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复习思考题

更新时间:2024-06-17 05: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统计学原理》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上组限不在内”的规定是指 A 分组标志不应有上组限 B 相邻两组的上、下组限不能重叠 C 连续型变量的上组限必须和下一组的下组限一致 D 相邻两组的上下限重叠时,上组限的变量值不算在本组内,计入下组限的一组 内。 “统计”一词的基本涵义是 A.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理论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C.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预测 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按照反映现象的时间状况不同,总量指标可以分为( ) A.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 B.数量标志和质量标志 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按照两个相互依存的变量变化方向划分,相关关系可分为 A 显著相关和不显著相关 B 单相关和复相关 C 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 D 正相关与负相关 变量是( ) A.可变的质量指标 B.可变的数值指标和标志 C.可变的品质标志 D.可变的数量标志 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A.小于1 B.等于1 C.大于1 D.不等于1 标志变异指标说明变量的( ) A.变动趋势 B.集中趋势 C.离中趋势 D.一般趋势 标准差反映了总体分布的 B C B D D C A 答案 D 1

A 集中趋势 B 离散趋势 C 从属关系 D 相关程度 对某企业职工按月工资水平分成4组: 800元以下;800——1600元;1600——2400元;2400元以上。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元。 A. 800和2400 B. 1200和2000 C. 400和2800 D. 0和3200 某一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与去年全年相比,市场销售额增长20%,已知该产品的市场销售量增长15%,则该产品的市场零售价格增长了 C C A.5% B.-5% C.4.3% D.104.3% 已知变量x与y之间为简单线性负相关,指出下列回归方程中哪一个肯定是正确的。( ) B ??140?0.76x B.y??200?1.5x A.y???10?0.85x1?1.6x2 D.y??25?0.76x?1.6x2 C.y已知总体平均数为200,变异系数(离散系数)为20%,则标准差为: A A.40 B.1600 C.180 D.1000 在分布数列中,中位数是 A.最大的权数 B.最大的变量值 C.最常见的数值 D.处于分布数列中间位置的数值 常用的反映现象集中趋势的指标主要有5种,其中: A.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能反映现象的集中程度 B.众数和异众比率能反映现象的集中程度 C.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能反映现象的集中程度 D.中位数和四分位差能反映的现象的集中程度 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 ) A.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B.了解全及总体单位的情况 C.用样本来推断总体数据 D.对调查单位做深入研究 抽样估计中所谓的抽样误差,就是指( )。 A.登记性误差 B.代表性误差 C.系统性误差 D.偶然性误差 抽样推断的最终目的在于 A.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B.了解全及总体的单位情况 C.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数据 D.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的研究 C D C C D 2

从总体N=100,?=160中,随机抽取n=16的样本,样本均值的抽样平均误差最接近的数是 A.10 B.10 C.2.9 D.3.7 2?从总体N=10000,=900中,随机抽取n=100的样本,样本均值的抽样平均2C B 误差最接近的数是: A.9 B.3 C.3.33 D.0.33 单位产品成本与其产量的相关;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 ) A. 前者是正相关,后者是负相关 B. 前者是负相关,后者是正相关 C. 两者都是正相关 D. 两者都是负相关 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计算F统计量,其分子与分母的自由度各为( )。 A.r,n B.r-1,n-1 C.r-1,n-r D.n-r, r-1 当变量x按一定方向变化时,变量y也按照同一方向围绕某一定值发生变化,这表明变量x和变量y之间存在着 A. 完全相关 B. 虚假相关 C. 直线相关 D. 负相关 当变量x按一定数值变化时,变量y也近似地按固定数值变化,这表明变量x和变量 y之间存在着( ) A.完全相关关系 B.复相关关系 C.直线相关关系 D.没有相关关系 当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数值时,变量y也近似地按平均增长量数值变化,这表明变量x和变量y之间存在着 A.完全相关关系 B.复相关关系 C.直线相关关系 D.没有相关关系 当根据组距数列计算平均数时,需要用( )作为各组的代表数值。 A.各组的上限 B.各组的下限 C. 各组的组中值 D.以上都可以 C C C C B C 3

当所有观察值Y都落在回归直线Y=A+BX 附近时,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A. r=|1| B.-1

对某企业职工按工资水平分成4组:500元以下;500——600元;600——700元;700元以上。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元。 A.450和750 B.500和700 C.400和800 D.500和750 对某企业职工按月工资水平分成4组: 800元以下;800——1500元;1500——3000元;3000元以上。第二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元。 A. 800和3000 B. 3000和4500 C. 1500和3000 D.1150和3750 对某市占成交额比重大的7个大型集市贸易市场的成交额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的组织方式是(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对于变异不均匀、幅度大的连续型变量资料,宜编制: A.品质数列 B.等距数列 C.单项数列 D.不等距数列 对于不同水平的数列,通过标准差指标: A 可以直接比较两个数列的平均数的相对差异 B 可以直接比较两个数列的平均数的绝对差异 C 可以直接比较两个数列的平均数的代表性大小 D不能直接比较两个数列的平均数的代表性大小 反映一个国家人口的平均年龄时,最适宜采用( )计算。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众数 D.中位数 方差分析中的水平之间方差( )。 A.只包括系统性因素 B.只包括随机性因素 C.既包括系统性因素,也包括随机性因素 D.既包括系统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也包括内部方差 分布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 A. 小于1 B. 等于1 C. 大于1 D. 不等于1 根据指标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总量指标可分为: A 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B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5

A D C D D D C B D

C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D 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A 不论总体服从何种分布,只要能计算出数学期望和方差,该总体就一定能够趋近正态分布。 B 不论总体服从何种分布,只要能计算出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其平均数的分布就一定能够趋近正态分布。 C 不论总体服从何种分布,只要抽取的样本容量足够多,其估计值的分布就一定是正态分布。 D 不论总体服从何种分布,只要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存在,并且样本容量充分大,样本平均数的分布就会趋近于正态分布 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中,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是(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调查项目 D.填报单位 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 A 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B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 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之差 D 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1 计量结果不但表现为类别,而且这些类别之间可以进行顺序的比较, 计量结果的顺序不能颠倒计量尺度是(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的前提条件是: A 同质性(同类性)问题 B 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的问题 C 统一计量单位问题 D 可比性问题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 A 主要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而与各组频数的多少无关 B 主要受各组频数多少的影响,而与各组标志值的大小无关 C 既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又受各组频数多少的影响 D 既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无关,也与各组频数的多少无关 C D B B B D 6

加权算术平均数中的权数是指 A.各组的标志值 B.各组次数之和 C.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 D.各组标志值之和 结构相对指标是: A 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 B 实际数与计划数之比 C 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之比 D 甲单位水平与乙单位水平之比 进行相关分析时,X和Y两个变量谁为因变量谁为自变量, A.可以互换 B.不能互换 C 有时可以互换,有时不可以互换 D 理论上可以互换,实际上不可以互唤。 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 )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决策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审核,统计分析 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均值能反映某种现象数量标志的: A. 集中趋势 B.离散趋势 C. 分布状态 D. 典型水平 可决系数r2的取值范围为: A.-1≤r2≤+1 B.0≤r2≤+1 C.-1≤r2≤0 D.r2≥0 劳动生产率可变指数为134.2%,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96.3%,所以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为 A. 39.36% B. 129.23% C. 139.36% D. 71.76% 历史上不少人做过抛硬币的试验。抛硬币的次数越多,花面出现的频率差异就越小。当试验的次数达到足够多时,花面出现的频率就稳定在0.5。这种现象表明的是( )。 A.抛硬币这一现象的特殊性 B.一种经验数据

7

C C A D A B C C C.统计的规律性 D.数据表现的偶然性 利用最小平方法配合回归方程的数学依据是:令观察值和估计值之间: A.所有离差皆为零 B.离差之和为零 C.离差的平方和为零 D.离差平方和为最小 两个互斥事件的加法规则为( )。 A.P(A或B) = P(A) + P(B) B.P(A或B) = P(A) - P(B) C.P(A或B)=P(A)+P(B) - P(A和B) D.P(A或B)=P(A)+P(B) + P(A和B) 两个现象相互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A越接近于-1 B越接近于0 C 越接近于0.5 D 越接近于1 某工厂上年平均每季度的生产计划完成102%,则该厂上年全年生产计划的完成程度为( ) A.204% B.306% C.408% D.102% 某机关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 ) A.10% B.7.1% C.7% D.11% 某连续型等差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500 B.510 C.520 D.540 某企业2002年度一等品的销售收入为300万元,这里的“产品等级”和“ 销售收入”( )。 A.前者是品质变量,后者是数字变量 B.前者是数字变量,后者是品质变量 C.二者都是品质变量 D.二者都是数字变量 某企业2002年拥有资产2.5亿元,职工3000人。则( )。 A.二者都是时期数 B.二者都是时点数 C.前者是时期数,后者是时点数 D.前者是时点数,后者是时期数 某人同时投掷两枚骰子, 且不考虑前后出现不同点数的次序,则两枚骰子中至少有一枚出现6点,并且两个点之和为偶数的概率是( )。

8

D A B D B C A B B A.6/36 B.5/36 C.3/36 D.2/36 能够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 A.抽样误差 B.登记误差 C.系统性误差 D.测量误差 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工人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Y=10+70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 A 增加70元 B 有可能减少70元 C 增加10元 D 不一定 平均数反映了总体( ) A.分布的集中趋势 B 分布的离中趋势 C.分布的变动趋势 D.分布的可比趋势 平均数最重要的特点是( )。 A.平均数是一个代表性数值和具体化数值 B.平均数是一个代表性数值和抽象化数值 C.平均数是一个反映总体某种特征一般水平的具体化数值 D.平均数是一个反映总体各种特征一般水平的抽象化数值 平均指标反映同质总体的 A.集中趋势 B.离中趋势 C.一般趋势 D.典型水平 人的年龄和企业个数( )。 A.都是离散变量 B.都是连续变量 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D.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人均钢产量属于( )。 A.结构相对数 B.强度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平均数 B D A B A A A 9

容易受到极端数值影响的集中趋势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四分位数 如果工人的工资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这种关系在统计中称为( )。 A.直线相关关系 B.曲线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 D.负相关关系 如果估计标准误差syx=0 ,则表明( ) A.全部观察值和回归值相等 B.回归值等于y C.全部观察值和回归值的离差之和为0 D.全部观察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 若零售价格增长5%,零售商品销售额增长10% ,则零售商品的销售量增长 A 1.06% B 106% C 1.0476% D 4.76% 若零售价格增长9%,零售商品销售额增长15% ,则零售商品的销售量增长 A 1.055% B 105.5% C 6% D 5.5% 若商品零售价格增长2%,商品销售量增长5%,则商品零售额增长 A. 7% B. 7.1% C. 0% D. 3% 若销售额指数上升,销售价格指数降低,销售量指数为: A.零 B.降低 C.增长 D.不变 设甲、乙两人在同样条件下各生产100天,在一天中出现废品的概率分布分别如下: 甲的废品数X 0 1 2 3 p 0.3 0.3 0.2 0.2 乙的废品数X 0 1 2 3 p 0.2 0.5 0.3 0 如果以废品数的多少作为衡量技术高低的标准,现在要求评定两人的技术高低。( ) A.甲好 B.乙好 C.一样好 D.无法确定 A C D D D B C B 10

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离散程度测度值是( )。 A.极差 B.平均差 C.方差和标准差 D.离散系数 C ???xi?1j?1rniij?xi?2A 是( )。 A.组内方差和 B.组间方差和 C.总离差平方和 D.因素B的离差平方和 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 ) A.平均数 B.相对数 C.绝对数 D.指数 说明统计表名称的词句,在统计表称为( ) A.横行标题 B.纵栏标题 C.总标题 D.主题栏 算术平均数(均值)的分子是( )。 A.总体单位数 B.总体标志总量 C.有时是总体单位数,有时是总体标志总量 D.没有严格规定 算术平均数的分子和分母是( ) A.两个有联系的性质不同的总体总量 B.分子是总体单位总量,分母是总体标准总量 C.分子是总体标志总量,分母是另一总体单位 D.是同一单位的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量 统计抽样理论中的大样本是指样本的个数( )。 A.n?20 B. n?30 C.n?40 D. n?50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A.确定全距和组数 B.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C.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D.确定组数和组距 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 A.组内同性质,组间差异性 B.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A B B D B C C 11

统计学的基本方法有( ) A.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 B.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 C.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 D.大量观察法,分组法,综合指标法 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 A 统计工作、统计数据、统计学 B 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C 大量观察、统计分组、综合指标 D 普查、调性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 统计一词具有多种不同含义,但概括起来则有( )种含义。 A.2 B. 3 C.4 D. 5 统计中,把每次实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只有有限个,而且每次实验出现的结果可能性均等的概率分配,称为( )。 A.概率的古典定义 B.概率的统计定义 C.概率的主观定义 D.概率的试验定义 我国人均占有钢铁量是 A 平均指标 B 比较相对指标 C 强度相对指标 D 计划相对指标 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 A.商品销售额 B.商品库存额 C.商品库存量 D.职工人数 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 A 企业数 B 机器设备台数 C 企业职工人数 D 职工的年龄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 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 工人体重 D.工人身高 下面哪个是数量指标指数 A.粮食总产量指数 B.职工平均工资指数 C.产品产量指数 D.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下面四个动态数列中,属时点数列的是( ) A. 历年招生人数动态数列 B. 历年增加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 D A B A C A A B C C 12

C. 历年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 D. 历年毕业生人数动态数列 下面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 A.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 B.工人按年龄分组 C.工人按职业分组 D.工人按民族分组 现象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A越接近于0 B越接近于-1 C越接近于1 D越接近于0.5 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 ) A. 前者是个确定值,后者是个随机变量 B. 前者是个随机变量,后者是个确定值 C. 两者均是确定值 D. 两者均是随机变量 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一调查机构在调查中把工人的职业分为专业人士、白领和蓝领,在记录数据时分别用1表示专业人士、2表示白领、3表示蓝领。该机构对工人职业的分类采用的是(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既可认为是品质也可认为是数量标志 D、无法判断 已知变量x与y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指出下列回归方程中哪一个肯定是错误的。( ) C A C B A B ???10?0.85x B.y??200?1.5x A.y???140?0.76x D.y??25?0.76x C.y已知某地区本年度商品物价指数是去年的99%,则本年度用同样多的人民币所购买到的商品是去年的( )。 A.99% B.100% C.101% D.101.01%

13

D 已知总体平均数为100,变异系数为30%,则方差为: A 30 B 90 C 300 D 900 影响必要样本容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登记性误差的大小 B.允许误差的大小 C.置信概率的大小 D.总体内部的差异程度 用综合指数法编制总指数的关键问题之一是 A 确定比较对象 B 确定同度量因素及其固定时期 C 确定对比基期 D 确定个体指数 在变异指标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指标是( )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在采用不同计量尺度对数据进行计量时,只可以进行加减运算的计量尺度是(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矩尺度 D.定比尺度 在抽样调查中,无法避免的误差是: A.登记性误差 B.系统性偏差 C.计算误差 D.抽样误差 在抽样推断中,必须遵循( )抽取样本 A.随意原则 B.随机原则 C.可比原则 D.对等原则 在反映现象集中趋势的指标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指标应该是 A 均值 B 几何平均数 C中位数 D 调和平均数 在分布数列中,众数是 A 最大的权数 B 最大的变量值 C 最常见的数值 D处于分布数列中间位置的变量 在分组重叠设置的连续型组距数列时,凡是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A 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D A B C C B B C C B 14

C 将此值分别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 D 另立一组 在回归分析中,估计标准误差起着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大小的作用: A 估计标准误差大,回归直线代表性小,因而回归直线实用价值也大 B 估计标准误差大,回归直线代表性小,因而回归直线实用价值也小 C 估计标准误差小,回归直线代表性小,因而回归直线实用价值也小 D 估计标准误差大,回归直线代表性大,因而回归直线实用价值也小 在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或平均速度时,发展水平的个数总是( )。 A.与平均发展水平或平均速度的个数相等 B.比平均发展水平或平均速度的个数多一个 C.比平均发展水平或平均速度的个数少一个 D.少于平均发展水平或平均速度的个数 在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α是( )。 A.原假设为真时被拒绝的概率 B.原假设为真时被接受的概率 C.原假设为伪时被拒绝的概率 D.原假设为伪时被接受的概率 在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的情况下,比较它们的代表性大小,可以采用的标志变异指标是: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标准差系数 在偏态分布的数据中,反映现象集中趋势指标代表性比较差的是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四分位数 在频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 A 各组的频率相互之比 B 各组频数相互之比 C 各组频数与频率之比 D 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 在统计调查中,可以避免也应该控制的调查误差是: A.登记性误差 B.代表性误差 C.允许误差 D.抽样误差 A D A D A C B 15

在依据概率方面, 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的关系表现在( )。 A.二者都立足于大概率 B,二者都立足于小概率 C.前者立足于小概率,后者立足于大概率 D.前者立足于大概率,后者立足于小概率 在组距数列中,到某组的向上累积频数是100,这表明总体单位中: A大于该组下限的累计频数是100 B小于该组下限的累计频数是100 C大于该组上限的累计频数是100 D小于该组上限的累计频数是100 指数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C.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置信区间的大小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 A.可靠性 B.准确性 C.可靠概率 D.显著性 中心极限定理的一般意义是:无论随机变量服从何种分布,只要样本容量足够大,都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服从( )。 A.正态分布 B. t分布 C. F 分布 D. 综合指数法是计算总指数的( )。 A.唯一的方法 B.最科学的方法 C.重要方法之一 D.最不理想的方法 左侧检验的拒绝区域位于统计量分布曲线的( )。 A.左侧 B.右侧 C.既可以在左侧,也可以在右侧 D.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在左侧或右侧 D D A B A ?2分布 C A

二、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根据抽样误差的计算公式可以知道,对抽样误差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 A 计量误差 B 计算误差 C 样本容量的大小 D 总体内部的差异程度 答案 CD 16

下属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A 人均粮食占有量 B 职工平均工资 C 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 D 人口密度 按抽样的组织形式不同,抽样调查可分为 A. 重复抽样 B. 等距抽样 C. 纯随机抽样 D. 不重复抽样 按组织形式不同,抽样调查有 A.重复抽样 B.纯随机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贝努里试验是满足下列哪些条件的随机试验( )。 A.每一次试验都有两种可能结果 B试验结果对应于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 C.试验可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 D.每次试验“成功”的概率P不变,“失败”的概率1-P也不变 E.各次试验的结果相互独立 编制组距数列时,组限的确定 A 最小值的下限应大于最小变量值 B 最小值的下限应小于最小变量值 C 最大值的上限应小于最大变量值 D 最大值的上限应大于最大变量值 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包括 ( ) A. 统计工作 B. 统计资料 C. 统计机构 D. 统计法规 AD BC BCD ABCDE BD ABE E. 统计学 变量按其是否连续可分( ) A.确定性变量 B.随机性变量 C.连续变量 D.离散变量 E.常数 产生登记性误差的主要原因有 A 计量误差 B 计算误差 C 记录误差 D 抽样误差 常用的相对指标有: A 动态相对指标 B 结构相对指标 C 强度相对指标 D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ABCD ABC CD 17

抽样调查是 A.非概率抽样调查 B.非全面调查 C.全面调查 D.专门调查 定比尺度的特点是( ) A它有一个绝对固定的零点 B它没有一个绝对固定的零点 C它具有定类、定序、定距尺度的全部特性 D它所计量的结果不会出现“0”值 E它可以计算两个测度值之间的比值 定性数据说明事物的品质特征,它可以用如下计量尺度表示: A 定类尺度 B 定比尺度 C 定序尺度 D 定距尺度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有: BD ACDE AC AD xfmxf???A B C D ?xmnf?f ??x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有: fCD nA ?x B f?m ?xf C D x?m?f ??x 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公式有( ) BC A. B. C. D. E. 18

甲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为X1,标准差为?1,乙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为X2,标准差为BCE ?2,如果( )。 A.X1B.X1C.X1D.X1E.X1?X2,?1??2,则甲班身高均值的代表性低 ?X2,?1??2,则甲班身高均值的代表性低 ?X2,?1??2,则甲班身高均值的代表性低 ?X2,?1??2,则甲班身高均值的代表性低 ?X2,?1??2,则甲班身高均值的代表性低 BCD 假设检验所依据的是 A 大概率一定发生的原理。 B 小概率不可能性原理 C 在观察中小概率发生了,则认为原假设是不合理的 D 在观察中小概率没有出现,则认为原假设是合理的。 今天的“统计”一词已被人们赋予多种含义,但概括起来统计的含义是指( )。 A.统计工作 B.统计数据 C.统计机构 D.统计法规 E.统计学 某商场天喜牌电脑销售单价报告期是基期的75%,这一指数是 A.个体价格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 C.动态指数 D.计划完成指数 普查是 A一次性调查 B非全面调查 C全面调查 D专门调查 如果用p表示商品价格,用q表示商品的销售量。则公式A. 综合反映价格变动和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 C. 综合反映由于价格变动而使消费者增减的货币支出额 D. 综合反映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E.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变动的绝对额 的意义( ) ABE AC ACD BC 19

统计方法包括( )。 A.大量观察法 B.深入调查法 C.综合分析法 D.统计推断法 E.统计报告法 统计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 A.审核订正 B.汇总整理 C.筛选排序 D.绘制统计图表 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 A.大量性 B.数量性 C.同质性 D.差异性 E.客观性 为保证动态数列的可比性,在编制动态数列时,应注意 A.总体范围应一致 B.指标的经济内容应相同 C.调查队伍应稳定统一 D.指标计算方法应一致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2000年11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不应计算人口数的有( ) A.2000年11月2日出生的婴儿 B.2000年10月29日21时出生的婴儿,11月1日8时死亡 C.2000年10月29日23时死亡的人 D.2000年10月29日8时出生,20时死亡的婴儿 E.2000年11月1日1时死亡的人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2000年11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不应计算人口数的有: A 2000年11月2日出生的婴儿 B 2000年10月31日23点出生,11月1日8点死亡的婴儿 C 2000年10月31日22点死亡的病人 D 2000年11月1日1时死亡的病人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定期的发展速度 B.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定期的增长速度 C.概括地讲,统计指数具有综合性、相对性和平均性等特点 D.通常情况下,利用指数体系可以进行各指数之间的相互推算

20

ACD AC ACD ABD ACD AC ACDE

E,我国的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采用固定权数算术平均指数编制 下列分组属于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A 按工资水平分组 B 按性别分租 C 按企业的所有制分组 D 按年龄分组 下列指标形成的时间数列,属于时期数列的是: A 在校学生人数 B 商品销售额 C 家用电脑总产量 D 学生班级数 下列指标形成的时间数列,属于时期数列的是: A.生猪存栏头数 B.商品销售额 C.钢产量 D.企业单位数 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企业职工人数指数 B.商品物价指数 C.播种面积指数 D.商品销售量指数 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A 商品销售单价指数 B 商品销售量指数 C 商场职工人数指数 D 职工平均工资指数 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A 平均工资指数 B 播种面积指数 C 职工人数指数 D 亩产量指数 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 人口密度 B 职工平均工资 C 职工工资总额 D 每公顷粮食产量 相关系数r=0.9,这表明现象之间存在着( ) A.高度相等关系 B.低度相等关系 C.低度负相等关系 D.高度正相关关系 E.低度正相关关系 ABC AD ABD CD AD ACD BC BC AD 相关系数等于-0.85,表明现象之间 A.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 B.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C.存在负相关关系 D.存在曲线相关关系 需要使用离散系数(标志变异系数)来反映不同总体的离散程度,其原因是:

21

AB A 进行对比的两个数列的平均水平不同 B 进行对比的两个数列计量单位不同 C 进行对比的两个数列代表的所有制不同 D 进行对比的两个数列代表的企业性质不同 一个动态数列的基本要素包括 A.现象所属的时间 B.现象所属的地点 C.现象出现的次数 D.反映现象的指标数值 应注意当一组数据中出现0或负数时,将无法计算下列哪种平均数(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中位数 影响抽样误差的主要因素有( ) A.抽样数目的多少 B.总体标志变异程度的大小 C.不同的组织方式 D.抽样周期的长短 E.不同抽样方法 在比较不同企业的同种产品平均质量水平的稳定性是时宜采用( ) A.变异全距 B.标准差 C.递增率 D.环比速度 E.离散系数 在抽样估计中,评价点估计的优良标准包括( )。 A.无偏性 B.一致性 C.准确性 D.代表性 E.有效性 在假设检验中,人们容易犯的错误有( )。 A.取真错误 B.弃真错误 C.取伪错误 D.弃伪错误 E.判断错误 在下列回归方程中,肯定是错误的有 A Y=100-20X r=0.82 B Y=25+5X r=1.01 C Y=30+0.28X r=-0.61 D Y=-4+16X r=0.6 在下列回归方程中,肯定有错误的回答是

22

BC BC ABCE ABE ABE BC ABC ABD A. Y=80+5X r=1.05 B. Y=200-25X r=0.72 C. Y=-20+15X r=0.43 D. Y=23+33X r=-0.81 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 )。 A.回归方程是根据最小二乘法确定的 B.判定系数r测度了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 C.估计标准误差sy测度了实际观测点在直线周围的散布程度 D.线性关系的检验是检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 E.回归系数的检验是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在直线趋势方程式yc=a+bt中,yc代表直线趋势值,其余各符号的意义是( ) A. a代表趋势直线的启动点 B. a值等于原始动态数列的最末水平 C. b为趋势直线的斜率 D. b是每增加一个单位时间,现象平均增加的值 E. t代表时间变量 在直线趋势方程y?t?a?bt中 A.a值代表动态数列的最末水平 B.a 值代表趋势直线的起点值 C.b值为趋势直线的斜率 D.b值为每增加一个单位时间,现象平均增加的值 BCD ACDE 2ABCDE 三、填空 填空 __________不同的实物指标不能直接汇总。 __________是阐述大量随机变量的平均结果具有稳定性的一系列定律的总称。 _________定理是阐述大量随机变量志和的极限分布是正态分布的一系列定理的总称。 按取值的特点不同,随机变量可以分为_______型随机变量和_______型随机变量 按照选择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统计分组可以分为______分组和________分组。 简单,复合 离散,连续 大数 答案 属性和计量单位 大数定律 23

标志是说明_________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__________特征的。 标志值的次数(f)多少对平均数的大小起到权衡轻重的作用,故又称次数为_____。 标准差系数是一组数据的________与其相应的_______之比,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 抽样调查的组织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 、等距抽样、___________ 和整群抽样等四种。 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_______性而产生的样本估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代表性误差。 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而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代表性误差。 从统计学方法构成方面分类,统计学可以分为 和 。 当计划指标以最高限额规定时计划完成相对指标要___________100%才算超额完成计划。 调查人员亲临现场对调查单位的项目直接进行清点或计量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 调查误差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误差,另一种是________误差。 反映总体分布集中程度的统计指标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总体单位 总体 权数 标准差、均值 简单随机抽样 类型抽样 随机 样本估计量与总体参数 描述统计学 推断统计学 小于 直接观察法 登记性,代表性 反映集中程度的统计指标(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反映总体分布离散程度的绝对指标主要有:___________ 和方差;标准差(如果填平均差也可以); 离散系数(标准差系数) __________,反映总体分布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主要有 __________。 写极差、全距、内距、概率抽样最基本的组织方式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_______抽样和______抽样。 概率的取值范围是从 。 回归预测以 ___________作为预测的依据,趋势预测以___________ 作为预测的依据。 假设检验所依据的是“小概率______________的原理”。 假设检验中有两类错误,它们分别是 和 。 等距,整群 0—1 相关关系 时间数列 不可能性 弃真错误 取伪错误 绝对数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和 。 时期数 时点数 离散系数(标准差系数)的计算公式是:一组数据的________与其相应的_______之比,这是用来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 标准差;均值(算术平均数) 24

利用指数体系进行___________是统计指数的重要作用。 因素分析 有效性、一致评价估计量的优良性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偏性、性 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 一次性、全面 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所掌握的有关信息,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给以主观的估计,这样确定的概率称为______概率 任一随机事件的概率必须取值于区间 。 时点指标是反映现象在___________的总量指标。 实际中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主要有 、 和统计报表。 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就________,离散程度越小,其代表性就__________。 算术平均数的两个重要性质分别是 和 。 越差,越好 0—1 某一瞬间时刻上 普查,抽样调查 主观 ??x?x??0 ??x?x?所谓长期趋势,是指现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总地看来,其发展过程表现为___________。 同一时间数列两个相邻的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_______________。 统计学是一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论的科学,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统计学研究的内容包括 、 和统计数据的分析。 统计指标按其表现形式分为总量指标、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为解决组距分组时的“不重”问题,统计分组时习惯上规定“______________”的原则。 相关系数,是专用于反映___________条件下,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数量分析的相对指标。 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越趋近于-1,说明相关程度越______;越趋近于+1,说明相关程度越______;越趋近于0,说明相关程度越______。 相关系数rxy的取值范围在 之间。 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通常把________作为同度量因素,并把它固定在_______期。 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通常把________作为同度量因素,并把它固定在_______期。 2?最小值 不断增长或不断下降 报告期的逐期增长量 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 统计数据的收集 统计数据的整理 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 上组限不在内 直线相关 高,高,低 ?1?r??1或r?1 相对应的数量指标,报告期 相对应的数量指标 报告期 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计算F统计量的分子是 ,分母是 。 组间方差 组内方差

25

在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时,对于权数的选择必须慎重考虑,务必使各组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的乘积等于各组的标志总量,具有实际的经济意义。 标志值 权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估计的置信度,会增大_____________,允许误差或使估计的缩小允许误差(提高估计的精度),则会降低___________。 在统计中,一般把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称为 。 只能测度事物之间类别差的计量尺度称为 。 置信水平1-α就是我们保证置信区间包含进 的概率。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大小排序后,处于_______________的变量值。 重点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少数重点单位进行调查,其中,重点单位是指在所要调查的数量特征上占有___________的单位。 组限是组距变量数列中表示____________的变量值,其中下限是指____________的变量值,上限是指_________的变量值。 各组界限 较小 较大 精度降低、估计的置信度 变量 定类尺度 待估参数 正中间位置上 较大比重的 四、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标志与指标 答案 (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2)指标是说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或范畴,以及通过统计实践活动可得到指标的具体数值的总称。 标准差 参数估计 长期趋势 标准差是各变量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的平方根。 是统计推断统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在抽样及抽样分布基础上,根据样本统计量来推断我们所关心的总体参数。 长期趋势,是指某种现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展过程表现为不断增长或不断下降的总趋势。 抽样调查 抽样极限误差 大量观察法 发展速度 方差分析 极差 季节变动 是统计调查中应用最广、最为重要的调查方法,它是通过随机样本对总体数量规律性进行推断的调查研究方法。 抽样误差是指一定概率下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也称为允许误差。 大量观察法就是对所要研究的事物的全部或足够多数的单位进行观察。 时间序列(数列)中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说明现象报告期水平较基期水平的相对发展速度。 方差分析是对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这一假设所进行的检验。 极差也称为全距,它是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季节变动是指社会经济现象和自然现象在一年中随季节的更替而发生的有规律的、重复出现的变动。 26

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是事先对总体参数或总体分布形式做出一个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来判断原假设是否合理的一种检验。 离散系数(标准差系数) 离散系数是用来对两组数据的差异程度进行相对比较而用的。由于方差和标准差是以均值为中心进行计算的,在均值水平不同的两组数据情况下,不能用方差和标准差进行直接比较其差异程度,需要以均值为基础进行标准化(即剔除均值大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计算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程度。 描述统计 平均增长速度 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 平均增长速度是某种现象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的平均数,它表明该现象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平均单位时间增长的程度。(平均增长速度是现象逐期增长的平均程度,它等于平均发展速度-1) 平均指数 普查 平均指数是以个体指数为基础,通过加权平均计算而得到的总指数。 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标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主要用于收集处于某一时点状态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目的是掌握特定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全貌,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或措施提供依据。 区间估计 时间数列 区间估计是根据样本估计量以一定的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区间范围。 时间数列是把反映某种事物在时间上变化的统计数据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所构成的数列。 统计分组 统计推断 统计学 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数据按照某种特征或标准分成不同的组别。 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狭义指数 狭义指数仅指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在数量上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相对数 相对数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求得的比值,用来反映现象之间数量上联系程度和对比关系。 相关关系 当一个或几个相关联系的变量取一定数值时,与之相对应的另一变量的值虽然不确定,但它仍按某种规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变量间这种客观存在、不严格依存的关系,称为相关关系。 样本 整群抽样

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总体单位所构成的整体,称为该总体的一个样本。 整群抽样是先将总体划分成若干群,然后再以群作为调查单位从中抽取部分群,27

进而对抽中的各个群中所包含的所有个体单位进行调查或观察,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整政群抽样。 中位数 众数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大小排序后,处于正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从分布的角度看,众数是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点的数值。 重复抽样 重复抽样也称重置抽样或回置抽样,是指从总体的N个单位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每次抽出一个单位后,再将其放回总体中参加下一次抽取。每个总体单位在每次抽样中被抽中的概率都相同。 总体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同类事物的全体,是所要说明其数量特征的研究对象。 总指数 总指数是考察由多个复杂因素构成的总体现象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指数。 五、简答题 简答题 变异指标有何作用? 答案 变异指标是综合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及其分布差异程度的指标,它可以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离中趋势;能说明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性程度;能说明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大小。 简述对时间数列进行分析的目的意义 对时间数列进行分析的目的,一是为了描述事物在过去时间的状态;二是为了分析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三是为了根据事物的过去表现预测它们的将来发展态势。 简述假设检验的步骤 假设检验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1)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2)选择适当的统计量,并确定其分布形式 (3)选择显著性水平α,确定临界值 (4)做出结论 简述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联系和区别。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都是总量指标,均表示现象的总量。两者的区别表现在: 28

(1)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时点指标表示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状态; (2)时期指标可以累计相加,时点指标则不能; (3)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的长短有直接关系,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简述统计调查方案所包含的内容。 一份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4.确定调查时间 5.其它内容 除上面介绍的几项主要内容外,调查方案中还应明确所采用的调查方法、调查组织和实施的具体细则等。 什么是长期趋势?常用的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哪几种? 长期趋势指现象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所表现的沿着某一方向的持续发展变化。长期趋势可能呈现不断向上的增长趋势,也可能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长期趋势是受到某种固定的、起根本性作用的因素影响的结果。最常用的测定长期趋势的统计方法有移动平均法和趋势方程拟合法。 什么是抽样随机原则? 抽样的随机原则是指排除了主观随意性的干扰,使总体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概率被抽中,即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每个单位都否被抽中是随机的,是等概率的。 什么是季节波动?试举例说明你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季节波动。 本来意义上的季节变动是指受自然因素影响,在一年中随季节的更替而发生的有规律的变 29

动。现在对季节变动的概念游乐扩展,对一年内由于社会、政治、经济、自然因素的影响,形成的以一定时期为周期的有规律地重复变动,都可称为季节变动。 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举例说明社会经济生活中用简单随机原则抽取样本的事例 从总体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的抽样方法,所谓随机原则是指抽样过程中要使每一个总体单位被抽中的机会(概率)是相等的。举例阐述 什么是区间估计,区间估计有何特点? 区间估计就是根据样本估计量以一定的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区间范围。与点估计相比,区间估计不仅以样本估计量为依据,而且考虑了估计量的分布,所以它能给出估计精度,也能说明估计结果的把握程度。 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同度量因素在统计指数中有何作用? 在计算总指数时,为了解决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中,各个要素不能直接相加而使用的媒介因素,统计中称这个因素为同度量因素。同度量因素在计算总指数中除了具有同度量的作用外,还具有权数的作用。 什么是统计指标,试写出三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常用的统计指标名称 统计指标是说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或范畴、以及通过统计实践活动得到的具体数值的总称。举例阐述 什么是相关系数?如何理解不同的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是在直线相关条件下,用来测定并说明变量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指标。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在-1~+1之间,r为正表示正相关,r 为负表示负相关,r 的绝对值越接近1,表示相关程度越高,反之越接近0,表示相关程度越低,等于1表示完全相关,等于0,表示完全不相关。 30

什么是指数体系?试举例说明若干个因素指数的乘积等于总变动指数。 指数体系是指若干个指数由于经济上相互联系、数量上存在推算关系而组成的整体,其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为:若干个因素指数的乘积应等于总变动指数。如: 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销售价格指数 总产值指数=产量指数×产品价格指数 工资总额指数=员工人数指数×职工平均工资指数 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有哪些区别? 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有如下区别: (1)时期数列每个指标数值,反映现象一定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时点数列的指标数值只反映某一时点的总量; (2)时期数列各个指标数值相加有意义,时点数列各个指标数值相加无实际意义; (3)时期数列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时点数列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无直接、必然关系, (4)时期指标数值是对现象做连续登记取得,时点指标数值是对现象做一时的调查取得。 六、计算题

某企业360名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料如下: 工人数(人) 工人按日产量分组(件) 7月份 20以下 20~30 30~40 40~50 50~60 60以上 合计 30 78 108 90 42 12 360 8月份 18 30 72 120 90 30 360 分别计算7、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并简要说明8月份比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变化的原因。 答: 31

(1)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为: 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为: (2)两个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不同,其原因是不同日产量水平的工人所占比重不同所致。 从某高校2000名大学生中,按不重复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00名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大学生人均月生活费支出为180元,月生活费支出的标准差为60元,要求以90% 的概率估计该校大学生月生活费支出的区间范围。 解: 已知N=2000,n=200,x=480,s=260,当抽取的样本为大样本、置信概率为90%时,t值为1.64,求该校大学生人均月生活费支出的区间范围。 样本平均数的区间估计计算公式为: n(449.84~510.15)x??x?x?t?s?480?1.64?260200?480?30.15 即:有90%的把握估计,该校大学生人均月生活费支出在450元至510元范围之内。 某百货公司近年来的商品销售额资料如下: 年度 发展 水平 1999 2000 2001 2002 819 900 1010 1160 增长量 逐期 - 累计 - 发展速度(%) 环比 - 定基 - 增减速度(%) 环比 - 定基 - 增长1% 的绝对值 - 要求:计算并填入表中所缺数字。 列表计算结果如下: 年度 发展水平 819 900 1010 1160 增长量 逐期 - 81 110 150 累计 - 81 191 341 发展速度(%) 环比 - 109.89% 112.22% 114.85% 定基 - 109.89% 123.32% 141.64% 增减速度(%) 环比 - 9.89% 12.22% 14.85% 定基 - 9.89% 23.32% 41.64% 增长1% 的绝对值 - 8.19 9.00 10.10 1999 2000 2001 2002 某厂400名职工工资资料如下:

32

按月工资分组(元) 450—550 550—650 650—750 750—850 850—950 合计 根据上表资料计算该厂工资的众数和中位数。 解题思路: 职工人数(人) 60 100 140 60 40 400 这是一道组距数列求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题。首先确定各组的组中值,然后根据频数分布确定众数组的组别,根据累积频数分布确定中位数组所在的组别,分别以众数组和中位数组的下限值作为起点值,采用下限公式进行中位数值与众数值的计算。 中位数、众数计算表 中位数 众数 合计 按月工资分组(元) (1) 450—550 550—650 650—750 750—850 850—950 组中值 x (2) 500 600 700 800 900 职工人数 (人) f (3) 60 100 140 60 40 400 累积频数 60 160 300 360 400 ?fMe?L?2?Sm?1fm400?1602?i?650??100?678.57140 Me?L??1(140?100)?i?650??100?683.33?1??2(140?100)?(140?60)某超市三种商品的销售量及价格资料如下: 33 商品 计量单位 销 售 量 价 格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甲 件 200 220 75 71.5 乙 盒 1000 1050 25 20 丙 套 850 900 14 12 计算: (1)销售量总指数及由销售量变动而增加(或减少)的销售额。 (2)价格总指数及由价格变动而增加(或减少)的销售额。 (3)从绝对数和相对数角度通过指数体系分析销售量变动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变动的影响。 答: (1)Lq =106.65% 3450(元) (2)Pp =85.87% —7820(元) Iqp = 91.58% —4370(元) 某大学有4500名在校生,从中随机抽取20%调查他们四年在校期间每年撰写论文或实习报告篇数。调查结果列表如下: 论文或报告数(篇) 学生数(%) 0~2 8 2~4 22 4~6 40 6~8 25 8~10 5 试以0.9545(t = 2)的概率把握程度,估计该校学生在校期间平均每年撰写论文的篇数。 答: 置信区间(4.82 5.06)篇 某地高校教育经费与高校学生人数连续6年统计资料如下: 教育经费(万元) 316 343 373 393 418 455 在校学生数(万人) 11 16 18 20 22 25 要求:(1)建立回归直线方程,估计教育经费为500万元的在校学生数;(2)计算估计标准误差。 答:(1) 在教育经费为500万元时,在校学生数为 (万人) (2) (万人) 34

某地农副产品收购站几种主要农副产品调价前后的收购资料如下表: 粮食 生猪 禽蛋 调价前 调价后 收购量(吨) 8500 600 50 收购单价(元/公斤) 收购量(吨) 收购单价(元/公斤) 1.8 6.4 5 8000 500 40 2.4 8.4 5.6 试计算:(1)三种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和收购量的个体指数。 (2)三种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综合指数*和收购量综合指数。 (3)由于收购价格提高,农民增加了多少收入。 列表计算结果如下: 调价前 收购类别 收购单价(元/公斤)p0 粮食 生猪 禽蛋 合计 1.8 6.4 5 - 8000 500 40 8540 14400 3200 200 17800 收购量q0 收购额p0q0 收购单价(元/公斤)p1 2.4 8.4 5.6 - 8500 600 50 9150 20400 1.3333 1.0625 15300 5040 280 25720 1.3125 1.12 - 1.2 1.25 - 3840 250 19390 (吨) (元)调价后 收购量q1 收购额p1q1 个体收购价格指数 个体收购量指数 p0q1 (吨) (元)个体收购价格指数和个体收购量指数见上表 收购价格综合指数: 收购量综合指数: kp??pq?pq?pq?pq1101?2.4?8500?8.4?600?5.6?5025720??1.326457?132.65%1.8?8500?6.4?600?5?5019390kq?01?001.8?8500?6.4?600?5?5019390??1.0893258?108.93%1.8?8000?6.4?500?5?4017800因收购价格提高农民增加收入: ?pq??pq1101?25720?19390?6330(千元)根据以上计算,该收购部门收购价格提高了32.65%,收购量增加了8.9%;由于收购价格提高,农民增加收入633万元。 某地区1998—2002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

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bs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