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12-01 10:0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加法交换律和乘法的交换律。

下面我从六个方面说说我对本课的理解。 一、说教材

本课是所有运算律的起始课,开辟了其他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的知识教学,也为后续小数、分数运算中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打下基础。可见本课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二、说学情

对于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学生在第一学段中其实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对运算律有所体会,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和计算题中,学生能够凭借直觉有所运用,是自然渗透、自觉运用阶段,只是没有出现具体概念与结论。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编排特点,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

知识技能:

1、经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交换律。 2、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提高数学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过程总结出加法交换律,知识迁移总结出乘法交换律。

五、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准备采用引导探究法让学生用观察法找到加法交换律的基本特征,动手操作法感悟算式的特征,在比较概括中发现规律,理解规律,运用规律。我努力使教法、学法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识过程中。

六、说教学过程:

为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 (一) 创设情境,激起兴趣

从孩子们你们喜欢看课外书吗?这一个问题开始本课的教学。从大家侃侃而谈看了哪些课外书到老师带来的两本课外书。用学生身边事情导入本课,给运算律的学习提供了现实背景,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我把本环节分为三大块。 1、认识加法交换律。

结合情境,让学生帮忙算一算郑老师各买以上两种书一共要多少钱?学生一般会列两种加法算式,28+22=50 22+28=50。让学生观察两个算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在观察、比较、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在对比中找到算式的特征,那就是交换了加数的位置,它们的结果是一样的。在具有这样特征中找到连接它们的符号,28+22=22+28。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加法,把加数的位置换一下,结果都一样的呢?孩子们自然进行猜想。怎样证明你的猜想是对的呢?接着学生便会动手写一写具有这样特征的一组算式,用自己举出的例子验证自己的猜想。在这里学生举例验证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将新的知识纳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个性化建构。完成后同桌交流,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出四五个像28+22=22+28这样的等式,最后全班一起观察这几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学生会讲加数位置交换了,和一样之类的语言。能说到这点说明学生理解了加法的交换律,在教师的稍微引导下,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就浮出水面了。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再为这个规律取个名字。我的理解是得出结论

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充分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过程,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它的意义是什么。

最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图形,文字等方法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在这一环节里,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尝试探究,在多种更样的表示方法中,稍微优化方法。孩子们在自己的表示方法中,体会到了数学的简洁美,同时尝到甜头,找到学习数学的信心。

2、认识乘法交换律

花了这么长时间去研究加法的交换律,学生经历了完整的观察-猜测-验证-归纳的研究过程,总结出了加法交换律。有了这样学习的经历,学生在下面的乘法交换律的学习中会有意识来应用,所以我在乘法交换律的学习中,采用充分放手、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自己去发现什么是乘法交换律。

首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猜想一下,在乘法中是否也有类似这样的运算定律。再试着举出一道乘法算式,还可以怎么写?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发现了什么?接着举几个例子,对所发现的进行验证。最后分别用一句话和字母a,b表示发现的规律并给运算定律取名字。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探究方法上都存在相通、相似的地方。此环节设计大胆,知识内容不多,但要帮助学生明确乘法交换律,都要经过观察、发现、验证、归纳等步骤进行的。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3、比一比

两种规律学习完,引导学生回顾刚刚学习的两个规律,想一想他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学生可能发现相同点都是两个数的运算,两个数交换了位置,区别是一个是加法,一个是乘法。这一对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两种交换律的特征。

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这样的理解更深刻。”回看第二环节,整个环节,我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联系生活、提高认识

1、体会交换律的重要性。

那么为什么要学习交换律?学它有什么用呢?以呈现加法竖式的方法计算及验算,再结合第三单元淘气和笑笑用不同的竖式来计算54×312。唤起孩子的已有的认知经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原来以前就用到了交换律,加深对交换律的理解,并意识到学习交换律的必要性。

2、生活中的交换律。

举出生活中的“交换’事例,通过列举生活实例解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过程,认识运算律丰富的现实背景,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用途,发现应用意识。同时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交换律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学这个知识有多大的用处!

(四)分层练习,巩固提升

1、填一填。根据交换律填缺少的空格。 2、算一算。运用交换律验算计算结果。

3、辨一辨。在辨中巩固两个交换律。以上练习,从易到难,考虑周全,让每一个孩子在本课学习中有自己收获的果实。

(五)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梳理整节课,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说说在课堂上的表现,一来提升自己概括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二来让每个孩子带着笑容,带着收获开心的下课。我想我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最后以加法有交换律,乘法也有交换律。那么减法有交换律吗?除法呢?举例试一试。在前面丰富活动的积累下,学生会找到答案。

整堂课设计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教学理念。

以上是我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见解,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的聆听!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7f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