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古曲
更新时间:2024-02-18 08:10:07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中国十大古琴名曲
中国十大古琴名曲
中国古琴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流传至今。琴、棋、书、画它被誉为四艺之首,古琴是中国之中占据着中国古典乐艺术的最高点。那中国古琴的十大名曲都有哪些呢?接下来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汉族古琴十大名曲,指《广陵散》,《高山流水》等。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1425),古琴浙派创始人南宋郭楚望作,作者是南宋著名古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金兵入侵时,他移居于湖南宁远九嶷山下(潇水自九嶷山流过),深感国事飘零,借水光云影,以抒抑郁、眷念之情。 乐曲通过古琴特有的吟、揉等手法,时而奔放浑厚,借云水掩映,烟波浩瀚的景象描写,抒发对山河残缺,时势飘零的感慨和荡气回肠的爱国热情。这首情景交融,寓意深刻的汉族古曲被历代琴家们所推崇,而流传。
古琴曲一、广陵散
汉族古琴十大名曲之一。又名<<广陵止息>>,乐曲原是东汉末广为流传的民间音乐,被推测为以战国时期聂政刺韩王为题材的大型器乐叙事曲.它以磅礴的气势,独特的风格,庞大的结构,表现了一种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受到琴家们的推崇。
据《战国策》及《史记》中记载:韩国大臣严仲子与宰相侠累有宿仇,而聂政与严
仲子交好,他为严仲子而刺杀韩相,体现了一种“士为知已者死”的情操。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神奇秘谱》关于此曲的标题就是源于这个故事。
东汉蔡邕的《琴操》谈到与该曲相关的历史故事:聂政是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因为韩王铸剑,违了期限,被韩王所杀。聂政为父报仇行刺失败,但他知道韩王好乐后,遂毁容,入深山,苦学琴艺10余年。身怀绝技返韩时,已无人相识。于是,找机会进宫为韩王弹琴时,从琴腹内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他自已当然也是壮烈身亡了。 近代琴家杨时百,其所编《琴学丛书》的《琴镜》中就认为此曲源于河间杂曲《聂政剌韩王曲》。
古琴曲二、平沙落雁
汉族古琴十大名曲之一。明朝此曲称《雁落平沙》。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
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1634),又名《雁落平沙》。自其问世以来,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有多种流派传谱,仅1962年出版的《古琴曲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谱,关于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陈立昂之说;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说,又有说是明代朱权所作。因无可靠史料,很难证实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平沙落雁》的曲意,各种琴谱的解题不一。《古音正宗》中说此曲:“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通体节奏凡三起三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宿食,得所适情:子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这段解题对雁性的描写极其深刻生动。全曲委婉流畅,隽永清新.
古琴曲三、潇湘水云
古琴十大名曲之一,曲谱最初见于《神奇秘谱》,共分十段:1、洞庭烟雨 2、江
汉舒清 3、天光云影 4、水接天隅 5、浪卷云飞 6、风起云涌 7、水天一碧 8、寒江月冷 9、万里澄波 10、影涵万象。
此曲流传至后世,有多种谱本,结构也有一些变化。现流行的是十八段曲加一尾声。 乐曲开始,飘逸的泛音使人进入碧波荡漾、烟雾缭绕的意境。
第一段的旋律音调,自第二段从中音区展开,并贯穿全曲。古琴特有的吟、揉手法,反复围绕着骨干音变化发展,深刻地揭示了作者抑郁、忧虑的内心世界。
第四段低音区层层递升的浑厚的旋律,通过大幅度荡揉技巧,展示了云水奔腾的画面,打破压抑气氛,表现出作者翻滚的思绪。
第五段,乐曲第一句旋律在低音区变化再现,有欲起先伏之妙。第八段,再现了第四段的水云声,但情绪更为奔放、热情。
第九、十、十一,三段一气呵成。是全曲的高潮部分,以第五段的前两乐句为素材移高八度展开,高、低音区大幅度的跳动,按音、泛音、散音音色巧妙的组合,交织成一幅天光云影、气象万千的图画,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第十七、十八段是结尾部分,音乐转入低音区,旋律上行又回折。最后再现的“水云声”,只是一种无力的余波,流露出作者内心无限的感慨。
全曲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充分利用了古琴演奏中的“吟、猱、绰、注”技法,集中体现了古琴艺术的“清、微、淡、远”的含蓄之美,被历代琴家公认为典范。 古琴名曲四、高山流水
篇二:中国十大古曲
中国十大古曲 十大汉族古曲,指《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单单听了这些名字就已经神为之夺,再加上由汉族传统乐器演奏,声音优雅,尽现中国韵味之美,由此可见一斑,是汉族传统音乐的精髓。
篇三:中国十大古典名曲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
1.高山流水
传说春秋时期,有一位很有名气的琴师叫俞伯牙。一次他在荒山的一座茅屋里弹琴,有一位叫钟子期的樵夫从门前经过,居然能从琴声中听出“巍巍的高山,潺潺的流水”俞伯牙与钟子期交谈后,十分惊讶地说:“你就是我寻觅多年的知音啊!”从此,两人成为知已。钟子期死后,俞伯牙痛苦极了,扯断琴弦,摔坏琴身,直到死去,再也没有弹过琴。后来人们用“高山流水”比喻知已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之意。
2.广陵散
约产生于汉朝至魏晋时期,是一部组曲中的一段。西晋有一位博学多才的大名士叫嵇康,因反对晋朝统治者司马家族的独断专横而惨遭杀害。临刑前,他从容不近地弹奏了这首乐曲,在乐曲中表达了他对统治者的愤恨和心中的不平。此曲因此而著名于世。
3.平沙落雁
大约产生于明代,共由7个段落组成,音乐非常优美、流畅。描绘的是大雁成群结队,自高空纷纷落在沙滩嬉戏、玩耍,又结队飞去,还不时传来优美的雁鸣声。其中“群雁横空”、“霜天雁叫”两个段落尤引人入胜。
4.梅花三弄
这首乐曲产生于晋代。曲调在不同音高上重复弹奏3次,所以称为“三弄”。乐曲用平稳的音调表现了梅花高洁、安详、端庄的静态;用急促的音调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在刺骨的寒风中摇曳的动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补动,体现了创作者的精湛技艺。
5.十面埋伏
这是一首著名的琵琶曲。明代后期已在民间流传。它描绘的是公元前202年,楚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为争夺天下而决战于垓下的战争场面。汉王刘邦用十面埋伏战术瓦解楚王项羽的军队,迫使项羽在乌江边自刎。曲中那惊天动地的战鼓声、弓剑撞击声、人马嘶叫声,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6.春江花月夜
原名为《夕阳箫鼓》,约产生在清朝光绪年间或稍晚,演绎的是唐代《春江花月夜》中所描绘的回风、缺月、临月、登山、啸歌、晚眺等6个段落。乐曲美妙动听,让人浮想联翩,仿佛置身于西下的夕阳、平静的江面、悠扬的箫声和月上东山、花影层叠、渔歌唱晚的情景之中。
7.渔樵问答
这首乐曲产生于明朝,描绘的是渔夫和樵夫在青山绿水之间劳动、生活的快乐场面。那渔翁摇橹的水声、樵夫劈柴的斧声,使人如醉如痴,有绕梁三日之感。 汉宫秋
这是一首相传产生于明代的著名琴曲。内容表现了当时宫女悲惨的生活和哀怨的情绪,整个曲调好像都是在向世人哭诉宫妇的凄凉生活,曲调哀怨、凄凉,听后催人泪下。
8.胡笳十八拍
相传作者是汉朝末年的女音乐家蔡琰(即蔡文姬)。蔡琰年轻美丽,被入侵中原的匈奴左贤王掳去做了王妃,生下一男一女。曹操早知蔡琰的才华,派人带着重礼向左贤王要求将她赎回汉朝整理汉史。左贤王无奈,放蔡琰回国,却留下两个孩子。《胡笳十八拍》描绘的就是蔡琰与儿女生死离别的凄惨情景,曲中充满了思念祖国和惜别儿女时的哀婉凄楚之情。
9.阳春白雪
原是流传在楚国境内的一种高雅音乐。传说是春秋时期晋国大音乐家师旷加工创作的一首曲子,流传为后来的《阳春白雪》一曲。“阳春”象征春天,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白雪”象征高雅、纯洁。后人把“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一词对比而用,一般把高深复杂的音乐称为阳春白雪,把通俗易懂的大众化音乐称为下里巴人。
正在阅读:
十大古曲02-18
中图版必修二1.1《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word学案05-06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名师预测试卷04-07
甲申三百年祭全文02-18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7课《鹿角和鹿腿》同步练习D卷07-22
2015-2016学年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04-02
2016年江西省中考英语试卷(解析版)01-03
1读《囚犯》有感11-30
翻译文化学派01-04
婚庆司仪合同 - 济宁信息港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