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更新时间:2024-04-08 06: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一)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结算规模快速扩大

人民币国际化于2009年7月起步。2009年,我国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仅为35.8亿元,2012年迅速增至2.94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结算金额2.06万亿元,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结算金额8764.5亿元。2011年银行办理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1108.7亿元,2012年增至2840.2亿元,增长156%。2012人民币结算的跨境贸易占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量的比重已达8%以上。

(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收付平衡状况显著改善

2010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收与实付之比为1∶5.5;2011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收付平衡状况显著改善,全年收付比升

至1∶1.7;2012年进一步趋于平衡,实收1.3万亿元,实付1.57万亿元,净流出2691.7亿元,收付比上升至1∶1.2。人民币结算收付趋于平衡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在平稳持续中推进。

(三)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均已有条件开通

目前,境外人民币回流涉及的资本项目均已有条件开通。一是境外投资者(含港澳投资者)可以用合法获得的境外人民币依法开展直接投资活动,但投资行为要符合现行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外商投资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2011年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金额为907.2亿元,2012年为2535.8亿元,增长179.5%。二是境外人民币可通过RQFII投资国内证券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2012年11月,RQFII投资额度从初期200亿元经两次扩容至2700亿元。三是境外人民币经批准可贷与内地企业。早在2012年5月,约10家广东省内注册企业

得到特批在香港借贷约人民币300亿元并把资金汇回使用。目前,深圳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试点即将启动,在前海注册及实际经营的企业可从香港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银行借入人民币资金,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前提下用于前海建设与发展,贷款期限及利率由借贷双方自主确定。至此,境外人民币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贷款三大回流渠道已初步打通。

(四)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迅速

香港作为最大、发展最早的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人民币业务拓展迅速。2012年,经由香港银行办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交易比上年增长30%,达2.6万亿元,人民币点心债券市场规模(未偿还金额)扩大60%至2300亿元,人民币实时支付结算系统处理的跨境及离岸交易日成交量由2010年的50亿元升至2600亿元左右,年底客户存款及存款证余额增加9%至7203亿元。人民币市场参与主体和相关产品日趋丰富,已推出以人

民币计价的债券、基金、保险、存款证、期货、人民币与港币同时计价的“双币双股”等金融产品。

与此同时,伦敦、新加坡和我国台湾等地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也在快速发展。一是离岸人民币清算行不断增加。2012年5月,英国与我国香港一个由私营机构代表组成的合作小组在人民币流动性和支付结算等方面达成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伦敦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建设。6月,老挝国家银行指定中国工商银行万象分行作为当地惟一的人民币清算行,代表老挝国家银行行使人民币清算职能。2013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与我国台湾“央行”签署了正式启动两岸间人民币直接清算系统的协议,台湾由此成为继香港、澳门后第3个与内地签署该协议的地区。2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授权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担任新加坡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二是离岸人民币市场不断扩大,伦敦金融城成为香港以外最大市场。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统计,英国伦敦自2012年6月起已超越新加坡,成为除香港外全球第

一大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澳大利亚使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量2012年8月开始大幅增加,在使用人民币结算中的排名由2010年底的第12位升至2012年底的第3位;2012年12月人民币在全球贸易中的支付额占比由1月份的0.26%提高到0.57%,排名亦由第20位升至第14位。

(五)国际上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明显增强

随着人民币在跨境贸易、投资中使用的扩大,境外对人民币的接纳程度不断提高。中国人民银行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末,与境内发生实际收付的境外企业所在国家和地区达到206个。马来西亚、韩国、柬埔寨、白俄罗斯、俄罗斯、菲律宾、蒙古、智利、巴西、委内瑞拉、奥地利和尼日利亚等国央行均表示已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相关研究指出,2005年7月-2008年7月,10种东亚货币中有6种与美元同步程度高于对人民币同步

程度。2010年7月之后,与人民币同步性最强的货币占到10种东亚货币中的7种,分别为印尼盾、韩元、马来西亚林吉特、菲律宾比索、新台币、新加坡元和泰铢;以美元为主导性参照货币的东亚货币只剩3种:港币(通过联系汇率制)、越南盾和蒙古图格里克。该研究认为,东亚已成为事实上的人民币区。不过,应注意到一个事实,即东亚地区货币与人民币汇率联动性增强,与人民币相对美元汇率稳定升值相关,东亚地区货币“软钉住”美元的基本事实并未改变。

二、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积极推动为主,跨境流动规模取决于资本流动管制的放松

人民币国际化是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启动的,政策初衷是降低企业汇率风险、促进对外贸易,随后逐渐增加了降低对美元依赖、促进国际金融合作等政策内涵。在实际操作中,以人民银行与其他国家央行签署

《货币互换协定》提供人民币流动性为基础保障(截至2013年3月底,互换协议规模总计已达2万亿元人民币),央行通过赋权开通人民币清算系统推进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为主体输出人民币,逐渐扩大至资本项目有条件开放,为人民币持续输出及有限度回流构建渠道。其结果是人民币跨境流动规模主要取决于央行对资本流动阀门的掌控。

(二)境外持有人民币的意愿与人民币升值预期密切相关

人民币升值预期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快速推进的重要动力。2010年下半年,随着央行重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存在,期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在2010年6月后开始大幅增加。其中,进口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达到80%以上,进口支付人民币成为境外人民币流动性的主要来源。随着2011年下半年人民币出现贬值预期,境外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意愿显著降

低。以我国香港的人民币存款规模为例,2011年11月达到6273亿元的峰值后出现小幅下滑,2012年底人民币存款仅同比增长2.5%,而2010年和2011年分别同比增长402%和86.7%。

这种依赖于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的跨境贸易结算,或者说人民币国际化,带来很多负面效应:一是出口企业人民币结算较少受益,未能达到促进出口贸易的政策预想。二是进口企业采用人民币结算导致购汇减少,外汇储备被动增加。三是“资本管制+离岸市场”的人民币国际化模式便利了套汇行为。有专家多次指出,2011年内地与香港之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规模爆炸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进行套利。这本质上是基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一种赌博行为。一些银行家也指出,以人民币结算的跨境贸易中,相当大部分都是我国公司与自己的海外子公司做交易,目的是利用内地资本管制对汇率和利率的差价进行套利。

(三)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以让利为主要激励手段

我国出口企业定价能力不强,结算货币的选择权较弱,只能通过让利吸引国外进口企业采用人民币结算,以规避汇率风险,并便利出口支付。汇丰银行的调研显示,用人民币结算可令进口商获得2%~7%的折让。南非交易商和进口商亦表示,中国企业向将兰特直接兑换成人民币结算的公司提供最低9.3折的优惠。

(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高度集中

一是主要集中在我国香港。作为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香港处理80%左右的人民币结算业务。二是除我国香港以外,尽管我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人民币结算业务,但高达90%的人民币付款交易其实仅集中与1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包括法国﹑卢森堡﹑澳大利亚﹑德国﹑我国台湾﹑日本和我国澳门等。

三、相关改革建议

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经济金融实力在国际上的自然延伸,应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水到渠成。任何国际货币都曾经历漫长的演变过程,新国际货币的崛起不仅需要一国具有庞大的经济基础、超强的军事实力以及政治威望,而且需要适逢重大机遇并顺势而为。从英镑、美元、德国马克及日元等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看,由于国内基础和国际环境不同,货币国际化的路径有较大差异,但仍有一些基本因素决定其货币能否取得国际地位:一是经济规模及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力;二是国际社会对币值的信心;三是金融市场深度。以这些因素衡量,人民币尚不具备快速国际化的基础条件。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信用基础

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2年的数据,从规模看,我国已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在全球GDP中的比重达14.3%,货物和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为9.4%。但是,我国过度依赖外需且贸易竞争力不强,限制了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为此,应积极扩大内需,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从出口大国转变为进口大国与出口大国并存,扩大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逐步提高企业选择计价和结算货币的谈判能力,使庞大的经济贸易规模成为人民币国际信用的坚实基础。

(二)建设具有广度和深度的金融市场,降低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

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加快建设具有广度和深度的金融市场,既有利于减轻人民币跨境流动带来的金融风险,也为投资者对冲或匹配不同的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提供充足工具,促进本币作为计价货币、媒介货币和储备货币功能的充分

发挥。

考虑到当前人民币境外需求与人民币升值预期及人民币汇率与美元的“软钉住”密切相关,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导致的汇率波动可能会使境外人民币持有意愿下降,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受挫。因此,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应适当兼顾人民币国际化需求。

(三)逐步放松资本管制,增强国际社会持有人民币的信心

随着境外人民币规模的扩大,要求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获取资产收益的压力自然加大。目前,我国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如深圳前海试点)正是对这一需求的回应。

然而,资本账户开放应服务于国家经济持续增长、提高资源配臵效率等目标,应根据国内国际条件顺序择机推进。要注重与利率、汇率等改革相协调,人民币国际化本质上就是资本账户扩大开放,应在资本账户开放的整体框架下进行。应逐步放松资本管

制,扩大资本账户(包括人民币及外币)开放,增强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信心。与此同时,必须抓住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机遇,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7r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