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综合练习题与答案

更新时间:2024-04-30 04: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流行病学》综合练习题

一、 解释下列名词并说明用途

流行病学 Secondary attack rate Endemic Outbreak Sporadic Epidemic 患病率 Attack rate 长期变异 描述流行病学 生态学研究SMR Cohort study Exposure 发病密度 PAR AR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 Biomarkers PYLL 抽样调查 分层分析 Nest case-control study Matching Overmatching Selection bias Confounding bias Bias Odds ratio confounding Screening validity Sensitivity 可靠性 Youden’s index 信度 阳性预测值 流行病学数学模型 cause of disease p risk factor 流行病学实验 干预实验 流行病学效果评价 保护率 安慰剂 盲法 双盲 二级预防 Risk factor 传播途径 传染源 疫源地 国境卫生检疫 计划免疫 垂直传播 Surveillance of disease 二、填空题

1.病例对照研究对象选择的原则为 和 。 2.影响筛检试验可靠性的因素有 、 和 。 3.混杂因素具备的条件是 、 、 。 4.消灭疫源地的条件有 、 、 。 5.定群研究的特点是 、 、 和 。

6.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误差包括 和 。 7.常见偏倚的种类有 、 和 。 8. 疾病年龄分析的两种方法是: 和 。

9.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的偏倚有 、 和 三种。 10.定群(队列)研究的种类有 、 和 三种。 11.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是 、 、 和 。 12.垂直传播的方式有 、 和 。 13.疫源地消灭的条件是 、 和 。 14.预防接种流行病学效果评价常用指标为 和 。 15.计划免疫接种及其效果评从 、 、 四个方面进行。

16.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 、 、 。 17.评价筛检试验应从 、 和 等方面进行。 18.我国进行国境检疫的传染病有 、 。 19.分析疾病年龄分布可采用 和 两种方法。 20.经水传播包括 和 两种方式。

21.RR 是 与 之比。 22.Mill准则包括: 、 、

、 和 。

42

22.病例对照研究的选择性偏倚主要有 、 、

和 。

23. 队列研究可分为三类: 、 、 。 24. 流行病学实验样本估计的条件包括 、 、 、 和 。

25. 我国AIDS的流行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 26.评价筛检试验真实性的指标主要有 , , , 。

27.影响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因素有 , , , 。

28.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有 , , , 。

29.偏倚可分为 、 和 三种类型。 30.病因判断的标准有 、 、 、

、 、 、 、 和 。

31.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有 和 。 32.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的抽样方法

有 、 、 、 。 33.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设计的三原则是 、 和

34.病例对照研究的选择性偏倚主要有 、 、 和 。

35.流行病学实验样本估计的条件包括 、 、 、 和 。 36.控制混杂偏倚的主要方式有: 、 、 和 。

37.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生物标志的种类有: 、 、 。

38.进行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 和 。 39.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主要有 、 、 、 四个方面。

40.传染病周期性形成最主要的原因是 。

41.在研究的设计阶段可用于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等。 42.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有__ __ 、__ __和__ __。 43.遗传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___ _、__ __、__ __和 ______等。

43

44.描述疾病的季节性可从:_ ___ 、_ __ 、__ __三个方面入手。45。疾病爆发的类型可分为:_ __ 、_ ___ 、__ __三大类。 46.遗传流行病学主要分析方法 、 、 、 、 、 及 等。 47.评价疾病的危害和人群生命质量的常用指标是 和 。 48.恶性肿瘤的年龄别发病率变动类型有 、 、 、 。 49.提出病因假设的法则有 、 、 、 和 。

50.配比的目的是 和 。 51.队列研究的样本量大小取决于: 、 、 和 。

52.依据传染病结局的不同可将传染病分为三类: 、

和 。 三、是非题

答题说明:叙述正确者在题后( )内记+,叙述错误者在题后( )内记-,并说明其理由。

1.研究疾病的自然史即疾病的临床和亚临床的发展过程以及转归 。 (— ) 2.疾病的病因不明就不能加以预防 。 (— ) 3.由于C因素的存在而使A与B间有联系,则 C因素为混杂因素。(+ ) 4.预测值主要受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影响 。 (— ) 5.配比研究对照比例愈多效率愈高。 (— ) 6.SMR与SPMR参照的标准人群是不同的。 (+ )

7.AIDS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因此它又称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 8.经常应用死亡率比较说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医疗卫生水平而用病死率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 (+ )

9.危险因子是指那些与疾病的发生有正联系但其本身又不是充分病因的因子,有时亦称为病因。 (+ ) 10.病例对照研究可以研究多种暴露与一种疾病的关系,而队列研究可以研究多种疾病与一种暴露的联系 。 (+ )

11.预测值主要受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影响 (— )

12.IDS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因此它又称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

13.经常应用死亡率比较说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医疗卫生水平而用病死率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 (+ ) 14.危险因子是指那些与疾病的发生有正联系但其本身又不是充分病因的因子,有时亦称为病因 (+ )

44

15.多种对照的优点是预防选择性偏倚。 (— ) 16.疾病筛检的目的是为了进行疾病的二级预防。 ( +) 17.实验性研究是按照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的。 (—)

18.某病发病率的差异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则移民的人群发病率接 近原国籍的发病率,而不同于移民国的率。 (—) 19.串联试验提高真阳性率。 (—) 20.细菌性痢疾具有地方性特点,故称为地方病。 (—) 21. 传染性疾病不具有家庭聚集性。 (—) 22.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发病率都存在季节性升高的现象。 (+ ) 23. 罹患率与发病率本质上是一致的。 ( + )

24. 移民中某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同于移居国当地居民,而接近原居住地人群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据此可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原居住地人群的生活习惯有关,因而判断环境因素的作用较大。 (+ )

25. 病例对照研究中用比值比来表示疾病与暴露有无关联。 (+ )

26. 人群归因危险度是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占全部病因的百分

比。(— )

27. 混杂变量不应是病因链中的一个环节。 ( + )

28. 评价疫苗免疫学效果时,应选择近期内未发生该病流行的地区。(+ ) 29. 传染期是决定接触者检疫期限的重要依据。(+) 30. 抗-HCV是中和性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 )

31. 因果联系存在时一定有统计学联系的存在。 (+ ) 32. 分子流行病学着重在群体中探讨暴露因子引起疾病的相关过程。 (— ) 33. 影响预测值的因素有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重要的是患病率。 (+ ) 34. 流行病学中的“暴露”一词是指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危险因素。(— ) 35. 分层抽样时层内变异应当大于间变异。 (— ) 36. 联合试验的灵敏度等于各单一试验的灵敏度之和。 (—) 37. 具有家庭聚集性的疾病,其主要致病因素为遗传因素。 (+ ) 38. 病因、宿主和环境是构成疫源地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 ) 39. 评价预防措施流行病学效果的主要指标是保护率和效果指数。 (+ ) 40. 理论流行病学可以定性地研究流行过程中各因素的作用。 (— ) 41. 偏倚是一种随机误差。 (—) 42. 通过普查,可基本搞清疾病的病因 。 (—)

43. 某因素与疾病之间相关表明两者有因果关系的存在 。 ( —) 44. 易感性是决定暴露至发病整个进程的重要因素。 (—) 45. 并联实验提高了特异度而降低了灵敏度 。 (—)

46. 某病发病率的差异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则移民的人群发病率接近原国籍的

发病率,而不同于移民国的率。 (+) 47. 分层可控制混杂,而且可判断研究因素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

45

48. 病例对照研究可以直接计算RR。 ( — ) 49. 充分病因应当包括必然病因 。 (— ) 50.传染病常常表现有爆发特征,非传染病则无此现象。 (— ) 51. 患病率的下降主要由于该病发病率的降低,与该病的病程长短。(— ) 52. 入院偏倚属于选择偏倚。( + )

53. 并联试验可以提高筛检试验的特异度。 (—)

54.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在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中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 55. 混杂变量不应是病因链中的一个环节。 ( — )

56.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所研究疾病的患病率是决定样本大小的重要因素(—) 57. 评价疫苗免疫学效果时,应选择近期内未发生该病流行的地区。(+) 58. 垂直传播,又称母婴传播,是指经胎盘传播。 (+) 59. 试验可提高灵敏度,但特异度有一定程度降低。(— ) 60. 对照研究可直接计算RR。 ( — ) 61. 病因应当包括必要病因。 ( — )

62. 通过普查,可以基本搞清疾病的病因。 ( — )

63.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发病率都存在季节性升高的现象。 (+ )

64. 某病的患病率愈高,进行该病筛检时所获得的阳性预测值也愈高。 ( + ) 65. 移民中某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同于移居国当地居民,而接近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据此可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原居住地人群的生活习惯有关,因而判断环境因素的作用较大。 ( — )

66. 病例对照研究中用比值比来表示疾病与暴露有无关联。 (+ )

67. 人群归因危险度是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占全部病因百分

比。 (— ) 68. 混杂变量不可能是病因链中的一个环节。(— )

69. 评价疫苗免疫学效果时,应选择近期内未发生该病流行的地区。 (+ ) 70. 混杂变量不可能是病因链中的一个环节。 ( — ) 71. 抗-HCV是中和性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 72. PYLL是衡量残疾失能的指标。 (+ )

73. 一种疾病有家族聚集性一定是遗传因素在起作用。 ( +) 74. 能够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称为传染源。 (+ ) 75. 信息偏倚一般发生在研究的设计阶段。 (- )

76. 传染病流行过程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 )

77. 病例对照研究适用于特别罕见病的研究。 ( +) 78. 并联试验可以提高筛检试验的特异度。 (— )

79. 预计现患率越高,抽样调查时样本含量越少。 (+ ) 80. 封闭环境下常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 (+ )

81. 免疫人口的自然死亡与人群易感性升高有关。 (+ )

46

40. 疾病病因研究的过程与步骤。 41. 简述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的特点。 42. 简述建立病因假设的基本法则。

43. 简述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异同点。 44. 选择偏倚的种类及其防止。

45. RR与AR(RD)流行病学意义的异同点。 六、课题设计 1.乙型病毒性肝炎被认为是肝癌的发病原因,请你拟订一份流行病学研究计划以证实这一假设。 2.某研究机构为考核甲型肝炎疫苗的预防接种效果,拟在人群中进行一次现场实验研究,请你制定一个研究方案。 3.用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高血压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目前已有多项报道,结果一致,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联系强度较大(OR在2.5~8),现拟进行一次队列研究,以进一步阐明其病因学关系,请你作出一份完整的调查研究设计。

4.据某地观察吸烟与冠心病发生有关,为探讨其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拟进行一次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请您设计一研究方案,并拟定出资料分析提纲和说明其目的意义。查阅文献:吸烟与冠心病联系强度OR=2,发现吸烟者大多数人饮酒,饮酒又与冠心病有联系。该地一般人群中吸烟率为40%。 n??z?2pq?z?p0q0?p1q12?2?p1?p0?

p1??OR?p0?/?1?p0?OR?p0?

α=0.05时,Z=1.96;α=0.01时,Z=2.576(双侧)

β=0.1时,Z=1.282 5.1972年7月下旬,上海市郊县广大地区突然发生大量皮炎病例,形成爆发流行,各县流行情况轻重不等,市区内同时有散发病例。病例总数尚难完全统计,受害者当以十万计,流行过程约为三个月。像这样大规模的皮炎流行,在医学史是未曾见过的。

这个病的主要症状是:突然在身体的一定部位,主要是两臂、胸背、腹、大腿出现皮疹,以丘疹为主,患者奇痒难忍,一般历时数日可自愈,但也有延长十余日者。

七月初,开始有散发病例,七月下旬至八月中旬出现流行高峰,以后病例稀少,但至九月下旬又出现一个流行余波,皮炎使患者极度不适,影响工作和休息。患者绝大多数是工人和农民。外来的商船,进入吴凇口的次日,即有海员患上述疾病。卫生部门对此病非常关心 ,抽调医学科研人员组成“皮炎调查小组”深入现场,进行调查分析,临床观察和试验,以及研究防制对策。

52

对这样一次皮炎爆发流行,假如让你参加调查,你应该怎样来进行调查呢? 6.某市拟在社区人群中进行脑卒中的干预实验,拟随机选两个居委会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该市无脑卒中登记报告制度,也无监测资料,既往抽样调查,脑卒中患病率为5%,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该市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饮酒和吸烟等。 现需制定实施方案,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干预之前进行脑卒中基线研究(Base-line study)有无?比呀主要目的是什么?

2)研究对象重点应是哪个年龄段?

3)所选居委会应有多少人口,应具备那些条件?

4)整个研究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有何不同? 5)怎样分期考评干预措施的效果?

7.风疹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孕妇感染可引发小儿先天畸形。某研究机构为了解风疹疫苗的预防接种效果,拟在人群中进行一次现场实验研究,请你制定一个研究方案。

1). 查阅文献了解到一般人群风疹感染率为40%,接种风疹疫苗人群感染率约10%;

2)公式

3) 单侧检验时Zα或Zβ值相同: Z0.05=1.64, Z0.10=1.28

双侧检验Zα:Z0.05=1.96, Z0.10=1.64

双侧检验时Zβ值与单侧检验的Zβ值相同。

8.用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高血压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目前已有多项报道,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联系强度较大。现拟进行一次队列研究,以进一步阐明其病因学关系,请你拟出一份调查研究设计方案。

七、选择题 (下列每题各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回答时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把试卷相应位置上的字母涂黑,以示正确回答) 1. 某病在家庭中的分布符合二项分布,说明:

A.该病有家庭聚集性,致病因素应从家庭中去寻找。

B.该病无家庭聚集性,致病因素应从家庭以外的环境因素中去寻找。 C.该病有家庭聚集性,是一传染病。 D.该病无家庭聚集性,是一非传染病。 2. 关于病因判断的标准,下列哪一项说法不正确

A.关联的可重复性是特指不同的实验性研究结果的一致性。 B.终止效应是指暴露因素减少或去除可引起疾病发生率的下降。 C.关联存在前因后果的时间顺序。

D.关联的强度越大,成为病因的可能性就越大。 3. 某病的续发率是指

53

A.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 接触者总人数 × 100% B.接触者中患病人数 / 接触者总人数 × 100%

C.一个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的发病人数 /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 × 100% D.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的患病人数 /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 × 100%

2

4. 若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时,由四格表资料算得χ=6.97,P〈 0.01, 说明:

A.因素与疾病无关联

B.因素与疾病有关联,因素为危险因素

C.因素与疾病有关联,须进一步分析联系强度 D.因素与疾病有关联,须计算95%可信区间 5. 某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如下:

胆固醇与冠心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 高胆固醇 对照组 病例组 有 66 50 无 192 208

OR应按下式计算:

A.208×66 / 192×50 B. 50×192 / 66×208

C.208 / 66 D.208/(192+208)/ 50/(50+66) 6. 发病密度适用于:

A.横断面调查人群 B.队列研究人群 C.普查人群 D.筛查人群 7. 流行病学实验分为:

A.临床试验和社区试验两类 B. 治疗试验, 干预试验, 预防试验三类 C.临床试验和预防试验两类 D. 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三类 8. 流行病学实验与队列研究的区别在于

A.前者在实验室后者在现场 B.前者是干预实验后者是社区实验 C.后者对研究对象控制了某种因素 D.前者对研究对象控制了某种因素 9. 盲法应用是为了避免

A. 信息偏性 B. 不依从偏性 C. 选择偏性 D. 无应答偏性

10. 扩大免疫计划规定对儿童进行哪四种疫苗的接种

A.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和卡介苗 B.麻疹疫苗、流脑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和卡介苗

C.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和卡介苗

D.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和流脑疫苗 11.进行队列研究时,最容易出现的偏倚是( )

A.信息偏倚 B. 失访偏倚 C. 选择偏倚 D. 混杂偏倚

12.根据某医院20年来500例肺癌住院病人分析,吸烟者占80%,不吸烟者仅为

54

20%,说明吸烟者易患肺癌。该结论( ) A.正确,因为肺癌患者的吸烟率高 B.错误,因为没有计算 P值

C. 错误,因为只是一个医院的资料,代表性不够

D. 错误,因为只是病例组的吸烟率,而无对照组的吸烟率 13.流行病学探讨病因的一般程序是( )

A.从人为联系到统计学联系 B.从间接联系到统计学联系 C.从统计学联系到因果联系 D. 从间接联系到因果联系 14.发病密度常用于哪些类型研究中发病频率的计算

A. 横断面研究 B.队列研究 C.普查 D.病例对照研究

15.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时,由四格表资料算得A因素χ2=3.97,P<0.05; B

因素χ2=6.78, P<0.01,说明( )

A. A、B两因素与疾病均无关联 B. A、B两因素与疾病均有关联

C.A、B两因素均为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D. B因素与疾病的关联性较A因素强 16.移民流行病学研究有助于了解

A. 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作用效应 B. 社会因素及自然因素的作用效应

C. 病因、宿主、环境三者的关系 D. 遗传因素及社会因素的作用效应

17.有人研究高血压与脑血栓的关系,其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如下:

高血压与脑血栓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

高血压史 对照 脑血栓病例 有 66 50 无 192 208

经计算OR为:

A.208×66 / 192×50 B.192×50 / 208×66

C. 208 / 66 D.208/(192+208)/ 50/(50+66) 18.对10000人进行随访,暴露于饮酒的2000人中50人发生了食管癌。而不饮酒的8000人中也有40人发生了食管癌,那么饮酒与食管癌的联系强度为:

A.2‰ B.2 C.5 D.0.2

19.下列哪项指标不能在血清中直接测到

A.HBsAg B.抗-HBs

C.HBcAg D.抗-HBc 20.疾病的三间分布是

A. 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B. 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季节分布 C. 年龄分布、季节分布、地区分布 D.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55

21.1998年通过的《传染病防制法》规定需要报告的传染病分几类?共有多少种疾病?

A. 2类,30种疾病 B.2类,35种疾病 C.3类,35种疾病 D.3类,39种疾病

22.某地对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的效果进行评价,观察资料统计如下(该地区人口稳定):

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接种效果评价资料整理表

未发病人数 发病人数 发病率

实验组 999 1 0.1% 对照组 900 100 10.0%

其效果指数与保护率依次为

A.100,99% B.99%,100

C.110,99% D.99%,110 23.在以医院为基础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最容易出现的偏倚是

A.信息偏倚 B.观察偏倚 C.选择偏倚 D.混杂偏倚

24.根据某医院20年来500例肺癌住院病人分析,吸烟者占80%,不吸烟者

仅为20%,说明吸烟者易患肺癌

A.正确,因为这是患者中的吸烟率 B.错误,因为没有计算P值

C.错误,因为只是一个医院的资料,代表性不够

D.错误,因为只是病例组的吸烟率,而无对照组的吸烟率

25.反映病因与疾病联系强度的最好指标是

A.RR B.发病率 C.PAR% D.SMR

26.某病在家庭中的分布符合二项分布,说明:

A. 该病有家庭聚集性,致病因素应从家庭中去寻找。

B. 该病无家庭聚集性,致病因素应从家庭以外的环境因素中去寻找。 C. 该病有家庭聚集性,是一传染病。 D. 该病无家庭聚集性,是一非传染病。

27.关于病因判断的标准,下列哪一项说法不正确

A. 关联的可重复性是特指不同实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B. 终止效应是指暴露因素减少或去除可引起疾病发生率的下降。 C. 关联存在前因后果的时间顺序。

D. 关联的强度越大,成为病因的可能性就越大。 28.某病的续发率是指

A.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 接触者总人数 × 100% B.接触者中患病人数 / 接触者总人数 × 100%

C.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的发病人数 /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 × 100%

56

D.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的患病人数 /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 × 100%

2

29.若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时,由四格表资料算得χ=3.97,P〈 0.05,说明: A.因素与疾病无关联

B.因素与疾病有关联,因素为危险因素

C.因素与疾病有关联,须进一步分析联系强度 D.因素与疾病有关联,须计算95%可信区间 30.某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如下:

胆固醇与冠心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

高胆固醇 对照组 病例组 有 66 50 无 192 208

OR应为:

A.208×66 / 192×50 B. 50×192 / 66×208

1

C.208 / 66 D.208/(192+208)/ 50/(50+66) 31.发病密度适用于:

A.横断面调查人群 B.队列研究人群 C.普查人群 D.筛查人群 32.流行病学实验分为:

A.临床试验和社区试验两类 B. 治疗试验, 干预试验, 预防试验三类 C.临床试验和预防试验两类 D. 前瞻性和回顾性两类 33.流行病学实验与队列研究的区别在于

A.前者在实验室后者在现场 B.前者是实验研究后者是调查研究 C.后者对研究对象控制了某种因素 D.前者对研究对象控制了某种因素 34.盲法应用是为了避免

A. 信息偏性 B. 不依从偏性 C. 选择偏性 D. 无应答偏性 35.我国计划免疫规定对儿童进行哪四种疫苗的接种

A.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和卡介苗 B.麻疹疫苗、流脑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和卡介苗

C.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和卡介苗

D.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和流脑疫苗 35.流行病学实验分为:

A. 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三类 B. 现场和实验室两类

C. 治疗试验, 干预试验, 预防试验三类 D. 临床试验和预防试验两类 36.进行糖尿病检出方案中,将甲实验的血糖筛选水平定在160mg/100ml,乙实验定在130mg/100ml,这将意味着:

A. 甲实验的灵敏度比乙实验高

57

B. 甲实验的特异度比乙实验高

C. 甲实验的阳性预测值比乙实验低 D. 用甲实验的假阳性数比乙实验多

37.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 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B. 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季节分布 C. 人群分布、季节分布、地区分布

D. 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

38.流行病学探讨病因的一般程序是

A.从人为联系到统计学联系 B.从间接联系到统计学联系 C.从间接联系到因果联系 D.从统计学联系到因果联系

39.选择男性45岁以上的10000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吸烟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吸烟者4000人中50人发生了冠心病。而不吸烟者6000人中也有50人发生了冠心病,那么吸烟与冠心病的联系强度:

A.其联系强度为1.25% B.可以分析,OR=1.5 C.可以分析,RR=1.5 D.不能计算

40.流行病学实验与队列研究的区别在于

A. 前者在实验室后者在现场 B. 前者是干预实验后者是社区实验 C. 前者对实验对象控制了某些因素 D. 后者对实验对象控制了某些因素 41.盲法应用是为了避免

A. 信息偏性 B. 混杂偏性 C. 选择偏性 D. 无应答偏性 42.根据某医院20年来500例肺癌住院病人分析,吸烟者占80%,不吸烟者仅为20%,说明吸烟者易患肺癌

A. 正确,因为这是患者中的吸烟率 B. 错误,因为没有计算P值

C.错误,因为只是一个医院的资料,代表性不够

D.错误,因为只是病例组的吸烟率,而无对照组的吸烟率

43.效果指数是指:

A. 对照组发病人数与实验组发病人数之比

B. 实验组发病人数与对照组发病人数之比 C. 对照组发病率与实验组发病率之比

D. 实验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之比

44. 某地1990年度疫情资料统计,狂犬病患者50人全部死亡,该资料可计算 A.粗死亡率 B.死亡专率 C.调整死亡率 D.病死率

45. 据以往调查,某地血吸虫病感染率为25%。现拟复查,应按下式计算抽查人数(设定α=0.05, d=0.1P)?

58

A. 400╳0.25/0.75 B. 400╳0.75/0.25

C. 100╳0.25/0.75 D. 100╳0.75/0.25

46. 进行队列研究时,最容易出现的偏倚是

A.信息偏倚 B.失访偏倚 C.选择偏倚 D.混杂偏倚

47. 确定暴露于某因素与某病发生因果联系时,下列哪一条不加考虑: A.联系的强度和联系的特异性

B.剂量反应关系与现代科学知识协调 C.时间顺序,即暴露于疾病发生之前

D.对联系进行统计学检验所得P值大小 48.流行病学研究的偏性主要指

A. 抽样误差 B. 系统误差 C. 随机测量误差 D. 时间顺序误差

三、多选题 (6分,每题1.5分,请选择两个及以上最佳答案) 1.确定某因素与某病的因果关联时,主要考虑( )

A.关联的强度 B.剂量反应关系 C.时间顺序,即暴露于疾病发生之前

D.对联系进行统计学检验的P值大小 2.历史性队列研究的特点为( )

A.是一种观察性研究 B.可广泛探索病因 C.属于回顾性研究 D.可以计算RR

3.下列哪些指标可反映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 )

A.RR B.PAR C.发病率 D.AR 4.描述疾病流行强度时常用

A.流行 B.周期性 C.季节性 D.散发

《流行病学》思考题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那种说法正确,流行病学是:

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59

C.只研究疾病的预防 D.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E.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2. 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指的群体是

A. 只限于一个家庭 B.只限于非病人 C.一定范围内的人群 D.只限于全人类 E.只限于病人 3. 流行病学的特征

A. 群体特征 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预防为主的特征 D.对比的特征 E.以上均是

4.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A. 描述性研究 B. 分析性研究 C. 实验性研究 D. 理论性研究 E. 以上均是

5. 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任务

A. 防治传染病 B. 治理水源 C.慢性非传染病的防治 D.研究治疗方案 E.以上均不对

6. 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

A. 病人,非病人,一般人群 B. 疾病,伤害,健康

C. 传染病,慢性病,伤害 D. 身体,精神,社会 E. 以上均不对 7. 欲调查某病在某地的危害状况,进行现况调查,宜选用

A. 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病例调查 D.住院病例调查 E.个案调查 8. 对病因不明的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

A. 因果推断 B.寻找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 C.验证病因 D.确定病因 E.以上均不是 9.

A. 为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宫颈癌

B.为了调查大学生乙肝感染情况,可不必调查所有大学生 C.一次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D.一项在健康人群中发现可疑的肺结核患者的调查 E. 对个别发生的艾滋病进行调查 1)抽样调查 2)普查 3)筛选

10. 在沿江农村用皮肤试验来筛检肝血吸虫病,试验结果见表

试验 肝血吸虫病 合计

有 无

阳性 117 53 170 阴性 8 312 320 合计 125 365 490

1.该试验的正确指数

60

A. 1.79 B. 0.79 C. 0.94 D. 0.85 E. 0.15 2.该试验的阳性预测值

A. 0.69 B. 0.98 C. 0.02 D. 0.94 E. 0.79

3.该试验的假阳性率 A. 0.06 B. 0.21 C. 0.15 D. 0.02 E. 0.69 11. 以下符合生态学研究的特点的是

A. 属于分析流行病学 B.以个体为观察分析单位

C.群体水平上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D.确定病因 E.以上均不是 12. 以下关于描述性研究正确地是

A. 主要描述分布的三大特征:时间,地区,人群 B.无需设立对照

C.不能分析暴露与效应之间的联系 D.是分析流行病学的基础 E.以上均是 13.有人用红外线扫描和X线摄片两种方法在一批妇女中筛检乳腺癌,试验结果见表

试验结果 乳腺癌

红外扫描 X线摄片 有 无 + + 40 20 + - 10 20 - + 30 10 - - 20 2450 合计 100 2500 1) 两种方法并联使用,所得的灵敏度

A. 0.39 B. 0.80 C. 0.98 D. 0.99 E. 0.60 2)两种方法并联使用,所得的特异度

A. 0.39 B. 0.80 C. 0.98 D. 0.99 E. 0.60 3) 两种方法串联使用,所得的假阴性率

A. 0.39 B. 0.80 C. 0.98 D. 0.99 E. 0.60 4) 两种方法串联使用,所得的正确指数

A. 0.39 B. 0.80 C. 0.98 D. 0.99 E. 0.60

14.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发病率和患病率是一样的 B现患率和患病率是不一样的 C患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的频率 D发病率指某特定时期内人口中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E. 发病率的分母中不包括具有免疫力和现患病而不会发病的人

15. 下列哪个指标是用于测定发病率不准确且病死率极低的传染病的流行强度的?

A病死率 B现患率 C超额死亡率 D累积死亡率 E罹患率 16. 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

A年龄、性别和种族 B职业、家庭和环境 C国家、地区和城乡 D短期波动、季节性和周期性 E时间、地区和人间分布

61

17. 罹患率可以表示为:

A.(观察期内的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 B.(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 C.(一年内的新病例数÷同年暴露人口数)×100% D.(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 E.(观察期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 18. 衡量疾病危险程度的指标是:

A患病率 B感染率 C引入率 D发病率 E 续发率 19. 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

A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相当稳定 B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病程相当稳定 C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患病率相当稳定 D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当地人口相当稳定

E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20. 用潜在减寿年数来评价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程度,能消除:

A 地区构成不同对预期寿命损失的影响 B 性别构成不同对预期寿命损失的影响 C 年龄构成不同对预期寿命损失的影响 D 疾病构成不同对预期寿命损失的影响 E 以上均不正确 21. 某地流感爆发流行,经调查该地3789人中当月有837人发生流感,这些人中有14人曾在一个月前发生过感冒,计算得837/3789=22.1%,这个率应是 A 罹患率 B 患病率 C 发病率 D 续发率 E 感染率 22. 伤残调整寿命年是指:

A 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 B 因伤残所致的寿命损失年

C 因伤残而存活的寿命年 D 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 E 以上均不正确

23. 移民流行病学是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以探讨病因。若移民中某

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不同,而与移民地当地居民人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接近,则引起发病率及死亡率差别的主要原因: A 遗传因素 B 环境因素 C 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 D 很难判断 E 以上均不正确 24. 1990年8月,某远洋客轮上发生一起军团病爆发流行。船离开港口时载有350名乘客、50名船员。8月1日前的一周内,在一次风暴中有七分之一的乘客遇难。8月份第一周中,船上有30人发生军团病,其中一半很快死亡。随后的一周内又有20人发病,但无死亡。假设症状持续一个月。

1)8月1日至14日,军团病的累计发病率是(以8月1日凌晨零点零1分时船上人口作为危险人群):

A.0.100 B.0.125 C.0.143 D.用该资料不能计算 E.以上答案均不是

62

2)8月7日(8月份第一周的最后一天)军团病的患病率是:

A.0.045 B.0.075 C.0.143 D.用该资料不能计算 E.以上答案均不是 3)8月14日军团病的患病率是:

A.0.100 B.0.104 C.0.143 D.用该资料不能计算 E.以上答案均不是 25.

A.感染率 B. 续发率 C. 引入率 D. 超额死亡率 E. 累积死亡率

1)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 2)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3)一定时间内死亡人数占某确定人群中的比。 26.

A. 散发 B. 爆发 C. 流行 D. 大流行 E. 大爆发

1)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 2)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3)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病人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4)某病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流行水平,迅速蔓延跨省、国家、洲界。 27. \那些能够使人群发病率升高的因素就可以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

不存在时,人群的疾病频率就下降。\这一流行病学病因观最早是由下面哪个人提出的:

A. John Snow B. Johns Hopkins C. Rothman D. Lilienfeld E. MacMahon 28. 从疾病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与疾病发生有关的三大因素是:

A.病原携带者、病人、非病人 B.遗传因素、营养因素、体育锻炼 C.宿主、环境、病原物 D.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播途径 E. 理化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29. 下面关于流行病学病因概念的认识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 流行病学研究中所谓的病因通常具有一定的预防意义 B. 当一个或多个病因不存在时,疾病发生的频率会随之下降 C. 病因就是导致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因素

63

D. 历史上的纯病因论忽视了环境因素和宿主因素

E. 历史上的条件病因论只强调外环境,而忽视了宿主因素 30. 下面关于病因三角模型的论述正确的是:

A. 它是不科学的 B. 它也适用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C. 三角模型中所涉及的三个因素都是病因 D. 它的特点是将必要病因从环境中分离出来 E. 它是由Lilienfeld提出来的

31. 在病因学上,轮状模型与三角模型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

A. 轮状型是正确的,三角模型是错误的 B. 轮状模型是科学的,三角模型是不科学的

C. 三角模型不强调特异性病原学说 D. 三角模型更强调环境的作用 E. 轮状模型强调环境及环境与机体的密切关系

32. 下面关于病因网络模型的论述哪一个是比较合理的

A.它不能用于传染性疾病

B.病因网络中各种因素的作用大小都是相同的 C.病因网络中的通径就是传播途径

D.病因网络模型的分析结果可能是错误的

E.病因网络模型中不同因素间的作用和地位都是平等的 33. 下面关于充分病因的论述哪一个更合理:

A. 致病基因是充分病因 B. 艾滋病病毒(HIV)是AIDS的充分病因 C. 充分病因的致病概率大于95% D. 充分病因的致病概率小于5% E. 充分病因的致病性较强

34. 下面关于充分且必要病因的论述哪一个更合理:

A. 充分病因体现了决定论的因果观念 B. 充分且必要病因仅限于生物学致病因素

C. 表面抗原(HBsAg)阳性是乙型肝炎的充分且必要病因 D. 充分且必要病因的致病概率大于95%

E. 在疾病的危险因素中,只有致病基因才是充分且必要病因 35. 下面关于充分和必要病因的论述错误的是:

A. 必要病因导致疾病发生的概率一般小于100% B. 充分病因导致疾病发生的概率一般大于50% C. 充分且必要病因导致疾病发生的概率为100%

D. 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导致疾病发生的概率小于100%

E. 充分且必要病因存在时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必然发生相应的疾病 36. 下面关于Mill准则的论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 求同法是指研究对象有共同的特征,如年龄、性别相同 B. 差异法是指研究对象有共同的暴露而其它特征不同

C. 同异共用法是指病例组与对照组暴露因素和其它特征都不相同 D. 共变法是指疾病与暴露因素受共同因素的影响

64

E. 剩余(排除)法是可以看成是差异法的特例 37. 队列研究属于:

A.实验性研究 B.理论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相关性研究 E.分析性研究 38. 某单位某病因死亡人数÷全人口中某病因死亡占全部死亡之比例乘以某单位实际全部死亡数为:

A.标化比例死亡比 B.标化死亡比 C.调整死亡率 D.病死率 E.死因别死亡率

39. 队列研究中最重要的偏倚是:

A. 住院偏倚 B. 转诊偏倚 C. 回忆偏倚 D. 混杂偏倚 E. 失访偏倚 40. 队列研究的基本特征是:

A.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发生死亡前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 B.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经存在的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分组,并追踪该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者 C.调查者必须在研究开始就分清人群队列

D.调查者必须选择病例和合适的对照,并确定暴露组发病的危险是否大于非暴露组

E.以上均不是

41. 队列研究的最大的优点是:

A.省钱、省力 B.发生选择偏倚的可能比病例对照研究少 C.因果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合理 D.容易控制混淆因子的作用 E.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42. 在一项队列研究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的RR值的95%的可信区间为0.2-1.8, 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为:

A. 危险因素 B. 保护因素 C. 有害因素 D. 无关因素 E. 以上均不是 43. 某项队列研究得出的病因分值为90%,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

A.暴露人群中发病或死亡90%归因于暴露因素 B.暴露人群中发病或死亡10%归因于暴露因素

C.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的90倍 D.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的10倍 F.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率差为90%

44. 吸烟与肺癌关系的许多研究都是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调查过吸烟情况的研究对象中有一部分后来失访了,这些失访者:

A.从研究中剔除出去 B.只在随机化试验中才影响结果 C.其被随访到的那段时间应包括在暴露人年中

D.只有当这些失访者具有较高的肺癌危险度时,才会得出有偏差的相对危险度的估计值

E.因为进入研究时存在选择偏倚,可得出不正确的相对危险度估计值 45. 某项队列研究得出的相对危险度为1.5,95%的可信限为1.1-2.8,下列哪种

说法不正确?

65

A.该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 B.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的1.5倍 C.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比对照组高 D.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为\正\关联 E.归因危险度为50% 46.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某种暴露与两种不同的疾病X与Y有联系。对疾病X的相对危险度为6.0,特异危险度5%;对疾病Y的相对危险度为3.0,特异危险度为20%。据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A.暴露与疾病X的联系强度是与疾病Y的联系强度的4倍

B.在未暴露者中,发生疾病Y的人数将是发生疾病X的人数的4倍 C.在暴露者中,发生疾病X的人数将是发生疾病Y的人数的2倍

D.消除暴露后,减少的疾病Y的发病人数和减少的疾病X发病人数将不同 E.以上都不是

47. 一个队列研究得到了下列率:全体男医生肺癌的发病率为0.94‰,所有吸烟男医生的发病率为1.30‰,非吸烟男医生的发病率0.07‰。根据此资料: 1) RR值为:

A.0.94 B.1.30 C.0.07 D.0.87 E.18.57 2) AR值为:

A.0.36 B.0.87 C.0.29 D.1.23 E.1.30 3) PAR%为:

A.93% B.87% C.95% D.90% E.28% 4)AR%为:

A.93% B.87% C.95% D.90% E.28%

48.

A.标化率 B.调整死亡率 C.标化死亡比 D.标化比例死亡比 E.死因别死亡率

1) 某单位某病因死亡人数÷全人口中某病因死亡占全部死亡之比例乘以某单位实际全部死亡数为

2) 研究人群中总观察死亡数÷按全人口计算的预期死亡数 49.

A.队列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实验研究 D.普查

E.以上都不是

1)研究对象为未患某病而有或无暴露因素的人群,其研究是 2)对研究对象随机分组的是

66

3)根据发病与否分组选取研究对象的研究是: 4)要求相互比较的两组人数必须基本相等 50. 随机对照实验不具备以下哪个特征?

A. 设立了对照组 B. 人为地给予实验组以干预措施 C. 实验中运用盲法 D. 运用OR进行分析 E. 是前瞻性研究

51. 对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研究对象的选择,下面哪一项不正确的? A.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应选择依从性好的人群

B. 在新药临床试验时,应将老年人、儿童及孕妇等除外 C. 在做药物临床试验时,不应选择流动性强的人群

D. 要评价甲肝疫苗的效果,可以选择新近有甲肝流行的地区

E. 要评价食用盐中加碘是否能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可以选择缺碘的内

陆地区

52. 与前瞻性队列研究相比,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有以下不同:

A. 研究方向由因到果 B. 设立了对照组 C. 给实验组实施了干预措施 D. 可以用予病因推断 E. 以上均对

53. 流行病学实验中研究对象的随机分组是为了:

A. 增加参与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B. 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 C. 使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受益

D. 在试验期间对干预病人和对照病人的处理与评价相似 E. 试验的病人能代表该试验的目标人群 54. 流行病学实验中盲法的应用是为了: A. 增加参与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B. 减少选择偏倚 C. 减少信息偏倚 D. 减少混杂偏倚

E. 使研究对象更有代表性

55. 流行病学实验的双盲法是指:

A. 研究对象和负责分组及照顾病人的医师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 B. 研究对象和资料收集及分析人员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 C. 研究对象和试验设计者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

D. 试验设计者和负责分组及照顾病人的医师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 E. 以上都不对

56. 下列哪条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目的?: A. 检验和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B. 评价治疗药物或方法的效果 C. 可用来验证病因假说

D. 评价新疫苗对预防某种传染病发生的效果

67

E. 评价自动戒烟对降低某些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效果 57. 下列哪一项不是实验流行病学的优点:

A. 实验设计中用了随机化原则进行分组,减少了偏倚 B. 时间顺序合理,可进行因果判断 C. 实验过程标准化强

D. 设计实施较容易,可操作性强 E. 盲法的应用更有利于减少偏倚

58. 随机选择5岁组儿童100名进行免疫接种预防试验,观察了8年,结果表明有70%的免疫接种者未患所研究的疾病。对此研究,下列哪个观点正确: A. 该疫苗有效,因为有70%的儿童未患此疾病 B.该疫苗无效,因为有30%的儿童患了此疾病 C. 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 D. 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 E. 不能下结论,因为观察时间不够长

59. 假设研制出一种预防丙型肝炎的疫苗,要评价此疫苗的效果,你会选择哪个

人群作为你的研究对象: A. 已感染有丙型肝炎的人群 B.丙型肝炎发病率低的人群

C. 曾感染过丙型肝炎,且体内有抗体的人群 D. 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 E. 以上都不行

60. 脊髓灰质炎活疫苗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疫苗组儿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是16/10万,接受安慰剂组儿童的发病率是57/10万,因此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 A. 3.6 B.72% C. 0.28 D. 61% E. 2.0

61. 为判定含有流行性感冒病毒A2/Hong kong以及B型流行性感冒疫苗的效果,将377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疫苗组和对照组,以血清抗体效价的升高作为判断发病的标准进行分析,接种人数及感染流行性感冒情况如下表: 组别 接种人数 感染流行性感冒

A B A+B 疫苗组 199 8 30 3 对照组 178 35 38 14 总数 377 43 68 17 1. 疫苗对A型流行性感冒的保护率是

A.20% B.35% C.22% D.80% E.15.9% 2. 疫苗对B型流行性感冒的保护率是

A.12.6% B.34.2% C.56% D.40% E.22.5% 3. 疫苗对A型流行性感冒的效果指数是

A.2.9 B.0.8 C.5.0 D.4.0 E.0.6

68

4. 疫苗对B型流行性感冒的效果指数是

A.1.8 B.1.4 C.0.6 D.4.0 E.0.5 62.

A. 有效率、副反应发生率 B.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 C.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 D.保护率、效果指数 E. 爆发率、流行率

1)某医院进行了一次酰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试验,分析时最好选用的指标

2)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评价疫苗效果时最好选用的指标 63.

A. 病人个体 B. 病人群体 C. 未患病的个体

D. 未患病的人群或亚人群

下列实验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研究人群是: 1. 临床试验 2. 现场试验 3.社区实验

64. 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属于偏倚:

A.由于抽样而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

B.由于入选的研究对象与没有入选的研究对象特征上的差异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

C.研究对象的某种特征被错误的分类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 D.由于某个或某些混杂因素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 E. 以上都不对

65. 下列哪一种偏倚属于选择偏倚:

A.回忆偏倚 B.测量偏倚 C.报告偏倚 D.无应答偏倚 E.以上都不是 66. 下列哪一种偏倚不可能发生在病例对照研究中: A. Berkson's偏倚 B. 混杂偏倚 C. 检出症候偏倚 D. 测量偏倚 E. 失访偏倚

67. 队列研究证明暴露因素E是疾病D的危险因素(RR=3,P<0.05)。但进行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时,发现病例与对照组暴露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OR=1.1,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这种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因为患者在诊断出此病后往往会改变其行为习惯,从而使患者的暴露情况改变。这属于下列哪一种偏倚?

69

A.检出偏倚 B.易感性偏倚 C.Neyman偏倚 D.Berkson's偏倚 E.诊断怀疑偏倚

68. 下列哪一种方法不能用来控制混杂偏倚:

A.限制 B.严格的质量控制 C.随机化 D.分层分析 E.多因素分析

思考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E 16E 17B 18C 19E 20C 21A 22D 23B 24 1)D 2

)A 3)A 25 1)A 2)C 3)E 26 1)A 2C 3)B 4)D 27 D 28 C 29 C 30 B 31 E 32 B 33 B 34 C 35 C 36 A 37E 38A 39 E 40 C41C 42 D 43 A 44C 45D 46 D 47 1)E 2)D 3)A 48 1)C 2)D 49 1)A 2)C 3)B 4)E 50D 51D 52C 53B 54C 55A 56E 57 A 58D 59E 60B

61 1)D 2)B 3)C 62 1)A 2)D 63 1)A 2)B 3)D 64 A 65E 66E 67C 68B

模拟试卷一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主动监测 2. 硬数据3. 药物流行病学4. 效应/疾病标志5. 特异度6. 伯克森偏倚

7. 流行8. 传染源9.“冰山”现象10.意外

二、填空:

1、院内感染的分类 、 、 、 。 2、临床试验的特点 、 、 。 3、分子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 、 、 。 4、提高诊断试验效率方法有 、 、 。 5、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的 、 、 。 6、病例与对照选择的基本原则:一是 ,二是 。 7、流行过程与传染过程完全不同,它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它的发生必须具备 、 、 三个基本环节。 8、三种常见的伤害 、 、 。 三、简答题:

1、试叙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2、我国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判断原则有哪些? 3、伤害能不能预防控制,为什么? 4、病因判断的常用标准?

70

四、问答与计算:(答案写在所附答题纸上,并标明题号)

1、某厂1990年职工25000人,筛检发现肺结核病人56人,其中旧病例22人。经过治疗,治愈40人,未愈9人,死亡7人。计算该人群1990年肺结核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 2、300位成年男性体格检查,经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运动试验检查,结果在165例冠脉造影显示狭窄的人中,心电图阳性87例,阴性78例;135例冠脉造影显示不狭窄的人中,心电图阳性11例,阴性124例。试评价心电图运动试验用于诊断冠心病的真实性(计算课本中所列的指标)。

结果 阳性 阴性 合计

病人 87 78 165

非病人 11 124 135

合计 98 202 300

3为了研究婴儿腹泻与喂养方式的关系,有研究者利用病例对照研究得到如下资料:病例组共87例有腹泻,其中人工喂养59例,母乳喂养28例;对照组共41人,其中人工喂养8例,母乳喂养33例。请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评价喂养方式与婴儿腹泻的关系?(9分)

喂养方式 人工喂养 母乳喂养 合计

病例 59 28 87

对照 8 33 41

合计 67 61 128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主动监测:在疾病监测中,根据特殊需要上级单位专门调查或者要求下级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收集资料。

2. 硬数据:指通过仪器设备客观测量出来的数据,如身高、体重、血压等。 3. 药物流行病学: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药物在人群中的应用和作用(有益作用、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4. 效应/疾病标志:宿主暴露后产生功能性或结构性变化的生物标志。

5. 特异度:是指一项筛检试验能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非患者的比例。 6. 伯克森偏倚:又称人院率偏倚,既人院率的不同所造成偏倚,由于选择医院的病人作为病例与对照,而这些病人可以因为种种原因造成人院率的差异,例如高血压病人、肿瘤病人与阑尾炎病人的人院率显然各不相同。

7. 流行: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8.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传染

71

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9. “冰山”现象:有些传染病由于隐性感染者所占比例较大,临床上表现出典型症状及体征者仅占极少部分,而严重病例和死亡病例更为少见的感染状况。 10. 意外:一种潜在有害的、无意识的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 二、填空题:

1. 院内感染的分类交叉感染、自身感染、医院性感染、带入传染。

2. 临床试验的特点以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设立对照组、有人为的干预措施。 3. 分子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疾病病因的探讨及病因致病机制的研究,疾

病易感性的测定,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疾病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价。 4. 提高诊断试验效率方法有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联合试验,优化试验方法。 5. 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6. 病例与对照选择的基本原则:一是代表性,二是可比性。

7. 流行过程与传染过程完全不同,它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它的发生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8. 三种常见的伤害交通事故、自杀、中毒。 三、简答题:(答案请写在后面所附答题纸上,并标明题号) 1、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优点1)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2)虽有更多的机会发生偏倚和导致错误的结论,但是相对更省力、省钱、省时间,并且较易于组织实施;3)该方法不仅应用于病因的探讨,在许多方面有广泛应用。

局限性 1)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2)选择研究对象时,难以避免选择偏倚;3)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判断;4)获取既往信息时,难以避免回忆偏倚。

2、我国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判断原则有:

我国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判断原则有:1). 开始用药时间与可疑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有无合理的先后关系。2). 可疑药物不良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品已知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3). 可疑药物不良反应能否用并用药作用,病人的临床状况或其他疗法的影响来解释。4). 停药或减量后,可疑药物不良反应是否消失或减轻。5)再次接触同样药品后,同样反应是否重新出现。 3、伤害是可以预防控制的,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从源头抓起;

2) 加强安全观念和防范意识;

3) 加强应急能力和紧急处置的能力; 4) 做好善后工作; 5) 制定合乎实际、切实可行的伤害预防方案和控制措施,在政策上和财政上给予保证。

4、病因判断的常用标准:

1) 关联的时间顺序; 2) 关联的强度; 3) 剂量-反应关系;

4)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 5)关联的可重复性; 6)关联的合理性;

72

7)终止效应;

8)关联的“特异性”。 四、问答与计算题:(答案写在所附答题纸上,并标明题号)

1、某厂1990年职工25000人,筛检发现肺结核病人56人,其中旧病例22人。经过治疗,治愈40人,未愈9人,死亡7人。计算该人群1990年肺结核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

发病率=(56-22)/25000×10000/万=13. 6/万 患病率=56/25000×10000/万=22. 4/万 死亡率=7/25000×10000/万=2. 8/万 病死率=7/56×100%=12. 5% 2、300位成年男性体格检查,经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运动试验检查,结果在165例冠脉造影显示狭窄的人中,心电图阳性87例,阴性78例;135例冠脉造影显示不狭窄的人中,心电图阳性11例,阴性124例。试评价心电图运动试验用于诊断冠心病的真实性(计算课本中所列的指标)。

检查结果 阳性 阴性 合计

病人 87 78 165

非病人 11 124 135

合计 98 202 300

灵敏度=87/165×100%=52. 7% 假阴性率=1-52. 7%=47. 3% 特异度=124/135×100%=91. 9% 假阳性率=1-91. 9%=8. 1% 约登指数=52. 7%+91. 9%-1=44. 6%

3为了研究婴儿腹泻与喂养方式的关系,有研究者利用病例对照研究得到如下资料:病例组共87例有腹泻,其中人工喂养59例,母乳喂养28例;对照组共41人,其中人工喂养8例,母乳喂养33例。请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评价喂养方式与婴儿腹泻的关系?

喂养方式 人工喂养 母乳喂养 合计

病例 59 28 87

对照 8 33 41

合计 67 61 128

OR=59×33/(8×28)=8. 69

人工喂养引起婴儿腹泻的危险性是母乳喂养的8. 69倍。

模拟试卷二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每题1分,共10分)

1. 队列研究 2. 流行 3. 冰山现象 4. 金标准 5. 疾病监测 6. A型药物不良反应 7. 偏倚 8. 医院感染 9. 暴露 10.失效安全数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分为 , 和理论研究三大类。

73

2. 偏倚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 , 和 。 3. 形成病因假设时常用的Mill准则包括:求同法, , ,类推法和排除法

4. 2004年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法定报告的乙类病种中 、 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三种传染病采取甲类的防制措施。

5. 院感监测常用的指标有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患病率、 、和 。 6. 队列研究根据观察开始的时间可为 和 两种类型。 7. 临床试验研究要遵循的三个原则是 , 和 。 8. 病例对照研究类型主要有 和 。 9. 医院感染的种类包括自身感染, , 和代入传染。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每题4分,共40分) 1.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 ) 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 2.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 )

A.年龄、性别和种族 B.职业、家庭和环境 C.国家、地区和城乡 D.时间、地区和人群 E.家庭、社会、国家 3.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 )

A.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B.排菌时间的长短C.活动范围的大小 D.携带病原体的多少 E.排菌量的大小 4.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条件:( )

A.生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素养 B.年龄、性别、职业

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D.病情轻重、接触者的多少、疫源地是否经过消毒 E.以上均是

5.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 )

A.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 B.传播广泛,发病率高 C.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 D.儿童多发 E.以上都是

6.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 )

A.发病率 B.病死率 C.死亡率 D.患病率 E.罹患率 7.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新病例的优点是:( )

A.需要的样本较小 B.保密性问题较少 C.可以减小回忆偏倚 D.费用较低 E.便于发现病例

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 ) A.年龄不同 B.性别不同 C.目标人群不同 D.干预措施不同 E.观察指标不同

74

9.为探索新生儿黄疸的病因,研究者选择了100例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时选择了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然后查询产妇的分娩记录,了解分娩及产后的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是:( ) A.临床试验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现况研究

10.对头胎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询问并记录她孕期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 ) A.临床试验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现况研究

四、简答题(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共10分) 1.简述筛检的应用原则。

2.学习和研究流行病学,应具备哪5点基本观点?。 3.简述疾病因果判断的标准。 4.试述潜伏期的流行病意义及其应用。

5.请以本小组社会医学实践课题为例,简述调查问卷的内容构成、设计原则和你对如何设计出一份理想的调查问卷的经验与体会。

五、计算论述题(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共20分)

1. 1990年某疾病监测点为了查实该地主要疾病的发生、死亡及有关情况,进行了一次流行病学调查,有关数据如下:1990年7月1日该监测点人口数 9.5万;同年1月1日该点人口数 9.2万;同日记录的恶性肿瘤病例62例,其中,当天新病例 2例;1990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80例,同年恶性肿瘤患者死亡人数120。

请计算该监测点人群

1)1990年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患病率、死亡(专)率及病死率。 2)1990年1月1日恶性肿瘤的时点患病率。

2. 2001年1月~12月,在西安市某口腔医院门诊进行了一项关于“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关系”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对照选自该口腔医院门诊的非口腔粘膜白斑病就诊者,如:镶牙、补牙、洁牙、牙周炎等患者。病例和对照的配比条件:同性别,年龄相差在2岁以内,西安市居民,并且近10年来一直居住在该市。结果为:病例与对照均吸烟者共45对;均不吸烟者20对;病例吸烟而对照不吸烟者共25对;病例不吸烟而对照吸烟者共10对。 1) 将以上资料整理成规范的供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的四格表。 2)如何分析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无关联?

3)如何计算和解释关联强度?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如何下结论? 4)该研究的设计是否存在不足,谈谈你的看法?

3. 某吸烟与肺癌的队列研究获得以下资料,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为Ie=96/10万,非吸烟组肺癌年死亡率为I。=7/10万,全人群中肺癌年死亡率为It=56/10万。试计算RR值、AR值、AR%、PAR、PAR%,并分析各指标的流行病学意义。

六、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75

1.流行病学分析性研究属于实验法。( )

2.抽样调查可能产生的误差有抽样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种。( ) 3.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由果推因的方法。( ) 4.最常用的描述的流行病学方法是病例对照研究。( )

5.在病例对照调查中,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等于相对危险度。( )

6.混杂偏倚主要来源于在资料分析时,不注意配比、分层、标准化等分析方法,为此要控制它则在分析资料时,可将混杂因素进行分层分析、标准化处理或应用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处理。( ) 7.爆发性疾病不一定都具有传染性。( ) 8.罹患率与发病率含义相同,经常互相替代。( ) 9.某小学内发生的少数病例称为散发病例。( )

10.分子流行病学是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流行病学方法相结合的学科。( )

试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每题1分,共10分)

1. 队列研究:选定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两组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组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

2. 流行: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流行。 3. 冰山现象: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仅有小部分感染者有明显临床征象出现,如同冰山外露于海面的尖顶部分,而绝大部分感染者在临床上无法观察到,如同隐于海平面下的庞大山体。此种感染状态称为“冰山”现象。

4. 金标准:标准诊断方法,可以明确肯定或排除某种疾病的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包括:病理学诊断、外科手术发现、特殊的影像诊断、综合诊断标准和长期临床随访所获的肯定诊断。

5. 疾病监测: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所有应当知道的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6. A型药物不良反应又称为与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该反应为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与剂量有关,可以预测,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如抗凝血药物所致的出血等。 7. 偏倚:指在研究推理过程的任何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获得的结果系统的偏离真实值。发生于研究设计、实施和分析的各个阶段。

8. 医院感染:是病人在住院期间和医护人员在护理或治疗患者过程中发生的感染。

9. 暴露:是对疾病结局的概率预测,即对发病后疾病未来过程的一种预先估计。包括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10. 失效安全数:通过计算假如能使结论逆转而所需的阴性结果报告数,即失效安全数来估计发表偏倚的大小。 二. 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分为观察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和理论研究三大类。 2. 偏倚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76

3. 形成病因假设时常用的Mill准则包括: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类推法和排除法。

4. 2004年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法定报告的乙类病种中SARS,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三种传染病采取甲类的防制措施。

5. 院感监测常用的指标有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患病率、医院感染续发率和医院感染漏报率。

6. 队列研究根据观察开始的时间可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两种类型。

7. 临床试验研究要遵循的三个原则是对照原则,随机化原则和盲法原则。 8. 病例对照研究类型主要有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9. 医院感染的种类包括自身感染,交叉感染,医源性感染和代入传染。 三. 单项选择题(每题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每题4分,共40分)

1. C 2. D 3. A 4. C 5. E 6. D 7. C 8. D 9. C 10. D 四、简答题(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共10分) 1、筛检的应用原则:

1) 筛检的疾病是一个重大公卫问题 2) 治疗方法有效

3) 有进一步确诊方法与条件 4) 明确该病的自然史

5) 有较长潜伏期或领先时间 6) 有适当的筛检方法 7) 有良好的预期效益

2、学习和研究流行病学,应具备的5种基本观点:

1) 群体观点 群体诊断是流行病学区别其它学科最显著的特点。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的疾病现象与健康状态,即从人群的各种分布现象入手,将分布作为研究一切流行病学的起点,而不仅是考虑个人的患病与治疗问题,更不是考虑它们如何反映在器官和分子水平上。我们的目光始终着眼于人群中的问题。

2) 社会医学和生态学的观点 人群健康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疾病的发生不仅仅同人体的内环境有关,还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研究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时,我们应该全面考察研究对象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

3) 比较的观点 严密的逻辑思维。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对比的思想,对比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只有通过对比调查、对比分析,才能从中发现疾病发生的原因或线索。

4) 多病因论的观点 任何疾病的病因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结果。不同的疾病,只不过二者作用的比例不同而已。应当用三维或多维的思维方式去观察、解决人类的健康问题。

5) 概率论的观点 流行病学极少用绝对数表示各种分布情况,多使用频率指标,因为绝对数不能显示人群中发病的强度或死亡的危险度。频率实际上就是一种概率,流行病学强调的是概率。

还要强调预防为主的特征。作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流行病学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以此作为学科的研究内容之一。与临床医学不同的是,它面向整个人群,着眼于疾病的预防,特别是一级预防,保护人群健康。

77

3、疾病因果判断的标准:

1) 关联的时间顺序 2) 关联的强度 3) 剂量-反应关系

4) 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 5) 关联的可重复性 6) 关联的合理性 7) 暴露终止效应

4、潜伏期的流行病意义及其应用:

1) 潜伏期的长短能够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一般潜伏期较短的传染病流行常呈爆发型,如流行性感冒;而潜伏期长的传染病的流行持续较久。

2) 根据潜伏期判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 以此可追踪传染源并确定传播途径。

3) 根据潜伏期的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检验期限。 一般期限为常见的潜伏期增加1-2天。对危害严重的传染病的留验或检疫时间需按最长潜伏期来确定。

4) 根据潜伏期可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

5) 根据潜伏期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如实施某项预防措施以后,经过一个潜伏期后发病数下降,则认为可能与该预防措施有关。

5、以本小组社会医学实践课题为例,对调查问卷的内容构成、设计原则和如何设计出一份理想的调查问卷的经验与体会:

调查表又称问卷是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收集数据资料的重要的必不可少工具,调查表设计的好坏关系到调查研究的成败,设计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流行病学调查的实践经验。

包括:一般性项目部分,即人口学基本资料;调查研究项目部分,包括所研究的疾病指标和相关因素变量。

完善调查表:包括预调查,信度、效度、修改

设计原则:①应调查项目一项不缺,无关项目一项不多。②语言表达清晰、易懂,不用专业术语,尽量选用客观指标;③项目编排顺序先易后难,敏感问题放在最后,不能遗漏可能的答案。

五、计算论述题(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共20分)

1、1990年某疾病监测点为了查实该地主要疾病的发生、死亡及有关情况,进行了一次流行病学调查,有关数据如下:1990年7月1日该监测点人口数 9. 5万;同年1月1日该点人口数 9. 2万;同日记录的恶性肿瘤病例62例,其中,当天新病例 2例;1990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80例,同年恶性肿瘤患者死亡人数120。 请计算该监测点人群

1)1990年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患病率、死亡(专)率及病死率。 2)1990年1月1日恶性肿瘤的时点患病率。(5分)

1990年恶性肿瘤发病率=180/9. 5万=189/10万

1990年恶性肿瘤患病率=180+(62-2)/9. 5万=253/10万 1990年恶性肿瘤死亡(专)率=120/9. 5万=126/10万 1990年恶性肿瘤病死率=120/180+(62-2)*100%=50%

1990年1月1日恶性肿瘤的时点患病率=62/9. 2万=67/10万

78

2、2001年1月~12月,在西安市某口腔医院门诊进行了一项关于“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关系”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对照选自该口腔医院门诊的非口腔粘膜白斑病就诊者,如:镶牙、补牙、洁牙、牙周炎等患者。病例和对照的配比条件:同性别,年龄相差在2岁以内,西安市居民,并且近10年来一直居住在该市。结果为:病例与对照均吸烟者共45对;均不吸烟者20对;病例吸烟而对照不吸烟者共25对;病例不吸烟而对照吸烟者共10对。

1) 将以上资料整理成规范的供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的四格表。 2) 如何分析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无关联?

3) 如何计算和解释关联强度?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如何下结论? 4) 该研究的设计是否存在不足,谈谈你的看法? 1) 根据以上资料,整理出四格表如下:

表 西安市100对口腔粘膜白斑病与对照的吸烟史

病例

对照 合计

吸烟 不吸烟 吸烟 45(a) 25(b) 70

不吸烟 10(c) 20(d) 30 合计 55 45 100 2)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无关联分析:

222

x=(∣b-c∣-1) / (b+c)=(∣10-25∣-1) /35=5. 60,P<0. 05 结果表明,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关联。 3)计算和解释关联强度:

OR=c/b=25/10=2. 5

其意义为:吸烟患口腔粘膜白斑病的危险性为不吸烟者的2. 5倍。 结论:在西安市,吸烟可能是患口腔粘膜白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者患

口腔粘膜白斑病的危险性为不吸烟者的2. 5倍。但尚需要进一步证实。 4)从案例中给出的部分研究背景资料看,此项研究病例和对照的代表性均不强,且存在着明显的偏倚。如:仅选择一所医院进行研究,显然所收集的病例很难代表西安市口腔粘膜白斑病患者的吸烟暴露情况,当然对照也无法代表产生口腔粘膜白斑病患者的非病例人群。因为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对本病认识水平的不同,有部分患者很可能不会因口腔粘膜白斑病而就诊。另外,选择牙周炎、洁牙等患者作为对照时,由于吸烟也是牙周炎的发病危险因素之一,而且吸烟常常导致牙结石的形成和牙体着色,因此进行洁牙,这就有可能造成对照组中吸烟的暴露率明显高于西安市普通人群,从而导致吸烟和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的关联强度的低估。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增加病例和对照的代表性,克服不同的偏倚的影响,进行更大规模的病例对照研究,提高结果的可信程度。

3、某吸烟与肺癌的队列研究获得以下资料,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为Ie=96/10万,非吸烟组肺癌年死亡率为I。=7/10万,全人群中肺癌年死亡率为It=56/10万。试计算RR值、AR值、AR%、PAR、PAR%,并分析各指标的流行病学意义。

RR=Ie/I。= 96/7=13. 7,表明吸烟组的肺癌死亡危险是非暴露组的13. 7倍;AR=Ie-I。=96/10万-7/10万=89/10万,表明如果去除吸烟,则可

79

使吸烟组肺癌死亡率减少89/10万;

AR%=(1e-I。)/Ie*l00%=92. 7%,表明吸烟人群中由吸烟引起的肺癌死亡在所有肺癌死亡中所占的百分比为92. 7%;

PAR=It-I。=56/10万-7/10万=49/10万,表明如果去除吸烟,则可使全人群中的肺癌死亡率减少49/10万; PAR%=(1t-I。)/It*100%=87. 5%,表明全人群中由吸烟引起的肺癌死亡在

所有肺癌死亡中所占的百分比为87. 5%。

六、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F 2F 3T 4F 5F 6T 7T 8F 9F 10T

综合练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

疾病的分布 爆发 流行 大流行 散发 超额死亡率 续发率 罹患率 引入率 季节性 周期性 长期变动 地方性 现况调查 普查 抽样调查 整群抽样 分层抽样 病例对照研究 相对危险度 比值比 爆发 罹患率 (二)填空题:

1.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按设计类型分为① ② ③ ④理论性研究。

2. 若按实际工作性质和任务划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可分为 、 和专题流行病学调查。

3. 现况调查是在 时间对某 内的人群,调查其 或 以及与 之间的关系。

4. 现况调查研究方法可分为 和 。

5. 普查不适用于发病率 或检查方法 的疾病调查。 6. 抽样调查可节省 、 和时间。

7. 抽样调查的 、实施与资料分析较复杂,不适用于 的研究对象。

8. 对访问调查或通信调查获得应答的比例称为 。 9. 在抽样调查中,无应答率高达30%即可造成 。 10. 常用的病例对照研究分为两种类型,即 病例对照研究和 病例对照研究。 11. 在配比病例对照研究中,对照人数越多,统计效率就越高,但也不是越多越好,一 般以 为极限。

12. 有关暴露因素(变量)的规定,最好采用 或 的统一标准。 13. 比值比等于1时,说明暴露因素对健康 ;大于1时,说明该因素为 ;小于1时,提示该因素具有 (如果所研究的结局为疾病)。

14. 疾病的分布指疾病在 、 、 的分布特征。 15. 罹患率通常适用于 或短期间的流行。

16. 研究疾病地区分布常可对 ,流行因素等提供重要线索。

80

17. 疾病的发生经常受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 的影响。

18. 研究疾病发病季节性分可探讨流行因素,并为制定 提供依据。 19. 只有对疾病的地区、时间及人群分布进行全面观察和 ,才能获得病因线索和流行因素的信息。

20. 疾病发生的三大要素是 、 、 、当这三者 时,则引起疾病的发生。

21. 致病因子有 、 、 等。 22. 病因对肌体作用的方式有 、 等。

23. 爆发调查中,暴露日期的推算可以由第一例病人的发病日期倒推一个 ,由最后一例病人的发病日期倒推一个 ,由发病高峰倒推一个 ,还可通过调查 来推断。 24. 爆发类型有 、 、 等。 25. 爆发因素分析采用 等方法。 (三)选择题:

1. 对病因不明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A.寻找病因线索 B.因果推断 C.确定病因 D.验证病因 E.以上都不是 2.在对病因不明疾病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是:

A.早期发现病人 B.早期诊断病人 C.筛查各种高危病人 D.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说 E.描述分布,提出病因假说

3.关于普查的目的,以下哪一项不正确?

A.早期发现病例 B.检验病因 C.了解疾病的分布 D.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 E.普及医学知识

4.就大多数病例对照研究而言,它们不具备下列哪种特点:

A.耗资较少 B.可估计相对危险度 C.可计算发病率 D.选择没有疾病的人作对照 E.估计暴露史时可能出现偏倚

5.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混杂变量必须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 暴露因素有关,与疾病无关 B、 与疾病有关,与暴露因素无关 C、 与病例有关,与对照无关 D、 与暴露有关,与非暴露无关 E、 与暴露和非暴露因素都有关

6.对于病例对照研究,以下哪种看法是错误的:

A、 如果疾病常见而研究的暴露罕见,则很难进行 B、 如果疾病罕见而研究的暴露常见,则很难进行

8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7k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