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更新时间:2023-10-13 07: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1、夏、商时期:占主要地位的以族为单位的土地公有制,农业生产往往采取集体劳作的方式进行。

2、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虽然有“薄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说,但是,实际上却是和分封制度相适应的多层次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当时的土地制度划分为井田,井田以公田和私田的划分为主要特征。 井田制:是和分封制度相适应的多层次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当时的土地制度划分为井田,井田以公田和私田的划分为主要特征。各级贵族主要剥削民众的劳役地租。公田由村社成员共同耕种,收获全部上交国家,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地,公社成员必须按照制度定期交换份地,随着份地的变动迁居,村社劳动者对私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是以在公田上无偿劳动为条件的。

3、春秋战国时期:春秋及战国初年,井田制的破坏使农民对自耕份地的占有关系加强,出现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贵族阶级的进一步分化,也使一部分贵族下降为自耕农。战国初期之后,军功贵族通过赐予和买卖取得土地(如商鞅变法内容奖励军功);同时,商人、货币持有人也通过买卖去的土地,他们和军功贵族一起成为新兴大土地所有者。

4、秦朝:前216年,秦政府颁发“使黔首自食田”的法令,进行全国性的土地登记,这次登记,在于承认现实土地的占有状况,以稳定赋税收入,这样,也就以国家统一法令的形式,确认了土地的私有权。

5、汉朝封建土地制度:汉朝存在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1)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直接由国家政权掌握的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叫做公田。主要包括:一是全国的森林、荒地,河流;二是皇帝的林园;三是分散在各地没收的富人、豪强、商贾的土地。 公田的经营方式:

一种是假田制:就是把国有土地出租给无地农民耕种,史称“假民公田”,农民要交税。

一种屯田制:从汉武帝开始大规模屯田,屯田分为民屯和军屯,民屯要交纳地租,屯田者主要是内地迁徙的移民。军屯由戍卒耕种,屯田卒由政府发给农具、耕牛,收获的粮食交国家。屯田卒的衣食由政府拨给。

(2)、地主土地所有制:地主、豪强、大官僚、富商占有的土地,其来源,有的是通过赏赐,有的是兼并,也有的是通过抢占和买卖。

采取租佃方式经营。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占有小块土地独立经营。

6、三国时期:三国时期的屯田制,是国家对国有土地的一种经营方式,它由曹操率先实行,196年曹操接受枣祗、韩浩的建议,招募流亡农民在许县附近实行屯田。 后实行军屯。

民屯每50人1屯,屯田民名为招募实为驱迫,国家对民屯采取军事组织的方式管理,管理机构为屯司马,与郡县官员并列,而不相统属,直隶于中央,屯田民不得随意离开土地,没有人身自由,他们耕种的土地要向国家缴纳分成地租,同时也要承担兵役和徭役。军屯60人为1营,军屯的士卒与屯田民一样缴纳分成地租。孙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实行屯田,也分为军屯和民屯,蜀汉只有军屯。

屯田的意义:屯田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军队的给养问题,有利于实现区域统一,而且对安置流民,缓和社会矛盾,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重要作用。

国家对屯田的剥削日重,魏末晋初,屯田的分成租甚至高达八二开或者七三开。赋役越来越沉重,屯田制逐渐瓦解。晋武帝时期两次下令罢屯田官,民屯宣告废止。 7、西晋时期占田制:

为了加强对自耕农的控制,限制土地兼并,280年西晋颁布占田制,占田制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占田课田制,规定男子一人占田70亩,女子一人30亩,丁男(男女16岁至60岁为正丁)课田50亩,丁女课田20亩,次丁男课田(13岁到15岁、61到65岁为次订)25亩,次丁女及老小没有课田,占田数是指一般民户可以按人口占有和耕种的田亩数,课田则是按丁承担租税的田亩数。

二是户调制,规定丁男为户主的户民,每年纳绢3匹、绵3斤;丁女及次丁男为户主者减半交纳。 三是官吏占田荫户制,规定一品可以占田50顷,每品依次递减5顷,至第九品占田10顷。荫庇佃客的户数,自一品50户至九品1户不等,此外,官吏还可以荫庇亲属,依官品高低有所不同,凡被官吏荫庇的客户和亲属都不负担国家征派的徭役,实际上成为私家的依附人口。占田制中规定的占田数额,只是允许民户自行占有,并非由国家如数进行分配,而无论占田是否达到法定指标,都要按照规定的课田亩数交纳田租。 8、北魏均田制:

485年北魏政府接受给事中李安世的建议,颁布均田令,对授田的对象、种类和数量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1)、男子15岁以上,授给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露田加倍授给,以备休耕。露田不得买卖,授田者身死或年满70岁者归还官府。桑田则为永业田,世代相传,不归还政府,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买卖。

(2)、奴婢授田与良人相同,耕牛每头授田30亩,限4牛。

(3)、土广人稀地区,可以任力耕垦。土狭民稠之处,允许民户迁往他乡。不迁者授田不足,可以用桑田充露田之数,仍然不足时,不给倍田,再不足则减少应授田数量。

(4)、地方官吏按官职高低授给多少不等的公田,刺史15顷,太守10顷,官吏所授土地不得买卖。 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一种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均田制的推行,实际上并不是完全平均土地,因为官僚贵族除隐占土地外,还依赖拥有的大量奴婢和耕牛获得授田。均田制是一种国有与私有并存的土地制度,其中,有受有还的露田,所有权属于国家,不必归还的桑田,所有权则属农民。 北魏以后,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继续实行均田制。 9、隋朝均田制:

主要内容:丁男每人受露田80亩,妇女40亩为口分田,死后归还国家,受桑田或麻田20亩,为永业田,可传给子孙,奴婢授田与良人同,但受田奴婢人数有限额,依占有奴婢者的爵位、官品、身份人数不等,丁牛1头授田60亩,每家限4头。

10唐朝均田制:18岁以上男子受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官僚有职分田,作为俸禄补充,官府有工廨田,作为办公费用,所有权归国家。主要包括对百姓授田的规定、对贵族官僚授田的规定以及对土地买卖的规定。 唐朝均田制与前朝相比,内容最为详备并取消了 奴婢、妇女及耕牛受田,增加了对工商业者、僧侣的受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工商业及寺院经济的发展。 后来,随着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逐渐瓦解。 11清朝更名田

尤其要注意北魏到唐朝均田制的演变

隋唐政治经济热点考点

1.如何理解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

解题思路:隋末,地主阶级在残酷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经济。唐朝建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如何使流亡无地的农民再回到土地上进行生产和通过什么办法对他们征收赋税。不解决这个问题,国家统治就不会稳定,国家财政就缺乏保障。为此,唐朝统治者沿用并改进了北魏以来实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均田制:唐田令承认,农民在隋末农民战争中占有的田地合法,并将国家控制的荒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因此,均田制的实行对于唐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均田制决不是平均分配土地,也不保证每个农民都能占有法令上规定的土地数目。均田制的真正目的,是保证地主阶级占有土地的前提下,以均田为根据向农民征收赋税,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徭役。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地主阶级对土地的贪欲越来越凶,同时,封建政府加在人民身上的繁重的赋税和徭役,使大量农民弃家卖产,流亡他乡,地主则乘机大肆兼并土地,均田制逐渐被破坏。

租庸调制:与均田制相适应的赋税制度是租庸调制。它以均田制为基础,以人丁为征收对象。它规定:受田的农民必须交纳定量的租、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徭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租庸调制使赋税额由随意征收改为固额征收,赋役负担相对减轻,纳庸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因此,它的实行,在唐前期既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也相应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农民手中的土地更少了,大批逃亡,租庸调制对他们不再适应。同时,对兼并大量土地,拥有大量谷帛的地主们,仅按人口向他们抽租庸调实在所得不多,而且地主还千方百计隐瞒丁口。这一情况,在安史之乱后更加突出,为了解决财政困难,缓和阶级矛盾,改变赋税制度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两税法: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的特点是按土地、财产的多少收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两季两次纳税。两税法的实行,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人,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两税法实行后,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故越来越严重,大地主干方百计隐瞒财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而政府在两税之外又增加 许多苛捐杂税,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两税法只严格地执行了一个很短的时期。

2.如何认识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解题思路: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在隋唐时期创立和发展,是北魏以来经济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随着封建经济的恢复发展,特别是均田制的实行,使得普通地主的经济实力得到加强,他们

纷纷要求加入国家政权中来,参与国家管理。而操纵国家政权的士族地主却日益腐朽没落,他们通过九品中正制,垄断着仕途,且有很强的割据一方的经济政治实力,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封建国家的巩固稳定,于是改革选官制度成为历史的必然。

发展演变: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土科,科举制形成;唐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土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开元年间,由高官主持考试,以后成为定制;明清时期演变为八股取士;1905年废除。

科举制的推行,打击了腐朽的士族势力,符合庶族地主经济发展的趋势,适应了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各阶层尤其是庶族地主知识分子参政,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土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科举制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唐朝学制完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性,对西方国家选拔人才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科举制毕竟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从本质上讲也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手段,到封建社会后期,其腐朽性和反动性日益暴露。

3.如何理解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解题思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朝在隋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和补充,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

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但是,封建国家的最高权力仍掌握在皇帝手中,因此,三省六部制的实行,它只能减少中央政令的失误和腐败,却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之。

4.如何理解从府兵制到募兵制的转变?

解题思路:府兵制因设立军事组织兵府而得名。初创于西魏。隋唐时期的府兵制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兵农合一的封建军制。

隋朝沿袭前代的府兵制,并加以改革。在隋以前,府兵和他的家室、土地自成一个系统,不归州县管理,这在战争不息、军队调动频繁时期是难免的。但因此军人容易包庇本家甚至外人,隐匿户口,不纳租税。隋文帝把军人的户籍编人州县,同样分到田地,不再实行军民异籍。这样,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一面在州县落籍,从事生产;一面仍保留军籍,轮翻宿卫,府兵服役期间免征租庸调。

府兵制是唐朝的基本兵制。唐太宗时,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增加了军府的数量,安排三分之一以上的军府驻守关中。这样,中央政府就能够随时调集重兵,保持强大的国防力量和镇压力量。

府兵制的实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管理的户口和赋税收入,扩大了兵源,也消除了胡汉分治的痕迹,同时,兵将分离,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但是,府兵出征时要自备武器、粮食等,沉重的军费负担都加在了农民的身上。

按照唐朝规定,府兵的挑选,应该“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这种征发制度使府兵中保有相当数量的富裕农民和中小地主,府兵就能更有力的执行其对内镇压的职能。唐初,府兵地位比较高,参加征役可得勋级,死亡者家属可受抚恤,府兵的征调还不困难。到唐高宗以后,战争频繁,不仅勋赏不行,甚至还要夺赐破勋,于是地主富户想方设法逃避兵役,兵役负担就全部落到贫下户身上。由于均田制的破坏,贫下户失去土地,无力自备衣粮,加之战事频繁,兵役繁重,兵士逃亡较多,到开元年间,府兵制崩溃。

唐玄宗为增强军事力量,实行了募兵制。寓兵于农变成了兵农分离,兵成了一种专门的职业。同时,内地与边镇的兵力部署也发生了变化:外重内轻。募兵制基本上由国家供给衣食,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节省了府兵往来于路途的消耗,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也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不过,募兵制的士兵以当兵为职业,将领长期统帅军队,兵将间有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天宝年间,地方节度使自行募兵,成为军阀割据势力。

5.如何评价武则天?

应试技巧: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必须要掌握评价的标准与方法: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评价:全面、公正、客观;2对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究竟是持肯定态度还是持否定态度,可借用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来考查:即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切忌感情用事或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

武则天统治时期,她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来维护自身统治。如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大肆从事佛教,修筑佛寺,大兴土木工程等。但是她在位期间,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能破格用人,注重发展科举制度,为广揽人才,她创

立“自荐”求官制度。许多有才能的庶人,被破格录用,如名相狄仁杰、姚崇等。所有这些,使得在武则天当权的半个世纪里,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因此,对于武则天,应持基本肯定的态度。 6.如何认识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

隋唐时期,边疆的主要少数民族有:北部回纥,西北突厥,西南南诏,东北靺鞨,如同一家的西部吐蕃。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巩固,究其原因有:1少数民族对边疆地区的开发;2三国时期民族大融合趋势的进一步发展;3唐朝前期国力的强盛;④统治者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⑤交通的发达。

唐朝前期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战争、设机构管辖、册封、和亲、会盟。在这五种主要方式中,和平方式是主流。这一方面体现了统治者民族政策的开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各民族间友好交往的整体趋势。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主要是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吸收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等。但同时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也对内地汉族产生过重要影响。如唐诗所描述的“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如何处理民族关系,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7.如何认识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

隋唐时期,中外友好交往频繁,究其原因有1交通的发达: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往东可到达今天的朝鲜,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以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及欧洲许多国家;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达今天的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2唐朝国力的强盛,各方面几乎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都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会;④中外使臣、商人、留学生以及中外僧侣在推动中外交流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隋唐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范围广泛,以亚洲为主;以和平交往为主;以互通使节、经济文化交流为主要形式。

隋唐时期的中外交往,以外国向中国学习为主。但同时外国的经济、文化等也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隋唐时期,中外之间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中外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情谊,大大开阔了中国人民的眼界,丰富了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生活,有利于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中国人民的先进经济成就和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交流,对亚洲各国的历史发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008考研历史学复习攻略 之 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专题线索梳理

一、 先秦时期的文化 ★★★

(一)春秋晚期的老子和孔子

(轴心时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本身的觉醒,同时,在经济、政治制度等方面也有较大的突破。) 1、老子的主张:朴素的发展观和辩证法;对社会的发展,主张“无为”。

2、孔子主张的核心思想,就是“仁”与“礼”。所谓仁者爱人,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 孔子的教育成就:“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推动了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编订和整理了“五经”《诗经》、《尚书》、《礼》、《易》、《春秋》) (二)百家争鸣 ★ 1、发生的历史背景与条件:

社会经济的大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

社会政治的大变革: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社会局势的大动荡:诸侯国开展各色的政治变革;社会思想自由宽松,私学的兴盛;阶级关系变化复杂,新兴地主阶级同奴隶主阶级的斗争剧烈斗争。 2、代表人物: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孟子:要求施行“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宽以待民”。 荀子:主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庄子:主张“心斋”“坐忘”。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

韩非子: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认为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要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主张“法治”。 (三)文学和艺术:

1、文学:《诗经》、屈原 “楚辞”、诸子散文

2、绘画:长沙楚国遗址出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帛画。

3、青铜器:当时青铜器的装饰从过去的图案发展为完整的画面,代表作品为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4、音乐:湖北随州全套战国青铜编钟; (四)天文、物理与医学

1、天文:公元前613年,《春秋》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春秋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历法系统,“十九年七闰”法,比西方早160年;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战国的《甘石星经》。 2、物理:《墨经》记录有杠杆、浮力、声学、光学等方面的知识;其中“《墨经》光学八条”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物理学的重大成就。

3、医学:扁鹊采用“望、闻、问、切”的四诊法。其中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他被后代医家奉为“脉学之宗”。 二、秦汉时期的文化 ★★ (一)哲学与宗教:

1、董仲舒主张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还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当时对巩固政权和国家统一安定起了积极作用。被汉武帝所采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唯物思想家王充著有《论衡》阐述无神论。 3、西汉末年佛教经中亚传入。

4、东汉时,道教形成。《太平经》为经典。 (二)史学与文学:

1、司马迁著《史记》,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

2、班固著《汉书》,记载西汉一朝的历史,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 (三)雕塑与绘画:

1、雕塑:最突出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雕塑艺术的珍品。东汉成都的说唱俑与洛阳的杂技俑生动活泼。秦汉砖瓦与瓦当也极具艺术价值。

2、绘画: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色帛画。 (四)科学技术:

1、天文历法:“太初历”;东汉张衡地动仪。 2、数学:《九章算术》。

3、医学:战国问世,西汉编定成书的《黄帝内经》;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 “神医”华佗和“医圣”张仲景。

4、造纸术:西汉初期,就出现了纸。105年,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从4世纪起,外传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后经阿拉伯传到非洲和欧洲,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世界最有影响的发明之一。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 (一)科学技术

1、数学:魏晋刘徽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南朝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并著有数学专著《缀术》。

2、农学:北朝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3、地理:西晋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二)哲学思想 1、魏晋玄学 2、道教与佛教

道教的发展:东汉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使之成为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南朝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佛教的盛行: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统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佛教思想,使乱世苦难中的百姓易于接受,也符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

3、唯物论思想家范缜:

南朝齐梁间范缜思想家范缜著《神灭论》,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打击,树起了无神论的旗帜,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重大发展。 (三)文学和艺术

1、诗歌:七言诗的出现:完成了从四言、五言、骚体到七言诗的过渡;建安文学: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诗》、蔡文姬的《悲愤诗》;田园诗: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桃花源诗》。 2、民歌:南方民歌的代表作《采桑度》;北方民歌的代表作《敕勒歌》、《木兰辞》。

3、书法: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形式;蔡邕是当时著名书法家;曹魏的钟繇把隶书转化为楷书;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分别被人们称为“书圣”与“小圣”。

4、绘画:宗教画兴起,三国时的曹不兴是我国佛教画的始祖;东晋画家顾恺之擅长人物画,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

5、雕塑:石窟艺术技艺精湛、气势恢弘,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四、隋唐时期的文化 ★★ (一)科学技术

1、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已经有了雕版印制的佛经、日历和书籍。《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火药的发明: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制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用于军事。

3、天文历法的成就:唐天文学家僧一行制订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表明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测量子午线长度的第一人。

4、医学的进步:唐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方》;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的《四部医典》;唐高宗时编写的《唐本草》 5、建筑的成熟:建筑技术的代表作长安城;赵州桥。 (二)文学和艺术

1、诗歌:初唐时期的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诗人:孟浩然、王维、岑参、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

2、艺术: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反映了隋唐社会的繁荣景象和宗教的兴盛。绘画:杰出画家有阎立本和吴道子;书法:隋唐之际的欧阳询等初唐三大家;颜真卿和柳公权;草书大家有草圣张旭。乐舞:隋有九部乐,唐为十部乐;名曲有《秦王破阵乐》;玄宗创作《霓裳羽衣舞》; (三)隋唐文化繁荣的原因与特点

原因:

1、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隋唐尤其是唐朝的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氛围。 3、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多民族色彩。 4、对外交往的频繁,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的优秀成分。

5、隋唐两代继承发扬了历代传统文化,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特点:

1、全面繁荣: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宗教和哲学全方面繁荣。

2、兼收并蓄:不仅接受了国内各民族的文化,而且融合了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

3、世界领先:印刷术、火药、测量子午线、赵州桥、《唐本草》等。

4、影响深远: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五、五代宋(辽、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 (一)科学技术

1、印刷术的发明: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2、指南针的使用:在宋代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火药的发明:古代炼丹家炼制丹药时发明。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北宋设置专门制造机构。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13世纪元时,火药、火器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4、沈括和《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

5、元代的历法和天文学家郭守敬: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主持编定《授时历》。 (二)理学

1、理学是宋代的哲学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两宋时期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封建统治者对儒家学说的新发展。

2、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他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其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理学更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三)文学

1、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

2、宋词的繁荣:宋朝杰出词人辈出。豪放派词人苏轼、南宋的辛弃疾、婉约派词人北宋的柳永、两宋之际的李清照。

3、宋诗:南宋的陆游。

4、话本:宋代市民文学的一种新的形式。

5、元曲: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六、明清时期的文化 ★★

(一)科学技术:总结性的古典科技巨著涌现:

1、李时珍《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2、徐光启《农政全书》:介绍传统农学成就,建立起了较完整的农学体系,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与工具。 3、《徐霞客游记》:地理学巨著。

4、宋应星《天工开物》:全面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 (二)进步的思想家

1、李贽:以“异端”自居,否定孔子为“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2、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提倡“法治”,反对重农抑商,对晚清民主思想兴起有一定影响。

3、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政治上抨击君主专制。主要著作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和《日知录》等。

4、王夫之:肯定客观世界是物质构成的唯物思想。 (三)明清小说

1、《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著,最早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2、《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著,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3、《西游记》,明吴承恩著,浪漫主义小说。

4、《红楼梦》,清曹雪芹著、高鹗补著,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5、《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讽刺小说。 6、《聊斋志异》,清蒲松龄著,短篇小说集。 (四)类书、丛书的编纂

1、《永乐大典》,明成祖时修撰,解缙主持。

2、《古今图书集成》,清代时修撰,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

3、《四库全书》,清乾隆时修撰,纪昀主持编纂,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五)西学东渐:明清之际出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高潮

1、16世纪后期,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宣传西方科学知识。向明朝皇帝送《坤舆万国全图》、八音琴、自鸣钟,获准在京传教。

2、随后多名传教士来华,还把中国的儒学和道家学说介绍到了西方,加强中西文化的交流。

(六)明清文化的主要特点:承上启下、承古萌新

1、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科技由发展而停滞;2、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应运而生;3、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兴起,小说成为文学主流;4、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大型图书编纂成就突出,显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5、西学东渐,中外文化交流开始进入新阶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94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