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测题

更新时间:2024-03-23 21: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 填空题

1.曹魏时著名文论家___________在《典论.___________》中提出了\文以___________为主\的著名论断。

2.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体的\四科八种\说:\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___________宜理,铭诔尚实,___________欲丽。\

3.曹丕《典论.论文》说:\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___________ ,是以各以所长,___________ 。\提出了作家的才能和文体的性质特点之间的关系,并批评了文人相轻的缺点。\

4.晋代文论家___________在《文赋》中提出了 \说,强调了诗歌的抒情作用,打破了诗歌的抒情受传统诗教的束缚。

5.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___________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___________而绮靡\,\赋___________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6.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

\风骨\一词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教材认为:\风\当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___________;而\骨\则当是一种精要劲健的___________。

7.教材指出:《文心雕龙.体性》篇提出的\体性\的概念,讲的是文学作品的___________风格与作家的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8.教材指出:刘勰认为文的实质是: ___________是其内容, ___________是其表现形式。

9.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诗经》和《楚辞》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而《诗经》的系统又分为《___________ 》《 ___________》两系,探源溯流,评价深刻精到。

10.\故诗有三义焉:一曰 ___________,二曰___________

,三曰___________。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这段话出自钟嵘的《诗品》。

11.钟嵘《诗品》说:\故诗有三义焉,??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

___________,润之以___________,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12.魏晋南北朝时期,四位最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是曹魏时的 ___________、晋代的___________、南朝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二、 名词解释

1. (曹丕的)\文以气主\说

2. (陆机的)\诗远缘情而绮靡\说

3. (《文心雕龙》的)\才、气、学、习\说

4. (《文心雕龙》的)\风骨\说

5. (钟嵘的)\直寻\说

6. (钟嵘的)\滋味\说

三、 单项选择题

1.\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段文论出自( )。

A.《文心雕龙》 B.《诗品序》

C.《文赋》 D.《典论.论文》

2.提出\诗赋欲丽\观点的古代文论家是( )。

A.曹丕 B.陆机

C.刘勰 D.钟嵘

3.提出\诗远缘情而绮靡\的诗论观点的古代文论家是( )。

A.曹丕 B.陆机

C.刘勰 D.钟嵘

4.魏晋南北朝时期,把文体分为\四科八种\和\十类\的文论家分别是( )。

A.曹丕和陆机 B.陆机和曹丕

C.陆机和刘勰 D.陆机和钟嵘

5.《文心雕龙.神思》篇重点论述的是艺术思维中的( )。

A.风格问题 B.构思问题

C.想象问题 D.真实问题

6.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表现在《文心雕龙》的( )。

A.《风骨》篇中 B.《体性》篇中

C.《神思》篇中 D.《原道》篇中

7.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论家是( )。

A.庄子 B.陆机

C.老子 D.钟嵘

8.\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烦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这段诗论出自( )。

A.曹丕的《典论.论文》 B.钟嵘的《诗品序》

C.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 D.陆机的《文赋》

四、 翻译题(提示: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

(略,可以自选一段试译)

五、 问答题

1.简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关于创作论的论述。

2.钟嵘\自然英旨\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文学史上有何影响?

3.请简单评述钟嵘的\三义\说的内容和他对如何运用\三义\的解释。

4.谈谈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是如何论述文学创作风貌与作者个性

以及学养之间的关系?

5.谈谈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关于\文\的论述。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测题(4)隋唐五代文论自测题

一、填空题

1.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对六朝,特别是齐梁文学提出了两点尖锐的批评:一是“彩丽竞繁而 都绝”,二是“汉魏 ,晋宋莫传”。 2.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了“ ”和 “ ”说,要求文章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象鲜明、语言精警。

3.“夫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这则重视“取境”的诗论出自唐代诗论家 的论诗著作《 》。 4.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 ”之论,又在《送孟东野序》中,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 ”论。

5.“文章合 而著,歌诗合 而作”的著名论断是出自白居易的著名书信体论文《 》。

6.《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和《与元九书》的作者分别是 和 。 7.本学期我们学习过的司空图的两篇诗论文章是《 》和《 》。 8.司空图提出的“四外”说的“四外”是指 “ ”、“ ”、“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都是论述意境的特殊性质,笼统地说都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 二、名词解释

1.(陈子昂的)“兴寄”说 2(陈子昂的)“风骨”说

3(韩愈的)“不平则鸣”说 4(白居易的)“美刺”观 5(司空图的)“韵味”说

三、单项选择题

1,“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仆尝瑕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这段著名的诗论出自( )。 A.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 B.皎然《诗式》

C.韩愈《送孟东野序》 D.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书》

2.提出作诗“取境”有难、易两种情况的唐代诗论家是( )。 A.陈子昂 B.皎然 C.韩愈 D.司空图

3.主张文章应该“为时”、“为事”而作,应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文论家是( )。

A.白居易 B.司空图 C.韩愈 D.陈子昂

4.提出“不平则鸣”论的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是( )。 A.白居易 B.司空图 C.韩愈 D.陈子昂 5.提出所谓“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四外”说的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是( )。 A.白居易 B.司空图 C.韩愈 D.陈子昂 四、问答题

1.结合陈子昂的诗歌作品,分析他倡导的“风骨”内涵。

2.什么是陈子昂的“兴寄”?结合文学史的实际,谈谈他对齐、梁诗歌“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批评。

3.如何理解皎然“两重义以上,皆文外之旨”的诗论观?

4.结合白居易的诗歌创作,谈谈他的诗论观点的长处与缺憾。 5.如何理解司空图的“诗与境偕”的诗论观? 6.什么是司空图的“四外”说?如何理解他的“四外”说的诗论观?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测题(清代文论) 填空题

1.清代批评家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作了比较,指出《史记》是\以文 \《水浒传》是\因文

\前者的才能主要体现在对现成的史料的组织和处理上,后者则要求作者根据艺术的需要进行自由的虚构.

2.李渔的《闲情偶寄》是一部杂著,共分八个部分,其中有关戏曲的部分有 部和 部.

3.清代的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认为戏曲创作要 \立 \这是指一部戏曲的要有主要 和中心 .

4.王夫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和诗学理论家,诗学著作颇丰,其中诗话体的诗学著作是《 》.

5.王夫之认为,诗歌中情景结合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其一\妙合无垠\结合得天衣无缝;其二是\在写景中蕴涵有情;其三是\在抒情过程中让人见到形象. 6.教材认为:清代的诗学理论家 的《 》是刘勰《文心雕龙》之后理论性和体系性最强的一部文学理论批评著作.

7.叶燮把创作分成\即创作客体与\即创作主体两个方面.

8.叶燮又把创作客体分成理, , 三个方面,把创作主体分成才,胆, , 四个要素.

9.王士禛是清初具有广泛影响的诗人和诗论家,其诗歌理论的核心是\说,清人张宗柟辑其论诗之语为《 》.

10.王士禛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该做到\不着 ,尽得 \11.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的诗论家沈德潜的诗话体诗学著作是《 》,他提出了所谓\说,要求诗歌应该讲究艺术表现方式及表现技巧,应该有音调美

12.袁枚的论诗著作主要是诗话体的《 》,其诗学观点主要是提倡\说,以与沈德潜的\说相抗,主张尊重人的自然本性. 名词解释

(李渔戏曲创作的)\立主脑\说 (王夫之的)\现量\说 (王士禛的)\神韵\说 (沈德潜的)\格调\说 (袁枚的)\性灵\说 单项选择题

1.把《水浒传》和《史记》进行比较,并且从纯文艺的角度更推重《水浒传》的虚构文学的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是( ). A.李贽 B.金圣叹 C.王夫之 D.姚鼐

2.李渔提出的\立主脑\是指一部戏曲的( ). A.主题思想 B.主要间架结构

C.主要内容 D.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

3.提出\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这种比较通达的诗歌欣赏理论,

C,批评陶渊明诗只有少数诗句是清新自然的,其余多是华丽雕琢 D,认为陶诗天然浑朴,铅华落尽,直淳流露,自有自然清新之美 4,谢榛的\情景\说是主张( A )

A,情景交融,主客体之间达到完全的融合统一 B,情为主,景为附庸,二者不能融合混淆,模糊不清

C,诗的主题思想应以情景衬托显现 D,先情后景,以情觅景 5,\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诗论观点的提出者是( C ) A,袁宗道 B,李 贽 C,袁宏道 D,袁中道 四,翻译题:

(孔子)又曰:\辞达而已矣.\无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 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苏轼《答谢民师推官言》) [译文]:

五,问答题:

1,严羽《沧浪诗话》说:\孟襄阳(孟浩然)学力下韩退之(韩愈)甚远,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故也.\请结合孟浩然,韩愈的诗歌创作实践,谈谈你对严羽\妙悟\说的理解.

[解答]:严羽指出诗歌创作中的艺术思维特征:\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妙悟\是严羽以禅喻诗的核心内容.在佛教禅宗里,妙悟本指主体对世界本体\空\的一种把握,所谓\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就诗而论,妙悟即真当是指诗人对于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的一种直觉.严羽说:\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而\悟有浅深\每位诗人并不是都能在自己的创作中完美地遵循这种艺术规律的.因而造成了各人各派诗歌的审美价值的不同,即形成了诸家体制的高下之别.

严羽以\妙悟\和\兴趣\为其理论基础,提出了\诗有别材,别趣\之说.所谓\别材\就是诗人有体现在\妙悟\上的特点才能,他以韩愈,孟浩然相比较,说明\妙悟\这样的\别材\不同于学历.韩愈的学问高出孟浩然,但严羽却认为其诗远逊于孟,这就是\诗有别材,非关书也\的注释.所谓\别趣\是就诗的审美特征来说的,这里的\趣\便是\兴趣\便是\尚意兴而理在其中\便是\兴致\是一种理趣,而不是宋诗里充斥着的道理,性理.可以说,他认为孟浩然的诗可以作为\妙悟\的注解,而韩愈的诗却不够\妙悟\

2,李贽\童心\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它对后代文论有何影响

[解答]:李贽是明代后期重要的思想家,也是一位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他的思想对文学批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贽主张文学要表现\童心\他所谓的\童心\即真心,是不受道理闻见即儒家正统教条熏染之心.童心不仅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评价一切作品成功与否的首要的价值标准.只要有童心,\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李贽的\文学要表现童心\的观点与七子派强调的复古摹拟是对立的,成为公安派性灵说的直接的理论源头.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第四次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

1,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做了比较,指出:\其实《史记》是以文 运事 ,《水浒传》是因文 生事 .\

2,教材指出:李渔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所谓\主脑\是指一部戏曲的 主要人物 和 中心情节 . 3,李渔的《闲情偶寄》是一部杂著,共包括八个部分,其中的\词曲 部\主要是讲戏曲的创作理论.

4,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把诗歌情景结合的方式分为三种:其一是\妙合无垠\结合得天衣无缝,无法分别;其二是\景中情 \在写景中蕴含有情;其三是\情中景

\在抒情中能让读者见到形象.

5,叶燮把创作分成\在物 者\即创作客体与\在我 者\即创作主体两个方面. 6,王士禛是清初著名诗人,诗论家,其诗歌理论的核心是\神韵 \说.清人张宗柟辑其论诗之语为《 带经堂诗话 》. 7,袁枚的论诗著作主要有《 随园诗话 》,在沈德潜的\格调\说盛行之时,袁枚则以\性灵 \说与之相抗.

8,沈德潜论诗著作主要有《 说诗晬语 》,他的诗论主张是倡导\格调\说. 9,刘熙载文艺美学方面的代表作品是《 艺概 》.

10,梁启超积极倡导\诗界革命 \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前期的诗论代表作品是《夏威夷游记》,\饮冰室诗话 \

11,《 人间词话 》和《 宋元戏曲史 》是王国维在文学研究方面最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其中前者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 12,王国维词论的理论核心是\境界 \说. 二,名词解释:

1,(王夫之的)\现量\说:即\显现真实\当下的情与景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自发地运动而构成意象,则情和景必然是真实不妄的.\现量\说强调情景的当下独特性,强调创作过程的自发性,这就从审美对象和审美表现过程两方面保证了诗歌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2,(王士禛的)\神韵\说:是诗歌的审美表现问题.主张诗人对主体的情感不能直接全面地陈述出来,对景物也不必作全面精细的刻画,如画龙只画一鳞一爪,画山水只画\天外数峰,略有笔墨\但通过所画的一鳞一爪,天外数峰,可以表现出龙的整体风貌和天边的山水景象.

3,(沈德潜的)\格调\说:\体裁\和\音节\二者就是所谓的\格调\体裁\指的是诗歌的艺术表现,包括意象的构成方式,篇章,字句的组合方式等;\音节\是诗人创作中经过选择和有规则的组合构成的诗歌语意系统,形成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4,(袁枚的)\性灵\说:在审美上主张风趣.风趣来自诗人的真性情,它是诗人摆脱庄严的道德,政治面孔之后,那种轻松活泼的个性表现.风趣在审美表现上则要求\灵机\笔性灵\即用一种灵活机巧的方式来凸现轻松活泼的性灵.袁枚认为这要靠天分都能做到. 三,单项选择题:

1,金圣叹认为《水浒传》的写作是( A )

A,因文生事 B,文事并举 C,因事生文 D,以文运事

2,李渔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所谓\主脑\是指一部戏曲的( A ) A,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 B,中心主题思想 C,创作前的构思布局 D,创作前的想象活动

3,教材认为《文心雕龙》之后理论性和体系性最强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是( D ) A,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B,宋代欧阳修的《六一诗话》

C,清代王夫之的《姜斋诗话》 D,清代叶燮的《原诗》

4,提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近代文论家是( C ) A,刘熙载 B,龚自珍 C,梁启超 D,魏 源

5,\太白《忆秦娥》,声清悲壮,晚唐,五代,惟趋婉丽,至东坡始能复古.后世论词者,或转以东坡为变调,不知晚唐,五代乃变调也.\这段词论出自( B ) A,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B,刘熙载的《艺概.词曲概》 C,张炎的《词源》 D,李清照的《论词》 四,翻译题:

诗难其真也,也性情而后真;否则敷衍成文矣.诗其雅也,有学问而后雅;否则俚鄙率意矣.太白斗酒诗百篇,东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过一时兴到语,不可以词害意.或认以为真,则两家之集,宜塞破屋子,而何以仅存若干 且可精选者,亦不过十之五六.(袁枚《随园诗话》)

[译文]:诗很难写出真情.有了真的感情体验后才有真情,否则就是敷衍(而作)的诗了.诗也很难雅正,有真正的学问后才能写出高雅的诗,否则就是粗俗草率的诗.李白饮酒一斗能写诗百篇,苏东坡在嬉笑怒骂之间都可以写成诗(文章),不过是一时的兴起而想到的句子,不可以表示深邃的意思.有的人认为有真心,那么他们两个人所写的诗集,可以塞破屋子,但为什么保存下来的只是几篇呢 就是可以作为精品的,也不过是\十篇之间只有五六篇而已\的意思). 五,问答题:

1,结合金圣叹关于《水浒传》的评论,谈谈你怎样理解他对文学虚构和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理论.

[解答]: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作比较,指出《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传》是\因文生事\《水浒传》的(运文)方法,都从《史记》而来,却有许多胜似《史记》处.若《史记》妙处,《水浒》已是件件有.\《史记》所处理的是现存的历史史实,这对作者就构成了限制,作者的艺术都能就体现在对现成史实的组织和处理上.而《水浒传》则不然.作者可根据艺术的需要进行自由的虚构,而这种虚构更可以发挥作者的艺术创造才能.\《水浒传》只是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性,李逵粗卤是蛮横,武松粗卤上豪杰,不受羁拘,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处说,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从纯艺术的角度看,金圣叹更推重这种虚构文学.

金圣叹非常重视人物性格的塑造.他指出,《水浒传》人物性格有鲜明的个性,\写一百零八个人的性格,真是一百零八样\另一方面,在个性当中也概括了一类人的共同性,\任凭提起一个,都似旧时熟识\如\鲁达\史进\李逵\武松\等,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但他们亦有共性\粗卤\体现了共性的个性就是典型化的性格.

2,王国维论词的\境界\说的内涵是什么

[解答]:王国维论词的\境界\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一如宋代严羽所说的\兴趣\清代王士禛所说的\神韵\皆体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特色.\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王国维跳出浙西词派,常州词派的窠臼,在更高的理论层面上标举\境界\开创了词坛新气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诗词的创作指出向上一路的积极作用.

其次,指出\境界\意境\具有真实自然之美,即\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

也.诗词皆然.特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不仅要求作品内容方面的情景之真,而且要求艺术表现方面自然传神,造语平淡,尽弃人为造作之痕迹.惟有如此,作品方能具有\不隔\的自然真切之美.\不隔\的思想吸纳了西方重视艺术直觉作用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同时更是与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如钟嵘的\直寻\司空图的\直致\严羽的\妙悟\王夫之的\现量\王士禛的\神韵\等理论一脉相承.

对于同是体现自然真实之美的作品的境界,王国维又从美学上根据作者主观介入程度的差异而区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他还引用了西方美学思想中有优美和壮美的区别,概括说明这两种境界的基本形态的美学特点:\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至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人间词话》对以意境为中心的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思想进行了全面总结,同时又体现出西方美学思想渗透影响的明显痕迹,因而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进入现代转换的开端. 第5楼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作业 一,填空题:

1,《梅圣俞诗集序》是宋代作家 的一篇重要文论作品,在此文中,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文论观点:\

2,教材认为:\注意文艺的 ,讲求创作的 ,是苏轼文言思想十分突出的方面.\3,《论词》是宋代女词人 的一篇著名词论著作,在文章中她提出了\的著名观点,并主张要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线.

4,\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这一著名的诗论观点出自宋人 所作的《 》.

5,严羽认为:\诗之极有一:曰: .\

6,金代重要的诗论家元好问所写的《 》绝句,上继杜甫的《 》,下开清代王士祯,袁枚等人的同类继作.

7,明代诗论家谢榛的论诗著作《四溟诗话》,一名《 》.

8,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馀师录》曰:'文不可无者有四:曰体,曰志,曰气,曰韵.'作诗亦然.体贵正大,志贵高远,气贵 ,韵贵 .四者之本,非养无以发其真,非悟悟以入其妙.\9,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诗有不立意造句,以兴为主,漫然成篇,此诗之 也.\并把此作为创作的极境.

10,李贽主张文学要表现 ,亦即是真心.这种观点与明七子派强调复古模拟是对立的,成为公安派\说的直接的理论源头.

11,李贽不仅是明代后期重要的思想家,而且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一位重要的 家,他的思想对文学批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公安三袁中, 是公安派的中坚.他提出了\不拘格套\的主张,这与李贽所说的\童心\是一致的. 二,名词解释:

1,(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 2,(张炎的)\清空\说 3,(谢榛的)\情景\说 4,(公安派的)\性灵\说 三,单项选择题:

1,苏轼在《与谢民师推官书》中说:诗文创作应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常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就是说( ) 要求创作时对自然景物发挥充分想象 要求行文自然,形象描写\随物赋形\要求行文详略相辅相成

创作时主客观相互融合的一种境界

2,李清照最著名的词论观点提出了所谓( ) A,\点石成金\法 B,词\别是一家\说 C,\夺胎换骨\法 D,\温柔敦厚\说 3,元好问《诗论三十首》其四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百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这是( )

批评陶渊明诗逃避现实,只愿作\羲皇上人\

批评陶渊明诗只能从其豪华的诗句中见出他的真实感情

批评陶渊明诗只有少数诗句是自然清新的,其余多是华丽雕琢 认为陶渊明诗天然浑朴,铅华落尽,真淳流露,自有自然清新之美 4,谢榛的\情景\说是主张( )

情景交融,主客体之间达到完全的融合统一 情为主,景为附庸,二者不能融合混淆,模糊不清 诗的主题思想应以情景衬托显现 先情后景,以情觅景

5,\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诗论观点的提出首先是( ) A,袁宗道 B,李贽 C,袁宏道 D,袁中道 四,翻译题:

(孔子)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

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苏轼《答谢民师书》) 五,问答题:

1,严羽《沧浪诗话》说:\孟襄阳(孟浩然)学力下韩退之(韩愈)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故也.\请结合孟浩然,韩愈的诗歌创作实践,谈谈你对严羽\妙悟\说的理解.

2,李贽\童心\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它对后代文论有何影响

中国古代文论总复习 第一,二章总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诗言志\最早见于 .

A,《尚书》 B,《左传》 C,《论语》 D,《诗大序》 2,\以意逆志\的提出者是 .

A,孔子 B ,墨子 C ,孟子 D,庄子 3,\发乎情,止乎礼义\意思是 .

A,抒发感情,抑制礼义 B,从感情出发,必然阻止礼义

C,起于情性,而归结于礼义 D,只要表达了真情实感,就合乎礼义 4,\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说这话的是 .

A,孔子 B,庄子 C,屈原 D,司马迁 5,汉代称\文学\指 .

A,一切文化典籍 B,一切学术著作 C,具有文学性的作品 D,指汉大赋 二,多项选择

1,\诗言志\作为我国早期的文学理论,概括了 .

A,诗歌的基本特征是表情达意的 B,诗歌的本质是表现的 C,诗歌的本质的模仿的 D,诗歌的本质是非感性的 E,诗歌的本质是非理性的. 2,墨子提介\非乐\是 .

A,否定和反对音乐 B,是反对文学

C,反对音乐而不反对文学 D,是反对一切艺术的娱乐性 三,名词解释 诗言志 2,\比兴\四,判断正误

1,孔子提倡诗教只看到了文学的教育作用.

2,庄子主张自然美,反对人工雕饰,只会导致对文学艺术的取消. 五,简答题:

孔子的文学观主要有哪些内容 庄子的文艺观主要有哪些 六:论述题

孔子是如何强调文艺的社会作用的 第三章总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曹丕的\文气\说是讲 .

A,文章的气势 B,讲作家的道德品质修养

C,讲\建安风力\讲作家个性气质与作品风格的关系 2,陆机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是担心 . A,文章没有内容 B,文章没有主题

C,构思没有文彩 D,思想不能正确反映外物和词不达意 3,陆机《文赋》说:\谢朝华于己披,启夕秀于未振\指 . A,艺术思维不能离开物象 B,形象思维富于变化 C,艺术构思应有独创 D,形象思维是生动具体的

4,《文心雕龙 .时序》说:\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说明 . A,文学对玄学的影响 B东晋玄学富于文学色彩 C,玄学都文学的影响 D,玄学与文学互相推进

9,《诗品序》说:\观古今用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意思是 .

A,古今优秀的诗句,往往无需借助典故以补缀;而是来源于诗人直接的所见所感 B,古今优秀的诗句,都是直书所见所感,不需要错助间接手段 C,古今优秀的诗句,都没有虚假的感情,因为都是直抒胸臆 D,古今优秀的诗句,都不是依靠虚构,必须从生活中去寻找 二,多项选择

1,曹丕的《典论.论文》,涉及了 .

A,作家风格问题 B,作品风格问题 C,文体风格问题 D,时代风格问题 2,陆机的《文赋》,涉及了 .

A,艺术想象问题 B,文体风格问题

C,作家风格的问题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 3,刘勰认为艺术想象(神思)的能力与 . A,读书学习无关 B,与理性思维无关 C,与先天因素有关 D,与后天训练无关 E,广泛地观察有关

4,《文心雕龙》所论的\文\包括 .

A,一切形式的文章著术 B,散文,而不包括韵文

C,散文和韵文 D,审美性的文学作品和非审美性的应用文 E,应用文之外的一切文章

5,《诗品序》所谓\理过其辞,淡乎寡味\是指文学作品 . A,语文没有文彩,读起来很枯燥 B,说理过多,令人乏味 C,夸大其辞,淡而无味 D,只不说教没有文彩,也淡而无味 E,只是说理而没有感情,淡而无味 三,名词解释 1,\神思\2,\滋味说\

四,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陆机《文赋》说:'诗缘情而绮靡\就是鼓吹浮丽颓靡的文风.

刘勰在《序志》篇说《文心雕龙》全书总纲以下都是\论文叙笔\这就是说关于散体文章的理论. 五,简答题

简述《典论.论文》的内容 简述《文心雕龙》的主要内容 六,论述题

谈谈《诗大序》的\言志\说和《文赋》\缘情\说诗的异同 第四章总复习 一,单项选择

1,陈子昂说:\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兴寄\即 . A,情感的寄托 B,理想的寄托 C,比兴和寄托 D,兴致和寄托

2,\转移多师是汝师\说这话的是 . A,陈子昂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3,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把自己的诗分作四类,他最重视的是 . A,杂律诗 B,闲适诗 C,讽喻诗 D,感伤诗

4,韩喻是主张\文以贯道\的,他所谓的\道\是指 . A,文章之道 B,孔孟之道 C,道家之道 D,万物之道

5,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指诗歌的 .

A,二十四种品级 B,二十四种风格 C,二十四种体制 D,二十四种法则 6,《与李生论诗书》的作者是 . A,韩愈 B,皎然 C,司空图 D,何景明 二,多项选择

1,唐代僧人论诗的著作有 . A,《文镜府秘论》 B,《诗式》 C,《二十四诗品》 D,《诗格》 E,《笔林》

2,司空图所说的\韵味\就是 . A,\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C,\不著一字尽得风流\韵外之致\E,\意象\

3,司空图的\韵味\说与 .

A,钟嵘\滋味\说有关 B,与皎然\文外之旨\说有关 C,与严羽\兴趣\说有关 D,王士祯\神韵\说相关 E,与袁枚\性灵\说有关

4,唐代文学批评比较注重艺术性探讨的是 . A,唐代革新派理论 B,古文运动理论 C,新乐府运动理论 D,佛徒派诗学理论 E,田园山水派理论 四,名词解释 1,\汉魏风骨\2,\韵味说\

五,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杜甫说:\不薄今人爱古人\主张对遗产兼收并蓄全盘接受.

韩愈的\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和孔子\有德者必有言\是一个意思 六,简答

从白居易的《与元九书》可以看出新乐府运动的文学有哪些主要内容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有何价值和局限性

试比较陈子昂和杜甫对齐,梁文学的态度并说明它们各有什么进步意义 第五章总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论诗绝句三十首》的作者是 . A,苏轼 B,范仲淹 C,陆游 D,元好问

2,《沧浪诗话》的作者是 . A,张戒 B,严羽 C,王若虚 D,欧阳修

3,主张\以禅喻诗\的有 . A,王安石 B,苏轼 C,黄庭坚 D,严羽

4,\所谓文者,务为有补无世\提出这一主张的是 . A,范仲安 B,欧阳修

C,王安石 D,黄庭坚 二,判断正误

严羽所说的\妙悟\就是\兴趣\三,论述题

严羽说:\诗有别材,非关理也;诗有别趣,非关书也,谈谈你对这话的理解. 第六章总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主张\神韵\说的是 .

A,袁宏道 B,袁枚 C,王士祯 D,沈德潜 2,《曲律》的作者是 .

A,何俊良 B,王世贞 C,徐复祚 D,王骥德 3,《花部农谭》的作者是 .

A,何良俊 B,钟嗣成 C,徐复祚 D,焦循 4,桐城派古文的集大成者是 .

A,方苞 B,姚鼐 C,刘大魁 D,方东树 二,名词解释 公安派 性灵说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意义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是中国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内容非常丰富。本课的设立,将使学生在以往学过的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概论等课程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前人留下的重要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著作。学习本课,对学生深入阅读和钻研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文学现象,将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对学生解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乃至外国文学作品和现象,也具有间接的借鉴意义;而对于学生思考和把握当代形态的文学理论和美学,更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二、本课程的内容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内容是从上自先秦、下迄近代的丰富的文学理论批评资料中,精选出既重要又精彩的部分进行讲解,按时间顺序分为八讲。本课程共开设一个学期,拟于每届学生学习期间的第五学期即第三学年上学期讲授。课内学时为72,授4学分。

学生在修读完本课程后,应能达到下列总的目标:

1、简要阐述中国各历史时期文学理论批评著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各家各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文学理论观点。 2、概括说明中国各历史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情况及其与时代思潮、文学创作实践的关系。 3、利用所学内容,深入解读、鉴赏文学史上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明显增强审美能力。 4、根据电大

学生的特点,本课程在每一讲之后,都设计了相应的思考题目。学生应具有独立完成这些题目的能力。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 1、 文字教材

本课程以张少康教授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为基本教材。该教材包括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内容,是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在主教材基础上,还拟根据教学需要编制其他辅导教材,对主教材的内容进行补充分析和阐释,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扩大知识面。此外,本课程推荐以张少康教授所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书为参考教材。

2、 音像教材

本课程的录像课是配合文字教材而设,侧重于讲授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重点、难点问题,使学生通过音像直观教学加深对古代文论精品的理解。IP课件6节,由北京大学张少康、卢永璘教授主讲,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收看并下载储存。 3、 直播课堂

根据教学情况一学期安排两次(或三次),通过教育电视台播出。第一次主要讲解本课程教学重点和学习方法,在开学后第二周前后播出。第二次主要讲解期末考试的复习内容和考试要求,在第十六周前后播出。直播课堂由本课程主讲教师讲授,主持教师参加。 4、 网上辅导

(1)在教学平台上设教学辅导栏目,定期发布教学辅导文章,刊载练习题,可作为平时作业,供学生练习。

(2)安排1-2次视频直播,讲解教学疑难问题。

(3)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回答学生问题,进行教学辅导。 教学媒体使用信息表

教学媒体主要内容主要作用时间安排

文字教材系统讲述本课程内容落实教学大纲 一学期

IP讲授教学重点难点和学习注意问题帮助学生学习和消化文字教材 电视或网上播放

网上视频直播辅导学习重点难点 指导期末复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掌握学习复习方法 2-3次

网上辅导分析具体问题回答解决学习疑难问题 灵活

多媒体综合运用一览表 周教学内容使 用 媒 体

文字教材IP电视网上辅导电话或通信 1导论中国历代文论精选第一节有灵活

2-3先秦两汉文论选读同上 第二节(1)有灵活 4-7魏晋南北朝文论选读同上第二(2)、三节有灵活 8-9隋唐五代文论选读同上 有灵活 10-11宋金元文论选读同上第四节有灵活 12-13明代文论选读同上 有灵活

14-16清代文论选读同上第五节有灵活 17-18近代文论选读同上第六节有灵活

四、教学建议

与本课程相互关联的课程有:专科阶段的《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概论》,本科阶段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美学专题》、《马列文论》、《西方文论选读》等。尤其是有关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基本知识,有关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学生必须具备。假如学生在专科阶段学的是非中文专业,一定要补修有关课程。也就是说,学习本课程的前提,是要求学生已经了解和掌握大量的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和文学现象,以及基本的文学理论知识,否则很难深入理解本课程的内容。

本课程只能讲授教材重点内容,提倡学生自学。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要求 导论

一、 中国古文论的文学本源论 二、 中国古文论的创作构思论 三、 中国古文论的创作方法论 四、

中国古文论的文学形象论 五、 中国古文论的审美风格论 第一讲 先秦文论选读 [教学内容]

一、《论语》选读 二、《孟子》选读 三、《庄子》选读 [教学要求]

学生修读了本讲后,应能达到下列要求: 1、阐述孔子提出的“兴观群怨”说、“尽善尽美”说和“思无邪”说及其影响。 2、掌握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说、“知人论世”说和“知言养气”说及其影响。 3、分析庄子的“天籁”、“天乐”说、“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说、“虚静”和“物化”说及其影响。 第二讲 两汉文论选读 [教学内容] 一、《毛诗序》 二、司马迁文论选读 三、王充《论衡》选读 [教学要求]

学生修读了本讲后,应能达到下列要求:

1、概括阐述《毛诗序》中“情志”说、“六义”说、“变风变雅”说等主要内容。 2、准确理解司马迁提出的“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及其对后世文论的影响。

3、了解王充的“疾虚妄”说、“为世用”说、“造新文”说。 第三讲 魏晋南北朝文论选读 [教学内容]

一、曹丕《典论.论文》 二、陆机《文赋》

三、刘勰《文心雕龙》选读:

1、《原道》 2、《神思》 3、《体性》 4、《风骨》 四、钟嵘《诗品序》 [教学要求]

学生修读了本讲后,应能达到下列要求: 1、 简述曹丕提出的“文章不朽”说、“文气”说、文体说等几个文学理论。 2、掌握《文赋》中阐述的文学创作论、文体风格论等理论。

3、概括论述《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及其文文学创作论、鉴赏批评论等主要内容。

4、 阐述钟嵘提出的“性情”说、“直寻”说、“滋味”说等诗歌理论。 第四讲 隋唐五代文论选读 [教学内容]

一、 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二、 皎然《诗式》选读

三、 白居易《与元九书》选读

四、 韩愈《答李翊书》、《送孟东野序》

五、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与王驾评诗书》、《与极浦书》 [教学要求]

学生修读了本讲后,应能达到下列要求:

1、 理解陈子昂提倡“兴寄”和“风骨”说的诗学史意义。 2、 简述皎然的诗歌意境理论。

3、 把握白居易以诗歌“救济人病,裨补时缺”的文学思想。 4、 了解韩愈提出的“气盛言宜”说和“不平则鸣”说。 5、 阐述司空图提出的“韵味”说及其影响。 第五讲 宋金元文论选读 [教学内容]

一、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二、 苏轼《答谢民师推官书》、《书黄子思诗集后》、《送参寥师》 三、 李清照《论词》

四、 严羽《沧浪诗话》选读 五、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六、张炎《词源》选读 [教学要求]

学生修读了本讲后,应能达到下列要求: 1、简述欧阳修提出的“穷而后工”说。

2、阐述苏轼“了然心手”、“萧散简远”、“不厌空静”等文艺思想。 3、把握李清照提出的“词别是一家”的词学思想。

4、深入理解严羽的“兴趣”说、“妙悟”说的诗学意义及其影响。 5、把握元好问论诗提倡真情实感、真淳天然和雄浑刚健的文学思想。 6、了解张炎论词的“雅正”、“清空”和“意趣”说。 第六讲 明代文论选读 [教学内容]

一、 谢榛《四溟诗话》选读 二、 李贽《童心说》

三、 袁宏道《序小修诗》 [教学要求]

学生修读了本讲后,应能达到下列要求: 1、 了解谢榛的“情景”说。

2、 阐述李贽提出的“童心”说及其时代意义。 3、 把握公安派的“性灵”说。 第七讲 清代文论选读 [教学内容]

一、 王夫之《姜斋诗话》选读 二、 叶燮《原诗》选读

三、 王士禛《带经堂诗话》选读 四、 沈德潜《说诗晬语》选读 五、 袁枚《随园诗话》选读 六、 李渔《闲情偶寄》选读 七、 金圣叹批评《水浒传》选读 [教学要求]

学生修读了本讲后,应能达到下列要求:

1、概述王夫之诗论的“情景”说、“现量”说和“读者自得”说。 2、 概述叶燮诗论的“理事情”说、“才胆识力”说和“正变”说。 3、 简述王士禛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和袁枚的“性灵”说。 4、 把握李渔戏曲理论的“剪碎凑成”说和“结构”论。 5、 分析金圣叹的小说人物理论。 第八讲 近代文论选读 [教学内容]

一、 刘熙载《艺概》选读

二、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节选) 三、 王国维《人间词话》选读 [教学要求]

学生修读了本讲后,应能达到下列要求: 1、了解刘熙载文学理论的辨证思想。

2、分析梁启超小说理论的“写实”“理想”二派论和“熏浸刺提”说。 3、论述王国维“境界”说的丰富内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eg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