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更新时间:2023-10-30 22: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史

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总结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 起步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筹备地铁建设,规划了北京地铁网络。1965—1976年建设了北京地铁一期工程(54km)。当时地铁建设的指导思想更注重人防功能。随后建设了天津地铁(7.1km,现已拆除重建)、哈尔滨人防隧道等工程。

2) 开始建设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由于城市规模限制及道路等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的交通问题非常突出。以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21km)、北京地铁复八线(13.6km)和地铁一期工程改造、广州地铁1号线(18.5km)等建设项目为标志,我国内地真正以城市交通为目的的地铁项目开始建设。台湾省台北市也于1997年3月开通了第一条地铁线路。 3) 建设高潮开始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上海、广州地铁项目的建设,一批城市包括沈阳、天津、南京、重庆、武汉、深圳、成都、青岛等开始计划建设轨道交通项目,并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4) 调整阶段

由于各大城市要求建设的地铁项目较多,且在建地铁项目的工程造价较高,199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办60号文,暂停了地铁项目的审批,并要求做好发展规划和国产化工作。同时,国家计委开始研究制定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政策。至1997年底,提出以深圳地铁1号线(19.5km)、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24.5km)和广州地铁2号线(23km)作为国产化依托项目,并于1998年批复了上述三个项目的立项,从此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重新开始启动。 5) 建设高潮阶段

随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进一步扩大内需,国家于1999年开始陆续批准一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建设。1999年以后,国家先后审批了深圳、上海、广州、重庆、武汉等10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建设,并投入40亿元国债资金予以支持,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在内,全国已建和在建轨道交通项目的城市有10个,新申请立项准备建设的城市有8个,建设速度大大超过前30年。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起步较晚,发展初衷也非城市交通。但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繁荣发展时期,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如今,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20余个城市建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预计到2015年前后,全国将建设87条地铁线路,总里程2500公里,总投资近万亿元。

我国地铁建设情况

目前,世界主要大城市大多有比较成熟与完善的轨道交通系统。有些城市轨道交通运量占城市公交运量的50%以上,有的甚至达70%以上。我国城市轨道交通

占城市公交运运量比例最高的是上海,2007年底的比例仅为23%。

全国22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批

至2009年年底为止国务院已经批复了22个城市的地铁建设规划,到2015年前后将新建79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将达到2259.84km,总投资8820.03亿元。在当前应对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重要动力。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从短期看能够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2009年8月份,全国共有22个城市获批建设地铁。这些城市分布于4个直辖市及黑龙江、辽宁、浙江、江苏、福建、山东、江西、河南、湖南、四川、陕西、云南、广东等13个省份。从城市的行政级别来看,15个副省级城市除了济南、长春、厦门,其余均获批建设地铁。2008年11月之前获批建设地铁的均为行政级别副省级以上城市,之后通过审批的地级市逐渐增多。从区域分布来看,华东6省1市中除了安徽省,其他省份都有建设地铁的城市,其中江苏省最多,共有南京、

苏州、无锡3座城市;浙江有杭州及宁波两座城市。

2009年前8个月,全国共有7条地铁线路获批,而在2000年至2008年间只有9条铁路获批,仅2009年前8个月的审批数量就接近了2000~2008年9年的总量,可见2009年地铁的审批速度是惊人的。

地铁审批的快速推进是中央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保增长的重要举措。为了方便一些投资项目尽快上马,2009年5月25日,在国务院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中,已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注册资本金标准从40%缩减到了25%。该政策非常利于各地轨道交通资本的筹集。

全国共有84条拟在建地铁线路

根据各个城市2009~2015年轨道交通网规划统计得知,2009~2015年期间,全国共有84条地铁线路处于在建阶段,建设线路全长2114.5km,具体线路名称如下表所示。 城市 北京 天津 上海 广州 深圳 南京 杭州 哈尔滨 沈阳 成都 线路名称 西郊线、亦庄线、房山线、大兴线、昌平线1期、6号线、7号线、8号线2期、9号线、10号线2期、14号线、15号线、16号线 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 7号线、9号线2期、10号线、12号线、11号线南段 2号线北延段、2号线南延段、3号线北延段、4号线北延段、6号线首通段、7号线1期、广佛地铁1期、广佛地铁2期、2、8号线延长线白云新城、9号线、13号线1期 2号线初期、2号线东延线、3号线、3号线西延段、4号线2期、5号线 1号线南延线、2号线西延线、2号线东延线、3号线、6号线 1号线、2号线、4号线钱江新城段、6号线、7号线 1号线1期 1号线、2号线、4号线1期 1号线、2号线1期、4号线1期 武汉 西安 重庆 宁波 无锡 长沙 郑州 福州 昆明 大连 南昌 青岛 3号线、4号线1期、4号线2期 2号线 1号线、6号线1期 1号线1期、1号线2期、2号线1期 1号线、2号线 1号线、2号线 1号线1期、2号线1期 1号线、2号线 1号线1期、2号线1期、3号线 1号线1期、2号线1期、4号线 1号线、2号线 2号线、3号线 2009~2015年,全国7大区域均有地铁线路建设。其中华东地区地铁线路建设为最多,共有26条;其次为华北地区,共有18条;西北地区最少,仅为西安1座城市的1条线路。

地铁建设势在必行

从需求方面来说,我国的城市大多存在乘车难问题。个别特大城市每天的客运量已突破100万人次,而一般大城市,在客运主流通道上,高峰期需要运送乘客1-3万人次,如此巨大的客运任务,绝大多数城市还只能用汽车和无轨电车来承担,以至在客运高峰期间,车上乘客密度高达每平方米挤10-12人。

从城市效率来说,目前由于道路数量有限,而机动车辆数增长迅猛,普通的地面交通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拥堵现象,许多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心城区在高峰期间的行车速度甚至低于每小时10公里。2008年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达3501万辆,民用汽车保有量达5099万辆,其中大多数的车都在城市里行驶。按照国际大都市汽车保有量饱和标准300-400万辆来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已经接近饱和状态。

从能源消耗与污染情况来说,轨道交通能耗低、污染少。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引发能源需求速增,城市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轨道交通运力大,运行快,相比汽车,一次性运送量要大得多。据统计,每百公里人均能耗,公交是小汽车的8.4%,轨道交通是小汽车的5%,轨道交通单位能耗比公交车节约30千焦,比小汽车节约2131千焦。人均CO2排放量来说,轨道交通是小汽车的21.7%。因此,轨道交通对能源是一种更有效的利用。

地铁建设行业进入壁垒高,发展空间大

从技术方面来看,地铁建设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经验要求多。首先,地铁建设要求对地质有特别的了解,这样才能进行地下隧道挖掘,地上高架架设。其次,隧道挖掘过程中有很多的技术指标需要控制。第三,地铁建设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丰富的经验对处理意外情况格外有益,也对工程的顺利开展和进展速度很有裨益。

从资金方面来看,地铁建设的投入大,从事地铁建设的公司资本金不少于1

亿元。地铁建设行业的固定资产投入大,从事隧道挖掘的企业,盾构机就价值不菲,一台盾构机的价格在2500万-6000万左右。所以,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根本没有进入这个行业的可能性,因此,目前来说主要的地铁建设企业还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为极少数。

从招标方面来看,地铁建设的招标门槛比较高,不仅需要相关资质,而且基本上都有相关经验的要求。经验要求对已经进入地铁建设行业的公司来说不难,但却是这些公司手中的王牌,也是最强有力的壁垒。

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景

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伴随着我国社会经入快速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也进入了并行发展时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开始注重轨道交通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

许多城市在规划建设地铁的同时,在次繁忙客运通道上、区域之间以及在居民住宅小区与主客运通道或客运枢纽间规划建设轻轨或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以形成合理的轨道交通网。有些城市根据当地的地形条件正在建设跨座式单轨运行系统(如重庆市);有些城市正在探索建设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系统;在一些大城市(区域)之间也开始规划建设大城市之间的快速轨道线;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开始建设近郊和远郊的市郊铁路,以促进城市规模效应和城市边缘和卫星城镇的发展。

国内地铁设备企业应当抓住目前的有利时机,大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尽快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国内生产企业的扶持,加强和完善地铁装备制造体系的生产链条。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地铁建设,使地铁装备产业发展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有理由相信,地铁建设的热潮必将带动机械、电气等产业的升级换代,从而为我国机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ch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