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2

更新时间:2024-04-02 11: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小计:0.00分已经批改

1、“吃、喝、住、穿,这是人生的第一需要”的观点属于()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C、利己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参考答案:A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2、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自由理性的外化 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参考答案:D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3、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C、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参考答案:D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4、认识的最终目的是()

A、发现真理 B、改造世界 C、创立科学理论 D、改造客观规律 参考答案:B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5、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 参考答案:D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6、哲学是( )。

A、自觉的世界观 B、自发的世界观 C、科学的世界观 D、个人的世界观 参考答案:A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7、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点是(

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 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 )

8、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参考答案:D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9、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 )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10、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这位哲学家的这种观点属于( )。

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参考答案:A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11、实践是指()

A、个人的生活活动 B、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

C、人有目的的、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

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参考答案:D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12、“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说明了哲学的使命在于()。

A、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B、发现事物的真理 C、发现人生的意义 D、探索事物的本质 参考答案:A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13、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表现为()。

A、社会规律是主观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 B、社会规律是不可认识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C、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自然界的规律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D、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14、在唯物辩证法五大范畴中,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两个方面反映事物的一对范畴( )。

A、现象与本质 B、内容与形式 C、原因与结果 D、必然性与偶然性 参考答案:B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15、矛盾是()。

A、对立面双方之间互相联系和转化的关系

B、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C、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

D、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和相互否定的关系 参考答案:B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16、“和谐社会”理论的直接辩证法依据是(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参考答案:D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

17、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其哲学基础是()

A、矛盾的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参考答案:D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18、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参考答案:B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19、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里强调的是( )。

A、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质变体现量变的成果 D、质变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参考答案:B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20、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 )。

A、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 B、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 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21、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

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 参考答案:D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22、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参考答案:A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23、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24、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

A、理论基础 B、证实 C、应用

D、核心和理论结论 参考答案:D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25、科学社会主义是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

A、基础 B、辨证观点 C、核心 D、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2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参考答案:B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27、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的两大伟大发现是()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唯物论和辩证法

C、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 D、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A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28、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

A、历史唯物主义 B、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C、剩余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D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29、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参考答案:D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30、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

A、政治立场 B、社会理想 C、科学性 D、革命性 参考答案:A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2分,说明:选择多项正确的答案)小计:0.00分已经批改

1、科学家对1994年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大量的观察研究和准确的预报,说明()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人类已经可以预测一切天文现象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参考答案:ACD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2、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昂利·圣西门 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欧文 D、托马斯·莫尔 参考答案:ABC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3、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 )

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B、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 C、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参考答案:ACD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估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

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C、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参考答案:BCD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5、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统一的物质运动规律的表现形式 B、都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C、都表现为特定的必然性 D、都无需有意识的人的参与 参考答案:ABC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小计:0.00分已经批改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马克思、恩格斯具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双重品质分不开。()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2、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3、“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4、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 ()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5、从阶级性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未填写 具体得分:0

四、论述题(共1题,每题20分,说明:回答主题正确均可得分)小计:0.00分人未批改

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参考答案: 略。

考生答案: 未填写 具体得分: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8h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