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方案

更新时间:2024-01-18 15: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翔建·御景华府1#-3#、5#-7#楼工程

绿色施工专项方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翔建·御景华府项目部

二O一四年五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合同总工期 工程主要功商住楼、地下停车库 能或用途 楼号 1# 2# 3# 5# 6# 7# 合计 112695 m 2翔建·御景华府1#-3#楼、5#-7楼工程 山西省翔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905日历天 工程地址 勘察单位 监理单位 开工日期 竣工日期 山西省建筑构件公司厂区旧址 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 山西省建筑工程建设监理中心 2014年4月10日 2016年10月1日 地上建筑面积 15544m 20386m 16432m 25528m 17012m 17793m 222222层数/层高 建筑高度 17层/3.0m 51.45m 25层/3.0m 76.65m 26层/3.0m 79.65m 22层/3.0m 70.65m 23层/3.0m 73.65m 23层/3.0m 69.45m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场地标准冻深为0.8m。地下水埋深2.44~8.87m,基础埋深-7.65m,基础类型为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

二、编制依据: 1、绿色施工导则。

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三、绿色施工的内涵 1、绿色施工的定义

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

2、绿色施工的原则

因地制宜,执行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标准规范和技术经济政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3、绿色施工的总体框架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这六个方面涵盖了绿色施工的基本指标,同时包含了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指标子集。

图1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

四、绿色施工要点 1、施工管理 1.1组织管理

1.1.1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层次管理。

1.1.2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

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组 员 施工员 组 员 技术员 组 员 材料员 组 员 安全员 项目副经理 李燕军 技术负责人 吉海伟 材料主管 智 炜 安全主管 宋文俊 项目经理 弓秀梅 管理组织机构

1.2实施管理

1.2.1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与监督。

1.2.2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氛围。

1.2.3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1.3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1.3.1制定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1.3.2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

1.3.3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管理,明显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2、环境保护 2.1扬尘控制目标

2.1.1土方施工阶段,现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2.1.2场区四周围墙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小于0.08mg/m3。

2.1.3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停车场、活动场地等区域目测无扬尘。

2.2扬尘控制措施

2.2.1现场形成环形道路,面路宽4m。 2.2.2场区车辆限速5公里/小时。

2.2.3安排1人专门负责现场临时道路的清扫和维护; 2.2.4场区大门处设置冲洗槽。

2.2.5每周一次对场区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进行测量; 2.2.6土石方运输车辆采用带液压升降板可自行封闭的重型卡车,同时配备3×6m的帆布作为车厢体的第二道封闭措施。

2.2.7随主体结构施工进度,在建筑物四周采用密目安全网进行全封闭。

2.2.8建筑垃圾采用袋装密封,防治运输过程中扬尘。 2.2.9袋装水泥、腻子粉、石膏粉等袋装粉质原材料,在现场设置密闭库房,下车、入库时轻拿轻放,避免扬尘。

2.2.10零星使用的砂、碎石等原材堆场,采用废旧密目安全网或混凝土养护棉等覆盖,避免起风扬尘。

2.2.11现场筛砂场地采用密目安全网半封闭,尽可能避免起风扬尘。

2.2.12石材、釉面砖、广场砖等现场切割加工采用湿作业。 2.3噪声污染控制目标

噪声控制(dB)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昼间 土石方工程 打桩 结构 装修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 各种打桩机 砼输送泵、振动棒、电锯等 吊车、升降机 75 85 70 60 夜间 55 禁止施工 55 55 2.4控制措施

2.4.1合理选用推土机、挖土机、自卸汽车等内燃机机械,保证机械既不超负荷运转又不空转加油,平稳高效运行;

2.4.2场区禁止车辆鸣笛;

2.4.3每天10:00、16:00、20:00三个时间点对场区噪音量进行测量;

2.4.4现场木工房采用双层木板封闭。

2.4.5混凝土浇筑时,禁止震动棒空振、卡钢筋振动或贴模板外侧振动。

2.4.6混凝土后浇带、施工缝、结构胀模等剔凿尽量使用人工,减少风镐的使用。

2.5光污染控制措施

2.5.1夜间照明灯具设置遮光罩;

2.5.2现场焊接施工四周设置专用遮光布,下部设置接火斗; 2.5.3办公区、生活区夜间室外照明全部采用节能灯具; 2.6水污染控制措施

2.6.1场区设置化粪池2个、隔油池2个,化粪池每月由环保部门清掏一次,隔油池每半月由环保部门清掏一次;

2.6.2每月请环保部门对现场排放水水质进行一次检测;

2.7土壤保护措施

2.7.1对现场非硬化部位场地进行绿化;

2.7.2现场设置封闭式垃圾站,按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三类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

2.7.3工程竣工或临建搬迁后,组织专门的劳务队伍破除硬化的临时道路和临建基础,将建筑垃圾外运,原场地交由室外市政施工装饰或绿化。

2.8建筑垃圾控制目标

本工程建筑垃圾每万平米建筑垃圾小于300吨;混凝土碎渣、砌块边角料、面砖边角料等固体垃圾再利用率不低于60%;落地灰回收利用率不低于70%。

2.9建筑垃圾控制措施

2.9.1现场设置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场,除将有毒有害的垃圾密闭存放外,还将对砼碎渣、砌块边角料等固体垃圾回收分类处理后再次利用;

2.9.2加强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避免拼缝过大漏浆、加固不牢胀模产生混凝土固体建筑垃圾。

2.9.3提前做好精装修深化设计工作,避免墙体偏位拆除,尽量减少墙、地砖以及吊顶板材非整块的使用。

2.9.4在现场建筑垃圾回收站旁,建简易的固体垃圾加工处理车间,对固体垃圾进行除有机质、破碎处理,然后归堆放置,以备使用。

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3.1控制目标:建设项目的总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低30%;对于钢材、砼、木材三类材料,其损耗率比定额低40%;施工现场 500公里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用量的70%以上;现场临时用房、临时围挡材料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

3.2控制措施

3.2.1结构材料

①优化钢筋配料方案,采用闪光对焊、直螺纹连接形式,利用钢筋尾料制作马凳、土支撑等;密肋梁箍筋在场外由专业厂商统一加工配送;

②加强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避免拼缝过大产生漏浆、加固不牢产生胀模,浪费混凝土;

③加强混凝土供应计划和过程动态控制,余料制作成垫块和过梁。

3.2.2围护材料

①加强砌块的运输、转运管理,轻拿轻放,减少损坏; ②墙体砌筑前,先摆干砖确定砌块的排版和砖缝,避免出现小于1/3整砖和在砌筑过程中随意裁砖,产生浪费;

③加气混凝土砌块必须采用手锯开砖,减少剩余部分砖的破坏。 3.2.3装饰材料

①施工前做好总体策划工作,通过排版尽可能减少非整块材的数量;

②严格按照先天面、再墙面、最后地面的施工顺序组织施工,避免由于工序颠倒造成的饰面污染或破坏;

③根据每班施工用量和施工面实际用量,采用分装桶取用油漆、乳胶漆等液态装饰材料,避免开盖后变质或交叉污染;

④工程使用的石材、玻璃以及木装饰用料,项目提供具体尺寸,供货厂家加工供货。

3.2.4周转材料

①充分利用现场废旧模板、木枋,用于楼层洞口硬质封闭、钢管爬梯踏步铺设,多余废料由专业回收单位回收;

②结构满堂架支撑体系采用管件合一的碗扣式脚手架; ③对于密肋梁板结构体系,采用不可拆除的一次性GRC模壳代替

木模板进行施工,减少施工中对木材的使用。

4、节能与能源资源利用 4.1控制目标

建设项目的能源总消耗量节约15%;机械设备完好率达到100%;除夜间施工照明灯具外,现场节能灯具的使用率达到100%;办公室、宿舍等室内照明功率密度值为5W/m2,地下室等特殊施工区域照明功率密度值为4W/m2。

4.2机械设备与机具控制措施

4.2.1及时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4.2.2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机电安装采用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节电型机械设备;

4.2.3现场对塔吊、施工电梯、探照灯及零星作业电焊机的用电分别挂表计量用电量,进行统计、分析。

4.3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

4.3.1现场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布置以为南北朝向为主,一字型体形,以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

4.3.2临时设施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对办公室进行合理化布置,两间办公室设成通间,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数量、时间及能量消耗;

4.3.3在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开展广泛的节电评比,强化职工节约用电意识;

4.3.4在民工生活区进行每栋楼单独挂表计量,以分别进行单位时间内的用电统计,并对比分析。对大食堂和两个小食堂分别挂表计量,对食堂用电量专项统计。

4.4施工用电及照明

4.4.1办公区、生活区临建照明采用日光灯节,室内醒目位置设

置“节约用电”提示牌;

4.4.2室内灯具按每个开关控制不超过2盏灯设置;

4.4.3合理安排施工流程,避免大功率用电设备同时使用,降低用电负荷峰值。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 5.1控制目标

临时设施占地面积为指标规定的最低值;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施工用地尽量不占用基地外土地。

5.2控制措施

5.2.1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场地条件等因素合理布置临建,各类临建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

5.2.2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5.2.3施工现场材料仓库、钢筋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靠近现场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

5.2.4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双层轻钢活动板房标准化装配式结构;

5.2.5项目部用绿化代替场地硬化,减少场地硬化面积。 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1控制目标

6.1.1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30%。 6.1.2市政自来水节约率≥10% 6.2控制措施

6.2.1现场按生活区、生产区分别布置给水系统:生活区用水管网为PPR管热熔连接,主管直径100mm、支管直径50mm,各支管末端设置半球阀龙头;生产用水管网为无缝钢管焊接连接,主管直径100mm、支管直径50mm,各支管末端设置旋转球阀;

6.2.2利用下沉广场消防水池,收集雨水及地表水,用于施工生产用水;

6.2.3现场按照“分区计量、分类汇总”的原则布置水表; 6.2.4节水施工工艺:现场水平结构混凝土采取覆盖薄膜的养护措施,竖向结构采取刷养护液养护,杜绝了无措施浇水养护;对已安装完毕的管道进行打压调试,采取从高到低、分段打压,利用管道内已有水循环调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d5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