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重组相关问题研究

更新时间:2024-03-18 07: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湖南大学

HUNAN UNIVERSITY

毕 业 论 文

债务重组相关问题研究

考生姓名

学 籍 号

专 业 指导老师

二〇一一年 十 月 四 日

债务重组相关问题研究 目 录

摘要 ...................................................................................................2 ABSTRACT ...........................................................................................3 第1章 绪论 .......................................................................................4 第2章 债务重组概述 .........................................................................4 2.1债务重组产生的背景 ...................................................................4 2.2债务重组的定义 ..........................................................................4 2.3债务重组的方式 ..........................................................................5 2.4我国债务重组修订历程 ...............................................................5 第3章 债务重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 3.1债务重组准则中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问题 .........................6 3.2债务重组过程涉税问题 ...............................................................7 3.3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中的盈余管理问题 ...........................................8 第4章 完善债务重组问题的建议 ...................................................... 10 4.1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对策 .......................................................... 10 4.2加强债务重组中的税收管理 ...................................................... 12 4.3对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中盈余管理问题的建议 .............................. 12 结论: ............................................................................................. 14 参考文献 .......................................................................................... 15 致 谢 .......................................................................................... 16

1

债务重组相关问题研究 摘 要

市场竞争加剧与经营风险的存在,企业经常会出现临时性财务困难、出现资金周转不灵和无法按期还本付息的情况。在发生债务危机时,债权人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一般不采取破产的途径。而是采用债务重组的办法,减轻债务人负担,使债务人渡过临时性财务困难,继续经营下去,逐步恢复偿还能力,最大限度收回债权。债务重组已经成为企业处理债务,调整企业资本结构,同时也成为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实施盈余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将重点从会计准则出发,对税务重组行为中的公允价值计价、涉税问题及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进行不正当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规范债务重组在实务中的运用。

关键字:债务重组、会计准则、问题、思考

2

债务重组相关问题研究 Abstract

The aggravation of the market competition and business risks, the enterprise often temporary financial difficulties, cash flow and unable to repay with interest. In the event of a debt crisis, the creditors in order to minimize losses, generally do not take the way of bankruptcy. But the use of debt recombination approaches, alleviate the burden on the debtor, the debtor through temporary financial difficulties, continue to operate, gradually restoring ability to repay, to maximize the recovery of debts. Debt restructuring has become an enterprise to deal with debt, adjusting 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enterprises, but also become the listed companies use debt restructuring of earnings management is a kind of important means.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set out, to tax behavior in the fair value accounting, tax-related issues and the use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debt restructuring of improper earnings management, research, offered corresponding opinion and proposal, in order to standardize the debt restructuring in practice in the use of.

Keywords: debt restructuring, accounting standards, thinking, problem

3

债务重组相关问题研究 第1章 绪论

当今社会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近期欧美国家发生债务危机,如果持续恶化的债务危机得不到有效控制,世界很可能被拖入新一轮金融危机之中。一旦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国内许多企业势必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将面临债务困难。债务重组作为企业解决债务困难的手段之一,被企业所青睐。规范债务重组在实际中的应用,至关重要。本文将对债务重组行为在实际运用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第2章 债务重组概述

2.1债务重组产生的背景

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各种不确定因素经常使得企业面临经营失败,而经营失败的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偿债困难。在此种情况下,债权人不得不在两种权力之间进行选择,要么依法尽可能收回债务,采取法律等手段,要求债务人破产,以求的债务的清偿;另一种比较可行的做法是给债务人一定的让步,增强其财务能力,助其重整事业。这样就使得债权人及债务人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在某些债务问题上达成共识,以尽可能地求得双赢。

2.2债务重组的定义

从国际上制定债务重组准则的部分国家来看,对债务重组所下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是这些定义总体来说反映了两种思路,一种是广义的债务重组,一种是狭义的债务重组。

广义的债务重组认为所有涉及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都视作债务重组。最能体现这种思想且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会计指南第11号将债务重组定义为:“为了改变或解除债务人对现存债务的责任面采取的行动。其中不包括债务的消除和可转换债券转为股权”。

狭义的债务重组认为只有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且债权人对债务人做出让步事项的才作为债务重组,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美国,美国财

4

债务重组相关问题研究 务会计准则第15号公告的定义是:“债权人因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基于经济上或法律上的原因对债务人做出的平时不愿考虑的让步事项”。

2.3债务重组的方式

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从我国的会计实践及会计准则中,我们可以将债务重组活动中发生的经济业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债权人对债务人“做出让步”的债务重组和债权人“未作让步”的债务重组。“做出让步”是指:债权人直接或通过修改偿还条件间接放弃部分债权,以换取债务人能够及时或延期偿还部分债务。但无论债权人是否做出让步,企业均要遵循同样的会计处理原则,也就是说,债务重组不仅包括债权人做出让步的债务重组,还包括债权人未做出让步的债务处理。具体讲,债务重组包括以下几种具体方式

1.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债务-属于做出让步的重组 2.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

3.债务转为资本-即通常所说的债转股

4.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延期,延期加息延期减本金或减息) 5.混合重组等

2.4我国债务重组修订历程

为了规范债务重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1998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该准则以公允价值作为入账基准,债务重组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然而实际工作中许多公司却利用这种规定进行盈余管理,一些经营困难的上市公司把债务重组视为保障,摘帽的法宝。

为了填堵利润操纵之路,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债务人因债务重组产生的差额不再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而是全部计入“资本公积”。虽然此次修订的债务重组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企业通过债务重组来操纵账面盈利数,但是修订后的会计准则其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而且没有和国际惯例接轨,所以2006年出台的会计准则对债务重组进行了重新修订。

5

债务重组相关问题研究 第3章 债务重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债务重组准则中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问题

3.1.1公允价值可靠性的问题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前提是建立一个统一而又充分竞争的交易市场,没有完善的交易市场就难以取得有关造价的完备信息,难以为由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提供可依赖的证据。那么,相关资产活跃而又充分竞争的交易市场的存在是必备的条件。从我国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资产的公允市价难以获得,虽然在不存在相关资产的活跃市场时,也可以运用现值技术等估计公允价值,但现值的主观估计成分偏大。

3.1.2可操作性问题

新准则体系借鉴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做法,按照市场活跃程度将公允价值的运用划分为三个级次:第一级次是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的,应以市场中的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第二级次是资产本身不存在活跃市场,但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以类似资产的交易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第三级次是对于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市场交易的资产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显然,公允价值的运用较历史成本在技术和人才的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值技术的应用需要有专业技术较高、诚信的评估师队伍,公允价值的计量与核算变得相对复杂,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人才进行会计处理才能完成。目前国内的大多数从业人员对公允价值运用尚难以适应。

3.1.3会计人员的素质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合理运用

公允价值在操作上很大程度地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会计人员素质较低便成为影响公允价值确定的又一重要因素。会计人员的素质包括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当今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人的趋利动机越发明显,在利润所带来的巨大诱惑面前,会计人员往往容易丧失道德水准和职业良知,对资产进行虚假评估或不愿意披露详细、真实的信息,低估损失,高估收益,甚至故意以欺诈、舞弊等手段,使会计信息歪曲反映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职业道德素质偏低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偏低,合理估计和判断能力较差,也影响会

6

债务重组相关问题研究 计估计的合理性。公允价值究其本质是估计值,会计人员不但是报表的编制者,在新会计准则下还应是估价师,但在我国现阶段这种较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数量并不很多,严重影响着公允价值计量的合理运用

3.2债务重组过程涉税问题

债务重组作为一种财务行为对企业税收有着重大影响。当前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有:

3.2.1企业债务重组行为不规范,直接造成税收流失

这突出表现在:一是一些企业在不具备债务重组条件的情况下,把债务重组作为调节利润手段,在关联企业或关系密切企业间人为实施虚假的债务重组行为,操纵会计利润,以达到逃避税收的目的。《债务重组准则》规定:企业债务重组损益构成企业的营业外收支,计入当期会计损益。债权方企业因将债务重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而减少了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将直接导致企业应缴纳所得税税额的减少;债务方企业因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增加了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但由于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或经营失败的情况,通常企业应缴纳所得税税额并不会增加,关联企业可以通过这一点调节利润,逃避税收。二是一些纳税意识薄弱的债务方企业,隐瞒债务重组收益造成税收流失现象出现。三是企业间债务重组行为虽越加频繁,但我国尚没有制定在债务重组条件下,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相关法律和制度,导致宏观经济领域中一些不正常现象的滋生蔓延,债务重组加重了债权方企业的资金运转压力,也增加债权方企业遭受额外损失的可能性,造成了债权方企业欠税数额的上升,相应地加大了税收流失的风险。

3.2.2会计核算工作存在混乱现象

由于《债务重组准则》(包括同时发布的准则指南)仅仅限于规定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原则和可供选择的方法等问题,并没有对债务重组具体会计事项应采用的会计方法做出规定,客观上为企业会计人员提供了较多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更多的职业判断机会。但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较低,长期以来一直以财务会计制度作为会计核算的工作依据,在处理会计问题时缺乏主观判断能力,加之具体会计准则培训工作滞后,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混乱,从而对税收日

7

债务重组相关问题研究 常征管产生不利影响。

3.2.3税收法规政策调整完善滞后

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企业债务重组行为正呈现出日益频繁的现状,债务重组作为一种财务行为对企业税收有着重大影响,它客观上要求现行税收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完善。但目前在税收政策的制定上,显得十分滞后,给税收实际征管工作带来困难。如没有及时制定税务部门对债务重组行为的审批程序、权限、方式等方面规定,以及对不规范债务重组行为的惩罚规定等;如《债务重组准则》中的规定,与现行税法规定存在着不相一致的内容,如何加以解决尚缺乏法规依据;再如在目前按照企业隶属关系划分税收收入归属和国地税征收范围的总体格局下,“债转股”政策的实施,必然会引起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财政之间在收入分配上的争端,易导致国地税在征管上产生纠纷现象,如何在政策上加以协调,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3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中的盈余管理问题

近年来,靠债务重组增加利润一度成为拯救一些上市公司的“特效药”,每到年底,总有一批日子不怎么好过的公司开始准备债务重组,依靠相关债权人的慷慨豁免或以自身低值资产冲抵巨额欠款等方式,将不菲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利润,得以维持账面盈利,甚至扭亏为盈。据统计,1999至2000年间,全国共发生了45家近60起债务重组事件,涉及的总金额达80亿元。债务重组的增多表明部分上市公司面对新的经营形势和自身资产质量下降,出现了债务负担加重、不良债务比例上升、企业还债能力下降的趋势,债务问题成为制约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尤其是连续出现亏损的公司,债务问题不仅使其扭亏无望,甚至成为生存的最大障碍。因而,采取债务重组的方式进行大规模的资产重组,是许多上市公司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的一种必然选择。

3.4.1.利用作为债权人的关联方进行盈余管理

不少上市公司的债权人是其大股东,大股东出于盈余管理的需要,豁免上市公司的债务。上市公司一旦获得债务豁免,将债务重组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就可以达到提升业绩的目的。

从一些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债权债务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关联往来

8

债务重组相关问题研究 账款多而且帐龄长的特点。上市公司作为关联度较高的债务链条的一环,一旦资金周转“掉链子”,谁来承担“维护”的责任?从目前看,上市公司的关联企业似乎“责无旁贷”,特别是一些经营困难的上市公司已经无法自救,更需要关联企业挺身而出,吃亏退让。因而,债务重组中出现了上市公司与关联企业愿打愿挨两心甘的情形。

那些年报中一些涉及金额大、关乎上市公司存亡的债务重组基本上都是与控股股东达成的,如ST石劝业、ST振新、ST黄河科等。如果控股股东因财力不济而爱莫能助,那么就会出现“亲戚总动员”。如参与如意集团主要几笔债务重组的中国远大集团、远大房地产开发公司,分别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远大(连云港)海洋集团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和兄弟公司。不仅这些“拐弯抹角”的“亲戚”统统上阵,甚至还要“曲线救助”——连云港金禾食品有限公司欠远大房地产开发公司债务先由如意集团承接,远大房地产开发公司随后将此债务全部豁免。而ST中华取得收益的债务重组,是与10多家境外债权银行通过签署减债契约完成的。至于这些境外银行具体是哪几家?何以对ST中华如此买账?无法从年报中找到答案。

3.4.2.利用债务重组损益的确认方法进行盈余管理

新债务重组准则将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所形成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对于作为债务人的上市公司而言,这无疑成为不正当盈余管理的“挡箭牌”。一旦债权人做出让步,上市公司获得的利益将直接计入当期利润,这将极大提高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例如:实达集团已为从第一家IT公司到第一家被ST的高科技公司的标签,从投资者到公司创始人、高管都沦为资本游戏的棋子。为了摘除“ST”帽子,公司经过多项重组,最终公司股票于2009年5月21日起撤销股票交易其他特别处理,摘除了多年来戴在公司头上的“ST”帽子,标志着公司经营正式步入新的良性发展轨道。在2011年8月16日实达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在深圳发展银行深圳人民桥支行的4500万元借款已于2011年2月1日归还结清,深圳宝安支行已按照《债务重组框架协议》及《补充协议》的约定,对公司在该行6000万元逾期贷款(贷款本金已归还)相应的剩余利息、罚息、复利予以减免。公司因此将原对此计提的应付利息1249.45万元予以转回,实现债务重组利得1249.45万元,计入当前损益。实达集团通过债务重组获得1200万元的收益,显

9

债务重组相关问题研究 示在半年报中的数据将会是其转亏为盈。

3.4.3.利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进行盈余管理

在我国多数非现金资产没有活跃市场的情况下,一般是聘请资产评估机构通过评估的方式确定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这就为上市公司进行不正当盈余管理提供了操作手段。通过评估,上市公司可以人为调高所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进而改变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果。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债务人用于偿债的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主要根据该资产自身存在的“活跃市场”或者类似资产存在的“活跃市场”的“市价”确定。而一些上市公司的非现金资产似乎有着较为“活跃”的市场,因而在债务重组中“价值凸现”。如ST振新将拥有的土地使用权按评估后价值抵偿对江阴市振新毛纺织厂的欠款,产生了资产转让收益11,367万元和债务重组收益11465.74万万;ST黄河科将生产的部分电视机、电冰箱按账面含税价抵债销售给其他厂商,从而减少了公司年末存货,增加了主营利润。

3.4.4.利用债务重组准则的其他条款进行盈余管理

比如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的债务重组,修改后的债务条款如涉及或有应付金额,且该或有应付金额符合或有事项准则中有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债务人应当将该或有应付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即重组后债务的公允价值)和预计负债金额之和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这一条款的规定也为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操纵利润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第4章 完善债务重组问题的建议

4.1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对策

4.1.1. 选择性的使用公允价值

我国引入公允价值是适度、谨慎和有条件的。如果不加限制地引入公允价值,有可能出现公允价值计量不可靠,甚至借机人为操纵利润的

10

债务重组相关问题研究 现象。只有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4.1.2.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

只有在活跃的、完善的资本市场上,才有最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的市场价格。国家在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同时,建立类似于股票交易系统的动态的公允价值信息发布系统,供企业随时从公允价值信息发布系统中获取相关资产的公允价值。加强市场经济建设是以较低成本获得可靠的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虽然公允价值并一定等于市场价格,但是市场价格毕竟是最客观的,最简单的公允价值来源。所以当前应该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努力培育各级市场,促进完善的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建立,才能更好的确定商品成本和市价,从而获得商品的公允价值的信息。还要打破行业垄断,降低金融,电信,能源,电力等行业的准入条件,让各种经济参与垄断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完善债券,票据,外汇,黄金,期货市场,建立和完善市场信息数据网路和数据库,让信息公开化,实时化。规范和制约政府行为,减产政府对价格的管制,使企业真正自主,保证市场交易主体能够按市场的公允价格交易,从而使公允价值的取得更客观,更直接,更经济。

4.1.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公允价值是人们计量经济业务的手段,其再应用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因此需要加大教育投入,转变会计人员的计量观念,是公允价值得以全面使用的必备条件,也是降低公允价值计量成本,应用公允价值的需要。首先,会计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强化法制教育,保持职业良知,牢固树立实事求真的职业操守,使会计人员能够诚信,娴熟,合理的使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估计,从主观上消除操作利润的意识。其次,要加强业务培训,帮助会计人员熟悉和掌握新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提高其对交易和事项的确认,计量,报告做出复杂判断处理的能力,减少会计信息的行为性失真和对公允价值判断的偏差,最后还要加大对有关违法违规人员和单位的惩戒力度。

4.1.4.加强监管防范利润操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为防止企业利用公允价值创造利润,需要充分发挥银监会、证监会等政府监管部门的作用,同时加强对公允价值有关信息的披露,防范操

11

债务重组相关问题研究 纵利润。

公允价值的普及运用已是必然趋势,我们应该科学的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结合企业内外环境,使公允价值发挥好应有的作用。上市公司在进行税务重组时利用会计准则的选择空间进行造假,就是因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正处在完善的过程中。在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规范的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保证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正确运用。

4.2加强债务重组中的税收管理

对于债务重组的涉税行为,准则中并未明确规定。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对债权人的债务重组损失在税前不得抵扣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以防止债权人利用债务重组转移税前利润,逃避所得税;对债务人的重组收益交纳所得税。这样,可以防止国家税收的流失。在实际工作中,广大税务干部要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所发生的税收问题,及时制定对策和措施加以解决。要加强税收法律、法规及税收政策的宣传,搞好培训辅导工作,提高企业会计人员执行国家财税政策的水平,增强企业领导依法纳税意识。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征管,依法组织收入,对利用债务重组之名,行偷逃税收之实的行为,要严格按照《征管法》规定予以处罚,决不姑息手软。针对企业债务重组行为正呈现出日益频繁的现状,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在债务重组条件下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相关法律或制度,建议或是在《债务重组准则》相应部分,或是通过其他法律或制度,对债权方企业利益的有效性保护予以制度化,以防止债权方企业蒙受不必要的风险;另一方面要尽快调整完善税收政策,同时遏制一些企业尤其是关联企业之间以避税为目的的随意重组行为。堵塞税收征收管理中的漏洞。

4.3对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中盈余管理问题的建议

上市公司存在着利用债务重组进行不正当盈余管理的动机及行为。对

于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4.3.1加大新会计准则实施情况的监管力度

严禁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关系进行债务重组操纵利润,国际趋同不应成为借口,应尽快出台债务重组准则的解释公告,尽快出台规范“公

12

债务重组相关问题研究 允价值”的准则或解释公告,继续开展会计准则培训工作,着力提高会计估计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

4.3.2加强对公司上市后的监管,进一步规范债务重组的信息披露

首先,由于债务重组收益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益性质不同,前者属于非常项目,而后者则属于正常收益,因此,应将债务重组收益单独反映出来,以便于报表使用者知晓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更有利于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披露也专门做出要求:如果债务重组收益金额重大,应放在“非常项目”附表中反映,并在报表附注中说明。而有的公司如世纪星源、ST中华此项收益都很高,但是均未放在“非常项目”附表中反映。因此,对所谓“金额重大”,无论是以绝对数还是相对数形式,应规定一个量化指标,列入“非常项目”附表中,起到更强的提示作用。

其次,应加强对非现金资产价值确定方面的信息披露。在年报债务重组事项中,上市公司对非现金资产价值的确定普遍披露得不够明确与充分,致使投资者对其“公允”性产生怀疑。因此,此方面的信息披露应予强化。

此外,我国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对债务重组信息披露进行了规范,需要债权人和债务人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债务重组损失总额或债务重组收益总额。但准则并未对债务重组损益在现金流量表中如何披露做出规定。由于债务重组不是企业的经营活动,我国会计准则将债务人发生的债务重组收益列作营业外收入,而将债权人发生的债务重组损失列作营业外支出,这样都记入当期损益。但债务重组损益并不会给企业带来现金的流入流出,因而对当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不产生影响。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如果不把债务重组收益和债务重组损失作为净利润的调整项目将会导致主表和附表所反映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一致。建议在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中增加一项“债务重组损益”,作为净利润的调整项目,专门反映债务重组产生的损益。

债务重组产生的收益作为非经营性损益,对于上市公司业绩、资产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值得重视。因此,进一步严格债务重组信息披露的要求,有助于增强年报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13

债务重组相关问题研究 4.3.3建立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

对于那些严重亏损、资不抵债,全部或部分停止经营业务,以至失去持续经营能力的上市公司,宣布其退市。

另外,由于我国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单独制定的。财政部只是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不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即使财政部认识到债务重组必须要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但是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以及价值观不同,必然使得财政部制订的准则不能最大限度的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建议设立一个类似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的机构,吸收来自商界、学术界、金融界、政府的代表。加大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有关意见的收集,而且在整个过程中要重视意见反馈,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健全我国的会计准则。

结论

债务重组不能“包治百病”, 国家各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监督职能,杜绝那些不良企业,通过重组进行盈余管理。企业应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使债务重组真正地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和效果,能够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脱困,也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14

债务重组相关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倩.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是亮点[J]. 现代商业银行,2006 [2]周放生.国企债务重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

[3]张云亭.国有企业债务重组[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6 [4]王福英.债务重组准则修订前后的比较分析[J].会计之友,2007,5 [5]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6

[6]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应用指南[J].财会月刊,2007.3

[7]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6.3 [8]陈治敏.新旧会计处理债务重组差异的比较[J].会计之友,2007.3 [9]贺云龙.谈债务重组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J].财会月刊,2007

[10]Richard.C.Morris.“Successful Debt Restructuring” [J]. M&A Tax Report,2006.10

[11]Randall.S.Kroszner.“Sovereign Debt Restructuring”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7.3

15

债务重组相关问题研究 致 谢

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论文的撰写的过程中我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楚卫琳老师的督促与指导,同时感谢她的谅解与包容。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此,谨向楚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谢谢我的父母,没有他们辛勤的付出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在这一刻,将最崇高的敬意献给你们!同时在在论文完成的过程中,要感谢在我最无助时给了我帮助的朋友。

本文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向各学术界的前辈们致敬!

1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8f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