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更新时间:2024-05-14 11: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教学目标:

体会苏轼信笔挥洒、姿态横生的行文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 体会文散神聚,意脉流畅完整的行文特点。 2、 注意贯穿其中的情感逻辑和思维逻辑。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语出自宋苏轼(苏东坡)之口,出处《于潜僧绿筠轩》 。这首诗是借题“于潜僧绿筠轩”歌颂风雅高节,批判物欲俗骨。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只要有了高尚的情操,就会有松柏的孤直,梅竹的清芬,不畏强暴,直道而行,卓然为人;反之,就会汲汲于名利,计较于得失,随权势而俯仰,视风向而转移,俗态媚骨,丑行毕现。这种人,往往自视高明,自以为得计,听不进奉劝,改不了秉性,所以诗人说这种“俗士不可医”——医之无效。“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这个“旁人”,就是前面提到的那种“俗士”。他听了诗人的议论,大不以为然;他虽然认为“不可使居无竹”是十足的迂阔之论,腐儒之见,但在口头上却将此论说成“似高、似痴”,从这模棱两可的语气里,显示了这种人世故、圆滑的特点;他绝不肯在论辩中作决绝之语而树敌。 下面是诗人对俗士的调侃和反诘:“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此君”,即指竹。

看来苏东坡喜竹,并以竹自拟。元丰二年(1079)七月七日,苏东坡在晾晒书柬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画《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下了这篇杂记。 文与可是北宋画家与诗人,以画竹著名。文与可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正是由于他二人的艺术造诣,他们在性灵上是忘年相通。 二、通读全文

本文写了一喜一悲。请同学们借助课下注释,通读全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 作者记叙了哪些事情?

2、 作者引用了哪些诗文和典故?

3、 请思考本文叙述、引用与议论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读全文15分钟,要求当堂在文本中圈点批注。教师巡视点拨) 1、 请学生复述全文(主要是翻译),教师提点重点字词及特殊句式。 2、 学生回答,教师黑板总结

述竹论画(论) 述竹论绘画 学习心得(论) 记辙之谏(引)(事) 喜 文与可拒画(事) 追忆昔日趣事 兄弟笑绢竹(事) 题诗相赠和(引)(事) 交代作文缘由 兄弟情深

细致分析:

第一段:

当时的“画者”作画: 节节为之 违背生活 叶叶累之 割裂自然

以竹的自然生长之态与“画者”人为割裂画与竹的自然关系对比,指出“画者”的错误——岂有此理!为亮出文与可的正确画论主张张势。 文与可论画:

意在笔先——胸有成竹 师法自然

自然连贯——振笔直遂 重视整体形象的把握 捕捉灵感——少纵则逝 重视创作灵感的捕捉 苏轼的体会:

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不学之过也

强调学习与实践。这样才能内外同一,心手相应。 “得其意”,“并得其法”——赞成文与可的画论主张和画竹技法 苏辙引文运用了什么手法?

类比

庖丁解牛——让文惠君悟出养生之道

轮扁造轮——让齐桓公悟出读书只能从实践中体会 与可画竹——形神兼备

本段所阐发的创作思想主要是什么?

胸有成竹,心手相应

本段引用苏辙《墨竹赋》语句的作用是什么?

进一步突出文与可画意高妙,及自己对他的敬仰之情和知己之感。

第二段

苏轼回忆了文与可与竹子有关的三件事情。

1、 请文与可画画的人很多,文与可拿他们的画布当袜子。——蔑视权贵、淡泊名利、

狂放不羁

2、 苏轼和文与可互赠关于画竹子的诗歌——以小见大、重神轻形的美学思想 3、 苏轼写诗说文与可贪吃竹笋——为官清廉,不图享乐,喜爱竹笋

所记三件事,分别说了文与可“为人、为画、为官”,写得风趣幽默,“横说竖说”,貌似不经意,实则选材很有讲究侧重。

第三段

写作缘由

小结:

全文以“竹”“画”二字贯通,借画写人,借人写画。庄谐并重,自在为文。 第一段郑重其事,标明自己对表兄的推崇。 第二段除文与可骂人外,全是写“笑” 第三段只一“哭”字。

骂也好,哭也好,笑也好,全是真性情。

此等怀人文字,只有苏东坡写得出来。如韩昌黎等人是断然写不出来的。此等文章,,也只有文与可当得,洒脱自在人,放油潇洒自在文。

归纳主旨:

文章总结文与可的绘画理论,陈述自己对“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创作思想的理解,指出“艺”与“道”的密切关系。又通过叙述文与可的趣事和二人间的交往,表现了他的品德、个性,因旧谊深厚,故睹物思人,传递出深切的悼念之情。

三、感悟与思考:

画竹亦在画人,做人亦如作画 人世间多艰难,事物繁杂,凡事做之前都要全面考虑,掌握客观事物的各种因素和条件,鱼线哦好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对所要做的事情“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克服盲目性、无目的性和无把握性。 四、巩固练习:

见活页试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89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