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更新时间:2024-03-07 08: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挂图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它对小猴子说:“我买9个”。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13-9=□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 1+3=4 方法二:13-3=10 10-6=4
方法三:9+( )=13 9+(4)=13 ??
5、师:同学们能用这么多方法来计算13-9,真不简单,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算法的优化)
6、试一试。
出示:14-9= 12-9= 17-9= 让学生用方法二来计算。
提示:可以先用小棒摆摆再计算。 指名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先独立完成,再同伴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
1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算式的含义以及计算的方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计算的方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你能帮小蚂蚁算一算吗?指导书写格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
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9)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方法一:一个一个地减. 13-9=4 方法二:先减去3,再减去6. 方法三: 9加(4)等于13.
教学后记: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力求能正确地算出得数。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为继续学习十几减8、7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十几减9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学具。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做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做练习一第1题。
2
(1)分别出示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话,从中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同伴交流算法。 2、做练习一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让学生比较一下每组题有什么特点,并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3、做练习六第3题。
游戏“跳树桩”:同桌间合作口算。抽几道题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思路。 4、做练习六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以开火车的形式交流答案。 5、做练习六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交流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做练习六的第6题。
游戏:小青蛙过河。让学生看图说说题意,然后指导书写格式,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并在全班交流答案。
7、做练习六的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说说题目所表示的意思。 8、做练习六的第8题。
第1题,教师指导看图理解题目意思,然后让学生完成在书上,再集体读一读。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 三、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想一想,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十几减9你会算了吗?
教学后记:
十几减8、7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
3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挂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请看(出示图)白兔妈妈带着小兔也来了,你听它在考小猴子:“如果要拿走8把,还剩多少把?”。可是,小兔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你们能帮帮小兔吗?先说怎样列式?根据回答板书:15-8=□
你想怎样计算呢?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5个怎样减去8个? 2、实物操作。
讲述:如果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5-5=10 10-3=7 方法二:10-8=2 2+3=5
方法三:8+( )=15 8+(7)=15
5、算法优化:这么多种算法,小朋友觉得哪一种最容易算? 6、试一试。
书上P5试一试中也为你们准备了两道题,请你用这种最容易的方法来计算,好吗? 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算法,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集体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看图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出题目所表示的意思。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计算,再比较。使学生加深认识“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不要求统一算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交流时可以根据学会的错误说说计算方法。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过独木桥”:同学们,如果你们算对了就可以过桥了,看谁先过桥。 (1)小组合作口算。
(2)比较十几减8和十几减7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8、7)
4
板书设计: 十几减8、7
15 - 8 = 7
方法一:15 – 5 = 10 10 - 3 = 7 方法二:10 – 8 = 2 2 + 5 = 7 方法三: 8 + ( 7 ) = 15
教学后记:
练习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力求能快速正确地算出得数。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为继续学习十几减6、5、4、3、2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8、7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挂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8、7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做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做练习二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加深理解“想加算减”的方法。
2、做练习二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 3、做练习二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再说说计算方法。 4、做练习二的第3题。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看谁先算完。 5、做练习二第6题、第7题、第8题。
分别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在全班交流答案。 6、做练习第9题。
5
游戏“送小松鼠回家”:小松鼠迷路了,你能送它回家吗?指导书写格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7、做练习第5题和第10题。
先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说说用什么方法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想一想,这节课你又有哪些新收获?你能说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教学后记:
十几减6、5、4、3、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知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
2、在观察操作中经历学习过程,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 3、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实现数学的价值,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同时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资源:主题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6
引导:在美丽的森林里,住着聪明机灵的小老鼠杰瑞和可爱的小兔子杰比,他们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太阳真好,小老鼠杰瑞跑去和杰比玩,看见小兔子杰比正在采蘑菇呢!
提问:仔细看图,你从图上知道了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1)一共有多少个蘑菇?6+5=11
(2)一共有11个蘑菇,其中花蘑菇有6个,蓝蘑菇有几个?11-6=5 (3)一共有11个蘑菇,其中兰蘑菇有5个,花蘑菇有几个?11-5=6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合作探究
(1)11-5,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小组讨论交流。 方法一:5+6=11 11-5=6 方法二:10-5=5 5+1=6 方法三:11-1=10 10-4=6 从11开始往前数。
(2)优化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最容易? 2、尝试运用。
计算11-6 12-3 13-4
(1)提问:你是怎么算的?能用最容易的那种算法来算吗? (2)交流算法。 三、活动体验,建构知识。
1、 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交流时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2、 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观察每组题目,比一比相同与不同的地方,再算一算。 3、 想想做做第3题。算算比比,感受退位减与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区别。 4、 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看题,说说题目的意思,然后独立完成在书上。
5、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说说用什么方法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四、回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怎样计算十几减6、5、4、3、2吗?
教学后记:
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选择信息,
7
处理数据的能力。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小组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方法,熟练计算。 教学资源:挂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引导:今天,动物园里的小动物门在举行游艺会,小朋友,你们想去看吗?那,我们出发吧! 二、过关游戏。
1、第一关:智力大考盘 小狗忘了5+8 14-6 该怎样算,你们能帮助它吗? 交流不同的思维过程及方法。完成练习三第1题。
2、第二关:方法大比拼。
小兔在计算7+6和12-5,它找到了不同的方法,你能找到几种?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交流,完成练习三第3题。
3、第三关:大象采椰子 学生理解题意后,组织学生游戏。完成练习三第2题。 4、第四关:数字密码,完成练习三第4题。
5、第五关:问题解决。完成练习三第5、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集体交流,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计算。
6、第六关:数学小迷宫,练习三第7题。
小猫准备了一些蜡笔,请你给得数大于8的涂上红色,得数小于8的涂上绿色。 三、自主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后记:
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感知进位加、退位减的实际意义和算法。 2、通过整理、完成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熟练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 3、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归纳整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整理、完成减法表,并在表中探索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探索减法表中的排列规律。
教学资源:复习题第1题图;加、减法表挂图。(有条件的可用配套课件) 教学过程:
8
一、复习进位加、退位减计算方法
1、出示第13页复习题第1题题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 2、让学生根据图列出三个算式,并把自己列式计算时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3、反馈交流。说说每一题是怎样算的,并说说几个算式之间的联系。 二、整理减法表
1、整理减法表
(1)师:白鸽是动物王国辛勤的邮递员。它们每天都要给各家各户送各种信件。瞧,今天它们已经送了这么多信了——(出示第2题挂图)
(2)仔细观察信箱的排列规律,看看这三只白鸽带的三封信应该送到哪个信箱里去? (3)你能替辛勤的白鸽们把剩下的信送完吗?请你试着填完整这些信箱中缺的算式,有困难的可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填。
(4)反馈交流,师填完整减法表。(5)你有没有发现,这些信箱的排列上也藏着一些小秘密呢?(先在小组里讨论,再组织集体交流) (6)找出差是5、8的算式。
(7)师随意指算式,让学生快速口答得数。 (8)同桌进行此项活动。
(9)完成第4题,让学生说说这类题目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做? 三、算一算、赛一赛(复习第6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学生独立口算,师掌握时间。
2、反馈校对,奖励前10名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复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题意,会运用所学的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9
2、加深对生活中数学的认识,初步形成数学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难点: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在具体情境中正确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资源:主题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口算
9+2 16-9 13-4 5+7 15-5 6+8 11-3 8+8 13-6 12-7 9+6 10+7 17-8 14-8 7+7 18-9 4+8 13-5 8+3 3+9
(1)教师用口算卡片逐题出示,让学生口算后直接写出得数。 (2)反馈校对,奖励全对的学生。 2、在○里填上“﹥”、“﹤”或“=” 7+4○12 15-9○5 5+7○11 11-6○6 13-4○8 9+4○13 (1)学生独立填○。
(2)反馈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比的。
3、完成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交流答案。 二、解决问题 1、做复习题第7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说说图意。 (2)你能根据图意列出算式吗?试试看。
(3)反馈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做复习题第8题 2、(1)出示左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意。 (2)学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3)反馈评议,说说为什么用加法算。 (4)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右题。 (5)反馈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6)就题小结: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算;知道两部分的和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用减法算。
(7)右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3、做复习题第9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根据图意列式计算。 (3)反馈交流。
10
个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各有多少个吗?梯形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其实我们现在只认识了图形王国中的一部分,图形王国中还有很多图形等着我们去认识呢。你想成为小小设计师吗?请你也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片若干,拼成一幅美丽的图片作为明天的礼物送给你的妈妈,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对,三八妇女节,相信你妈妈收到你的礼物一定会感到很幸福的。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把学生作品进行展示交流。
请一部分同学上讲台前,举起自己小组拼成的图画,说说你们拼的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图形? 五、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哪两位新朋友?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后记:
练习四
教学目标:
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在折一折、搭一搭、拼一拼等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学资源:各种图形的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谁能说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 今天啊,我们继续来研究它们上一堂练习课。 二、练习 1、第1题
(1)出示第1题,要求观察这幅图是由哪些形状拼成的? (2)分类数一数,并把书上填好。 (3)交流并说说怎样才能数得既对又快。 2、第2题
(1)读题,理解题意“什么是对折两次?”
(2)学生选择一种折法,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折出的是什么图形?
(3)集体交流,并说一说:正方形纸对折两次一般有哪几种折法?各折出什么图形? 3、第3题
16
(1)请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提问:“你能把它折成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吗? (2)学生操作。
(3)交流不同的折法并展示。 4、第4题
(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思考怎样折才能折出一个正方形? (2)学生操作。 (3)交流不同的折法并展示。 5、第5题
(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你能把这张纸,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2)学生操作。 (3)交流不同的方法。 7、第7题
(1)师:瞧,我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片拼成的一幅画,是什么?漂亮吗?这个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各有多少个吗?梯形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其实我们现在只认识了图形王国中的一部分,图形王国中还有很多图形等着我们去认识呢。你想成为小小设计师吗?请你也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片若干,拼成一幅美丽的图片,行吗?
(2)学生动手拼一拼,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拼的?
教学后记:
认识整十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
2、会正确地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整十数和一百。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百,知道个位、十位、百位以及这三个数位的顺序。
3、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十个十个地数数的过程,理解整十数的组成。
教学资源:1、配套教学光盘;2、教学用小棒、计数器;3、学生每人几捆小棒及一个计数器。 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小动物们今天在森林公园进行数学竞赛,蓝猫打算乘着智慧列车去参加,小朋友们想
17
一起去吗?可是蓝猫把开启智慧列车的密码丢失了,不过不要紧,密码就藏在列车的车厢上呢!让我们一起来看—— —— 2 —— 4 —— —— —— 10 —— 12 2、原来密码就是068,现在,让我们一起乘着智慧列车出发吧。 二、活动探究 1、认识整十数和一百
(1)森林公园门口,小狗在数小棒呢!我们跟它一起数:1、2、3??10(多媒体) (2)10个1根捆成一捆,得到1个十,一捆是十根。 (3)2捆是多少根呢?3捆是多少根?6捆呢?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2个十是二十 3个十是三十 6个十是六十)
(4)学生用学具摆,愿意摆几捆就摆几捆,并与同桌说说有几个十,是多少。 (5)一起十根十根地数: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多媒体) 师指出:10个十是一百(板书)
追问:我们把10捆小棒摆成一大捆,一大捆就是100根,那么,一百里面有几个十? 过渡:小朋友们帮助小狗解决了问题,小狗很高兴。不过小狗想起来它的好朋友小猫有几道问题不会解答,小朋友们愿意帮一帮小猫吗? (6)组织练习
① “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数一数每串珠子有几颗,有几串,想想一共有多少颗,再指名回答。 ②“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木块图,让学生看清图中的一条木块是几个小木块,然后独自填写,填好后组织学生交流。 ③“想想做做”第3题
过渡:小猫小狗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问题,它们邀请小朋友们继续参观。咦,小青蛙是不是也遇上难题了?我们赶快来看一看。 2、读写整十数和一百
(1)出示计数器,要求学生说说对此已经知道了什么。
(2)师在十位上拨3颗珠子,让学生说说表示多少,是怎样想的。
师:是啊,十位上的3颗珠子表示3个十,3个十是30。(边板书边指导30的写法) (3)在十位上拨6颗珠子,让学生说说表示多少,并指名板书60。
(4)学生自己在计数器上拨一个数,让同桌说一说是多少,并请他写出这个数。 (5)师在十位上拨珠,让学生一十一十地数,从十数到一百。
师:当十位上满10颗珠子时,也就是10个十,那就是——一个百,所以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数位——百位。10个十是一百,我们可以在百位上拨一颗珠子,这一颗珠子就表示1个百,是一百,谁会写一百?(指名尝试板书100)
(6)闭上眼睛想一想计数器上从左边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分别是什么数位。 过渡: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又帮助小青蛙解决了问题,本次数学竞赛还有很多好玩的题目等着我们呢,你们有兴趣去解答吗? 三、巩固应用
18
1、“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画一画后用实物投影反馈。 2、“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填写后反馈。 3、“想想做做”第6题 (1)学生独立填空格
(2)反馈交流,说说“80是接近100,还是接近30?” (3)看着这两排数,你还可以说些什么? 4、“想想做做”第7题 5、“想想做做”第8题 四、总结反思
1、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些数,小朋友想想,今天我们认识的数有什么特点? 2、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并板书课题:认识整十数
教学后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能积极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小朋友喜欢吃冰糖葫芦吗?冰糖葫芦什么味儿?
2、今天小松鼠和小熊给我们大家带来了一些冰糖葫芦,看看小松鼠拿了几串?小熊拿了几串?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结:一串冰糖葫芦有10个,小松鼠拿了3串,就是3个十,是30;小熊拿了两串,就是2个十,是20。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9
1、教学例题
(1)提问:看着这些冰糖葫芦,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一共有多少串冰糖葫芦?一共有多少个冰糖葫芦?小松鼠比小熊多拿多少个?小熊比小松鼠少拿多少个?)
(2)求一共有多少个冰糖葫芦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算式? (3)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0+20= (4)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5)你想怎样算?
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想一想,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讨论,然后说给组内的小朋友听。
小组内讨论后,组长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算式的得数。
(学生可能会说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也可能会说因为3+2=5,所以30+20=50。)
(6)谈话:刚才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板书课题)小朋友们的算法都很好,我们的好朋友也来了,让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算的。 课件显示——
小蘑菇:我是十个十个地数,30,再数两个十,是40、50。 小萝卜: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是50。 小辣椒:因为3+2=5,所以六0+20=50。
小结:我们的好朋友算得和大家都一样,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就用哪种方法算。 2、教学“试一试”
(1)提问:刚才,我们提的哪个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计算? (2)你会列式计算吗?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0-20=10、 (4)提问: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会说因为3-2=1,所以30-20=10;也可能说3个十减2个十是1个十,就是10。) (5)小结:小朋友们自己动脑思考并与同学合作,学会了一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以后做题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算。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第一组、第二组题让学生按组计算。
(2)出示第三组的第1题,让学生自己写出相应的第2题。
(3)让学生自己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进行计算。全班交流各自的出题情况。 3、“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小鸭子20+20找到了它的妈妈40。其他小鸭子找不到妈妈了,你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妈妈吗?在书上画线连一连,连好后同桌互相检查。
20
4、“想想做做”第5题
(1)请小朋友看第5题,我们来做开火车游戏。仔细看图,你知道火车怎么开吗? (2)学生在方框里填数后,一人报得数,全班学生一起校对。 5、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5、6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积极思考,学到了很多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教学后记:
认识几十几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非整十的两位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非整十的两位数的意义,能按顺序写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这些数。 教学难点:正确数出“几十九”后面的整十数。 教学资源:实物投影、学生40准备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来进行摆小棒比赛,比比谁摆得又对又快。 二、直观认识几十几
1、师:请小朋友们数出23根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摆得又快又好。 2、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摆法,比一比哪种摆法好,好在哪里。
〔让学生感到摆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较好,因为这种摆法能一眼看出是23根。〕 3、师:刚才老师说出23这个数让你们摆小棒,你们摆得都很好,下面让你们先摆小棒再说数,看谁能摆得对,说得对。
4、提问:3捆添上4根是多少?你怎么知道这是34根的?3捆添上9根呢?你怎么知道这些是39根的?
21
5、讨论: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小组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6、提问:三十九根添上一是四十,那么四十九添上一、五十九添上一?九十九添上一各是多少呢? 7、让学生从四十数到一百,每人数给小组内的小朋友听。 三、教学写数、读数和数的组成
1、教师先在计数器上拨珠,十位上拨2颗珠,个位上拨4颗珠。
2、提问:你知道现在计数器上的算珠表示的数是多少吗?谁能对照着计数器把这个数写出来? 3、让学生一起把这个数读出来。
4、提问:24中的“2”表示什么?“4”呢?24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5、让学生用计数器在小组内拨34和43,完成第21页例题的填空,然后进行“几十几”数的听写练习。 四、巩固反思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数一数我们教室里有多少个小朋友,看谁数得又对又快,并告诉同桌你是怎样数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1)师:小朋友们爱吃香蕉吗?白菜博士给大家带来多少根香蕉呢?请小朋友们5个5个地数。谁数对了就可以掉这些香蕉了。
(2)你能5个5个地从5数到100吗?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试着数一数,然后组织交流结果并说说是怎样数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读出图上的数,并说一说这些数所表示的意思,然后在我们的生活中找一找哪里有几十几的数,先对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5、“想想做做”第5~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 五、总结评价
师: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样的数呢?下课后再找一找在哪里能发现“几十几”的数,与同学或教师交流。
教学后记: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
22
1、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资源:教学挂图、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自主学习
1、师:今天,小猴的桃园丰收啦!它请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去吃桃。(出示挂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根据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列式? (1)一共有多少个桃?30+4=34 4+30=34 你是怎么算的?
①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②数:30、31、32、33、34(可借助计数器或小棒)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加法算式中的每个数也有各自的名称。教师介绍“加数”、“和”。 引导学生说说“4+30=34”中各部分的名称。 (2)一共有34个桃,筐里有30个,外面有几个? 34-30=4 你是怎么算的?
①34是3个十和4个一,去掉3个十,剩下4个一(借助学具) ②想加法。
(3)一共有34个桃,外面有4个,筐里有几个?列式并说说算法。 介绍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观察四个算式的特点,揭题: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二、巩固练习,深化应用 1、计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80+5 56-50 62-2 96-90 3+50 2+80 20+6 28-8 选择几题说说各部分名称 2、“想想做做”第1、2题 (1)出示图,让学生说图意。 (2)根据图意,列出四个算式。 (3)反馈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1)同桌合作练习,说出得数。 (2)反馈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3)根据下面的算式,你能想到其它三个算式吗?
①3+70 ②54-4
4、“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根据表中第一行的名称说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计算。 (2)算一算两张表中的得数。
23
(3)反馈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1)要求学生在两分钟内完成。
(2)交流并请做得快的学生介绍经验:怎样才能做得既对又快。 6、“想想做做”第6、7题 (1)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2)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总结反思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教学后记:
练习五
教学目标:
1、复习认数方面的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百以内各数的含义,强化数数能力以及运用数进行交流的能力。
2、能正确计算整十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百以内数的含义,运用学过的数正确进行交流、表达。 教学资源:计数器、钟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认数方面的基础知识 1、第1题:看图及计数器,完成填空: (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 )。 ( )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第2题:
(1)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0的数是( )。 (2)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7的数是( )。 (3)十位上是( ),个位上是( )的数是( )。 3、第3题:
(1)让学生在两分钟内完成这题。
24
(2)交流:指名几人说说是怎样想的。
二、巩固解决问题的练习,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第4题:
(1)实物投影出示表格
(2)要求学生怎样求出括号里的数。 (3)学生计算。 (4)交流。 2、第5题: (1)学生独立计算。
(2)交流: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三、全课总结,课堂练习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练习:
(1)(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 )。 64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98里面有( )个一和( )个十。 ( )个十是40. (2)按规律填数:
5、10、15、( )、( )、30、( )、( )、( )、( ) 2、4、( )、8、( )、12、( )、( )、( )、( ) 50、60、( )、80、( )、( )
教学后记:
数的顺序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
2、运用操作活动,结合现实背景,了解“单数”、“双数”并进行简单应用。
3、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100以内的数按顺序进行整理,并寻找规律。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规律和运用规律。
25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整理百数表
1、激趣导入:数学王国开运动会啦!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娃娃是怎么排队的?
要求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
追问:咦,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娃娃还没来吗? 2、小组活动:边数数边填写,在书上完成百数表。 二、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1、各小组展示百数表。
2、谈话:这张百数表里可藏着好多有趣的奥秘呢!先请小朋友横着选几排数读一读,在小组内说说数娃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如:41、42、43??50,左边九个数的十位上的数是相同的,个位上的数依次是1、2、3、??9,最右边是整十数等。)
再让学生指着不同横排说一说。
进一步启发:竖着看又有什么规律?斜着看呢?转弯看呢?请小朋友积极开动脑筋,把你发现的规律告诉小组里的小朋友!
3、谈话:小朋友真了不起,在这张百数表里发现了这么多奥秘!老师还做了几个“魔力框上”,大家仔细观察,在“魔力框”里你还会有新的发现的!
①投影出示:用三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百数表里框出几个数。要求读一读,并找一找这几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②在小组里照样子用“魔力框”框一框,交流自己的发现。
4、提问引导:(出示带一个数的框)你能按照前面的表,猜出框里另外的几个数吗?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出示分类标准: (1)个位是5的数; (2)个位是0的数; (3)十位是5的数。
要求各小组自由选择一个标准,把符合该标准的数称作“我们的朋友”。然后分小组活动,找出自己的好朋友,并把它们按顺序排一排,读一读。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弄清题目的要求后,独立完成,再交流各自的思考和体会。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填一填,再讨论。
4、“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挂图后,着重引导学生理解:现在要看35号,说明35号还没有看,已经看了34人。 四、总结
提问:这节课小朋友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发现了哪些奥秘?
教学后记:
26
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 教学难点: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了解家人的年龄,谁来汇报一下?(指名说) 2、刚才×××小朋友说他爸爸是36岁,爷爷是63岁,那么你们知道谁的年龄大吗? 3、要比较年龄的大小也就是比较数的大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教师讲述故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潮水退去以后,沙滩上露出了美丽的贝壳。一会儿,小松鼠、大白兔都捡了一篮贝壳。小松鼠数了数说:“我捡了38个贝壳。”大白兔数了数说:“我捡了46个。”小松鼠说:“我捡得多。”大白兔说:“我捡得多。”到底谁捡得多呢?你能给他们当一下裁判吗?
2、小松鼠、大白兔到底谁捡得多呢?为什么?请你把想法告诉你同桌的小朋友。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表扬说得对的小朋友。
4、指出:比较两个小动物谁捡得多,也就是比较38与46的大小。(板书:46○38)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多种方法。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符号表示,谁来写一写?
5、指名板书后读一读。 6、试一试(出示计数器)
(1)看着计数器把数写出来。(53、56;100、98)
(2)这两组数我们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学生在书上完成) (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小结学生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三、组织练习,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2、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1)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个位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去掉重复的,排一排。说说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一共有几个?是哪几个?
(2)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十位上是6的两位数,比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3、“想想做做”第5题
(1)看图,兔妈妈给小兔照了3张照片,猜猜各是什么季节?各个季节的温度也不同,看了计温的温度计,老师写出了3个表示气温的数:2度、20度、35度。 (2)你能用符号表示3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4、“想想做做”第6题: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5、写数游戏:学生随意写一个数。
27
(1)以小组为单位从小到大排一排。 (2)比30大比60小的数站起来排队。 (3)个位是7的数站起来排队。 (4)大于60的数站起来排队。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来形容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多些”、“多得多”的具体含义;能够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
来描述两个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量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情境出示:小猴、小猫在进行折五角星比赛。
师指着图说:“这是小猴折的,它折了34个,这是小猫折的,它折了38个。 2、提问:如果你是裁判,你会怎么说呢? (小猫比小猴折的多些)
3、提问:还可以怎样说?(小猴比小猫折的少些) 4、同桌互相说一说。
5、小兔看到小猴、小猫在折五角星比赛,它也赶来了。瞧,小兔折了74个呢!那小兔跟小猴、小猫比,怎样呢?(小兔比小猴多得多;小猴比小兔少得多)
6、尝试应用
小兔和小熊来到果园里,看到了苹果树和梨树。小熊说:“苹果有50个。”小兔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梨可能有多少个?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打“√”。并说说为什么。
7、小结延伸:
2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比较两个物体数量的多少时,可以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它们相关的程度。 二、综合应用,深化认识
1、“想想做做”第1题:小芳和小明比赛拍球,小芳拍了46下,小明说:“我拍得比你多得多。”小明可能拍了多少下?
2、“想想做做”第2题:一班共有38人,二班人数比一班少一些。二班可能有多少人? 3、“想想做做”第3题:排球25元,篮球比排球贵多啦!这个篮球可能是多少钱? 4、“想想做做”第4题:小猴拿了50,小猫拿了45。他们会怎样说?小狗拿了85,小熊拿了40,他们会怎么说?
小组活动,同桌拿数字卡片比一比,说一说。 三、全课总结,强化认识
1、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2、那我们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进行一次猜数游戏。师先示范,后学生同桌合作进行。
教学后记:
练习六
教学目标:
1、复习认数方面的知识,比较数的大小。
2、运用操作活动,结合现实背景,了解“单数”、“双数”并进行简单应用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及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整十数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及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比较数的大小 1、 第1题:
(1)学生在书上填写。
(2)小黑板出示,交流学生填写是否正确。
(3)提问:①在填出的数中,哪个数最接近90?你是怎样想的?
②97接近100还是接近90?93呢?能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吗? 2、第2题:把80、36、63、56、37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填在□里。
□﹤□﹤□﹤□﹤□
29
3、第5题:
(1)出示题目:我校一年级有80人。二年级的人数和一年级差不多。二年级可能有多少人? (2)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二、认识“单数”、“双数” 1、第3题
(1)出示表格。教师示范在表格中依次圈3个双数,提出:你能照样子接着圈一圈吗?再把圈出的数读一读。
(2)启发思考:你觉得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没有圈出来的数呢?指出圈出来的是双数,没有圈出来的是单数。
(3)师举例让学生辨别是“单数”还是“双数”。 2、第4题
先指导学生弄清图意,特别是左右位置关系的相对意义,再让学生说一说各自的判断和理由。 三、全课总结(略) 教学后记:
复习
教学目标:
1、复习认数方面的知识,比较数的大小。
2、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及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复习认数方面的知识,比较数的大小,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小黑板、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关口算
40+30 40+3 50+7 7+50 40-30 43-3 57-7 57-50
1、先进行计算,说说对于每一组的四个算式你是怎么想的? 2、选择第一组四个算式进行观察比较,说说有什么异同? 横着比: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 整十数减整十数、几十几减几 3、说说第二组的异同。
30
二、复习数的组成
1、第1题:学生自己在书上填写,再交流。 第2题
(1)实物投影出示: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46接近50,还是接近40?44呢? (2)学生自己在书上填写。 (3)集体交流。 3、第3题:数数填填
(1)出示钟面:钟面上每一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圈共有多少个小格? (2)交流数的方法,数一数,后填空。 三、复习比较数的大小
第4题学生自己填写,再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四、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第5题:他们坐哪辆汽车比较合适? 我们班有38个人去春游。
第一辆车 第二辆车 第三辆车 50座 40座 30座
2、第6题:一筐苹果有20个,猜猜一筐草莓大约有多少个?
3、第7题:爷爷的岁数比65大,比70小,你们猜猜爷爷大概是多少岁?你家有个人的年龄比爷爷小一些,会是谁?
4、第8题
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吗?
游戏规则:我在纸上写一个两位数,请一个小朋友来猜,可以用太大了,太小了,大得多,小得多等语言提示。
(2)同桌游戏。 五、全课总结(略)
教学后记:
我们认识的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
31
2、初步学会简单的估计,从而发展数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
3、与他人交流,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与能力;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资源:每组一袋糖、一袋花生、一袋黄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想知道是谁吗?看!(课件出示一只由“1~10”这几个数组成的猴子。)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新朋友,有什么发现?小猴身上有哪些数?除了这些数,你还认识哪些数?
看来,小朋友认识的数还真不少。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着100以内的数呢? 二、活动探究 1、说一说
(1)你会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吗?
(如果学生说话涉及的面较狭窄,老师播放课件,让学生听听其余小朋友说了什么,引导学生拓宽思维面,而后再组织学生小组交流。)
(2)说一说家中每个人的年龄。
(3)请两个学生互猜对方爸爸、妈妈的岁数。如:一个人猜,另一个人用“大些”、“小些”或“大多了”、“小多了”提示。
(4)同桌模仿上述两个学生进行互猜活动。
(5)小明家有一个人,今年是64岁,这个人可能是谁?为什么? 2、猜一猜 (1)糖和花生
①每组桌上都有三个口袋,1号口袋,里面是糖。请小朋友像老师这样把手张大了,抓一把糖,尽量多抓一些,数数有几粒,记在心里,然后放回口袋。
②2号口袋,里面是花生。如果像刚才那样抓一大把,大约有多少粒呢?先猜一猜。(提示:将花生的粒数与糖的粒数进行比较,并追问:为什么猜花生的粒数比糖的粒数多?) ③学生抓一把花生验证自己猜测。
④小结:花生的个儿小,糖的个儿大,同样抓一把,花生比糖的粒数多。
(2)黄豆
①3号口袋,里面是黄豆。请小朋友先估计一下,如果像刚才那样抓一大把,大约有多少粒黄豆?为什么?并实践验证。 ②学生在音乐声中小组活动。
③实物投影出示三种实物各一粒,问:“抓一把糖大约有几粒?一把花生呢?一把黄豆呢?为什么同样抓一大把,有的只有几粒,有的十几粒,而黄豆有60多粒? ④引导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说明。
(3)根据教师所抓物体的粒数猜物体①刚才,小朋友抓在把花生大约有10粒,如果老师抓一把大约有几粒呢?为什么?如果抓两把呢?
32
②现在老师又抓了一把东西,数数大约有十粒,担抓的不是花生,你猜猜可能是什么?为什么? (4)桔子
①猜一猜这只桔子有几瓣?(个儿较大) ②这只桔子又有几瓣?为什么?(个儿较小)
③学生很有可能猜:桔子个儿小瓣数就少,桔子个儿大瓣数就多。教师不给予答案,而是:“课后,小朋友吃桔子的时候留心数一数,说不定你还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到时别忘了告诉老师!” 3、数一数
(1)刚才,咱们一起用“我们认识的数”说一说、猜一猜,小朋友说了这么多,新朋友小猴也忍不住想说几句,听!(课件出示图片资料,如:东方明珠塔高468米,一只青蛙平均每天吃700只害虫??)
(2)小猴说的这些数中有些数我们已经认识了,但也有些数我们还不认识,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我们还没有学习,所以,小猴要对大家说:(课件:祝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十分健康,走进知识百花园,认识成千上万的数,享受学习的无穷乐趣。)
(3)确实,我们的身边还藏着很多数。看,(出示教材第23页插图)有的小朋友数校园里的树,有的小朋友数有几级楼梯,还有的小朋友数从篮球场的一头到另一头有几步??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地方也藏着数呢?你准备数什么?
(4)建议:先数一数,然后闭上眼睛想想刚才数的物体大约有多少。例如,像这位小朋友数从篮球场的这一头到那一头走了42步,数好之后,小朋友可以回过头去看看42步大约有多远。请小朋友把数到的、了解到的生活中的数写下来,下次再说给全班小朋友听。
教学后记: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比较例题里的两道题计算方法的不同点。 教学资源: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多媒体演示:停车场里相继开来了大客车、中客车和轿车三兄弟,分别向小朋友们问好并自我介绍。小轿车:“我有3个座位。”中客车:“我有30个座位。”大客车:“我有45个座位。”
提问:观察这副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怎样列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45+30、45+3、30+3。
问:这三个算式中,哪道算式你已经能算出得数,得多少?
33
学生回答:30+3=33。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45+30(两位数加整十数)。 (1)自我探索算法。
提问: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计算这道题呢? (2)小组讨论。
交流算法。注:只要算法有道理都要加以肯定。 (3)整理算法。
讨论:这些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把30与40相加)
谈话:10个10个地数数,是把30和40相加;用小棒摆,成捆的和成捆的相加;用计数器,把3个十拨在十位上,与4个十相加。可见做45+30都是把40和30相加(板书:40+30=70),再加上原来个位上的5,得75(板书:70+5=75)。 2、教学45+3(两位数加一位数) (1)独立思考。
提问:根据45+30的各种算法,你能很快地想出45+3该怎么算吗? (2)学生畅所欲言,交流算法。
教师肯定各种合理的算法。对于先算5+3=8,再算40+8=48这种算法,教师要重点肯定。 3、比较45+30和45+3。
提问: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同桌交流。
谈话:你们都认为45+30,要先把40和30相加,想一想这是先把什么位上的数相加?45+3,要先把5和3相加,想一想,这又是先把什么位上的数相加?从中你领悟出了什么道理?(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三、巩固深化,应用算法 1、“想想做做”第1题。
同桌一起用计数器拨一拨,写出结果。
指名两位学生在全班演示,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拨。 2、“想想做做”第2题。
各自口算,后同桌检查,有错的再说一说,错在哪儿,应该怎样算,并改正。 提问:每组中的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做题时你是怎么想的? 3、“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说出图意。 列式解答。 共同交流。
四、评价激励,全课小结
谈话:这节课,每一位同学都开动了脑筋,通过与周围同学的合作,以及自己的探索获得了许多新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教学后记:
34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难点: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中条件和问题的叙述顺序与学生一般的思维不一致,学生
在解决的时候条件找不准,确定解题方法都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重点:创设的情境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以便于学生利用直观情境,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谈话: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葡萄熟了苹果熟了??小猴子可开心啦!因为它们又可以吃到最喜欢的玉米和桃子了。两只小猴子来到山下掰玉米,一只小猴子掰了4个玉米,另一只掰了15个。请你算一算,它们一共掰了几个玉米?你是怎样想的? 二、展开 1、猜一猜。
谈话:两只小猴子来到山下采桃子,不一会儿已经采了23个桃子(出示情境图中的一部分,其中书上还剩的5个桃子不出现)。请你猜一猜,树上原来有可能有多少个桃子?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重点讨论两种情况:如果树上的桃子采完了,那么原来是23个;如果树上的桃子还有剩余的,那么原来可能是24、25、26??但不可能少于23个。 2、说一说,算一算。
(1)(出示情境图中还剩的5个桃子)提问:小猴子没有采完桃子,树上还剩几个桃子? 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你们知道吗?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该怎么算?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2)讨论后明确:树上原来的桃子树是总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采走的23个,另一部分是还剩的5个。求原来有多少个桃子,要不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3)列式计算(板书:23+5=28或5+23=28)。
追问:23、5、28分别表示什么?23+5=28表示什么?(引导学生再说一说列式的思考过程。) (4)指导口答。 三、游戏活动
1、师范游戏:借给某某同学12朵花,还剩3朵。算一算老师原来有几朵花?怎么想的? 2、学生游戏:同桌合作,模仿刚才的借花游戏,同时说一说游戏过程:借给某某同学几朵,还剩几朵,原来有几朵。 四、实际应用
谈话:通过刚才的借花游戏我们已经知道原来有多少,只要把借走的和剩下的这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1、“想想做做”第1题。
要求仔细看图,用两句花说一说图中小朋友拼图的情况。
提问:这盒拼图一共有多少块拼板?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2、“想想做做”第2题。
35
让学生看图说一说乘车的情况,再根据问题的选择算发,并说一说理由。 3、“想想做做”第3、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对已经解答的几个问题进行反思。指出:这几个问题都是把两个部分合起来,求出总数。
4、延伸。谈话:像刚才解决的这些问题,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没有?能自己编一个这样的问题吗?
教学后记:
练习七
教学目标:
1、以口算为主,通过比较计算,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联系注意通过比较突出基本算法,也注意估算和口算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计算的水平。
教学重点:是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以口算为主,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算一算,比一比
34+3 2+25 61+8 34+4 2+52 80+17 34+30 20+25 3+36 34+40 20+52 37+20 1、先让学生观察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 2、同桌交流, 3、集体反馈。 4、独立完成计算。 5、交流答案。 二、先估一估,再计算
65+30 4+52 60+13 53+20 56+3 25+4 31+6 20+35 1、让学生交流估算的想法。如:65+30得九十几 2、再让学生算一算。 3、交流估算与实算的差距。
三、不计算,你能在○里填上“﹥”、“﹤”或“﹦”吗?
36
47+2○47+20 4+75○75+4 50+48○40+48 30+6○3+66
不计算,先估算一下,想想圆圈里应该填什么?再让学生自己试一试看看应该怎么填。再交流反馈结果。 四、解决实际问题
小男孩说:我要借5本《数学故事》。阿姨说:你借走5本后还剩33本。小番茄的问题是:原来有多少本《数学故事》?
1、观察图,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分别说了什么? 2、试着解答问题,列式计算。 3、交流反馈。 五、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些什么?还有什么疑问要提出来吗?
教学后记: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2、能用减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是掌握两位书减整十数和两位十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能比较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异同点。 教学资源: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揭示课题 1、口算:
73+30= 40+5= 36+20= 21+50= 60-30= 30+8= 36+2= 21+5= 2、指名说硕6+20和36+2这两道题是怎样计算的。
3、设疑: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得真不错,那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明白了。
4、板书课题: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二、学习新知,探索算法
37
1、学习例1。
(1)媒体出示例1情境图。
师述:春天到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是那么美丽,同学们,你们想出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吗?那好,让我们跟随一群小朋友一起上车吧! (2)提问:
①车上一共有多少个作为?已经坐了多少人? ②还有多少个作为空着? ③用什么方法计算?
④指名列出算式,板书45-30=? (3)学生探索算法。
①师:同学们,45-30=?请你们开动小脑筋,如果喜欢借助学具的话也可以,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你们肯定会有收获的。
②学生设想,独立操作。
③组织学生交流。估计会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第一种:用摆小棒或拨算珠的方法来计算。在学生交流时让他们到投影仪上来摆一摆,拨一拨。着重让学生说说:减30“怎样减。
第二种:想30+(15)=45
第三种:把45分成40和5,40-30=10,10+5=15 ④在第三种算法的基础上整理出一般计算方法。
师:刚才某某同学利用数的组成,把新口算转化成已经掌握的口算,这种方法是我们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板书: 45 - 30 = 15 40 5 10 2、学习例2。
(1)出示例2情境图。师:浏览完了一个景点,想不想再去游乐园乐一乐?那我们赶快上车吧!
(2)指导看懂图意:一共有45座,还有3个作为空着。 (3)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
(4)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45-3=( ) (5)你想怎样算?先考虑考虑,想好了跟好朋友说一说? (6)指名交流算发。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板书: 45 - 3 = 42 40
5
2
3、比较45-30和45-3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这两道题在计算方法上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呢,请你们仔细观察观察,相信你们肯定会有发现的。
38
(2)分组讨论、交流、补充,归纳出两题的异同点。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用算珠拨一拨,并说出结果。 54-20=( ) 86-50=( ) 54-2=( ) 86-5=( ) 2、学做小司机(游戏)。
方法:把“想想做做”第2题中的三组题分别写在三辆汽车上,指名口算(当小司机)算对了把车开走。
3、“想想做做”第3题:
读懂题意,学生根据已知的条件列算式解答。 交流时,提醒单位名称,让学生尝试口答。 四、课堂总结
1、同学们,今天学得都很认真,肯定有不少收获吧!能把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吗? 2、这堂课,你们积极动脑,勤于思考,收获可真多呀!你们肯定会边的越来越聪明的。
教学后记: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76-60 85-70 93-50 39-8 67-6 49-5
直接写结果,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第一组题是怎样算的? 2、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 二、练习
1、小青蛙跳远(游戏)
方法:做一棵苹果数,把以下各题分别写在每一个苹果上,指名口算,算对了,把苹果摘下,送给他。
48-40 59-40 75-40 64-40 86-40 97-40 48-4 59-4 75-4 64-4 86-4 97-4 2、“想想做做”第5题
39
同桌两人一组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3、“想想做做”第6题:在○里填上“﹥”、“﹤”或“﹦”。
58-4○58-40 75-30○57-30 69-6○96-6 82-50○72-40
(1)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比较方法。
(2)集体订正后提问,你是怎样比的?(计算出结果再比较大小)还有别的比较的方法吗?(没有计算)
4、“想想做做”第7题
(1)出示图,要求学生说说看了图知道了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醒学生别忘记口答) 5、“想想做做”第8题
同桌互相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
说说35表示什么?20表示什么?问题是什么? 要求杨树有多少棵要怎么做? 学生列算式解答。 集体交流:进行口答。 三、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上的内容。
教学后记:
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类似的问题。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只要从总个数里去掉剩下的就可算出去掉的数量了。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题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图,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副图,说说图上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图上告诉我们一共有28个桃,被小猴吃掉一些后还剩下6个,问吃掉了多少个桃。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提问:怎样求出吃掉了多少个桃?(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说。
40
2、“想想做做”第2题。
教学方法同上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1)教师口述小兔和小猪在一起跳绳的故事。 (2)让学生在书本上自主解决问题。
(3)联系实际想一想,小猪会比小兔跳得快吗?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做题后,在小组内相互检查做题情况。
四、总结评价,学会运用
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本领?你能联系实际生活说出两个数量来比较一下它们的多少吗?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你会用什么方法解决比较两个数量多少的问题?你好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告诉你的同学吗?
教学后记:
练习九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2、对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强化联系,使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掌握这类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对于“还要做几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资源: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59+20 18+70 62+4 36+2 37-6 76-50 57-4 66-20
学生开火车口答。 揭示课题:练习九 二、练习 1、第1题:
用竖式计算:
44 26 74 57 +32 +53 -24 -51
46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全班交流,改正。
说说用竖式计算,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2、第3题:
出示插图:从图上读懂了什么? 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然后由代表说。 3、第4题:
出示插图:从图上读懂了什么? 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然后由代表说。 4、第5题:
出示插图:从图上读懂了什么? 问题是什么?(指名说说) 追问:问题的意思也就是什么? 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学生再在小组中说一说。 5、第6题:
30+18 56-40 47-20 65-3 20+63 5+24 学生独立计算后全班交流。 6、第7题:
出示情境图: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问题是哪些?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第二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为什么? 7、第8题:
出示情景图: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解问题。 8、第9题:
出示情境图: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问题有哪些?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第二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说一说) 9、第10题:
出示一组算式:99-18=81 99-27=72 99-36=63
47
观察这些算式:发现了什么? 你还能写出几道这样的算式吗? 三、布置作业
第2题:用竖式计算:
35+23 52+30 64+3 7+42 48-11 74-20 85-35 29-26
教学后记:
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资源: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口答。 2、第1题:
64+3 76+20 30+59 64-3 76-20 59-30 先学生直接写得数,再集体订正
比一比上下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第2题:
老师先说明题意:先把两片叶子上的数相加算出和,再相减算出差。 同桌同学互相练习、集体交流。 4、第3题:口算
46+20 3+54 69-8 77-60 10+78 95-70 55+2 48-6 34+50
要求学生在2分钟之内完成,并要求做完后检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学生进行表扬。 5、第4题:
48
在○里填上“>”“<”或“=”。 87-30○87 2+26○26+2
52+40○52+4 4+35○35-4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交流,批改。 6、第5题:
先说出每题的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 67 99 41 50 - 26 -72 +48 +19
86 22 55 6 - 4 +33 -32 +62 同桌两位学生互相说说每题的得数是几十多?
然后指名学生说每题的得数是几十多? 学生再计算。 二、布置作业
用竖式计算。
47+2 34+54 79-65 48-3
教学后记:
复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资源:口算卡片、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 2、谈话导入:我们今天再来上一堂复习课。 二、综合练习
49
1、第7题
出示第7题的图,仔细观察,把说的话和提的问题连起来读。
从图上你读懂了什么?应该怎样计算,为什么这样算? 2、第8题
出示第8题的图,观察,把说的话和提的问题连起来读。
从图上你读懂了什么?应该怎样计算,为什么这样算? (指名说说) 3、第9题:(出示情境图)
(1)先说题意:(一(1)班浇了20棵花,还剩15棵没有浇,一(1)班一共浇了多少棵花?)(一(2)班一共有27棵花,还有3棵没有浇,一(2)班已经浇了多少棵花?)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集体交流: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两个问题的算法不同? 4、第10题:
从图和表格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 指名学生说一说。
题目要我们求什么?对这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解答? 5、第11题:
出示第11题的图,把说的话和提的问题连起来读。
从图上你读懂了什么?问题的意思也就是什么?怎么解决? 6、第12题:
(1)出示第12题,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桌子40张,椅子4把,有48人来开会。) 提问:求什么?有几个问题?是哪几个问题?(再搬几张桌子?再搬几把椅子?) (2)学生列式计算后集体交流,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第13题
(1)出示第13题: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提问:根据这三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老师把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一起解答。) 三、布置课堂作业
教学后记:
50
正在阅读: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07
对于废话的感受是什么03-21
牛奶类检验标准09-17
小学学生营养餐工作总结12-28
企业数据中心建设公有云VS私有云分析01-30
涵洞工程作业指导书12-20
心伤(1)作文1000字02-05
《一夜的工作》教学案优秀7篇03-22
2017年煤矿技术工作总结06-04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数学教案
- 下册
- 年级
- 苏教版
- 大学生器乐大赛策划书(完整版)
-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探析
- 特价房免费房及冲减程序
- 东大16秋学期《电子商务》在线作业1
- 中药面膜加盟什么牌子好
- 起重机安装过程检验记录(新)
- 咨询工程师考试试题09--10年试题
- 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及爆炸极限计算公式
- PL振打式单机除尘器
- 瑚―栗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最新年精选文档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新认识
- 张家口11中2012年九年级数学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
- 肠内营养支持和管路护理
-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
- 医院杰出贡献奖颁奖词 - 0
- 大气氮沉降对森林土壤酸化的影响解析
- 南昌工程学院专职科研岗位管理办法(试行)
- 《运筹学》试题A卷(09-10.2)
-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6.1 食物链教学案(无答案)(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