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更新时间:2023-12-23 05:5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改变了社会历史进程,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造就了新的社会形态。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发生于20世纪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以现代科学革命为基础,新技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继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海洋、空间、环境与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革命。各种新兴科学技术,如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等得到迅猛发展和广泛的社会应用。 然而,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不但有其促进作用,它的使用也有其“异化”的一面,激化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的矛盾,阻碍社会的发展。

第1章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

1.1 科学技术的内涵

科学技术在360百科中的定义:科学技术,简称科技,科学与技术的通称,通常人们先于掌握科学的原理之前,早有利用该原理的技术。一般认为,高科技是一种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风险密集、信息密集、产业密集、竞争性和渗透性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前沿科学技术。这将是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科学”是我们这个时代所使用的高频词汇之一,但究其具体含义,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结论。广义地说,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狭义地说,科学仅指自然科学,包括医学、工学、农学等应用自然科学和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地学等基础自然科学,且不包括技术在内。

技术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是指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根据科学原理或实践经验所发明或创造的各种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总和,既包括技术活动,也包括由技术工艺、技术理论和技术产品在内的技术成果。而狭义的技术是指像医疗。技术这样专门阐述人与自然关系的技术。总而言之,一切有益于劳动生产的方法和手段都可称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活动的需要,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手段及方法的总和。”

1

“科学”与“技术”两个词相伴相随,人们讲到科学时往往要说及技术,谈到技术时也几乎同时要提到科学,故又常把它们统称为“科学技术”,有时索性称为“科技”。现代科学与技术日趋一体化,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而存在,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因此,人们现将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科学技术就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我们所用的知识。

1.2 科学技术的基本属性

首先,科学技术表现为客观性与主体性。客观性是指科学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它不受人们的主观意愿所支配。第一,通过观察实验获得的经验事实是客观的。第二,科学家根据经验事实抽象出科学理论的过程也是客观的。同时技术的设计和应用都包含了某种体现客观规律的科学原理。所谓主体性是指任何技术的创造与应用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某种需求,都是具有社会目的性的活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能会对人类社会产生积极或是消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它。

其次,科学技术还表现为无阶级性与有公共性。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具有明显的非阶级性和超民族性,这是科学技术最基本的属性。科学技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不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科学技术既然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这就决定了它的公共性特征。

再次,科学技术还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特征。科学技术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动态过程。科学技术活动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已有知识的指导、前人的经验和学科的预测而设定目标,安排计划。但是,与按既定规程运作的物质生产过程不同,科学技术活动面对的是未知的或是知之较少的世界,因而难以完全按预定的目的和计划进行,有其不确定性和强烈的探索性。科学技术的生命在于创造,不断探索未知和创造新知识是科学技术的根本任务和一大特征。科技的创造性体现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运用新知识去创造物质文明的新成果;二是不断揭示自然事物的新的属性和新的自然过程,提出新的原理和观点。

第2章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当代,人类正在走向一个高度科技化的新世纪。科学技术革命正以亘古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标志着生产

2

力的进步,并给人类带来无可估量的价值。当今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诸多方面都息息相关,科技进步不但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人类的生活带来富足和便捷。第一,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推动着整个人类物质生产的迅猛发展;第二,作为强大精神力量的科学技术,能够促进人类思想的解放,在产业革命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变革,对社会生产关系产生有力影响;第三,作为人类最终走向自由、解放的杠杆的科学技术,能够增进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自我发展能力,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2.1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发展

科学具有生产力功能,能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社会物质财富,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物质文明是社会文明的基石,科学技术对社会文明的促进作用最直接和根本地体现在对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作用上。

2.1.1 科学技术引起生产力结构变革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改造自然获取生存资料的实践力量,它直接决定了物质财 富的多寡、质量的好坏。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所构成。经过新 科技的改造,劳动者素质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劳动资料的变革,还拓宽了劳动对 象的范围。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诸要素的重要要素,科学技术放大了生产力各要素。在生产力构成的诸多要素中,人是起最关键作用的。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的 人,在对社会发展上所起的作用是无比强大的[1]。劳动者素质完全决定了生产力的 发展状况,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作用在他们身上的 力量大小。科学化的劳动者所具有的能力远远超过普通人的能力,会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劳动资料的变革,这里所说的劳动资料主要是指生产工具。马克思认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生产资料生产。”生产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是使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方面。任何一种生产工具的改善和创新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作用。先进的劳动工具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巨大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已成为重要的劳动对象;管理也是生产力,现代的管理极大地依赖科学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的明显的超前性,是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客观依据。

3

2.1.2 科学技术引起产业结构变革

所谓产业结构,就是指一个国家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以及三个产业间的各个部门的分配比例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 化,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由以农业为主,包括林业、畜牧业、渔业在 内的第一产业和由以工业为主,包括电力、建筑、制造业在内的第二产业向由以 服务业为主,包括信息业、交通运输、旅游业等在内的第三产业迅速转变。二是 推进了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变革。

2.1.3 科学技术引起社会生产方式变革[2]

首先,科学技术变革了人们的劳动方式。从数百年的历史经验看来,每经过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体力劳动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就会下降一次,相反,脑力劳动在产业机构中所占的比例会被抬高一次。这一重大转变,都要归功于科学技术的大力投入,它减轻了人们的负担,改善和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也从根本上变革了劳动方式。

其次,科学技术引起了生活方式的变革。如今科学技术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先进的交往设备,如电话、互联网、传真等,这些通讯设备的涌现,为现代人的交往提供了可能。

2.2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发展

科学技术通过科学思想影响社会,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历史上,作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科学,直接或间接的对宗教、哲学、道德以及思想领域产生影响。不断积累沉淀的科学文化逐渐形成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积极成果的总和,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它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甚至超出了它对物质文明建设的作用范围。

2.2.1 科学技术开阔人们的视野

科学技术带来科技的发展,使人类社会出现一批又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举最简单的例子:古代从江南道京城需要走上几个月,多少人因为路途遥远而一辈子没有去到千里之外的世界看看。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火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的普及,从南到北可以一两天就到达,旅游业兴起,人们可以到世界各地走走看看,开阔眼界,增长的见识。科学技术知识武装下的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

4

同时也在积极地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这是由不断给人们提出新问题和新情况的科学技术推动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的提出,不但影响了人们的认识能力,还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在中世纪的欧洲,“地心说”一直居于宗教统治地位,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人们对于解释和发现自然现象的本质的能力渐渐增强,人们发现地球并非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围绕太阳进行公转的,“地心说”被“日心说”所取代,由此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也越发透彻,使人们不断摆脱了愚昧无知的状态[3]。

此外,科学技术还发展了人们的理性思维和智力水平,人类碰到的种种自然 现象,如火山、地震、泥石流等,科学知识都给予了人们合理的解释。自然科学 的这种认识功能,都是以一定的科学技术发展作为基础的,它们提供给人们越来 越多有力的认识工具和手段,为信息共享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人们足不出户就了 解到了各方面的信息和知识,不仅提高人们认识的能力,还增加了人们明辨是非 的能力,自然也就推动了人们社会行为方式的理性化,促进了精神文明的进步。

2.2.2 科学技术引领人类思维的进步

在科学技术在我国得到发展之前,我们的思维方式比较封闭,喜欢用经验指导实践,没有创新,固步自封。到了近代,特别是到了科技时代,大机器生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维方式也随之而改变。从渔猎经济时代的直观思维方式,农业经济时代的形象思维方式,工业经济时代逻辑思维方式或分析性思维方式,走向整体性思维方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新兴学科的涌现为思维方式的进一步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系统性、逻辑性、辩证性、敏捷化已然成为了现代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这较古代的思维方式进步了一大截。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这就要求人们的思维效率必须高速化、敏捷化,同时还要学会用多维视角分析问题,把辩证的逻辑关系应用于物质资料生产中。人类的思维方式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科学越是进步,思维方式就会被继续优化。科学技术的应用变革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使得人类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

2.3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制度文明的发展

制度文明是指人们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制度建设的结果,又通过制度建设及其过程体现。科学技术在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必然对制度文明产生促进作用。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7g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