)政府投资的特点

1、非政府投资是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个人从事的投资,作为商品生产者,它们的目标是追求盈利,且盈利是由内在成本和内在收益计算的;政府居于宏观的主体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的角度评价安排自己的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

2、企业或个人主要依靠自身的积累和社会筹资为投资提供资金,所以一般难以承担规模宏大的建设项目,而且由于要追求盈利,一般主要从事周期快、见效快的短期性投资;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3、政府投资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企业囿于一行一业,投资不可能顾及非经济的社会效益。如果单纯依靠企业投资,投资结构是很难优化的。政府投资应投向“外部相应”较大的共用设施,能源、通信、交通、农业、治理污染等。 (二)政府投资的领域

1、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三峡,青藏公路,南水北调 2、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宇航事业,核电站事业,战备公路 3、反垄断的需要

4、具有非排他性:上下水道、过街天桥(单项投资数额不大,数量众多) 二、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

(一)财政对三农投入的重要性

1、农业: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生产为人类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它部门发展的重要条件,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并且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市场。

为人类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

国民经济的基础 原材料 是其它部门发展的重要条件 重要市场

②农业是一个特殊的部门,农业生产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统一。所以农产品的供给受气候条件、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波动很大,具有很明显的周期性。另外,农产品的需求实行对稳定的,需求弹性小,这就导致不稳定的供求关系会使农业部门的生产条件经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农业危机难以自身克服,必然会冲击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供给波动性

农业 农业生产不稳定 影响国民经济运行 政府介入

自身难以调节 需求稳定性

③目前,我国农业部门缺乏资金来源,农业生产率难以提高,发展农业最根本的途径是提高农业生产率,要求增加农业投入,农业资金投入的来源有两项:一是自身的积累,一是吸收资金,但是农产品销售收入小于投入成本,另一方面,农业投资收益率大于等于小于社会平均收益率,所以农业本身不能积累资金,也不能吸收外来资金,这要求国家必须干预农业经济。

第四节 转移性支出

一、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是国家以稳定社会,提高国民基本生活质量为目的,为了保证社会

成员的基本权利和基本福利,依照一定的法律和规定向全社会成员提供的各种物质帮助和服务,是一种非市场化的再分配方式和社会机制。具有普遍性,福利性,强制性和互济性。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经济意义

1、矫正市场分配的不公。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

市场机制是按要素进行收入分配的,这就必然导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弱者无法生存。现代社会,人的生老病死以及人的最低生活需要,不应该由市场裁决,这就决定了政府必须有所作为,通过收入再分配,为低收入阶层提供一个基本的生活保障。

正像有的经济学者所说:“社会虽然不能制止老天下雨,但却可以生产雨伞”。这里的“下雨”,是指人们的收入差距拉大,而“雨伞”则是指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

2、发挥“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由于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都是制度化的,社会保障的收支便于财政收支以及国民经济的运行构成某种函数关系。基于这种联系,社会保障支出随经济周期而发生的反向变化,可能弱化经济周期的波幅。经济学家津津乐道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在稳定器”作用即繁荣的年代,失业准备基金不但增长,而且还对过多的支出施加稳定性的压力;相反,在就业较差的年份,失业准备基金使人们获得收入,以便维持消费数量和减轻经济活动的下降。

3、补充私人保险市场存在的种种局限

(1)由于私人保险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会导致私人保险市场失灵;

(2)私人保险无法解决个人储蓄不足以及“免费搭车”的问题; (3)私人保险市场难以抗御系统性风险;

(4)私人保险市场无法进行有目的的收入再分配。

表6-1 逆向选择在保险上的表现

类型 风险水平 对应公平精算费率 A B C D 平均 10% 20% 30% 40% 25% 10% 20% 30% 40% 25% 25% 25% 25% 25% 保费率 选择 新的风险水平 放弃 放弃 继续 30% 继续 40% 35% 35% 35% 放弃 继续 新的费率 新的选择 (二)社保体系

形成以养老、失业、医疗三大保险为基本项目,以工伤、生育、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为辅助项目的社保体系。

1、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所谓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1)保险覆盖范围。养老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扩大了,由原来只包括国有企业和一部分城镇集体企业扩大到城镇各类所有制企业,称为基本养老保险。

(2)保险费用的筹集。养老保险费用主要由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负担,财政负责弥补养老保险计划的赤字。

(3)运行模式。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运行方式。 (4)养老金待遇。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如果个人缴费年限满15年,在退休后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若不足15年,则退休后不能享受基础养老金,其个人账户中的存储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某人退休前工资为1000元,每月交纳80元养老金,企业交纳200元,其中,企业交纳的30元划入个人账户,共缴纳了20年,省级行政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为1000元,则该职工每月可领多少养老金?

110*12*20=26400元

26400/120+200=220+200=420元。

(5)养老金管理。逐步由县市级统筹向省级统筹过渡,以便提高统筹的层次,进一步发挥互助互济、风险分担的保险功能,同时这也有利于国家对社会保险的宏观调控。在资金管理上,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即养老保险计划的缴费收入要纳入财政专户存储;支出要专款专用,并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

2、失业保险

计划经济体制下,“铁饭碗”制度,企业不倒闭,职工不失业,不需失业保险制度。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在国有企业中推行劳动用工合同制和国有企业破产制度,为了配合这两项改革,国家从1986年率先在国有企业的职工中实施失业保险(当时称待业保险)。99年,正式颁布《失业保险条件》,创立现行的事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

1999年1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将失业保险的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而创立了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

3、医疗保险

(1)医保覆盖范围:城镇所有用人单位,乡镇企业、城镇个体户是否需要为职工投保,由省级政府决定。

(2)保险费用筹集:企业6%,个人2%。 (3)运行模式: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4、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性疾病的劳动及亲属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五)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规定,在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导致劳动力暂时中断时,由国家和社会及时给予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我国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两项。一是生育津贴,用于保障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基本生活需要;二是生育医疗待遇,用于保障女职工怀孕、分娩期间以及职工实施节育手术时的基本医疗保健需要。

(六)社会救济

是国家财政通过财政拨款,向生活确有困难的城乡居民提供资助的社会保障计划。包括: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下岗职工生活补贴;农村“五保户”救济;灾民救济。

(七)社会福利

主要是对盲聋哑和鳏寡孤独的社会成员给与各种物质帮助。 二、财政补贴 (一)定义

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任务和社会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向某些特定的企业和个人提供的无偿补助和津贴。

具有政策性,价格相关性、灵活性(相对于税收优惠)和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兼并性。 (二)分类

在我国政府的财政统计中,财政补贴主要有物价补贴(在现行财政科目中名之曰“政策性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除了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

贴以外,政府还提供某些专项补贴(良种推广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财政贴息,还有税收支出实际上也是一种财政补贴形式。 (三)财政补贴的积极经济效应

1、有效地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

如对公共交通以及供水、供电和供气等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给予适当补贴,是为了平抑物价,减轻居民负担;

当粮食短缺时给予粮食部门适当补贴,是为了促进粮食生产;当粮食生产有富于时,按保护价收购,是为了保证粮食供给,同时维护农民的利益。

2、少量的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对于准公共物品的提供,可以采取私人提供,国家补贴的方式。如公交车。

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给与高新技术产业以一定的财政补贴。

4、消除“排挤效应”;

当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采取增加公共工程支出的措施,在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条件下,公共工程支出的增加,会直接增加对货币的需求量,可能带来市场利率水平上升,从而会加大私人部门的融资成本,导致私人投资的萎缩,这就是所谓的排挤效应。如果对私人给予补贴,就可以降低私人部门的融资成本,消除这种排挤效应,增强民间投资意愿,加快民间投资的恢复和增长。

5、社会经济稳定的效应。如为平抑农产品的价格周期波动的部分;如猪肉价格上涨。

第三章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必要保证,对财政收入的分析是财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

一、财政收入的概念

财政收入是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要,提供公共物品,从国内总收入中集中一部分收入。

从静态的角度考虑,财政收入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下,一定量的货币收入。 从动态的角度考虑,财政收入是一个分配过程,是国家的筹资过程。 分配过程是指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再分配。

筹资过程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是怎样去筹措资金(运用什么财政手段);二是去哪儿筹措资金(财政收入的来源);三是能筹措到多少资金(财政收入的规模)。

二、财政收入的分类

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包括税收、收费、债务收入、铸币收入(铸币税)和通货膨胀收入(通货膨胀税)。

1、税收

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完全以无偿强制的方式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形式。

2009年,我国财政收入68477亿,税收收入63104亿元,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92.2%。

2010年,财政收入83180.32亿元,财政支出93180.32亿元。其中,税收收入73202亿。

2、收费(非税收收入)

政府模拟私人物品的定价方式收取的公共物品的价格,以便收回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的全部或部分成本。如高速公路。

1999年,“收支两条线”、“以票管受、银行代收、收缴分离、财政统管” 1)专项收入,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3)罚没收入,4)国有资本经营收入,5)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6)其他收入。

3、债务收入

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借贷原则,运用信用方式所获得的财政收入。 4、铸币收入

国家凭借发行货币的垄断权而取得的收入。

?B,其中,S代表铸币税,?B代表基础货币的增加量,P代表物价水PS?平。

5、通货膨胀收入

政府通过通货膨胀的再分配而增加的收入。 P??名义收入上升?税率等级爬升?税收增加 政府发行国债?P??国债贬值?政府实际收入增加 6、国有经济收入

指政府通过对工商金融资产的经营或凭借对这些资产的所有权所获得的营利性收入。

7、国有资源收入

国家财政分权项目收入是经常发生变化的。 2007年,新的收支分类方法。

税收收入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专项收入 排污费收入、矿产资源补偿费收水资源收入、探矿权采矿权使用教育费附加收入、国家留成油销售后收入 社保基金收入 罚没收入 非税收收入 财政收入 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债务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 其他收入

转贷:政府部门向外国政府、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后转贷给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等。

另一个角度,按照形式分类可以分为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性收入。其中,经常性收入包括】税收、收费、通货膨胀收入等,临时性收入包括铸币收入,债务收入。

第四章 税收原理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 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强制地、无偿地取得实物或货币的一种特殊的分配活动。

(1)税收分配的目的是为国家实现其职能服务的。

(2)税收的主体是国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并以法律为依据的分配活动。 (3)税收分配的对象可以是实物或货币,这反映出税收分配是由实物形式向货币形式发展演变的。

(4)税收所体现的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存在征税与纳税上利益分配的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 二、税收的特性

税收的“三性”是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特征,是税收权威性的体现。不同时具备“三性”的财政收入就不称其为税收。

(一)强制性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征税,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若不履行纳税义务,就会受到法律制裁。它是税收作为一种财政范畴的前提条件,也是国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必要保证。税收的强制性不是绝对的,在企业及个人明了征税的目的并增强纳税意识后,强制性可能转化为自愿性。

强制性保证国家能够广泛地、稳定地取得财政收入。 (二)无偿性(非直接偿还性)

税收的无偿性是税收区别于国债的一个重要特性。它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对具体的纳税人而言不需要偿还。税收的无偿性是针对具体纳税人而言,税款交纳后和纳税人之间不再有直接的返还关系,但对整个财政活动而言,税收具有有偿性一面。

(三)固定性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在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其实质上是指征税有一定的、相对稳定的标准。当社会经济条件发生变化,课税标准也必随之改动,因而,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的。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三个特征的财政收入才是税收,其中,无偿性居于核心地位。

第二节 税收术语与税收分类

一、税收要素

(一)纳税人/纳税主体

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负税人(最终负担税款的人)(二者是否一致关键取决于税负能否转嫁)

(二)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依据,税种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课税对象的不同来进行的。

税源: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要么是课税对象本身,要么是课税对象相关人的收入。

税目: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或具体划分,如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所得额,工资、薪金,股息,利息,劳务费就是税目。

(三)课税标准

指的是国家征税时的实际依据,或称课税依据,如纯所得额,商品流转额,

财产净值等。

(四)税率

是指对课税对象征税的比率

应纳税额=课税对象*税率,税率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

1、比例税率

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

比例税率可以分为行业比例税率、产品比例税率和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优点:计算简便,利于征管,一般用于商品课税。

缺点:有悖于税收的能力原则,我国大部分税种采用比例税率。 2、定额税率

又称定额税率,它是按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而不规定征收比例。

优点:计算更为简便,从量计征,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缺点:累退性质,负担不尽合理 3、累进税率

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低。

可以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是指把课税对象的全部按照与之相应的税率征税,即按课税对象适用的最高税率统一征税。

超额累进税率是指把课税对象按照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规律,各等级分别计算税额,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税率。

二者的差异:

全额累进程度高,超额累进程度低,在税率级次和比例相同时,前者负担重,后者负担轻。

在所得额级距的临界点处,全额累进会出现税额增长超过所得额增长的不合理现象。

全额累进计算简单,超额累进计算复杂。 现行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假设薛老师某月的工资所得为9000元,请分别按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计算这个月她应该缴纳多少税款。

(五)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

税收能力是指应当征收上来的税款的数额。包括纳税能力和征税能力,其中,纳税能力取决于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征税能力取决于税务管理效率。

税收努力是指税务征收全部法定应纳税额的程度,或者说是税收能力被利用的程度。税收努力决定了潜在的税收能力中有多大比例能转变为实际的税收收入。

税收努力取决于税制的完善程度和税务部门的征管水平。 (六)起征点和免征额

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 免征额是指对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 二者的相同点在于:当课税对象小于二者时,均不征税。

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当课税对象大于免征额,就超出部分征税。当课税对象大于起征点时,就全部课税。

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实施的是免征额制度,营业税实施的是起征点制度。

(七)税基

课税基础,是指建立某一种税或一种税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 (八)纳税期限

是指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发生之后,必须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时间期限。 (九)附加、加成和减免

调节纳税人税收负担的灵活性措施。

1、附加是指地方政府在正税之外附加征收的一部分税款,作为地方政府的税收来源。如教育费附加

2、加成即加成征收,是国家出于某种政策性考虑而对特定的纳税人加征的一种措施,如劳务报酬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 0——20000 20000——50000 50000—— 3、减免 减税、免税 (十)违章处理

税法规定的对纳税人违反税法的行为给予处罚。

偷税:纳税人有意识地采取一些非法的手段不交或少交税款的行为。 欠税:纳税人不按规定的纳税期限缴纳税款。

骗税:企事业单位利用假报出口等欺骗手段,从中骗取国家的出口退税。 抗税:以暴力,威胁等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二、税收分类

(一)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最主要的方法

1、流转税(商品税)

税率 20% 30% 40% 速数 0 2000 7000 以流通中的商品为课税对象的税类,计税依据为流转额,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等。

2、所得税

以纳税人的净所得为课税对象的税种,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障税等

3、财产税

指以各类动产和不动产为课税对象的税收,如房产税、遗产与赠与税。 4、资源税

是指以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的税种,如石油、天然气、成品油、煤矿、食盐等。

5 行为税

以某种特定的行为为课税对象的税类,其目的是贯彻国家某项政策的需要。如印花税,屠宰税和筵席税。

(二)按税负是否可以转嫁,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税款不能或很难转嫁的税种属于直接税。纳税人=负税人 税款能够或很容易转嫁的税收属于间接税。纳税人≠负税人 所得税和财产税属于直接税 商品税属于间接税 (三)按税收的计量标准分类

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计税价格为课税标准的税收。往往采取比例税率。 从量税:以课税对象的实物单位数量(数量、重量、容量)为课税标准的税收。往往采取比例税率。 (四)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

价内税:凡税金构成价格组成部分的,称为价内税。 价外税:凡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的,称为价外税。 价内税的计税依据为含税价——侧重于厂商或生产者。

价外税的计税依据为不含税价——侧重于消费者。 如增值税:零售环节以前为价外税,零售环节为价内税。 (五)按税收的隶属关系划分

中央税 地方税 共享税

(六)按税收收入是否规定专门用途

一般税:用于政府的一般预算支出

特定用途税:又称目的税,专款专用的税收,如社保税、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

第三节 税收负担与转嫁分析

一、税收负担的含义与分类

税收负担是指国家征税给纳税人带来的经济利益损失或转移,它反映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通过税收进行分配的数量关系以及纳税人承受税收的情况。 三、税收负担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税收负担与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率有密切关系,其负担的轻重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合理的负担不仅可以保证国家的资金需要,而且可以促进经济的持久发展。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供给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阿瑟?B?拉弗(Arther.B.Laffer)用一条曲线说明了税率和税收的关系,后来税率——税收收入的关系就被称为“拉弗曲线”(如图8—1所示)。

(一)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归结为三个基本命题:

(1)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而低边际税率会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2)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减少资本存量,而低边际税率会鼓励投资,增加资本存量;

(3)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收入的多少不一定按同一方向变化,甚至可能按反方向变化

税收 E(收入最高点) T

←拉弗曲线

正常范围 禁止范围 O t*(最优税率) 100% 税率 图8—1“拉弗曲线”

(二)供给学派的三个基本命题可以从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弗设计的“拉弗曲线”得到说明。

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 横轴代表税率,纵轴代表税收或经济增长。

税率从原点开始为0,然后逐级增加至B点时为100%

税收收入与税率的函数关系呈曲线OAB状态,当税率逐级提高时,税收收入也随之增加,税率提高至OC时,税收收入达到最大,即OA,税率一旦超过OC,税收收入反而呈下降态势,当税率上升到OB时,税收收入因无人愿意工作下降为0,所以,CAB区域为税收的禁区。

供给学派认为20世纪80年代,美国税率处于禁区,因此,实施了“减税”为核心的税改。

经济含义:

(1)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 (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税率,如D,E。相比,D点更优。

(3)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理论上说,应当存在着一种兼顾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最优税率。

三、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1、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概念

所谓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把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表现:纳税人≠负税人

特征:(1)税负转嫁与价格升降有直接联系,而且这种价格升降是由税负转嫁引起的。(2)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收负担的再分配,不会引起国家收入量的变化。(3)税负转嫁是纳税人在利益机制驱动下的主体行为。

两个相关的概念:

税负归宿是指处于转嫁过程中的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或最后结果。 逃税是指纳税人以不合法的方式逃避纳税义务,如偷税、漏税、抗税等等。 二者的区别:1、是否违法;2、是否造成国家税收收入的降低

2、税负转嫁方式

(1)前转(顺转)

是指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将税收负担转嫁给购买者,是税收负担转嫁的基本形式。可以分为不完全转嫁、完全转嫁和超额转嫁。

(2)后转(逆转)

纳税人通过压低商品购进价格或工人工资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供货商或雇佣工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es.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