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育的理论基础

更新时间:2024-06-20 12: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幼儿体育的理论基础

一、体育的界定

1.定义:

A.体育是身体的教育。

B.体育是通过身体对人进行的教育。

C.体育是通过大的基本的肌肉活动和中枢神经的活动对一般教育作出贡献的就是体育。

2.学校(幼儿园)体育的内涵:

A.从社会指定的、受教育者的角度: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的对他人施加影响、使其发生改变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幼儿园体育)

B.从活动借助的媒体和活动方式的角度: 体育的教育价值是通过身体运动来实现的。

C.从课程内部结构的角度:体育活动是教育活动的一种方式,是教育目标的具体组成之一。

D.从学校体育的教育价值角度:体育是包括身体及身体运动教育在内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或个人潜在价值全面提升和展现的教育。

总的来说,学校、幼儿园体育既是对受教育者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特殊领域,又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手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相关内容:

健康教育的目标: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内容与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观、乐观、合作的态度。

指导要点: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二、体质和身体素质

1.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即人体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是人的一切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

——包括体格、体能、人体适应能力、心理状态

体格: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发展状况。主要包括人体生长发育的水平、体型和身体姿势。

体能:人体在从事身体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过程。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是指那些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身体活动的技能、如:走、跑、跳跃、投掷、攀登、钻爬等基本动作。

人体适应能力:人体在适应内外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对环境条件及其变化的适应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心理状态:人的情绪、意志、个性等心理特征。(心理状态良好的标准:良好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开朗的个性等)

2.身体素质是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 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性、灵敏性等五个方面,提高身体素质实质上是增强身体有关器官系统功能的过程。

力量:反映了肌肉活动时收缩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肌肉组织本身的机能状态。

耐力:反映肌肉活动所能持续时间的长短,主要依赖于心肺系统的持久功能。

速度:反映肌肉收缩于放松交替的快慢程度,主要是与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有关。

柔韧性:反映跨关节的肌肉、韧带、肌腱的伸展性,一定程度上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支配。

灵敏性:体现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调节功能。

三、幼儿园体育教学

1.教学:在专门教育机构专门场所之中,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由此给幼儿园体育教学下定义:在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之间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可以说,幼儿园体育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

2.幼儿园体育教学的要素:

教学活动为谁而组织?

为什么要组织这个教学活动?

教学目的凭借什么去完成?

教师怎样根据并运用课程教材来使幼儿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的目的?

教学环境(时空条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信息交流情况如何?(寡效)

教学活动中谁在指导幼儿学习?

第二章 幼儿园体育的意义和任务

一、幼儿园体育的意义

1.促进幼儿生长发育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体的生长发育有赖于身体的新陈代谢活动的水平。如果说营养提供了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基础,卫生吓安全措施提供了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保障,体育活动则是通过人体自身的运动,提高了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人体的生长发育。

2.发展体能,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身体素质的发展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但不可否认体育锻炼是其中最积极的因素之一。通过科学、系统、持之以恒锻炼的儿童吓只有随机的一般身体活动经历的同龄儿童相比,后者在气候多变、疾病流行以及突然改变生活条件吓规律的情况下更容易感到身体不适甚至患病。经常锻炼的幼儿还能够经常接触户外的新鲜空气和阳光,并能够有机会接受稍热、稍冷,或有风天气的锻炼,当然会对环境有比前者更强的适应力,患病率会比前者更低。身体的自我感觉良好,参与活动的精力会更旺盛,情绪也会更积极、更稳定。

3.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社会化进程

体育活动的过程,无论是学习运动技术、进行游戏或比赛还是纯粹地锻炼身体,都需要付出体力和一定的意志努力。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下的体育锻炼,教师会采用各种方法鼓励和监督孩子尽力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些过程对培养幼儿积极稳定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力都会产生一定积极性。同时,在幼儿园集体体育活动中,幼儿需要服从教师

的要求,遵守纪律和规则,学会平等、友好地竞争,发展团队精神和与人分享的心向。这些挑战和经验,也都必然会对幼儿的社会化进程产生影响。

4.支持智力的发展

体育活动能够加快血液循环,为脑和神经系统的有效工作以及良好发育提供更充分的能量和营养; 而脑和神经系统的有效工作为智力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体育学习过程中大量的智力挑战,在激发幼儿智力活动的同时也发展了幼儿从事智力活动的能力。

案例分析:

体育游戏《狡猾的狐狸》——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耐力、对信号的反应力;培养镇静、勇敢、克制等品质。

附:

山沟里的狼(4岁以上)

功能:

(1)发展奔跑、跳跃和捕捉、躲闪能力。

在游戏中,跨沟幼儿要在快速奔跑中观察“狼”和同伴的位置,分析其动向,及时抓住防守空隙,快速、果断地跨沟。跨越时既要躲闪“狼”,又要注意起跨点不要和同伴相撞,一心要三用。如被“狼”盯住,要密切注视“狼”,分析其动态,主动采取快速转向奔跑等方法摆脱“狼”的拦截。与“狼”周旋要有韧性与耐心,并力求与同伴配合。“狼”要站好位置,密切注视所有跨沟人。当跨沟人蜂拥而来时,能冷静沉着地观察,选准捕捉目标,果断行事,注意范围要大,能分清主次,兼顾主次。盯住一个对手时要能敏锐地觉察对手的意图,不为其所骗,还要做到人变我变,反应迅速。抓人时既要顾人,又要顾已,注意脚不出“沟”。游戏中双方注意既要高度集中又要迅速转移。此游戏双方所能运用的对抗动作和谋略很多, 给幼儿运动智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经常做此游戏对幼儿动作、智慧和意志的发展都会有很好的作用。

(2)能培养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与诚实的品德。

玩法:有两名幼儿当“狼”,站在“山沟”里。其余幼儿站在起跑线后为跨沟人。游戏开始后,跨沟幼儿齐说:“小朋友,练跨跳,不怕沟深狼拦道。要灵巧,多动脑,跨过山沟哈哈笑!”说完同时跑向山沟,设法躲过“狼”的拦截,跨过“山沟”。如被“狼”触及身体或脚踩进“山沟”,应退出游戏。待所有幼儿都跑到终点线时,游戏结束。

规则:

(1) 跨沟人不准踏入“沟”内,“狼”不准踩出“沟”。

(2)不准推拉或用力拍打对手。

体育游戏《老鹰捉小鸡》——培养小朋友遵守规则、团结互助等道德品质以及意志性格。

案例:幼儿期“智能球”运动处方——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课题组

理论依据:大脑“交叉控制”人体两侧肢体的生理机制;两侧肢体活动与神经系统发育(大脑皮层复杂功能)存在交互作用。

运动处方: 以“智能球”为活动器材, 通过体育活动使幼儿身体两侧肢体灵活协调、促进脑发育、改善双手活动能力,以达到全面均衡地发展智力潜能。

活动内容:地面活动(双手接球、倒球、接掷地反弹球、左右手交替拍球、手心手背轮换拍球、站圈内自转拍球);桌面活动(双手绕圈磨球、左右手推球、接掷桌反弹球、侧体推球、双手对推球);游戏活动(赶小猪、推球打老狼快乐保龄球、运球接力赛、射门比赛)

实验时间:1997年5月2日——1997年6月28日

效果:对实验班62名6岁幼儿智力测验统计, z值大于2.58, 在0.01显著性水平之上,说明“智能球”对幼儿智力水平提高有显著效果。

理解:什么是体育学习?

界定:身体学习是在身体运动中进行的学习。(教育与学习一致)幼儿学习身体运动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实践着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和态度学习三大类;科学、审美和社会学习三大类;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三大类关系。

二、幼儿园体育的目的:

幼儿园体育价值观:“健身为主、全面发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幼儿体育理论:

(一)侧重强调杜会发展需求的体育理论

“准备性体育”理论的核心在于特别强调:通过体育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是为未来参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好准备。在我国学校体育的理论体系中,长期以来一直都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在为国家准备劳动力和兵力方面的作用。在大、中、小学校的体育课、 运动会的队列行进时经常使用的“锻炼身体、 保卫祖国,锻炼身体、建设祖国”等口号,就是这种理论在实践层面的具体体现。当然,仔细翻阅历史文献,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国家的管理者,都会不同程度地关注和强调体育的这一功能。因为任何人

类的群体如果还面临生存必需品的生产、基本安全维护和基本利益不受侵犯的问题,那么强调群体内成员进行准备性体育就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只要认真注意有关体育的历史文献, 体育、 特别是学校体育的大发展,也总是与战争的问题紧密相连的。到目前为止,我们从各级学校,甚至幼儿园学生的队形队列练习中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军事体育的痕迹。

(二)侧重强调学科系统性的体育理论

“运动文化体育”理论的核心在于特别强调继承和发展人类在体育学科中的文化积累。 不断通过选拔和培养专业体育人才, 以探求人类在体育方面的未知潜能和不断开拓、不断提高和完善各种运动技巧体系,也是持有此种价值观念的体育工作者的主要追求。在前苏联的学校体制中,就有为培养年幼的“天才儿童”而专门开办的体育学校。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也都设有类似的教育机构,只不过有的国家是以俱乐部或其他各种名目的私立运动教练场所的方式来操作的。在我国,以往主要通过国家主办的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来进行各种培训,而现在,则已经逐步开始和世界接轨。即使是在幼儿园, 目前也已经出现明确对外承诺的含体育专业训练性质的整体性特色课程或“兴趣班”性质的所谓课外学习课程。另外,在普通课程的体育教学中,强调动作的规范性胜于关注动作的实用性和做动作的快乐体验,也属于同一类现象:即都是强调体育文化发展功能的观念在实践层面的具体体现。

(三)侧重强调支持个人生存适应的体育理论

无论从个体的角度,还是从类或群体的角度,强调对人本身的生存发展质量给予关怀的呼声显然正在日益强大。尽管信奉人文关怀的人们所真正面临和已经开始思考的问题各不相同,但其中有一点却肯定是相似的,即他们都共同意识到了:人固然不能不关怀自己赖以生存的国家或社会,人也固然不能不关怀自己创造的文化的发展,但人作为人,不能失却了自我,不能忘记了对自己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怀!

1.体力主义体育理论

日本民族历来都是特别强调生存适应的价值的。所以,在日本人教育和体育中,特别被重视的不是发展运动的动作技巧,而是发展真实的生存适应意识和能力。对此,日本人自己有一个概念,那就是“体力”,体力又有行动体力和防卫体力之分,防卫体力即抵抗各种打击的能力。在防卫体力这一概念之下还可以再细分为抵抗生理打击的能力和抵抗心理打击的能力。 提出并特别强调这一理论的重要性的缘由在于: 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直接导致人的潜能的不断退化和本能的不断丧失,而提出体力主义体育理论的目的也就在于扼制退化状态的继续发展。

2.自然主义体育理论

自然主义体育观念起码应该有两种形态。 第一种形态着重注意利用自然环境的力量。在早年生产力还比较低下的社会生态状况下,体育的功能主要通过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和原始游戏娱乐活动来实现。特别是由于在当时那种状态下,人们的生活与自然非常接近,自然的生态环境本身就给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的生存适应

能力的机会。当今,学校体育工作者开始逐步认识到现代化的优裕生活可能使人们远离自然,进而又认识到在构建现代化生活的同时,还需要尽可能地保留自然环境恩赐给人类的锻炼机会,如爬树、跳沟、在横倒原木上行走、爬坡、攀岩、在粗糙或高低不平的地面赤足行走、在寒冷的天气穿着很少的衣服等。第二种形态着重注意利用社会文化的力量。在当今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生态状况下,体育的功能主要通过现代体育文化的享用活动来实现。人们开着汽车到达体育锻炼中心,然后却进人运动场顶着烈日、或寒风赤足在人造的沙池里打球;或在室内利用登山机、划船机和跑步机等各种现代化的器械来代替真正的登山、划船和跑步。不管这种锻炼还有什么价值方面的问题可以探讨,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反思焦点是:我们在学校(幼儿园)进行体育工作的目的是否应该更多地包含帮助儿童认识体育的乐趣和对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以使儿童在离开学校(幼儿园)之后(在放学后和在毕业后),能够自觉自愿地投身到社会体育文化生活中去。

3.生活体育理论

生活体育理论基本上可以说是来自美国学者杜威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的理论。这种理论反对脱离儿童生活需要的系统体育知识技能传授,强调要按照儿童的现实生活需要来组织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如:如何解决现代交通中的自我安全维护问题;如何解决在战争和自然灾害中逃生和生存的自救问题;如何解决日常游戏和体育活动中的危险防范问题等。在我国近现代学前教育发展历史上,陈鹤琴先生便是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大力倡导这种观念的先驱者之一。

4.小集团学习理论

小集团学习理论的提出, 主要与教育界对近现代学校道德教育迷失现象的反思有关。在过度张扬关注个人需要的大潮涨落之后,人们再次深切地体验到理解共同生存意义的重要性,教育也再次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应该关注儿童如何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在这一大的教育观念转变的背景之下,学校体育工作者也开始关注如何挖掘和利用体育促进人的社会性发展的潜在优势。让儿童有更多机会在参与集体体育活动中学习如何共同生活、共同发展。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教师往往需要将自己也摆到与儿童同等的位置,使小团体中问题的解决,更多地依靠共识而不是更多地依靠权威。

5.快乐体育理论

快乐体育理论,应该说主要来自对“不快乐体育”现实的反省。体育从原始混沌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分化出来,与生产劳动等其他活动相对,原本主要是因为这种活动强调的是从活动本身获得直接的快乐。所以,体育活动在本质上更应该属于游戏活动。人们现在提出快乐体育的思考主要是因为:不快乐的体育,丧失了体育原本最重要的价值;不快乐的体育, 丧失了对儿童的吸引力; 不快乐的又是强制参与的体育,压抑了积极的、建设性的人格的成长,培育了畸形的、消极的、反抗性的人格。所以,学校体育工作者希望通过反思和改革恢复和发扬体育的快乐特性。

6.淬砺性体育理论

淬砺性体育理论的提出应该是对“‘快乐童年’的反思误解”的再反思的结果。特别是由于现代社会在发展的进程中,几乎都经历了一个从强迫的磨难性生活逐步走出来的历史阶段;对强迫性磨难的恐惧造成了无限追求舒适享乐的“矫枉过正”的另一历史阶段;下一阶段自然也就是从认识“无节制享乐的危害”开始走向主动的自我淬砺。

三、幼儿园体育的任务:

1.增强体质

2.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3.丰富生活

——体育不再是一个独立发展的活动或教育领域,更是一种能够使幼儿同时获得多方面整体发展的时间活动或教育途径。(即,幼儿教师体育价值观的创新)

目前在幼儿园中,体育工作实际上并没有能够得到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除了许多幼儿园过于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弱化体育工作外,一些幼儿园也出现“体育任务泛化”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将专业体育的任务下放盗幼儿园,或将体育治疗工作扩大到更大范围中去;另一方面是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相互沟通,相互融合。在两种情况中,后者是一种进步,而前者却是一种问题。

第三章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结构

一、幼儿园体育活动结构的界定

结构:组成事物的诸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总和。

幼儿园体育活动结构:组成幼儿体育活动的各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总和,包括过程结构和内容结构。

二、幼儿体育活动过程结构

(一)幼儿体育过程结构的定义:

幼儿体育活动过程结构是指构成幼儿体育活动过程的各个阶段在时间、 目标、 内容、功能诸方面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总和。主要由定向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评价调节阶段三部分组成。

(二)幼儿体育活动过程结构分析

定向准备阶段由以下四个活动构成:

1.形成动机,调节动机强度

动机是活动的定向、动力和调控成分,是建立目的的前提和基础。它是主体需要在内部和外部事物诱发下, 经过理性思考和情意活动, 并在一定环境下转化成念头和愿望。同时,主体在活动参与的各个阶段,要通过认知活动,主动适应对象、自身情况和环境的变化。(确立目的)幼儿的动机意识和形成动机与调节动机强度的能力在逐步发展,他们在动机形成过程中,理性因素弱,情意因素强,调节动机的意识和能力差。随着个体的成熟和体育经验的积累,理性活动会逐渐增强。 他们能在考虑“能不能

做”“该不该做”“值不值得做”之后, 在情意活动的影响下, 才把需要、愿望转化为动机。他们在体育实践中,在形成和调节动机活动中发展着自身的能力,自发性较强。

2.确立目的的活动

确立目的是情意活动参与的复杂的认知过程。目的是确立目的活动的结果。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随着活动的进展目的是不断转化的。总目的要转化为阶段目的,要求主体由适应对象、自身情况和环境及时转化和调节目的的能力。幼儿普遍存在目的意识和确立、调节目的能力弱,主观性和情意性强,期望值过高现象。建立目的过程中的理性因素是随个体成熟、经验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发展的。

3.选择和设计动作活动

动作是体育活动的主要成分,它是主体根据活动对象的特点、活动目的和自身条件等因素选择和设计的。幼儿普遍存在掌握的动作少、质量低,运用动作的经验贫乏,变化原有动作和设计新动作的能力低等情况。

4.身心准备活动

主要指活动主体调节心理状态以提高自己的身心活动水平,使它们能适应即将到来的活动的需要的活动。包括生理和心理活动两个方面的准备。身心准备活动课分为自动的适应性活动和有目的的准备活动。如幼儿听到要玩球、做游戏情绪马上就活跃起来,心跳加快、呼吸加深,这就是长期体育活动中所形成的运动性条件发射,属于自动的适应性活动。体育活动中教师组织的准备活动则属于后一类型。幼儿在自主的体育活动中极少做准备活动,他们做准备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很弱,需要在成人指导下,在环境的积极影响下,在自身长期的运动实践中逐步形成这种意识,发展这种能力。

实施阶段是主体运用动作和认识活动作用于对象使之发生预期变化的阶段。是发展身心素质、 实现发展性目的的主要阶段。 包括动作的预备、主要用力和结束三个分阶段。

——实施阶段的活动内容、性质、质量、数量直接关系活动的总结果,关系评价调节阶段的内容,评价后的情绪效应以及调节活动的性质、内容、强度与数量。

评价调节阶段:发展反馈意识与能力、发展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控意识与能力、发展自我情感的重要阶段。包括反馈评价活动(了解活动结果;反思活动过程;进

行自我评价)和调节活动(放松身心,调节心理)

我们以下图来概览幼儿体育的过程结构:

三、幼儿园体育的内容结构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内容结构是说明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要素是怎样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包括活动对象、动机和目的、操作活动、活动方略、活动环境、活动结果、监控活动等。如图所示:

下面我们略做分析:

活动对象:包括认识对象――各活动要素及其关系;操作对象――自身的肢体、运

动器械和伙伴活动;发展对象――自身的身心素质。

动机和目的:主要有认识性动机与目的(包括认识外界事物和认识自我)、操作性动机与目的(包括运动器械和他人、运动自身的躯体等)和发展性动机与目的(主要有学习动作、 发展体能、模仿、 竞赛、娱乐、交往、审美、表现、创新和道德等)三大类;在动机与目的的层次上,有总的动机与目的和分类动机与目的。如发展体能时总的动机与目的,发展速度、力量、灵敏等为分类动机与目的。按水平可以分为参加活动、满足需要层次以及只觉发展动作、能力和素质层次。如魔方动机与目的可以分为满足模仿需要、参加模仿活动和发展模仿能力等两个层次。此外,按时间流程可以分为总动机与目的和阶段性的动机和目的。

操作活动:主要从幼儿运动动作系统反映出来。如图所示:

活动方略:包括组织活动――也就是排队、分配角色、起动和结束活动以及活动顺序等;方略活动――包括模仿、创新、竞赛、审美、朗读儿歌等有计划的活动和活动过程中随机使用的策略活动, 如在四散追捉跑中追者采用穷追不舍、 声东击西、趁其不备、突然出来等捕捉策略。

活动环境:主要指活动的外环境和内环境。外环境由自然环境(包括空气质量、湿度、气压、日照、风雨雪、花草树木、禽鸟鱼虫以及时间等天然自然环境;和场地、器械、布景、饰物等人工自然环境等。)和社会环境(包括人际关系、交往活动、活动群体素质以及队形、配乐、儿歌、群体情绪等)组成。内环境是指活动主体的身体内部细胞外液和心理状态等。

活动结果:由三部分组成,第一认识性结果,包括动机、目的、原有动作的选定、新设计动作方式、内外环境的信息、反馈和评价的结果、调控指令、主体身心活动的变化、知识的获得、强化认识能力以及情意的变化等。

第四章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

一、幼儿体育能力

体育能力:指有效完成体育活动的本领,它由身心各种因素构成。

幼儿体育能力:幼儿有效完成体育活动的能力系统,包括运动能力和非运动能力。

附: 狡猾的狐狸 (5岁一6岁)

功能:(1)发展四散追跑能力;(2)发展观察和思维能力.(3)培养诚实品德。

玩法:游戏人站成一大圆圈。游戏开始后,幼儿全闭上眼睛,教师在圆圈外走动中轻轻触一幼儿手,请他当花狐狸,其余幼儿当小鸡。听教师信号后,幼儿睁开眼睛,齐说儿歌:“花狐狸.真狡猾,躲在人群里,藏起大尾巴。挨个看,细细查,找到就要躲开它!同时仔细观察,寻找花狐狸。说完儿歌后, 花狐狸立即向圈内走一步,同时举手说:“我在这儿!”然后即追捉四处奔跑的小鸡。 被追到的小鸡退出游戏。追捉40秒-50秒后,教师喊:“花狐狸溜了!”花狐狸退出,小鸡走回原处。

规则:

(1)教师选花狐狸时,小鸡必须闭上眼睛。

(2)说完儿歌后,花狐狸必须迈出一步后才能去追捉。

指导建议:

(1)教师要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寻找狐狸,要帮助幼儿养成有顺序观察的习惯,学会从同伴的眼神、面容、动作、神态等方面来分析谁是狐狸,以便早些提防他.下面一些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方法可供参考:

①专做“找狐狸”的游戏,不做四散跑。主要帮助幼儿形成“找”的意识,掌握找的方法,提高观察和思维能力.教师可采取以下方法来指导:

甲、巧选狐狸。先选胆怯、羞涩的、易于流露感情的幼儿当。这些幼儿在众目睽睽之下,脸易红,眼乱看或发呆,手足失措,别人找时,易于识别。待幼儿识别能力提高后,再选善于“假装”的幼儿当。

乙、变化走动路线。幼儿多是在教师走动的范围内来找狐狸。因此,初做时要走得近些,缩小寻找范围,然后逐渐加远。

丙、影响狐狸。采用一些措施影响狐狸,使其露出马脚。如教师可帮助小鸡挨个去识别,可用语言来影响。如说“看狐狸装得跟小鸡一样, 小鸡别受骗!”“狐狸露出马脚了,仔细看!”还可规定如被找到则停止游戏一次。

②在幼儿已形成找的意识后再做完整的游戏。这时为了给小鸡更多的时间找,可规定说两遍儿歌再追捉.要防止幼儿只想跑不去找的倾向。

(2)要教育幼儿要严守规则,在教师选狐狸时不睁眼偷看。

(3)游戏做熟练后,可请幼儿来选狐狸。

(4)追捉跑的变化方法请参看前文。

以“狡猾的狐狸”为例:在分配角色活动时,幼儿主要是等待主导人分配角色,遵守规则,要求具备规则知识和行为自控能力;在找狐狸阶段,幼儿要寻找狐狸并且狐狸要学会隐藏自己,要求幼儿具备对人的观察能(社会认知能力)和隐藏自己心理活动的能力;在追捉躲闪活动进行时,幼儿要学会躲闪和追捉对手,严守竞赛规则,避免碰撞同伴,这就要求他们具有遵守规则的习惯与能力,躲闪能力,变向跑、变速跑和快速跑的能力,选择捕捉对象的能力,观察意识与能力、运用躲闪、追捉策略的能力等;而游戏的找伴活动中,幼儿要听信号后迅速找伴拉圈,则必须具备反应速度、应变能力、注意广度和观察能力。

二、幼儿园体育活动目标

(一)幼儿园体育活动目标的主要依据:

1.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健身为主,全面育人为辅的幼儿园体育价值观

3.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

4.我国当前幼儿师资状况、幼儿园物质环境与体育活动时间等客观条件

(二)幼儿园体育活动目标的制定

幼儿园体育活动目标的表述方法:1.用幼儿发展指标的形式表述。 直接明确地展现体育目标的实质,展现幼儿体育素质的发展方向。如“记住?学会?初步掌握?”同时要求包括行为内容和掌握程度。如“培养运动创新能力,做到喜欢尝试新的运动,能主动变化运动及活动策略和玩法”。

2.文字上力求准确生动、通俗易懂, 便于教师全面具体地掌握全部目标内容,增加全面目标意识。

附:小山羊找妈妈

功能:

1.发展四散躲闪跑能力;

2.培养爱羊感情和勇敢、友爱互助的美好品德。

玩法:画一半径为10米-12米的圆当“牧场”。场内可放垫子或用垫子搭“山洞”。教师当“羊妈妈”,1名幼儿当“风暴”,其余幼儿当“小山羊”。游戏开始时“小山羊”跟着“羊妈妈”边说儿歌边做表演动作。歌词:“小山羊,短尾巴,头上长出小特角。身子虽瘦劲不小,性情好来胆儿大。险崖陡坡都敢爬,遇到风暴也不怕。去找草吃别离群,听见呼唤快找妈。”说完儿歌即四散找草吃。听到“风暴来了!”时,“风暴”从躲藏处跑出去捉四散躲闪的“小山羊”和“羊妈妈”。被捉到的“小山羊”应退到场边的“山洞”里蹲着。“风暴”退走后,“羊妈妈”呼唤“小山羊”,“小山羊”边叫“咩!咩!,”边奔向“羊妈妈”身边,然后一起去寻找丢失的“小山羊”。游戏结束。

规则:(1)说完儿歌后,“风暴”才能跑出去捉“小山羊”;(2)追捉时不准用力拍打或拉扯同伴。

分析:“小山羊找妈妈”的发展目标

阶段游戏(一):

1.学会“小山羊找妈妈”游戏,发展四散躲闪跑能力,做到:积极跑动,边跑边看“风暴”。

2.增强反馈意识与能力,做到:能在教师引导下有顺序地回想游戏玩法和自己的行为。

3.培养创新意识,知道该游戏是由“放羊娃”游戏变化而来的。

阶段游戏(二):

1.学会“小山羊找妈妈”新玩法,发展四散躲闪跑能力, 做到:主动躲闪奔跑,边看边跑,会利用“山洞”躲闪。

2.学会“羊乖乖”游戏。

3.增强反馈和自评意识与能力。

阶段游戏(三):

1.发展四散躲闪跑能力,做到:会用“结伴”法自救,协同意识强,能主动去救同

伴,积极奔跑躲闪。

2.学会“勇敢的小山羊”儿歌及表演动作。

3.增强反馈和自评意识与能力。

阶段游戏(四):

1.发展四散躲闪跑能力,做到:能综合利用已学会的躲闪方法,主动奔跑躲闪和 帮助队友。

2.增强反馈和自评意识与能力,能在教师引导下有顺序地回想已学会的游戏和躲闪方法,体验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三)幼儿园体育活动具体目标

1.身体发展目标:

(1)促进身体形态结构和机能的发育,使无生理缺陷和慢性病幼儿的身高、体重、胸围、血红蛋白、血压、心率、视力等指标均正常,姿势良好。

(2)全面发展基本体能。做到力量、速度、灵敏、平衡等运动素质均达到各地区规定的合格标准。走、跑、跳、投等基本运动能力均达到以下要求:

①走:步幅、步频均达到各地区制定的正常值,落地柔和, 无八字脚、擦地、颠脚等缺陷。

②跑:蹬地较有力,步幅正常,落地较轻, 屈臂前后自然摆动,在快跑中能较好地控制跑动方向。6岁时20米直线快跑不慢于6秒。

③跳:初步掌握双脚向不同方向跳、单脚连续跳、 跨跳等基础的跳跃动作;起跳蹬地有力,蹬摆协调;落地轻柔、稳定。6岁时立定跳远不少于90厘米,单脚连续跳在15米以上。

④投:初步掌握滚、抛、推、掷、击等动作, 投出时全身能协调用力,挥臂有力快速,能初步控制投掷方向。6岁时双手腹前抛球(重300克)在4.5米以上,单手投沙包(重150克)男幼在5米以上,女幼在4.5米以上。

(3)培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力,对寒冷、炎热、日晒和气温的急剧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4)促进心理健康,情绪愉快,对不良的情绪刺激有一定的耐受力,能适应幼儿园生活,与同伴和睦相处。

2.智力素质发展目标:

(1)能掌握已学过的运动动作和游戏的名称、 玩法与基本要求,说出组体主要部位的名称和功能。能记住所学的运动安全知识和卫生知识。

(2)促进感知觉发展,能识别上下、前后、 高低、 远近、 大小、先后、 快慢、横竖、平直、宽窄,发展对自身运动的速度、力度、节奏、体位和幅度的知觉能力。

(3)发展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能在成人引导下,根据活动目的,正确地选择观察对象、观察部位和观察位置,观察时有一定的顺序性, 在观察过程中能有意识地去分析和判断。

(4)发展注意能力,在活动中能较好地集中注意,一般不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分散注意力,能初步按照活动要求及时转移注意力。

(5)发展直觉思维、操作性思维和形象思维,发展思维灵活性、敏捷性和新异性,在活动中爱思考,能主动想办法做好动作和游戏。

(6)发展想像力、联想力、迁移能力和移情心理。

(7)发展模仿能力??

(8)发展创新能力,做到喜欢尝试新的运动,能主动变化运动动作、活动策略和玩法。

3.道德素质发展目标:

(1)有责任感。能认真完成活动任务与要求。

(2)能主动遵守活动常规。认真遵守规则。

(3)尊敬教师。服从教师的指导。

(4)尊重同伴。能注意听取同伴的意见, 尊重同伴的愿望; 能关心和热心帮助同伴,有谦让精神,不争运动器械、游戏角色和活动的先后;能与同伴合作和友好相处,有一定的处理纠纷的能力。

(5)热心服务。

(6)培养友好竞争精神。做到:喜爱比赛,关心胜负,很想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自己胜利时不骄傲,别人胜利时能主动去祝贺,别人失败时不讥笑并能主动去鼓励。

(7)培养坚强的意志。做到活动中遇到困难能努力克服,出现失误或失败不泄气,不退缩,不埋怨别人。

(8)爱护玩具和运动器械。 能注意维护运动场所和周围环境的卫生,保持卫生整洁。

4.审美素质发展目标:

(l)能初步识别身体姿势的美与不美,在教师帮助下养成健美的姿态。

(2)培养审美感受力和审美情感,能初步感受动作美,力量、灵敏、速度、平衡等运动素质美,运动的节奏美,并且有发展上述美的愿望。

5.个性心理素质发展目标

(1)具体地了解自己的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和跑、跳、投等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指标并有较强的发展它们的愿望。

(2)培养体育兴趣和习惯,做到爱做操,爱做游戏,爱和同伴一起参加体育活动。

(3)发展自信心、自尊心和自立性。相信自己的能力,喜欢并勇于说出自己的愿望和意见,不迎合别人,乐于表现自己的才能;受到歧视、侮辱和伤害时,敢用正当的方法去反抗;在活动中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去做,不依赖别人。

(4)发展自我认识、 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意识与能力。 做到知道自己主要运动能力,能注意对自己基本运动能力和体育行为进行评价, 对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行为能有一定的评价和自控能力。

(5)发展行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在活动中能先想想做什么, 怎么做, 然后再去做,少一些行动的冲动性、盲目性和无序性。

( 注:上述目标内容是对身心发育正常幼儿在园期间体育素质的基本要求;)

三、幼儿园体育的内容

(一)含义:

第一:体育活动中能使幼儿获得发展效益的教育因素——教育内容;

第二:体育活动的具体内容, 是教育内容的载体,幼儿获得发展的途径——活动体系。

(二)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教育内容

1.健身内容:身体练习、阳光、空气、水的刺激,活动需要的身心满足。

2.智育内容:获得人体、运动、保健、交往、审美、创新、环境、语言等知识,发展自己的认识能力、学习、模仿等能力。

3.德育内容:传统美德与创新竞争精神及挫折耐受力。

4.审美内容:优美的动作、鲜明的节奏和色彩,活泼的造型和环境。

5.个性发展内容:活动兴趣动机、运动和交往能力,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自我情感。

(三)幼儿园体育活动内容的特点

1.基础性: 幼儿园体育所要发展的身心素质和所组织实施的活动内容是低层次的、必需的、易做到的,是幼儿未来发展的基础。

2.兴趣性: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内容有较强的情感和认知吸引力。

3.科学性:幼儿园体育活动内容的选编符合生理、心理、教育、运动生物力学的科学原理,能高效地发展幼儿身心健康和体育文化素质。

4.综合性:幼儿园体育活动具有健身、育德、启智、培养和发展个性等多方面教育内容,与其他课程相整合。

(四)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

1.基本动作

基本动作又可称为一般身体动作。 这些动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身体活动的基本模式,也是体育运动项目中身体活动的基本模式。在我国幼儿园体育发展领域要求幼儿能够基本掌握的基本动作一般包含走、跑、跳、投掷、平衡、钻、爬、攀登。有时也包含旋转和翻滚。在下面各项其他内容中,都包含了基本动作要素。只是下面各项内容不仅在动作结构的复杂程度上更高,而且对身体以及智力情感方面产生的挑战也更强罢了。换句话也可以说,基本动作是1介育体育锻炼或体育活动方式的基础。

2.基本体操

基本体操是有组织、有结构的成套身体动作练习的总称。在我国幼儿园的体育体系中,基本体操一般包含徒手操、轻器械操和基本队形队列练习。

3.身体素质练习

身体素质练习是以发展某一种或几种身体素质为主要锻炼目的,而专门为其设计或组织的身体练习活动。如灵敏性练习、速度练习等。当然这种练习也可以与其他练习方式相互交叉整合。如利用器械进行的身体素质练习或利用游戏进行的身体素质练习等。

4.器械练习

器械练习可以专指运用体育器械来进行身体锻炼的活动。其中应该可以包括各种利用小型(如球)、中型(如车)、大型(如攀登架)专门性体育器械进行的身体练习活动和游戏活动,还应该可以包括利用各种自制的或替代性的器械进行的身体练习活动,甚至还应该包括利用游泳池、沙池、假山、树林和其他一切室内、室外、幼儿园外的人工环境、自然环境中的可利用物质条件进行的体育锻炼和游戏活动。

5.创造性身体活动

创造性身体活动是指利用身体进行的自我表现活动。这种表现活动的具体内容可以是内心的情绪情感、某种主观想法,或是对客观事物的模拟或描述、对身体运动可能性的各种探索、对音乐或故事的理解或解释等。律动、舞蹈以及更具有自由性、创造性的韵律体操也可以包括在这一类活动中。

6.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与一般游戏一样,首先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娱乐性活动,与此同样重要的是一种以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为主要目的活动。当然体育游戏也可以与其他练习方式相互交叉整合。如利用器械进行的器械游戏,利用故事情节开展的创造性身体表演游戏或利用基本动作要素组合编制的走、跑、跳游戏等。

当然,将体育活动内容进行分类归纳,并不是要求幼儿在锻炼时同时学习掌握这样的概念体系。而是为了帮助教师建立一种比较清晰的思路,以便能够根据各类活动中的下属活动共同特点,对其中的共同规律进行深人研究,不断提高身体锻炼和整体教育实际效率。

第五章 幼儿基本动作练习

幼儿基本动作练习的任务主要有: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发展身体素质;帮助幼儿改进基本动作的质量;提高智力水平;发展优良品质等。

一、走步能力及教学要点

幼儿园活动常见的走步形态有自然走步、前脚掌走、脚跟走、轻轻走、高抬腿走、后踢走、蹲着走、弹簧步、后退走、变化手臂动作的走、拍响走、击响走、持物走、协同走。

(一)各年龄班走步动作发展及活动内容

3~4岁幼儿走步能力:蹬地力量弱而不均匀,步幅小,速度不均匀,落地较重,脚间距离宽,左右脚力量不均,身体左右摇摆,走不成直线。排队时注意力分散,好东张西望,时常走出队伍。

小班走步活动内容: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在指定范围内散开;一个跟着一个走;跨

过小障碍走;拉或推着小物体走。

小班走步活动案例一

排队走步游戏:“开火车”

小班走步活动案例二

“拖拉玩具走走走”

4~5岁幼儿走步能力:步幅稳定,动作较平稳,逐渐形成自己的走步节奏。排队走步时能随节拍走,但节奏感不强,调节节奏能力较差。

中班走步活动内容:听信号有节奏地走;听信号变换速度、方向走;高举手臂走;在物与物之间或平衡板上走;短途“远足”等。

中班走步活动案例一

“你走、我走、大家走”

活动目标:练习多种行走方法,发展幼儿的腿部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培养幼儿与同伴友好合作的精神。

活动过程:

1.教师启发

教师问幼儿平时是怎么走路的?并让一名幼儿进行示范,启发幼儿各种走法,并引出走的主题。全班幼儿都来试一试自己是怎么走路的?幼儿自由四散地走。――教师问幼儿除了这些走法,我们还可以想出哪些走法?并把想出来的走法告诉大家。

2.教师讲解示范新的走步方法!双脚内侧走,外侧走;双脚起踵走,脚跟走;两人肩并肩手拉手,有节奏地走;几个人排成纵队,蹲着向前走(矮人走);双脚横侧走(螃蟹走);倒“车”走—双手似茹握方向盘状,向后走(倒走);等等。

3.走的游戏;幼儿学着做各种走的游戏。

4.游戏结束:教师讲评。 活动建议:

1.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适当选择几种走的游戏。

2.在以上走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发挥幼儿的想像,再创造多种走的游戏。

儿歌:

小朋友,走走走,围着圈圈走一走。"

你走我走大家走,我们大家做朋友。

小朋友,走走走,走到东、走到西,

你走我走大家走,我们都是好朋友。

中班走步活动案例二

“游西山” (4岁以上)

功能:(1)发展排队走步能力,(2)发展模仿、创新和协同能力。

玩法:幼儿分成4人一8人一队,互相商量去西山旅游的“交通工具”(是排队走步去,还是模仿乘车、骑马、坐船去)。听出发信号后,迅速集合排队,并按各队商定的走步方式排队沿场地四周走进,途中可组织分散休息或躲雨、避大风等活动。走1-2周后到达“西山”,可分散做摘野果、捡红叶、爬山、跳涧、钻洞活动,也可组织联欢,跳舞或做游戏。听回家信号后迅速集合排队,按商定的走步方式回家。

指导建议:

(1)此游戏是以排队走步为主的综合性运动游戏。它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排队走步能力。

(2)此游戏的结构具有很大的可变性,教师和幼儿可以根据教与学、娱乐与发展的需要灵活地改动它。现具体介绍改动的方法:

①准备活动的变化。集合排队的信号可变,队形可变。世间各种交通工具,人类的众多移动方式都可任幼儿选用。选好动作后还可演练,互相观摩。

②途中可以预选的走步方式移动, 也可虚拟情节随时变化。 逢山挡道可以爬坡攀岩,遇河阻拦可模划船、泅渡;途中可小歇;可分组做拍手、猜拳游戏,也可独自学鸟兽舞,还可虚拟突遇暴雨狂风,要四散“搭棚”躲避。

③到达目的地后可自由爬山、钻洞、跳水、游泳、捡红叶、采野果,也可组织集体联欢,举行野外运动比赛。

5~6岁幼儿走步能力:走的动作比较协调,轻松自然,平稳有力,已初步形成个人走步的姿态。排队走步能初步按信号节奏调节步幅、步频并能初步控制走步的速度。

大班走步活动内容:一对、一对整齐走;“高人走,矮人走”;迈大步走、上下坡走、倒退走;由脚跟过渡到脚尖的“滚动”式走;拉或推重物走等。

大班走步活动案例一

“盲人摸路”

活动目标:练习蒙眼听音走路,发展幼儿平衡力,提高灵敏素质。

活动准备:手帕若干块。

活动过程:

1.游戏组织

把全班幼儿分成两队,一队幼儿作观众,坐在座位上;另一队幼儿用手帕蒙住眼睛,作好游戏准备。教师做拍手或跺脚者。

2.游戏“盲人摸路”

游戏开始, 蒙上眼睛的幼儿朝拍手声或跺脚声的方向走去。 当幼儿快要走近教师时,教师换一个方向再拍手或跺脚,幼儿随即改变方向,继续朝有声音的方向摸去。教师不断地变化拍手与跺脚方向,幼儿也不断地改变摸索方向。要求幼儿听到声音后立即作出反应。不能拉蒙眼布偷看。以“摸路”走时不碰到桌椅为好。轮换,另一队幼儿做“盲人摸路”游戏。

3.游戏结束:教师讲评,表扬在游戏中能力强的幼儿,鼓励能力弱的幼儿。 活动建议:

1.教室中间不能有任何障碍物。

2.不参加游戏的幼儿不能向参加游戏的幼儿作任何提示,参加游戏的幼儿不能拉开眼睛上蒙的布。

3.教师的信号除了用拍手、跺脚外,还可以用铃声、鼓声等代替。

4.游戏可变换形式,如分男女幼儿等进行。

大班走步活动案例二

“顶罐竞走”( 4岁一6岁)

功能:(1)发展走步的平稳性和头颈部控制所顶物品的平衡能力;(2)发展注意集中能力和头颈部本体知觉的敏锐性; (3)能帮助幼儿了解顶物不仅是游戏动作和杂技技术,而且是朝鲜族和国外一些民族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这既能丰富幼儿的社会知识,又能激发民族情感;(4)培养竟争白精神。

准备:(1)组织幼儿观看顶物杂技或顶物走的录象或图片,激发他们的模仿兴趣,丰富他们的社会知识。 (2)帮助幼儿掌握顶物走的技能, 要按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练习,先练习顶包,再练习顶罐。

玩法:游戏人分为人数相等的若干队,各队再平分成甲乙2组,分别站在两端线上。各队甲组排头持小罐(或包)。听起动信号后,各队甲组排头顶罐走进,到对面端线处把罐交给本队乙组的排头。依次进行。先走完全程的队获胜。

规则:(1)只准走,不准跑,(2)必须顶物走完全程,如果中途顶物落下则应停下顶稳后再继续前进.(3)途中不准用手扶所顶的物品。

指导建议:(1)顶物走的要点是步幅小、频率快,走得直。重心起伏小,上体正直,头颈正直,眼向前看。注意力集中在顶物动作上,应在稳的基础上加快走速。(2)变化游戏的方法:①变化顶物:顶物可以变成包、易拉峪、书本、木块、动物玩具、布娃娃、鸡毛毽等;②可把单人顶物改为2人前后顶一长板;③顶物走可改为托物走。 (二)幼儿园走步活动教学要点

1.通过早操、体育课中的走步练习,教幼儿掌握正确的姿势。

2.利用散步、参观、游览活动发展幼儿走步能力。

3.家长教师要给孩子作正确的动作榜样。

4.活动设计新颖、注重兴趣培养。

5.根据年龄特征循序渐进。

(三)幼儿园走步活动方法

1.配乐走步:根据走步动作特点选用乐曲;(排队齐步——进行曲;模仿走步——根据形态动作特征选曲)

2.击响走步:击手或击物、脚踏地或物击地出响;

3.儿歌走步;

4.变换队形走步;

5.散步或游览。

(四)幼儿走步能力发展指导与评价

教师在组织走步活动四要注意形态发育,帮助幼儿预防和矫正形态缺陷;重视肌肉系统的发育,加强躯干和下肢力量可以提高走步能力;提醒幼儿走步时注意力集中,避

免摔倒和掉队。

走步能力评价标准依年龄班有不同:小班要求步幅能放开,均匀,落地较轻,躯干和头颈正直,摆臂自然,动作无明显缺陷。排队走步注意集中,能不掉队。中班要求步幅放开、均匀、落地轻。腰背正直、挺胸。摆臂自然,上下肢协调。排队走步能保持队形,能踏准节拍走。大班要求步幅大而匀,落地轻柔,腰背正直,挺胸,前后自然摆臂,上下肢协调,动作放松,有较稳定的节奏,有精神。排队走步能保持队形,能踏准节拍走,并能随节拍的变化而变化。

二、跑步能力及教学要点

幼儿园活动常见的跑步形态有:自然跑;圆圈跑;往返跑;弯腰半蹲跑;后踢小腿跑;

后退跑;持物跑;接力赛跑;协同跑;模仿跑。

(一)各年龄班幼儿跑步能力及活动内容

3~4岁幼儿早期跑能力:步幅小而不均匀,步幅时大时小,步频高;控制跑动方向的能力很差,中途改变方向费力; 起动、 制动和转身速度慢;落地全脚掌着地。耐力差,速度意识和竞赛意识缺乏,不关心胜负;易疲劳。

小班跑步活动内容:沿场地周围跑;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圆圈跑;走跑交替100米;指定范围内四散跑;绕障碍跑等。

小班跑步活动案例一

排队跑步游戏:“开火车”(听信号变速)

小班跑步活动案例二

“赶小鸭”(边推玩具边跑)

4~6岁幼儿跑步能力:步幅稳定,动作较协调轻松,腾空明显,控制身体和方向的能力增强。5岁以后速度意识和竞赛意识很强,对胜负情绪反应强烈,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力。

中班跑步活动内容:一路纵队跑;跑动中听信号做规定动作;快速跑动10~20米;曲线跑;走跑交替200~300米;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窄道跑、接力跑。

中班跑步活动案例

“狡猾的狐狸”

“老狼老狼几点钟”

“鱼和虾”

——听信号四散跑

附:老狼老狼几点了(4岁以上)

功能:(1)发展直线追捉跑能力,(2)发展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3)提高注意集中和转移能力,(4)培养勇于挑战、敢于竞争的精神。

玩法:一人扮老狼,站在“家”前2米,其余幼儿扮小羊站在家里;游戏开始后“小羊”说:“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X点了:”“小羊”和“老狼”连续问答。

当“老狼”回答“天黑了”时,“老狼”转身追捉,“小羊”快速往“家”跑。“小羊”跑到“家”,即不能再追捉。被捉到的“小羊”可停止游戏一次。

规则:

“老狼”和“小羊”应边问答边向前走,不能停留。

指导建议:

这是已在幼儿中生根开花的古老民间游戏。它之所以为幼儿喜爱,在于:①它能满足奔跑追捉的需要;②幼儿对一问一答的活动感兴趣;③游戏中追捉起动信号的不确定性和突然性能引幼儿产生悬念和期待心理,起动信号的突然出现也能引起惊喜感。

(1)为了避免“老狼”过早追捉以保证奔跑的距离,可画出标志线,规定必须过线才能追捉。

(2)应鼓励幼儿敢和“老狼”竞赛,不要躲在人群后面畏缩不前。对能力弱的幼儿和女孩更应多鼓励。

(3)要根据幼儿心理特点和奔跑能力,从促进幼儿发展角度出发选好“老狼”。一般宜选奔跑能力处于中上的幼儿当“老狼”。

(4)为了满足更多幼儿当主要角色的愿望和全面发展幼儿能力,可以分组进行,3-5人一组,轮流当“老狼气。

(5)要从幼儿情况出发,灵活处理被捉幼儿。可以停止练习一次,也可不停。

(6)游戏变化方法:

①变化动作:可变自然走为模仿走,“老狼”学狼走,“小羊”学羊走河变追捉跑

为追捉跳,但情景应随之变化。_

②变化捕捉工具和目标:老狼”可用网或套杆去捉“小羊”,“小羊”身后可系一根绳或手绢当尾巴,“狼”只能揪“尾巴”,不能捉人。

③变直线追捉跑为四散跑。

④可变化队形。如“小羊”站在两条平行线,“狼”站在两线中间,边问答边原地踏步;还可让“小羊”站成圆圈,“狼”在圈内,与“小羊”儿童做反方向走。

⑤可由教师代替“狼”回答。这能更好地发展儿童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 中班跑步活动案例二

“小动物搬家”

大班跑步活动内容:听信号变速或变向跑;跑动中听信号做规定动作;快速跑20~30米;走跑交替200~300米;四散追逐跑,躲闪跑。

大班跑步活动案例一

“快乐大转盘”

活动目标:练习在圆圈上手拉手向一个方向走或跑,发展幼儿的奔跑能力和动作的灵敏性。

活动准备:红、绿旗若干面,长、短纸棒各一根,大积木两块。

活动过程:

1.入场

教师带领幼儿在操场的大圆圈上走跑交替。

2.教师启发

教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看过电视里的‘快乐大转盘’游戏?”“看过。”“我们也来做‘快乐大转盘’的游戏,好吗?”“好!”

3.游戏“快乐大转盘”

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并请几个幼儿示范。

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似大转盘,里面放大积木作领奖台。选两名幼儿作转

盘的指针, 一名手拿长棒挂红旗为长针, 代表“幸运”,另一名手拿短棒挂绿旗为短针,代表“快乐”。游戏开始,作“大转盘”的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手拉手围着圆圈逆时针方向走;作长短针的幼儿站在圆心背靠背,拿旗的手前平举,同时作顺时针方向转。当念到儿歌最后一个字时,全体幼儿立定,长短针(纸棒)分别指向两位幼儿,被长针指到的幼儿马上跑到场内拿一面红旗站到幸运领奖台上,被短针指到的幼儿拿一面绿旗站到快乐领奖台上。谁先站到领奖台上,就得2分,慢的得0分,一起站上的各得1分。剩下的幼儿手拉手,游戏继续进行。若干名幼儿上领奖台,游戏重新开始。最后看幸运和快乐哪个队得分多,得分多者为胜。

教师将幼儿分成“幸运”和“快乐”两队,并组织幼儿边念儿歌边游戏数遍。

3.游戏结束:

教师讲评,鼓励走跑快、动作灵敏的幼儿。

活动建议:1.幼儿刚开始游戏时,最好请能力强的幼儿作“指针”,待游戏熟练后,作“指针”的幼儿可以轮换。2.幼儿在“大转盘”上的动作,可采用各种走的方法。如脚尖走,半蹲走,走几步跳几步等。但要合儿歌的节奏进行。 儿歌:

快乐大转盘,大家一起转。

转呀转转转,转出幸运来;

转呀转转转,转出快乐来,

大班跑步活动案例二

“打泡泡”

(二)幼儿园跑步活动教学要点:

1.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幼儿跑的兴趣,锻炼心肺功能;

2.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教会幼儿口鼻混合呼吸;

3.重点指导幼儿跑步时“步子大,落地轻;”

4.跑步活动中的安全教育:防止摔撞、拉伤、扭伤,注意转身与落地动作;

5.跑步场地选择:平整、地面较软、无碎石硬物、尽量不在混凝土地面进行。

(三)幼儿园跑步活动方法

1.榜样示范法:由教师或动作较好的幼儿作示范;观看运动员的规范动作

2.体育游戏法:根据年龄特征,运用竞赛性的或非竞赛性的跑步游戏

3.语言指导法:讲解使用的语言符合幼儿知识经验及 理解能力

(四)幼儿跑步能力发展指导与评价

跑步能力评价标准: 小班能迈开步跑,落地较轻, 没有八字脚,后甩小腿、跳着跑、低头跑等缺陷。 双臂能前后自然摆动,能注意控制跑步方向。20米快跑不慢于7秒。

中班要求步幅正常,落地较轻,屈臂前后自然摆动。能初步控制跑动方向。没有仰身跑,弯腰跑等缺陷。20米快跑时间不长于6.5秒。大班蹬地较有力,步幅正常,落地较轻,屈臂摆动,自然放松,能较好控制跑动方向。20米快跑时间不多于6秒。

三、跳跃能力及教学要点

跳跃的锻炼价值比较多,原地纵跳能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发展弹跳能力;纵跳触物能提高协调性,视觉运动能力,发展弹跳能力;双脚连续向前跳能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发展肌肉、心肺耐力,平衡力和协调性;立定跳远可以提高弹跳能力,下肢爆发力和协调性;从高处向下跳可以发展平衡能力;助跑跨跳能够提高灵敏性、弹跳能力、上下肢爆发力和协调性;跳绳能提高协调性、视觉运动能力、发展上肢肌肉力量和耐力;跳蹦床能提高弹跳能力、平衡力和协调性。

幼儿园活动常见的跳跃形态有:原地双脚向上跳;立定跳远;双脚连续向前跳;双脚向上跳;双脚连续向侧跳;水平或垂直跨跳过障碍;助跑跳远;单脚连续向前跳;跳山羊;连续蹲撑跳;连续跪撑跳;跪跳进;跪跳下;支撑侧向蹲腾越;跳绳;夹包;协同跳。

(一)各年龄班幼儿跳跃能力发展与活动内容

3岁:能掌握双脚起跳,多用腿部蹬伸起跳,力量弱,速度慢,起跳步幅小,不会摆臂助跳,落地较重,易失去平衡。能掌握不同方向的双脚跳和跨跳,能学会单脚连续跳,单比较困难,稳定性差,对远度和高度部关心。

小班跳跃活动内容:双脚原地向上跳;双脚向前行进跳;离地15~25厘米从高处向下跳;跨越水平障碍等。

小班跳跃活动案例 “小兔跳彩圈”

小班跳跃活动案例 “妈妈找宝宝”

4~5岁跳跃能力发展很快,动作日趋合理,丰富,跳跃的远度、高度和连续跳的持续实践增加很多。跳跃活动中相应的心理素质发展很快。

中班跳跃活动内容:原地纵跳触物(距指尖15~25厘米);立定跳跃(大于30厘

米);双脚向前行进跳;双脚在直线两侧行进跳;;离地25~30厘米向下跳;夹沙包跳;单脚直线连续跳;助跑跳过大于40厘米的平行线。

中班跳跃活动案例 “脚印地毯”

中班跳跃活动案例 “玩圈”

大班跳跃活动内容:原地纵跳触物(距指尖20~25厘米);立定跳远大于40厘米;双脚向前行进跳;离地30~35向下跳;夹沙包跳;单脚折线连续跳;助跑跳大于50厘米平行线;垂直跨跳30~40厘米; 变换方向跳、 转身跳跃;跳绳、跳皮筋、跳蹦床;跳箱、跳木马等。

大班跳跃活动案例 “擦地板”

大班跳跃活动案例 “轮胎游戏”

(二)幼儿园跳跃活动教学要点

1.重点教孩子掌握起跳和落地两个环节。起跳以腿部蹬伸和摆腿、摆臂协调为重点;注意正确的落地姿势。

2.充分利用场地的特点和体育器材,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跳跃兴趣。

3.注意控制幼儿运动量,注意跳跃活动的安全教育。

4.发展幼儿跳跃活动中的心理素质。

(三)幼儿园跳跃活动方法

1.模仿法:由教师或动作较好的幼儿作示范;模拟所见到的其他事物的运动。

2.条件法:按规定条件练习动作,注意“条件物”能激起幼儿兴趣,难度适宜。

3.配乐练习法:做连续性跳跃时配乐或用儿歌激发兴趣,发展动作节奏。

4.创新法:鼓励幼儿在自由跳跃中探索新的跳跃动作。

(四)幼儿跳跃能力发展指导与评价

跳跃能力评价标准: 小班预备时能自然屈膝, 双臂后摆;起跳时双腿同时蹬伸跳起,两臂自然摆动, 两脚同时落地,注意屈腿, 身体稳定。立定跳远距离不少于55厘米。中班能掌握跨跳、单脚连续跳动作。立定跳远起跳时蹬腿与摆臂协调自然,落地时能主动屈腿全蹲缓冲,动作轻稳。立定跳远距离不少于75厘米。大班幼儿能掌握跨跳、单脚连续跳和双脚正摇跳绳。立定跳远起跳时蹬地有力。蹬摆协调,落地轻稳。立定跳

远距离不少于90厘米。

四、幼儿园投掷练习

小班:互相滚接大皮球;学拍皮球

中班:互相滚接皮球;自抛自接高低球;肩上挥臂投物;左右手拍球

大班:两人相距2~4米抛接大皮球;肩上挥臂投远、投准;原地变换形式拍球; 边走边跑边拍

投掷活动指导要点:

投掷活动以上肢练习为主,运动强度不够,多结合跑跳进行。

肩上投掷是大班教学重点,侧重全身动作;小、中班以练习挥臂动作为重点。

注意投掷物和投掷目标能否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投掷活动中的安全教育

五、幼儿园平衡练习及指导

小班:在宽25cm以内的平行线内走

在15~20cm的斜坡上下走

中班:宽20~15cm的平行线内走

高20~30cm、宽20~15cm平衡木上走

原地转圈1~3周

闭目向前走5~10步

大班:有间隔物体上走

高30~40cm、宽20~15cm的平衡木上走

两臂侧平举、闭目、起踵转5~10周

两臂侧平举单脚站立5~10秒

高跷、对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9m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