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25 02:2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重庆文理学院

成都天府广场实习调查报告

班级:2010级1班

专业:园 林

姓名:谢新

学号:201006054023

天府广场调查报告

1. 1地理位置概况

面积为88368平方米的天府广场位于成都市区中心。绿草茵茵,鲜花艳艳,在大厦林立的都市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广场西面的皇城清真寺年轻而又古老,因为在广场修建之前它已存在数百年,1997年,这一伊斯兰教堂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广场北面是四川美术馆;正北是省展览馆;广场东面的锦城艺术宫曾经是西南最大的艺术殿堂。紧邻的人民商场是全国著名的商场之一。附近的天座商城是一座地下商城。从盐市口向北穿越蜀都大道一直延伸到玉带立交桥附近。

1.2天府广场历史

现在的天府广场在古代成都的皇城附近。 公元前347年,相当于中原的战国时期,蜀国开明王九世迁都成都,在成都平原上建立“北少城”, 位置在今天“天府广场”以北的五担山一带。较为罕见是,蜀王没有采用当时西周营国制度对正南北中轴线的要求,而因地制宜、依势傍路地采用了一条北偏东约30度的轴线来定位建城。至此,这条偏心的中轴线,以及沿这条轴线在后来的秦大城、唐罗城中发展出的方格路网结构,一直沿袭至明初,总共近一千七百多年不曾改变。

公元前311年,秦灭蜀后,秦惠文王派大夫张仪仿咸阳城,在紧邻蜀王城的南边和西边分筑“大城”和“少城”。“少城”因其中移民多为商贾和手工业者而成为城市商贸活动频繁的经济中心;“大城”则为政治、军事机关和秦移民住地。从此,成都城在其后的两千三百多年中,虽屡有兴废修葺,但其城市位置一直没有更移。今天的“天府广场”,即处在当时秦“大城”中心略偏西之处。

汉代的成都曾在“大城”外出现过几个不同功能的小城 ,但其中心城市仍基本延续了秦“大城”和“少城” 的格局。

公元876年,唐朝,四川节度使高骈以“秦大城”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向“秦大城”外扩出一圈新城,为“唐罗城”。原内部城市“秦大城”被改建为“子城” 。

公元908年,王建割据四川称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次年,王建改“子城”为皇城,改其中“蜀王府”为宫殿。公元925年,“前蜀”为后唐灭。两年后,成都尹孟知祥在“唐罗城”外再次加建“羊马城”。934年,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至此,成都已形成一个单中心、多重城池相套的格局,“蜀王府”虽历经战火,多次兴废,都始终维持在城市的正中心位置未变。

公元1371年,明朝,朱元璋之子朱椿被封为“蜀王”,将汉唐、前后蜀遗留下来的“子城”全部拆毁,在旧址上重新修建“蜀王府”。新“蜀王府

“一改过去历代成都城主轴偏心的布局,首次确立正南北的中轴线,从而形成类似北京紫禁城的沿南北中轴线东西相对称的庞大建筑群。虽为王府,它却俨然有皇宫的巍峨气派,故老百姓称之为“皇城”。其前面的牌楼、拱桥和一大块空地,则被称为“皇城坝”。“皇城” 和“皇城坝”的位置,便在今天的“天府广场”北端和展览馆一带。

公元1644年,张献忠攻陷成都,曾以“蜀王府”为宫,两年后撤离时纵火焚城,“蜀王府”再次毁于一旦。

公元1655年,清政府将“蜀王府”的旧址改成了“贡院”,成为全四川省考试举人之地,最大规模时可让13,900多人同时进考,成为“巴蜀文胆之所在”。贡院中主体建筑为“明远楼”和“至公堂”,皆沿南北中轴线建造在“蜀王府”宫殿旧址上。东西两边则为鳞次栉比的考棚。 民国时期,“贡院”虽先后被用作军政府、学校和其他民政办事机构,其建筑群基本上被妥善保留,而成都老百姓仍习惯称之为“皇城”。

1997年,在扩建中心广场的政令下,广场两侧的民居被迅速拆除。未经任何公开说明,施工单位将广场内部近百株茂密的梧桐树砍光,而不进行移植。广场西侧历经“十年浩劫”而幸存下来的清代“皇城清真寺”此次终于难逃劫数,被夷为平地。这使得成都在其城市“建设”史中再次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该寺建于清初,但其中很多建筑构件实为明代遗物。整个建筑群坐西向东,占地5132平方米,采用了中国传统寺庙园林布局。“寺前设照壁,形成小广场。进大门,迎面为“开天古教”牌坊,沿中轴依次为“邦克楼”和“礼拜殿”,两侧以厢房和走廊围成院落。中心建筑“礼拜殿”为单檐硬山式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该寺建筑群虽为清初风格,但装修却严遵伊斯兰教规,不用动物飞禽,仅以植物和伊斯兰经文占缀。“皇城清真寺”是四川省最大的清真寺,在东南亚影响颇大,也是伊斯兰教会公认的全国24个大清真寺之一,与成都著名的道观“青羊宫”一样同属市级文物保护古建筑。这样一栋中心广场边仅存的文物建筑,在民间的抗议力量和长官意志之间相持了一年左右后,最终还是被无情地拆除。而后,在面向“天府广场”的基地边线向西退后几十米处新修了一幢四层高,表面覆盖有穆斯林建筑拱券、中式大屋顶和挑檐等各种混杂符号的混凝土“仿古”建筑以示补偿。

1.3交通规划

天府广场平均每日人流量达到五万人次,为了保证人和自行车在广场中心区域更安全顺畅地通行,设计师通过交通流线的设计将机动车辆被限制在区域周围内。 针对步行交通、地面交通、地下交通 (含地铁)的组织及其转换, 并对广场周边的人流、非机动、机动车的关系及分流作了较好的规划: 天府广场地面层主广场设行人出入口9个、机动车出入口 2 个:自行车出入口两个。广场中心的核心区域为步行交通。广场的地下四层均设有停车场,整个天府广场交通区域累计达 96790m,地下一层出入口通道共有15个,其中广场内 7个、通往周边

城市设施的8个, 形成地铁与周边城市设施、地面公交通达方便的转换条件,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更好的疏散人群。

1.4广场类别

按广场的性质和功能性质和功能性质和功能性质和功能来分,城市广场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纪念广场、休闲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和综合广场等。天府广场是由多条干道交汇所形成的广场,也是公交、地铁换乘的重要节点,所以交通功能显著。同时天府广场还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去处,在地下二层完成店铺招商后,将具备一定的商业功能。所以天府广场是一个典型的综合性质的广场。 按广场的等级来分,城市广场可分为城市中心广场、城区中心广场街道广场和社区广场。由天府广场的区位和性质可见天府广场为典型的城市中心广场。按广场的平面形态来分,城市广场可分为规则的几何形广场、不规则的几何形广场和组合型广场三类。天府广场基面形态为倒角矩形,边界鲜明,轴线明确,是典型的规则的几何形规则的几何形规则的几何形规则的几何形广场。

2. 1实体介绍

实体是广场功能及其文化内涵的载体,是广场品质的决定性因素。天府广场面积为8万多平方米。尺度较大,但由于它的等级较高,功能较多,空间组成形式丰富,因此建筑面积算比较合理。广场整体是一个倒角矩形,如果从空中俯瞰广场,将会发现天府广场所有建筑构成了一个太极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而且在建设时考虑了未来的地铁规划,因此天府广场充分利用了地下的空间,是一个平面和下沉相结合的混合式广场。地下一层建为商场和文化中心,包括一座地下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建在地下二层,与天府广场周边大厦相同,是成都市面积最大的地下停车场。地下第三层则是地铁站和变电站。天府广场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四周由四条交通性道路围合而成。天府广场其正北方向所对的是市政府与科技展览馆。由于处于天府广场的中轴线上及两侧均衡分布,所以有助于加强空间

轴向,并成为广场视线的焦点。市政府与科技展览馆同时也赋予天府广场一定的政治及展览的性质。

2.2总体构思

总体而言,天府广场规划设计构思新颖而不流于形式,气魄宏大,但不失严谨,设计合理,是一个将理想与现实结合的广场。同时,广场的规划设充分利用现有地上、地下空间、绿与水有机结合,将众多的、要求各异的功能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巧妙地设计了天府、水景、宁静三个尺度不同、功能各异的城市广场,形成以天府广场为主的城市开敞空间序列。 3.2水文化设计和玻璃亭榭 天府广场的规划设计中引入了“水”

重要构成元素。水,白天反射光影、雕像,夜间则变成光束的来源。光与影的结合给天府广场带来一首美妙的变奏曲,在南北中轴线上,设计了一条水渠引向广场的南边,通过一个飞龙喷泉瀑布跌落到下一层,形成另一水景。广场所增加的水景,对成都具有特殊性,不仅充分体现了成都历史水文化的特点,而且增加了广场的灵性和亲和力。天府广场规划设计中最具有传统风格、城市特色和功能性的是广场东西部中间那一对以玻璃、水晶建造的广场东西玻璃亭榭成为广场上最醒目的地标。一方面,这两座玻璃亭榭和毛主席像共同形成了广场的焦点;另一方面,这两座玻璃亭榭又构成了广场新的东西轴线,丰富了广场

了天府广场多轴线、多层次的空间格局。同时它也是广场上人流进出的地下空间的重要通道。两个玻璃亭榭均为轻质钢构建,白天作遮阳、通风、避雨的暖房,夜间则是壮观、高耸的中国式灯笼。

2.3文化内涵

城市广场文化的神韵,首先要避免城市广场建设对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影响,避免旧城区的大拆大建,避免广场建设对城市历史文化所依

托的城市聚落的冲击,尽可能地保留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和建筑特点,保持传统居民聚落的延续,注重广场与周围空间的环境协调,注重其历史性延续的特征,从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资源着手,提炼文化主题,注重其地域性特征、地域性文化与自然环境条件的结合,营造文化主题。同时,也要注重其贯通性和叠置性,通过有机的加工和组织,形成完整统一、协的表达需要结合广场的自然条件并以符合内涵精神的设计理念加以表达。的景观设计方案。并设计使用了“太阳神鸟”、“鱼眼雕塑”等主要景观。其主题的确定源于对其所在城市——成都的“三上”之说,即上古之都、

都是一个包容的、和谐的、创新上进的城市,故用太极图案来象征其和谐与发展。而“太阳神鸟”雕塑泉的鱼眼雕塑象征中华民族文化的两大主体文化——黄河文化龙和长江文化龙。同时还设计了展现蜀文化的十二文化灯柱。由此可见,天府广场所选取的文化要素是十分多元的。

2.4功能组成

在天府广场设有多处服务用房,有清洁用房、服务用房、管理用房、停车场之上的地下1层,计划建设成商业和文化中心,包括一座地下购物中心厕所建在地下1层,在天府广场上建有照明设施不仅可以照明,其造型体现了建筑的美。音响隐藏在石头中,既符合功能需要,又是一个小小的点缀。在广场为市民提供了休息座椅成为广场的休息区。天府广场使用上的多样性是显而易见的。广场包含的社会生活多种多样,广场为其提供了相应的空间和场所。人在广场中的活动除去集会、观演等大众参与活动之外,还有休息、交谈等活动,

的和随意的,天府广场提供了更多使人参与其中的物质线索,历史文化、环境意义的传达清晰景观不重复。社会文化、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等多元

2.5景观感受

天府广场的标志,亦是依据“天府之国。上善之都”这个主题而设计的。如一只展翅飞翔的凤鸟线条流畅,从外形上看,

又像一个“水”字,既是成都作为鱼凫之国的象征,也满足了人们的亲水愿望。广场东西两侧各有一太极鱼眼龙腾雕塑,这两个鱼眼还是两个巨大的喷泉。各有一条巨龙分别盘旋在两个鱼眼的柱体上,寓意黄河文化和长

为成都谱写的《水润天府》、《太阳神鸟》、《锦江春》、《蜀道难》、《九天开出一成都》、《天府放歌》、《天府颂》等12首曲子便会伴着喷泉水一起律动。广场南边的东西两侧,分别立了两块大大的乌木,一面是原样,另一面则分别雕刻着《天府广场记》和《成都赋》。广场东侧还有一个下沉广场,在这个下沉区域的墙体上,

了巴山蜀水的风貌。在其周边,是一个依据黄龙景观制作而成的小瀑布。广场的四周共有十二根表现蜀文化十二体系的文化柱,每根高12米,展示了成都的历史文化。广场引入自然环境,用树林、绿化、草坪、花卉等自然环境点缀。以轴线组织天府广场的文化环境,以毛主席塑像为轴线,围绕轴线控制整个空间。虽然看不见,

的视线,轴线的深度和方向感,指引行走方向。利用地上与地下层形成空间层次感。

3.1 存在缺点

整个广场大部分的绿化都是人工草坪,几乎没有较大的乔木,在炎热的夏季或者寒冷得冬季不能为人们遮风挡雨。整个广场的座椅设置过分集中,分布不均匀,不利于人们的休憩。喷泉设施过大,开销较大,所以用的时间较少,几乎成了摆设。

3.2 整体感观

就整个广场来说,设计较为合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各个园林小品都设置得当,且寓意深厚。整个广场满足要求的使用功能,人文气息浓厚。整个广场认为的管护较好,喷泉里的水清澈见底,可见常有人清理。有专人执勤维持秩序,并配有定时的巡逻车,加强的安全方面的维护。草坪等根据生长季节的不同进行了修剪,且上面有自动喷水设施,保证了草坪的浇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cy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