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汇研究论文

更新时间:2023-09-05 07:0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论文

摘要:21世纪现代汉语词汇学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在过去的十二年间,研究的情况大致可以概括为:研究内容上的深入化、细致化;研究方法上表面描写与深层解释相结合;研究呈交叉性的特点;应用词汇和词汇的比较研究成为热点。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汇现状

汉语词汇研究经过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创建期,七八十年代的恢复与发展期,90年代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进入21世纪以后,现代汉语词汇研究较之以前又有了更大的发展,据周荐(2006)《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中的统计,“从2000年到2004年年底各类现代汉语词汇学论文共计457篇,超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论文(440多篇)”。下面,我们对21世纪以来汉语词汇研究的情況做一个概括。

一、内容上,研究向细致化方向发展,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较以前更为深刻

周荐(2004)《从字、词、组合的分野谈词的单位的确定》没有从传统的词的定义——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自由运用的音义结合体入手来讨论词与非词的界限,而是从字的独用功能和字与字的组合功能以及合成性单位内字串类的构件的组合功能入手进行讨论并探寻合成词的最佳构成模式。林巧莉、韩景泉(2011)《从“分布形态理论”看汉语的词类》则是以分布形态理论为指导,认为词是语素通过“合并”等形式手段在句法运算中生成的,词类并非词库的规定,而是句法结构的生成物,并在此基础上,将汉语和英语的事实纳

入同一种分析机制中,两种语言的差异也被归因于词根的不同属性以及PF层局部的形态音系操作。还有王用源(2004)《废“离合词”兴“组合词”》从“离合词”这一术语的起源说起,对“离合词”和“扩展法”提出了质疑,通过重新分析现代汉语词的结构体系,大胆提倡废除“离合词”这一术语,而以“组合词”代替,并论证了它的合理性及其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方法上,不再仅限于七八十年代所注重的表面的描写,而是表面描写与深层解释相结合,将词的结构分析与社会文化与民族心理相结合,进行立体考查

这主要体现在对新兴词语及新兴表达方式的研究上。这类文章很多,值得一提的是李润生的《试论新词新义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从新词语“猛料”说起》,文章站在理论认识的高度上,以“猛料”一词为例,具体分析了新词新义研究时的一些方法,将社会文化、民族心理与汉语词汇系统本身三个方面联系了起来,来研究社会新词语。

三、应用性词汇的研究成为热点

21世纪是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对外交流空前频繁的时期。不管是要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还是大力发扬中华文化,词汇的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从实用的角度研究汉语词汇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

(一)词汇研究与机器翻译和信息处理的结合

此类文章有沈阳、顾阳(2001)《汉语合成复合词的词库和句法界面特征》;司显柱和彭媛(2011)《论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转类词语库的研制》等。

(二)词汇理论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结合

如李思旭(2008)《词语的理据性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陈曌(2010)《论汉语色彩词的零度和偏离》等。

五、词汇比较研究成为热点

词汇的比较研究并非21世纪所特有,随着各民族交流的进一步深化,这类研究会越来越多,范围将越来越广,程度也将越来越深。此类文章有吴礼权(2011)《还原海峡两岸现代汉语词汇差异的真实面貌——略论海峡两岸词汇差异的对比研究问题》;胡娟(2011)《从同形异义、异形同义看香港社区词与普通话词语的差异及其成因》;邹维(2011)《日汉同形词之比较研究》等。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现代汉语词汇的研究相比之前稍有进步,不少研究体现出了观点新、理论新、方法新的特点。但若是将这些有创新点的文章数与这一时期发表的文章总数相比,将会发现有创新的文章不多,大部分文章还是沿袭旧说。相信今后的汉语词汇研究会慢慢改变这一局面,会提出更多新观点,解决更多新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76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