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树脚煤矿水文地质调查分析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3-06-04 07:01: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水城县阿戛大树脚煤矿

水文地质调查分析报告

编 制:

矿 长:

总工程师:

二0一四年一月

一、矿井概况

大树脚煤矿原为新建矿井,生产规模15万吨/年,由原六盘水市地方设计所编制了开采方案设计和安全专篇,己通过相关部门审议通过,矿井属于建井期间,征用了场地施工了部分井筒。但由于原矿界与国家规划矿区范围重叠,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调整水城县阿戛乡大树脚煤矿矿区范围的通知》[黔国土资矿管函(2007)1741号],原有矿井矿区范围发生变化,原有设计不满足扩界后开采的要求。根椐扩界后《贵州省水城县阿戛乡大树脚煤矿储量核实报告》,和《水城县阿戛乡大树脚煤矿开发利用方案》,扩界后矿井资源经核实满足30万吨/年规模要求,现按30万吨/年规模建设,区走向长约1900m,倾向宽约1200m,面积2.3535km,开采标高为1650~1000m标高之间。

矿井采用平硐开拓方式。设计主平硐、副平硐、材料暗斜井、回风平硐、回风暗斜井服务全矿井。

以主平硐(+1310m)划为一水平,设一个双翼采区(一采区),二水平(1150m)划为上、下山两个采区(二采区、三采区)。首采区为一采区。

矿井开采煤层共11层,同一采区内采用联合布置开采,采区开拓巷道布置在10号煤层与16号煤层之间的岩层中,采区内煤层开采顺序从上至下。

主平硐井口标高为+1310m、材料暗斜井和回风暗斜井落

2

平于+1310m标高,通过车场联接。材料暗斜井和回风暗斜井兼作一采区轨道上山和回风上山。主平硐、材料暗斜井和回风暗斜井均布置在岩石里面。

全矿井划分为两个水平2个采区开采,首采区为一采区。材料暗斜井、回风暗斜井兼作一采区轨道、回风上山,新作采区运输上山。

在采区运输上山内+1385m标高施工+1385m区段运输石门揭穿3号煤层(由于第一区段东翼1号煤层没有储量,因此将首采面布置在3号煤层中,设计首采层3号煤层赋存较为稳定,平均厚度1.3m,属中厚煤层)并沿煤层施工1031工作面运输巷。

在回风平硐内+1430m标高施工+1430m区段回风石门揭穿3号煤层与1031工作面回风巷。

1031工作面运输巷和1031工作面回风巷通过切眼连接形成首采面。

在主平硐底+1310m联络巷附近布置中央变电所。

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法,高档普采采煤工艺。 工作面采用“四六”制作业,以一个高档普采工作面达到30万吨/年设计能力。采煤工作面长110m。工作面用DW14-300/100x型单体液压支柱和HDJA—1200型金属铰接顶梁支护。支柱排距为1.2m,柱距为0.8m,“四、五”排控顶,最大控顶距6.2m,最小控顶距5.0m,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

掘进工作面采用炮掘工艺,人工装车,工字钢支架支护。 主平硐、+1385m区段运输石门、采煤工作面运输巷为皮带运输。采煤工作面为刮板输送机运输。

副平硐、材料暗斜井+1430m区段运输石门、采面回风巷采用轨道运输材料或矸石。

矿井涌水为机械抽排(一水平为自流)。

二、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大树脚煤矿位于格目底向斜南翼东端转弯处,地质构造发育。地形起伏变化大,地形走势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属高中山侵蚀-岩溶地貌类型。区内最高点为矿区东部边缘山顶,海拔2180m,最低点为矿区西部的巴郎河河谷中,海拔1030m,相对高差约1150m。区内地表水系较甚发育,多为山区雨源型,流量变化迅速,雨季大,旱季小,长期不雨则干枯。当地侵蚀基准面为巴郎河河床标高1030m,矿井最低排泄基准面标高1600m,降雨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1、地下水类型

矿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其次为松散岩类孔隙水。

2、含水岩组及其含水特征

(1)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含水岩组:主要为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的山岭地带,地表岩溶较发育,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地下水通过岩溶

裂隙、溶洞集中运移,含水性能好,由于抗风化力较强,地表多呈狭长反向陡崖、峭壁,不利于大气降雨的补给,排泄条件也较好,大气降水通过垂直岩溶裂隙补给含水层,并通过岩溶裂隙、溶洞汇集、径流和排泄,含较丰富的岩溶裂隙水,富水性较强。

(2)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主要包括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和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P3β)和龙潭组(P3l)。由主要碎屑岩、粉砂岩、钙质砂岩,泥质粉砂岩、玄武岩及煤层组成,夹少量石灰岩。该岩组裂隙较发育,含少量裂隙水,富水性差。

(3)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第四系(Q)主要分布在飞仙关山脚及低洼处,多为残积、坡积及冲洪积物,以及少量的崩积物等,厚度变化较大,一般20~30m,最厚达50m左右。地下水赋存条件差,枯季一般不含水,局部松散层厚度较大的地带,含水性较强。泉水流量一般小于0.5l/s。当地层较厚受基岩风化带水补给时,流量可达1l/s以上,雨季更大。

3、断层的含水性

大树脚煤矿位于阿戛井田中部的3~8勘探线之间,西段的东部,东段的深部,总体构造形态为单斜构造,地层产状倾向330~360°,倾角8~26°,一般在25°左右。矿界范围内构造复杂程度中等,断层和褶皱构造较发育,褶皱主

要分布在矿区南部,为紧密不对称褶皱,轴向北东20~45°,轴面倾向北西,倾角70~90°,两翼不对称,向斜南东翼或背斜北西翼岩层倾角平缓,一般小于45°,向斜北西翼或背斜南东翼岩层倾角陡,一般大于45°,往往直立或倒转,槽脊线起伏较大;断层主要有F9、F10、F11、F13、F57等五条断层,现就其断层特征简述如下:

F9断层:位于10线南端往北东25~50°延至4线西,全长4170m。断距各处不一,向北东变小至消失。在8线以北断层面倾向南东,倾角55~60°,控制最深标高为1396m。垂直断距在5~6线为21~34m,深部影响到煤系的第二、第三段,被F10所干扰。在8线以南断层倾向不明,断距大于100m。在地表切割整个煤系地层,造成地表地层缺失,钻孔中地层重复,如ZK52孔C16~23煤层重复。属逆断层,是造成井田西段简单,东段复杂的控制性断层。含水性中等。

F10断层:位于西段8线ZK83孔南往北东55°延至5线拐为北东20°至3线ZK32孔西,全长2000m。断层面倾角为53~61°,控制最深标高为1338m。垂直断距为22~90m,5线最大,往两头变小至消失。地表切割煤系第三段,深部影响到第二、三段,干扰F9断层。造成地表及钻孔中地层缺失,如ZK52孔缺失C24~39煤层。属斜交正断层。此断层在地表6线附近可以追索;其它地方被浮土掩盖,有5个钻孔控制。含水性中等。

F11断层:位于东段6线ZK64孔南300m,往北东55°延至4线ZK41孔,全长1250m。断层面倾角为64~65°,控制最深标高1108m。垂直断距为18~39m,在5线最大,往两头变小至消失。地层错断下三迭中部灰岩和紫色层,深部影响煤系第三段,造成地表及钻孔中地层缺失,如ZK51孔缺失C16~18煤层,属正断层。此断层地表可追索,有4个点和两个钻孔控制。含水性中等。

F13断层:位于东段6线TC56往北东23~25°延至2线ZK21孔北,全长2460m。断层面起伏较大,倾角为35~65°,控制最深标高1164m,垂直断距为34~87m,在5线最大,往两头变小至消失。地层切割煤系第三段及下三迭统飞仙关地层,深部影响煤系第三段,造成地表及钻孔中地层重复,如ZK52孔C54~65煤层重复,属平移逆掩断层。此断层在地表6线附近及4线以北均可追索,其它地方被浮土掩盖,有7个点和3个钻孔控制。含水性中等。

F57断层:位于东段4线ZK41孔南往北东40~55°延至3线ZK32孔以西,全长650m。断层面倾向北西,倾角为58°,控制最深标高1150m,垂直断距为30m。地层切割下三迭统飞仙关地层,深部影响煤系第二、三段,属正断层。此断层有2个点和1个钻孔控制。含水性中等。

4、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矿区内的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雨补给,以下地段是接受

降雨补给最有利的地段:一是第四系较厚地段;二是地表岩石风化破碎地段。这些地段接受降雨补给后,岩层的富水性变得相对较强,并在一定条件下可构成小范围的地下水循环,即就地补给,就地排泄。除上述在浅部作小范围的迳流循环之外,还有一部分继续往深部流动,在深部作大范围的迳流循环,它的运动和排泄,主要受矿区构造控制。这部分地下水多沿薄层隔水层层面流动,其流向大致与走向和倾向一致,深切的沟谷则是它的排泄区。这些以深切的沟谷为中心所构成的地表水系分布网,实际上以就是地下水的补、迳、排系统。矿区地下水的流向受岩性、构造的控制,总体由北东向南西迳流,排泄进入矿区南西部的巴郎河中。

5、含水层间带及其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

煤系和飞仙关组地下水的活动以沿岩层层面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仅在风化带范围内占主要地位。由此,含水带间的水力联系在深部是不明显的,或者不存在水力联系。

煤系与茅口组灰岩间有峨眉山玄武岩相隔,峨眉山玄武岩含水性极差,是较好的隔水层,由此,煤系与茅口组灰岩不存在水力联系。

矿区西部的巴郎河,其流经地段主要是煤系地层,但其离矿区较远,大树脚煤矿的地下开采与其发生水力联系的可能性较小。其余沟谷,水量小,坡度又较陡,是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常年排泄通道,仅在暴雨后于排水过程中,对风化

剧烈,岩石疏松地段的地下水有短时的补给,一般则无影响或影响范围极小。

6、矿井涌水量预测

水城县阿戛乡大树脚煤矿与水城大河边煤矿开采技术条件、地下水补给条件、井型及规模等基本相似,两矿的这些条件可相类比。因些选用含水系数比拟法预测矿井涌水量。

根据其相邻的水城大河边煤矿1974~1984共10a,开采时各年矿井排出的涌水量与同期煤产量之比求得各年的含水系数值(K)最大为4.8,最小为0.73,平均为1.65。

水城县阿戛乡大树脚煤矿设计年开采量为30万吨/年。 根据公式: Q=K×P/365

式中:Q-预计涌水量(m/d)

P-设计未来矿山开采量(t/a)

K-含水系数

经计算,水城县阿戛乡大树脚煤矿预计未来最大涌水量为165m/h,最小涌水量为25m/ h,平均涌水量为56.5m/ h。

三、主要含(隔)水层类型

1、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含水岩组:主要为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的山岭地带,地表岩溶较发育,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地下水通过岩溶裂隙、溶洞集中运移,含水性能好,由于抗风化力较强,地表

3333

多呈狭长反向陡崖、峭壁,不利于大气降雨的补给,排泄条件也较好,大气降水通过垂直岩溶裂隙补给含水层,并通过岩溶裂隙、溶洞汇集、径流和排泄,含较丰富的岩溶裂隙水,富水性较强。

2、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主要包括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和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P3β)和龙潭组(P3l)。由主要碎屑岩、粉砂岩、钙质砂岩,泥质粉砂岩、玄武岩及煤层组成,夹少量石灰岩。该岩组裂隙较发育,含少量裂隙水,富水性差。

3、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第四系(Q)主要分布在飞仙关山脚及低洼处,多为残积、坡积及冲洪积物,以及少量的崩积物等,厚度变化较大,一般20~30m,最厚达50m左右。地下水赋存条件差,枯季一般不含水,局部松散层厚度较大的地带,含水性较强。泉水流量一般小于0.5l/s。当地层较厚受基岩风化带水补给时,流量可达1l/s以上,雨季更大。

四、水文地质类型

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矿井充水的主要来源为大气降雨。由于地含水性较弱,补给条件差,随着采空面积的增大,地表产生塌陷后,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可能发生联系,地表水直接溃入矿井,涌水量明显增大。开采过程必须留设足够的防水煤柱,严禁开采隔水煤柱,其次必须按照

黔煤办字[2007]37号文的要求,加强探放水工作,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减少对矿井的危害。同时,在掘进过程中,要注意发生突水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在靠近采空区时,更应加强探测及防水工作,特别是矿区在今后的采矿生产过程中应加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做好防水和排水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五、充水因素分析

1、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该矿是以大气降水为主的裂隙充水矿床,主要为顶板中所含裂隙水向巷道内渗漏,其次为老窑积水及采空区积水等。

(1)老窑充水因素

根据调查,矿区内煤矿开采历史较长,老窑采空区积水的可能性大,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目前老窑早已关闭,对其采空区积水,开采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2)其它充水因素

在自然状态下,井田充水因素主要是龙潭组内所含的裂隙水。它通过煤层顶板中的裂隙直接向矿井或采空区充水。由于龙潭组的富水性弱,单位涌水量及渗透系数均极小,故将来矿井涌水量已不会太大。间接充水含水组飞仙关组第一段,在自然状态下对矿井充水影响已是很小的。

井田内河流、溪沟虽然发育,且雨季流量较大,但在自

然状态下是地下水补给河水,河流、溪沟是地下水的排泄地带,所以河流、溪沟水不是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

井田内发育的断层规模一般不大,其破碎带挤压紧密,富水性很微弱,导水性也较差。虽在煤系地层中显示不含水特征,但煤层经大面积开采后引起塌陷,断层水也会随之而来,故对矿床充水影响较大。

六、井田临近矿井和小窑涌水及积水情况以及地表水体、废弃的矿井、小窑老塘积水情况

1、地表水体

矿区东北部地表水系较甚发育,多为山区雨源型,流量变化迅速,雨季大,旱季小,长期不雨则干枯。当地侵蚀基准面为巴郎河河床标高1030m。矿井最低排泄基准面标高1600m,降雨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2、老空边界和积水量

根据调查,矿区内煤矿开采历史较长,老窑采空区积水的可能性大,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目前老窑已关闭,对其采空区积水,开采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邻近矿井东面为吉源煤矿、西面为米箩矿,目前两矿均未投产,不存在采空区,但在今后的建设和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探放水工作,必须严格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原则,防止老空积水、老窑积水等的突然涌出。加强井巷测量工作,防止误穿老空及邻近矿

井,从而造成矿井涌(透)水事故的发生。

七、地质构造的导水性

由于断层切割的飞仙关及煤系地层是由一套砂、泥岩互层组成,多属于柔性岩石,即使受断层的破坏,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张开裂隙。实际所见的一般断层破碎带的压紧胶结程度都较好,因此断层导水性及含水性差,对矿床充水的影响较小。但矿床今后开采时所产生的人工裂隙可能与断层破碎带连通,而导致其它层段及地段的地下水流入破碎带而引起其富水性及导水性增大,特别是断层通过河流的地段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更大,因此,矿床开采时应加以足够重视

2、老窑采空区

矿区内老窑,其废弃采面或巷道会成为老窑水、采空区积水、部分地表水进入矿井的通道。当矿山进行生产时,在生产矿井掘进过程中,若沟通老窑积水,会形成老窑突水,当突水量较大时,将产生老窑积水淹没矿井、冲毁矿井的采矿设备、造成人生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

3、矿井充水主要因素分析

在自然状态下,井田充水因素主要是龙潭组内所含的裂隙水。它通过煤层顶板中的裂隙直接向矿井或采空区充水。由于龙潭组的富水性弱,单位涌水量及渗透系数均极小,故将来矿井涌水量已不会太大。间接充水含水组飞仙关组第一段,在自然状态下对矿井充水影响已是很小的。

井田内河流、溪沟虽然发育,且雨季流量较大,但在自然状态下是地下水补给河水,河流、溪沟是地下水的排泄地带,所以河流、溪沟水不是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

井田内发育的断层规模一般不大,其破碎带挤压紧密,富水性很微弱,导水性也较差。虽在煤系地层中显示不含水特征,但煤层经大面积开采后引起塌陷,断层水也会随之而来,故对矿床充水影响较大。

八、封闭不良钻孔情况

根据《贵州省水城县阿戛大树脚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

告》显示,该矿区范围内地质钻孔无封孔不良情况,虽封闭较好但有突水可能,因此钻孔必须留设足够的隔水煤柱。

九、矿井主要含水层或积水区与主要开采煤层之间的关系

1、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含水岩组:主要为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的山岭地带,地表岩溶较发育,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地下水通过岩溶裂隙、溶洞集中运移,含水性能好,由于抗风化力较强,地表多呈狭长反向陡崖、峭壁,不利于大气降雨的补给,排泄条件也较好,大气降水通过垂直岩溶裂隙补给含水层,并通过岩溶裂隙、溶洞汇集、径流和排泄,含较丰富的岩溶裂隙水,富水性较强。

2、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主要包括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和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P3β)和龙潭组(P3l)。

由主要碎屑岩、粉砂岩、钙质砂岩,泥质粉砂岩、玄武岩及煤层组成,夹少量石灰岩。该岩组裂隙较发育,含少量裂隙水,富水性差。主要是龙潭组内所含的裂隙水。它通过煤层顶板中的裂隙直接向矿井或采空区充水。给开采带来影响。间接充水含水组飞仙关组第一段,在自然状态下对矿井充水影响已是很小的。

3、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第四系(Q)主要分布在飞仙关山脚及低洼处,多为残积、坡积及冲洪积物等,厚度变化较大,一般0~10m,最厚达20m左右。地下水赋存条件差,枯季一般不含水,局部松散层厚度较大的地带,含水性较强。泉水流量一般小于0.5l/s。当地层较厚受基岩风化带水补给时,流量可达1 l/s以上,雨季更大。

4、老窑采空区积水

老窑内存在着一定的积水,是浅部矿井开采的重要充水因素,在开采浅部煤层时,采空区积水易渗入矿井而成为矿井直接充水水源。

九、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

水城县大树脚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选用含水系数比拟法预测矿井涌水量。根据其相邻的大河边煤矿1974-1984共10年,开采时各年矿井排出的涌水量与同期煤产量之比求得各年的含水系数值(K)最大为4.8,最小为0.73,平均为1.65。

水城县大树脚煤矿设计年开采量为30万吨。

根据公式:Q=K×P/365

式中:Q-预计涌水量(吨/日)

P-设计未来矿山开采量(吨/年)

K-含水系数

经计算,水城县阿戛乡大树脚煤矿预计未来最大涌水量为165m/h,最小涌水量为25.0m/h,正常涌水量为56.5m/h。

本次矿井涌水量主要来源于《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在今后矿井生产中要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工作。

矿井水文地质特点、水患类型及威胁程度分析、可能发生突水的地点和突水量预计

1、矿井水文地质特点

根据《贵州省水城县阿戛大树脚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区相对高差1150m,当地侵蚀基准面标高为+1030米左右,该矿井充水的主要来源为大气降雨。区内地表水系较发育,多为山区雨源型,流量变化迅速,雨季大,旱季小,长期不雨则干枯,矿井最低排泄基准面标高+1600m,降雨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由于地含水性较弱,补给条件差,随着采空面积的增大,地表产生塌陷后,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可能发生联系,地表水直接溃入矿井,涌水量明显增大。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1)对水文地质基础资料来源及可靠性评价

333

根据《贵州省水城县阿戛大树脚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其对区域水文地质情况、地层的富水性、矿井的充水进行了初步分析,基本达到水文地质勘查要求,对矿井的生产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其勘查程度需进一步加强。

2)水文勘探程度及存在问题和建议

(1)储量核实报告中已对大气降水、地表水、直接充水含水层以及部分含水层等充水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但对断层等地质构造掌握程度不够,使得分析断层导水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不够,因此,对断层的水文地质情况了解不够,在断层附近掘进时,必须充分注意。

(2)对井田范围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勘探工作及地质构造情况,尚需作进一步的补充。

(3)储量核实报告未对井田范围内的小窑进行充分的调查,故建议矿井在采掘之前,对全矿区小窑进行全面的调查,对其分布范围、积水性及积水量做出调查及预测并标注在矿井采掘平面图及井上下对照图上,以指导矿井实际防治水工作。

(4)必须对矿坑涌水情况设流量观测站,定期收集气象观测资料,建立矿井涌水量与产煤量关系曲线图;矿井涌水量与主要巷道开掘长度关系曲线图;矿井涌水量与采空面积关系曲线图;矿井涌水量与降水量关系曲线图等,综合反映矿井充水变化规律。

(5)随着生产、采掘的进展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将随之改变,应根据情况变化定期开展矿井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做好文字记录,编制好年度或中长期防治水方案,以便正确指导矿井的防水、治水工作,并定期绘制符合矿井生产的充水性图。

2、含煤地层与上下地层的关系

井田内煤系和飞仙关组地下水的活动以沿岩层层面运

动为主,垂直运动仅在风化带范围内占主要地位,含水带间的水力联系在深部不明显,或者不存在水力联系。茅口组灰岩与煤系间有峨眉山玄武岩相隔,峨眉山玄武岩含水性极差,是较好的隔水层,煤系与茅口组灰岩不存在水力联系。矿区西部的巴郎河其流经地段主要是煤系地层,但离矿区较远,矿的地下开采与其发生水力联系的可能性较小。

3、水患类型及威胁程度分析

1)水患类型

(1)地表冲沟水

冲沟水沿途接受泉水及煤窑水补给,雨季还有较大面积大气降水汇入,水量较大,这些冲沟多位于含煤地层露头地带,冲沟附近的网状、脉状裂隙密集,它们与煤层风化、氧化带直接接触,将来沿沟溪一带开采煤层时,冲沟水可能沿风化裂隙或采矿裂隙渗入或突入矿井,为矿井浅部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

矿区无大的地表水体仅有一些季节性小溪,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受气候影响较大。

(2)第四系孔隙水

第四系(Q)主要分布在飞仙关山脚及低洼处,多为残积、坡积及冲洪积物等,地下水赋存条件差,枯季一般不含水,局部松散层厚度较大的地带,含水性较强。但距离煤层较远,对煤矿开采影响小。

(3)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强含水段:

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的山岭地带,地表岩溶较发育,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地下水通过岩溶裂隙、溶洞集中运移,含水性能好,由于抗风化力较强,地表多呈狭长反向陡崖、峭壁,不利于大气降雨的补给,排泄条件也较好,大气降水通过垂直岩溶裂隙补给含水层,并通过岩溶裂隙、溶洞汇集、径流和排泄,含较丰富的岩溶裂隙水,富水性较强。该组为煤矿床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

(4)老窑采空区积水

老窑内存在着一定的积水,是浅部矿井开采的重要充水因素,在开采浅部煤层时,采空区积水易渗入矿井而成为矿井直接充水水源。

2)地下水导水通道

(1)岩石天然节理裂隙

煤系和飞仙关组地下水的活动以沿岩层层面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仅在风化带范围内占主要地位。由此,含水带间的水力联系在深部是不明显的,或者不存在水力联系。

煤系与茅口组灰岩间有峨眉山玄武岩相隔,峨眉山玄武岩含水性极差,是较好的隔水层,由此,煤系与茅口组灰岩不存在水力联系。

(2)人为采矿冒落裂隙

未来的采煤活动将产生大量的采矿裂隙,这些人为裂隙也会沟通上覆含水层与含煤地层的水力联系,成为地下水活动的良好通道。

(3)断层破碎带

井田内发育的断层规模一般不大,其破碎带挤压紧密,富水性很微弱,导水性也较差。虽在煤系地层中显示不含水特征,但煤层经大面积开采后引起塌陷,断层水也会随之而来,故对矿床充水影响较大。

(4)老窑采空区

矿区内老窑,其废弃采面或巷道会成为老窑水、采空区积水、部分地表水进入矿井的通道。当矿山进行生产时,在生产矿井掘进过程中,若沟通老窑积水,会形成老窑突水,当突水量较大时,将产生老窑积水淹没矿井、冲毁矿井的采矿设备、造成人生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

(5)岩溶管道

岩溶裂隙水含水岩组:主要为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的山岭地带,地表岩溶较发育,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地下水通过岩溶裂隙、溶洞集中运移,含水性能好,由于抗风化力较强,地表多呈狭长反向陡崖、峭壁,不利于大气降雨的补给,排泄条件也较好,大气降水通过垂直岩溶裂隙补给含水层,并通过岩溶裂隙、溶洞汇集、径流和排泄,含较丰富的岩溶裂隙水,富水性较强。但距离煤层较远,对煤矿开采影响小。

3)可能发生突水的地点和突水量预计

根据岩层、断层的含水性及导水性及本矿最低侵蚀基准面和小煤窑的分布情况分析判断,本矿的主要突水点应发生在小窑积水区。但由于大部分老窑停采时间较长,井口及巷道已垮塌封闭,小窑采空区面积及积水量无法估计。矿井在今后开采采取留设隔水煤柱的方法与生产区隔离。

矿井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必须对矿区内的小窑及采空区的积水情况等进行详细调查,切实掌握小窑及采空区积水情况。同时加强探放水工作,特别在接近采空区或老巷采煤时,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防止采空区积水及老窑积水的突然涌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7n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