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小儿)
更新时间:2023-09-26 06:35:01 阅读量: 教学工作计划 文档下载
- 两小儿辩日王崧舟教学设计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目录
第一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第二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第三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第四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第五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更多相关范文正文
第一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社十一册里的一篇讲读课文。它是《列子·汤问》中的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古时候两个孩子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持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做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两小儿勇于探索,大胆质疑的品质,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教学要求::
1.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疑难字词,能根椐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两小儿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要求3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教学流程:
一、结合资料,预习导入:
1、大家好!欢迎光临六15班演播现场,欢迎参加正在直播的大型互动直播节目——幸运六15!我们的口号是——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我们本期节目的主题是——两小儿辩日!(出示)
2、下面进入第一关——智力大考验!请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他是谁——他是山东人,是一位老师,教出很多有出息的学生,他今年
2564岁,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请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这是哪本书——这是一部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集,“愚公移山”“杞人忧天”都是这本书中的故事,书的作者老家就在咱河南郑州,名叫列御寇...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关——“诵读大pk”。欢迎来到实小卫视的主打栏目——诵读明星pk大擂台!首先请听著名播音员给我们带来的课配乐范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古文的韵律美,学生们通过倾听也学习了文言文的朗读方法。)
pk开始:学生代表pk,男生女生pk,小组之间pk…(接下来的pk擂台上。一个个诵读小超女、小超男们倾尽全力、争奇斗艳。适逢学校领导听课,我又即兴添加了“专家点评”小环节。孩子们的劲头更足了!)
三、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下面我们进入“理解大闯关”。教师进一步质疑:这篇文言文到底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我们怎么才能理解文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然后把这个故事完整清楚地讲给大家呢?
学生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则巡回指导,物色一个个准备参加汇报表演的小明星,展开新一轮比拼。
学生分组逐段解释课文,最后完整解释课文,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在汇报中相机指导,通过抓重点词句、分析句式、课件演
示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两小儿辩斗时各持的理由是那么针锋相对,互不相让。(老师在这里起到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帮助学生重点把握和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体现了文本的工具性。)
根据学生的回报回答板书:
一儿一儿
始出时近,日中时远日初出远,日中时近
近大远小近热远凉
/
孔子不能决也
(学无止境)
在学习中,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引导感悟孔子和两小儿各有什么样的品质。
1、你喜欢故事中的那个人物?孔子还是两个孩子?为什么?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孔子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学无止境的道理,两小儿勇于探索,善于观察,勤学好问的精神。)
四、读后明理,体验拓展
下面,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演艺大舞台”。
1、让学生通过扮演故事中角色切身感受故事的趣味和道理,再次体味人物的精神品质。为了激起孩子们的表演兴趣,教给他们表演技巧,身为主持人和导演的我也即兴客串了一把孔子,和孩子们大演对手戏。
2、即兴编排表演新版《两小儿辩日》,增加了一个新角色,即一位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六15班的学生穿越时空,参与其中,为孔子和两小儿讲解了关于太阳早上、中午离我们的距离一样的科学知识。引得孔子直呼:呜呼!后生可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节目回顾:在今天的直播节目中大家了解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根据板书回顾故事内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无止境的道理,感受到了孔子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态度和两小儿勇于探索,善于观察,勤学好问的精神。
出示课后学习任务:
本次直播到此结束,下期再见!
第二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次接触文言文,对照解释,一字一句地读,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课文读通、读懂,朗读并背诵全文;
2.弄清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什么,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领会重点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查阅有关资料,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
教学准备
1.课文原文投影片;
2.介绍相关科学知识的文章《〈两小儿辩日〉中的科学知识》。 教学流程
一、放手自学,初读课文
把课文原文、课文注释、白话文翻译和讲解科学道理的说明文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这些材料,充分自学,能懂多少就懂多少。
二、谈话解题,了解文意
教师说四句话让学生分辨对错。这四句话是:
1.《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是孔子写的。
2.这是一篇寓言故事。
3.孔子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所以不能断定两小儿谁是谁非。
4.两个小孩的话都是正确的。
引导学生在分辨对错的过程中了解课文的出处、作者和体裁,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辨”与“辩”两个字进行区分,了解课题的意思,了解古文表达简洁的特点。
三、引导质疑,互助解疑
学生练习朗读全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本课中的生字。讲解“盂”字的字形字义。
学生提出自学中的问题。然后自由结合组成小组,互相帮助,一起研究这篇文章到底怎么读,怎么理解。
四、导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全班齐读,指导学生读出古文的韵味。
指导理解重点词句,背诵第一自然段。
小节:要把古文的学习与我们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这样就会化难为易。
五、导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讲第二自然段的意思,其他同学一边学习,一边提出问题,展开交流。在学生的交流中,指导理解重点词句:
日初出:早晨,太阳刚开始出来的时候。(边板书边讲解“初”字:这是“刀”,这是“衤”,这是裁衣服。买来布做成衣服,第一步就要裁剪。刀把布裁开,引申为开始,所以叫做“初”。所以这个“初”字的意思和裁衣服有关。)
“也”是个语气词,没有什么意思,相当于现在的“呀”“啊”“哪”。 指导全班练习朗读第二自然段。
六、导读第三、四自然段
指名朗读并讲解第三自然段的意思。
指导理解重点词句。其中“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的意思:这不正是一个物体在远处时显得小而在近处时显得大吗?(这里不能理解为“这不是远的太阳比近的太(更多请关注)阳大吗”。这样理解是错误的,不应该说这不是远的小,近的大。而应说远时小,近时大。如果说远的小,近的大,就变成两个太阳了。)
指名朗读并讲解第四自然段的意思。
指导理解重点词句。其中“探汤”的意思是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汤”字古今意思不同。我们现在的汤是煲出来的,而古时的汤就是热水。)
指导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七、导读第五自然段
指名朗读并讲解第五自然段的意思。
指导理解重点词句,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读中体会:两小儿“笑曰”的“笑”是一种什么笑?(教师用和善的语气朗读,让学生体会这是善意的笑还是恶意的笑?)文章并没有明确,我们可以根据读文章时的感受来理解。
八、导读说明文,了解科学知识
学生朗读上课时发的讲解课文中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解决下列问题: 1.早上和中午的太阳是不是一样大?
2.为什么太阳早上看上去大,中午看上去小呢?[来源:学+科+网]
九、表演故事,融会贯通
两名学生扮演两小儿,教师演孔子,当堂表演这个故事。
十、指导学生背诵全文
小节:读课文就应该这样一句一段地读,一篇一篇地积累。读书一要用心二要记住三要做笔记。要准确地做笔记,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有争议的地方标出来,当别人说的有道理时,要服从,这是良好的学风。
第三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一、课前展示:国学诵读
二、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请生背诵《学弈》。
2.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
3.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①他们为什么争辩?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前置性校研究学习
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
(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
生:先进行自主学习,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 读准字词,读通课文(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速要慢,适当停顿,到读通顺为止,。
(2)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
*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学生先自学,然后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1)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3)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
全班同学展示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交流
(译文如下: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1)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
(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①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②另一小儿的观点是: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依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温度来判断的。)
(3)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4)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保护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
(教师适时补充资料供学生阅读:其实太阳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①远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②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待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
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1)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
(2)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引导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分组表演故事。(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现代话或使用文言文表演)
(3)学生背诵课文。
三、拓展延伸
课下向其他小同学讲学过的两个小故事。
四、作业布置
预习第二课《匆匆》1、读通课文,认会文中的生字
2、再次读文,概括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第四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小学的文言文教学是要让学生接触一下文言文,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这种与白话文有着比较大的差异的汉语表达方式,为中学的文言文教学起到铺垫的作用。小学生在刚刚接触文言文时,由于对文言文的语法特点和文言文的实词和虚词完全不了解,妨碍了学生比较顺利地理解课文内容,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尝试采用文白对读的方式教学《两小儿辩日》,即引导学生先读白话文翻译,再读文言文原文,最后文白对读。这样做的想法有两点:1. 降低难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生先读白话文翻译,就可以在读文言文时做到对其内容一读就懂,化解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难点,使学生觉得文言文并不难学,防止学生产生畏难情绪。2.强化对比,便于学生对文言文形成感性认识。同一个故事内容的两种表达方式有很强的可比性,学生在对读中淡化对课文内容的关注,而重点关注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从而更直接地感受、了解文言文本身。
这样就把学生读懂文言文的过程变成了接触、感受、发现文言文的过程,丰富了学生学习的层面,也为学生今后的文言文学习开了一个好头。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三个生字,“盂”“沧”“汤”;
2.能正确、流畅、富有韵味地朗读课文,在文白对读中了解课文的意思,感受文言文的一些特点;
3.阅读科普文章,了解与课文有关的科学知识。
教学准备
1.电子课件;
2.课文《两小儿辩日》的白话文翻译;
3.介绍相关科学知识的文章《〈两小儿辩日〉中的科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寓言故事,这故事发生在2500多年以前。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不知名的小孩儿。
板书课题,指导“辩”字的字形字义。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阅读白话文《两小儿辩日》
1.读通白话文课文
既然是辩论,就要了解两小儿为什么事而辩,是怎么辩的,也就是各自的观点和依据是什么,辩论的结果是什么。请你快速读课文,把它读得正确、流畅,自学不认识的字。
(学生练习读白话文《两小儿辩日》,自学生字词。)
指导学生练习朗读白话文《两小儿辩日》。
2.理解故事内容
两小儿为什么事而辩?
各自的观点是什么?各自的依据是什么?(出示车盖、盘和盂的图片,让学生比划一下两者的大小。)
指导学生练习朗读第三、四自然段。重点指导朗读的语气,并练习背着说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和依据。
练习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个“笑”是一种什么笑?
3.练习表演,强化故事形象
教师扮演孔子,两名学生扮演两小儿,表演这个故事。
三、阅读文言文《两小儿辩日》
这篇白话文《两小儿辩日》记叙这个故事用了200多个字,其实它是一篇古文的翻译。古人写文章是用文言文,那么,用文言文记叙这个故事用多少个字呢?只用117个字。我们来看看古人用文言文是怎样记叙这个故事的。
1.读通文言文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请你自学5分钟,把这篇文言文读下来,再对照刚才发的译文,了解文言文每句话的意思。
(学生自学、交流。)
指名读文言文《两小儿辩日》,一句一句地读,学生说出每句话的意思,练习朗读,并说出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读文言文要读出它的韵味,关键是注意断句和语气。
范读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如何断句。
指导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读出文中的语气。
3.文白对读,背诵课文
教师一段一段地读白话文《两小儿辩日》,学生读或背文言文《两小儿辩日》。
四、交流学习感受
我们学习了白话文《两小儿辩日》和文言文《两小儿辩日》,你觉得读文言文和读白话文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感受。
五、拓展学习相关内容
1.介绍孔子
出示孔子画像及生平,出示孔子格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阅读科普文章
指名读《〈两小儿辩日〉中的科学知识》一文,请学生简要说说两个小孩分别错在哪里,教师用电子课件演示相关的科学知识。
3.你还喜欢这两个小孩吗?说说为什么
六、布置作业
把课文背熟,用自己的话为爸爸妈妈讲这个故事。
第五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三个生字,“盂”“沧”“汤”;
2.能正确、流畅、富有韵味地朗读课文,在文白对读中了解课文的意思,感受文言文的一些特点;
3.阅读科普文章,了解与课文有关的科学知识。
教学准备
1.课文《两小儿辩日》的白话文翻译;
2.介绍相关科学知识的文章《〈两小儿辩日〉中的科学知识》。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寓言故事,这故事发生在2500多年以前。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不知名的小孩儿。
板书课题,指导“辩”字的字形字义。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阅读白话文《两小儿辩日》
1.读通白话文课文
既然是辩论,就要了解两小儿为什么事而辩,是怎么辩的,也就是各自的观点和依据是什么,辩论的结果是什么。请你快速读课文,把它读得正确、流畅,自学不认识的字。
(学生练习读白话文《两小儿辩日》,自学生字词。) 指导学生练习朗读白话文《两小儿辩日》。
2.理解故事内容
两小儿为什么事而辩?
各自的观点是什么?各自的依据是什么?(出示车盖、盘和盂的图片,让学生比划一下两者的大小。)
指导学生练习朗读第三、四自然段。重点指导朗读的语气,并练习背着说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和依据。
练习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个“笑”是一种什么笑? 3.练习表演,强化故事形象
教师扮演孔子,两名学生扮演两小儿,表演这个故事。
三、阅读文言文《两小儿辩日》
这篇白话文《两小儿辩日》记叙这个故事用了200多个字,其实它是一篇古文的翻译。古人写文章是用文言文,那么,用文言文记叙这个故事用多少个字呢?只用117个字。我们来看看古人用文言文是怎样记叙这个故事的。
1.读通文言文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请你自学5分钟,把这篇文言文读下来,再对照刚才发的译文,了解文言文每句话的意思。
(学生自学、交流。)
指名读文言文《两小儿辩日》,一句一句地读,学生说出每句话的意思,练习朗读,并说出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读文言文要读出它的韵味,关键是注意断句和语气。 范读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如何断句。
指导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读出文中的语气。
3.文白对读,背诵课文
教师一段一段地读白话文《两小儿辩日》,学生读或背文言文《两小儿辩日》。
四、交流学习感受
我们学习了白话文《两小儿辩日》和文言文《两小儿辩日》,你觉得读文言文和读白话文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感受。
五、拓展学习相关内容
1.介绍孔子
出示孔子画像及生平,出示孔子格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阅读科普文章
指名读《〈两小儿辩日〉中的科学知识》一文,请学生简要说说两个小孩分别错在哪里,教师用电子课件演示相关的科学知识。
3.你还喜欢这两个小孩吗?说说为什么
六、布置作业
把课文背熟,用自己的话为爸爸妈妈讲这个故事。
访问此文后还关注了以下内容: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 教学设计.doc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2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1
正在阅读: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小儿)09-26
GRE - Practice - Test - 1 - Verbal03-22
中国文化概论串讲10-18
机关党委关于2022年上半年工作情况及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03-25
Western_Blot过程步骤详解04-21
论传统文化在音乐鉴赏中作用论文08-15
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11-10
我国服装业后配额时代的品牌构建与发展06-13
通过实例跟我学Struts2从入门到精通——如何应用Struts2客户端JavaScript实现对Web表单进行验证的应用实例08-29
幼儿园元旦晨会主持词12-15
- 信息技术《多变的刷子工具》教学设计
- 三年级下册Unit2 This is my pencil lesson 11说课稿
- 二年级音乐课《动物说话》教学设计
- 新起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Unit 1
- 《生活中的规则》教学设计
- 美术《茂密的花》优秀课例
-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
- 我不自卑——《人与自我》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 Unit 4 Then and now B Let’s learn
- (团体辅导方案)​遇见更好的自己
- 冀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童心放歌《种太阳》教案
- 《夏洛的网》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 三年级下册《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 《三岔口》领读活动设计
- 中班语言活动—绘本阅读《咔嚓》
-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 在 “自主互助”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叶》教学案例
-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 冀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7.3平行线》》教学设计(精品)
- 教学设计
- 小儿
-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 aoe教学设计(教学设计,aoe)
- 用行动让爱心满格----《我要上学》音乐剧
- 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 学校科技活动方案
- 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石拱桥,教学设计)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小学英语9 welcome to my home教学设计
- iuv教学设计()
- 一面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 托班健康活动:《滚滚棒 》
- 《小熊住山洞》课件的设计思路及流程图
- 怀化商贸物流SWTO分析及基本策略
-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写法
-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的《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 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五个步骤
-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