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王国维和《红楼梦评论》

更新时间:2023-07-27 02:1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陈寅恪:“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 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 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 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 世不可知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 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 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第一章

王国维与《红楼梦评论》

第一节 王国维和叔本华一、王国维简介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又字伯隅, 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16岁考中秀才。 1899年,受罗振玉资助,留学日本。 1903年起,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 1907年起,任学部图书馆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 和词曲的研究,著有《曲录》、《宋元戏曲考》、 《人间词话》等。

1913年从事中国古代史料、古器物、古文 字学、音韵学的考订,尤致力于甲骨文、 金文和汉晋简牍的考释 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除研究古史外, 兼作西北史料和蒙古史料的整理考订 1927年6月3日在北京颐水园投水自尽。 梁启超:“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 所有之学人 。” 郭沫若:“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 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 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二、王国维对叔本华的推崇 《静安文集自序》:“而读叔本华之《意志 及表象之世界》一书。叔氏之书,思精而笔 锐。是岁前后读二过,次及于其《充足理由 之原则论》,《自然中之意志论》及其文集 等,尤以其《意志及表象之世界》中《汗德 (今译作康德)哲学之批评》一篇,为通汗 德哲学关键。至二十九岁,更返而读汗德之 书,则非复前日之窒碍矣。” 王国维:《叔本华像赞》、《叔本华之遗传 说》、《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书 叔本华遗传说后》、《叔本华与尼采》等。

三、王国维推崇叔本华的原因

叶嘉莹:另外他还有第二种特色,就是他自己是 忧郁而且悲观的,他曾经写过《静庵文集》,就 是他的一个集子,在《静庵文集》有一个续编, 续编前面他自己写了一篇序文,他自己这样说, 他说“体素羸弱”,他自己说他的身体平常很软 弱的,不是一个身体很强健的人,“体素羸弱, 性复忧郁”。而他的性情又是比较忧郁的。所以 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就是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价值,有的人喜欢考虑一个人生终极的目 的和意义,有的人就是每一天饮食、生活、工作, 就只是在现实的生活之中,不大考虑到

人生的问题。可是王国维先生自己说,他是喜欢 考虑人生的问题的,而他的性格又是比较忧郁的, 所以当他一接触西方的叔本华的哲

学,马上就被 叔本华的悲观哲学所吸引了。而《红楼梦评论》 这篇文章就正是写在他沉溺于叔本华的哲学的研 读时间。 “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

《浣溪纱》:“掩卷平生有百端,饱更忧患 转冥顽,偶听鴂怨春残。 坐觉无何消白日, 更缘随例弄铅丹。闲愁无分况清欢。”

第二节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一、唯意志论的两个核心观点: 叔本华继承了康德的观点,把世界分为“现 象世界”和“自在之物”的世界(世界的本 身)。“现象世界”是人们通常认识到的世 界,而“自在之物”是世界的本质,这个 自在之物是一种非理性的、盲目的生存(生活) 意志。 1.世界是我的表象; 2.世界是我的意志。

世界是我的表象: 所谓“表象”就是说人所认识到的世界万 物,并不是“物自体”,而仅仅是呈现於 人的表象,它们都是相对於人而存在的。 如:盲人摸象。 人们“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地球,而永 远只是眼睛,是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 手,是手感触着地球,就会明白围绕着他 的这世界只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着的,也就 是说这世界的存在完全只是就它对一个其 他事物的,一个进行‘表象者’的关系来 说的。”

世界是我的意志 “自在之物是什么?就是——意志。”

“一切客体,都是现象,唯有意志是自在 之物。”“意志自身在本质上是没有一切目的,一 切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 意志的基本特点就是求生存,故可称“生 存意志”。

二、唯意志论必然走向悲观主义人生观。 “一切欲求皆出於需要,所以也就是出於缺 乏,所以也就是出於痛苦。这一欲求一经满 足也就完了;可是一面有一个愿望得到满足, 另一面至少就有十个不得满足。再说,欲望 是经久不息的,需求可以至於无穷。而所得 满足却是时间很短的,分量也扣得很紧。事 实上这个满足了的愿望立即又让位一个新的 愿望,这种获得的对象永远只是象丢给乞丐 的施舍一样,今天维系了乞丐的生命以便在 明天延长他的痛苦。”

钟摆理论:“人在各种欲望(生存、名利) 不得满足时处于痛苦的一端;得到满足时 便处于无聊的一端。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 样在这两端之间摆动。” “那不断的追求挣扎构成意志每一现象的 本质。”

“原罪-解脱”说: 西班牙诗人加尔德隆 :“一个人最大的罪 过就是:他诞生了。” 叔本华:“这种罪的来源还是要溯之于犯 罪者的意志。这个犯罪者据说就是亚当;而 我们所有的人又都在亚当中生存。亚当不 幸,我们所有的人也在亚当中不幸。”这是 “人类的绵延不绝的罪,既是罪,同时又是 罚”,这种轮回是“宇宙

永远的正义”。

解脱:解脱的方法,就是彻底否定生存意 志,实现“意志转向”: 1.从事纯学术的哲学沉思; 2.从事纯艺术的创造; 3.树立道德上的同情心和恻隐之心; 4.达到宗教境界,走禁欲之路才是最普遍、 最有效的永久解脱之路。

悲观主义走向虚无主义。

三、唯意志论在美学上的延伸就是“第三 种悲剧”说。 1.叔本华对于悲剧的划分: 一种是由异乎寻常的恶人造就的悲剧;《威尼斯商人》夏洛克,《天龙八部》乔峰。

一种是由盲目的命运造就的悲剧;“造化弄人”、俄底浦斯(忒拜国王拉伊俄斯、 伊俄卡斯忒之子,科任托斯国王波吕玻斯、墨洛 柏之养子)

一种是剧中人不同的地位和相互关系造成 的悲剧。《浮士德》甘泪卿兄妹

2.叔本华对于悲剧的认识 “写出一种巨大的不幸是悲剧里唯一基本 的东西。” 悲剧是“意志的清静剂 ”,“带来了清心 寡欲,并且还不仅是带来了生命的放弃, 直至带来了整个生命意志的放弃。” “所以我们在悲剧里看到那些最高尚的 (人物)或是在漫长的斗争和痛苦之后, 最后永远放弃了他们此前热烈追求的目的, 永远放弃了人生一切的享乐;或是自愿的, 乐于为之而放弃这一切。”

“那种导向壮美的特殊倾向就在于这种认 识的觉醒,即这个世界、人生,不能给予我 们真正的快乐,因而也就不值得我们爱恋。 悲剧的精神就在这里:它引向退让”。 “悲剧的真正意义是一种深刻的认识,认识 到‘悲剧’主角所赎的不是他个人特有的 罪,而是原罪,亦即生存本身之罪。”

第三节 《红楼梦评论》的解读和价值 一、《红楼梦评论》的内容 《红楼梦评论》共分五章:人生及美术之 概观 、《红楼梦》之精神、《红楼梦》 之美学上之精神 、《红楼梦》之伦理 学上之价值、余论。

二、《红楼梦评论》与“原罪-解脱”说 老子:“人之大患,在我有身。” 庄子:“大块载我以行,劳我以身。” 王国维:“人有生矣,则思所以奉其生。” “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矣。”“欲之为性无厌,而其原生于不足。不足之状态, 苦痛是也。既偿一欲,则此欲以终。然欲之被偿 者一,而不偿者什佰。一欲既终,他欲随之。故究 竟之慰藉,终不可得也。 故人生者,如钟表之 摆,实往复于苦痛于倦厌之间者也。 故欲与 生活、与苦痛,三者一而已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cm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