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第10册全册
更新时间:2024-04-17 03: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感知中国美术作品种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
2. 了解中国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知识及艺术表现的形式美
重点、难点:
1.从作品的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2.如何解决作品的丰富内涵与学生的生活阅历及审美经验的差距。
课前准备:
准备人物情感的图片、美术作品
教学活动: 一、 导入 千百年来,艺术家们通过无数优秀的作品表达了人类的丰富情感,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生的喜怒哀乐。让我们先看看中国的艺术家是怎样通过美术语言来表达人物情感的。
二、 欣赏活动
1. 活动一:观察与思考——《流民图》
A. 谈谈对《流民图》的第一印象或总体印象。 B .中国画独特的长卷形式与人物画技法的简要介绍。 C.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场景气氛。 D.画家和画家的创作动机介绍。
E.对作品中人物身份、年龄、性别、衣着、道具等方面的分析。 F.作品中人物造型、肢体动作、五官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G.作品如何通过人物情感的表达来解释作品的主题。
2. 活动二:观察与思考——《说唱俑》赏析 A.作品第艺术形式与诞生年代。 B.人物身份、动态分析。
C.作品人物表达了什么情感?作者是通过那些造型要素来表现情感的? D.用对比手法谈谈对《说唱俑》与《流民图》的不同观感。
3. 活动三:体验与评价
A.举例说明美术作品通过那些方面来表现情感?
B.用恰当词汇表达欣赏某幅人物作品的感受,如欢乐、悲伤、轻松…… C.画出生活中人物某种情感的头像,或临摹他人作品。
三、 板书设计
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流民图》 《说唱俑》 课后反思:
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能够和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教学目标:
1. 欣赏感受外国美术作品中的任务造型及情感表现; 2. 初步了解外国美术作品的性观历史知识及艺术美。
教学重点、难点:
从欣赏中了解外国美术作品的情感表现,主要通过人物造型、动态、表情,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
人物丰富的情感在艺术作品中是如何造型表现的。
课前准备:
相关的挂图、作品图片、笔、纸
教学活动: 一、 导入
多媒体展示外国美术作品,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外国人的情感世界。
二、 欣赏活动
1. 活动一:欣赏与思考——《萨布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 你观察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手执鹅毛笔的人士画面的视觉中心,他神情专注,突出了写信的主题。周围的人各具情态,有的冷静,有的蔑视,有的微笑,由的捧腹,有的忘形……把各种人物的情感表现描绘得淋漓尽致!
细节观赏启示1:明亮的眼神,思考的表情,可看出他冷静的神情、睿智的头脑。 细节观赏启示2:双手捧腹,仰头眯眼,是典型的开怀大笑神情。
2. 活动二:欣赏与思考——《加莱义民》罗丹雕塑群 你观察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外国雕塑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中间的长者,步履沉重,低头沉思,露出坚强不屈的神情。右一中年男子,挺胸而立,神情悲愤,毫不畏惧。左一举手的义民,仿佛在谴责上帝未能主持正义而愤愤不平,
细节观赏启示1:严肃地底下头,询问自己的灵魂。不迟疑,不恐惧,以长者的坚强鼓舞着其他人。
细节观赏启示2:双眼平视,若有所思,嘴角抿起,神情坚定。表达了义民坚韧、刚毅的品格与悲愤的情感。
浩气长存 教学目标:
认识纪念革命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建筑或美术作品的特征,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能欣赏感受革命纪念性建筑和美术作品传达出的精神和意义,缅怀先烈,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纪念历史任务和事件的建筑或美术作品的造型特征与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介绍史实,艺术手法的简明性,作业联系的可行性。
课前准备:
相关的影像和图片资料,课前预习关于辛亥革命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赏有关辛亥革命的影视片段。
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接着各省纷纷响应。因为1911年为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不久组成了临时参议院,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政权被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窃取,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宣告失败。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广大工农群众参加的一次“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
简单说说辛亥革命,你知道多少辛亥革命中的革命领导人或英雄烈士? 有谁参观过纪念辛亥革命的有关建筑或展览,能说说吗? 这些建筑有什么艺术特征? 当时的服饰是怎么样的?
有哪些事件时发生在我们的家乡?
二、欣赏
1.观察欣赏《广州黄花岗公园拱门牌坊与七十二烈士墓》: a.你看到了什么?
b.该建筑主要是用什么材料来建成的?为什么要选用这种材料? c.纪念性的建筑有什么特点?它们为什么而建? d.你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
2.欣赏中山纪念堂与南京中山陵有何感想?他们的建筑有何异同?
3.观赏建筑浮雕作品《武昌起义》的艺术美,并从中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欣赏感受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建筑艺术美设计理念。
5.欣赏了解南京中山陵的建筑特色及深刻含义。
三、表现
尝试用临摹或绘画形式来表现革命纪念性建筑及仁人志士形象或事迹。
四、小结
学生互相评价。
课后反思:
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能感受到历史革命人物的英雄气概。
烽火岁月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人类历史上有关战争的相关历史知识及影响。 2.能运用不同的绘画语言来表达战争与和平的想法。
教学重点:
能用绘画形式表现烽火岁月中的英雄豪杰或表达人们和王和平的想法。
教学难点:
用什么样的绘画语言来表现战争与和平的思想。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相关战争题材的美术作品或图片资料。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1.活动一:战争题材美术作品第欣赏。 A.欣赏油画《淮海大战》
从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氛围如何? 画面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画家应用了哪些造型及色彩来表现战争场面? 说说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淮海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结束,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分路南下。8月,国民党何基沣、张克侠率部队2万余人战场起义。10日,我军把黄百韬兵团分割包围于徐州以东的碾庄圩地区。经过10天逐村恶战,22日全歼敌军10万余人,并击毙了敌兵团司令黄百韬。11月16日,攻克宿县,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邓小平为数极统一指挥淮海战役。第二阶段,11月23日,中原野战军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了从华中赶来增援的黄维的第十二兵团。28日,蒋介石被迫决定徐州守军作战略推却。12月1日,敌弃徐州往西南逃窜。4日,华东野战军追击部队将徐州逃敌包围。经过激战,至15日全歼敌12万余人,生俘黄维。此后,为配合平津战役,按照
中共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部队进行了20天休整。第三阶段,1949年1月6日至10日,华东野战军对被包围的杜律明,击毙邱清泉,李尔逃脱。
这次战役,我军参战部队60万人,敌军先后出动兵力80万人,历史65天,共歼敌55.5万余人,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是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感受人民解放军的威武勇猛及雷霆万钧之势的歼敌大场面,从中体会人民解放战争的强大力量与正义的伸张。
画面构图饱满,动感强烈,表现了人民战士为了解放全中国,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柯勒惠支的版画《战场》的造型表现如何? 从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氛围如何 画面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画家应用了哪些造型及色彩来表现战争场面? 说说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欣赏感悟悲壮的“人性美”:从反面揭露战争的残酷,以版画技法有力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与场景,虚实结合,突出重点,表现了一种悲壮的人性美。
感受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作品压抑、沉闷,埋藏着一股仇恨的力量,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增强学生对战争的了解和对和平的渴望,抒发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情。
柯勒惠支,德国版画家、雕塑家。1867年7月8日生于哥尼斯堡,1945年4月22日卒于德累斯顿。
第二课时 活动一:
感受学生作品1:
以手绘线描图象的具象表达能力,直接生动地表达了“保家卫国”的动感画面。
感受学生作品2:
从头脑中虚拟出对战争的印象,以点、线、面、色彩等构成元素,组成立起破碎、动荡的画面,表现了一种朦胧的、伤感的美。
感受学生作品3:
分别用不同的才智、色彩,不同的构思和手法来表现战争题材。
活动二:
以不同材质、不同形式和手法完成一幅作业,其中线描形式较为简易,手工制作形式易于操作,色彩画形式易于通过色彩表达感情。
或以连环画形式来表现一些战争的场面,以宣传画,文字、图形相结合的形式来表现。 作业要求:
基本能画出烽火岁月中的英雄豪杰或战争场面。最好能抓住人物动态特征,把握战争场景气氛来表现画面。 活动三:
战争题材美术作业的评价
以自评、他评等方式开展评价活动,还可以把好作业保留下来,以便和下一课作业结合,办
一个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作业展览。
课后反思:
能在欣赏中感受到画总战士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我们爱和平 教学目标:
理解和平的意义,能用适当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和平的主题。
在欣赏与评述过程中,感受画家的思想情感和对和平的向往,在体验和创作的过程中,尝试和学习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体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感受美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会用美术语言来表现身边的社会与生活。
教学重点:
学习借助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或适当的技法来表现和平的美好生活。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热爱和平的主题。
课前准备:
发明应战争的图片和影视片段及表现和平环境的图片。 准备好绘画工具。
教学活动: 导入
播放战争电影片断喝图片,感受战争场景的残酷、悲惨,再观察和平年代的欣欣向荣的社会景象。
提出问题:战争带给人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珍惜和平?
学生思考,联系自己收集的新闻图片进行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说出对战争与和平的感想。
讲授新课:
1.欣赏范例作品,蒋介作品的含义,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探讨哪些是与和平主题相关的事物,及其在画面中的象征性。 和平的面容:
感受线描装饰手法:线描形式表现的妇女面容与鸽子,表达了人类与和平相通相容。作品线条流畅,简洁而有装饰味。 儿童与鸽子:
感受对角构图手法:以中国画形式表现的儿童与鸽子,表达了人类对和平的渴望。作品用对角线构图,平衡中有动感。 和平少女:
以雕塑形式表现的少女与鸽子表达了和平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安康。作品构图饱满,有慎明李的血肉之躯显示了高超的写实手法。
愿世界人民都如此鸟: 感受国画写意手法:齐白石的大写意鸽子笔墨简练,设色单纯,是意象的表达、和平的象征。画面以醒目的书法题款突出作品主题,是中国画的一个特色。
2.画家简介:
齐璜(1863--1957),字濒生。白石是借用湖南湘潭老家村庄的名字。别号有三百石印富翁、借山吟馆、寄萍堂主人、老萍、借山吟馆主者、杏子坞老民、木人、木居士等。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对这四绝,他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
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20000 幅,平版画 6121幅。 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分为这样几个时期: \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黑人时期\
\立体主义时期\,分成分解和综合两种形式 \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
最后是\抽象主义时期\。
毕加索一生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他说过:\当我们以忘我的精神去工作时,有时我们所作的事会自动地倾向我们。不必过分烦恼各种事情,因为它会很然或偶然地来到你身边,我想死也会相同吧!\他静静地离去,走完了九十三岁的漫长生涯,他如愿以偿地度过了一生。
潘鹤,雕塑家。1925年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40年开始从事艺术活动,现为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终身教授。曾从岭南派画家学国画。后在香港、澳门等地从事肖像雕塑。1949年后入华南人民文艺学院学习。历任广州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美协第二、三届理事和广东分会副主席。曾参加石雕《和平少女》的设计和制作。铜雕《开荒牛》1984年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金质奖。有《潘鹤雕塑作品选集》、《潘鹤水彩纪游》。
3.教师布置作业与巡回指导:
能简单描绘或以线描形式表现一件以和平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三、作业评价
作业能否传达热爱和平的意愿? 作品的构图、色彩、形式美感如何?
做个胸卡送老人 教学目标:
1.了解胸卡的用途,学习制作胸卡的方法步骤;
2.结合胸卡的外形、色彩、图案、文字等要素进行大胆的设计制作。
3.通过作胸卡献给老人,培养学生关心人,尊重人的良好品德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4.通过欣赏、学习,掌握胸卡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重点:
能从胸卡的外形、色彩、图案、文字进行大胆创新制作。
教学难点:
制作什么样的胸卡才能让爷爷奶奶喜欢。
课前准备:
1.准备各种胸卡的样本、相关图片。
2.准备与胸卡有关的相关故事及显示案例。 3.准备剪刀,彩色卡纸、吊绳及夹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我们做一张别致的胸卡送给爷爷、奶奶吧,感谢他们大半辈子的辛劳;让他们多一些安全感,能够自在地穿行于城市的街巷,感受生活环境的美好变迁。
二.讲授新课:
1.了解老人各方面的情况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老龄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这得到代表委员的一致赞同。不少代表委员呼吁,我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银发浪潮”带来的挑战,让老年人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剩下一群妇女儿童、老公公老婆婆。有的老人快80岁了还得下地干活,真难啊!”提起老龄化,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黄龙县八家梁村党支书乔占山深有感触。他说,现在农村的“留守老人”越来越多,没有别的养老保障,就得靠自己种田。“子女要是在外头挣钱多,老人还能少辛苦点,农忙时雇个人;要不然,什么农活都得干。” 城市里的老人同样有难处。“我身边就有不少?空巢老人?。即使有退休金、衣食无忧,但孤独和失落总是困扰着他们。老龄化问题一定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海勃湾矿业公司孔令宏说。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2020年将占17.2%。“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居世界之首,而且是?未富先老?。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教授刘豫阳这样认为。她说,老年人为社会作出过贡献,他们大多工作在计划经济时期,工资低,如今又面临诸多困难,社会不应该忘记他们。 2.讲述、感悟。
分组谈谈自己和爷爷奶奶之间的事,进而了解老人的生活所需,所好,老人在生活中会经常
遇到什么情况等等,从而感悟个人胸卡的重要性。 3.欣赏
引导学生欣赏感受各式各样的胸卡,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创作兴趣,启发创作灵感。从中领悟胸卡的造型元素,足以胸卡制作的外形,色彩、图案、文字的技能要领,明白胸卡的设计内容、方法等。 4.尝试
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大胆尝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尽情表现。制作时注意胸卡设计美观实用的特点。
能恰当的选材,工具的正确使用,操劳过程中画、剪、刻、折叠、切割、粘贴等手艺的灵活运用。
三、小结
教育学生树立尊敬老人、帮助老人的美德。 我知道手工制作要有环境保护意识。
课后反思:
通过做胸卡,激发学生对老人的敬爱之情,渗透人类社会知识,引领学生知道关爱社会、关爱生活。
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中透视现象的基本特征,学习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与原理。 学习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前后的空间关系。 理解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增强科技意识。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环境的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透视的基本方法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的基本原理。
课前准备:
各种不同材质的物品。 绘画工具 范画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怎样画出物体的立体感和前后空间关系呢?在我们初步了解生活中透视现象的基本特征以后,就会有办法了。 生活中道路两旁的树木、渐渐远去的铁轨……都使人感觉越远越小,这就是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二、欣赏,体验
欣赏画家的静物画,初步感受物体的立体感和画面的空间感。
1.摸一摸香蕉、石榴或柚子的实物水果,感受实物的质感和体积,再结合《番石榴》作品赏析,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引导学生用纸做透视框,时间体验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特征,加深透视的基本原理。 了解不同形状的几何体,帮助理解物体的立体感。 3.利用多媒体观看道路两旁的树木、电线杆和渐渐远去的马路,以及成角的高楼,从实景中,感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了解“斜线法”、“垂线法”、“明暗法”、“投影法”等表现物体立体感的方法。 4.欣赏同龄人作品,学生发表见解。
三、表现
以小组合作形式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参考教材中两幅学生作品的表现形式,可选择现代穿插、用平行透视(一点透视)、用成角透视相结合的方法老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
四、评价,延伸
学生自评和小组评,看看自己或他人是否学会了、了解了透视的基本原理,划出了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 课后反思:
初步感受物体的立体感和画面的空间感,部分学生还要加强训练。
表现物体表面的特征 教学目标:
1.观察不同物体的表面特征,学习运用不同的线条与色彩表现各种物体的表面特征。 2.通过欣赏、体验与尝试,养成勤于观察,善于表现生活,用于创造美好生活得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来表现物体表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平滑、粗糙、流畅、生涩、轻快、厚重、柔和、硬朗等不同线条来表现物体的表面特征。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不同表面特征的物品,如实物、图片资料、画、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图片,观察感受自己熟悉的金属、玻璃、毛皮、塑料等物品。 说说他们的表面特征。
二、欣赏作品 引导欣赏安娜·拉诺茨的作品《呆呆地走着》,并说说它的特征。 你认识豪猪这种动物吗? 豪猪是浑身长满尖刺的、直立行走的一类野猪型动物,它们居住在干旱的卡里姆多种不平原上。一旦遭遇敌人,它们通常会呼朋引伴地冲上去,抖动身体射出北部的尖刺——这会让大部分敌人落荒而逃。
它身上的刺给你什么感觉? 尖利、粗硬的线条是怎样画的? 用这样的线条还能表现哪些物体?
以小组的形式欣赏、探索《洁》和《红壶》两幅作品,到各组进行知道,适时引导“美术与科技”的相关点,启发思考如何表现同类物品。
色彩表现:在大红中留出高光,表现出壶面光洁的特征。葡萄留出高光,表现其饱满多汁的特征。摄影作品,水龙头金属的坚硬感,番茄的光滑感、新鲜感,水的玲珑剔透感。
线条表现:用细而尖的线条表现尖利、刚硬的刺。用有区别的点与波浪线条表现粗糙的墙和木材表面。用有序而松散的线条表现毛茸茸的表面
三、制作
摸一摸各种物品,认真观察其表面特征,学习表现方法,思考用什么方法表现它们的特征。 进行绘画竞赛。
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以自主或合作表现的形式,以写生或者记忆画的形式表现物体的表面特征,注意画面的构图美、立体感、空间感、仔细描绘物体前后、左右的穿越和遮挡关系。
四、评价 展示作品,以表现物体的表面特征、构图美、立体感、空间感为评价标准,让学生互相欣赏、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师生共同评出优秀作品。
用线条、色彩画感觉 教学目标:
1. 学习以线条与色彩进行造型表现的基本知识; 2. 学会用线条与色彩的美妙组合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养成积极观察自然、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 4. 培养细心欣赏、善于想象、大胆表现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能运用不同的线条或色彩画出自己的感觉; 能运用线条或色彩的美妙组合表达感觉。
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线条或色彩的组合与搭配进行有主题的造型表现。 运用线条与色彩的组合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感受。
课前准备:
有关表现自然景物和水果的图片以及绘画资料,多幅线描与色彩的抽象画。
教学过程:
一、寻找身边和大自然中的线条与色彩。(出示图片) 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小组讨论线条和色彩的种类。
二、 讨论线条与色彩的组合给人的感觉。 画一画,自己熟悉的线条与色彩。
演一演,用身体动作演一演,对线条或色彩的感觉。 说一说,对自己所画的线条与色彩组合的感受。
三、观赏、发现感受教材中的线条与色彩。 《春潮》
树枝、树叶与花朵分别用线条和点来表达,半抽象的画面表达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元曲
流动的波浪线条,概括地描绘了波涛汹涌的形态。
《腰鼓舞》
流畅而简练的线条,传神地表现出舞者的动感。
《风的感受》
风的感觉是流动,是速度,使迎风起舞。 寒冷刺骨的感受是难受,是压迫,是紧缩和哆嗦。
《无题》
火红的色彩、流动的水迹,摇曳的绿色的笔触,使人感到生机勃勃、气氛热烈和情绪激动。
《盛夏的感觉》
主要通过色相的变化表达各种抽象的画面和不同的感情色彩。 照片
红叶和雪山的色彩形成了暖与冷的鲜明对比。
一小组为单位对书中画家(小画家)的作品进行各种线条与色彩的比较、讨论,然后各小组汇报。
画家想表现什么感觉?他们运用什么线条或色彩的组合画出来。
三、表现感受:选择线条或色彩表现感受
1.临摹画家作品中的线条与色彩(可想象变化),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 2.把你对某种十五的感觉用不同的线条或色彩的组合画出来。
四、小组评价
1能说一说自己对某一事物的感觉。
2.能运用不同的线条组合,表现出自己的感觉。 3.能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表达感觉。
提示:积极向上、热烈、宁静、温暖、寒冷、欢乐、痛苦、轻松、躁动
课后反思:
在欣赏过程中感受线条与色彩,由于通过大量的欣赏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线条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
变幻的色彩
教学目标:
1.掌握色彩退役的三种方式。
2.应用色彩退役的设计手法去装饰常见的器皿或包装盒。
教学重点:
运用色彩退役方式,装饰一件常见的器皿或一个包装盒。
教学难点:
有规律地排列色彩,根据不同的装饰对象选用不同的色彩退役方法去设计。
课前准备:
有关色彩退役的十五和图片,纸杯或包装盒、笔、颜料等。
一、欣赏导入
1.出示图片,画面上出现了哪些景物?
2.找出其中任一景物或物体,说说画家用的是什么色彩来表现的?有何规律? 3.画家巧妙地运用色彩退役的方法,描述了怎样的一个世界? 4.你从画中学到了什么?
二、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 色 彩 的 意 义
色 彩 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白 灰 黑
意 义 热情、艳丽、兴奋、喜庆、高贵、奋进、血液、注目、火焰、恐怖 光明、温暖、愉快、激烈、活跃、甜美 阳光、食欲、妒嫉、疑惑 明朗、希望、贵重、愉悦、黄金、收获 华丽、富丽、警惕、猜疑 活力、舒适、和平、新鲜、青春、温和、和平、春天、无知、平凡 清泉、凉爽、安宁、秀气、高洁、沉静、清淡、轻柔、淡漠、酸涩 冷静、深远、透明、开朗、理智、天空、海洋、智慧、严厉、凄凉 高贵、庄严、神秘、豪华、思念、温柔、女性、朝霞、忏悔、悲哀 纯洁、洁净、明朗、透明、纯真、简洁、白银、清爽、投降、失败 阴天、烟雾、随便、沉着、平易、暧昧、抑郁、普通、消极、失望 黑夜、深沉、庄重、成熟、稳定、压抑、消极、沉没、悲感、死亡
色 调 的 意 义
相同色相的颜色在变化时,可看到变淡、变灰、变深时不同效果。 色 调 淡色调 亮色调 鲜色调 深色调 暗色调 灰色调 意 义 温和、愉快、轻柔、 优美、清澈、清朗、透明、简洁、娇柔、柔弱 明快、纯粹、高贵、浪漫、鲜明、昂贵、光辉、华丽、新鲜、魅力 新鲜、艳丽、热闹、华美、活泼、外向、兴奋、热情、刺激、浪漫 奥秘、深沉、高深、理智、高尚、深邃、简朴、传统、忧郁、无聊 坚硬、持重、刚毅、 朴素、坚强、沉着、刚正、无私、消极、沉默 稳重、质朴、 老成、消极、成熟、平淡、含蓄、沉着、顺服、中庸 孟 塞 尔 体 系 孟塞尔(Albert H. Munsell 1858-1918)美国色彩学家。他的这一体系经过美国国家标准局和光学学会的反复修订,成了色彩界公认的标准色系之一。
孟塞尔色立体简图 孟塞尔红色区剖面图
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可调出世界上所有的色彩。 冷 暖 色 系 的 划 分 色 彩 调 和 论
色光的混合 色料的混合 色彩三要素、色调
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在色彩学上也称为色彩的三要素。熟悉和掌握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
色相即指各种色彩的相貌,也是区别各种色彩的名称。如红、橙、黄、绿、蓝、紫等。 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色相由光的波长决定。一般是以色相环上的纯色为准。通常色相环有12色、20色、24色、40色等色组成。培养识别色相的能力,是准确表现色彩的关键。
2、明度
明度又称亮度、光度、深浅度。明度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各种物体都存在着色彩的明暗状态。一般说来,色彩浅其明度就高,色彩深明度就低一些,见表5-1
服装设计中,服色的明暗差别是配色的关键。明度差别大小,在色彩学中称明度对比。
3、纯度
纯度是指颜色的纯粹程度,也称饱和度,即指不搀杂黑、白、灰的颜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纯度越高,颜色越鲜明。当一种色彩加入黑、白或其他颜色时,纯度就产生变化。加入其他色越多,纯度越低。人眼对色彩纯度的感觉能力较强。 色调
制色彩外观的重要与基本倾向。色调由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三要素而决定。 从色相方面来分,有红色调、黄色调、绿色调、蓝色调、紫色调等。
从色彩的明度来分,有明色调、灰色调、暗色调等。把明度与色相结合起来,又有对比强烈色调、柔和色调、明快色调等。
从色彩的纯度来分,有清色调(纯色加白或加黑)、浊色调(纯色加灰)。把纯度与明度结合起来,有分明清色调、中清色调、暗清色调。
三、欣赏课本范画,表现。 装饰画
太阳是由红到黄的色相推移构成;“伞形树”是由紫到白的明度退役构成;“铅笔形塔”身世由黄道率的色相退役构成;大地主要由“黄—橙—红—紫”的色相推移构成,其纯度也从高到低起了变化。
感受学生作品: 有平面装饰、立体装饰,单独或综合地运用了色相推移、明度推移、纯度推移等原理和手法。
四、表现
自己设计作品,运用色彩推移的方法设计。 五、评价
学生互相评价作品,评出优秀作品。
重复与渐变 教学目的:
掌握重复与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 运用重复与渐变构成原理装饰手提袋。
教学重点:
运用城府于渐变的构成原理装饰手提袋,加深对上述构成原理的理解。
教学难点:
重复与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及较精确的徒手绘制的表现能力。
课前准备:
有关重复、渐变的实物和图片,手提袋、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
大自然造物鬼斧神工,物象千奇百怪,生活中的物象常常会呈现出有趣的排列现象。人们受到大自然的启迪,也会把这种现象应用于现代设计中。
斑马:
斑马身上的线状条纹反复出现(重复)与从疏到密排列(渐变),表达了由节律的美感。
圆的渐变:
感受凹凸变化的“圆”世界,原点的大小、形状、间隔变化,产生了体积感、空间感和光影感。
感受生活中的装饰设计:
由小贝壳按现行、十字形排列的花边,使重复构成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后提袋、包装和上的团, 是由平行四边形(其中有两个圆角)重复排列形成的。
二、共同学习美术知识,表现:
出示图片和概念,小组学习,交流学习心得。
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 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骨格与基本形具有重复性质的构成形式,称为重复构成。在这种构成中,组成骨格的水平线和垂直线都必须是相等比例的重复组成,骨格线可以有方向和阔窄等变动,但亦必须是等比例的重复。对基本形的要求,可以在骨格内重复排列,也可有方向、位置的变动,填色时还可以“正”、“负”互换,但基本形超出骨格的部分必须切除。 重复的一般概念是指在同一设计中,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以上,重复是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手法,以加强给人的印象,造成有规律的节奏感,使画面统一。所谓相同,在重复的构成中主要是指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相同。重复中的基本形:用来重复的形状称为基本形,每一基本形为一个单位,然后以重复的手法进行设计,基本形不宜复杂,以简单为主。 重复的类型:
1.基本形的重复:在构成设计中使用同一个基本形构成的图面叫基本形的重复,这种重复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例如:高楼上的一个个窗子。
2.骨格的重复:如果骨格每一单位的形状和面积均完全相等,这就是一个重复的骨格,重复的骨格是规律的骨格的一种,最简单的一种。
3.形状的重复:形状是最常用的重复元素,在整个构成中重复的形状可在大小、色彩等方面有所变动。
4.大小重复:相似或相同的形状,在大小上进行重复。
5.色彩重复:在色彩相同的条件下,形状、大小可有所变动。 6.肌理的重复:在肌理相同的条件下、大小、色彩可有所变动。 7.方向的重复:形状在构成中有着明显一致的方向性。
渐变是常常听说的一种效果,在自然界中能亲身体验到,在行驶的道路上我们会感到树木由近到远、由大到小的渐变。 渐变的类型:
1.形状的渐变:一个基本形渐变到另一个基本形,基本形可以由完整的渐变到残缺,也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渐变到具象。
2.方向的渐变:基本形可在平面上作有方向的渐变。
3.位置的渐变:基本形作位置渐变时需用骨架,因为基本形在作位置渐变时,超出骨架的部分会被切掉。
4.大小的渐变:基本形由大到小的渐变排列,会产生远近深度及空间感。
5.色彩的渐变:在色彩中,色相、明度、纯度都可以出渐变效果,并会产生有层次感的美感。 6.骨格的渐变:是指骨格有规律的变化,使基本形在形状、大小、方向上进行变化。划分骨格的线可以做水平、垂直、斜线、折线、曲线等个总骨格的渐变。渐变的骨格精心排列,会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有时还会产生错视和运动感。
表现:
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装饰手提袋。 注意选好骨骼,截取基本型。
三、评讲作业:
组织“手提袋”展销会,以自我介绍来推销自己的设计意图,运用了重复与渐变的什么构成原
理,效果怎样。
教后记:
学生基本能运用所学的重复和渐变的知识设计所需图案,今后还要多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象,养成勤于观察、敢于表现、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不。
线材与面材的立体造型 第一课时:线材
教材分析
平面构成是现代设计基础的重要部分。本课是用平常的细线按照某种规律缠绕在底板上,设计出具有韵律感的平面构成的作品。在平面构成中,线构成属线材工艺范畴,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时可以看到这种线材构成的形式,如课本列出的照片,把细竹枝捆扎在一起,再以螺旋状扭转散开竖放在地,就会出现这种具有韵律感的构成形式。在现代社会中,不少新型建筑物前面也安置上用金属线材造成的现代雕塑,与现代建筑物成为一体,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和现代感。
右下图是三件学生作品,是根据课文提出的方法制作而成的形象。图1底板是深蓝色的圆形,使用单纯的橙色(浅色)线绕成,因有交叉重叠,所产生的色彩及肌理变化与底板形成强烈对比。图2是四边形浅色底板,用两种色相深浅不同的色线交织而成,取得了不同的效果。图3是在三角形底板上用色线绕成,绕线法不同便构成另一种形式。三件作品分别用了三种不同的绕线法: 圆形各点间的连接; 四边形对边上点的连接; 三角形邻边各点的连接; 只要顺着直线看去,很容易找出相对连接的两个点。制作步骤向我们清楚地说明了整个伤口设计和制作的过程,只要精心细致地工作,便可设计出美丽的线构成。
教学目的
通过线构成的制作使学生认识到,用常见的普通的线材料可创造出美丽的艺术品。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点、线、面的造型原理和方法,并给以心灵手巧的训练。
作业要求
每人设计制作不同形状的线构成两件(一件用单色线,另一件用两种色浅)。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示范教具(或选用优秀学生作品)。
教师统一准备学生作业用具:稍厚的咭纸两小块(不同颜色),色线三至五种(采用稍粗的缝衣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线构成的范作,结合课本图例,说明什么是线的构成,指出其装饰作用。出示学生作品,诱发学生的兴趣。 二、观察发现
讨论制作方法:先把剪好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菱形等各种几何图形贴在黑板上,是什么几何形(底板的纸材要较硬,经得住线的拉扯而不变形)。然后按照课本上的步骤图演示制作过程:
剪一小块几何形,在相对的边上分出数量相等的小格,格数要多,距离不能太宽,剪刀剪的深度要统一.
将两边的小格找出相应的点,从相反方向绕线.拉线时应从最靠近边的点开始.同时介绍课本提出的三种常见的绕线法.线的粗细要适中,线与底板的色彩关系也要考虑. 线头、线尾要固定,把线拉紧在剪出的缺口处即可,最好能一次完成。若反复拉、更改多了,会把缺口拉松,这样完成的构成也变得不精巧了。此外,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整洁。
学生作业:每人精心制作两件形状、绕法都不同的构成。 教师辅导:注意制作的精细、准确。 讲评:抓住制作及效果两方面给予评价。 分析
立体构成是现代设计中的三大构成形式之一,插接造型是立体构成形式的一种。本课的插接是以硬纸片材料作造型练习,通过学习插接造型,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使学生初步接触构成艺术,认识到美术表现形式除了具象还可以抽象。 本课选取的美国艺术家丁劳的现代雕塑作品《聚焦点》(左图),就是采用插接造型的形式创作的。几块不同形状而色彩鲜艳的片状材料互相交叉穿插,形成一座很有现代感的艺术品,与周围的现代建筑十分协调。右上图的学生作品也属同一形式,随意剪成的几块硬纸片,交接在一起,组成比较美的造型。右中、下图是两种不同的插接方法的分解示意图,请注意每块纸片的插口或插片的高低与长度要吻合,插接后,作品基底保持平正,并能站稳,这是关键之处,而各块纸片的形状既可相同,也可不一样,但应注意其参差错落的变化。课本展示的学生作品分别采用了相同开头形状纸片和不同形状纸片的插接构成,具有新颖的造型效果。
本课作业可让学生任意发挥,插接造型要注意高低、长短、曲直等对比,也可以利用色彩对比使造型更美。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空间立体想象能力和创造才能,养成精心、细致的制作作风。 作业要求
完成一座能站得稳,美观而和谐统一的插接造型作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几件插接造型作品及几块已剪好的插接硬纸片供演示之用。 学生作业用品:硬纸片、剪刀或界纸刀。 教学提要
引入新课:出示插接造型范品,让学生谈论好看与否。
讲新课:讲解什么是插接造型,使学生认识到,一些很简单的材料,通过插接构成形式的制作,可以设计出成功的艺术品。
根据课本内容范围说明插接造型的制作步骤,先设计插接造型的基本部件,插口与插片要互
相吻合,基本部件可随意增减。出示插接硬片给学生看,然后教师将预先准备好的两款示范作品分解开来,着重讲清纸片形状的设计(见教材分析),并作插接演示。
学生作业:每人制作一件插接造型。要求插片有三片以上,教师辅导时应留意上列要求,发现有误,及时纠正。
讲评:让学生观赏作业后,以这种造型发表观感,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生动的纸造型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浮雕”是雕塑的一种,并能够区分几种不同的艺术创作形式 2.运用剪贴、卷曲、折叠、雕空及压线屈折等技巧制成纸浮雕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现纸张的特性,增强对雕塑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运用纸浮雕的五种基本造型方法塑型,并能对其进行综合运用 2.能够发挥纸张的特性,做出多样化的“浮雕”效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的演示、作品范例 剪刀、胶水、美工刀、彩色纸 教学过程:
一. 教授雕塑的基本知识,引出课题 1.看图片,猜一猜(游戏)导入新课
幻灯1,显示多张雕塑的图片,请学生猜哪些是圆雕,哪些是浮雕? 2.指导区别浮雕和圆雕
圆雕是立体的,可以从四面八方看
浮雕是平面的,表面有凹凸感,只能从正面看,是雕塑中的半立体作品。 3.了解浮雕制品的材料(金属、塑胶、石料、木、纸……) 同学们说得真好,在那么多的材料中,老师最喜欢用纸来做浮雕, 因为这种材料制作时最方便,价格也是最便宜的。
4.出示课题:纸浮雕 二. 教授新课
1.欣赏台湾著名插画艺术家的纸雕作品《十二生肖》和《虎姑婆》 2.教授5种制作纸浮雕的方法
①媒体演示“剪贴法、卷曲法、折叠法、雕空法及压线曲折法”的基本造型 ②学生挑选自己熟悉的方法进行介绍 ③教师具体介绍雕空法和压线曲折法
实物投影仪演示方法完成后的效果,教师引导提问:是什么方法令平面突起呢? ④教师演示过程,并出示用这两种方法制作完成的作品,学生交流讨论 ⑤教师出示用综合法完成的作品,学生交流 3.教师布置作业要求
a.学生准备彩色纸,定出作品主题
b.多所学的5种方法综合运用、做出凹凸效果 c.小组成员集中作品,进行拼帖,并命名 d.小组代表交流
三.学生在规定的五段音乐中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提醒:A 安全使用工具 B 合理运用对比色进行创作 C 找出满意构图再拼
四.学生代表交流小组作品,教师讲评,并及时鼓励 五.学生最后完成“我学会了”和“自我评估表”
教后记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到纸工制作的奇妙之处,了解到纸工制作的基本早些能够技法,今后还需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动手操作能力。
别致的灯
别致的灯是纸立体构成——柱体设计的练习,是用剪、切、折手法造型。用一张较厚实的纸作不同方式的切割(直纸、斜线、曲线等),然后按照一定方式卷接,会产生意想不到、奇妙多变的艺术效果,成为具有现代气息的立体装饰物。讲授本课的设计制作方法,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立体造型设计能力和工艺制作水平。
三例不同构成形式的学生作品,都是用切折的加工手法制作的。上图的两例是折线式设计,卷接后改变了原来的平面形式,产生了变化不同的艺术效果。这种设计制作需要学生将线进行细致、严格、等分、工整、划一的切割以及精确的卷接。下图是将切割后的上部柱面向内弯转卷接而成,取得弯曲、密集的形态体量变化的美感,这是两类不同的剪切、卷接形式,作业时学生不应拘泥于以上两种,在掌握剪切和卷接方法后,多动脑筋,设计展开图,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制作出有特点的柱式立体纸工作品。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立体纸工,运用剪切卷接的造型手法,制作出多变的柱体纸工,培养他们现代设计意识和严格、精巧的手工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基本的立体造型技术,设计制作一件漂亮的灯饰。
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恰当地把不同形体进行组合,设计出新颖别致的灯饰。
作业要求
运用剪、切、折方法,制作出一件柱式立体造型作品。
课前准备
教师的范品两三件及课堂演示用品(展示图),界刀,直尺,铅笔。
学生作业用品:
色咭纸两块(规格约30CMX20CM)、铅笔(削尖)、直尺、界刀、粘合剂(白乳胶、浆糊等)、小铁夹。
教学提要 第一节
一、 复习提问:
前一课学习用纸制作浮雕。用什么手法使平面的纸产生凹凸的立体感?出示范品,指出这是用纸制作的纸工柱体设计。 板书课题:立体纸工(制作)
二、讲新课:
欣赏生活中的各种灯饰,感受美化生活的学习目标。 对比观察比较两组灯饰:感受不同造型的灯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同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作灵感。
指导学生观赏丰富变化的立体纸工(教师的范品,课本中的图例),感受其奇妙多变的艺术美。
说明这种立体纸工可以面面观,与纸浮雕对比,使学生认识这种柱体是圆雕的一种。提问:用什么方法才能制作也这种立体纸工?(答案:方法很简单,用卷接法。)
解设计制作步骤:用一张平面的纸能制成柱体吗?在纸平面上画上曲线、弧线、折线、并用割、切、折的加工方法制作及卷接后,便产生多变的立体纸工(如课本中的图例及教师的示范作品)。
学生参照课本的展开图或随意设计简单的展开图,尝试制图及用刀切割成型的方法。设计纸工制作稿时,凡要切割的,用实线,要折的,用虚线。使用界刀进行切割时,应注意这些线,要紧靠直尺,沿线切割,收刀位置要同位,不要把纸条切断,手指按尺时要注意安全。
讲述设计方法(讲演结合):
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展开图,准确地在纸上画出间距相等而又平行的折线、弧线,并用虚、实线明示加工的方法,然后按图加工。
强调说明在设计时要注意纸片边缘连接都要吻合,最好在平等线外留出粘合的接口,卷接时要注意切割出来的纸条不能在拼接时重叠——将切割好的展开图卷接成型时,认真观看接口的情况。
在接口涂上粘合剂,然后卷接,用小铁夹在两端夹牢,待牢固后再除下夹子。 学生作业:本课完成设计柱体展开图。
第二节
一、检查设计展开图的情况,教师作点评。
学生继续制作。要求学生用割、切、折、卷的方法精心按图制作,因为艺术效果有一半是来自制作工艺的精致程度的。
二、讲评:
1.掌握加工手法情况。 2.设计能力。 3.艺术效果。
课后反思:
通过欣赏和制作,增强了学生对灯的认识和感受。
博古架 教学目标
1. 了解博古架的历史渊源、独特的文化品味、美学价值和使用价值;
2. 学校“多宝格”的成型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设计制作一个结果别致的博古架。
教学重点
学习(纸制)博古架的几何图形组合造型设计的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别致的博古架。 难点
用纸袋刻制、插接成型的技法的掌握与运用。
教具准备
用纸袋刻制成型的、插接成型的、组合成型的博古架作品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 欣赏与评述。
欣赏中国不同年代博古架作品,了解博古架艺术发展历程,感受中国博古架独特的文化品位、美学价值和使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造型美。博古架的造型美体现在哪里?有什么特色? 2、 实用美。它们有什么作用?
3、 装饰美。找一找架格是怎样排列与装饰的(高低、大小、方圆之间错落间隔)?有什么图形(方形、圆形)?美在哪里(造型、色泽、漆工)? 4、 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教师总结。
二、感受与启发。
1、 教师出示博古架纸立体作品,让学生摸一摸,感受纸作品的艺术魅力。 2、 启发学生思考:
A. 这些博古架作品都是由哪些形状组合而成的呢? B. 想一想,它们都是用审美材料制作的呢?
C. 它们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组合成型法、接插成型发、纸袋刻制成型法)? D. 你能想出更好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吗?
三、学习与尝试。
1、 教师示范用纸材制作博古架模型的步骤与方法,并引导学生学习思考。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制作方法的学习与尝试。 3、 交流学习体会,探索新的制作方法,
四、表现与创新。
1、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利用纸材,设计制作一件博古架模型。 2、 教师鼓励学生创新,引导他们进行个性化表现。
五、欣赏与评价。
1、 展示各小组的博古架模型,全班同学互相欣赏作品。
2、 开展评价:A.介绍自己的作品。B.评一评,谁的作品做得好,为什么?C.能为别人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吗?
课后反思
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文化传承的兴趣,同时在设计制作仲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我为奥运做贡献 教学目标
1、 了解奥运会的历史及意义;
2、 学习设计制作奥运会场馆或其它设施、纪念品模型的方法技能。 3、 教学重点
学习制作模型的造型方法,体验制作乐趣。
教学难点
体育场馆模型的组合成型。
教具准备
1、 图片准备: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一些奥运会场馆、火炬、吉祥物、标志等纪念品的图片资料。
2、 知识准备: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影像导入,感知奥运。
1、 通过观看奥运会录像或欣赏奥运图片,让学生感受奥运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介绍奥运会的历史知识和中国人民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过程,增强民族自豪感,引入学习的主题。
二、学习设计,了解奥运。
1、 欣赏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了解标志的由来及设计意义。
2、 欣赏历届奥运会代表性场馆建筑、设施、吉祥物、纪念品图片,并引导思考: A. 你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B. 它的造型像什么?由哪些色彩组成的? 3、 欣赏教材上的图片,开展教学讨论。
A. 你心中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怎样的?谈谈你的设想。 B. 你能未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设计点什么?
三、设计制作,贡献奥运。
1、 你为奥运会设计什么? 2、 用哪些材料制作? 3、 怎样分工与合作?
(教学仲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设计制作活动,可以集体合作,可以分小组竞赛,亦可以单独探究,尽量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感受奥运精神。)
四、展示成果,颂扬奥运精神。
1、 将学生们制作的作品展示出来,供同学们欣赏、评价。 2、 师生在快乐仲分享学习成果, 颂扬奥运精神。 3、 开展互动评价,表扬鼓励做得好的学生。
4、 学习延伸——了解奥运、参与奥运、贡献奥运。
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与人文教育,关注环保意思与科技意识的融合。
手拉手的动物 教学目标:
1.掌握制作手拉手的动物的设计和制作技能,设计出新颖可爱的立体造型作品。 2.通过设计和制作,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掌握设计、描绘、剪裁、插接等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动物形象设计和插口设计。 教具准备:
多种手拉手的动物、幻灯片 卡纸、剪刀、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排用具。
二.引入新课
1.出示范作。欣赏,体会结构的新奇巧妙 揭示课题——手拉手的动物
2.手拉手的动物,是一组形象重复的立体造型,由三只形象相同的动物经立式 插接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整体造型作品。 三.新课教学
1.各种动物都可以制作成手拉手的动物。
2.仔细观察单个动物的造型,特别要看清插口的设计、插口的形状、开口的方向、插口的深度、插接方法。 3.制作方法
(1) 取三张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卡纸。 (2) 设计动物形象,如:企鹅、熊猫等。 (3) 设计立式插口。
在双翅与身体之间画一个垂直的十字形,在双翅的每边设计一个垂直插口, 开口的方向相反,一个向上,一个向下,插口画到十字垂直线的横线上, 这样左右插口的高度保持相同,插接后形体不会歪斜。 (4) 剪裁。
将三张卡纸重叠在一起,一次剪出企鹅的形象,同时也剪开插合。 (5) 分别描绘企鹅的形象,同时话上眼、嘴、翅。 (6) 按顺序插合。 四.作业
1.用卡纸制作一个手拉手的动物。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业讲评
学生作品展示,互相讲评。
课后反思:
了解到动物的群居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
环保汽车 教学目标:
一、了解车的类型、结构、功能等,并学会运用多种媒材制作造型美观的车。 二、掌握制作车的基本方法。 三、在实践操作中感受用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材料制作车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训练学生积极地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实践与创造,养成善于思考、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利用生活中显而易见的材料,制作汽车。 教学难点:
车型设计新颖美观,结构合理。 教师用具:
电教媒体,教学课件,汽车范作,剪刀,双面胶等。
正在阅读:
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第10册全册04-17
用字母表示数 - 图文02-28
我家的新鲜事作文600字07-15
建筑工程开工需要哪些资料04-16
历史上哪个人跑的最快?02-07
什么不需要理由作文7篇04-01
18 沙漠中的绿洲06-16
心灵的抉择作文450字07-13
《百年潮·中国梦》观后感4篇04-02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美术教案
- 岭南
- 小学
- 2017六年级上册英语语法整理(鲁教版)
- 材料成型与加工原理复习(1) - 图文
- 再打县交规模拟考试精选第1套试题
- 大型悬臂盖梁施工方案 - 图文
- 当前农村留守学生的现状及教育问题的思考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深度教学模式改革
- 基础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0101)
- 建筑施工复习题
-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频分复用系统设计报告
-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 - 考试(11月5日)76分
- 第10章 氧化还原习题
- 400吨污水处理初步方案
- 厂区道路工程作业指导书
- 安全管理员竞聘演讲稿
- 对于空气源热泵该如何选择与其适配的水泵
-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打印
- 券商营销指南2004 - (1)
- 微机原理习题答案-第六章
- 党校校委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