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更新时间:2024-02-20 23:19: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新课标》强调,要把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不要过多地考虑课程知识结构体系,而是要考虑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这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主体意识

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悬念,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生物的对象,把生活的实际问题和生物紧密联系起来,从生物的角度,并运用生物知识对其进行思考,对之进行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生物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生物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增加学生的操作机会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学习的感性材料,加强直观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习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使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进行大量的感知,建立表像,以此作为抽象生物知识的支柱。

2、提供学生质疑空间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发挥好主导作用,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提问,以求最后弄懂。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质疑的信心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在学生质疑过程中老师首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其次,指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最后,还要启发学生自己学会解决问题。

3、开展教学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1世纪的生物教学活动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生物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生物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生物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生物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生物教学活动的要求。

在生物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首先要对合作学习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搭配(在自愿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通常以4~6个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汇报员一人);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最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从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过河,到让学生自己趟着过河。

(2)、合作学习应正确处理好组内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达到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喜悦的目的。

(3)、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生物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

三、完善评价体制,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评价是生物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关于课程评价的实施,课程标准作出了很具体的阐述:“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生物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生物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物学习的趣味性和使用性,使学生发现生物、喜欢生物,并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我相信,只要我们深钻细挖教材,坚持改革,在教学中给与学生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将来,我们大家都会让自己的天空常蓝,让学生的心灵温暖。

篇二: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摘 要】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课题。初中英语教学要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使学生从学会上升为会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以学定教 自主学习 创新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要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要结合不同课型,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把更加符合新课程发展理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的多样情景、多元文化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大胆给学生课堂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语言,通过联想、判断、推理、综合分析、归纳等学习语言。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模式,要结合学生实际,以学定教,因人因材施教,将学生的差异看成资源,加以开发与利用。

一、设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是创造的基础。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想象。我们可以用图形、表格、模型、语言描述、提问等,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开展创新能力训练,首先需要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一)尊重学生,努力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实行课堂教学结构的开放,进行平等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敢于暴露问题,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和问题,让学生自主、自由地展示思想与个性。营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堂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经常用Trust yourself. Never give up!Keep up your courage!等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比如,在向学生作自我介绍时,我不是像往常一样叙述自己的姓名、学历、兴趣、爱好等,而是问: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e? 得到肯定回答后,再问: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e? You can ask me any questions. 开始是一阵沉默,当学生意识到真的可以向老师发问后,他们的注意力马上转入“问什么问题好呢?”,学生的能力和想象立即被激活,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了:What's your name? Where did you study English? How old are you? Do you like sports?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bad students? What are you interested in? etc.

(二)形成兴趣,提供积极参与活动的机会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改进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根据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运用多种直观形象如学生喜闻乐见的幻灯、简笔画、图片、会话、游戏等教学手段,辅之以形象能力和抽象能力的启示,

以吸引学生,增强兴趣。这样学生所蕴藏的创新意识和精神才能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在一般课堂教学中,班级授课制教学有利于教师高效率地向全体学生传播知识,但却不利于学生的相互作用及发展学生独特的能力风格。因此,创新能力教学应采取集体教学与分组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启发学生讨论、交流、互动,让学生在学习讨论中始终围绕课堂的教学中心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创设情景,开展结对子或其他活动,进行交往合作学习。使学生有更多的面对面交谈和独立运用语言的机会,不断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聚集正能量、激活思维、互动反馈、协作探究、共同解难,使学生能有效达成内化知识、习得技能、形成价值观,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创新能力和听说读写技能的统一

把培养创新能力融进听、说、读、写活动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听是接受性活动,但同样可以培养创新。例如,听了一篇短文,要求学生把听到的内容用对话形式表达出来,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例如:You are in a boat on a lake.

You and your friends are going fishing. If you fall into the lake, but you can't swim.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这些都对学生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能力等提出了挑战。通过阅读分析文章的主题、段落大意、人物性格、主人翁的优秀品质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分析、综合和抽象等能力。写作是各种创新能力的综合表现,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小作文,或设置某种写作情境,通过不间断的写作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会得到逐渐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大胆给学生自主联想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教学规律,培养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被动学习变为积极主动的求知。

(一)创设情境,进行想象力的训练

1.指导阅读时,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假如你是某电台记者,你如何采访名人?学生在阅读相关对话材料时就会特别留意,然后用于自己所提问题上,而且想方设法编出自己的特色进行创新的对话操练向全班展示。这样的教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态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看图说话不仅能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还能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学生能力和语言流畅性的发展。同时,我们的目的不在于为故事找出一个标准的结尾,而在于给予学生一个能为故事找出结尾的好机会,从而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使用英语的能力。

(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多种能力方式的训练

根据所教内容,如涉及某些社会现象的表现形态、某些历史事件的关联等,让学生借此发挥,启发诱导他们敞开思路,尽可能多地梳理出其利弊、用途、范围、形态、联系等。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就同一问题进行多种解决方法,避免能力定势的消极影响,培养多元能力的习惯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能力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激发学生的灵感和能力想象,使学生的思路得到发散与扩展,培养学生广泛的联想力和举一反三的自学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提供的典型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概念,帮助学生学到一些能力的规律和方法,逐步形成集中能力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散能力,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中能力,还可以通过竞赛法、串联法、比较法等,来训练学生的求同能力和求异能力。 经过实践与探索,学生在课堂上思路开阔、能力活跃,学习成绩就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四、开展任务型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求异和创新的能力

任务型教学活动,是通过让学生运用语言来完成各种各样的交际活动。课堂活动中,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学习和掌握语言,学生的能力、直觉和想象就会遵循一定的方向展开,能力活动就会少阻滞,多流畅,就会在较少的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思想,造成词语、观念和联想的流畅,语言学习就能从知识的讲解和规律的理解,发展到意义的表达和能力的培养。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交际情景的创设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创新地运用语言规律,表达新概念。如,在学习数字后让学生打电话;学习了一定的指令性语言后,安排学生给机器人发指令;在积累了一定词汇后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都能培养能力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逐步达到创新能力对活动数量、速度和质量所需的要求。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教学目的组织不同形式的任务活动,通过语言摄取与输出、意义的理解与产出,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类型的活动培养不同形式的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长久以来,由于我们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一味地让学生在大量的题海中磨练应试技巧,从而导致许多学生死读书、怕交际。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无疑会给他们的终身发展带来后患。因此,我们要将创新能力培养与英语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探索、丰富和发展培养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2]蒋文婕.新课程下加强英语口语教学有效性的课堂实践[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11).

[3]-王建平;;浅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年08期

[4]-马有璞;;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1年04期

[5]-王云霞;;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中的构建与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4期

篇三: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是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是信息急剧膨胀的社会,是文化多元,环境复杂的社会,这就要求人们能主动地摄取最有用的信息,有独立思维能力。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有了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无论是知识更新的周期如何加快,科学技术综合化的趋势如何强烈,都可以运用自主学习能力去有效地掌握知识,获得独立思考能力开发。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过程,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一种具体体现。自主学习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和学习实践活动。可以说自主学习不仅能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诱导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一切天赋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绝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需要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在教师的指导和管理下使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立志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态度决定一切。

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说过:“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走向成功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一个成功在等待,来庆贺你努力的结果。”有了远大的志向抱负,就有自主学习、力争上游、奋斗成才的强大动力,刻苦学习,努力争取优异的成绩。

学习积极性的根源在于学生内部学习动机,而这种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学生将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也将是高效的。学习动机在高中生的学习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学习态度决定一切。

2、培养学习兴趣,增强主体意识

教书是为了育人,学生获取知识是发展自己的起点,学生的内因才是获取知识的关键,所以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就会主动去学。教师的情感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间接的兴趣。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热情鼓励每个孩子,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并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作为教师,要多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理论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用科学武装自己的头脑,并且要刻苦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巧设问题,促进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操作训练,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1)认真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在预习时,要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

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2)专心听课的习惯

如果课前没有一个“必须当堂掌握”的决心,会直接影响到听讲的效果,如果在每节课前,学生都能自觉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握”,那么上课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这大概正是一部分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原因。

集中注意力听课是非常重要的。注意的指向性,可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每一瞬间都能有选择的反映事物;注意的集中性,可使事物在人脑中获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正因为注意拥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重要的特征,所以,注意具有选择、保持以及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的功能。思路就是思考问题的线索。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目的是向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分心是注意的反面,分心不是没有注意,只是没有把注意指向和集中在当前的学习任务上,心不在焉,必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3)及时复习的习惯。

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这个“新”主要指的是知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新水平。首先,知识的系统化,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也就是从整体、全局或联系中去掌握具体的概念和原理,使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回到知识系统中的应用位置上去。其次,知识的系统化,能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从而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过程。系统化的知识,容量大,既好记又好用。最后,系统化的知识有利于记忆。道理很简单,孤立的事物容易忘记,而联系着的事物就不容易忘记。想搞好知识的系统化,一要靠平时把概念和原理学好,为建造“知识大厦”备好料;二要肯于坚持艰苦的思考。思想懒汉,逃避艰苦思考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好知识的;三要学会科学地思维。

(4)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明确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习效果问题,单凭自我感受是不准确的。真正懂没懂,记住没记住,会不会应用,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际上,不少学生正是通过做作业,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变换更灵活。可以说做作业促进了知识的“消化”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做作业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引起积极的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面且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使思维能力在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迅速得到提高。做作业可以为复习积累资料;作业题一般都是经过精选的,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就是做过的习题也不应一扔了事,而应当定期进行分类整理,作为复习时的参考资料。

(5)练后反思的习惯。

在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过强度较大的练习,但

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①想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②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③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④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⑤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6)使用工具书和阅读自学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自己能查词典解决。长期坚持,就能养成使用词典的习惯。教师要有计划地布置使用工具书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独立地解决疑难问题,条件具备时,让学生到电子阅览室利用互联网检索并下载文件。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我国的高考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7)观察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8)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蜂蜜。

(9)上好自习课的习惯。

自习课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做到有的放矢,如果没有目的随意性学习,就如大海中没有航标的孤舟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不能凭自己的兴趣,好恶决定学什么,切记产生偏科现象,一条腿走路,势必会落后。

自习课是一个很好自我省察的空间,包括各学科及态度、方法等,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自习课上的查漏补缺应是主旋律,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各学科不同特点,合理安排时间和内容,夯实基础,大力抓好自己的薄弱学科,并巩固提高自己优势学科,主动寻找突破点,老师不留作业并不意味不做题,而是要主动针对每一学科学情,抓弱点、重点、反复练,并使自己的知识得到消化巩固、提高、拓展、延伸,做到“温故而知新”。

按照老师要求,针对性地做好新课的预习,有意识地培养自学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新知奠定基础,在新旧知识联系中保证知识连续性。自习课上遇到困难,独立思考、克服依赖心理,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成果,你会更多的体味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会增强你的自信和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和毅力。做到今日事今日做,利用自习课搞好天天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性的循环,相信你的成绩会有质的飞跃。

(10)积极应考的习惯

为什么有的同学在考试时考不出应有的水平呢?这涉及到临考准备、临考发挥、考后分析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决定性的因素一般有三个:一个是学习因素,即知识能力的水平;一个是心理因素,即情绪、意志等状况;一个是方法因素,即会不会应考的问题。

应该如何应考呢?首先,对参加考试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要给自己再施加压力。临考前,不要去想考试成败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尤其不夸大考试成败的影响,要想好万一考不好的“对策”,对自己的期望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外来的压力。其次,考试前要休息好。临考前要减轻学习负担,要保证充分的睡眠,要适当进行文体活动,要保证身体键康。再次,在考试过程中,注意答卷顺序,按先易后难的答卷法,审题要认真,想不起来,先放一放,做好后要仔细检查,更正错误。

5、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达尔文有一句格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指导学习方法。

(1)学会阅读。阅读是学习的基础。阅读时,眼睛首先从书本或屏幕上感知文字或图象的信息。然后大脑进行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等思维活动从中提取、处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现代教学论发展的趋势就是,把教学的重点从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转移到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教学,实质上是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的基础是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

(2)学会思考。思考是学习的核心。阅读后遇到问题就要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的独立思考的过程。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思想能力的高低。教师要通过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教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学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认识事物的方法;能透过现象抓住实质进行分类比较的方法;能一分为二又能合二而一。进行发散和收敛的方法??要通过不同的课型、题型,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思维品质。

(3)学会检索。检索是学习的手段。在信息时代学会定向检索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学习手段。教师要有计划地在每学期都要拟定些课题,让学生自己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选择资料。从纷繁的知识素材中提炼出有用信息,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运用新的教学资源,了解他人的教学成果;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在网上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进行自主学习。

(4)学会调控。调控是学习的保证。稳定的惰结与平和的心态,对学习是有利的。在自学的过程中,有时会尝到成功的喜悦。有时也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就要求学生能调整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要避免狂妄和消沉,能自己教育自己,不断进取,争做强者。要教育学生能实事求是。客观地评价自己,既了解自身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能制定目标、采取措施,不断调整心态、控制行为,使自己逐步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6、优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1)问题推进式。课堂教学是在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指导学生逐步地学会思考的方法和习惯。精心设计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起重要作用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联想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学生来说,解决问题所用的知识是已经学过的,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潜能,教师只是相机给予适当的点拨,这样做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推进式的教学基础是知识建构理论。新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它们之间有内在联系可以建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推进式的教学结构是: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

(2)启发讨论式。这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间和学生间相互研讨为主的一种教学法。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发挥各自才能和多向交流的条件,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讨论式教学.兼容其它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讨论式。以教师为主导的讨论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材料——指导讨论——归纳总结。这种方式较适合理科概念

和规律的教学,易于深入,便于把握方向和进程。以学生自学和交流为主的讨论式:布置课题、提出要求——学生自学、检索阅读——小组讨论、组间交流——教师评价、课题总结。这种方式较适合文科内容的教学,易于发挥求异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主要特征是:第一,它是建立在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和强烈内在需要的基础上的;第二,它是在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探索、检验、变革的自主活动过程中实现和完成的;第三,学习的目标不仅在于获得知识,而是去探索入的价值观、活动方式以及培养认识能力。

7、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管理策略

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教师要亲切,语言要有感染力,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激励学生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学生在课堂中既感到积极紧张,又感到轻松愉快。

(2)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从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过河,到让学生趟着石头过河。

(3)优化学校的教学管理。

(4)年级组管理。年级组长组织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帮助学生制订发展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要作为教学目标贯穿在日常教学中。各科教师要提出本学科自主学习的具体要求,并经常督促检查;年级组要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与模仿的对象。对做得好的要大力表彰,对做得差的要耐心帮助。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最近,笔者在对全市500多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抽样调查,了解到: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只占18.6%,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能力的占30.2%,基本没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占52.2%。数据让我为之一震,我们推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这么多年,我们的教学一直是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处事,学会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还是如此缓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深思,我们必须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有足够的认识,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力度和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指导,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我们教学始终不渝的目标。

一、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接纳信息,构建新知,提高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从社会发展来看:人类进入了21世纪,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要求人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并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变化。这种终身学习的要求,要求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必须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维、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指出:课程应具有发展性,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教学要立足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从教学过程来看:课堂教学是在固定班级和规定的时间内学习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或学生在课堂所学习的内容都是受到一定限制的,教师只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ap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