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水施工方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11 21: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清涟大道(503省道~淮清路段)工程

雨 污 水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冯贤军 审批:

第一章 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施工合同及施工图纸;

1.1.2主要国家、行业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1、与本工程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和相应的法规; 采用图集:《给排水图集》苏S01-2004、2005年版国标《给排水标准图集》、《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

主要施工规范有:《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以及现行国家规范和有关规定;

2、施工现场条件和施工环境;

3、本公司的综合实力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4、施工组织设计; 5、施工合同。 1.2编制内容

施工方案中对该工程项目概况、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机构等进行说明;对工程总体进度、计划及工期进行安排;着重编制了施工技术方案、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对重点难点工序的技术措施和施工保证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另外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对工程项目的资源配置进行设计说明;对特殊季节的施工措施,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进行全面的论述;制定了严谨的组织机构措施。施

工期间,为确保文明施工,建立了环境及水资源保护措施,同时还制定了应急预案。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雨污水管道工程简介:涟水大道位于涟水县,起点从本次设计路段起点位于503 省道交叉口,路线向东延伸,终点至现状淮浦路与大关路交叉口,路线全长为10.453km,桩号范围K0+000-K10+453,路线长度10450米,道路红线宽度60米。全线桥梁三座,管涵10道,雨污管道36KM。在道路左幅规划绿化带内,人行道设计高程2.5米下方有综合管廊一道,总长7500米,断面尺寸6.45*3.6米.

本次施工段K0+005~K5+050段,雨水管道采用双侧布置,管道位于两侧辅助行车道下,管道中心线距设计道路中心线23米。503省道——文苑路段雨水自两端向中间汇集排入机场中路西侧东张沟,文苑路——站后路段雨水自两端向中间汇集排入蒋庵东路西侧规划河道。由于河道众多,纵横交错,因此雨水管道埋置深度较浅,一般都在1.0~3.0m范围内,管径为DN500——DN1200,管径管材为钢筋混凝土管道。另外,北侧雨水管在东张河K2+125~K2+223处在管廊下方,并且有横向倒虹顶管施工,其埋深较深,在7~8m。南侧雨水管在k1+601处有倒虹吸施工。在东张河k2+275处有覆土7.4米, 污水管道采用单侧布置,管道位于两侧辅助行车道下,管道中

心线距设计道路中心线25米。503省道——机场中路无需设置污水管道,机场中路——站后路段污水自东向西排入机场中路污水主管中最终排入片区北侧污水处理厂。

采用DN600mmHDPE双平壁钢带增强波纹管;每隔45m左右设一检查井,采用DN800mmHDPE双平壁钢带增强波纹管;每隔60m左右设一检查井,污水管道每隔120m左右设预留管,预留接入管管径DN500,采用120°人工砂弧基础。

2.2工程地质与水文情况 2.2.1气象

涟水县地处苏北平原腹地,境内平野广畴,盐河纵观涟水南北;县城内涟漪湖、东湖、茵湖三湖相连。位于东经119°一119°35′,北纬33°45′-34°05′,处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交界区内,基本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年均气温5℃以上时间289天,年均无霜期213天。光照充足,雨水丰沛,年均降水量991.3毫米,雨日104天,年均相对湿度77%。2.3.2水文

2.2.2水文情况

项目经过三条河流,盐河,东张河,二干河;以盐河的水流量最大,本次勘察深度内地下水为松散沉积物中的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①层素填土及②层粉土中,厚度5~7m,富水性一般,潜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排泄以垂直蒸发和侧向迳流为主。地下水初见水位:平均埋深1.54m;平均标高7.65m。地下水稳定水位:平均

埋深1.84m;平均标高7.35m。

2.2.3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

拟建道路沿线地貌类型属冲积平原,地势较平坦,局部起伏较大,平原地面高程在8.00~9.50m 之间。线路沿线多为农田、池塘、水系。

2.2.4地质情况

涟水县清涟大道建设工程(503 省道~淮浦路段)沿线勘探深度范围内均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根据地层岩性、时代成因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将其分为15个亚层工程地质层。各层的工程地质特征详述如下:

①层素填土:灰褐色、褐黄色,稍湿,松散。主要以粘性土为主,局部以粉土为主,含植物根系,局部夹建筑垃圾,土质不均匀。均有揭露、普遍分布。该层土层底标高5.65~9.40m、平均8.09m;厚度0.40~3.40m、平均0.93m。

②层粉土:灰黄色、灰褐色,湿~饱和。含云母碎片,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及淤泥质粉质粘土,偶见与粉质粘土呈互层状、以粉质粘土为主,摇震反应中等。均有揭露、普遍分布。该层土层顶埋深0.40~3.40m、平均0.93m;层底标高-0.08~ 4.79m、平均2.84m;厚度2.10~9.10m、平均5.25m。

③1 层淤泥质黏土:灰色,流塑。局部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偶见夹粉土厚30cm,土质较均匀。间断分布,大多地段缺失。该层土层顶埋深4.60~6.90m、平均5.63m;层底标高1.62~3.09m、

平均2.53m;厚度0.40~2.10m、平均0.93m。③2 层黏土:灰色、灰黄色,可塑,局部软塑。含铁、锰质浸染、结核及偶见1.0cm左右钙质结核,局部以粉质粘土为主。分布较普遍,仅少量孔缺失。该层土层顶埋深3.65~8.50m、平均6.33m;层底标高-2.09~1.69m、平均0.09m;厚度0.85~4.80m、平均2.53m。

③3 层淤泥质黏土、淤泥:灰色,流塑。含少量腐植物及部分孔1.0cm 左右礓结石,局部有淤泥粉质粘土,土质较均匀。间断分布,大多地段缺失。该层土层顶埋深7.10~10.60m、平均9.37m;层底标高-8.49~-0.08m、平均-3.16m;厚度0.20~ 9.70m、平均3.17m。

④层黏土:褐黄色、灰色,硬塑,局部可塑。含铁、锰质浸染、结核及钙质结核,钙核径0.5~2.0cm,局部富集,偶见钙核径3.0cm 左右。分布较普遍,仅少量孔缺失。该层土层顶埋深7.10~13.10m、平均9.29m;层底标高-7.38~0.19m、平均-3.33m; 厚度0.20~ 7.15m、平均2.99m。

⑤1 层粉土、粉砂:灰黄色、褐黄色,中密~密实。含云母碎片,局部粘粒含量高,部分孔夹粉质粘土薄层,QZK10 主要以粉砂为主,摇震反应迅速。间断分布, 大多地段缺失。该层土层顶埋深8.60~14.10m、平均11.70m;层底标高-10.81~ -4.99m、平均-6.74m;厚度0.80~11.00m、平均3.83m。

⑤2 层粉质黏土夹粉土: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局部硬塑。含铁、锰质浸染及局部核径1.0cm 左右钙质结核,偶见钙核径

3.0 左右,局部以粉土、粘土为主。间断分布,大多地段缺失。该层土层顶埋深11.00~18.20m、平均14.48m;层底标高-11.66~-5.74m、平均-9.61m;厚度0.40~7.65m、平均4.43m。

⑥层黏土:褐黄色、灰黄色,可塑~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及钙质结核,钙核径0.5~2.0cm,局部富集,偶见钙核径4.0~5.0cm。间断分布,大多地段缺失。该层土层顶埋深18.90~21.70m、平均20.11m;层底标高-15.89~-13.61m、平均-15.24m;厚度2.80~5.70m、平均4.48m。

⑦层粉质黏土:褐黄色、灰黄色,可塑。含铁、锰质浸染、结核,局部夹粉土薄层。间断分布,大多地段缺失。该层土层顶埋深22.40~25.60m、平均24.59m;层底标高-19.09~-17.98m、平均-18.49m;厚度2.50~4.40m、平均3.25m。

⑧层黏土:黄灰色、褐黄色,硬塑,局部可塑。含铁、锰质结核及钙质结核, 钙核径0.5~2.0cm,局部富集,钙核径少量达3.0~5.0cm,该层局部为粉质粘土。间断分布,大多地段缺失。该层土层顶埋深26.80~29.00m、平均27.84m;层底标高-36.21~-21.39m、平均-31.47m;厚度3.00~18.20m、平均12.40m。 ⑧1 层粉质黏土夹粉土:褐黄色、灰褐色,可塑,局部硬塑。含铁、锰质浸染、结核及局部钙质结核,钙核径2.0~4.0cm 左右,粉粒含量高,偶见以粉土为主。仅QZK2、QZK4、QZK5、QZK7 孔有揭露。该层土层顶埋深33.00~36.80m、平均35.53m;层底标高-29.84~-25.05m、平均-27.93m;厚度0.80~3.50m、平均1.73m。

⑨层粉质黏土夹粉土:褐黄色,可塑。含铁、锰质浸染,粉粒含量高,局部与粉土互层。仅QZK2、QZK4、QZK5、QZK7、QZK8 孔有揭露。该层土层顶埋深44.20~45.10m、平均44.76m;层底标高-38.34~-36.69m、平均-37.54m;厚度1.30~ 3.00m、平均2.18m。 ⑩ 层黏土: 褐黄色、灰黄色, 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及钙质结核, 钙核径0.5~2.0cm,局部富集,少量钙核径4.0~7.0cm。仅QZK2、QZK4、QZK5、QZK7、QZK8 孔有揭露。该层土层顶埋深46.40~48.00m、平均46.94m;层底标高-55.95~ -45.09m、平均-49.42m;厚度7.00~18.40m、平均11.72m。

⑩1 层粉土、粉砂:灰黄色、棕黄色,饱和,密实。含云母碎片,夹粉质粘土薄层,混粉砂,局部以粉砂为主,摇震反应迅速。仅QZK5 孔有揭露。该层土层顶埋深59.80m;层底标高-56.41m;厚度1.95m。

2.2.5不良地质情况

沿线不良地质为②层粉土地震液化土。

2.3主要工程数量

雨水管(一标)主要工程数量汇总表

编号 名称 规格 单数量 位 1 Φ1000溜槽式检 管道D≤800mm 查井 2 Φ1250溜槽式检查井 3 Φ1500溜槽式检查井 4 Φ2000溜槽式检查井 5 Φ1000落底式检查井 6 Φ1250落底式检查井 管道D≤800mm0 座 管道D≤600mm 座 46 均为预留井 56 含预留检查井21座 7 Φ1500落底式检查井 管道D≤1000mm0 座 36 含预留检查井8座 8 Φ2000落底式检查井 管道D≤1200mm 座 25 含预留检查井1座 9 Φ2500落底式检管道D≤1500mm 座 5 管道D≤1200mm 座 45 管道D≤800mm 座 5 管道D≤1000mm 座 41 13 座 17 备注 查井 10 11 12 13 矩形交汇井 顶管工作井 顶管接收井 HDPE双平壁钢带增强管 14 丙型双篦雨水口 2600*1000 座 7000*5000 座 5000*3000 座 Φ300 米 36 个 9 15 铸铁井盖及井座 套 4 16 钢筋砼Ⅱ级管 Φ600 米 33 17 钢筋砼Ⅱ级管 Φ800 米 16 18 钢筋砼Ⅱ级管 Φ1000 米 62 19 钢筋砼Ⅱ级管 Φ1200 米 62 20 21 钢筋砼Ⅱ级管 F型钢承口钢筋混凝土管Ⅲ级 22 砼基础 C15 ? 85 23 砼基础 碎石垫层 ? 16 44Φ1500 米 Φ1000 米 88 58 顶管施工 21 21 72 13 33 712 1 1 59 雨水口连接管

11 24 检查井卸荷板 块 4 25 26 八字出水口 回填6%石灰土 座 ? 22896 27 砂石基础 ? 79

79 8 33 污水管(一标)主要工程数量汇总表

编号 1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D≤座 备注 Φ1000污水 管道检查井 600mm 39 含预留检查井21座 27 2 Φ1250污水检查井 管道D≤800mm 座 3 Φ1500污水检查管道井 1000mm 顶管工作井 顶管接收井 D≤座 4 4 5 6 7000*5000 座 5000*3000 座 D≤座 1 1 Φ1000落底式检管道查井 600mm0 2 倒虹前后井 7 Φ1250落底式检管道查井 800mm0 D≤座 2 倒虹前后井 8 F型钢承口钢筋混凝土管Ⅲ级 DN1500 米 94 顶管施工 9 HDPE双平壁钢带增强管 DN500 米 1 DN600 米 10 10 HDPE双平壁钢带增强管 1404 DN800 米 1633 套 55 11 HDPE双平壁钢带增强管 12 13 铸铁井盖及井座 砂石基础 ? 8069 14 检查井卸荷板 块 55 第三章 施工组织总体部署及规划

3.1工期目标

本工程考虑房屋拆迁、管线迁改及征地等多种因素影响,以及施工前的场地布置、机械设备到位、电力、施工用水等落实,雨污水管计划在2016年6月5日开始施工,2017年8月28日完成施工。合计448天。 3.2组织结构图

3.3 施工指导思想

本分项工程施工指导思想: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加强培训,安

全第一;精心施工,优质奉献;统筹安排,确保工期。

3.4 施工组织部署和协调管理

3.3.1施工组织部署

1、雨水管道:雨水管道工程先用一家施工队,首先以300m为单位采取隔段施工,其土方堆在两侧未施工段相同桩号的路基上用以拌制灰土,施工队2个面4个方向分别同时施工。 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1。 3.3.2 施工协调组织管理 1、与地方政府部门的协调工作

(1)派专人负责与当地政府联系,取得他们对本工程施工的支持,积极配合好施工征地及拆迁工作。

(2)教育全体员工自觉遵守当地的规则、法令和村庄民俗,尽量协助地方做好治安、助民及环保工作。

(3)做好交通配合工作。汽车运输服从交通部门的管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施工现场与交通主干道有干扰时,与主管门联系,设置必要的行车标志,必要时设专人现场指挥,为公路运输、周围群众和过往车辆提供安全和方便。 2、与业主单位的工作协调

(1)在施工准备期间,主动配合业主进行征地拆迁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服从业主的领导、监督、管理与指导,严格按业主的要求

组织施工。并为业主的工地代表提供交通、通讯及生活等各方面的便利。

(2)在施工过程中,服从业主在进度、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管理和协调。 3、与设计单位的工作协调

(1)参加施工图审查,在会审施工图时与设计单位、监理、业主密切配合,及时发现图纸中的问题,与设计等单位进行研讨,及时解决问题,尊重设计单位及设计意图,并整理好图纸会审纪要。

(2)积极参与建设单位组织的技术交底。在施工中严格按图施工,若发现图纸有误,或与现场施工发生矛盾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以设计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为依据进行施工。

(3)积极参与设计的优化工作。 4、与监理单位的工作协调

(1)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履行其所有权力。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工程的质量管理。在“自检”和项目工程施工专检的基础上,接收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并按照监理要求,予以整改。

(2)贯彻监理的质量控制、检查、管理制度,并据此对各专业班组予以检控,确保施工质量。杜绝现场施工分包单位、专业班组或个人不服从监理工作的现象发生,监理工程师的一切指令都必须全面落实、执行。

(3)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均

主动向监理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保单,应按规定使用前进行物理化学试验检测的材料,主动递交检测结果报告,确保材料、设备符合规范要求。

(4)按部位或分项工序检测的质量,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准则,使监理能顺利开展工作:对可能出现的意见不一的情况,遵循先执行监理的指导,后予以蹉商统一原则,在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中,维护好监理工程师的权威性。 5、总承包部内部的协调和配合

在总承包部的统一协调指挥下,下属各分包单位密切配合,协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及进度。 6、做好协调工作的保证措施

(1)充分认识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工作的建设者、管理者,从设计、监理到施工的各单位首先要从对业主、用户负责的角度认识问题,要从履行合同中自己的责任义务的角度,认真对待协调问题。

同时,从提高行业标准,施工和管理水平上讲,做好各专业的协调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有关的技术管理人员首先要认识到协调工作的重要性,才有可能真正做好协调管理工作。 (2)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目的。

(3)加强协调管理的措施 1)技术协调

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图纸会审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

同时,图纸会审与交底也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图纸的会审须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任务作为重点。进一步找出设计存在的技术问题,从图纸上解决问题。而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2)管理协调

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配合问题,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管理者,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

建立管理责任制度,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 建立奖罚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罚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此时的工作以从图纸阶段进入实物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问题更加形象与直观,问题更加容易发现,同时也更容易解决与补救。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可以把问题减小到最小。

3)组织协调

建立专业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

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每一个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中的顺序和责任。

不论是会签、会审还是隐蔽验收,所有的技术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签名应承担相关责任。只有在统一的领导基础下,并设立相关的奖罚措施,才有可能逐级落到实处。 4)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作为工程管理人员,要善于不断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施工中协调部分的常见问题包括:电气部分与土建部分的协调;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各辅助专业间的协调等。

第四章 施工前期规划

4.1、施工准备 4.1.1、人员准备

组织合格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

工种 管理人员 泥瓦工 管道工 合计 1-2 5 10 8 23 3-4 5 10 8 23

劳动力资源计划表

4.1.2、材料准备

针对本工程的施工内容,在施工之前对工程所需各种材料进行详细计算,并提出详细的进场计划,严格执行验收与检测程序,确保原材料与构件的质量。 4.1.3、技术准备

(1) 施工前研究和熟悉本工程设计文件并进行现场核实。 (2) 进行技术交底工作。

(3) 施工之前按照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要求,由试验室对进场的各种工程材料的性能及几何尺寸等技术参数进行检测。

5-6 5 10 8 23 7-8 5 10 8 23 4.2施工供风、供水及通信系统布置 4.2.1施工供水

施工用水采取就近接市政给水及河道抽水相结合全线布置,局部采取运水车供给。

4.2.2施工通信

本工程所有管理人员每人配备电脑、手机各1台,施工员以上主要管理人员每人配备笔记本电脑1台,项目部各配备台式电脑3台,打印机、复印机2台,传真机1台,项目部接入宽带网。 4.3施工进出口洗车设施

在大关路交淮浦路口处设置洗车池,供车辆离开现场时清洗泥土。 4.4交通组织

施工期间为了保障行人与过往车辆的安全,在本标段进出口处,采用围挡隔离防护和派专人指挥通疏导交通。并在道路上设置警示标语及道路指示牌,提醒行人和过路车辆注意安全并按指示行车。

第五章 施工方法

5.1 雨、污、中水管道施工方法 5.1.1 雨水管道施工方法

为收集两侧道路附近的雨水,本工程雨水管主要沿道路两侧敷设,主要管径为d600、d800、d1000、d1200和d1500,采用Ⅱ级钢

筋砼管,管道接口均为橡胶圈柔性承插式。

雨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 →沟槽挖土和支护→ 管道基础施工 → 铺设管道 → 检查井施工

→ 闭水试验 →沟槽回填 ? 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测设管道中心线和井中心位置,设立中心桩。管道中心线和井中心位置须经监理复核。

根据施工管道直径大小,按规定的沟槽宽定出边线,开挖前用白粉划线来控制,在沟槽外窨井位置的两侧设置控制桩,并记录两桩至窨井中心的距离,以备校核。

? 沟槽开挖和支护及排水设施

覆土3米以内雨水管的沟槽采用放坡开挖,明排水施工。边坡1:1,挖掘开挖,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一定余量,避免超挖, 槽底以上20-30cm必须用人工修整底面,槽底的松散土、淤泥、大石块等要及时清除,开挖的土方离坑边2m以外就地堆置,挖土时密切注意高程控制,防止超挖或扰动基底面和边坡,两侧进行边坡支护,修整好底面,立即进行基础施工。

由于排水管网还没形成,在施工过程中,在槽底设置排水沟,将地表水汇集到临时的排水沟内,然后通过排水沟流入当地的水渠,以保持沟槽干燥。

覆土三米以内施工图

覆土深度超过三米开挖及支付同污水管施工

覆土深度超过三米

? 管道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前,必须及时复核高程样板标高,以控制挖土、垫层和基础面标高。用全站仪每20米放出管道中心位置,以中心线为准放

出基础或垫层边线。基础的底层土应人工挖除,修整槽底,如有超挖应用砾石砂或碎石等填实。

基础施工前必须复核高程样板的标高。基础的底层土人工挖除,修整槽底,清除淤泥和碎土,如有超挖,应用砾石砂或旧料填实,不得用土回填。

根据地勘报告及管道纵断设计,当管道基础落与粗砂砾或角砾时,无需地基处理,人工清理后,即可施工管道基础;当管道落于中细砂时,原土翻夯300mm,压实系数0.97;当管道落于黄土状粉土Ⅱ级自重湿陷性段时,原土翻夯300mm,上铺300mm厚3:7灰土,压实系数0.97;当管道落于黄土状粉土Ⅳ级自重湿陷性段时,原土翻夯500mm,上铺300mm厚3:7灰土,压实系数0.97;管道基础落于新建道路回填土层上,原土翻夯300mm,压实系数0.97。

管道基础采用120°素砼条形基础,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25,素砼条形基础每隔20m设变形缝一道。

? 管节的预制、运输及现场堆放

管道在预制时,我部将派施工技术人员会同监理不定期到厂方检查。管道采用汽车运输。运至现场的管道视现场情况就近沿途单排堆放。堆放时严禁管道中间有硬物顶撞,防止管道碰坏,同时服从现场调度排放,不得防碍机械的通行。待用的管材要进行检查验收,如有裂缝等缺陷的管材,不得使用,并做好记录,退回原厂。管节堆放,必须在起重机工作幅度范围内。两节管间要有一定间隙,以便捆管。管节捆绑生扣,可滚管,也可在地上开槽穿绳。钢丝绳不得从管心串过吊装。

井点管L/5L/5ΦH 注:其中L为管长;Φ为管径;H≥L-2/5L; 单根绳长≥Φ×3.5+1.2H。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管节重量大小选择起重设备。采用汽车吊(或者履带吊、挖掘机等)下管,下管应轻落,防止造成管材损坏和混凝土基础断裂。

下管用的起吊设备应停放在坚实的基础上,下管时要有专人指挥。

操作人员上下沟槽时,采用扶梯,扶梯要高出地面1m,人员上下时要密切配合,防止意外。

? 铺设管道

雨水管道均采用钢筋砼管道,管径DN300-DN1500之间,接口采用承插式接口、橡胶圈密封。

基础验收合格后,复核好高程样板,定出管道中心及边线,然后开始安装管道(需先铺设垫板及管枕)管道安装顺序遵循先下游后上游,先深后浅的原则。

管节用挖机直接吊入沟槽,用手拉葫芦进行管节就位。管节合拢前,对连接部位、密封件等配件清理干净,并套好橡胶圈,橡胶圈表

面均匀涂刷润滑剂。管节合拢时,做到管节对准中心,标高符合要求,管节垫层稳实,管道铺设好复测检查井两头管道标高,如有差异及时纠正。

管道铺设后,需进行一次综合检查,线形、标高、接口等符合质量要求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预留管按图纸要求预留,未连接的管道用砖堵住。 ? 检查井及雨水口施工: 三、检查井施工施工方法

本工程检查井分为雨水检查井和污水检查井,其中污水管为砖砌圆形检查井,每隔40米设1座,雨水管为砖砌矩形直型雨水检查井,每隔40米设1座。本工程检查井数量较多,在进行施工时将根据管道施工进度,配备足够的人力、物力、机械进行施工,确保其按时完成,下面将简要介绍其施工方法: 3.1检查井施工

(1)清理基础表面,复核尺寸、位置和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按设计要求选用合格机制普通混凝土砖,并将砖湿润,但浇水应适量,否则会使墙面不清洁,灰缝不平整。

(3)准备砂浆,按照设计给定的砂浆配合比上料、拌制,控制好拌制时间,使砂浆拌合均匀,做到随拌随用。 3.2检查井砌筑技术要点

(1)在已安装完毕的排水管的检查井位置处,放出检查井中心位置线,按检查井尺寸摆出井壁砖墙位置。

(2)在检查井基础面上,先铺砂浆后再砌砖,一般采用一丁一顺或二丁一顺砌筑。每层砖上下皮竖灰缝应错开。随砌筑随检查尺寸。 (3)井内踏步,应随砌随安随座浆,其埋入深度不得小于设计规

定。踏步安装后,在砌筑砂浆未达到规定强度前,不得踩踏。混凝土检查井井壁的踏步在预制或现浇时安装。

(4)排水管管口伸入井室30mm,当管径大于300mm时,管顶应砌砖圈加固,以减少管顶压力,当管径大于或等于1000mm时,拱圈高应为250mm;当管径小于1000mm时,拱圈高应为125mm。

(5)排水检查井内的流槽,应在井壁砌到管顶时进行砌筑。污水检查井流槽的高度与管顶齐平;雨水检查井流槽的高度为管径的1/2。当采用砖砌时,表面应用1:2水泥砂浆分层压实抹光,流槽应与上下游管道接顺。

(6)砌筑检查井的预留支管,应随砌随安,预留管的管径、方向、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不得漏水,预留支管口宜用低标号砂浆砌筑,封口抹平。 3.3 抹面、勾缝技术要求

(1)砌筑检查井、井室和雨水口的内壁应用原浆勾缝,有抹面要求时,内壁抹面应分层压实,外壁用砂浆搓缝应严密。其抹面、勾缝、座浆、抹三角灰等均采用1:2水泥砂浆,抹面、勾缝用水泥砂浆的砂子应过筛。

(2)当无地下水时,污水井内壁抹面高度抹至工作顶板底;雨水井抹至底槽顶以上200mm。其余部分用1:2水泥砂浆勾缝。 (3)当有地下水时,井外壁抹面,其高度抹至地下水位以上500mm。 (4)抹面厚度20mm。抹面时用水泥板搓平,待水泥砂浆初凝后及时抹光、养护。

(5)勾缝一般采用平缝,要求勾缝砂浆塞入灰缝中,应压实拉平深浅一致,横竖缝交接处应平整。

? 闭水试验

在检查井和护管等工序完成后应进行闭水试验,被检查管道两端先用砖墙封堵。闭水前,管内先灌水24小时,使管道充分浸透,闭水试验的水位应为试验上游管道内顶以上2m,如井高度不足2m将水罐至接近上游井口高度。闭水过程中应检查井身、管口接头及管座有无渗漏量现象,闭水时间规定不少于30分钟,然后观测井内水位下降数值进行计算,允许渗漏量应符合《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合格后方可回填沟槽,闭水试验应做到一次成功。 管道水压试验的分段长度不宜大于1000m。

? 沟槽回填

1) 素砼基础管腔及管顶500mm范围内应采用素土回填,以上可采用原土回填,应对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管道基础宽度B=DN+2*500 2)从管底基础至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管顶500mm以上沟槽采用机械回填。 3)回填时沟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带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有机物和冻土,回填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及其他杂物。

4)回填压实应逐层进行,每层厚度一般不大于200mm,不得损伤管子。

5.1.2 污水管道施工方法

污水管材开挖施工路段采用双平壁钢带增强波纹管(HDPE),橡胶圈承插口连接,管材到场后必须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 污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 →井点降水→沟槽开挖及支护 → 管道基础施工 → 铺设管道 → 污水井施工 → 闭水试验 → 沟槽回填 ? 测量放线

井点降水由于污水管的挖土多在5.0m以上,,为防止土层液化或管涌,沟槽采用板桩密排支撑,井点降水。

井点布置在沟槽两侧,60m左右为一流水作业段。井点管埋设前视污水管埋深,保证降低后的地下水位与槽底的最小深度大于0.5m,来确定井点管的长度和井点间距。

井点施工程序为:

放线定位—冲孔—安装井点管—填砂砾滤料—铺设总管—联接管连接井点管与集水总管—与抽气设备连通—安装集水箱和排水管—开动真空泵排气—开动离心水泵抽水—观察地下水位变化。

30003000槽钢板桩井点管100联接软管集水总管喷射泵机组 井点设备采用真空泵组合,即每套设备由5.5KW真空泵1台,为提高井点降水效果将井点管单排双侧布置,间距为0.8~1.0m,距离沟槽边1m左右,井点管入土深度要比设计沟槽底深0.9~1.2m。井点下端滤管长为1~1.5m,滤管上要先包一层细滤网,再包一层粗滤网,并用铁丝绑扎加以保护,滤水管必须埋入含水层内。

井管长度H(不包括滤管长度l)应符合下式要求: H≥H1+h1+h2+iL 其中:H1为沟槽深度(m);

h1为降低后的地下水位与槽底的最小深度,应大于0.5m; i为地下水计算降落坡度,环状井点为1/10,线状井点为1/3~1/4;

L为井管至需要降低地下水位的水平距离,环状或双排井点为井管至沟槽中心的距离,单排井点为井管至沟槽对侧底的距离(m);

10050h2为井管露出槽顶的高度,一般为0.2~0.3m。

当井点管入土完毕后再安装集水总管,安装时应沿抽水水流方向有0.25~0.5%的上仰坡度。最后集水总管与井点管、真空泵连接,所有连接管都必须密封防止漏气。

为保证井点连续不断地抽水,应配备双电源,以防断电,造成滤管堵塞。一般抽水3~5天后水位斗基本趋于稳定,正常出水规律为先大后小、先混后清。如不上水或水一直较混,或出现先清后又混等情况,应立即检查纠正。

5.5、打设槽钢板桩

在第一次土方开挖的梯形沟槽中施打槽钢板桩,打设前,在最后矩形沟槽两边外侧10cm放出打设线。板桩材料选用[25a槽钢,按照沟槽深度不同选用不同的长度。根据上海地区的特点和施工经验,板桩入土深度(T)沟槽深度(H)比值α(α=T/ H),在一般土质条件下,沟槽深度5m以内,α值宜取0.35;5~7m时宜取0.5;7m以上时,沟宜取0.65。板桩排列根据土质和沟槽深度等情况,采用咬口排列( )。咬口板桩应咬合紧密,板桩挺直,板桩打拔采用1m3履带式挖掘机配备振动沉桩锤进行施工,板桩的垂直度不能大于露出高度的1.5%。

施打板桩前应查明地下管线或地下构筑物,如有,先将管线外露,采取施工保护措施后再打设,或局部跳空采取其它支护措施。打设时,若出现板桩入土过慢,桩锤回弹过大,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方可继续施打。

? 土方开挖及支护

沟槽开挖采用挖掘机进行,沟槽深度较大的,采用两台以上挖掘机传递挖土,将开挖土方运离沟槽,对沟槽减少影响。挖土深度至2m时,应先距地面0.6~0.8m处撑头道支撑。管顶上的一道支撑与管顶净距不应小于20cm,离基础面上20cm处加设一道临时支撑。沟槽挖土与支撑应密切配合,做到随挖随撑。防止槽壁失稳而导致沟槽坍塌。挖掘机挖土时,应采取后退式挖土方法,严禁挖掘机进入未设支撑的区域内。

开挖的土方原则上就地堆置,但堆放高度不超过1.5m,堆置点离坑边距离不小于2m。施工时需计算沟槽边堆土对沟槽壁侧向土压力,以确保沟槽的稳定性。 顶撑井点管槽钢板桩1: 。 ? 管道基础施工

15001.1001005基础施工前必须复核高程样板的标高。基础的底层土人工挖除,修整槽底,清除淤泥和碎土,如有超挖,应用砾石砂或旧料填实,不得用土回填。

根据地勘报告及管道纵断设计,当管道基础落与粗砂砾或角砾时,无需地基处理,人工清理后,即可施工管道基础;当管道落于中细砂时,原土翻夯300mm,压实系数0.97;当管道落于黄土状粉土Ⅱ级自重湿陷性段时,原土翻夯300mm,上铺300mm厚3:7灰土,压实系数0.97;当管道落于黄土状粉土Ⅳ级自重湿陷性段时,原土翻夯500mm,上铺300mm厚3:7灰土,压实系数0.97;管道基础落于新建道路回填土层上,原土翻夯300mm,压实系数0.97。

管道基础采用120°人工砂弧基础,基础采用中粗砂,砂中石子粒径不大于15mm。

? 铺设管道

本工程管道安装采用挖机下管、稳管,在施工时以逆流方向进行铺设,承口应对向上游,插口对向下游,铺设前承口和插口用清水刷净。

稳管时,相邻两管底部应齐平。为避免因紧密相接使管口破损,并使柔性接口能承受少量弯曲,管子两端面之间应预留约1厘米的间隙。

排管前需检查基础的标高、轴线,清除基础表面的污泥、杂物及积水,在基础上弹出排管中心线。标高经复核后方可排管,排管时以控制管内底标高为准。

管道铺设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管道接口需严密,管道间隙要符合设计要求。管道中心线垂直引至撑柱上,拉好中线,吊好锤球。

管节铺设采用起吊设备在垂直方向吊管,采用手扳葫芦在管的左右两侧水平方向拉管。

? 检查井施工: 与雨水管检查井相同 ? 闭水试验

与雨水管闭水试验相同。 ? 沟槽回填

1) 砂弧基础管腔及管顶500mm范围内应采用素土回填,以上可采用原土回填,或粗砂,碎石屑。回填厚度不小于100mm,不大于200mm,应对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管道基础宽度B=DN+2*300 2)从管底基础至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管顶500mm以上沟槽采用机械回填。 3)回填时沟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带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有机物和冻土,回填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及其他杂物。

4)回填压实应逐层进行,每层厚度一般不大于250mm,不得损伤管子。

5.2 关键技术及控制要点

5.2.1 雨、污水管道施工方法注重管道的测量放样工作,对龙门板桩要重点加以保护,及时进行复核,保证管道铺设的轴线和管底标高的准确性。

5.2.2 天气因素对管道施工影响很大,施工中,要时刻注意天气变化,掌握近期和长远期的天气情况,定出施工计划。

5.2.3 对管道必须进行认真验收,不合格的管道不允许出现在工程中;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对管道须进行保护,尤其在卸车、移管、铺设、接口、坞膀、回填过程中。

5.2.4 要充分考虑施工作业的流水性和连续性,根据不同的管道施工难度和不同的天气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果施工难度大、天气情况不是很好,施工段落可以相应缩短,作业面缩小,提高工效,保证施工的连续。

5.2.5 沟槽开挖严格按照交底要求进行施工,对于不同的管道埋深采用不同的开挖方式,以保证沟槽的稳定性,保证施工的质量。对

于放坡开挖进行沟槽施工的,周围要做好排水沟和集水井,积水应及时排除,防止基础浸泡,完成后要及时回填。

5.2.6 管道的铺设、接口处理、坞膀回填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加大检查力度,以保证施工质量。 5.3 施工注意事项及要求

5.3.1施工便道要保证畅通,及时修整。原材料运输车辆要勤检查。

5.3.2 污水管道施工方法机械及车辆勤保养,保证行驶和制动系统的完好。

5.3.3 管道卸车、管道铺设时要对吊重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尤其是钢丝绳等,必须满足要求。配合吊装人员要戴好安全帽及手套,必须由专人指挥,以哨令、旗示或手示进行指挥。所采用的“令示”必须规范,并与吊重人员预先沟通好。当管节离开地面,配合吊装人员必须避开被吊物,移动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被障碍物所绊倒。

5.3.4 沟槽开挖时如遇到异常地质或异常物体等情况,及时向有关单位部门汇报并作记录,处理结束后再行施工;沟槽开挖时要随时注意槽壁的稳定情况,由专人负责查看,并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防止塌方伤人,所有人员不得在沟槽内坐卧、休息。

5.3.5 管道铺设范围内,事先要通过有关部门摸清有无管线,如有,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搬迁或加固等,否则不得施工。

5.3.6 在沟槽两侧须采取一定防护措施,尤其是在村庄道路附近施工时,须设置路障、警示牌等,夜间须增设红灯示警。

5.3.7 沟槽所用的支撑、挡土板等必须可靠牢固,随着沟槽挖深,及时加以顶撑支护。开挖出的土方必须按照要求堆放,不得随意堆放。

5.3.8 夜间欠安全的原因一般不安排施工作业,若要施工,要求配足照明设备,特别在边坡、转弯处要加大照明亮度。车辆进入施工便道后,要求慢速行驶。 5.4本施工段重点难点

5.4.1 道路北侧

K2+018~K2+106 :88m K2+135~K2+165:35m+48m+47m K2+223~K2+246 :23m

道路南侧

K2+018~K2+118 :100m

覆土深度超过四米,及开挖深度超过5米,属于深基坑开挖。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5.4.2南北雨水管 K2+150~K2+300 :150m (穿越老东张河,因雨季排水需要,暂无法施工,且有多条顶管施工,并与管廊施工有很大的冲突,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5.4.3雨水管道K2+165~K2+223 :58m (顶管,设计先与管廊施工)

污水管道 K2+200:DN1500—94m,(顶管,且关系到河道施工)也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5.4.4 k0+270此处与Φ800过路管涵相交,此处雨水管北侧管顶标高7.61米,过路管涵管底标高7.48。有交叉施工 ,此处雨水管北南侧管顶标高7.41米,过路管涵管底标高7.63。有交叉施工

5.4.5 k0+599此处与Φ600过路管涵相交,此处雨水管北侧管顶

标高7.48米,过路管涵管底标高7.86。有交叉施工,此处雨水管南侧管顶标高7.49米,过路管涵管底标高7.72。有交叉施工

5.4.5 k1+318此处与Φ1000过路管涵相交,此处南侧雨水管管顶标高6.99米,过路管涵管底标高7.13。有交叉施工,此处雨水管北侧管顶标高6.99米,过路管涵管底标高7.27。有交叉施工

5.4.6 k1+318此处与Φ1000过路管涵相交,此处南侧雨水管管顶标高6.99米,过路管涵管底标高7.13。有交叉施工,此处雨水管北侧管顶标高6.99米,过路管涵管底标高7.27。有交叉施工.

因为和多道过路雨水涵相交,且管间距很小,需要配合施工。雨污水施工先与管涵施工。

5.4.7雨水排入东张河河道管底标高5.2m,与路面设计标高10.142高差较大,雨水充沛期排水能否符合要求。排入蒋庵东路河道高程5.582。高差3.6米 排入站前河管内底标高6.306米。并应配合桥梁施工。

5.4.8 接入机场中路污水主管内底标高为-0.8米,开挖较深需要专项施工方案。

6 质量目标,质量保证措施 6.1质量目标

全部工程按照设计文件、国家和交通部现行的技术标准、规范、暂行规定进行施工,确保达到国家、交通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6.2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雨、污水管道顺利实施和实现质量目标,根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从思想、组织、

技术、施工以及规章制度等五个方面建立符合本项目实际的质量保证体系。

6.3.1 组织保证

按照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配齐、配强质量管理的机构和部门的工作人员,将质量意识强、施工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好的人员充实到质量管理的机构和部门中去。第一管理者是质量管理的负责人,以确保质量管理机构或部门的工作权威。

制订各级质量管理机构、部门、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职责,做到职责明确、工作内容清楚,责任及具体工作落实到人,形成质量工作人人有责的工作氛围。

建立健全各种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及制订质量标准和操作工艺,并通过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确保贯彻落实,每季度定期举行一次工程质量评比。

分阶段确定质量攻关项目,保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分工序制定明确细化的工程质量标准和操作工艺,并紧抓组织实施,对照质量标准

每月组织检查验收,达到标准的在其他工序进行推广并进一步赶超,使工程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组织图纸会审。认真核对设计文件和图纸资料,切实领会设计意图,查找有否差、错、漏现象,及时会同设计部门、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解决所发现的问题。

认真进行技术交底。图纸会审后,由项目总工程师、工程部部长、作业队技术主管、工程技术人员逐级进行书面技术交底,确保作业人员掌握各项施工工艺及操作要领和质量标准。

组织交接桩。认真进行复测,补齐桩橛,搞好施工放样测量和复核工作。

认真做好交接班制、抓好技术资料管理。施工过程做好详细记录,各种原始资料收集齐全,以便于组织后期工程施工、竣工文件编制和施工技术总结,为技术档案管理和技术情报工作打下基础。

6.3 .2施工保证 (1)施工准备阶段

从指挥部到作业班组,根据制定的质量目标和各项保证措施,制定工程创优规划和切实可行的创优保证措施,为工程创优明确方法、途径和标准。

开工所必须的各种条件,包括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配备和组织、施工场地布置、施工图纸准备、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以及测量放线由经理部统一组织、安排和调配,确保工程质量创优。

明确质量攻关项目,组建质量QC小组进行攻关。

设立现场试验室,配备足够的具备资质试验人员和经过计量鉴定、满足测试精度和测试范围的仪器设备,保证施工试验和检测的需要。

制定操作工艺标准,以保证工程施工标准化作业。 (2)施工实施阶段

控制源头,把住材料采购关。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从物资采购、供应商提供产品、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不合格产品控制、纠正和预防以及质量记录等六个环节进行控制。各种材料到达工地必须进行验收,投入使用前必须按规范进行检验。

作好技术交底,坚持按章操作。每道工序开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

技术交底,交代清楚设计意图、规范要求、质量标准和操作工艺流程,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技术交底的要求和标准施作。

严格监督管理,把好试验检验关。按照施工规范和试验规程,做好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各项试验检测工作,确保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及过程监督检查要求,对每道工序对照质量标准进行验收检查,达不到标准的坚决返工。

大力推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四新”技术,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新高。

(3)施工过程监督及检查

建立健全指挥部监督检查、经理部专检、项目队自检的监督检查制度,强化以质量检查工程师为核心的工程质量监察系统,选拔责任心强、坚持原则、不循私情、秉公办事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质量检查员,确保施工过程质量的有效监督。

实行工序质量考核负责制。上道工序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签认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的实施。

对混凝土等关键工序,实行旁站监督制度。关键工序施工全过程必须置于质检人员的现场监督之下进行,以保证工程质量。

支持并配合监理工程师的工作,积极征求监理工程师的意见,坚决执行监理工程师决定,共同把好质量关,确保工程创优。

每月一次质量检查评比,奖优罚劣。 (4)制度保证

在施工全过程,始终坚持贯彻执行公司有关工程质量管理的九项制度。即:工程测量双检复检制、隐蔽工程检查签认制、质量责任挂牌制、质量评比奖罚制、定期质量检查制、质量情况报告制、质量签

证制、关键部位、重点工序旁站监督制等。

签订质量包保责任状,以保证质量目标兑现。质量评比每月一考核,季度一总结,奖优罚劣,奖惩兑现。

作业队对班组实行与工程质量挂钩的计件工资制,建立内部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使工程质量在工资分配上占重要份额,充分体现质量上的重奖重罚,优质优价。

6.4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4.1管材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1)常见现象

管材质量差,存在裂缝或局部混凝土松散,强度低、抗渗能力差,容易被压破或产生渗水;管径尺寸偏差大,安管容易错口。

(2)预防措施

1、要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管材并且要有质量部门提供的出厂合格证和力学实验报告的资料。

2、管材进场后,应进行外观检查管材不得有破损、脱皮、蜂窝露骨、裂纹等现象,对外观检查不合格的管材不得安装。

3、加强保护管材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应加强保护。 6.4.2 测量放线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1)、常见现象

测量差错或意外的避让原有构筑物,使管道在平面上产生位置偏移,在立面上坡度不顺。

(2)、预防措施

1、严格按设计坐标放样定出管的中心线及检查井位置,监理人员要进行复测,其误差符合规范要求后才能施工。

2、连接井施工中如意外遇到构筑物须避让时,应在适当的位置增设连接井,期间以直线连通,连接井转角应大于135°。

6.4.3 沟槽开挖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1)常见现象

在沟槽开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边坡塌方、槽底泡水、槽底超挖、沟槽断面不符合要求等一些质量问题。

(2)预防措施

1、预防边坡塌方根据土壤类别、土的力学性质确定适当的槽帮坡度。实施支撑的直槽槽帮坡度一般采用1:0.05。对于较深的沟槽,宜分层开挖。挖槽土方应妥善安排堆放位置,通常情况可堆在沟槽两侧。堆土下坡脚与槽边的距离根据槽深、土质、槽边坡确定,其最小距离应为1.0m。

2、防止槽底泡水雨季施工时,事先在沟槽四周叠筑闭合的土埂,必要时在土埂外开挖排水沟,防止雨水流入槽内。在地下水位一下或有浅层滞水地段挖槽,应设排水沟、集水井。用水泵进行抽水,严禁浸水作业。沟槽见底后应随即进行下一道工序,否则槽底应留20cm土层不挖作为保护层。

3、防止槽底超挖在挖槽时应有专人对槽底高程进行测量检验。使用机械挖槽时,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预留20cm土层,由人工清挖、捡平,如遇超挖,应用随时填到设计高程,或填土夯实,其密实度不低于原天然地基密实度。

4、沟槽断面的控制开槽断面由槽底宽、挖深、槽层、各层边坡坡度以及层间留台宽度等因素确定。槽底宽度应为管道结构宽度加两侧工作宽度。因此,确定开挖断面时,要考虑生产安全和工程质量,

做到开槽断面合理。

6.4.4 平基管座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1)常见现象

有的施工单位对沟槽内的积水和淤泥工作清理处治的情况下就浇注平基混凝土;平基的高程偏差很大,厚度不能保证;管座混凝土跑模、混凝土有蜂窝孔洞等现象。

(2)预防措施

1、不能带水泥浇注平基混凝土施工中应采取有力的排水措施,将进入槽底的雨水、地表水或地下水抽排干净,槽底淤泥应予挖除,以确保干槽施工。

2、保证平基的厚度和高程在支搭混凝土平基的模板时,要复合槽底标高和模板(顶)弹线高程,当错认无误后,方可浇注混凝土,并且在浇注过程中要准确控制。

3.、保证管座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特别是支杆的支撑点不能直接支在松散土层上,应加垫板或桩木,使之能可靠的承受混凝土灌注时的振捣力和侧向推力。

4、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要按配合比进行下斜、拌制,在浇注过程中要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但要防止欠振或过振。

6.4.5 安管质量通病的预防 (1)常见现象

在圆形检查井中,管头露出井壁过长或缩进井壁,管道局部位移超标,直顺度差,或管道反坡、错口。

(2)预防措施

1、正确计算管道铺设长度;根据规范确定两检查井间管道铺设

长度、管子伸进检查井内长度及两管墙头之间预留间距。在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预防管头露出井壁过长或缩进井壁。

2、严格控制管道的直顺度和坡度,可采取一下措施并随时检查;安管时要在管道半径处挂边线,线要拉紧,不能松弛;在调整每节管子的中心线和高程时,要用石块支垫牢固,相邻两管不得错口;在浇筑管座前,要先用与管座混凝土同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把管子两侧与平基相接处的三角部分分填浇填实,再在两侧同时浇注混凝土。

6.4.6 检查井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1)常见现象

带水浇注检查井基础且其尺寸和高程偏差较大;抹面起鼓发裂;不做流槽或做法不符合要求:踏步、井圈、井盖安装不符合要求。

(2)预防措施

1、保证检查井基础的质量不能带水浇注垫层和基础,要保证基础的几何尺寸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并与管道平基同时整体浇筑,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才能砌砖。

2、抹面要压光,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

3、流槽的做法要规范雨水流槽高度应与主管的半径相平,流槽的形状应为主管内顶相平,下半部分是与主管半径相同的半圆弧,上半部分与两侧井墙平行,宽度与主管管径相同。

4、保证井圈、井盖的安装质量安装井圈要座浆饱满牢固平稳,井盖和井圈要配套,并与路面齐平。在交通量大的道路上必须安装重型井盖。

6.4.7 闭水试验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1)常见现象

不做闭水试验或闭水试验前就回填土;试验前准备不充分;闭水试验的水位和测定渗水时间不符合要求;渗水量计算错误。

(2)预防措施

1、做闭水试验污水管道、雨、污合流管道以及设计要求闭水的其他排水管道都必须做闭水试验。闭水试验应由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有关部门联合进行,试验合格才能进行沟槽回填。

2、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试验前,需将灌水的检查井内支管管口和试验管段两端的管口,用1:3水泥砂浆砌240mm厚砖壁堵死,并抹面密封,待养护3天~4天到达一定强度后,在上游井内灌水,当水头达到要求高度时,检查砖堵。管身、井身,有无漏水和严重渗漏,否则应进行封堵。待浸泡24H后,再观察渗水量,只有外观无渗漏现象后,方可进行闭水试验。

3.、闭水试验的水位应为试验段上游管段内顶以上2m如上游馆内顶到检查井的高度不足2m,闭水试验的水位可到井口为止。渗水量的测定时间不应少于30s。

6.4.8回填土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1)常见现象

带水回填或回填土土质不符合要求;没有分层回填;对回填土密实度控制不严。 (2)预防措施

1、对回填土土质的要求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碎砖、石块、混凝土碎块及大于10cm的硬土块;填土含水量以接近最佳含水量为宜。还土前,应对所还土壤进行轻型标准击实试验,测出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回填时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回填淤泥、腐殖土、

冻土及有机物。

2、管沟回填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每层填土的密实度要按规范进行检测,合格才能继续回填;要求管道两侧同时进行填土,两侧高差不大于30cm。

3、严格控制回填土密实度管沟胸腔部位密实度不小于90%;管顶50cm范围内密实度应在85%~88%之间,以防压坏管材和盖板;管顶50cm以上密实度要求同路基密实度要求一样。

。7基坑监测

7.1基坑监测

本工程基坑深度大于4且小于10米,确定其为安全等级为二级。监测工作从维护结构施工开始直至结构施工至基坑回填结束,每两天进行一次监测,监测点及监测仪器均应按相关要求设置,保证其整个监测过程中能正常使用。各变形监测点及各监测相应的初始值均应在基坑开挖前取得。

对监测所得数据,必须立即整理分析,以图表的方式将结果汇总。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1)监测项目及方法:

1)水平位移监测

测定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可采用视准线法、小角度法、投点法等;测定监测点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时可视监测点的分布情况,采用前方交会法、自由设站法、极坐标法等;当基准点距基坑较远时,可采用GPS测量法或三角、三边、边角测量与基准线法相结合的综合

测量方法。当监测精度要求比较高时,可采用微变形测量雷达进行自动化全天候时时监测。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应埋设在基坑开挖深度3倍范围以外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区域,或利用已有稳定的施工控制点,不应埋设在低洼积水、湿陷、冻胀、胀缩等影响范围内;基准点的埋设应按有关测量规范、规程执行。宜设置有强制对中的观测墩;采用精密的光学对中装置,对中误差不宜大于0.5mm。

2)沉降监测

沉降监测可采用几何水准或液体静力水准等方法。

坑底隆起(回弹)宜通过设置回弹监测标,采用几何水准并配合传递高程的辅助设备进行监测,传递高程的金属杆或钢尺等应进行温度、尺长和拉力等

基坑围护墙(坡)顶、墙后地表与立柱的竖向位移监测精度应根据竖向位移报警值确定。 (2)应急预警值及程序

当监测结果超出预警指示:基坑上口位移大于7cm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会同相关单位分析原因,采取补救措施,以避免工程事故,减少损失。

(3)监测人员及器材

现场投入的主要监测器材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2 3

全站仪 GPS 水准仪 南方测绘NT332 台 华星A8 套 1 1 1 已进场 已进场 已进场 天津天创DS-32 台 7 .2注意事项

?在挖槽过程中或雨后复工,必须检查槽壁的稳定情况,发现有倾塌可能或松动的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排除隐患后才能继续施工;同时要随时清除槽边上的危土、危石,消除隐患,加强防坍塌意识。操作人员不得在基坑内休息。

?严禁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在靠近建筑物、地下管道、电杆附近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沟槽边上人工动土或向槽内倒土时,必须注意坑槽下操作人员的安全,坑槽内操作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

?安全用电,严禁乱搭接电线。各种电器设备必须有接地装置;夜间施工,增加照明设施及设置防护围栏、警示红灯等。

?在施工场地实行封闭,安排专人进行安全管理并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提醒过往车辆、行人绕行;严禁行人进入施工作业区域。

?基坑开挖后,在未回填土方前,总好安全围护检查,以确保施工安全。

?在基坑下作业时,必须随时注意槽壁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大面积形成裂缝现象,必须暂停施工,报告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处理后方可作业。夜间施工时,必须有充足的照明,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必需全过程监控,不准在没有现场管理人员监控的情况下进行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准违章指挥,必须对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进行制止。

2)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 3)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

4)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

5)检查核实分析钎探资料,对存在的异常点位进行复核检查。 6)联合业主、监理、地勘做基础承载力触探试验,若承载力不达标按设计要求进行砂砾石换填处理。 (2)以下几种情况无法验槽 1)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 2)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

3)槽底有明显的机械车辙痕迹,槽底土扰动明显;

八、管道施工的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针对排水工程施工的特点,根据安全风险分析,沟槽塌方和机械事故等一般较多,需重点防范。在加强全员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的同时,拟采取以下措施:

(1)施工便道要保证畅通,及时修整。原材料运输车辆要勤检查、勤保养,保证行驶和制动系统的完好。

(2)管道卸车、管道铺设时要对吊重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尤其是钢丝绳等,必须满足要求。配合吊装人员要戴好安全帽及手套,必须由专人指挥,以哨令、旗示或手示进行指挥。所采用的“令示”必须

规范,并与吊重人员预先沟通好。当管节离开地面,配合吊装人员必须避开被吊物,移动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被障碍物所绊倒。

(3)沟槽开挖时如遇到异常地质或异常物体等情况,及时向有关单位部门汇报并作记录,处理结束后再行施工;沟槽开挖时要随时注意槽壁的稳定情况,由专人负责查看,并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防止塌方伤人,所有人员不得在沟槽内坐卧、休息。

(4)管道铺设范围内,事先要通过有关部门摸清有无管线,如有,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搬迁或加固等,否则不得施工。

(5)在沟槽两侧须采取一定防护措施,尤其是在村庄道路附近施工时,须设置路障、警示牌等,夜间须增设红灯示警。

(6)沟槽所用的支撑、挡土板等必须可靠牢固,随着沟槽挖深,及时加以顶撑支护。开挖出的土方必须按照要求堆放,不得随意堆放。 (7)夜间欠安全的原因一般不安排施工作业,若要施工,要求配足照明设备,特别在边坡、转弯处要加大照明亮度。车辆进入施工便道后,要求慢速行驶。

(8)该段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用电主要采用箱变,同时备两台75kw的发电机。加强用电管理,规范各类电气设备使用,电箱、电源线等勤检查。发现破损及有碍安全使用的及时更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c9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