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和香港初中地理课程教材比较研究初探

更新时间:2024-05-02 15: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上海和香港初中地理课程教材比较研究初探

(金守郡 陈昌文 地理系)

〔摘要〕 本文将上海地区的初中地理新教材与香港的中学《新地理》教材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我们 发现香港教材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其主要启示是:(1)中学地理课程应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更新地理课程 内容;(2)中学地理课程的知识体系应敢于跳出“地理八股”的学科体系;(3)中学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是实现中 学地理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课程结构的多元化是优化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 前言

课程和教材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历来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理论家、实践家们所普遍关注,因而大规 模的教育改革大都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先导。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出现了规模巨大的教育改革浪潮,中 学地理教育也与其他学科一样进行了重大改革,这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上加强了人文地理知识,贯穿人地 关系主线,使自然与人文融合统一;课程编排力图突破传统模式,且不拘一格;表述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 学练结合。 伴随着世界中学地理课程教材改革的浪潮,我国的中学地理教育也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改革。“一纲一本一 统天下”的状况已经宣告结束。“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人地关系”成为确立地理课程的 基本原则,现代地理教学论的思想、观点和原则融进每一套教材中。在改革中已出版的六套教材,在外观、内 容、栏目编排、图文配置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并较原统编教材有较大的突破。这将对我国今后的地理教育乃至 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产生深远而又积极的影响。

本文以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于1988年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地理学科课程标准》草案及以后 陆续出版的初中地理教材,香港课程发展委员会1983年颁布的《地理科课程纲要(中一至中三)》及文达出版 (香港)有限公司1990年版中一至中三学生用的《新地理》教材为蓝本,着重在初中地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和结构、教材的编排设计等方面

进行比较,分析其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以汲取我们进一步改革中学地理课程 和教材的养分,择其善而从之,促进中学地理课程、教材的改革,使其向着既适合我国国情又能体现国际中学 地理课程、教材改革潮流的方向发展,进而完善我国跨世纪的接班人的地理素养。 一、课程目标的比较

上海《九年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草案规定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

(1)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球、地图和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了解世界、中国和本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 特点;

(2)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和运用常见的地理图表和绘制简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地理观察、地理实习实验、地 理调查的简易方法,初步具有运用地理资料自学地理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认识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 系,从而认识祖国、认识世界。使学生了解乡情、省(市)情、国情、基本国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增强爱 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和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自 豪感、自信心和改革开放意识,初步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确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的志向。

香港《地理科课程纲要》规定的地理教育的一般目的是:

(1)使学生明了不同的地理概念,培养其用地理观点看事物的能力。

(2)透过若干地理概念的发展及利用,增广学生对本地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认识。 (3)发展地理学上基本的技能。

(4)培养个人良好的品格及热诚参与成人社会生活的兴趣。

就个人品格的发展而言,比较具体的目标可概括为四点:①培养学生客观和敢于创新的态度;②使学生明 白个人与群体的关系;③鼓励学生以同情、关怀、忍让与合作的态度去处理本土与世界各地的问题;④使学生 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产生维护和改进环境的责任感。

细观上海和香港的中学地理课程目标,可以看出,上海的地理课程目标无论在知识方面

还是在技能方面都 比较全面、具体,尽管不再强调“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986年委颁《全日制中 学地理教学大纲》),但我们认为,上海现行的提法恰恰是对过去的提法的详尽注解,六、七、八三个年级的 地理课程名称——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似乎也完整再现了1978年原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 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精神,即“以自然地理为重点”和“以区域地理知识为基本内容”,这是否意味着作 为国内发达地区的上海的地理课程目标与传统模式相去不远呢?对比香港的地理课程目标,去进行更深层次的 审视和反思不会是无益的。

香港的地理课程目标,总体而言比较简洁和概括,主要侧重于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地理认识的发展,而对 系统地了解世界各地区的地理知识没有明确的规定,象“看事物的能力”和“地理学上的基本技能”,甚至令 人感到过于笼统,这也许和其课程纲要中对各年级、各章节(主题)都提出了基础知识、技能等具体要求有关 ,如“知识”的要求,中一是“透过若干自然地理的概念,从而对自然环境有良好的认识”,中二则是“透过 研习例证,认识各种景观的自然及文化要素”。香港地理课程目标的另一个特点,表现在对知识与技能两方面关系的阐述上,即不象上海那样分段列出,而是基本并列地阐述,强调通过明了地理概念,“培养其用地理观 点看事物的能力”,通过地理概念的发展及利用,“增广学生对本地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认识”,这对指导地理 教学实践显然具有画龙点睛的意义,也符合现代教学论的观点。

从地理课程德育目标来看,上海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叙述,其所占的篇幅有力地表明,地理学科在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功能。香港则把重点落实在“培养个人良好的品格”这一 当今社会共同的道德要求上,强调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从而反映出上海和香港两地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背景。但是比较而言,我们认为,即便与国家教委1992年6月颁 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提到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 的精神”、“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分辩是非的能力”等内容比较,上海地理课程德育目标也有欠缺 。而香港地理课程德育目标的提法和具体内容,更会给上海地理

课程德育目标的完善提供一条可以借鉴的思路 。 二、课程内容和结构的比较

上海初中地理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是:六年级学《自然地理》,使学生了解全球的自然环境;七年级学《世 界地理》,使学生了解世界和各大地区的概貌;八年级学《中国地理》,使学生认识自己的祖国和家乡。

《自然地理》课程内容可分五个部分:即引言、宇宙和地球、平面图和地图、自然环境的主要成分、人和 自然环境。各部分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引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学习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使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宇宙和地球”是介绍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为认 识地球的自然环境作准备;“平面图和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也是为学习后续内容打基础的的;“自 然环境的主要成分”是让学生认识与人类密切有关的地形、大气、水等自然环境要素,初步了解人地关系;“ 人和自然环境”是让学生了解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自然地理》课程结构示意图 如下: (附图 {图})

图1 六年级“自然地理”结构模型示意图

《世界地理》课程内容可分三个部分:即世界地理总论、分洲分国地理、世界的海洋。其中,“世界地理 总论”包括海陆分布、气候和自然带、居民和国家等内容;“分洲分国地理”是教材的主体部分,由世界七大 洲概述和主要国家地理概貌组成;“世界的海洋”主要介绍海底地形、海洋资源、海洋运输、海洋的开发利用 与保护等内容。《世界地理》的课程结构示意图如下:

《中国地理》课程内容分为总论和分区两大部分。总论主要讲述中国的位置、面积和政区、人口和民族、 地形、气候和气候资源、陆地水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农业、工 业、交通运输业和贸易、城市、环境保护和灾害防御等课题。分区将全国分为以省(区)组合的十个大区,突 出区内自然、人文地理有特色的内容,以点带面进行介绍,主要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 西北、内

蒙古、新疆、青藏十个大区。《中国地理》课程结构示意图如下: (附图 {图})

图2 七年级“世界地理”结构模型示意图 (附图 {图})

图3 八年级“中国地理”结构模型示意图

由上可见,上海的地理课程结构改变了原统编教材的结构,即变“地球地图——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世界地理”为“地球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这是一个遵循演绎规律、由整体到部 分、由系统到区域、由宏观到微观的组织结构,意图在于让学生首先具有一定的地理通论和世界区域地理知识 ,然后再深入地学习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以便有比较地认识国情和乡情。

香港初中地理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是:中一年级主要学习关于地图、地球、香港和中国的地理知识,主题是 “生活在本地环境及了解我们的邻近国家”;中二年级主要学习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地理知识,主题是 “生活在环境多样化的地区”;中三年级主要学习北美洲和欧洲的地理知识,主题是“生活在科技先进发展的 地区”。

中一的地理课程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确定我们居住的地方”,二是“我们的自然环境”,三是“人口 、谋生方法、城市、交通”,四是“总结”。教材以“找出我们在地图上的位置”为开篇,从经纬网的地图知 识扩展到宇宙和地球,然后以“香港——中国——亚洲”为核心展开自然与人文诸方面的学习,在结构上类似 一个由香港向中国并扩至亚洲的同心圆,最后,教材以“香港和中国的展望”作总结。中一地理课程结构示意 图如下: (附图 {图})

图4 香港中一地理课程结构示意图

中二的地理课程可概括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南部大洲的移民开发,包括以澳洲为例介绍大陆的殖民开 发,以及南部大洲的人口分布的模式;第二部分是自然景观介绍,内容有热带雨林景观、热带草原景观、沙漠 景观、温带草原景观和山岳景观,各章都运用不同的例证来说明不同景观的地域分布与气候的关系,不同景观 的发展障碍和潜力以及自然环

各有说法。香港 的地理课程知识结构启示我们,应当灵活安排地理课程结构,使之呈现多元化的结构形式,机械地认定一种形 式既是作茧自缚,也不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上海安排七年级介绍世界人口、八年级再介绍中国 人口,把一个内在密切关联的课题人为地分割在两个年级进行讲授,不仅花费的教学时间不经济、教学效果也 不及香港的“香港、中国、亚洲及世界的人口”和盘托出那样来得理想。时代的发展使中国和世界的联系日益 密切,全球观念的教育、全球意识的培养也日益受到重视,我们依旧保持“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这种 名称和内容的分离作法,值得商榷。在此意义上,香港把各年级地理课程的名称统称为“新地理”,并用(1)、 (2)、(3)表示分级顺序的作法,值得我们借鉴。 地理课程内容的广泛和综合,决定了其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不如“数理化”课程,这对组织地理课程的结构 带来一定难度,以致古今中外的地理课程的结构多陷入“八股”模式,但它也为创设多姿多彩的地理课程结构 提供了可能。

系统思想认为,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是相互依存的,结构是功能的内在根据,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 一定的结构表现相应的功能,结构愈合理,所表现的相应功能愈强。要充分发挥中学地理教育功能,实现中学 地理教育目标,就必须优化地理课程结构。我们认为,地理课程结构的多元化是优化地理课程结构的一条重要 途径。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先自然后人文或人文与自然的相互融合,以区域带出专题或由专题引出 区域等组合形式都可展现在地理课程结构中,从而令教师更乐于教、学生更喜欢学,使地理教学变得更加丰富 多彩,由此提高学生运用地理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论

1.进行地理课程、教材的比较研究,符合当前世界和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浪潮,有助于借鉴先进的经 验,深入进行课程、教材改革,使它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

2.通过课程目标的比较可知:上海的中学地理课程目标比较全面、具体,而香港的目标比较简洁和概括, 其中德育目标的提法和具体内容,重点落实在培养个人良好的品格这一道德要求上,强调培养当代社会所需要 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值得我们借鉴。

3.通过课程内容和结构的比较可知:两地的课程都重视人文地理知识,着力反映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现实 问题,但两地的教材结构却明显不同,上海的初中地理课程结构遵循演绎规律,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逐 步深入的安排,教材的知识体系仍然带有传统色彩。而香港的结构是多元化,知识体系摆脱传统地理八股的束 缚,有独特的色彩,有可借鉴之处。

4.通过教材编排设计的比较可知,两地相似之处甚多,如图文并茂,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能力培养等 等。但相比之下、香港的教材设计更加灵活多样,也可有所借鉴。 5.上述比较给出一些启示:要充分发挥中学地理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敢于跳出传统“地理八 股”的学科体系;要优化中学地理课程的知识结构,以充分发挥地理课程的教育功能。只有朝此方向努力,中 学地理课程才能为人们所喜受,才能适应当前社会培养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办编:《课程发展与社会进步——国际研讨会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7月; [2]罗博立主编;《新地理》(1,2,3),文达出版(香港)有限公司,1990年第二版; [3]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草案),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8月;

[4]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4年6月;

[5]金守郡主编:《初中地理教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 [6]金守郡编:《系统理论和中学地理教学》(内部出版),上海市教育局师教处,1995年第044号; [7]陈昌文编:《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内部出版),上海市教育局师教处,1995年第033号 ; [8]张铁明著;《教学信息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7月; [9]关伟等编:《地理教育学教程》,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 [10]孙大文主编:《地理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d1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