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核表(打印稿)

更新时间:2024-03-29 01: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核表

所在学院 文 学 院 年 级 2009级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学生姓名 李俊敏 指导教师 康健 副教授

2011年4月27日 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制

i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核表

研究生姓名 导 师 姓 名 学 科 、专 业 研 究 方 向 论文题目 论文类型(√) 理论研究(√ ); 应用基础( ); 用于生产( ); 其他( ) 选题 类别(√) 企业项目( ); 部(省)项目( ); 国家项目( ); 自拟项目(√) 报告日期 开 题 小 组 成 员 姓 名 查中林 唐 韵 杨 超 康 健 杨小平 曾晓舸 薄守生 2009.4.27 职 称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报告地点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 文科楼会议室 通过否 签 字 李俊敏 年级 康健 2009 学位课学分 职 称 汉语言文字学 近代汉语语法 《儿女英雄传》疑问句研究 总学分 副教授 开题小组就论文题目的难度、科研性、创新性、预期目标等的总体评价 开题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学院(中心)意见: 签 名: 年 月 日 (公 章) 研究生处意见: 签 名: 年 月 日 (公 章) ii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儿女英雄传》的疑问句研究

一、 本文研究对象

《儿女英雄传》是我国清代满族文学家费莫文康所著,是清道光年间出现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较好地反映了当时的口语,其中的疑问句句式丰富,类型齐全,已具现代汉语疑问句基本形貌,因此本文选取《儿女英雄传》中的疑问句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儿女英雄传》的语言研究

《儿女英雄传》历来是中外学术界关注的对象。有关它的研究,涉及范围广泛。在文学方面包括作者生平考释、主题思想、小说模式和人物形象塑造等多方面。语言方面又包括北京的土音土语、成语、俗谚、歇后语和有关风俗语汇等方面,这些领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考虑到本人的研究对象和篇幅,这里只对于《儿女英雄传》语法研究的现状做个简单的综述。

据统计,迄今为止有关《儿女英雄传》语法方面的研究,发表的单篇论文60篇,出版的专著有3部。以此作为研究对象的硕博论文8篇。

1、词法研究

涉及的研究对象有:助词、副词、动词、儿化词、介词、连词、指示代词、虚词、形容词和方言词等。

代表性的论文有:郑秋娟《〈儿女英雄传〉比况助词计量研究》(2010);郑剑平《〈儿女英雄传〉的副词“索性”用法研究》(1998);李英美《〈儿女英雄传〉动词重叠研究》(2006);王静《〈儿女英雄传〉儿化词浅析》(2010);张志连《〈儿女英雄传〉介词框架考察》(2008);张秋梅《〈儿女英雄传〉连词计量研究》(2009);施顺田《〈儿女英雄传〉指示代词研究》(2008);谭枝宏《〈儿女英雄传〉中的虚词“将”的使用》(1988);齐沪扬《谈〈儿女英雄传〉中的形容词重叠》(1993);陈烁《〈儿女英雄传〉状态词的修辞和语用功能》(2006)。

2、句法研究

涉及的研究对象:复句研究、疑问句研究、歇后语和谚语研究、“把”字句研究、特殊的“把”“被”同现句研究等。

代表性的论文有:王玉蓉《〈儿女英雄传〉说明性因果复句研究》(2007);傅惠钧《〈儿女英雄传〉选择问句研究》(2000);(1985);温志国《〈儿女英雄传〉中的把字句研究》(2008);刘继超《〈儿女英雄传〉中的“把”“被”同现句》(1996)。杨勇《〈儿女英雄传〉的V得结构》(1994);徐春阳《复杂与特殊“把”字句语义结构及语用功能》(2003)。

4、研究专著

关于《儿女英雄传》研究的专著不多。主要有:宫田一郎,香坂顺一合编的《〈儿女英雄传〉语汇索引》(1968);龚千炎的《〈儿女英雄传〉虚词例汇》(1994);隋文昭的《校注本〈儿女英雄传〉注释商略》(1986)。

5、相关的硕博论文

关于《儿女英雄传》的语言语法相关研究的硕博论文有这些:张秋梅的《儿

1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女英雄传连词计量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李爽《儿女英雄传动词重叠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施顺玉《儿女英雄传指示代词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温志国《儿女英雄传中的把字句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8);李英美《儿女英雄传动词重叠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6);钱毓英《儿女英雄传》中的副词“才”(四川师范大学,2005);李贞《儿女英雄传的文学语言审美》(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二)汉语语法中的疑问句研究 1、汉语疑问句研究理论的发展 十九世纪末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首次将疑问句作为一个语法范畴提出来,他按照助字所传之语气把句子分为两大类:传疑和传信。传疑内部又分为三种:“一则有疑而用以设问者”“一则不疑而用以咏叹者”,“一之谓甚,其可再乎!”[1]前者相当于一般疑问句,中者相当于反问句,后者相当于感叹句。以此对疑问句问题作了早期的初步探讨。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继承了马建忠的学说,把疑问句分为“表然否的疑问”、“助抉择或寻求的疑问”以及“无疑而反诘语气”等三种。

四十年代,以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为代表,才真正开始了对疑问句进行比较细致而深入的研究。吕先生把“询问、反诘、测度”总称为疑问语气,把疑问句分为两大类:特指问和是非问(包括选择问句);并讨论了反诘问、间接问句以及问句的应用,提出疑问点、疑问程度、疑与问的区别与联系、形式与功能的错综变化等一系列很有价值的与疑问句密切相关的课题,吕叔湘的研究奠定了汉语疑问句研究的基础;另外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和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侧重于对语气分类和语气句型进行较为详细、全面的研究,探讨语气系统的建立。这些都为疑问句在今后的开拓研究作了必要的铺垫。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黄伯荣把疑问句分成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四种,并分析比较了他们在结构上的特点,还分析了“表示猜想的疑问句”以及“表示反诘的疑问句(反问句)”。

八十年代以后以陆俭明、范继淹、和林裕文、吕叔湘、朱德熙等通过研究对疑问句研究作了卓有成效的理论探讨。目前,国内外新的疑问句研究理论正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逐步趋于成熟。 2、汉语疑问句研究焦点概述 (1)句法范畴

学者们关注较多的疑问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选择问句。对于选择问句,研究者们的关注焦点是:句末语气词、关联词、选择项的结构,选择项的数量以及选择问的不同类型等。对于有关成分的新陈代谢、语法特点的发展变化及有关语义特点,学者们也非常重视并作了很多研究。如冯春田的《秦墓竹简选择问句分析》指出秦墓竹简中已有“VP不VP”句式,将这种句式的出现时间提早了近一千年。李崇兴的《选择记号“还是”的来历》(1990)发表后,学界对“还是”的来源基本再无争议。此外裘锡圭的《关于殷墟卜辞的命辞是否问句考察》(1988),李思明的《从变文、元杂剧、<水浒>、<红楼梦>看选择问句的发展》(1983),刘子喻的《敦煌变文中的选择疑问句式》(1994)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性文章。

第二,反复问句。朱德熙在1985年发表了《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从方言追溯到历史,不仅在方言学界引起了研究反复问句的热潮,在汉语史研究

2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领域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近年来,汉语史学界在反复问句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的着眼点在于:构成反复问的各成分的发展变化,包括否定词、疑问语气词、句中助词;动词及其附带成分在否定词后的重复与省略;某个时期或某部作品中出现的反复问句型;反复问句的来源等。代表性论文有朱德熙的《“V-Neg-VO”与“VO-Neg-V”两种反复问句在汉语方言中的分布》(1991),刘子喻的《汉语反复问句的历史发展》(1994),宋金兰的《反复问句A不A的特点及演变》(1993),王海棻等的《古汉语反复问句源流探查》(1991),张敏的《汉语方言反复问句的类型学研究——共时分布及历史蕴含》,张一鸣的《明代口语反复问句研究》(2002),唐韵的《<元曲选>宾白中的正反问句》(2001),罗福腾的《蒲松龄<聊斋俚曲集>中的反复问句》(1996)等等。

(2)词法范畴

研究疑问句,除了句式之外,必然要涉及到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疑问副词等。词汇替换与发展有时能为说明某种句式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依据。词法研究和句法研究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词法范畴关注的热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疑问语气词“呢”“吗”“么”以及“那”等的来源与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充分讨论,大多数学者已就很多相关问题达成一致,现在的研究只是对某些细节问题作出补充和修正,或者是研究手段的进一步改进。如祖生利的《<疑问语气词“呢”的来源>补说》通过对早期近代汉语文献资料的进一步深化考察对“呢”的形体和用法的变化作了进一步的补充;罗骥的《北宋疑问语气词“麽”的研究》通过断代的、穷尽性的材料统计和定量定性的分析方法进一步证实了前贤们对于“麽”来源于“无”的看法。

第二,疑问代词“那”“什么”“怎么”等的来源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关于“那”的争议较少;对于“什么”的来源,志村良治(1984)认为由“是物(勿)”变来,吕叔湘认为由“是何物”变来,吴福祥认为由“是没”变来,此外张惠英(1982)、孙锡信(1985)对此也有过研究,此不赘述;关于“怎么”的来源,王力(1958)认为来源于“争”,吕叔湘(1985)认为来源于“作勿生”等,我们赞成吕氏的观点。

第三,疑问副词“还”“可”等。袁宾对“还”(1989)和“可”(1988)都作过研究,他指出,“还”的表疑问作用适应于选择问句、反复问句和特指问句等多种疑问句,而且带“还”的疑问句都在历史上使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可”来源于疑问副词“岂”。近年来,学者们通过对明清白话文献的研究,发现“可”也同样适用于多种疑问句。

3、汉语疑问句研究的成果 (1)古代汉语疑问句研究

在古代汉语方面,疑问句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汉语各个时期重要文献疑问表达手段的描写和历时演变历程的研究上。研究涉及到的专书主要有:《论语》《荀子》《左转》《国语》《战国策》《列子》《晏子春秋》《吕氏春秋》《论衡》《世说新语》等。

(2)近代汉语疑问句研究

就近代汉语疑问句研究而言,研究重点在于某些疑问虚词、结构和句式的发展演变的历程,较有影响的单篇论文有:李思明《从变文、元杂剧、<水浒传>、<红楼梦>看选择问句的发展》(1983);徐正考《唐五代疑问句系统初考》(1988);袁宾《禅宗著作里的两种疑问句》(1992);刘子瑜《敦煌变文中的选择疑问句》(1994);祝敏彻《汉语选择问、正反问的历史发展》(1995);罗福腾《蒲松龄

3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聊斋俚曲集〉中的反复问句》(1996);徐正考《清代汉语选择疑问句系统》(1996);许仰民《论〈金瓶梅词话〉的疑问句及疑问词》(1997);段业辉《<世说新语>疑问句分析》(1998);肖奚强《对〈红楼梦〉中一般疑问句系统的考察》(1999);唐韵《〈元曲选〉宾白中的正反问句》(2001);张美兰《<祖堂集>》的疑问句式》(《<祖堂集>语法研究》中的“第五章,2003);丁勇《古本<老乞大>的选择问句》(2007);叶建军《疑问副词“还”溯源》(2008)等。 目前为止所见的近代汉语疑问句硕博论文有:张家合《元刊杂剧疑问句研究》(2002);柯移顺《<歧路灯>疑问句研究》(2005);盛晓楠《<型世言>疑问句研究》(2005);刘海平《<古尊俗语要>疑问句研究》(2005);崔岩《三国演义汉英对照本疑问句对比分析——兼论汉英疑问表达异同》(2006);殷伟《<五灯会元>反复问句与选择问句研究》(2006);王树瑛《<朱子语类>问句系统研究》(2006)(博士论文);冷艳青《<三遂平妖传>疑问句研究》(2007);田美《<说苑>疑问句研究》(2007);彭婕《<元曲选>宾白疑问句研究》(2007);郭爱涛《<儒林外史>疑问句研究》(2007);王惠《潜夫论》《风俗通义》疑问句研究(2008);叶建军.《祖堂集》疑问句研究(2008);陈丹《镜花缘》疑问句研究(2010)等。可以看出这些成果都着重于近代汉语专书疑问句研究,而且成果面试时间都在近几年,从侧面反映出近年来汉语语法学界对疑问句研究的重视和加强,这些成果的陆续面世,使得汉语史在疑问句研究这一内容上不断得到充实。

总的来讲,对近代汉语疑问句的研究在句法上多集中在正反问和选择问上,对整个疑问句系统进行全面研究的并不多见;在研究方法上虽然呈现出共时描写和历史比较相结合、词法和句法相结合、通语和方言相结合、传统研究方法(理论)和先进研究方法(理论)相结合的趋势,但还是存在研究方法程式化倾向,创新不多。

(3)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

现代汉语疑问句的研究范围很广泛,主要集中于特殊疑问句的研究,在“非疑问形式+呢”问句、反问句、回声问、附加问、叹词疑问句、“有没有VP”、假性问、疑问形式作宾语、方言疑问句等方面的成就比较突出。代表性论文有:陆俭明的《由“非疑问形式+呢”造成的疑问句》(1982),于根元的《反问句的性质和作用》,王志的《回声问》(1990),邵敬敏的《“X不X”附加问研究》(1991)、《叹词疑问句语义层面分析》(1989),邢福义的《“有没有VP”疑问句式》(1990),陈姝金的《汉语假设性疑问句研究》,陈炯的《试论疑问形式的句子作宾语》(1984),朱德熙的《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1985)等。另外疑问点与答句、疑问程度等研究也颇受重视,代表成果有:吕明臣的《汉语答句的意义》(1989),徐杰,张林林的《疑问程度与疑问句式》(1985)等。

目前,疑问句的研究在国内外新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指导下,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

本文重点

(三)本文疑问句的分类系统

疑问句是一个跟疑问词语、疑问格式和疑问语气密切相关的句类,疑问词语和疑问格式在结构形式上为它提供了外在的显性标记,而疑问语气除了涉及到语气词外,还关涉到疑问句的疑问功能这一隐性标记,这种双重的标记以及疑问句之间多向交叉的联系给疑问句的研究带来了错综复杂的纠缠,也给疑问句的分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对疑问句进行分类,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4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就目前语法界对以疑问句的分类而言,根据笔者所收集到的资料看,大致有以下分类:一是以吕叔湘为代表的“派生系统”分类法,二是以朱德熙、胡裕树为代表的“转换系统”分类法,三是以林裕文、陆俭明为代表的“结构系统”分类,四是以范继淹为代表的“功能系统”分类法,五是以邵敬敏为代表的“选择系统”分类法,六是以袁毓林为代表的“泛时性系统”分类法,此外杨伯峻、太田辰夫、张伯江等也按某种标准对疑问句作过相应的分类。

本文的疑问句分类系统:本文借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儿女英雄传》疑问句的实际情况,根据疑问信息的有无既疑问程度的高低把疑问句分为有疑而问的真性疑问句句、半信半疑的测度问和无疑而问的反诘问句。同时根据语用功能又并列了设问句。之后在此基础上又根据疑问句的形式和结构将询问句分为特指问句、是非问句、正反问句和选择问句。

三、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可以对《儿女英雄传》语言研究有所补益。目前学界关于《儿女英雄传》的研究大多侧重于词法,句法方面的论文较少,疑问句研究尚未涉及。而疑问句研究又是句法研究中的基础性专题,所以选择对《儿女英雄传》疑问句进行穷尽分析,是对《儿女英雄传》语法研究的完善和补充,同时也有利于构建明清时期汉语疑问句系统。 (二)、可以为汉语疑问句研究提供一个专书参照体系。专书语法研究是汉语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女英雄传》的疑问句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描写和讨论,可以为汉语疑问句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性材料和分析结果,对汉语语法史研究有一定的补足完善作用。

四、本选题的注意事项

(一)、语料使用的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儿女英雄传》,属于中国小说史料丛书。 (二)、同时和历时疑问句比较所使用的语料将在《红楼梦》、《儒林外史》、《镜花缘》、《歧路灯》等作品中抽样选用。 (三)、论文写作的难点在于《儿女英雄传》中疑问句的语料庞大,同时和历时比较的语料太多,驾驭材料的能力要求比较高。

五、本文的研究方法

(一)穷尽统计法:对《儿女英雄传》中的疑问句进行穷尽式的调查,统计疑问句的总量。

(二)定量定性分析法:将所有的疑问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细致的分类、对他

们的使用情况进行定量定性的描写。

(三)共时比较和历时比较法:将《儿女英雄传》疑问句的使用情况放入汉语发展史的大框架中进行考察,探求汉语疑问句,特别是明清疑问句演变的过程。 (四)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的分析方法。

六、写作方案的设计

5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儿女英雄传》疑问句研究

第一章 绪论

一、 本文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

1关于《儿女英雄传》的语言研究 2、汉语语法中的疑问句研究 三、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儿女英雄传》疑问句的概貌 第三章《儿女英雄传》中的询问句 一、特指询问句

1、“何”系特指问句

指由疑问代词“何”及其复合形式包括“如何、何等、何处、何所、何在、何人、为何”等

2、“怎”系特指问句

3、“那(哪)”系特指问句 4、“谁”系特指问句 5、“什么”系特指问句

6、“几”系特指问句(指由“几”、“多少”等疑问代词构成的特指疑问句) 7、省略疑问词的特指问句 (1)问姓名或问籍贯的

每节略举数例(下同): 自己不但不能料理薪水,连丈夫身上一针一线也照顾不来,作丈夫的没奈何,弄个供应栉沐衾禂的人,也算照顾了自己,也算帮助了他,于他何等不妙?(第二十七回)

老爷说:“既这样,你为何歇下呢?”(第十四回)

姑娘,你回来,我那么老长的个大针,你纫了纫,咱的给我剩了半截子了? 那半子截子那去咧?(第二十四回)

太太听见有人给公子提亲,连忙问道:“说得是谁家?”(第二回) 说着,这才问:“多少日子了?”(第四十回) 请问尊客上姓? 二、是非询问句

1、有明显标志的是非问句

(1)、用“么、吗、罢、哩”等标志的是非问句

2、无标志的是非问句

妹子,你方才问我的姓名、家乡、住处,还说怎的就晓得你在这里遭这场大难,前来搭救,不是这话吗?(第八回) 三、正反询问句

1、“可+VP”式 2、“VPNegVP”式 3、“VPNeg”式 4、??

你这令爱姑娘可曾受他的作践?(第七回) 不敢动问:你可是过往神灵?(第六回)

6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你说这个主意高不高?(第四回) 因问:“吃了点儿东西没有?”(第二十七回) 说着,又回头问着何姑娘道:“姑娘,你想这话是这么说不是?”(第二十四回)

四、选择询问句

1、“是??还是??”式

2、“??还是??”式 3、“还是??还是??”式 4、??

更奇的是许久不接家信,不得家中近日情形,公子是出场就动身了啊,还是不曾上路呢?(第十二回)

难道我说我姓‘宝头儿’,还是说我姓‘女’不成?(第五回) 我安骥此刻还是活着呢,还是死了?(第六回) 第四章《儿女英雄传》中的测度问句

这么着,我给你出个主意,你把那带子解开,衣裳一件一件的掩上,系上带子,套上你那件马褂儿,大约也就不至于赤身露体了罢?(第八回) 第五章《儿女英雄传》中的反诘问句 一、借用特指问形式的反诘问句

二、借用是非问和选择问形式的反诘问句 三、无形式标志的反诘问句

况且祖宗传流的姓,如何假得?(第五回)

这岂不是没救成你们倒害了你们了么?(第九回) 第六章《儿女英雄传》中的设问句

《儿女英雄传》是评书体作品,其中的设问句占相当的成分,除了说书人评点情节,引起听众兴趣之外,还在小说人物话语中存在。 一、作品人物话语中使用的设问句 二、说书人使用的设问句

第七章 从《儿女英雄传》看明清疑问句系统兼及与现代汉语比较 结语

七、预期达到的水平和目标

本文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对于《儿女英雄传》的语料进行收集整理,总结归类,试图勾画出《儿女英雄传》中的疑问句系统,从而通过它为清末汉语言,特别是疑问句体系的面貌做一个查考。通过我们对于语料的整理研究,希望找出《儿女英雄传》中有关疑问句的特点,并且争取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出一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

八、研究计划进度表

(一)2011年4月初定题,按照预定设想,构筑论文的初步写作框架。

(二)4月到5月底,搜集有关资料,修改完善自己的构思,认真听取各位专家

和导师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形成大致的写作思路。

(三)6月到8月初,继续深入研究,在具体论文写作中解决各种困难,使论文

7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初步定稿。

(四)9月份,校对初稿,呈导师审阅。

(五)10月份至学期末,结合各位导师的宝贵意见重新修改,反复多次。 (六)2012年2月初继续修改完善论文,于3月底定稿,准备答辩。

九.参考文献:

专著

[1] [日]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1987.

[2] 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汉语言班编.现代汉语虚词例释[M].北京:商务印

书馆,1986.

[3] 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4] 程湘清主编.宋元明汉语研究[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5] 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6] 范晓.汉语的句子类型[M].太原:书海出版社,1998.

[7] 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8] 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9] 顾学领,王学奇.元曲释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10] 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

[11] 黄伯荣.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1987.

[12] 江蓝生.近代汉语探源[M].第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3] 蒋冀骋,吴福祥.近代汉语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14] 蒋绍愚,曹广顺.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5]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6]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7] 李书华,黄汉压.文言语法讲话[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8. [18] 李宇明.语法研究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9] 李佐丰.古代汉语语法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0] 刘坚,江蓝生等.近代汉语虚词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21] 刘月华.汉语语法论集[M].北京:现代出版社,1989. [22] 罗骥.北宋语气词及其源流[M].成都:巴蜀书社,2003.

[23] 吕叔湘,马庆株(主编).语法研究入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4]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5]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续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6]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7] 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 [28] 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中华书局,1954.

[29] 陕西师范大学编写组.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

社,1988.

[30] 邵敬敏.汉语语法专题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1] 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2] 孙锡信.汉语历史语法丛稿[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8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33] 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34] 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汉语语气词的历史考察[J].北京:语文出版

社.1999.

[35] 王海.古汉语疑问词语[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36] 王海棻.古汉语疑问范畴词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37] 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8] 向熹.简明汉语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9] 许少峰.近代汉语词典[M].北京:团结出版社,l997.

[40]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M].北京:语文出版

社,2001.

[41] 杨伯峻.古代汉语虚词[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2] 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3] 杨树达.词诠[M].第页北京:中华书局,1978.

[44] 俞光中,[日]植田钧.近代汉语语法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45] 袁宾.近代汉语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46] 袁宾等.二十世纪的近代汉语研究[M].书海出版社,2001.

[47] 张斌(主编),陈昌来著.现代汉语句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0.

[48] 张斌主编.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9] 张静,张析.古今汉语比较语法[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 [50] 张静等.汉语语法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51] 张美兰.《祖堂集》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2] 张美兰.近代汉语语言研究[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 [53] 赵克诚.近代汉语语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5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古代汉语虚词词典[Z].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2.

[55] 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6] 祝敏彻.近代汉语句法史稿[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论文

[1] 贝罗贝、吴福祥.上古汉语疑问句代词的发展与演变[J].中国语文,2000(4). [2] 曹广顺.祖堂集中与语气词“呢”有关的几个助词[J].语言研究,1986(2). [3] 阐绪良.《五灯会元》是字选择问句[J].语言研究,1995(2). [4] 常玉钟.试析反问句的语用含义[J].汉语学习,1992(5).

[5] 陈炯.试论疑问形式的子句作宾语[J].安徽大学学报,1984(1). [6] 陈雅.《老乞大》中的疑问句[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3(4). [7] 丁喜霞.《歧路灯》助词“哩”之考察[J].古汉语研究,2000(4). [8] 董志翘.近代汉语指代词札记[J].中国语文,1997(5).

[9] 段业辉.《世说新语》疑问句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19983(3):128-134. [10] 范继淹.是非问句的句法形式[J].中国语文,1982(5). [11] 冯春法.文言固定结构[J].语文世界,1999(2).

[12] 冯春田.秦墓竹简选择问句分析[J].语文研究,1987(1). [13] 符达维.不宜扩大反问句的范围[J].中国语文天地,1989(6).

9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14] 傅惠钧.明清汉语正反问句的分布及其发展[J].古汉语研究,2004(2). [15] 郭继懋.反问句的语义语用特点[J].北京:中国语文.1997(2). [16] 何瑛.宋代选择问句句式考察[J].贵州大学学报,2003(6).

[17] 贺巍.获嘉方言的疑问句—兼论反复问两种句型的关系[J].中国语

文,1991(5).

[18] 胡炳忠.有关“呢”的两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2). [19] 胡竹安.宋元白话中的语气助词[J].中国语文,1958(3). [20] 黄国营.吗字用法研究[J].语言研究,1986(2).

[21] 黄正德.汉语正反问句的模组语法[J].中国语文,1988(4). [22] 江蓝生.疑问语气词“呢”的来源[J].语文研究,1986(2).

[23] 郎大地.“不是??吗?”句式[J].语法求索,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 [24] 李崇兴.选择问记号“不是”的来历[J].汉语史学报,2005,第5辑. [25] 李思明.从变文、元杂剧、《水浒》、《红楼梦》看选择问句的发展[J].

语言研究.1983(2).

[26] 李思明.正反选择问句中否定词发展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

报,1984(1):83-90.

[27] 李宇明.NP呢句式的理解[J].汉语学习,1989(3).

[28] 李宇明.反问句的构成及其理解[J].殷都学刊.1990(3).

[29] 李宇明.疑问标记的复用及标记功能的衰变[J].北京:中国语

文,1997(2). [30] 李众.《醒世姻缘传》正反疑问句研究[J].古汉语研究,2003(3):57一61. [31] 李子凡.也谈“反复问句”[J].语言学和汉语教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0.

[32] 林裕文.谈疑问句[J].北京:中国语文,1985(2).

[33] 刘丹青.苏州方言的发问句“可VP”句式[J].中国语文,1991(1). [34] 刘镜芙.《金瓶梅词话》中的选择问句[J].北京:中国语文,1994(6). [35] 刘松汉.反问句新探[J].南京师大学报,1989(11). [36] 刘欣荣.反问句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J].河南: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

社版).2004(4).

[37] 刘月华.用“吗”的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用法比较[J].句型和动词,语文

出版社,1987.

[38] 刘月华.语调是非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2).

[39] 刘子瑜.敦煌变文中的选择疑问句式[J].长沙:古汉语研究,1994(6). [40] 刘子瑜.汉语反复问句的历史发展[J].郭锡良编.古汉语语法论文集[C].

语文出版社,1998.

[41] 刘子瑜.汉语选择问句历史发展研究述评[J].汉语史学报,2005,第5辑. [42] 陆俭明.关于现代汉语里的疑问语气词[J].中国语文,1984(5).

[43] 陆俭明.由“非疑问形式+呢”造成的疑问句[J].中国语文,1982(6). [44] 吕叔湘.疑问·否定·肯定[J].北京:中国语文,1985(5).

[45] 蒲喜明.别有特点的“正反问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4). [46] 裘锡圭.关于殷墟卜辞的命辞是否问句的考察[J].北京:中国语

文,1988(1).

[47] 邵敬敏.“X不X”附加问研究[J].徐州师院学报,1991(1).

[48] 邵敬敏.关于疑问句的研究[J].吕叔湘等著,马庆株编.语法研究入门.北

10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京:商务印书馆,2003.

[49] 邵敬敏.叹词疑问句语义层面分析[J].语文研究,1989(2).

[50] 邵敬敏.现代汉语选择问研究[J].北京: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2). [51] 邵敬敏.语气词“呢”在疑问句中的作用[J].中国语文,1989(3). [52] 沈开木.反问语气怎样起否定作用[J].中国语文通讯,1985(6). [53] 施其生.汕头方言的反问句[J].中国语文,1990(3) [54] 史金生.表反问的“不是’[J].中国语文,1997(1).

书馆,2003:537-557.

[55] 孙锡信.语气词“么”的来历[J].中国语言学报,1995(7).

[56] 孙锡信.语气词“呢”“哩”考源补述[J].湖北大学学报,1992(6). [57] 汤延迟.国语疑问句的研究[J].台湾师大学报,1981(21). [58] 汤延迟.国语疑问句研究续论[J].台湾师大学报,1984(29).

[59] 唐韵.《元曲选》宾白中的正反问句[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7). [60] 王景丹.《祖堂集》的“何”及其语体色彩[J].古汉语研究.2003(1). [61] 王世华.扬州话里的两种反复问句共存[J].中国语文,1985(6).

[62] 吴福祥.从VP-neg式反复问句的分化谈语气词“麽”的产生[J].中国语

文,1997(1).

[63] 吴福祥.敦煌变文的疑问代词“那”(“那个”、“那里”)[J].古汉语研

究,1995(3).

[64] 伍华.论《祖堂集》中以“不、否、无、摩”收尾的问句[J].中山大学学

报,1987(4).

[65] 肖奚强.对《红楼梦》中一般疑问句系统的考察[J].南京:南京师大学

报,1999(6).

[66] 邢福义.“有没有VP”疑问句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1). [67] 邢福义.现代汉语的特指性是非问[J].语义教学与研究,1987(4). [68] 徐杰,张林林.疑问程度与疑问句式[J].江西师大学报,1985(2). [69] 徐杰.疑问范畴与疑问句式[J].武汉:语言研究.1999(2).

[70] 徐时仪.否定词“没”、“没有”的来源和语法化过程[J].湖州师范学院

学报,2003(l).

[71] 徐正考.清代汉语选择疑问句系统[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5). [72] 许皓光.试谈反问句语义形成的因素[J].辽宁大学学报.1985(3).

[73] 叶建军.《金瓶梅词话》中的反问副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2(5). [74] 叶建军.《醒世姻缘传》中的反问副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11). [75] 于根元.反问句的性质和作用[J].中国语文,1984(6). [76] 袁宾.说疑问副词“还”[J].语文研究.1989(2).

[77] 张伯江.疑问句功能琐议[J].北京:中国语文,1997(2). [78] 张惠英.释“什么” [J].中国语文,1982(4).

[79] 张家合.元刊杂剧疑问句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5.

[80] 朱德熙.“V-neg-Vo”与“Vo-neg-V”两种反复问句在汉语方言里的分布

[J].中国语文,1991(5).

[81] 朱德熙.关于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J].中国语文,1985(1).

[82] 朱庆之.关于疑问语气词“那”的来源考察[J].古汉语研究,1991(2). [83] 祝敏彻.汉语选择问、正反问的历史发展[J].武汉:语言研究,1995(2).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6k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