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小练笔提升习作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成果报告)

更新时间:2024-06-29 19: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积跬步以致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

——第三学段学生分类小练笔提升习作能力的实践研究成果

(成果报告)

目 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课题的提出?????????????????????????1 1.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种能力????????1 2.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缺乏有序的、专题的片段习作训练????????1 3.我校第三学段学生欠缺习作方法,存在习作恐惧心理 ???????1 二、概念的界定?????????????????????????2 习作能力 分类小练笔 ??????????????????????2 三、课题研究目标????????????????????????2 四、课题研究方法????????????????????????2 五、课题研究原则????????????????????????3 六、课题研究内容????????????????????????3 (一)分类小练笔的主题设置???????????????????3 1.不同文体习作法????????????????????????3 2.基础语言修辞法????????????????????????4 3.构段谋篇法??????????????????????????4 4.提升立意法??????????????????????????4 (二)分类小练笔的素材来源???????????????????5 1.现行教材???????????????????????????5 2.社会时事???????????????????????????5 3.学生习作???????????????????????????5 (三)分类小练笔的训练时机???????????????????6 1.语文课结合作业当堂练笔????????????????????6 2.利用单元回顾课迁移练笔????????????????????6 3.利用习作指导课指导练笔????????????????????6 4.利用习作评改课加强练笔????????????????????6 5.巧用可利用之机抓紧练笔????????????????????7

1

(四)分类小练笔的操作流程???????????????????7 1.搜集素材、指导练笔 ?????????????????????7 2.确定标准、及时评价 ?????????????????????8 3.当堂展示、平台推广??????????????????????9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结论??????????????????10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10 1.学生层面??????????????????????????10 (1)习作态度不再恐惧?????????????????????10 (2)习作字数从少到多?????????????????????11 (3)习作速度明显提升?????????????????????11 (4)习作能力不断提高?????????????????????11 2.教师层面??????????????????????????12 (1)提升了教师以科研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12 (2)探索了序列化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新指导方法?????????12 (3)积累了一整套行之有效可供推广的教学案例集?????????12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12 参考文献 ???????????????????????????13

积跬步以致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

——第三学段学生分类小练笔提升习作能力的实践研究成果

(成果报告)

2

摘要: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系统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种能力。在当前教材体系下,缺乏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定点序列化训练,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升缓慢。经调查,我校第三学段学生对习作存在恐惧心理,缺乏系统实用的习作方法。本课题针对调查中显示的学生习作方法的欠缺,把第三学段学生的习作能力进行分解,按不同文体习作法、基础语言修辞法、构段谋篇法和提升立意法进行归类,再根据能力训练点分设主题小练笔,结合语文教材及课内外的素材,抓住各种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大量持续的主题练笔实践,从而减轻和消除学生的习作恐惧心理,让学生踏踏实实地掌握各种习作的方法和技能,进而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习作成绩和习作能力。而教师也在研究过程中提升了以科研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并积累了大量分类小练笔的教学案例,可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第三学段 分类小练笔 习作能力 一、课题的提出

1.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习作能力”即是书面“表达交流”的重要保证,因此,本课题在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培养方面都是极为重要的。滨江区近几年也一直在开展四六年级学生的作文调研活动,可见这种能力的训练是极为必要的。

2.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缺乏有序的、专题的片段习作训练

对比旧版的人教版教材,新编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在习作训练方面缺乏系统的、循序渐进的习作能力提升式片段训练,存在习作训练点模糊、习作要求笼统化等现象,忽视了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要从句到段再到篇的基本规律,导致习作教学缺少目标性和方向。

3.我校第三学段学生欠缺习作方法,存在习作恐惧心理

经问卷调查(见附件1)发现,我校第三学段学生三分之二对习作有恐惧心理,年段之间、班级之间的习作恐惧心理也有差距。以笔者执教的这个实验班学生为例,由于前面的语文学习基础差,前两个学段未进行句段分类训练,导致学生习作能力偏差,字词句段都不过关。调查显示,本班学生害怕习作的占85.1%,恨习作的占8.5%,不怕习作的占4.3%,而爱习作的仅占2.1%。在历次的考试中,这班学生因为作文失分的概率也居高不下。而缺乏习作方法是导致学生恐惧心理

3

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学生习作能力缺乏主要体现在缺乏不同文体习作方法、基础语言修辞方法、构段谋篇方法和提升立意方法等。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提出本课题研究方案,意在针对学生的需要,设置分主题的习作方法指导,通过分类小练笔的练习,从而减轻或消除第三学段学生对习作的恐惧心理,进而提高第三学段学生的习作能力。

二、概念界定 1.习作能力

习作能力,是指学生对自己的积累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的能力。习作能力是由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构成的学习结果,其本质是知识。它可以从习作速度、习作字数、习作技巧、习作得分等多纬度进行考量。

2.分类小练笔

所谓“分类小练笔”,是指教师先将习作能力分解成若干个能力训练点,针对这些能力训练点设置小练笔的分类主题,引导学生通过每周一个主题小练笔,和课文学习的内容相结合,逐项达成习作能力训练点,从而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大量持久的小练笔实践,让学生习惯用笔表达自己的思维,消除学生对习作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2.通过指导分类小练笔的习作技巧和方法,切实提高学生习作的方法意识,并引导学生灵活、熟练地应用分类小练笔中积累的多种习作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3.通过研究和实践,使分类小练笔的主题和习作能力训练点的设置序列化、系统化,经过教学实践后能积累一系列教学案例集,为他人提供借鉴。

四、课题研究方法

1.经验总结法: 根据分类小练笔实践的案例和经验,分析概括其原理,积累相关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习作活动。

2.个案观察法:对学生个体的发展作动态的观察,包括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习作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等为主要内容。

3.测验法:通过对课题实施前后学生期末考试中的习作得分率作统计,对

4

比两组数据,看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否得到了切实的提高。

五、课题研究原则

以丁有宽的“读写结合”理论及汪潮教授的新“读写结合”理论为原则进行研究,以读带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六、课题研究内容

(一)分类小练笔的主题设置

小练笔主题的设置大多数是参考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学段中的单元习作和课后小练笔安排(见附件2),与课文的写作方法紧密衔接,并结合前期学生习作情况调查中显示的学生习作方法的缺失,将分类小练笔按习作方法归为四类:不同文体习作法、基础语言修辞法、构段谋篇法和提升立意法。每一种方法又细分为若干个主题,具体类别及主题设置介绍如下:

1.不同文体习作法

①写景类:以“风景描写”为主题,训练学生抓住主要景物及其特点按一定顺序描写的能力。

②写物类:提供“五觉法”的习作技巧,请学生应用“五觉法”来描写物品,达成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角度描写一样物品的能力。

③写人类:分为“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活动、性格特点”等六个主题,让学生学会按着提示语及其三种不同的位置来写人物的语言;仔细观察,积累和提炼准确的动词描写人物;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按顺序描写人物;通过对人物面部五官的细微动作进行描写,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根据画面和事情的进程,推想人物心理;选择能突出人物性格特点的典型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综合描写。

④叙事类:通过了解事情的三种叙述顺序:顺序、倒叙、插叙,学习用不同的叙述顺序描写同一件事;通过扩写和缩写的训练,锻炼根据需要把文章内容灵活扩写和缩写的能力;在“事情的过程描写”主题中,学会把起因、经过、结果按需要进行详略描写。

⑤议论类:通过对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三种议论形式的学习,能够灵活运用三种叙述形式,会引用相关事例、针对叙述的事件发表切中要害的议论。

5

2.基础语言修辞法

①多种修辞手法的应用:能在小练笔中应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对比等修辞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来为段落增色。

②语言的书面化:能把书面化的语言应用到习作的修改中。

③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能在练笔中熟练运用并能自如转换第一和第三人称叙述形式。

④标点符号的巧应用:了解标点符号的神奇作用,巧妙应用标点符号来表情达意,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3.构段谋篇法

①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了解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的段落结构的写法特点,能灵活专换三种总分段式写话。

②并列式:了解并列段式的特点,能用并列式结构写一种事物。

③因果式:了解“因果式结构”段式的特点,能根据需要用因果式结构写话。 ④转折式:了解转折式结构的特点,能用这样的段式结构来写话。 ⑤承接式、承上启下式:了解承接式段落的三种形式:时间承接、空间承接、逻辑联系承接,并能根据过渡句写出上下两段不同意思的内容。

⑥概括具体式:举例了解概括具体式的两种形式,并能根据需要应用到习作中。

⑦开头、结尾训练:学会用不同形式的开头和结尾为文章润色。 4.提升立意法

①借物喻人法:学习通过描写某种景物的特点,巧妙地比喻某种人物及其品格。

②托物言志法:学习通过描写物品来表达自己的心志。

③升华主题法:学习提炼一篇文章的主题并加以升华,从而提升文章的立意。

(二)分类小练笔的素材来源

分类小练笔的素材来源是一件很考验细心和创意的工作。教师需要具备一双敏锐的眼睛,去捕捉身边适合让学生用以练笔的素材,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降低小练笔的难度,达成训练的目标。

分类小练笔的素材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类:

6

1.现行教材

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拥有许多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每篇文章除了落实单元阅读目标之外,一定还有其他可供学习习作的地方。根据丁有宽的“读写结合”理论及汪潮教授的“新读写结合”理论,从读到写、读写结合是练笔的一个原则。因此,巧用教材可以让许多课文变成练笔的好素材。比如:在学完《负荆请罪》,概括完廉颇和蔺相如各自的性格特点之后,我利用《负荆请罪》课文中的插图,请学生根据文中所学的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想象当时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写一段符合他们各自性格的小练笔,这就是落实人物性格特点的一次小练笔。又如:在学习《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时,我请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并写下“我”推开门后,发现那一堆枯黄的稻草后的心理活动,这就是落实人物心理描写的一个素材了。像这样的素材不胜枚举。

2.社会时事

有时,社会热点时事要闻很能激发学生的练笔兴趣。比如在“议论方法的三种形式”这组分类小练笔主题里,教师敏锐地捕捉到了刚刚发生的余姚受台风菲特影响导致全城水淹事件,给学生提供了一篇网络评论文章《比余姚水灾更可怕的是态度轻慢》,引导学生通过读这么一篇议论文,形象地感受到了“先议后叙”、“先叙后议”、“夹叙夹议”的议论文写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以“余姚水灾”为话题,练习“先叙后议” 的评论方式。这也是很让学生乐于动笔的一种素材来源。

3.学生习作

学生习作能力的欠缺很多都暴露在平时的习作中。因此,需要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修改加工时,学生的习作便是最好的素材来源。比如:在如何提升文章立意的主题里,老师就选择了一篇学生的习作《父爱》,请全体学生会诊,讨论如何为文章加上一段话,使文章的主题升华、立意提升。这样的素材只要老师有心,总能源源不断地出现。

分类小练笔的素材还有很多,比如从网络上看到的图片、新闻等。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罗列了,老师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寻找更多适合学生练笔的素材。

(三)分类小练笔的训练时机

7

1.语文课结合作业当堂练笔

教材很多课文后面都安排了随课文练笔的内容。因此,第一种练笔时机就是在学完课文中的相关习作知识之后,及时地进行练笔。比如:《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是描写一种景物,课后就安排了一个小练笔内容:用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要写出特点来。这个练笔就可以当堂完成。

2.利用单元回顾课迁移练笔

人教版课文的编排每个单元都有回顾拓展课,回顾拓展课上都有回顾本单元课文写作特点的内容,因此,可以利用单元回顾课的时机进行练笔。比如:五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整组课文是以祖国西部的风光描写为主题,相对应,小练笔主题就设置了风景描写的主题,为学生呈现高原雪山草地和沙漠驼队等不同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抓住图片上主要景物及其特点按一定顺序描写。

3.利用习作指导课指导练笔

单元习作指导课是很好的练笔时机,可以进行段式结构的指导、修辞方法的应用、叙述顺序的选择、评论方式的训练等。也可以提前分散难点,促使习作训练点能按时完成。比如:五年级下册的课文中,人物描写是第七单元的学习重点。就可以提前把人物描写细分为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活动、性格特点等要素设置分类小练笔,一周一周地加以落实。等到学到第七单元的时候,学生就觉得描写一个人物的文章很容易。

4.利用习作评改课加强练笔

平时的习作评改课上,教师可以及时反馈学生习作中的不足,再对应地安排相应的主题练笔以提升学生习作能力。比如:针对学生习作中暴露出的“白话连篇”的现象,安排一次“语言的书面化”的主题小练笔,让学生尝试运用书面化的语言修改同学的一段“大白话”习作片段。又如:针对学生在习作中表现出缺乏文章立意提升的现状,用一篇学生的习作为例子引导学生进行修改,练习提升立意的方法等。

5.巧用可利用之机抓紧练笔

语文学习有许多边角碎料的时间是可以利用的,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会有的。”因此,教师也要抓住一些边角碎料的时间引导学生练笔。比如在议论方式的练笔时机选择上,笔者是利用班级晨会

8

谈话的时间,借和学生聊台风引发余姚水灾的事件,引出了网络评论文章《比余姚洪水更可怕的是态度轻慢》,让学生认识议论方式的三种类型并进行练笔。

以上就是分类小练笔训练的五种最常用的时机。当然,如果教师能紧凑地安排语文课堂的教学,每周腾出专门的课节进行分类小练笔也未尝不可。

(上述分类小练笔的具体内容详见附件3) (四)分类小练笔的操作流程

整个分类小练笔的操作流程,可以从下图见一端倪:

1.搜集素材、指导练笔

教师每周针对本周相应主题,去搜集相关的练笔素材,结合语文课的教学,分散到2-3节语文课时间里进行落实训练。如果小练笔主题和课文学习内容紧密相联的,就放在课的最后十五分钟左右进行练习;如果是和语文课内容无直接联系的,一般是用语文作业课的时间,教师先对该主题练笔进行指导,明确练笔要求和习作要领,学生再用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训练小练笔以达成能力目标。举一个案例做例子:

分类小练笔之《“五觉法”描写物品》教案 一、传授习作秘籍——“五觉法”

师简介:“五觉法”就是指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角度出发感知或想象一样事物,并把这些感受用有条理的语言组织成一段文字的写作方法。

二、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运用“五觉法”尝试说话

教师出示数张梅花图,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请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梅花,如:颜色、气味、姿态、触感、味觉等。

三、尝试动笔写下来

请学生把刚才说的内容按照一定顺序写下来。师巡视指导。 四、小组交流评议 1.宣布评改要求:

9

凡是片段练习中运用了五种感觉来描写的文通字顺的小练笔就给五星评价;少用一种感觉描写的减一颗星,以此类推;错字超过三个扣一颗星,病句一处扣一颗星,以此类推。

2.学生分小组,以小组长为主笔人对本组同学的习作进行评星。 五、全班展示学生五星习作片段

1.教师利用大屏幕投影展示学生的五星习作片段,组织学生评价下列小练笔好在哪里? 片段一:

远远的,我闻见了一阵阵清香。那味道中带着几分苦涩,不仔细闻却觉察不出。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片梅林。瞧!洁白如玉的、玫红淡粉的、怒放的、半张半合的、含苞待放的……放眼望去五彩缤纷、姿态百出,像是姑娘们展示着婀娜的舞姿。那是什么声音?嗡嗡嗡,嗡嗡嗡!蜜蜂采蜜呢!摘一片花瓣放进嘴里,酸中带甜,甜中带酸,别有一番滋味。摘一片花瓣捧在手心,轻轻的、柔柔的、滑滑的、细细的,像抚摸着婴儿稚嫩的脸颊。远远的,那阵清香,带着苦涩的清香,越来越远……

片段二:

春风已经拂在了人们脸上,梨花、杏花冒出了花苞。一转眼,突然看到了怒放的梅花。“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原来,梅花早就开放了。满树的红,为春天带来了喜意。那一丛丛簇拥着,争着开放。仔细一看,在枝干上,还留着几个未开放的小花苞。把耳凑近一听,还有“嗡嗡嗡”的轻响。原来是采蜜的小蜜蜂。调皮的小孩还摘下一片花瓣放在嘴里,“酸酸的!”古人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在梅花身上,扑鼻而来的是香气。怒放的梅花由内而外地散发着香气。一树梅花,香气却散放了整个院子。花瓣那么柔软,迎风飘舞着,使我流连忘返。梅花开了,冬走了,春,来了。

片段三:

是什么?在寒冬里开出一朵朵色彩鲜艳的花儿?那就是梅花!看,梅花的颜色很多样,白色,黄色,粉色,紫红色。它的形状就像一张张孩子们的脸,圆圆的。它们有的完全怒放,有的含苞待放,还有的只是个花苞儿;听,花朵里时不时地传来蜜蜂“嗡嗡”的声音,这些蜜蜂一定是被梅花的香味吸引来采蜜的;尝,轻轻地摘下一片花瓣儿,放进嘴里嚼嚼,酸酸的,还带有一点点涩;闻,梅花的香味是如此地迷人,那淡淡的清香,让人一闻就感到神清气爽,身上的烦恼统统没了;摸,用手慢慢地抚摸花的每一片花瓣,你会发现,花瓣软软的,很光滑。古人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它的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2.延伸:本次小练笔未达五星的同学也可以针对自己的不足修改好后重新交给小组长增加星数;五星级小练笔的同学回家后将片段打成电子稿发给博客管理员发表。

3.小结:今后可以将“五觉法”应用于环境、景物等的描写中。

2.确定标准、及时评价 ①评价标准

根据滨江区作文调研中评定习作等第的指导标准,整合本课题训练目标,拟对学生小练笔实行“五星级”评定标准:

五星:无错别字,无病句,卷面整洁;语言规范优美,层次清晰,构段有章法;能使用三种以上修辞手法;标点错误3处及其以下;格式正确;能力训练点完全达成。

四星:错别字3个以内,无病句,卷面整洁;语言规范优美,层次清晰,构段有章法;能使用一种以上修辞手法;标点错误4—6个;格式正确;能力训练点完全达成。

10

三星:叙述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意思连贯,病句1-2个,错别字、标点错误7—10个;格式基本正确;能力训练点基本达成。

二星:叙述条理基本清楚,语句基本通顺,病句2-3个,错别字、标点错误11—15个;格式基本正确;能力训练点基本达成。

一星:文句不通,意思说不清楚,格式不正确;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使用不懂之处多,影响阅读;写作无顺序,构段无章法;能力训练点未达成。

②评价方式

每次小练笔之后,全体学生分成七个学习小组,根据上述评价标准在组内互读互批、统一评定星级;或者交由老师评星。到期末,每位学生小练笔积累的总得星数将和单元习作成绩一起作为本学期习作能力评定的依据。

这种小组合作互助评价的形式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由于可以自评、互评、二次评价,学生都对小练笔充满期待,评价的及时反馈也让学生能及时看到自己在习作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正,对于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大有好处。

3.当堂展示、平台推广

在小练笔评价结束之后,老师将选择优秀典型的小练笔当堂进行宣读或展示,引导其他同学来评议、解析,以此来学习其成功之处,进而指点学生再对自己的小练笔进行进一步修改;课后,请五星级小练笔的作者回家将优秀小练笔打成电子稿发给班级博客管理员,借助班级博客的平台分主题进行发布和展示,以供更多的同学学习,为以后的习作积累素材资源库。(见下图)

这种及时评价、展示、推广的形式大大增强了学生的习作成就感,看到自己的小练笔作品被老师当堂宣读、在博客上发布,被同学、老师、家长们点击观看并评论鼓励,让很多学生都找到了习作的自信和兴趣。

11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结论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经过一年的分类小练笔实践,笔者发现课题的成效还是相当明显的。具体可以从学生、教师两个层面进行阐述:

1.学生层面

(1)习作态度不再恐惧

分类小练笔的特点是切入点小,操作简便,有明确的评星标准,学生学得很快,而且比较轻松就能拿到五星级的成绩,很容易培养学生的习作成就感与自信心。从下面两个表格的数据对比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表一:

第一学期各类习作成绩平均得星一览表

项目 学生 后进生丁** 中等生刘** 优秀生李** 表二:

第一学期各类习作成绩五星率一览表

项目 学生 后进生丁** 中等生刘** 优秀生李** 单元习作五星率 0% 16.7% 100% 周记五星率 17.6% 5.9% 82.4% 小练笔五星率 27.8% 50% 100% 单元习作平均星数 3.6 3.8 5 周记平均星数 3.6 3.9 4.4 小练笔平均星数 3.9 4.4 5 从上表可以看出,分类小练笔的实施让习作的后进生和中等生都尝到了习作成功的滋味,得到五星级评价的机会更多了。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对习作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从原本的恐惧到如今的习惯,从一听到要写作文就愁眉苦脸,到如今稍加思考,动起笔来就能写洋洋洒洒一篇文字。后进生王***家长的话很有代表性:“我孩子以前在家,每到写作文都会很焦虑,甚至为不知如何下笔而大发脾气。经常把作文放到最后一个作业去完成,甚至都拖到周日的晚上才开始动笔;但是一学期后,就不再看到孩子为写作文而发愁了,写起文章来也轻松多了。”数据表明,分类小练笔实施一年后,实验班学生对习作的喜爱率已经上升到29.3%,不怕习作的占68.3%,而害怕习作的只剩下2.4%,而恨习作的已经没有了。

(2)习作字数从少到多

未实施分类小练笔训练前,很多学生会有习作字数不足的现象,很难把文章写长,每次写文章,绞尽脑汁也总是干巴巴的一小块“豆腐干”,实验前的班级

12

平均习作字数在400字左右;实施分类小练笔训练之后,绝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扩写和多种修辞手法灵活运用的本领,写起文章来字数不再是问题,在六年级上学期滨江区作文调研中,实验班学生的平均习作字数已经达到698个字,增长幅度将近75%。

(3)习作速度明显提升

实施分类小练笔之前,学生习作时间需要很久,单元习作往往只能留到回家去完成,考场作文也经常有许多学生因为时间不够而没写完。实施分类小练笔一学期后,学生基本能适应当堂习作,有半数学生能在40分钟内完成一篇结构完整、文质兼美的文章;考场没写完作文的学生也基本没有了。而分类小练笔课题进行到第二个学期,在滨江区作文调研时,全体学生都能在50分钟之内完成较高质量的习作,学生整体的习作速度明显提升。

(4)习作能力不断提高

实施分类小练笔之后,实验班学生的习作成绩不断提高,从下面的表格和图示中,就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在习作方面的优秀率明显上升,而良好与合格率在逐步降低。

表一: 实验班期末考试习作等第对比表

等第 时间 优秀 良好 合格 实验前 (所占百分比) 10人(26.3%) 22人(57.9%) 6人(7.9%) 第一学期末 (所占百分比) 20人(52.6%) 16人(42.1%) 2人(5.3%) 第二学期末 (所占百分比) 29(70.7%) 11(26.8%) 1(2.4%) 表二: 实验班期末考试习作等第分布对比图

优良合优良合123实验前 第一学期末 第二学期末

在六年级上学期进行的滨江区六年级作文调研中,实验班学生也取得了平均分87.1的好成绩,居年段前列,彻底甩掉了四年级作文调研时本年段最后一名的帽子。见下表:

选项 实验前 字数 401 卷面等第 2.1 格式等第 1.8 结构等第 1.9 选材等第 2.2 语言等第 2.3 情感等第 1.4 标点错误个数 1.2 错别字个数 2.1 病句数 0.9 得分 82.2 13

实验后 698 1.5 1.1 1.3 1.5 1.6 1.2 0.2 1.2 0.07 87.1 从分析表的数据上看出,实验班学生的习作能力指标都比实验前有了长足的进步。由此可见,分类小练笔实实在在提升了实验班学生的习作能力。

2.教师层面

(1)提升了教师以科研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本课题完全是教师基于教学中发现的实际问题,因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需求而提出的科研课题,从教学中来,为教学服务。此课题的成功实践,鼓舞了教师“以科研带动教学”的信心,提升了教师以科研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让今后“以科研服务教学”成为可能。

(2)探索了序列化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新指导方法

“如何在现有教材体系下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本课题针对这个问题,探索出一套序列化的习作能力指导新法。此方法自成一体,紧密配合教材,切入点小,操作性强,占时量少,成效明显,可供借鉴。其中的主题训练既可单独使用,也可成套应用,灵活性强,一线教师可以从中举一反三,具有很大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3)积累了一整套行之有效可供推广的教学案例集

本课题的实践积累了一整套教学案例集,每一篇教学案例都有明确的能力训练点、具体的操作流程、可选用的小练笔素材及学生的优秀小练笔作品选,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点的具体指导方案。既可照样操作,也可以举一反三,自己寻找和开发同类的素材为小练笔内容。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了行之有效、可供推广的资源。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

综上所述,分类小练笔课题的实践能让学生减少习作恐惧心理、掌握习作的技巧、增多习作字数、提升习作速度和质量,学生的习作能力在这一步一个脚印的小练笔训练中得以稳步提升。教师也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提升了科研意识,锻炼了科研能力,探索出序列化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新方法,积累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可供推广的教学案例集,为其他学校和老师的习作教学提供了借鉴。积跬步以致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希望这样的教学实践能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得到成长和提升。

参考文献

14

[1] 王海燕. 浅谈小学生练笔[J]. 学周刊. 2013(27)

[2] 夏迎春. 总把新桃换旧符——作文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J]. 华章. 2013(25)

[3] 王美缘. “写”出语文课的精彩——“阅读教学中小练笔的有效性”研究[J]. 快乐阅读. 2013(24)

[4] 张兰静. 运用小练笔,提高学生写作能力[J].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3(Z3)

15

附件1:杭州江南实验学校小学第三学段学生习作情况问卷调查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很想知道你们习作方面的情况。开展这次调查问卷活动,是想在了解你们现状的情况下,有效地帮助你们。希望你们认真填写,怎么想就怎么填,无论答案怎样,都不会对你有任何影响,请放心地填写吧!

请在每个问题后面选择一个答案,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你对习作的态度是 ( )

○1 喜欢 ○2不怕 ○3害怕 ○4 痛恨 你主动地写过日记吗 ( )

○1 经常主动地写 ○2 有时主动地写 ○3 不主动地写 ○4 被迫写 你想提高写作能力吗 ( )

○1 非常想 ○2 有点想 ○3 不想 你写作文遇到最大的困难是( )

○1 不会观察 ○2 无话可写 ○3 语言贫乏 ○4 缺乏想象力 ○5 缺少布局谋篇的技巧 ○6 不会选材、立意肤浅 ○7其他__________ 2.你希望老师在作文课上( )

○1 教作文的方法 ○2 交流同学的作文 ○3 评讲同学的作文 3.你认为一篇好作文最基本的要求是( )

○1 说真话,抒真情 ○2 用词准确,语句通顺 ○3 围绕题目写,不跑题 ○4想象丰富,有新意

4.你写作文喜欢( )

○1 按老师的要求写 ○2 按题目要求写 ○3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5.你擅长写( )

○1 写真实的事和人 ○2 想象作文 ○3 童话故事 ○4 应用文 请把你的真实想法经过选择在下面的选项前小圆圈内里打√。 1.我对语文老师上的作文课: ○1 一点兴趣也没有; ○2 很感兴趣; ○3 表扬我,就有兴趣 ;

16

○4 批评我,就没兴趣; ○5 读我的作文,我就有兴趣; ○6不读我的作文,就没有兴趣; ○7讲得好,就有兴趣; ○8 讲得不好,就没有兴趣; ○9讲得有趣,我就喜欢; ○10 讲得没趣,我就不喜欢;

2. 我这学期想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我希望: ○1 上作文课专心听讲;

○2 报名上一个好的作文兴趣班 ; ○3 多读课外书; ○4 多写日记;

○5多向老师,同学请教;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2013年2月20日,为了解江南实验学校第三学段学生的习作心理,我们在本校五六年级学生中开展了初期调查问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认真填写了问卷。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不太喜欢作文,甚至害怕作文,认为作文太难,无话可说,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对习作持中立态度,既不喜欢,也不讨厌,或者是老师读了自己的作文就喜欢,遇到好写的才喜欢,只有几个学生喜欢写作文,当然,他们也是班级里成绩优秀的学生。总体来说,学生对习作训练持不欢迎态度。形成这些心理反应的因素,当然是方方面面的。可是,归纳起来,就是习作训练难度大、要求和题目往往不和他们的心意、没有可供依据的方法,无从下手,导致作文分数很低,学生缺乏习作自信,长期以来,畏惧的情绪就产生了。

那么,学生的习作方法缺失在哪里呢?从调查结果来看,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

1、语文基础能力薄弱,规范优美的书面语和标点符号等的应用能力弱。 2、缺少习作的构段和谋篇的方法,常常随心所欲,把文章写成流水账。 3、缺乏对文章立意的深入思考,习作显得肤浅直白。

17

4、缺少针对不同文体的不同习作方法,写景、写人、叙事、说明、议论等各类文章写得都差不多。 策略调整:

针对第三学段学生对习作的恐惧心理,想要提升习作能力首先是要消除孩子的畏惧心理,适当降低习作的难度,针对学生习作方法的欠缺给予不同文体习作方法、基础语言修辞方法、构段谋篇方法、提升立意方法的细致指导,及时选择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练笔,要求少,字数有一两段话即可。引导学生发现习作的乐趣,树立自信,然后再根据要求习作,逐步推进,鼓励,及时交流和发布学生的优秀练笔就是很好的办法,这样才能起到激励带动、帮助指导的作用。

18

附件二: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学段单元习作和课后小练笔一览表

五上 单元习作内容 1 2 3 4 6 课后小练笔 你和书的故事;采访身边爱读书的人;“记一次辩论”《走遍天下书为侣》:假如你独自旅行,你会带上什么东西呢?仿照课文,写一写你自己的(三个话题选一)。 想法。 二十年后回故乡 说明文:介绍一种物品 一件事的启示;座右铭对自己的启发或帮助(二选一)。 与父母沟通交流 无 《鲸》:根据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 《落花生》: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地震中的父与子》: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感受吗?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无 无 7 8 1 2 3 4 5 7 8 写读后感 写一个场景;写一个梗概(二选一)。 写一封信 看图写足球赛;童年趣事(二选一)。 竞选发言稿、联欢会发言稿(二选一)。 一件令你感动的事 缩写《草船借箭》、《金色的鱼钩》或其他文章。 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把本学期中学习的表达方法运用到自由习作中。 五下 单元习作内容 课内小练笔 《白杨》: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古诗词三首》:从本课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短文。 无 《再见了,亲人》:从课文中挑选一件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所做的事,展开想象,再写下来。 无 无 《威尼斯的小艇》:用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要写出特点来。 六上 单元习作内容 课内小练笔 19

1 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写写它们眼中的世界;《草虫的村落》:请你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选取生活中的几种音响展开想象;暑假里的一件事(三选一)。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或写一篇爱国文章的读后感。 无 2 3 4 5 7 8 写写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穷人》: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穷人》。写后和同学交流。 心理活动等。 写建议书,或写漫画作文。 用一两件事介绍小伙伴,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动物的故事;说服爸爸不要打鸟;看图作文鸭妈妈求救(三选一)。 无 无 《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写一写你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无 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在习作中运用课文中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 六下 单元习作内容 1 难忘的“第一次”;选择一个使你有所感触的事物写一写,要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你的感悟;漫画《假文盲》(三选一)。 我的理想 写写自己经历的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读了《鲁滨孙漂流记》的感想。 不限内容,自由表达。 建议编自己的习作选。 课内小练笔 无 2 3 4 5

将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一篇习作。 无 无 《凡卡》:把本课与《卖火柴的小女孩》对比读一读,看看从中能体会到些什么。写几句话,分别赠给两位小主人公。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0

附件3:分类小练笔主题设置汇总表

第一学期 方法 类别 主题 能力训练点 训练材料 1、看一张高原雪山草地的图片,抓住主要景物及其特点,按一定顺序进行描写。 2、《威尼斯的小艇》课后小练笔:用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要写出特点来。 训练时机 1、在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热爱大自然”课文学完之后,进行回顾单元主题时进行拓展迁移小练笔。 2、学完《威尼斯的小艇》后,按要求选择家乡的某处景或物,进行练笔。 1、 学完《梅花魂》一课后,引导学生用“五觉法”写梅花。 2-3、利用练习课的空余时间进行练笔。 1、 学完《冬阳·童年·骆驼队》之后,利用作业课时间进行拓展练笔。 2、 学到《清平乐·村居》时,结合想象白发老夫妇在聊些什么,进行提示语的三种不同位置的应用练笔。 陶泥美术课后,利用作业课时间进行练笔。 利用语文作业课时间进行练笔。 写 景 风景描写 抓住主要景物及其特点按一定顺序描写 不 同 文 体 习 作 法 写 “五觉”法描写物 品 物 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角度描写一样物品 1、 提供梅花的八张图片,引导用“五觉法”写梅花。 2、 提供苹果的四张图片,引导用“五觉法”写苹果。 3、 滚动播放小溪的14张图片,引导用“五觉法”写小溪。 1、 了解提示语的作用及其三种不同的位置。尝试用三种不同位置的提示语来改写《冬阳·童年·骆驼队》第6-9段。 2、 尝试用三种不同位置的提示语想象描写《清平乐·村居》中白发老夫妇的闲聊内容。 写 人 人物描写(一)——语言 按着提示语及其三种不同的位置来写人物的语言 人物描写(二)——动作 人物描写(三)——外貌 仔细观察,积累和提炼准确的动词描写人物 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按顺序描写 引导学生回忆美术课上做陶泥的各种动作,用上五个以上不同的动词来描写自己做陶泥的过程。 师读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外貌描写片段,让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外貌特点,如果不抓住人物的典型特 21

点进行描写,就无法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甚至会闹出笑话。再请学生找到自己的一个好朋友,尝试抓住对方的外貌特点进行练笔。 1、出示《城南旧事》中小英子追问父母什么是贼的一段对话,请学生想象当时人物的各种不同表情,用补充提示语的方式进行描写练笔。 2、想象《杨氏之子》中人物当时说话的神态,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1、在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的课堂上,为更好地感悟人物形象,补充了一段《城南旧事》中小英子追问父母什么是贼的对话,再结合神态描写的要求进行练笔。 2、学完《杨氏之子》,进行口头翻译时,请学生补充想象人物当时说话的神态并练笔。 1、 在学习《晏子使楚》时,为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人物形象,穿插安排想象人物心理活动的小练笔。 2、 学习《别饿坏了那匹马》的课堂上当堂练笔。 3、 学完《最后一头战象》时进行拓展练笔。 4、 在某次早读课后,进行练笔。 1、利用语文练习课的空余时间进行练笔。 2、学完《负荆请罪》之后,概括完廉颇和蔺相如各自的性格特点之后,再请学生看插图进行小练笔。 人物描写(四)——神态 通过对人物面部五官的细微动作进行描写,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 人物描写(五)——心理活动 根据画面和事情的进程,推想人物心理 1、 《晏子使楚》第四段最后一句“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请联系上下文,扩写楚王当时的心理活动,写不少于150字的片段。 2、 在学习《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时,想象“我”推开门后,发现那一堆枯黄的稻草后的心理活动。 3、 《最后一头战象》课后小练笔: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4、 抓住某次教师早读课抽查背诵的事情契机,让学生描写自己的心理活动。 1、老师读了一段自己描写本班某位同学的文字,让同学们猜猜他是谁?再请兴致勃勃的同学们自由挑选一个同学,不出现同学的名字、身份等信息,只通过符合他的性格特点的典型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2、利用《负荆请罪》课文中的插图,抓住廉颇和蔺相如人物描写(六)——性格特点 选择能突出人物性格特点的典型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综合描写 22

的性格特点,想象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写一段符合他们各自性格的小练笔。 3、《穷人》课后小练笔: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穷人》。写的时候要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事情的叙述顺序:用不同的叙述顺序描写顺序、倒叙、插叙 同一件事 3、学完《穷人》之后,按要求进行小练笔。 结合课文《开国大典》《十六年前的回忆》《凡卡》利用习作指导课的时间进行练笔。 了解顺序、倒叙、插叙的表达特点及作用。 尝试把自己一篇顺叙的习作改成倒叙和插叙的形式。 1、理解三种缩写的方法:合并、缩略和改变叙述方式。尝试缩写《草船借箭》。 2、《古诗词三首》课后小练笔:从本课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扩写成一篇短文。 3、《再见了,亲人》课后小练笔:从课文中挑选一件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所做的事,展开想象,再写下来。 教师出示一篇只有起因、经过、结果三句话的文章《分享快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文章进行详略处理描写,重点突出分享的过程描写。 1、 学习网络新闻报道《比余姚洪水更可怕的是态度轻慢》,领会“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的评论方法。学习这种方法,写写自己对“余姚洪水”的事件概括及评论。 2、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请根据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试着用一句话概1、利用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课,按要求进行缩写。 2、在《古诗词三首》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扩写。 3、学完《再见了,亲人》之后,利用作业课时间展开小练笔扩写。 利用语文作文讲评课时间进行练笔。 1、单独的作业课时间,并结合指导做“剪报评论本”。 2、学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在作业课时进行拓展练笔。 叙 事 扩写和缩写 根据需要把文章内容灵活扩写和缩写 起因、经过、结果按需事情的过程描写 要进行详略描写 议 论 先叙后议 针对叙述的事件发表切中要害的议论 先议后叙 先发表个人观点再引用利用单元回顾课的时间进行概括和 23

相关事例叙述 括评论本单元中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再分别例举具体的人和事情。 请试着用这种方法评论一下《唯一的听众》这一课中不同的人对“我”学拉小提琴的态度。 第二学期 训练材料 评论的小练笔。 结合《唯一的听众》这课教学,进行当堂小练笔。 训练时机 1、 在《山中访友》学完之后总结文章写法时进行拓展写话。 2、 结合《草虫的村落》课文的教学进行课内小练笔。 3、 结合第一单元的习作要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习作”进行训练写话。 1、 利用语文练习课的空余时间进行赏析。 2、利用作文讲评课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修改和练笔。 学完《鲸》后,利用作业课时间进行指导和练笔。 1-2、学习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趣味语文”时结合展开练习。 3、利用习作讲评课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出更为贴切的情感。 夹叙夹议 边叙述边议论 主题 能力训练点 多种修辞手法的应用 1、 从老师提供的几幅大自然的图片中任选一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应用比喻、拟人、排比、2、 《草虫的村落》课后小练笔:请你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夸张、反问、设问、对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比等修辞方法,展开联3、 用多种修辞方法为一段话润色。 想和想象来为段落增色 基 础 1、 欣赏对比两段意思相同,但表达方式和效果完全不同的短语 把书面化的语言应用到文,体会书面化语言的运用对写好文章的重要作用。 言 语言的书面化 习作修改中 2、尝试用书面化的语言修改同学的一段“大白话”习作片段。 修 辞 法 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熟练运用并能自如转换《鲸》课后小练笔:根据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以“鲸称叙述 第一和第三人称叙述 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 1、 学习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趣味语文”中的故事《书法家妙断<凉州词>》。 2、 尝试用不同的加标点方法,让同样的一句话有完全相反的意思。 尝试用不同的标点符号来修改自己的习作。 标点符号的巧应用 巧妙应用标点符号表情达意 24

——蒋子涵

第三次练习:“五觉法”写小溪

优秀小练笔:

“叮叮咚咚、叮叮咚咚……”听,那是小溪解冻的声音,循声寻去,空气异常清鲜,瞧,欢快的小溪奔腾着,时不时跳出一些小鱼儿,令人感到了一个有生命的小溪。忽然,溪水平静下来,不一会儿,便静如一面镜子,透过清澈的溪水,水下的事物全都展现在眼前。小鱼小虾在玩耍,时而还游过一群群蝌蚪,好热闹啊!我情不自禁地沾了一点儿水,吸入嘴中,甜甜的,又带点儿清香。手指触到溪水,凉凉的、爽爽的。小溪真是欢快、清澈、又有生命力啊!它给我留下了一个永恒的印象。

35

——洪悠恋

“沙沙沙”我随着声音向林中走去。声音越来越响了,渐渐的,一条小溪映入我的眼睛。 小溪像个调皮的孩子,时而缓,时而急,时而平静得像只兔子,时而凶猛的像只老虎……小溪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的游来游去。溪边可以看见有些旅客在一边钓鱼一边说话,有些旅客正在拍照,还有些旅客拿起自己的画夹,正在写生呢!走着走着,我的嘴巴有些渴了,轻轻捧起一些溪水放入口中,一股甘甜可口、清凉的感觉立即涌入我的全身,非常解渴。 深吸一口气,乡村里的新鲜空气被吸入鼻中,会让你情不自禁地再吸一口气,这种感觉美妙极了。把手伸进水中,你的第一感觉一定是冰凉,有时候幸运的话,还会有小鱼来“亲吻”你,有种痒痒的、麻麻的感觉!

——蒋子涵

听,那是谁在唱歌,微微的还有一些羞涩,时而欢快,时而轻松。那些可爱的音符在石间跳跃、穿梭。走近一看,啊,那是一条蜿蜒在山间的小溪。它的水时那么地清,倒映着蓝蓝的天,绿绿的树。它就像一张画纸,而大自然就是画家。小溪从来没有“发怒”的时候,它给我们的印象总是慢慢地流,静静地淌。走到了小溪一旁,把手伸进去,冰凉的感觉立刻涌上了心头。你可以在小溪里捧一碗水送到嘴边,冰凉中带有一丝甜甜的味道,一直溶到心里。

——邹南

分类小练笔主题: 人物描写(一)——语言

★能力训练点:按着提示语及其三种不同的位置来写人物的语言 第一次练笔:

一、教师介绍提示语的三种不同位置及书写格式:

小英子( )地说:“……。” “……。”小英子( )地说。 “……,”小英子( )地说,“……。”

36

二、尝试用三种不同位置的提示语来改写《冬阳·童年·骆驼队》第6-9段。 1、出示原文:

“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狼听见铃 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不是的,爸!它们软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 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 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2、请学生观察上面这段文字的特点:这部分内容的第二段是用了第三人称转述形式,第三段的一大段文字都是写在一起的,显得有些单调。请学生发挥想象,把这两段话改写成用不同位置的提示语引导的对话,当然也可以灵活运用不出现提示语的对话形式。 3、学生独立练笔。 三、小组合作评改

1、小组合作,按五星级要求评改组员的小练笔,要求:灵活运用三种不同位置的提示语及无提示语编写对话。 2、各组推荐五星级小练笔,当堂讲评。

3、请未得到五星级评价的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小练笔,争取达到五星。 优秀小练笔: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连忙说:“骆驼很怕狼,所以戴上了……”

爸爸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充满好奇心的我给打断了:“为什么骆驼要怕狼呢?”

“因为狼会把骆驼吃掉呀!”爸爸一边说着还一边装成大灰狼吓我,“但骆驼戴了铃铛狼就不敢侵犯了。”

“咯咯咯!”我被爸爸的动作给逗笑了,“那可不一定。” “那还会是什么使骆驼带上铃铛呢?”

我装成平日里大人思考时的表情——用手摸着自己的下巴,道:“也许是那些人耐不住寂

37

寞,才给骆驼戴了铃铛。”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张正非

小英子看见铛铛的驼铃,却不知道它是做什么的,便好奇地问爸爸:“骆驼脖子底下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

“骆驼怕狼啊,它听见铃铛声就不敢侵犯了。”爸爸回答道。 “狼怕铃铛吗?”

“对呀,这样狼就知道旁边有人了啊。”

“可我觉得不是这样的,爸,”小英子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一定是长途旅程太寂寞,增加一些情趣吧!”

爸爸轻轻抚摸着小英子的头,笑着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王睿琪

英子好奇地问道:“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

“因为骆驼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了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呗!”爸爸笑着说。 “不对,不对,爸!他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小英子想了想说,“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的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路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洪悠恋

第二次练笔:

尝试用三种不同位置的提示语想象描写《清平乐·村居》中白发老夫妇的闲聊内容。

38

优秀小练笔:

春天到了,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荷叶,覆盖在清清的小河上,老爷爷一家就住在这个安静的村庄里。

老爷爷倒上一杯小酒,用地道的南方口音说:“哎,老伴儿啊,我们都一把年纪了,我们那三个儿子以后谁管啊?”

“老头子,我们的儿子们都长大了呀,”老奶奶说,“你看,他们都能分担家务了,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小儿子趴在地上剥莲蓬,我真欣慰啊!” “的确如此啊!儿子们也都懂事了,我也不用操心啦!”老爷爷抚摸着他那白得不能再白的胡子。

老爷爷和老奶奶看着窗外一片葱茏的景象,开心地笑了。

—— 姜楠

清澈的小溪前面,碧绿碧绿的草地环绕着那座低矮的小茅屋,那么和谐,那么令人向往。小茅屋里,一位老翁一位老妇正在用带有醉意的南方口音聊天,谈着家事。

“在家的儿子们真是长大了啊!”老翁笑着对老妇说。“是啊,”老妇开心地说,“你看咱家老大,都学会除草啦!整天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里干活,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太阳不怕风雨,我都心疼死他了!”

老翁忙点头称是,说:“你看咱家二娃,也长大了,也知道帮咱做事了,看他,都在编鸡笼了,不像以前那样不懂事了。”

老翁老妇笑开了花,突然听到墙角边传来“悉悉”的声音,他们到窗外一看,原来是可爱的小儿在布剥着莲蓬。

——邹南

3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a6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