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茶叶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

更新时间:2023-04-06 07: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福建茶叶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

一、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我国福建是茶叶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地区,已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现在世界各国引种的茶树,使用的栽培管理方法,加工工艺,乃至茶叶的品饮,应用等等,莫不源于中国。我国福建茶叶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积蕴闻名于世界,长期以来,茶叶是福建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之一,其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并且,福建茶叶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均较低,在国际市场上尚不具备竞争优势。随着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茶叶贸易的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对茶叶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欧盟、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地区)相继采取各种技术性贸易措施,我国福建茶叶出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影响福建茶叶出口的主要因素,对福建茶叶产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影响。另外,品牌的缺失使福建茶叶不能在世界市场占主导地位。

为此本文从行业、政府、企业三方面对福建茶叶的进出口状况进行分析,根据现有问题,作出一些推动发展的措施。

本文以福建往年进出口量及金额的列表比较福建茶叶贸易的位置以及现状。并与外国其他国家的规章制度比较我国福建对茶叶的安全卫生检测,质量技术水平等,从不同角度,分析福建茶叶存在的问题,

二、主要参考资料

[1] 欣华.期待中国茶叶进入欧洲市场[J].中国贸易报2009(6).

[2] 姜含春.中国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3):23-28.

[3] 蔡知凌.福建乌龙茶出口现状及对策建议[J].思考-探讨,2011(7):45-47.

[4] 李连清.十年来中国近代茶业研究综述[J].贵州茶叶,2009(5)112-115.

[5] 张紫琴.福建安溪茶叶生产集聚现象的成因分析[J].茶世界,2011(2):33-36.

[6] 蒋颖.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0(4):23-26.

[7] 陈荣冰.加入WTO对福建茶业的影响及其对策[J].福建茶叶,2011(4):89-92.

[8] 沈佐民.我国茶叶出口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池州师专学报,2010(1):78-80.

[9] 王泽农.中国茶出口还要“补”哪几门课[J].中国经贸,2009(7):90-93.

- 1 -

[10] 王志成.从茶业大国到强国[J].2010(6):156-158.

[11] 郭建义.商标缺失中国产业之痛[J].2009(2):132-134.

[12] 沈亚青,何承耕.安涣县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讨[J].茶叶科学技术,2011(4):26-30.

[13] 陈朝辉.福建茶叶日本市场4C营销策略[J].福建质量管理,2011(3):24-26.

[14] 陈栋,卓敏.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红茶生产和贸易的演变以发展策略思考[J].中国茶叶,2009(6):56-59.

[15] 庄鸿恩,黄光钦.福建茶叶企业突破绿色壁垒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 67-69.

三、进度要求

2011年12月24-30 完成选题按照指导教师要求开始收集材料,

寒假期间及开学第一周完成开题报告、开始毕业实习

第二周进行并完成开题答辩。打印开题报告,论文提纲,制作PPT。

第三周根据开题答辩结果和答辩组意见开始撰写论文初稿

第五周完成初稿提交批阅

第七周毕业论文工作期中检查,填写“毕业论文中期自检表”。完成提交二稿。第八周定稿、修正格式。

第九周完成论文评阅

第十周审核答辩资格。论文装订。制作答辩文件,包括PPT、论文摘要、论文目录。十一周 5月7、8、9日进行论文答辩,推荐优秀论文。

十二周论文二次答辩,推荐校级优秀论文。

指导教师:(签字)

专业负责人/系主任:(签字)

- 2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课题任务与目的

(一)选题背景

我国福建是茶叶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地区,已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现在世界各国引种的茶树,使用的栽培管理方法,加工工艺,乃至茶叶的品饮,应用等等,莫不源于中国。我国福建茶叶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积蕴闻名于世界,长期以来,茶叶是福建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之一,其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并且,福建茶叶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均较低,在国际市场上尚不具备竞争优势。随着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茶叶贸易的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对茶叶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欧盟、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地区)相继采取各种技术性贸易措施,我国福建茶叶出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影响福建茶叶出口的主要因素,对福建茶叶产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影响。

(二)研究目的

福建是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与世界上其他茶叶大国相比,我们在生产、贸易上并不领先。研究此题目的目的在于通过以福建茶叶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和发展对策为例从不同方面分析中国茶叶贸易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三)主要任务

本文主要任务研究中国福建茶叶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和发展对策以及国内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二、调研资料情况

(一)国外研究现状

共同开发提升中国茶产业的价值

海恩(2009)提出中国在茶叶的种植、消费和文化等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也向来是欧盟市场上茶消费品最重要的进口国之一。他期待能够通过欧盟茶叶委员会和中国茶产业界的对话,加深双方的交流,交换更多供需信息,共同开发提升中国茶产业链的价值[1]

(二)国内研究现状

1、中国福建茶业进出口贸易现状

(1)年产量居全国第一

- 3 -

姜含春(2009)指出“十五”以来,中国茶产业处在新的发展高潮。茶科技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2]

蔡知凌(2004)提出茶业是福建省发展农村经济的优势主导产业。产量全国第一。年出口金额全国第三位。[3]

(2)支柱产业论

李连清(2009)提出中国近代以来,茶叶是对外贸易的大宗,是中国近代社会的支柱产业之一,是赚取外汇的拳头产品之一。茶业在近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古到今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近代,它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所以,近代茶业的研究是近代经济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4]

张紫琴(2007)提出茶叶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产品产生集聚效应,推动着当地经济增长。

[5]

(3)出口量有下降趋势

蔡知凌(2004)提出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空间逐渐扩大。与此同时,日本、欧盟等主要贸易国不断设置新的技术壁垒。茶叶质量尤其是农药残留的安全隐患。成为制约福建茶叶出口的主要瓶颈。出口量和出口金额自2001年以来呈逐年下降之势。[3]

蒋颖(2008)提出世界茶叶市场上近年来一直都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目前世界茶叶年生产量为300万吨,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年需求量保持在250万吨左右,国际茶叶市场竞争激烈。[6]

2、福建茶叶存在的问题

(1)面临国外新增绿色贸易壁垒难题

陈荣冰(2002)指出福建茶叶能否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首先是茶叶卫生质量问题,这是当前影响茶叶销售的主要障碍,可以说,关系到福建茶业的兴衰。[7](2)福建出口茶叶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不容乐观

沈佐民(2007)提出制约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因素是:茶叶出口经营管理体制滞后,出口经营主体素质不高;出口茶叶产品结构不合理,出口茶叶均价低;茶叶生产、出口规模小,缺少世界知名品牌;茶叶出口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等。[8] 王泽农(2009)提出中国茶产业仍面临着一些等待解决的问题:茶叶标准化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面临新的挑战。[9]

(3)品牌意识淡薄

王泽农(2009)提出中国茶产业仍面临着一些等待解决的问题:茶叶产量大,品牌少,培育自主品牌刻不容缓;茶产品在国际市场影响和宣传力度不够;茶叶生产和出口市场的规范需进一步加强等等。[9]

- 4 -

3、福建茶业发展策略

(1)加强基础建设并扩大茶产业规模

沈亚青、何承耕(2003)提出安溪县目前茶叶生产效益不高。通过分析安溪县茶叶生产的条件以及现状,指出存在问题如茶叶生产成本上涨等,并提出走产业化道路,以充分发挥茶叶资源优势。[12]

陈朝辉(2009)提出福建茶叶开拓日本市场是要时刻以消费者为中心,以4C理论为指导,指定切合实际的。[13]

陈栋、卓敏(2009)提出要促进中国红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针对中国红茶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原因,瞄准国际国内茶叶市场供求关系、贸易格局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14]

(2)健全和完善茶叶产品安全卫生和各项技术标准体系

庄鸿恩、黄光钦(2009)提出茶叶是福建出口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在我国加入WTO后,福建茶叶出口更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优势和明显的比较优势,但随着当前国际茶叶贸易绿色壁垒的兴起,茶叶出口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15]

(3)实施品牌战略

安明霞(2007)提出当下看来,品种茶在中国茶叶市场占有主导地位,但从长远来看,品牌茶才是中国茶叶的发展方向和最终出路。[16]

夏文顶(2003)提出实施名牌战略,抢占市场空间。从茶叶国际贸易的特点来看,未来茶叶市场的竞争,最根本的是品牌竞争。[17]

童万亨、陈国裸(2009)提出安溪县茶叶市场的培育,提升了茶叶品牌、品质、品位,推动了茶产业的迅猛发展。[18]

陈清福(2009)提出要重新定位闽茶,为闽茶的发展重新进行品牌策划与品牌设计,使其发挥更好的产业效益与文化价值。抢占世界茶文化产业主阵地。[19]

4、中国茶叶未来展望的发展势头

从成长性角度,有观点认为:

(1)刚性需求增大

薛城(2009)提出在即将踏入2010年门槛的时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预期,为茶产业未来一年的发展勾勒出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让行业吃了一颗定心丸。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扩大内需的措施,也将意味着产业能继续获得政府财政投入,同时获得更多的信贷支持。[20]

(2)预期销量大增

傅志远(2009)提出根据福州海关2009年7月,今年上半年福建茶叶出口市场日本保持逆势增长,占同期福建茶叶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21]

- 5 -

刘辉霞(2009)提出今后几年内,人均茶消费增长率为1%~1.5%,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市场前景广阔。[22]

张永恒、陈欣(2009)提出面对上海世博会,中国茶企决心抓住这一百年不遇盛会,请天下客人品尝中国茶。上海世博会期间,由中国十大名茶组成的“中国茶国家队”将集体亮相联合国馆。[23]

梅峰(2009)提出金融危机虽然给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但对茶产业来说,更应看成是一次机遇。2009年国内茶叶市场在中央“扩大内需”的拉动下,茶叶消费将会持续增长。[24]

三、实施方案

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近年来我国茶叶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趋势,通过研究我国福建茶叶产业的现状与发展为例,依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以及发展策略。并相应找出中国整体茶叶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趋势。基于数据结合理论分析国内外茶叶需求量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针对其现行政策和存在的问题,为我国茶叶产业未来和我国茶出口企业找到比较适合的对策。

四、预期结果

(一)主要内容:

1 福建茶叶进出口的现状

1.1 进出口概况

1.2 国际市场价格

2 福建茶叶存在的问题

2.1 国外新增绿色贸易壁垒制约出口

2.1.1 卫生质量检测缺乏标准化

2.1.2 产品质量检测缺乏标准化

2.2 产品质量检测标准阻碍市场拓展

2.2.1 卫生质量检测缺乏标准化

2.2.2 产品质量检测缺乏标准化

2.2.3 制定的茶叶标准相对滞后

2.3 企业缺失市场品牌意识

2.3.1 缺失企业品牌

2.3.2 缺失产品品牌

2.3.3 缺失区域品牌

3 福建茶叶的策略与发展

- 6 -

3.1 宏观政府层面

3.1.1 加强茶叶基础设施建设

3.1.2 完善技术标准体系

3.1.3 创新茶叶流通体系

3.2 微观企业和行业层面

3.2.1 实施品牌战略

3.2.2 优化产业结构

3.2.3 实施国内外市场一体化战略

3.3 发展趋势

3.3.1 刚性需求增大

3.3.2 预期销量增大

3.3.3 成立品牌与海峡两岸交流

(二)预期结果:

本篇论文通过中国福建茶叶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和发展对策的研究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思考,运用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并提出的相应的对策、建议。使历史悠久的茶叶大国变成名副其实的茶业大国。(三)结果形式:

完成一篇8000~10000字的,符合学校要求的毕业论文。

五、进度计划

2009年12月24-30 完成选题按照指导教师要求开始收集材料,

寒假期间及开学第一周完成开题报告、开始毕业实习

第二周进行并完成开题答辩。打印开题报告,论文提纲,制作PPT。

第三周根据开题答辩结果和答辩组意见开始撰写论文初稿

第五周完成初稿提交批阅

第七周毕业论文工作期中检查,填写“毕业论文中期自检表”。完成提交二稿。第八周定稿、修正格式。

第九周完成论文评阅

第十周审核答辩资格。论文装订。制作答辩文件,包括PPT、论文摘要、论文目录。

十一周 5月7、8、9日进行论文答辩,推荐优秀论文。

十二周论文二次答辩,推荐校级优秀论文。

- 7 -

六、参考资料

[1] 欣华.期待中国茶叶进入欧洲市场[J].中国贸易报2009(6).

[2] 姜含春.中国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3):23-28.

[3] 蔡知凌.福建乌龙茶出口现状及对策建议[J].思考-探讨,2010(7):45-47.

[4] 李连清.十年来中国近代茶业研究综述[J].贵州茶叶,2009(5)112-115.

[5] 张紫琴.福建安溪茶叶生产集聚现象的成因分析[J].茶世界,2011(2):33-36.

[6] 蒋颖.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8(4):23-26.

[7] 陈荣冰.加入WTO对福建茶业的影响及其对策[J].福建茶叶,2011(4):89-92.

[8] 沈佐民.我国茶叶出口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池州师专学报,2009(1):78-80.

[9] 王泽农.中国茶出口还要“补”哪几门课[J].中国经贸,2010(7):90-93.

[10] 王志成.从茶业大国到强国[J].2009(6):156-158.

[11] 郭建义.商标缺失中国产业之痛[J].2009(2):132-134.

[12] 沈亚青,何承耕.安涣县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讨[J].茶叶科学技术,2011(4):26-30.

[13] 陈朝辉.福建茶叶日本市场4C营销策略[J].福建质量管理,2009(3):24-26.

[14] 陈栋,卓敏.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红茶生产和贸易的演变以发展策略思考[J].中国茶叶,2009(6):56-59.

[15] 庄鸿恩,黄光钦.福建茶叶企业突破绿色壁垒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 67-69.

- 8 -

摘要

我国福建是茶叶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地区,已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发展历史上,福建茶叶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福建茶叶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积蕴闻名于世界,长期以来,茶叶是福建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之一,其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但是,福建茶叶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均较低,在国际市场上尚不具备竞争优势。随着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茶叶贸易的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对茶叶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欧盟、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地区)相继采取各种技术性贸易措施,我国福建茶叶出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影响福建茶叶出口的主要因素,对福建茶叶产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影响。另外,品牌的缺失使福建茶叶不能在世界市场占主导地位。

为此本文从行业、政府、企业三方面对福建茶叶的进出口状况进行分析,根据现有问题,作出一些推动发展的措施。

本文以福建往年进出口量及金额的列表比较福建茶叶贸易的位置以及现状。并与外国其他国家的规章制度比较我国福建对茶叶的安全卫生检测,质量技术水平等,从不同角度,分析福建茶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福建茶叶进出口贸易壁垒政府监管品牌缺失

- 9 -

Abstract

Fujian is the origin of tea in China and it is the first area of find and use in the world. it has a long history of 5000 years, Fujian tea is not only very important in China but also very important in the whole world. Fujian tea is known for a long time in the world with long history, it is a traditional export products in Fujian, it is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export volume ranks the world.

But, the technical and the value-added products of Fujian tea is too low.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t does not hav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With the further opening of international markets, tea trade is becoming more competitive, consumer requirements are increasing in the products quality. The European Unio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regions) have taken a variety of technical trade measures, the exports of China's Fujian tea faced with increasingly severe test,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as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Fujian tea exports,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Fujian tea industry produced a series of major impact. In addition, the lack of brand making Fujian tea in the world market can not be dominant.

The articles analyze the problem of Fujian import and export from the industry, government and the business,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to promote some development measures.

In this paper, it use the list of previous year’s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and sum, to compare the location and the status quo of Fujian tea trade with other areas. And it with other foreign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 other countries compared to the Fujian tea’s safety and health inspection, quality and technical level. It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Fujian Tea。

Key Words:fujian Tea export and import trade barriers government regulations band deletion

- 10 -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引言 (1)

1福建茶叶进出口的现状 (2)

1.1 进出口概况 (2)

1.2 国际市场价格 (3)

2福建茶叶存在的问题 (5)

2.1国外新增绿色贸易壁垒制约出口 (5)

2.1.1 增加产品出口成品 (5)

2.1.2 降低产品国际竞争力 (6)

2.2产品质量检测标准阻碍市场拓展 (6)

2.2.1卫生质量检测缺乏标准化 (7)

2.2.2产品质量检测缺乏标准化 (8)

2.2.3制定的茶叶标准相对滞后 (8)

2.3企业缺失市场品牌意识 (9)

2.3.1缺失企业品牌 (9)

2.3.2缺失产品品牌 (9)

2.3.3 缺失区域品牌 (9)

3福建茶叶的策略与发展 (10)

3.1 宏观政府层面 (10)

3.1.1 加强产品基础设施建设 (10)

3.1.2完善技术标准体系 (10)

- 11 -

3.1.3创新茶叶流通体系 (10)

3.2微观企业和行业层面 (11)

3.2.1实施品牌战略 (11)

3.2.2优化产业结构 (11)

3.2.3实施内外市场一体化战略 (11)

3.3发展趋势 (11)

3.3.1刚性需求增大 (11)

3.3.2预期销量增大 (12)

3.3.3成立品牌与海峡两岸交流 (12)

结论 (13)

注释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 12 -

引言

我国福建茶叶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积蕴闻名于世界,长期以来,茶叶是福建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之一,其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福建茶叶近几年的单位出口金额是最高的,但几年的出口量排在我国出口量排名的第二位,并且,福建茶叶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均较低,在国际市场上尚不具备竞争优势。随着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茶叶贸易的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对茶叶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欧盟、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地区)相继采取各种技术性贸易措施,我国福建茶叶出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影响福建茶叶出口的主要因素,对福建茶叶产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影响。另外,基础建设不完善,无法与国外先进水平,并具有严格的产品质量监管的国家相抗衡;另外影响福建茶叶的出口还有另一方面,那就是品牌的缺失,众所周知,福建的茶叶好,但提不出一个响当当的牌子来,使出口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品牌的缺失使福建茶叶不能在世界市场占主导地位。

本文中主要在福建现存在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讨论,一是很重要的福建茶叶面临的国外新增的绿色贸易壁垒;二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对产品质量的检测问题应给予较大关注;三则是福建茶叶缺少自己的品牌效应。本人认为结合这三点分别从行业、政府、企业讨论福建茶叶现在存在的问题以及好的发展策略,对福建茶叶进行完善技术标准,加强基础建设,并对产业进行产业优化,走可持续发展,最终将福建茶叶发扬光大。

- 13 -

1 福建茶叶进出口的现状

近年来,福建茶叶产量一直位于世界前列,茶叶出口贸易也不断发展,成为中国农

产品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本章主要从各省茶叶出口总量、出口金额角度对我国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状况进行展示,并提出我国福建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

1.1 进出口概况

我国福建茶叶近几年的单位出口金额是最高的,但几年的出口量排在我国出口量排名的第二位,想要真正提高福建茶叶的出口量,首先要了解其他各省的优势,并结合自身的条件加以提高改进。其中福建产地的单位出口价格最高,达到2901.35美元/吨。这一影响的主要因素与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有关,与福建产地的地势,与茶叶行业要求,并与加强福建茶叶的基础建设,完善福建茶叶的安全卫生采取的各项技术有关。

表1显示了2008年我国各省茶叶出口金额排名前3位地区的茶叶出口情况。浙江省茶叶出口位于第一位,2008年出口量达到16.61万吨,占全国出口份额的57.39%;出口金额达到31849.1万美元,占全国比重的52.46%;福建省2008年出口金额为13868.5万美元,居第二位。出口数量为4.78万吨;茶叶出口额居前三位的还有上海。从表1可以看出,2008年我国茶叶出口金额排在前三位的省(市、自治区)全是沿海省(市、自治区),其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的82.73%;出口量所占比重为81.44%。

其中,福建地区茶叶出口量为4.78万吨,占全国茶叶出口量的28.78%。茶叶出口金额为13868.5万美元,占全国茶叶出口金额的22.85%。出口单价为每吨2901.35美元。是全国出口单价最高的城市,比全国平均出口价格还要高出803.69美元每吨。

表1 2008年我国茶叶出口金额排名情况

- 14 -

- 15 -

注:表格内数据资料来源于商务部2008年农产品月度统计报告。

表2显示了2004到2007年上述各省(市)茶叶出口金额的排名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浙江省连续四年保持了茶叶出口额第一位的优势;福建省2005年排名第三,2006年以来保持在第二的位置。说明福建茶叶的出口量正在呈现出上升趋势。从上表中可看出福建茶叶近几年并没有夺冠,只是保持在第二的位置。本文将重点研究福建茶叶的出口情况,以及如何提高福建茶叶产品的产量与出口金额的问题。

表2 2005年-2008年各省茶叶出口金额排序情况

注:表格内数据资料来源于商务部2005-2008年农产品月度统计报告。

1.2 国际市场价格

从出口产品价格看,福建茶叶出口单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表1中数据所显示。福建茶叶出口单价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如表2数据所显示。福建茶叶出口价比斯里兰卡出口茶价高20%左右。20世纪80年代保持在3.0美元/kg 左右,90年代受国际市场需求影响茶价稳定。2000-2002年福建茶叶出口单价在2.56美元/kg 左右,高于全国2000-2002年1.37美元/kg 的平均价,高于斯里兰卡2.46美元/kg 平均出口单价,2003年福建茶叶出口价格跌入近年低谷,2004年之后经过各部门努力,福建茶叶出口单价出现恢复性增长(表2)。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与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茶叶出口单价相比,福建茶叶出口价格竞争力不占优势。

表3

世界主要茶叶出口国价格 单位:美元/吨

注:表格内数据资料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2000-2004年统计数据。

- 16 -

2 福建茶叶存在的问题

福建茶叶存在的问题本文分三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福建茶叶行业现在存在的问题,其次政府对福建茶叶的要求与管理,最后从福建茶叶企业方面分析研究福建茶叶纯在的问题。

2.1 国外新增绿色贸易壁垒制约出口

茶叶是福建出口中的优势特色农产品之一,在我国加入WTO后,福建茶叶的出口更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优势和明显的比较优势,但随着当前国际茶叶贸易新增绿色壁垒的难题,福建茶叶出口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挑战。

茶叶行业主要面临的绿色壁垒为: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有害微生物和非茶异物。近年来发达国家常用的就是农药化学残留。随着全球茶叶市场对健康化高附加值等一些方面的各种要求,欧盟、日本等国家对我国茶叶的“设限”速度不断加快。欧盟将茶叶农残的检验项目从原来的193项增加到210项。日本也将进口茶叶残留检测项目由71项增加到276项。这大大增加了福建茶叶出口的难度。[1]而重金属含量问题也是备受关注的新问题。根据福建省茶叶检站调查,该省乌龙茶铅含量明显高于绿茶,且含量和超标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也非常受该省茶检查站的关注。

对于有害微生物来说,应该属于风险最小的一类。但由于茶叶的生产过程环节过多,在生产、加工、包装、储藏及运输等过程中也会有被污染的机会。

关于非茶异物方面,这是茶叶危害的主要来源。近年来福建茶叶进出口公司在福建国检局的监督管理和指导下,加大严控非茶类夹杂物,但一些小型以传统工艺生产为主的企业其机械化程度较低,因此产品中仍然存有诸如塑料残渣、毛发、石子等夹杂物,所以非茶类夹杂物问题依然严峻。

2.1.1 增加产品出口成本

由于茶叶行业面临国外新增绿色贸易壁垒难题,为了达到进口国的农残及卫生标准,必须改进生产环境,规范茶叶产品质量的检验、测试和认证等程序,并因此提高了茶叶产品的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为了达到茶叶进口国的标准,福建很多茶叶供应商积极开展无公害茶认证和有机茶认证。因此,与常规茶相比,有机茶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也相对降低。增加了福建茶叶的出口价格成本

2.1.2 降低产品国际竞争力

由于新增贸易壁垒影响到我国茶叶产品的出口范围以及出口的增长速度,在一定

- 17 -

程度上降低了我国福建茶叶产品的竞争力。福建茶叶产品的流通范围和速度受到限制,难以进入某些区域内的巨大市场。在三大产茶国中,我国的机械化程度最低。印度的茶园规模较大,非常重视车间的卫生条件,每班都用蒸汽清洗机对车间进行灭菌。而且许多茶叶加工厂采用自动化、仪器测试和计算机等先进设备,生产效率较高。福建茶叶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低。

2.2 产品质量检测标准阻碍市场拓展

我国政府应从发展方针、产业政策上加以指导、调控,充分发挥政府宏观管理作用。首先,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行茶叶生产准入制度。其次,根据国际国内的市场需求,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我国现有的国家和行业38项《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标准》、51项《茶叶及相关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方法》进行调整和修改,以便和国际市场接轨。第三,建立健全的茶叶质量监控体系、HACCP管理体系和茶叶的认证体系,重视终端产品质量检测。第四,加快茶叶产业化建设,扶持茶叶龙头企业,使茶叶生产由分散、粗放的经营方式向组织化、标准化、集约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打造中国茶叶的“航空母舰”。

近年来,日本、欧盟等西方国家对茶叶贸易设置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越来越严格,检验项目不断增加,合格评定程序更加复杂多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主要障碍。自欧盟2000年7月1日起实施的新的苛刻的农残检测标准以来,近年已有19个国家和地区组织颁布了453项农药允许残留标准。对于茶叶中非茶类夹杂物,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的污染,黄曲霉素和其他有害微生物污染等,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也都提出了限量指标要求,增加了检测项目,一些茶叶进口国还对进口茶叶及其企业有关认证及包装、标签等等出台了一些限制性规定。因而中国茶叶出口将面临着不可避免的更多的“绿色的、技术性壁垒”。不仅如此,国内绿色消费需求趋势已逐渐明显,人们对于食品的安全卫生性日益关注。为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性,满足人们绿色消费需求,茶叶产品2005年开始实施QS认证市场准入制度,这在近期对中国茶叶企业市场的拓展是一种威胁,但如能积极应对,又是一难得的发展机遇。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004年7月18日《每周质量报告》播出了《无公害茶叶肮脏出炉》的新闻,说明中国茶叶生产过程中在某些地区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质量、卫生问题,对茶叶的质量安全还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这必将影响中国茶叶事业和茶叶出口的健康发展,给茶叶生产、出口带来严重后果和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我国政府也对茶叶的质量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规定。

2.2.1 卫生质量检测缺乏标准化

- 18 -

与国际标准及其他主要产茶国标准相比,我国的标准数量为世界之最,但是由于我国茶叶标准比较零碎,标准的制定源于多个部门,出现问题后既无相关机构承担责任又无相关人员解释有关条款,且标准之间相互交叉重复,有些技术指标要求不一致,甚至存在冲突。因此,我国茶叶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时常发生,制定的标准没有起到预期效果。长期以来,中国福建的茶树种植以农户为主体,组织化程度低 ,大多数企业属于小型企业。由于缺乏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导致茶叶品质难以控制,标准化也较难推行。日本、欧盟等茶叶标准的提高减少了我国福建部分地区茶叶的出口量。例如,茶叶产值占全国1/3的福建省,仅2006年福建检验检疫局在福建全省口岸共查获不合格出口茶叶1250吨, 1998—2001年,中国对日本的茶叶出口额和出口量稳步上升,但2001年以后,中国对日出口量就开始下降,尽管2004年出口量略有增加,但2005年起又下降。2007年的出口量仅是2001年的58.71%,出口额仅是2001年的51.69%。如表4所示, 2005年我国对欧盟(15国)茶叶的出口量减少了19.60%;对欧(25国)茶叶的出口量减少了24.20%; 2006年出口量尽管与2005年相比略有上升,但仍低于2004年的出口量。目前出口的茶叶中75%以上是绿茶。2007年2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对绿茶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的结果,抽查了9个省、直辖市41家企业生产的50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仅为84%。可见,茶叶标准的提高导致我国茶叶对日本和欧盟的出口量减少。

表4 2004—2007年中国对欧盟茶叶出口贸易情况

注:表格内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4—2007),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月度统计报告(2007年12月)数据整理

2.2.2 产品质量检测缺乏标准化

标准的制定追求数量,但质量不高。据不完全统计,在收集到的116个茶叶行业

- 19 -

标准中,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之间重复的就达30个,且部分技术指标要求不一。制定的茶叶标准缺乏系统研究和科学规划,难以在生产中组织实施,茶叶产品的质量仍然没有保障。

福建茶叶以小农生产为主,对茶园管理水平的缺乏及农药喷洒不规范,致使茶叶中存在农药残留,对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造成不利影响。2000年欧盟逐步加强对进口茶叶农残检测,福建绿茶因为农残检测达不到要求,产品在当地销毁或是直接退货,出口到欧盟市场的绿茶数量自此后迅速下跌。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和国际市场上竞争加剧,进口国对茶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注重进口茶叶的品质质量及卫生状况。发达国家通常制定严格的茶叶进口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检测标准,提高茶叶进入本国市场的门槛。为突破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门槛,主要竞争对手斯里兰卡、肯尼亚、印度等国利用现代化生产手段和高科技对茶叶进行加工和生产,成为福建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其次,茶叶生产基础设施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较落后,如通往茶园道路不畅,加工企业用电价格高,茶厂设备陈旧等,福建茶叶加工企业大多是20世纪70、80年代建立,不少上世纪50、60年代建立的茶厂仍在使用,加工机械以上世纪从日本进口的茶叶加工机械为主。因此制作茶叶的卫生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

2.2.3制定的茶叶标准相对滞后

作为产茶大国和茶叶出口大国,我国目前对茶叶技术指标及农残限量指标的规定较国际上主要茶叶消费国的茶叶安全卫生指标宽松很多,这造成了我国生产的茶叶很难达到欧盟、日本和美国等主要茶叶进口国(地区)的标准,安全质量隐患威胁着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

回顾中国福建茶叶出口体制的发展过程,在计划经济时期,茶叶经营是垄断性的,内销为国营和集体企业,外销为外贸。茶叶出口由国家指定的外贸管理部门所属的国营进出口贸易总公司集中统一经营,国家统负盈亏。我国福建的茶叶生产还处在一个低水平、分散生产、加工、小规模经营的时期,因此,茶叶质量安全还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无公害食品茶叶》标准是茶叶进入市场的最低门坎,在发达国家近几年出台的出口茶叶新的卫生检验标准中,出口茶叶的质量要求和卫生标准远远超过了《无公害食品茶叶》标准要求。2003-2004年,欧洲几乎全面禁止了对我国农残问题突出的乌龙茶进口。2006年日本和欧盟启动了新的食品检测标准,检测指标要求更为苛刻。因此,中国茶叶出口在一定的区域内和条件下还将受到较大的限制。茶叶标准制定的滞后性无疑给我国福建茶叶出口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2.3 企业缺失市场品牌意识

- 20 -

多少年来,我国的茶叶市场被称为有名无姓,福建茶叶也是如此,是茶叶的故乡,拥有最悠久厚重的茶文化,是不容置疑的世界茶叶地区。但是,福建茶叶没有广阔的产品市场,没有与之匹配的注册商标,没有享誉世界的知名品牌。注重品牌培育,注册保护商标,是当前福建茶叶走出当前困境、走向现代市场的唯一选择。

2.3.1 缺失企业品牌

福建茶叶的品牌状况可以说是,品牌精神虚无,品牌的价值主张弥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茶叶品牌,很多企业还在依赖用中国传统“名茶”的影响力在生存。大多都依靠地理标志,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茶叶产品多属中低档品,茶叶附加值较低。据调查显示,福建与茶叶相关的企业中,缺乏品牌经营意识的企业约占40%,缺乏战略性品牌管理与规划的企业约占50%,缺乏品牌战略管理组织和品牌管理人员的企业所占比重为80%左右,缺乏以品牌核心价值为中心的完整品牌识别的企业约占90%.[3]

2.3.2 缺失产品品牌

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有些参展商是以省展团的形式出现,按地区,即东、西北、西南、中、北划分,整体展示的茶叶中间夹杂了许多牌子,但没有主打品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福建茶叶的现状,福建茶叶按照地区划分,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名茶,每个地区的人也都习惯了各自产的茶叶。如消费者买茶时,会买西湖龙井、黄山毛峰,而不是买哪个品牌的西湖龙井、哪个品牌的黄山毛峰,这种购买习惯也阻碍了茶叶企业打造全国性的品牌。

- 21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7f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