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幸福和快乐完全方案:积极心理学

更新时间:2024-05-08 12: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提供幸福和快乐完全方案:积极心理学

作者:冯林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是非同寻常的。他们没有了父辈们大学毕业后包分配的优厚待遇,铁饭碗已经不复存在;在学校他们要面对来自学习和人际交往的压力:走入社会还要面临就业的压力。许多同学还没毕业,就开始为将来的前途感到焦虑和紧张,甚至有的因而罹患心理疾病。《积极心理学》这本书就目前在校学生的种种精神困扰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和案例分析。“积极心理学”是哈佛大学学生选修最多的一门课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融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本·沙哈尔的六大积极主张,本书编者提出了针对中国校园的五大主张,案例真实,分析准确到位,非常贴...

2006年9月13日中午12点41分,一个黑衣杀手持枪闯入加拿大蒙特利尔道森学院,当警方赶到现场时,持枪杀手自杀。据悉,这位杀手叫基姆维尔·吉尔,年仅25岁,是一名网络游戏痴迷者,他最喜欢的电脑游戏是根据1999年美国科伦拜恩校园枪击案制作的“科伦拜恩超级大屠杀”。 基姆维尔·吉尔的黑色外套,“朋克头”装扮,就是科伦拜恩枪击案中两名歹徒的翻版。7年前的科伦拜恩校园枪击案共造成13人死亡,两名歹徒作案后自杀身亡。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杀人游戏的真人模仿秀呢?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不满,进而沉迷网络,每日醉心于网络之中来获得快乐,最后走火入魔,产生心理扭曲,诱发了校园暴力的最终产生!沉迷于网络之中的看似快乐生活的背后,是自己内心的孤独和痛苦,以及给他人带来的巨大灾难!

2007年5月13日,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因乳腺癌在深圳去世。据报道,陈晓旭生前一度抑郁,也曾皈依佛门,当事人在一次采访中坦言:她曾很专注于财富的积累,但之后发现事业的成功和物欲的满足并没有给她和家人带来真正的快乐。长期的抑郁,让她疾病缠身,而我们心中那个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也就真的香消玉殒!

除此之外,近来,还时常会看到报纸、网络上提及在校学生抑郁、自杀等等。每每看到这样的消息,都不禁让人感觉内心戚戚,很久难以平复,为那些学生们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很难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那些风华正茂的学子们痛苦不堪,难以自拔,甚至想要放弃或剥夺自己和他人宝贵的生命?这的确应该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需要深思的问题,更是心理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有机会接触一些大学生或是中学生的时候,很喜欢和他们谈论一些关于人生的话题,想知道在他们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他们所向往的生活又是怎样。虽然处在相似的生存环境中,学生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期望却大相径庭。

“我的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事就是好好学习,考所好大学,以后找个好的工作。”

“我希望以后能挣大钱,有很多钱才能做很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让家人过得幸福。”

“我觉得不论在哪儿生活都很痛苦,也许我可以躲到一个没有人打扰的地方去生活。”

“我讨厌学习,我想早些工作,那样就可以摆脱痛苦的学习生活。”

令人惊讶的是,众多的答案中,反映能够享受生活乐趣的人并不多。在“挨过苦”的大人眼中,现在的大中学生,大多生活不愁吃穿,无忧无虑,只要认真学习就好,应该非常幸福,但是在他们自己的眼中,答案却远不是这么简单。曾在网络上看到,华师大附属中学高一年级的几名学生对本年级的同学进行了一个“幸福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在0~100分的幸福感自评中,有六成学生给了自己80分以下,而他们最不满意的方面是“自己”。

另一项对大学生生活满意感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们对生活非常满意的占0%,满意的占6.8%,稍微满意的占16.2%,态度模糊不清楚的占7.1%,稍微不满意的占29.6%,不满意的占30%,非常不满意的占10.4%。上述数据也表明有30%左右的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总体上持满意或肯定的态度,而有接近7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的满意程度较低,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不论是对中学生还是对大学生的调查与了解,都显示出同样的一种特点,那就是大多数学生并不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他们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之间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这个结果的确是与人们的期望背道而驰的。如果父母们希望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让孩子可以衣食无忧地享受学习生活,而现实却告诉我们,那些孩子们在享受这种物质生活的时候其实并不幸福,父母们又该做何选择呢?学生们以为只要学习好就会有好的工作和幸福的生活,但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学习的佼佼者们未能如愿以偿,而那些学习上总是落于人后的学生们无论怎样努力也做不到“笨鸟先飞”的时候,他们又该做何选择呢?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经历困难、挫折的考验,有时会对生活感到厌倦,甚至感到痛苦。我们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很多人会时常感受到低落情绪的困扰,生活中出现的各种负面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吞噬人们对幸福的感受。

珍妮从小到大一直是班里的优秀生,父母总是以她为荣,对她的要求也总是很严,为她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为了让她有好的学习环境,父母也以身作则,连说话都会小心谨慎,督促她尽快学习。珍妮时常会很困惑,为什么其他孩子都可以轻松快乐地玩耍,而父母却这样对自己?于是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汤姆是某名校大一的学生,原以为到了18岁,应该可以轻松地享受生活,但是他意识到自己错了。每当他和别人共处时,他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总是不合拍:他想看书的时候同学们却抱着啤酒神侃,他想睡觉的时候他们却兴致高昂地玩游戏。有时候他总是想不明白,觉得周围每一个人都瞧不起他,想方设法地跟自己过不去。有时候他甚至会觉得自己真是个可怜虫,为什么幸福的生活总是那么遥不可及。

上大学以来,劳拉的身体越来越差了,每次父母看到她,就觉得心疼,以为是离开家不适应学校的生活。其实,疼爱她的父母并不知道劳拉内心深处的痛苦:她总是觉得自己很胖,加上个头儿又高,和其他女生走在一起,总觉得不自在。别的女生都苗条纤细,而自己却那么丑陋,所以她尽量少吃东西,希望可以变得瘦一些,好看一些,但是美食的诱惑又是那么地难以抵制。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总是在吞噬着她,令她痛苦不堪。

以上几个案例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几个侧面,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感到内心的痛苦与无助。可以看出,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某一方面体会的快乐太少,那么与之相关的活动便会变成很痛苦的事情。那是因为快乐是人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要在学习与成长中体会到快乐,我们才会继续下去,才会产生出学习与成长的内在动机。当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快乐正在一点点耗尽,他们学习和成长的动力也在一点点枯萎。

你呢,你的生活幸福吗?幸福是主观的,现在让我们来测一测我们的主观幸福感吧。 主观幸福感问卷

指导语:下面列举了很多简短的题目,请你仔细阅读每个题目,然后判断该题所描述的情况与你的真实情形是否相符。1代表“完全不符合”,2代表“不太符合”,3代表“有点符合”,4代表“大都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

计分方式:

1、3、4、7、8、11、13、14、16、20、23、26、29、31、32、36是反向题,需要反向计分,反向计分方法为,选择1则计为5分,2计为4分,3计为3,4计为2分,5计为1分。其他题目为正向计分。选择几就计为几分。然后将所有分数相加得到你的主观幸福感的总分。

对总分的解释:

非常不幸福(37~105):认为自己的自身状况(如:自我成长、自我目标实现、自我接受、自我健康、财富、形象等)和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室友关系、朋友关系、恋爱关系、师生关系等)与他人比较起来处于较低的地位,和自己的理想差距很大,认为自己以及自己的生活很不完美,而且这种状况难以改变。情绪不稳定,极易体验到消极的情绪。

比较不幸福(106~125):认为自己的自身状况和社会关系与他人比较起来处于较低的地位,和自己的理想差距较大,认为自己以及自己的生活不太完美,努力寻求改变,但是效果不佳。情绪不稳定,比较容易体验到消极的情绪。

有点幸福(126~145):认为自己的自身状况和社会关系与他人比较起来没有优越感,和自己的理想差距有点差距,有时可能情绪不太稳定,对自己的评价波动性较大,希望自己的生活状况能够有所改变。既能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又能体验到消极的情绪。

比较幸福(146~161):认为自己的自身状况和社会关系与他人比较起来处于相对较高的地位,虽然和自己的理想有一定差距,但是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达到自己的理想的。生活比较完美,情绪状态比较稳定,很容易体验到积极情绪。

非常幸福(162~185):有强烈的幸福体验,非常认可自己的生存状态,对自己有一个非常客观的评价,也许他们在别人的眼中并不是特别幸福,但是这些人能够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从平凡的生活中用心体会到幸福的存在。情绪状态稳定,积极乐观。 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助我们通向快乐之门,帮助我们找回获得快乐的密码?

面对成长的种种困惑,学生们自身的力量是很有限的,而学校、家庭能为学生们提供的帮助也是差强人意。在学校和家庭的生活几乎占据了学生的全部时间,那么就让我们看看在学校和家庭里都在发生着什么。学校,作为学生们受教育的场所,由于它特定的教学目标,把目光主要放在了学生的学绩表现等方面,至于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是否心情愉悦,是否承担着巨大的身心压力,是否有健康的同伴关系却是无暇顾及的,在中国尤其如此。在学习阶段或社会生活中,我们都在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家庭本应作为我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持系统。然而,事实却是,当我们进入青春期,便开始了与父母“争夺自主权利”的斗争。不论这种斗争是彰显于外的,还是隐藏于内心的,我们都在尝试着脱离父母的束缚,实现自我的成长。步入成年期后,我们更需要尽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寻求人生的意义,适应社会的挑战。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努力证明自己的成熟的同时,也更需要外界的帮助;我们既希望证明自己的独立能力,同时也会留恋父母的呵护。这让我们与父母的距离在忽远忽近间摇摆,父母们如果缺乏对这个阶段孩子的了解,缺乏有效的交流方法,即使他们很想能帮助孩子们走出心理的困境,也往往会适得其反。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经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作为专业支持系统的心理学工作者,我们也很想能从我们的“百宝箱”中搜寻到一个完美的工具,易于理解,安全有效,能够成为人们面对成长中的心理困境时的好帮手,成为人们的快乐加油站,但这的确很难。经过一番筛选,最后我们把目光停留在了“积极心理学”——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工具”上,它已在国外吹起了一阵强劲的旋风,给无数的人带来了欢乐和幸福。现在,我们把积极心理学引入到中国,希望能够对更多的人有所启发。 在我们认识那个独特的工具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我的“百宝箱”。我很想知道你对心理学知道多少。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人,尽管心理学早已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但我还是得到了很多不同的答案:

“心理学是研究神经病人的学问。”

“心理学好像和算命差不多,心理学家会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

“心理学应该不研究小孩子吧,小孩儿又没有什么心理问题。”

“心理学应该就是做心理咨询吧,有问题的人才会去做心理咨询。”

对于心理学的误解,和心理学的发展一直是同步前进的,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说过:“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有一个短暂的历史。”的确如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真正被人们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来对待,只是一百多年前(1879年)的事,但它的发展却是很迅速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为科学的心理学吧。对于心理学有一个比较专业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具体来说,心理学既研究人的心理又研究动物的心理,既研究人的心理,也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学是一门以描述、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在心理学发展的120余年的时间里,一直存在着许多的矛盾和冲突,心理学应该研究什么?意识还是行为?心理学应该为哪些人服务?是普通的人群,还是异常人群?等等。这些问题一度困扰着心理学家们,他们探索答案,部分人各执己见,于是有了学派纷争。而随着

社会的发展,心理学学科的壮大,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在不断变迁。

弗洛伊德通过对精神病患者多年的临床分析,提出其精神分析学说。他认为:我们的一生几乎被幼年期的发展状况所决定,这一时期的创伤经历将会伴随我们一生,严重的创伤还会形成神经症或变态人格。我们的心理由意识和潜意识组成,意识如同冰山一角,只是我们心理的很小的一部份,而潜意识则主宰我们大部分的日常活动,但是我们很难觉察到它的存在,它偶尔会以口误、笔误或梦境的方式表达。我们的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就是潜意识中的欲望,如食、色,甚至是乱伦;超我是处于意识层面的道德规范和理想;本我和超我之间总是处于矛盾的状态,而自我则负责调节二者之间的矛盾;当自我不能调节这种矛盾时,就会引发神经症。

而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认为人的心理就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反应的总和。外界给与我们一个刺激,我们就会作出相应的反应。面对同样的刺激,我们会作出不同的反应,这些不同的反应方式的总和就构成了个体的人格特征,华生的经典名言就是: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和一个适合的环境,我会随机地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商人等,不管他们的天赋、才能、种族如何。所以在行为主义者的眼中,人的心理是后天习得的,包括我们性格的形成以及规则的习得等正常心理,也包括抑郁、焦虑等异常心理。人的心理是环境的产物。

由此可见,这两个流派对人性的看法带有很浓的消极被动的色彩——不论是“三岁看到老”的早期决定论还是外部环境刺激的被动反应论。但是,人类真的是如此地被动消极吗?有部分心理学家对此表示怀疑,并开始了对人类心理中积极的方面进行研究。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Terman开始了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的研究。同一时期,荣格也展开了对生活意义的研究。但是随之而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这种早期的对人类积极心理的探索。二战期间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的原因,找到治疗和缓解的办法,来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病患。心理学再次披上了“白大褂”,她的任务就是找出人类心理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而之前对积极心理的探索似乎被心理学家们遗忘了。后来,到了五六十年代,马斯洛、罗杰斯等一批心理学家开始关注人类自由、健康的成长,认为心理学家的工作应当是给予普通人群积极的关怀和爱护,帮助他们自我探索,自我成长,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这种积极的论调给心理学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心理学家们对心理活动中积极一面的重视,对现代的心理学理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理论流派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成为当时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之外的第三势力。

但是,正如塞里格曼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在当时的社会背景条件下,人们更关注战后的心理问题的治愈和解决,所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努力并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他们主要依靠个人的观察、体验和传记资料,缺乏必要的实验手段和实证根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几十年后,战争的硝烟已经逐渐消散,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他们拥有更充分的自由、更好的物质享受、更好的教育、更丰富的娱乐。照理说,人们应该比过去更加幸福,可事实却刚刚相反,他们有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多人焦虑、抑郁,感到生活不幸福。在20世纪末的10年研究中,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对心理疾患的预防,研究者们发现,人类的一些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如勇气、乐观、信仰、希望等,对于抵御

心理疾患起了很大的缓冲作用,因此研究人性的积极方面,研究人类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并探索如何增强年轻人这些品质,帮助人们不断发展自己,从而在根本上,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快乐。这样,心理学的研究就会更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诞生,这里有一个小故事:

父亲在自己屋前的花园里割草,他的小女儿尼奇在一边玩着。这位父亲是一个做事很认真、很专注的人,即使在他割草的时候也是如此。他的女儿则显得天真活泼,她在父亲的身边又唱又跳,还不时地把父亲割下的草抛向天空。父亲对女儿尼奇的行为不耐烦了,于是对着尼奇大声地训斥了一声。

尼奇一声不响地走开了,可不久她又回到花园,并且一本正经地对父亲说:“爸爸,我想和你谈谈。”

“可以呀,尼奇。”爸爸回答说。

“爸爸,你还记得我在过5岁生日之前的情况吗?你常说我在3岁到5岁之间是一个经常爱抱怨和哭诉的人,那时的我经常要对许多事抱怨和哭诉,也不管这些事是要紧的还是无关紧要的。但当我过了5岁的生日后,我就下决心不再就任何事对任何人抱怨和哭诉了,这是我长这么大做过的最难的一件事。不过我发现,当我不再抱怨和哭诉时,你也会停止对我吼叫和训斥。”

女儿尼奇的这番话使这位父亲非常吃惊,他没想到自己小小的女儿居然明白如此深奥的道理——停止抱怨,积极生活。他开始自我反省——反省自己对女儿、对生活、对职业的态度和行为,并得出如下的结论:首先,他觉得抚养孩子并不是一味地呵斥和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而是要理解孩子的心,要多与孩子交流孩子本身具有的积极力量,并对孩子的这种积极的力量进行培养和鼓励,惟有如此,孩子才能真正克服自己的缺点,并取得进步。其次,他发现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待改进,因为他总是生活在消极的阴影里,总是用消极的方式去对待他人的缺点和不足,他总是抱怨生活的不幸与不公,抱怨、挑剔他人的不足,因而让他的生活很不开心,也许换一种积极的方式去对待生活、对待他人,自己的生活状态会有所改善。再次,女儿尼奇的这番话还使他对自己从事的职业产生了新的认识。这位父亲是一位知名的心理学家,在这之前,他与大多数的心理学家一样,关注的是人类消极的心理——心理疾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案等,但是,作为一位父亲,他应当去发现子女的积极力量和品质,相信子女们具有自我成长的动力和能力,那么,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是否也应当去挖掘和发现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力量呢?于是,他开始转变自己研究的方向,尝试着研究人类心理中积极的方面,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这位父亲就是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塞里格曼。正是女儿尼奇的一番话,塞里格曼开始构想发起一场新的心理学运动——一种关注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潜力的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运动。1996年塞里格曼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以后,便开始利用他的影响到处呼吁开展积极心理学运动,并把创建积极心理学看作自己在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任期中最重要的使命之一。2000年,塞里格曼与契克岑特米哈伊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 Psychologist)上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的诞生。 在了解积极心理学之前,让我们先通过下面的这则小故事看看在积极心理学中所提的“积极”有着怎样的含义。

有一个辛勤的园丁,精心培育着花圃里五颜六色的花。一天,不知从哪儿跑来两只小猫,在花圃里追赶嬉闹,等园丁发现的时候,一半的花已经被摧残得花叶凋零。园丁生气极了,一屁股坐在地上,抱着头叫道:“你们把我一半的花都毁掉了。”一个过路的小男孩看到这一幕,劝说园丁:“你瞧,还有一半花儿仍然开得那么鲜艳。”

这个小故事已经向我们展示了积极者与消极者对同一件事的不同解释。“积极”(positive)一词源自拉丁文字“positum”,原意是指“实际而具有建设性的”或“潜在的”意思,因而现代意义上的“积极”,既包括人外显的积极,也包括人潜在的积极,而当代心理学中所谓的“积极”,一般是指“正向的”或“主动的”含义。

上面故事中的小孩儿是积极的,他看到的是花圃中仍然活着的那一半花,而消极的园丁却只能注意到花圃中败落的那一半花。当你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时候,你的心态显然就不同。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鲜花被摧毁的时候,但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看到花圃中剩下的那一半还在盛开的花。可是,为什么人们会有截然不同的看待问题的方式?它们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们每一个人的活动其实都是为了适应周围环境的一种自我表达方式,为了获得生存和发展,我们就必须要应对生活中面临的一些挑战。一方面,如果我们平时总是主动用积极的行为来应对面临的问题,就会形成具有积极性质的应对系统,一旦形成积极性质的应对系统之后,这个系统反过来会促使我们在今后采取更多的积极行为。而如果我们平时总是主动用消极行为来应对面临的问题,就会形成具有消极特性的应对系统,消极特性的应对系统又会促使我们在今后采取更多的消极行为。另一方面,每个人应对问题的方式背后一定存在一个与之相应的情感支持系统,假如一个人从来没有体验过爱、安全或胜任等,他就很难产生或保持一种积极的应对模式。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正是某种情感在支撑着我们的应对问题的模式。

四、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及其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积极心理学”英文为Positive Psychology,香港学者将其译为“正面心理学”,台湾的学者则译为“正向心理学”,而“积极心理学”是我们大陆的一种普遍译法。它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乐观、希望等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群,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探索人类幸福和快乐的奥秘,并帮助人们获得快乐和幸福。

(二)积极心理学的发展

由于积极心理学倡导者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也由于积极心理学本身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投入到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当中,越来越多的机构和组织鼓励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积极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发展壮大。

积极心理学一出现,就在美国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1999年,Templetion 基金

会设立“Templetion积极心理学奖”,奖金总额共计20万美元,第一名的奖金达10万美元,以鼓励那些40岁以下,在积极心理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心理学家;2000年1月和3月的《美国心理学家》杂志(American Psychologist)相继推出了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专刊;一些知名的大学成立了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其中,宾西法尼亚大学还将成为第一个积极心理学学位授予点;每年一度的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于十月的第一个周末在华盛顿召开。积极心理学在欧洲的发展也极为迅速。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积极心理学手册》等大批积极心理学读物;2004年7月,欧洲积极心理学会议在意大利的米兰举行。

而在亚洲,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就我国而言,逐步开始了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探索,近年来,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报告和论文逐渐增多,相关的书籍也相继问世。2004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积极心理学成为会上15个重要探讨主题之一。

也许,读到这里,你对积极心理学有了一个很笼统的概念,但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心理学家们都在做什么呢?或者,他们已经作出了什么贡献呢?我们已经知道积极心理学家对人类持积极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现在,我们一起去解读这些问题。

一、积极心理学家的使命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塞里格曼认为,心理学家有三个使命:治疗精神疾患,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由于心理学界过去重视对于消极心理的研究,所以现在很有必要提倡积极心理学,从而拓展心理学在后两个方面的贡献。而积极心理学家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积极心理的研究,来指导人们获得成功和幸福,更加自由、快乐地生活。 2000年,塞里格曼和契克岑特米哈伊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中指出,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范畴有三个方面:1.积极经验,如快乐,主观幸福感等;2.积极特质,如智慧、创造力、美德等;3.积极环境,如社会关系、文化规范、家庭等环境因素对个体潜能发挥的影响作用。

具体就研究对象而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

1.在主观的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感(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

2.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等,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获得这些品质的原因,以及这些品质对个体获得成功和幸福的影响作用。

3.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如有责任感、有职业道德、乐于助人、有礼貌、宽容),以及有利于个体形成这些美德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融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一)积极经验

积极经验,主要是指一种积极的主观体验,如主观幸福感、快乐等,目前,积极心理学家在这个领域的主要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马甜语,2006):

1.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自己生活状态满意程度的评价,并由此产生的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心理状态。主要有3个部分组成:生活满意,高水平的正性情感和低水平的负性情感。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满意,心情愉悦,充满爱和关怀,很少失望、沮丧,则说明我们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或许你已经从前文的主观幸福感问卷中,发现了端倪)。

积极心理学家们对人们的主观幸福感非常感兴趣,通过大量的研究,他们发现:我们生活中的事件,如升职、升学、结婚、亲人逝世等,对我们的主观幸福感会有影响。其中,中年期丧偶对人们主观幸福感影响最大,它会极大地降低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其他的生活事件,似乎存在一个有效期——只有近三个月内发生的生活事件会影响我们的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家们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女性经历的琐细的小事件(如收到小礼物等等)会影响她们的主观幸福感,而男性则更倾向于受近期生活事件的整体影响。这与我们的常识相符:女性似乎有一颗纤细敏感的心,她们更容易觉察到生活中的小事情,并受这些小事情的影响。此外,心理学家们还发现,当个体具有稳定的情绪、较高人际信任时,会拥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

2.快乐的研究

快乐这种积极情绪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很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在贫困的国家,人们的快乐程度与收入水平有较大相关;而在富裕的发达国家,个人的快乐程度与收入水平相关甚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快乐的人比不快乐的人更容易觉察到周围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拥有更加亲密的人际关系——更多更好的朋友和甜蜜美满的婚姻。

D.M.Buss提出了如何快乐的小方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并发展亲密友谊;选择一个与自己在价值观、兴趣、性格特征等方面都相似的配偶;为自己设定一定的目标,包括长期和短期的目标,目标的实现会给人带来很大的满足和快乐。

3.积极经验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

在研究主观幸福感、快乐等积极主观体验的同时,积极心理学家们对积极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也进行了探索。他们发现:在面对压力时,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人更不易生病;而那些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病人更愿意接受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更容易康复。

(二)积极特质

积极特质也就是在个体层面上的一种积极人格特质。如乐观、创造性、智慧、自我控制等。而目前心理学家们在积极特质领域中研究主要集中在乐观方面,下面为大家作一些介绍和说明:

乐观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生活以及社会的积极事件的期望——认为好的事情更容易发生(Leif,2000),并且还是一种对事件的积极的解释风格(塞里格曼称之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即:将坏事件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具体的原因,将好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原因。如: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及聪明才智,而不是运气等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外

部环境,比如将考试失败归因于题目难度太高,而不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等等。

心理学家们对癌症患者的研究发现,病情相同的情况下,乐观的、自我控制的患者在得知病情后,会继续积极地工作、生活,且更为长寿,更容易康复。有研究者(Suzanne,2003)进一步研究了乐观对癌症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发现乐观者在得知自己身患重症后,会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应对策略来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积极生活和工作,这种方式能有效地抵御疾病及其消极影响,从而提高患者对康复的期望,增强其身体免疫力。

此外,研究者(Schweizer,2001)还发现,乐观者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其抑郁水平较低。而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水平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因此乐观对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由上可知,乐观不仅能增进我们的身体健康,还能促进我们的心理健康。

(三)积极环境

个体的发展,既受个体个人特征的影响,也离不开其生存的社会环境。因此在研究个体的心理时,总是要将个体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考察。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也不例外。在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中,个人的积极体验、积极的心理品质总是受到生活的社会环境的影响。积极的环境是指影响个体积极品质形成及其潜能发挥的家庭、学校、社区、大众媒体等环境因素。积极心理学家们围绕积极环境,作了大量的研究。他们发现:富裕的、提供更多支持和鼓励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儿童;合理的社会规范会?进个体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社会公共事务如公益事业等负有责任。社会责任感较高的人,会主动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和选举等,在日常生活中,会主动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等)的形成。 如果说塞里格曼等心理学家是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的奠基人和研究者,那么本—沙哈尔则是这些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传授者和应用者。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本—沙哈尔的基本情况。

本一沙哈尔,美国人,22岁时到哈佛大学学习心理学和哲学。本科毕业后,作为哈佛大学最优秀的三个学生之一,被推荐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教育学。工作两年后,也就是在他29岁时,回到哈佛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

他讲授的课程包括:“积极心理学”和“领导心理学”。他的“积极心理学”课程打败了历来的王牌课程“经济学原理”,成为最受哈佛学子欢迎的课程——哈佛大学中有20%的学生选修此课,也就是说,每五个学生中就有一人选修他的“积极心理学”课程,创下了哈佛大学历年来听课率最高的历史记录。并且,有23%的听课者向教学委员会反馈,这门课“改变了他们的一生”。因此,本一沙哈尔被誉为“最受欢迎的人生导师”。他在美国为500强企业的领袖及高层管理者培训,其课程因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被誉为“摸得着幸福”的心理课程。除了在美国被公认成功外,1995至今,他为英国、罗马尼亚、以色列、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多家企业进行数百场讲座,大获赞誉。2007年1月本—沙哈尔应邀来京授课,并在北京高校开设积极心理学专场讲座。在清华的演讲后,一位清华学生说,“今晚对积极心理学的感受,正如泰勒先生第一张幻灯片上所说——一生至少一次,一次改变一生”。

本—沙哈尔根据自己多年的专业学习、亲身经历以及培训和授课经验,总结出了关于幸福和快乐的六点秘诀:

的确,自我接纳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前提。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问题都不敢正视,对自己有那么多的不满与失望,甚至是否定和拒绝,那他怎么能引导自己成长?所以,我们应该坦然面对自己的人生,停止苛刻的要求自己,不去无端忧虑和自责,做到自我接纳,接纳全部的自己。

(一)自我接纳的概念及意义

那么什么是自我接纳呢?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特征所持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即能够坦然接受现实中的自己。

一个人,如果能够清楚地认知自己、准确地评价自己,就能够制定现实可行的目标,进而采取有效的行动,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最终取得成功;相反,一个人如果不能清楚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对自身的评价并不稳定,时而自卑,时而自负,就会影响自身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能够接受自己,就说明他没有明显的自卑心理,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心理上比较平衡,他们采取的自我防御越少,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

(二)如何做到自我接纳

那如何才能做到自我接纳呢?根据在咨询过程中的经验,我们归纳了以下几种方法,帮助大家有效地实现自我接纳。

1.正视自己的缺点

不论自认为有多少缺点和不足,做了多少傻事、坏事或蠢事,从现在起,都停止对自己的挑剔和责备,要学习为自己辩护,维护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如果一个人能够正视并且接纳自己的弱点,那就意味着他不但正确地认识到了自身的局限性,同时也停止对自己的不满和批判。这可以使我们不把时间浪费在自责和沮丧上,而是集中精力去发掘自己的优势,或者增强自身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少走弯路。

2.正视自己的负性情绪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负性情绪,如:嫉妒、恐惧、紧张、生气、愤怒??如果我们产生了负性情绪,不要去压抑、否认或掩饰它,更不要责备自己,苛求自己。要先坦然地承认并且接纳自己的负性情绪,不论它是沮丧、愤怒、焦虑还是敌意。

因为负性情绪就是生命中合情合理的部分,例如,不小心扭伤了脚,我们会感到疼痛;孩子夭折,我们会感到痛苦;当受到威胁时,我们会感觉恐惧;有人离开时,我们会感觉悲伤,这就是生活,是合情合理的痛苦。基本的人类情绪,如恐惧、愤怒、悲痛等,自有他们重要的存在目的:它们保护我们,提醒我们对现状要有所警觉,恐惧驱使我们对潜在的危险格外小心谨慎,愤怒激起我们的勇气,悲痛促使我们反思生命的意义,它们是促使我们改变现状的先决条件。如果一个人不为自己的成绩差而沮丧,他就不会想努力学习;如果一个人不为和别人的矛盾而苦恼,他就不知道自己的人际交往方式需要调节。所以,不要怕产生负性情绪,也不要否认或逃避,要首先接纳它,然后再想办法解决引起负性情绪的问题。

有位同学谈起曾经困扰她很久的一件事:她上初中时,外婆病重,她每周都去看望外婆。有一个周末,她因为作业实在太多,没有去看外婆,打算下周多陪老人家一会儿。没想到,外婆就在那周去世了。“这么年,她一直都不能原谅自己,这件事成了她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自己的父母忙于工作,从小就是被外婆照顾,可是连外婆病重自己都没有去看望,也没有见到外婆最后一面。可是,接受关于自我接纳的训练后,她好像一下子就想通了。她觉得:“既然再怎样自责都无济于事,那么我就争取不再犯类似的错误,重要的还是做好现在。其实从那以后,我只要有空就会在家陪伴父母,或者去看奶奶。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3.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无条件的接纳是心理咨询中以“人为中心”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它强调咨询师应该对来访者无条件的积极接纳。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应该无条件地积极接纳自己。绝大多数人从小就受到种种有条件的限制,或者父母、学校严格的管束,致使很多人以为只有具备某种条件,如漂亮的外表、优秀的学习成绩、过人的专长、出色的业绩等等,才能获得被自己和他人接纳的资格,于是,很多人背上了自卑的包袱。由于曾经被他人挑剔,也就逐渐习惯于用挑剔的目光看待自己,无法接纳自己。在这里,我们提倡的无条件地接纳自己就是,不管我们外表如何——美丽,平凡,甚至是丑陋,不管我们能力如何——过人,平庸还是低人一等,不管我们性格如何——被人喜欢的,不被人喜欢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一部分,所有这些构成了这样一个独特的我。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接受这样的自己,不带批判,没有是非对错。 三、自我接纳≠止步不前

自我接纳是构成健康人格的重要特质。但有些人可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自我接纳岂不变成固步自封了?自我接纳会不会导致自暴自弃?这是很多人对自我接纳存在的一种误区,担心自我接纳会使自己不思进取,甚至认为自我接纳等于自暴自弃。存在这种误区的原因是,传统的教育模式使我们善于自责,不善于接纳,习惯于追究自己的不足,也逐渐学会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

其实,进取心有两种,一种是避免遭受失败,一种是追求自我成长。不接纳自己的人,因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怀疑,所以很难鼓起勇气对自己提出较高的要求,即使在别人看来,这种要求是他可以达到的,所以这种人的进取心更多地用在了避免失败上。导致的结果是,他无法取得建设性的进展,能够做到的仅仅是避免遭受失败。而对于接纳自我的人来说,仅局限于自我接纳是远远不够的,就像很多贫困的人能够接受贫困,却不能改变贫困一样,接纳自我之后,还应学会自我成长。接纳自我的人正是因为看到了自身的长处与不足,对自己的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他们才能够根据自身的实力,为自己制订出建设性的成长计划,从而使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向成功之路。

因此,全面地认识自己、真诚地接纳自己,你就会发现,自己好像突然变得美丽、自信起来,周围的一切也更加的清新,原来我们的身上有那么多可爱之处。所以,只要拥有一个包容的心,爱上自己不难。爱自己、爱生活、爱我们身边美好的事物,你的世界从此与众不同!

沉迷于游戏,也许会很快乐;极限的体验,也许会很快乐。但这些都是虚幻的快乐,我们需要的是有意义的快乐。我们参加的活动或从事的工作,不仅应该于己有益,让自己快乐,而且最好对别人,对社会也有帮助。

一、快乐的泡影

(一) 虚幻的快乐

对于我们大学生朋友来说,使用网络既可以获得各种最新信息,又可以与朋友们保持联系,从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而且必要的,可是,如果翻看每天的报纸和杂志,你会常常看到这个名词:网络成瘾。那么什么是网络成瘾呢?为什么有的人会网络成瘾,而有的人不会呢?网络成瘾,顾名思义,就是对于网络的使用已经到了沉迷和无法自拔的地步,已经背离了我们使用网络的初衷。

一份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人数已经超过了1000万,很多青年学生每天沉迷于网络之中,荒废学业,疏远朋友,却还津津乐道为“快乐网游”、“生活的忘忧草”。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的青年学生在人生的大好阶段,不好好把握现实的美好生活,而沉迷于这种虚幻的网络之中呢?他们真的是快乐的吗?就此,一些研究者进对网络成瘾者进行了访谈,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回答吧。

“上网的时候,我真的很快乐,没有人知道我是谁,我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任何样子。可是,下了网之后,一切都照旧,我还是我,既不帅气也不出色,我感到更痛苦,于是只好再去上网。”

“在网络中,我可以拥有一切,拥有房子、车子和漂亮‘美眉’,所以网络让我很快乐。可是现实中我却什么都没有。”

“我觉得总上网很不好,我的学习都荒废了,可是我就是忍不住,我觉得活着特别累,压力好大,只有在网上我才无忧无虑。”

“不知道为什么,生活中我总是不能和别人很好地交流,我感到很孤单,可是在网上我有很多的朋友,我们每天都聊天,而且彼此感觉都很好,我很快乐。”

??

看了以上的回答,估计大家都明白了为什么网络有如此大的魅力了吧。它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虚幻和不真实性,这些网络成瘾者往往生活中过得并不开心,或者是因为缺少朋友、感到孤寂,或者是因为压力过大,还或者是生活中的许多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而网络是他们逃避和躲藏的一种方法。也许,一时的快乐是有的,然而,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吗?我们难道能每天生活在网络之中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再来看看那些网络成瘾的后果是什么样的。

数据显示,2005年在全国犯罪的总人数中,青少年占了87%,而这87%之中竟然有70%左右是因为上网成瘾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此外,一些关于网络成瘾的负面新闻也层出不穷:

一大二学生在网吧连续玩了几十个小时的游戏之后,忽然出现头疼、两眼发黑等状态,继而倒地昏迷,后经医院诊断后,其为“过度上网导致视网膜疲劳和低血糖症”;而某学院一名大四学生在过度上网后导致狂想症,而造成杀死二人、重伤五人的惨剧。

看了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和事件之后,我们还能说,沉迷于网络的人是快乐的吗?这些快乐只是一种暂时的快感,如果你想在沉迷之中寻找快乐,那么估计你寻找到的只能是更多的痛苦和绝望。

可见,沉迷于网络之中,并不能带来长久和真正的快乐。那些快乐,就像我们童年时候所吹的肥皂泡泡,虽然美丽,虽然五彩缤纷,但是却一触即破,只是一种快乐的泡影。

网络如此,任何不健康的沉迷都是这样。那些让我们感觉快乐的事情并非都是真正的快乐,有时候空虚和沉醉会穿上快乐的外衣来欺骗我们。

凯瑟琳是一个很美丽的女孩子,刚入学的时候,还被系里的男生誉为“系花”,大家都说她像一朵美丽的莲花,清纯而淡雅,她也是那样的快乐,每天无忧无虑,事事顺心。可是,到了大三的时候,这朵美丽的莲花却变得忧郁起来,整个人都明显地瘦了下去,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还常常和别人吵架,再也不像原来的她了。原来,这个变化是由于凯瑟琳的恋爱。按理说,恋爱中的女孩子该是娇柔、妩媚、更有青春活力的,为什么凯瑟琳会这样呢?凯瑟琳的恋爱从大二的一次party开始,那晚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叫罗伯特的男人,说是某公司的老总,正需要一个大学生帮助做一些兼职翻译,问凯瑟琳愿不愿做。这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于是凯瑟琳高兴地接受了。没想到,就是那次相识,开始了另一种生活。不久,罗伯特就表现出了对凯瑟琳特别的好感,总是请她吃饭,给她送各种各样的小礼物。而凯瑟琳,也被罗伯特的幽默和帅气所吸引,于是两人相爱了。凯瑟琳的脸上每天都挂满开心的笑容。但是好景不长,凯瑟琳后来才知道,罗伯特已经结婚。知道之后,凯瑟琳几次想离开罗伯特,却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每次的离开都是更加?想念、痛苦和空虚,只有和他在一起时心里才踏实,才拥有短暂的快乐。可是每次清醒的时候,她却又加倍的自责和难过。她说,只有罗伯特才能带给他快乐,可是这个快乐却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抓也抓不住。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身边并不少见。苦苦的单恋、找不到出口的三角恋,这样的爱情,在体验的时候,也许真的可以带来一些快乐,但是这短暂的快乐带给人的却是长久的痛苦,就如毒酒一般,喝着醉人,长此以往却让会让其衣带渐宽,容颜憔悴。所以这样的快乐,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佛家最忌执着,也许坚持是一种很好的品质,但是过于执著却常常让人无法做到坦然自如,反而失去自我。爱情如此,事事如此。

(二) 透支的快乐

快乐是一种美好的体验,那么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如果细细地想想,估计你会摇头说“不”,快乐不像信用卡,可以在没有的时候还继续地刷,即便能够那样,恐怕也会得不偿失。快乐,是不能透支的。因为,首先,这样的快乐有些勉强;其次,这样的快乐常常让人有些如履薄冰,很怕一不小心应了古人的那句老话:乐极生悲。也许在拥有这些快乐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即使什么都没有也不在乎,然而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

看看周围是不是已经危机四伏了。正如我们前面说的网络成瘾的学生们,在他们遨游网络世界的时候,其实已经忽视甚至伤害了身边最美好的感情:那些爱着他们的亲人和朋友的感情。而他们的快乐也在网络上早已透支光了,到了现实中只是更加迷失自我、没有方向。

此外,许多青年学生们,由于年轻气盛、爱走极端,往往会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这时也会出现透支的快乐。

初尝恋爱滋味的乔安娜每天快乐的像只小鸟,身上的每个细胞似乎都散发着快乐的气息。以前,曾经无数次地憧憬过爱情,却从没想到恋爱会这样的快乐。见到恋人时,她总会情不自禁地微笑;无论是等待、见面,甚至思念都有了一丝与众不同的感觉,她认为自己找到了世界上最理解、最爱她的人,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开始的时候,两个人总是下课后约会,后来慢慢地发展到似乎要每时每刻都在一起。乔安娜觉得自己太快乐了,这种快乐让她想把时间定格,只定在两人相聚的时刻,于是她开始偶尔逃课去见男朋友,最后发展到两个人搬到一起住,每天朝夕相处。她的父母和朋友多次劝她,希望她不要荒废自己的学业。但是结果却事与愿违,乔安娜认为这些人都不理解她,阻碍了她寻找快乐,于是变得更加的肆无忌惮,最长的一次竟然两周没去上课。期末的时候,乔安娜因为挂了门课程而被退学。而这时,她的爱情也出现了危机,男友由于她整天要求黏着在一起有些厌烦,对她也没有原来那样疼爱。这些痛苦,似乎一瞬间同时向乔安娜涌来,她无法忍受男友的改变,也不能接受学校的处分,面对这些,单纯的乔安娜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来对待——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可见,快乐虽好,却是不能过度的。乐极生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也许,我们最初的目的是寻找快乐,但如果不懂得如何储存和保持快乐,因为一时的快乐而抛弃了所有其他一切的事情,那么快乐会很快地被透支,我们也会因为不小心误入歧途,被那些虚幻的美景蒙蔽双眼,而最终让快乐离我们而去。所以,亲爱的朋友们,这样的快乐是人生路上的羁绊,是一种的生命和自我的浪费,我们要寻找的快乐是真实的,有意义的。

沉迷于游戏,也许会很快乐;极限的体验,也许会很快乐。但这些都是虚幻的快乐,我们需要的是有意义的快乐。我们参加的活动或从事的工作,不仅应该于己有益,让自己快乐,而且最好对别人,对社会也有帮助。

一、快乐的泡影

(一) 虚幻的快乐

对于我们大学生朋友来说,使用网络既可以获得各种最新信息,又可以与朋友们保持联系,从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而且必要的,可是,如果翻看每天的报纸和杂志,你会常常看到这个名词:网络成瘾。那么什么是网络成瘾呢?为什么有的人会网络成瘾,而有的人不会呢?网络成瘾,顾名思义,就是对于网络的使用已经到了沉迷和无法自拔的地步,已经背离了我们使用网络的初衷。

一份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人数已经超过了1000万,很多青年学生每天沉迷于网络之中,荒废学业,疏远朋友,却还津津乐道为“快乐网游”、“生活的忘忧草”。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的青年学生在人生的大好阶段,不好好把握现实的美好生活,而沉迷于这种虚幻的网络之中呢?他们真的是快乐的吗?就此,一些研究者进对网络成瘾者进行了访谈,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回答吧。

“上网的时候,我真的很快乐,没有人知道我是谁,我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任何样子。可是,下了网之后,一切都照旧,我还是我,既不帅气也不出色,我感到更痛苦,于是只好再去上网。”

“在网络中,我可以拥有一切,拥有房子、车子和漂亮‘美眉’,所以网络让我很快乐。可是现实中我却什么都没有。”

“我觉得总上网很不好,我的学习都荒废了,可是我就是忍不住,我觉得活着特别累,压力好大,只有在网上我才无忧无虑。”

“不知道为什么,生活中我总是不能和别人很好地交流,我感到很孤单,可是在网上我有很多的朋友,我们每天都聊天,而且彼此感觉都很好,我很快乐。”

??

看了以上的回答,估计大家都明白了为什么网络有如此大的魅力了吧。它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虚幻和不真实性,这些网络成瘾者往往生活中过得并不开心,或者是因为缺少朋友、感到孤寂,或者是因为压力过大,还或者是生活中的许多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而网络是他们逃避和躲藏的一种方法。也许,一时的快乐是有的,然而,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吗?我们难道能每天生活在网络之中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再来看看那些网络成瘾的后果是什么样的。

数据显示,2005年在全国犯罪的总人数中,青少年占了87%,而这87%之中竟然有70%左右是因为上网成瘾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此外,一些关于网络成瘾的负面新闻也层出不穷:一大二学生在网吧连续玩了几十个小时的游戏之后,忽然出现头疼、两眼发黑等状态,继而倒地昏迷,后经医院诊断后,其为“过度上网导致视网膜疲劳和低血糖症”;而某学院一名大四学生在过度上网后导致狂想症,而造成杀死二人、重伤五人的惨剧。

看了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和事件之后,我们还能说,沉迷于网络的人是快乐的吗?这些快乐只是一种暂时的快感,如果你想在沉迷之中寻找快乐,那么估计你寻找到的只能是更多的痛苦和绝望。

可见,沉迷于网络之中,并不能带来长久和真正的快乐。那些快乐,就像我们童年时候所吹的肥皂泡泡,虽然美丽,虽然五彩缤纷,但是却一触即破,只是一种快乐的泡影。

网络如此,任何不健康的沉迷都是这样。那些让我们感觉快乐的事情并非都是真正的快乐,有时候空虚和沉醉会穿上快乐的外衣来欺骗我们。

凯瑟琳是一个很美丽的女孩子,刚入学的时候,还被系里的男生誉为“系花”,大家都说她像一朵美丽的莲花,清纯而淡雅,她也是那样的快乐,每天无忧无虑,事事顺心。可是,到了大三的时候,这朵美丽的莲花却变得忧郁起来,整个人都明显地瘦了下去,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还常常和别人吵架,再也不像原来的她了。原来,这个变化是由于凯瑟琳的恋爱。

按理说,恋爱中的女孩子该是娇柔、妩媚、更有青春活力的,为什么凯瑟琳会这样呢?凯瑟琳的恋爱从大二的一次party开始,那晚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叫罗伯特的男人,说是某公司的老总,正需要一个大学生帮助做一些兼职翻译,问凯瑟琳愿不愿做。这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于是凯瑟琳高兴地接受了。没想到,就是那次相识,开始了另一种生活。不久,罗伯特就表现出了对凯瑟琳特别的好感,总是请她吃饭,给她送各种各样的小礼物。而凯瑟琳,也被罗伯特的幽默和帅气所吸引,于是两人相爱了。凯瑟琳的脸上每天都挂满开心的笑容。但是好景不长,凯瑟琳后来才知道,罗伯特已经结婚。知道之后,凯瑟琳几次想离开罗伯特,却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每次的离开都是更加?想念、痛苦和空虚,只有和他在一起时心里才踏实,才拥有短暂的快乐。可是每次清醒的时候,她却又加倍的自责和难过。她说,只有罗伯特才能带给他快乐,可是这个快乐却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抓也抓不住。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身边并不少见。苦苦的单恋、找不到出口的三角恋,这样的爱情,在体验的时候,也许真的可以带来一些快乐,但是这短暂的快乐带给人的却是长久的痛苦,就如毒酒一般,喝着醉人,长此以往却让会让其衣带渐宽,容颜憔悴。所以这样的快乐,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佛家最忌执着,也许坚持是一种很好的品质,但是过于执著却常常让人无法做到坦然自如,反而失去自我。爱情如此,事事如此。

(二) 透支的快乐

快乐是一种美好的体验,那么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如果细细地想想,估计你会摇头说“不”,快乐不像信用卡,可以在没有的时候还继续地刷,即便能够那样,恐怕也会得不偿失。快乐,是不能透支的。因为,首先,这样的快乐有些勉强;其次,这样的快乐常常让人有些如履薄冰,很怕一不小心应了古人的那句老话:乐极生悲。也许在拥有这些快乐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即使什么都没有也不在乎,然而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看看周围是不是已经危机四伏了。正如我们前面说的网络成瘾的学生们,在他们遨游网络世界的时候,其实已经忽视甚至伤害了身边最美好的感情:那些爱着他们的亲人和朋友的感情。而他们的快乐也在网络上早已透支光了,到了现实中只是更加迷失自我、没有方向。

此外,许多青年学生们,由于年轻气盛、爱走极端,往往会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这时也会出现透支的快乐。

初尝恋爱滋味的乔安娜每天快乐的像只小鸟,身上的每个细胞似乎都散发着快乐的气息。以前,曾经无数次地憧憬过爱情,却从没想到恋爱会这样的快乐。见到恋人时,她总会情不自禁地微笑;无论是等待、见面,甚至思念都有了一丝与众不同的感觉,她认为自己找到了世界上最理解、最爱她的人,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开始的时候,两个人总是下课后约会,后来慢慢地发展到似乎要每时每刻都在一起。乔安娜觉得自己太快乐了,这种快乐让她想把时间定格,只定在两人相聚的时刻,于是她开始偶尔逃课去见男朋友,最后发展到两个人搬到一起住,每天朝夕相处。她的父母和朋友多次劝她,希望她不要荒废自己的学业。但是结果却事与愿违,乔安娜认为这些人都不理解她,阻碍了她寻找快乐,于是变得更加的肆无忌惮,最长的一次竟然两周没去上课。期末的时候,乔安娜因为挂了门课程而被退学。而这时,她的爱情也出现了危机,男友由于她整天要求黏着在一起有些厌烦,对她也没有原来那样疼爱。这些痛苦,似乎一瞬间同时向乔安娜涌来,她无法忍受男友的改变,也不能接

受学校的处分,面对这些,单纯的乔安娜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来对待——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可见,快乐虽好,却是不能过度的。乐极生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也许,我们最初的目的是寻找快乐,但如果不懂得如何储存和保持快乐,因为一时的快乐而抛弃了所有其他一切的事情,那么快乐会很快地被透支,我们也会因为不小心误入歧途,被那些虚幻的美景蒙蔽双眼,而最终让快乐离我们而去。所以,亲爱的朋友们,这样的快乐是人生路上的羁绊,是一种的生命和自我的浪费,我们要寻找的快乐是真实的,有意义的。 快乐与否在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主观意识。态度不同,心情自然也不同。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半杯水”的故事了,桌上有个杯子,杯子里面有半杯水,同样的情景,不同的人会有截然相反的认识:乐观的人会开心地说,还好,还有半杯水;悲观的人会沮丧地说,糟了,杯子里的水只有半杯了。看到的是同样的半杯水,但是积极的人比消极的人要快乐得多。是好是坏,是半杯水还是半个空杯,这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态度,取决于我们的头脑。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是如此,事物不变,但是,如果我们的态度、观念等主观意识不同,我们的心情就会不同。这一节里,我们一起来学习乐观,让头脑来决定生活。

一、乐观者的特征

在学习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乐观者的特征。

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曾做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他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以难受的电击,狗被关在笼子里,无论怎样挣扎都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蜂音器一响,此时大部分狗不但不逃避,反而不等电击出现就已经卧倒在地,并开始呻吟和颤抖起来。另外,还有约三分之一的狗依然会尝试逃离。从这个实验结果,塞里格曼发现了大部分狗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样的现象被他称为“习得性无助”。然而那大约三分之一狗的却没有得到塞里格曼的关注。

后来,一位日裔美籍研究生广仁把“习得性无助”应用到人类身上。广仁的实验过程与塞里格曼非常相似。他将被试分为三组。先将一组被试带入一个房间,把音响开得非常大,教他们学习怎样把声音关掉,被试尝试了各种办法按控制板上的按钮,噪音依然如故,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把声音关掉。另一组被试则是按对了按钮的排列组合就可以把声音关掉。控制组的被试则没有受噪音干扰。然后,广仁把他们带到另一个房间,房间内有一个实验箱,被试把手放在这个实验箱的一边就会有很难听的声音出来,把手移到另一边,这个噪音就会停止。结果发现,那些一开始接受不可逃避的噪音的被试大多坐在那里忍受,而不会试着把手移到另一边去。

根据广仁的发现,每三个人中就会有一个人不会变得无助。在塞里格曼的实验中,也是每三个动物中有一只不会变得无助,即使经历过不可逃避的电击也不会。在后来的多次重复实验中,都印证了广仁发现的每三个人中都会有一个人不会变得无助的观点。广仁还发现,十个人中有一个人虽然从来没有受过挫折,但他还是会坐在实验箱旁边一动不动,宁可忍受难听的噪音。这也跟塞里格曼的发现相似,十只动物中有一只从一开始就是无助的。

两个心理学研究都发现,即便是将动物和人置于绝望的环境中,人为地让他们无法逃脱失败或惩罚,仍然有三分之一的个体不会放弃,还是做“徒劳”的挣扎与努力。也就是说,群体中天生地存在乐观差异,少数个体是最为乐观的。他们遇到厄运时,会认为失败是暂时的,每个失败都有它的原因,不是自己的错,可能是环境、坏运气或其他因素带来的后果。这些乐观的少数个体有着以下特征: (一)时刻面带笑容,拥有良好心境

乐观主义者总是时刻面带笑容,他们都拥有良好的心境,懂得自我超脱,即使在非常不利的条件下,也是如此。著名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就是这样一个乐观主义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弗兰克尔和他的家人包括他的新婚妻子一起被纳粹逮捕,并被关押在波希米亚的一个集中营。在集中营里,他尝尽了各种苦难,先后辗转四个集中营,被迫与家人分开。他的父亲不久就因为饥饿死于波希米亚,他的母亲和兄弟在1944年被纳粹残酷地杀害,而他朝思暮想的妻子则于纳粹投降前死于一个名叫伯根·拜尔森的地方。

有一次,一个德国军官把他带到一个小房间训话。纳粹剥光了他的衣服,铐打他,侮辱他。经历了失去亲人、失去家园、失去尊严的痛苦的他,在此时却豁然开朗——“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剥夺”。弗兰克尔确信,人在任何情境下,对自己的行动都是自觉选择的,即使在集中营这样恐怖的情境下,也应当如此。于是他强迫自己不再想那些倒霉的事,而是刻意幻想自己是在前去演讲的路上,他来到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中,精神饱满地在发表演讲,他的脸上也慢慢浮现出了笑容。

这是久违的笑容,这让弗兰克尔知道,他不会死在集中营里,他或者会出去。当他从集中营里被释放出来时,弗兰克尔的精神特别好,他的朋友不相信,一个人竟然可以在魔窟里保持这样的心态。

本来是难以逃脱精神失常甚至死去的厄运,弗兰克尔却用想象和笑容战胜了。弗兰克尔是自我超脱者,他指出,自我超脱者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这样的特点: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行动方向;他们缔造了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他们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他们能够表现出创造、体验和态度的价值,因而能够时刻面带笑容,拥有良好心境。

(二)从积极的角度思考问题

契诃夫曾经说过,要是你的手指不小心被刺伤,那你应当高兴:“挺好的,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人活在世上,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果你总以狭隘的心胸,悲观地盯着生活的阴暗面,那么,忧虑、忧愁等不良情绪就会找上你、缠住你。俗话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因此,我们要热爱生活,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善于从身边寻找快乐,从学习和生活中发掘兴趣,从乐观的角度考虑问题,要相信“只要向着太阳,就不会有阴影”(Open your heart and let the sun shine in)。

乐观者善于从正向的角度思考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向消极的一面看,人就忧愁、烦恼;向积极的一面看,人就快乐、满意。我们的心境并非外界事物赋予的,而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三)从平凡中看到机会

乐观主义者有一双慧眼,善于看到他人看不到的一面,能够从平凡中抓住机会,进而利用机会取得成功。

美国有一个很大的鞋厂,但由于国内市场已经饱合,如何在海外开辟鞋市场就变得非常重要。一天,鞋厂老总找来两个营销主管,指示他们到非洲寻找市场。去后不久,两人都发来传真。第一个主管说:“这里的人都不穿鞋,即使生产出鞋来,也不会有销路,还是赶快给我们寄来返美机票,打道回府!”而另一个主管却得到了完全相反的结论,他十分兴奋地告诉老板:“这里人人没有鞋穿,鞋子市场很大,等待我们开发。请汇款10万元,我们在这里筹建工厂,设计出适合当地土著人穿的鞋。”

老板对两个截然相反的调查结论作了比较,深信第二个主管是对的。于是做出在非洲建厂的决策,结果这个鞋厂在非洲的营业额大幅增长。第二个主管理所当然的成了公司在非洲地区的总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人看到的都是非洲土著人不穿鞋子的现象,而第一个主管是个悲观主义者,总是认为让土著人穿上鞋子是“无先例、无条件、无希望”的,于是,就做出了“即使生产出鞋来,也不会有销路”这样的判断;而第二个主管是个乐观主义者,更能够从平凡中发现机会,认为正是因为土著人现在都不穿鞋子,如果在这里建厂之后,鞋子会有很广的销路,所以做出了“我们能这里筹建工厂,设计出适合当地土著人穿的鞋”的决定。正是因为他的决定,使他成功地得到了晋升。

有人说过,悲观主义者在仔细盘算着自己对不同情况的驾驭能力,而乐观主义者则相信他们驾驭外界因素的能力绰绰有余。悲观主义者看到的是形势中不利的一面,而实际上,这些不利因素在具体情况下都可以被乐观主义者有条件地加以利用。 二、乐观是可以学习的

尽管许多人的性格中都同时具有乐观和悲观两面,但他们总是更趋向于其中的一个方面发展。塞里格曼教授认为:人的性格类型是自幼养成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在一个人长期的生活经历中养成的,其中包括无数次的成功和失败,赞扬与批评。过多的“不许”、“不要”和一些危险的警告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使他感觉到自己对生活和命运都无能为力,久而久之,他就会养成一种胆小怕事、悲观消极的性格。

要想改掉悲观这一坏习惯相当困难,但却并非不能。伊利诺斯大学的卡洛·代克教授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很具有说服力。代克教授和一群刚入学的孩子一起生活很长一段时间,他试图从改变那些落后学生的情绪入手,来提高他们的成绩。原来好多孩子都把学习不好归结为自己太笨,在他的帮助下,孩子们改变了当初的想法,他们认识到自己并不比别人笨,只是还不够努力而已,过了一段时间,这些孩子的成绩果然都有明显的提高。塞里格曼教授也经过7年的实验,清楚地知道失败后重新站起来不是天生的人格特质,它是可以学习的。

三、如何学习乐观?

(一)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

1.换个角度看问题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参加试验的志愿者戴上一种特制的眼镜,这种眼镜会让他们看到的所有事物都颠倒过来。刚开始的时候,志愿者们都很不习惯,甚至会头晕目眩。他们发现这个世界已经乾坤颠倒——人们把脚挂在地面上走路;水在山的上面;左变成了右,东变成了西??现实中所有的一切都跟头脑中的相反。他们辨不清方向,看不清人脸,生活陷入了混乱。但是,一段时间以后,他们渐渐适应了这个“新”的世界,并发现这个颠倒的世界是那么地新奇与美丽:人们像具有特异功能般飞檐走壁;山石好像是由湖水铺成的天空中滴下来的;还有一些平常见惯不惊的事物颠倒来看,也独具魅力!

同样的事物,我们换个角度看,去发现事物美好的一面,“坏事”就会变成“好事”:

有一个女孩儿,脸上长着一片红红的胎记,但她从不为此感到难堪,因为父亲对她说:这个胎记是被神灵庇佑的标志。在她没出生的时候,父亲向神祈祷保佑自己的孩子,神听了他的祷告就在孩子的脸上涂了一个不掉色的红圈。而女孩也一直把这个胎记当作是父爱的记号,为之感到自豪和骄傲。

很多事情,都是被我们贴上了“不好的标签”,比如说“1414”——“要死要死”,大多数人会觉得它很不吉利,但也有人会说“哆嗦哆嗦”,是很美妙的音节。事物的意义是我们主观地赋予的,既然我们可以决定它的意义,为什么不从积极的一面去看呢?

现在,我们把这个神奇的“眼镜”——积极的角度送给你,请你尝试着把生活中很平常甚至是一度消极的事物重新定义,去发现它积极的一面!

2.积极地归因

归因是指我们对事情的发生或其结果的解释。我们总是不停地寻找造成结果的原因。心理学家们把这些原因按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划分:内因(个体的因素,如能力)和外因(外部环境因素,如天气等);稳定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可控的原因和不可控的原因。比如:个人的努力就是内部的可以控制的,而运气就是不可控的、不稳定的外部的原因。那如何区分积极的归因与消极的归因呢?

同样是考试失败,有人归因于题目的难度太大,有人归因于运气不好,有人会归因于自己太笨,应付不了这样的考试,还有人会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不够。现实中,这四个方面的原因可能都存在,但是,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我们的行动。认为题目难度太大的人,可能会放弃,因为他觉得这样的考试题目的难度是自己不能控制的;认为是运气不好的人,可能就会把自己的前途交给命运,因为运气也不是自己能控制的;认为自己太笨的人不但会放弃这样的考试,甚至在遇到困难时,就会退缩,不再尝试;而认为自己努力不够的人会督促自己更加努力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在下一次通过。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不同的归因方式对我们行动以及自我评价的影响,所谓积极的归因就要既有利于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又有利于行为的改进和能力的提高——我不笨,但是离目标还有一些距离,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能缩短这段距离,将事件的结果归结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

(二)塑立积极的行为方式

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行为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乐观性。2005年7月的《星期日泰晤士报》曾报道:最近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证明,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观看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悲观主义者眼睛通常是往下看的,他们的大脑工作得更好;而乐观主义者通常是向上看的,他们的大脑会转得更快。而且研究发现,当看到由痛苦所引起的畏怯表情时,人们会产生悲观的想法,但是如果让他们抬头向上看的话,就会减少他们悲观的程度;而如果让他们一直低着头的话,他们就会更加悲观。其实,培养自信的方法之一——走路时昂首挺胸,也就是这个道理。

两个犯人都从牢里的铁窗向外望去,一个看到的是黑黑的泥土,另一个看到的却是满天的繁星。“向上看”也许不能立即改变我们当时的困顿状况,但是却能在我们心里播下希望的种子,帮助我们度过艰难的日子。

(三)采用积极的语言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种种消极的话,如“烦死了”、“不可能的”、“完蛋了”、“没希望了”??也许说这些话的人只是一时发泄,或是习惯性地脱口而出,他们自己并没意识到这些话对他们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事实上,这些语言会给他们带来消极的暗示,通过潜意识影响到他们的思维和行动。因此,向往乐观的人一定不要让消极的语言影响了自己的积极性,尽量不要说消极的话。当你觉得很累时,不要说“今天真是累死了”,我们可以说“忙了一天,现在可以放松了,真令人高兴呀”;当遭遇失败时,不要说“我真笨,又失败了”,而是应该说“这次虽然没有成功,但我也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的”。平时多对自己说积极的话,多鼓励自己,多对自己说“我行”、“我真棒”、“我觉得很快乐”??渐渐的,你就会发现自己真的变成那样了。

(四)形成积极的生活方式

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小说《命若琴弦》中讲述了一个故事,说的是一瞎子整天为自己看不到光明而到处求医,后来医生教他学弹琴,告诉他等弹断1000根琴弦眼睛,便自然好了。瞎子高兴地学起了弹琴,于是他的生活每天都在琴声中愉快地度过,生活越来越充实。等他弹断了1000根琴弦时,眼睛并未复明,可瞎子已不再烦恼,感到自己的人生更加乐观和愉快。

为自己定目标,拥有充实的生活,投身工作并让自己忙起来,用有意义的活动去占领自己头脑,把不快乐的情绪挤出去。

当然,乐观心态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它需要我们与消极的思维、行为、语言和生活方式进行长期的斗争,需要我们不断地在挫折与考验中学习。这里,送给大家一首美丽的诗,希望能为你注入一些积极的力量:

你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

你不能选择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事事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

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练习

每天,在晚饭后或者在睡觉前,当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候,写下这一天发生的三件好事。连续一个礼拜的每个晚上都这样做。你列出来的三件事可以是一些并不那么重要的小事,比如“好朋友从她家附近给我带了我最喜欢吃的一种蛋糕”,或者,是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比如“我表姐结婚了”。在你单子上的每件积极事件后面,都写上你对这个问题—— “为什么这件好事会发生?”——的回答。例如,你可能推测你的好朋友为你带蛋糕是因为“她心里一直记挂着我的喜好”,或者“我们约见面时,我提醒她要在那家买给我”。而你表姐会结婚可能是因为“她与男朋友十分相爱,而且想组建一个家庭”,或者“表姐与表姐夫终于买到满意的房子了”。

这个练习能够增进你的幸福感体验并减少抑郁情绪,如果延长练习的时间,比如连续六个月,甚或将其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将会对你产生长期的益处。想想,如果每天你都开心地进入睡眠,第二天也很可能同样开心地醒来。

有人说:五十岁之前,用命换钱;五十岁之后,用钱续命。很多人在年轻时努力工作,忽略了身体;等到他们有时间也有经济条件去享受生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堪负荷——不能攀爬,不能奔跑,甚至已经千疮百孔,需要用药物不停地修修补补,从而失去了应有的快乐和幸福。所以,身体很重要!如果希望获得长久的快乐和幸福,请关心和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一、你关心自己的身体吗?

“检查一下你的身体,如果身体健康,就赞美上帝吧,并好好珍惜。因为健康是我们人类从上帝那儿得到的第二件礼物,一件用钱买不到的礼物。”

——伊扎克-瓦尔顿,《完美的钓鱼人》

(一)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

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请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你知道自己的心率、脉搏、血压是多少吗?身高与体重的比例是多少?它们在正常范围内吗?

2.你的皮肤是否过敏呢?如果是的话,对哪些东西过敏呢?

3.你的肠胃功能如何?它们适合哪类食物?

4.你的身体素质如何?适合做什么样的运动?

5.曾经生过重病吗?有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是否需要特殊照顾?

??

身体状况如何,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所有这些问题,并不是要考大家,更不是在为难大家,而且这些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答案因人而异。列出这些问题,只是提供一些线索,希望大家在学习和工作之余,多多关心和了解自己的身体。

(二)一些常用的生理指标

下面给大家列出一些常用的生理指标:

1. 正常成人在心情平静、放松的情况下的心跳为:60~100次/分钟;脉搏:70~80次/分。

2. 血压,收缩压:9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60~90毫米汞柱。

3. 理想体重:身高(cm)-105=理想体重的kg数。实际体重理想体重之比,在90%~110%为正常;80%~90%为偏瘦;110%~120%偏胖;80%以下,消瘦;120%以上,肥胖。 (三)量表——你关心自己的身体吗?

你是否关心自己的身体?

(资料来源:威廉-代尔《挑战自我——走出人生的12大误区》)

下面的测量适用于女性,主要检查一下你是否关心自己的身体。

1. 当你照镜子时,是否喜欢自己的体态?

A. 通常喜欢 B. 总是喜欢 C. 不喜欢

2. 你是否喜欢你的皮肤?

A. 一般地喜欢 B. 很喜欢 C. 不喜欢

3. 请你用右手手指捏一下左手上的皮肤,过多长时间它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A. 马上恢复 B. 过1秒钟恢复 C. 过2秒钟恢复

4. 你的皮肤上脂肪沉积物是否过多? A. 不多 B. 过多 C. 没有 5. 你每周吃几次热饭?

A. 每天都吃 B. 每周3-5次 C. 每周1-3次 6. 你的消化是否有问题?

A. 有,但不经常 B. 经常有问题 C. 没问题 7. 你是否关心自己? A. 很少 B. 经常 C. 不关心 8. 你是否进行体育锻炼? A. 很少 B. 经常 C. 不锻炼 9. 早晨你是否愿意起床?

A. 一般情况下愿意 B. 总是愿意 C .不愿意 10. 你挑选怎样的服装? A. 时髦的 B. 穿着舒适的 C. 合体的 D. 宽松的 11. 你穿什么样的鞋子? A1. 高跟鞋 A2. 矮跟鞋 B1. 尖鼻子鞋 B2. 宽鼻子鞋 C1. 软料鞋 C2. 硬料鞋 12. 你是否适用化妆品? A.有时用 B. 经常用 C. 不用 13. 你是否做保健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dw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