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湖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更新时间:2024-01-17 01:1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嘉兴南湖区人民政府网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政府文件 南政发〔2011〕101号
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南湖区文化产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市直属各单位:
《南湖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七届区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 1 —
南湖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前言:文化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资源,以科技为支撑,以知识产权开发为载体,通过人们的创新性思维,把知识、信息、智慧等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交换价值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引起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和就业岗位的智慧主导型产业。文化产业具有高成长、强融合、多创意、低污染的优点,发展前景明朗,盈利空间广阔,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文化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文化产业将逐渐成为区域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主要表征。
国际经验显示,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以后,人们对文化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将进入“井喷”阶段。嘉兴市南湖区文化底蕴深厚,2010年人均GDP已达到9000美元,临近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临界点。为抢抓十七届六中全会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赋予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引导和加快南湖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南湖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政策文件为编制依据,与嘉兴市南湖区已有规划相衔接,明确南湖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总体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点行业和
— 2 —
保障措施。本规划是今后一段时期推动南湖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本规划的地域范围涵盖南湖区整个区域。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近期规划为2011-2015年,远期展望到2016-2020年,规划基期为2011年。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挑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大力发展南湖区文化产业,有利于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增强区域竞争软实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施创业富民战略。
(一)发展基础
1.人文底蕴深厚。嘉兴文化积淀深厚,是马家浜文化的发源地。嘉兴地处太湖地区,兼跨吴、越文化圈的地域特色,素有“吴根越角”、“越韵吴风”的称誉。嘉兴文化因水而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江南水乡文化。嘉兴名人辈出,文人荟萃,商贾云集。茅盾、丰子恺、徐志摩、金庸、李叔同、沈钧儒等都成长于斯。嘉兴也是古代最发达的商品经济地区之一,明清时已成为 “江东一大都会”。嘉兴还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完成了最后的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所有这些都为南湖区发展文化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区位优势明显。南湖区位得天独厚,地处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中心位置。南湖区背靠太湖,南濒杭
— 3 —
州湾,东邻上海,西倚杭州,北依苏州,是嘉兴市经济、政治、文化、商贸中心。南湖区交通便捷,周围有虹桥、浦东、萧山、栎社等4大国际机场,濒临上海港、北仑港和乍浦港,拥有沪杭、乍嘉苏和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多条高速公路。南湖区位于沪杭铁路复线和沪杭高速铁路的黄金分割点上,320国道、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随着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颁布实施,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之间产业分工协作更加明晰,沪杭高铁实现了南湖区与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零距离”接触,长三角核心城市的“溢出效应”将为南湖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的便利。
3.产业基础殷实。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214.6亿元(财政口径,下同),其中一产12.6亿元,二产104.4亿元,三产97.6亿元。在三大产业带动下,近年来南湖区积极谋划产业发展,完善布局,狠抓落实,全区已有文化企业1000余家,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一批文化企业正在崛起,如麦包包、铁哥们、嘉乐会等。一些重要的文化产业门类开始显雏形,如设计服务业、演艺业、文体休闲娱乐业等业态;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正日趋完善,嘉兴国际创意文化产业园入选浙江省集聚发展的31个文化产业园区,环南湖文化产业带、月河历史文化街区等园区陆续建成;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节庆已然成形,如南湖合唱节、中华网网页游戏孵化基地、南湖桃花节等。
4.文体设施精良。南湖区是嘉兴市的科教文卫功能区,嘉兴学院、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嘉兴
— 4 —
一中、嘉兴日报集团等文化、艺术、教育机构均已经落户南湖区,凌公塘轮滑赛道、国际网球中心、合唱广场、音乐厅等为南湖区提供了多元的文化体育设施,先后承办国际轮滑邀请赛、国际网球邀请赛和浙江省运动会等重大赛事;月河历史街区、城市商圈和城市CBD等标志性建筑群在区块内逐渐建成,文体设施和教育机构的集聚,为发展文化产业打下硬件基础。
(二)面临挑战
1.产业意识不够,社会认知程度滞后。长期以来,文化被过于偏重教化功能和意识形态属性,其经济功能与产业属性被压抑。正由于对文化产业宣传和推介不够,社会大众对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不认同或不了解。
2.整体实力较弱,面临竞争格局加剧。南湖区尚无文化产业的系统分类和精确统计。文化产业所占比重偏低,文化企业数量仅占南湖区企业总数的6.48%,所缴税收额仅占税收总额的3.34%,与南湖区作为嘉兴市主城区的经济地位不相称。并且这些文化企业地域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广阔的乡村只有零星的文化企业分布,南湖区发展文化产业面临城乡二元结构的挑战。
3.内部结构不平衡,文化服务业比重偏低。全区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用品制造业所占比例过大(51.56%),文化服务业和文化流通业比重较低,存在高端原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的问题,文化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服务能力不足、贡献不大。信息软件、演艺娱乐、影视出版等文化服务业作为文化产业核
— 5 —
心层,在文化产业三大圈层中的发展程度最低,尚不能承担起引领经济发展领头羊的重任,内部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
4.产业链尚未形成,产业竞争力难以发挥。大部分文化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制造环节,原创性不足,尚未形成以创意为龙头、以内容为核心,驱动文化产品制造、流通,并通过后续衍生产品的开发,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衔接、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文化产业链,从而无法通过创意的“价值扩散”来实现效益最大化。
5.企业“散、小、弱”特征明显,品牌竞争力亟待提升。南湖区规模以上的文化创意企业多数集中在主城区内,少数散布在乡镇中。而其中相当一部分又集中在嘉兴国际创意文化产业园内。多数文化企业经营层次较低,经营效益相对较差,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弱、竞争力不强的问题,缺少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集团。在文化产业品牌建设上,较少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大品牌,造成南湖区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当中的品牌贡献率较低。
6.人才机制不够完善,优秀创意人才短缺。优秀创意人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和保障。目前,南湖区文化产业经营中的创意、技术、营销、经营等人才都比较短缺,加之高校和科研机构较少,制约了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集聚,文化产业人才总量储备不足。同时,创意人才的引进、培养机制还远远落后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南湖区文化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总体定位与发展目标
— 6 —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构建“五彩南湖”和“两统、两合、两引”的总体部署,注重资源挖掘整合,突出功能差异定位,以建设有文化品位和创意宜居的“江南水乡现代田园城区”为战略目标,以资源禀赋为依托,以园区建设为抓手,以项目落实为载体,以“双核四维八产业十园区”为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提升文化产业的关联度和辐射力,推进南湖区经济、文化融合发展。
(二)战略定位
紧紧抓住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期,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建成南湖区文化产业的三大特色高地,使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南湖区建设“江南水乡现代田园城区”的强大助推器。
1.中国红色文化源发地。按照“挖掘红色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抓住重要节点、完善服务功能”的思路,深度挖掘南湖区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战略潜能,推进环南湖区块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既要挖掘革命遗址、遗物、纪念物等物质文化资源,也要挖掘革命历史、建设成就、革命精神等非物质文化资源;既要挖掘建党90年以来的传统红色文化资源,也要挖掘建国62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3年以来的时代红色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形成涵括文化休闲娱乐、艺术品经营、教育培训等产业门类在内的红色文化产业链。以党史为素材,结合绿道建设建成覆盖传统红色文化资源、时代红色文化资源的红色历史文化长廊。抓住建党、建军、建国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
— 7 —
红色主题活动,举办包括嘉兴南湖合唱节、党建论坛、执政经验研讨、红色文化展览等在内的节庆活动,把环南湖区域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传播基地和红色旅游胜地。形成以红色文化为龙头的核心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把南湖建设成名副其实的“中国红色文化源发地”,形成“一部历史、两个基地、三项功能、四种成效”的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即:深度挖掘党史的完整内涵,将南湖建成为“建党圣地”和“党建高地”,精心设计红色文化所承载的党建研讨、教育培训、红色旅游等复合体验功能,最终对党员群众起到“革命历程感动人、理论成果教育人、发展成就鼓舞人、革命信仰净化人”的成效。
2.长三角田园休闲首选地。南湖区版图形似一片树叶,阡陌河溪,是它的筋脉;城市乡村,是它的组织。只有统筹城乡发展,赋予这些筋脉和组织以活力,才能赋予绿叶以活力。南湖区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打造长三角地区田园都市新样板。其中,“田园”诠释的是新都市的生态宜居环境,“都市”诠释的是新市镇的现代综合居住功能。通过“整治改造路网、整合治理河网、整理建造绿网”,实现三网互动互联互用,打通“筋脉”,滋润“组织”,变城区里建园林为园林里建城乡,实现中心城区“湖在城中”,外围村镇“城在园中”,农田区域“人在园中”,过渡区域“城园相融”,使南湖区成为既充满现代城市品质,又富有田园风光气息的魅力城区。因此,要充分利用嘉兴地处长三角城市群中间地带的地理优势,围绕周边大都市人群寻求静谧休闲与原生态田园生活的消费偏好,大力
— 8 —
推进太平寺、石佛寺、曹王庙等区块的佛教文化资源,以禅修、佛学课、斋戒等特色活动为实体内容,打造长三角最具影响力的品牌禅修文化带。同时,融以南湖桃花节、江南葡萄文化节等特色农业观光资源,丰富田园休闲的活动内容,形成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农业观光、水乡民俗、低碳体验、禅修养心等六大特色,引领长三角城市人群的“田园消费”热潮。
3.嘉兴文化消费集聚地。南湖区是嘉兴市的区域性中心城区,集聚了嘉兴市大部分市民的公共文化消费需求。因此,通过本地公共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市场化运作,提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丰富公共文化生活,也是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要充分发挥凌公塘生态文化主题公园、德勤文化园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公共服务作用,组织策划合唱节、音乐、戏曲、武术等公益演出活动,同时借助国际轮滑比赛、国际网球邀请赛等系列活动的影响力,注重发挥本地体育健身设施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为本地居民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娱乐休闲体系,将南湖区打造成嘉兴市公共文化消费样板区。同时,要以“健康娱乐、愉快体验”为主题,依托嘉兴现有的各类艺术表演团体、艺术表演场所,发挥“嘉乐会”等演艺品牌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培育引导,拓宽视野整合泛南湖区域的要素资源,突破商贸业、旅游业、演艺娱乐业的传统发展模式和业态约束,集约开发“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把商务休闲、运动休闲、生态休闲、购物休闲等结合起来,凝练形成若干条富有体验特色的复合式休闲娱乐路线,形成南湖区独特的高端文化消费集聚,使南湖成
— 9 —
为嘉兴市文化消费高地,把南湖区建成为历史人文与革命传统、现代文化与生态文明和谐融合的魅力城区。
(三)发展目标
遵循“又好又快,优质和谐”的总体要求,既重视文化产业规模的扩张,更重视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效益的提升和功能的发挥,加快形成“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
第一阶段(2011~2015)的发展目标
1.总量目标:从2011年至2015年,南湖区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快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文化产业新增企业数和投资额明显提高。到2015年末,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5%,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15%以上,人均文化产业增加值、对全区地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和人均文化产业税收位列全省各县区的中上水平。
2.结构目标:优先提升文体休闲娱乐、信息服务、演艺等发展势头较好的产业;加速培育设计服务、教育培训、艺术品经营等支撑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兴产业,逐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到2015年末,使设计服务、信息服务、文化会展、教育培训等生产性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的30%。使文化休闲娱乐、艺术品经营、演艺、现代传媒等生活性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以设计服务、文体休闲娱乐、信息服务、演艺等行业为突破口,形成一批知名品牌;使支撑南湖区文化产业战略定位实现的八大产业门类
— 10 —
的增加值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0%。
3.布局目标:根据南湖区文化产业发展“双核四维八产业十园区”的空间布局思路,科学布局产业门类,合理安排区块建设时序。到2015年末,环南湖文化产业核、南湖新区创意产业核、嘉兴国际创意文化产业园等初步建成,田园城市区块、健康休闲区块、科技研发区块等启动建设,中国红色文化源发地、长三角田园休闲首选地以及嘉兴文化消费集聚地三大特色高地初步建成。
4.效益目标:初步建成网络信息、人才服务、投资咨询、知识产权、展示交易、研发设计、国际交流等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对相关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大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投入,推进劳动力向文化产业的有效转移,提高文化产业的吸纳就业能力。文化产业对GDP贡献度和吸纳就业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得到稳步提高,产品原创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第二阶段(2016~2020)的总体目标:实现南湖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0%左右。构筑文化产业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良性互动格局,促进文化产业与事业整合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形成产业规模巨大、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劲、文化品位较高、创业环境一流、专业人才集聚、知名品牌众多、产权保护严密、公共服务完善的文化产业集群,全面推进四大区块建设,“双核四
— 11 —
维八产业十园区”的格局基本成形,把南湖区建成为省内知名的文化产业中心。
三、空间布局与规划区块 (一)总体设想
按照《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嘉兴市城市规划》、《嘉兴市南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相关规划对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要求,以南湖区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区位优势为依托,结合南湖区文化资源分布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遵循“全面规划、有效整合、突出重点、彰显特色”的原则,按照“双核四维八产业十园区”的产业布局思路,以“东融西优,南延北展,四维发展,重点突破”的规划理念进行文化产业空间总体布局,形成双核驱动(环南湖文化产业核、南湖新区创意产业核)、四带互动(创意农业带、创意科技带、创意休闲带、创意生活带)、四块联动(科技研发区块、田园城市区块、健康休闲区块、商贸服务区块)、园区推动(南湖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嘉兴国际创意文化产业园、凌公塘文化体育创意园、国际中港城文化会展中心、月河历史文化街区、梅湾街近现代历史文化展示区、嘉兴高新技术创意研发基地、运河文化历史街区、湘家荡江南文化风情园、梅花洲禅修文化园)的南湖区文化产业区域空间布局。
充分发挥环南湖区域和南湖新区的双引擎作用,辐射周边区块,大力发展沿着东西南北四维走向的四条文化产业带,由产业带串起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以文化产业园区整合文
— 12 —
化资源,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形成全区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二)空间结构 1.发展文化产业的双核 (1)环南湖文化产业核
范围:以南湖景区为依托,东至纺工路,南至会展路,西至西南湖、北至甪里街。
环南湖文化产业核将充分发挥南湖的红色文化品牌优势,以建设全国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文化传播基地和红色文化休闲娱乐基地为目标,以中共“一大”会址景区为核心,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两条主线系列:即以南湖革命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七一广场、南湖会景园等为主构成的现代红色文化系列和以烟雨楼、揽秀园、豪股塔、放鹤洲等为主构成的传统红色文化系列,承担“展示城市文化形象,集聚红色文化产业”的功能。
发挥党的诞生地这一独一无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积极筹建永久性的全国党建论坛基地,吸引全国各地的党务工作者来嘉兴南湖,再学党的历程,重温党的誓词。发挥嘉兴市中心城区旅游集散中心功能,丰富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带动红色文化娱乐、休闲购物、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南湖新区创意产业核
范围:以凌公塘为中心,以嘉兴国际创意文化产业园、1921南湖创意园为两翼;东至三环东路,西至纺工路。
南湖新区创意产业核通过红色长廊与环南湖文化产业核相
— 13 —
连,打造文化创意活力区,形成与环南湖文化产业核“双核呼应、错位发展”的全新格局,构筑起南湖区现代与传统、时尚与经典的红色文化产业联动态势,是南湖区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南湖新区创意产业核要导入以创意产业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产业升级模式,重点发展演艺业、信息服务业、设计服务业、文体休闲娱乐业以及文化会展业、艺术品经营业等文化产业门类。
2.四条文化产业带
(1)东融:创意科技带。南湖区创意科技带位于南湖区东部,以广益路、平湖塘和新07省道为轴线,包括大桥、新丰等乡镇,沿该产业带重点发展设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文体休闲娱乐业等产业。该产业带以嘉兴科技城为核心,发挥其科技创新核心区的引领作用,做大做强设计服务业,积极推进“泛科技城”建设,推进教育培训、观光农业、体育娱乐、文化会展的协同发展,成为服务于嘉兴乃至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创意科技与农业结合,发展观光农业;建设具有独特赛车文化的体育休闲产业园区。
(2)西优:创意生活带。南湖区创意生活带以环城河为轴线,涵盖新嘉街道、建设街道、新兴街道和解放街道部分区域,是南湖区主要的居住区、旅游度假区和商业贸易区。该产业带以城区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依托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的发展,以城区原有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休闲旅游、景观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少儿产业和演艺等先发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文
— 14 —
体休闲娱乐业、演艺业、信息服务业、现代传媒业、教育培训业等核心文化产业门类。鼓励发展文化会展业、设计服务业、艺术品经营业等新兴文化产业。
(3)南延:创意农业带。南湖区创意农业带位于南湖区南部,以贯穿南部的乍嘉苏高速公路为轴线,重点发展以现代创意农业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以梅花洲景区为核心,以余新镇、凤桥镇和新丰镇、大桥镇部分区域为发展主体,结合建设创意农业园区,打造“田园宜居”环境。加快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品牌、标准化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创意农业龙头企业;集中力量狠抓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业发展;积极鼓励和扶持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艺术品经营业发展。
(4)北展:创意休闲带。南湖区创意休闲带位于南湖区北部,以沪杭铁路为轴线。该产业带主要分布在湘家荡旅游度假区、七星镇、城东片楔形绿地及东栅街道半墩村、雀墓桥村(部分)等区域。重点发展健康休闲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建设和旅游度假区相配套的服务设施,打造以绿色生态旅游、水上运动休闲为特色、以休闲度假和城镇生活为主导的华东第一健康休闲高地。建设高品位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和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加快发展田园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建成现代农业的研发基地和体验基地。
3.文化产业四大区块
(1)科技研发区块。围绕嘉兴科技城、嘉兴工业园的发展,建设功能齐备的工业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发挥清华长三角研究
— 15 —
院、中科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的辐射带头作用,重点做好软件园、通讯园、芯片园、材料园、生物园的规划建设。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的研发中心落户该区块;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构建上下游分工合作、相互衔接的产业链研发创新体系。形成创新创业精英人才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培育区、大企业研究院和公共技术平台集聚区、大院大所研发机构和企业创新中心集聚区、行业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集聚区的功能布局。
(2)商贸服务区块。以建设街道、新兴街道、新嘉街道、南湖街道湖滨区块和解放街道部分区域为发展主体,整合周边区域,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将该区块建设成集休闲、旅游、消费于一体的文化休闲消费购物中心区域。以颐高数码广场、电子市场为载体,形成信息产业消费集聚地;围绕月河街区、芦席汇,形成民俗文化产业集聚地;以嘉兴市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为基地,形成少儿教育培训集聚地;以“嘉乐会”等演艺品牌为推动力,大力推进演艺产业发展;以梅湾街区为核心,打造富有嘉兴特色的历史文化休闲街区;以“海华武馆”为依托,建立武术培训基地。
(3)田园城市区块。在嘉兴城市“东进南移”战略推进与沪杭高铁同城效应的背景下,整合余新和凤桥两镇资源,依托世合新农村,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使田园风光围绕在城市四周,打造田园“宜居”环境;依托高铁效应吸引人才和资源要素集聚,建设基于高铁经济走廊的商务集聚中心,打造田园“宜业”
— 16 —
环境;依托凤桥庄史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三星桃花村、大桥葡萄园,打造“宜居宜业”的田园环境。
(4)健康休闲区块。以七星镇、湘家荡和大桥镇胥山区域为发展主体,重点突出休闲度假、健康养生、水上游乐、农业观光、商务会展之独特功能。发展集观光、旅游、宗教、文化为一体的宗教旅游;建设以“康复养护,生态休闲”功能定位的国际生态康复城;打造集会务、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现代会展中心,使之成为长三角商务健康休闲的首选地之一。
4.文化产业十大园区
根据南湖区文化产业发展态势,以各街道、乡镇的文化产业基础,结合区域特色定位、优势资源集聚、基础设施配备和运营机制供给等条件,“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建设10大文化产业园,力争到2015年,实现“有1-2个园区列入全省文化产业重点建设园区”、“2-3个园区列入嘉兴市文化产业重点建设园区”的目标。
(1)嘉兴国际创意文化产业园。借助国际和国内资源,发挥区域和产业优势,积极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文化产业门类,发展现代传媒业、网络数字内容业、数字娱乐业、视觉文化艺术业、网络游戏业、建筑设计业、服装设计业、工业设计业等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产业;从麦包包、嘉兴DL国际设计广场项目、中华网网页游戏孵化器项目、铁哥们、天工苑等现有企业中培育一批具有影响的龙头企业。
(2)南湖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依托南湖景区江南水乡
— 17 —
古镇、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优势,充分发挥历史工业文化古迹和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的作用,以红色旅游为载体,打造红色旅游文化品牌和人文精品旅游路线,建设1921南湖创意园,使南湖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成为南湖区城市精神气质的代表,将红色文化产业打造成具有区域标志性影响的品牌文化产业,承担“展示城市文化形象,集聚红色文化产业”的功能。
(3)湘家荡江南文化风情园。以湘家荡旅游度假村为重点发展区域,以江南水乡文化为基础,民国风情文化为特色,发展健康休闲度假游,加快自然健康户外娱乐项目、精致高雅度假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充分发挥该区域江南水乡风光、田园浪漫景色的自然优势,打造成为华东第一健康休闲度假胜地。
(4)凌公塘文化体育创意园。以凌公塘生态文化主题公园为核心,以合唱广场、爱乐基地、嘉兴国际网球中心、绿道等文化体育设施为载体,发展音乐艺术、体育艺术、休闲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收藏品文化艺术,提高竞赛表演、健康娱乐、休闲旅游、艺术鉴赏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以“南湖合唱节”文化品牌为依托,提升城市音乐艺术的张力,逐步将该园区打造成艺术与现代城市文化融合、音乐艺术主导、多元文化艺术共荣的新兴城市综合体,发挥“城市会客厅”的功能。
(5)国际中港城文化会展中心。以东方地质博物馆的展览艺术为特色,以国际中港城会展中心为依托,以会展业、设计业、演艺娱乐业等为发展重点,加快建设集展览、会议、酒店、商务及各种配套建设如物流、餐饮、娱乐、商住等服务设施,
— 18 —
形成规模较大、功能较完善、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会展产业园区。
(6)月河历史文化街区。以民俗风情为发展特色主线,挖掘街区内各文化景点间的内涵关系,实施对月河老街内现有嘉兴粽子博物馆、德勤文化园、嘉禾端午民俗体验馆等传统民俗历史文化艺术项目的保护,推进月河历史街区内老字号特色街、古玩市场等多个特色文化历史街区的建设,优化景点间旅游路线,将园区建设成集旅游、文化、餐饮、休闲、购物、体验于一体,富有嘉兴地方历史文化传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7)梅湾街近现代历史文化展示区。以梅湾街、沈钧儒纪念馆、范蠡湖、秀洲书院、觉海寺、秀水县学明伦堂、中共一大代表群雕、高家洋房、沈曾植故居、圣母显灵堂旧址、韩国国父金九避难处、韩国临时政府旧址、汪湖桢故居、朱生豪故居等名人纪念馆、历史文化旧址为依托,深度挖掘该区近现代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事,加快近现代历史文化名人与梅湾街清末民初特色商业街文化的融合。发挥区块历史文化教育、影视制作、高端工艺美术品展示、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
(8)运河文化历史街区。以芦席汇街区、人民公园、户外画廊、范蠡湖等休闲公园和周边景点为发展平台,加快环城河与运河两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展示运河文化特色的户外画廊为连接体,推进运河文化风情的建设。加快传统江南水乡文化中嘉兴民俗风情项目的建设,将芦席汇街区建造成“活着的嘉兴南湖水乡民俗风情街”。以原嘉兴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为发展基地,发展创意文化产业。沿运河引入评书评弹类演艺茶楼、
— 19 —
古玩交易、字画艺术品经营、书法美术创作基地、特色文学讲座与交流场所,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娱乐休闲体验的泛运河文化圈。
(9)嘉兴高新技术创意与研发基地。以嘉兴科技城为主要发展区域,推进高新科技产业升级,以未来高新技术为导向,高层次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为依托,重点推进技术创新与产品的研发设计。围绕区块高新技术的特色,在现有基础上推进高科技创意与社会、家庭、城市文化创意服务项目的深度融合,发展高科技探险体验、智能家居体验、汽车研发设计体验、高科技尖端通讯娱乐体验等项目,打造集研发设计、科技体验、青少年教育、尖端娱乐于一体的高科技体验区。
(10)梅花洲禅修文化园。以凤桥镇江南名寺——石佛寺遗址,梅花洲、禅修院、太平寺、古塔建筑群一带为主要发展区域,发展禅修养心旅游业。推进禅修文化节庆活动品牌的建设;加快禅修文化旅游产品的整合开发,打造南湖区禅修悟道、休闲养生,文化传播、观光旅游的精品路线,将梅花洲禅修文化园建设成人文历史、禅修文化与自然景观结合,禅修养心、养生悟道、健康休闲于一体的禅修文化园。
四、产业门类与发展重点 (一)文体休闲娱乐业
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深度开发南湖区的优势红色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加快1921南湖创意园和勺园的建设步伐,提
— 20 —
升南湖区现有旅游资源的品质和知名度。积极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开展交流和合作,采用政府牵头、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合作的方式宣传红色旅游文化,并融入其他文化旅游资源中;通过整合营销传播等营销手段,采用体现南湖特色的统一形象标识,将南湖旅游资源推向长三角地区。重点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品,积极推进田园休闲旅游产品、体育休闲旅游产品、演艺休闲产品、武侠文化旅游产品等特色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满足不同类型文体休闲娱乐者的需求。
挖掘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依托南湖景区、湘家荡景区、古运河景区等发展水生态文化,和湿地生态文化,依托当地生态农业发展田园生态文化,实现文化与区域生态、休闲旅游和娱乐的融合发展。
整合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精品旅游路线。以南湖景区为龙头,以梅湾街区、月河历史街区、运河文化历史街区等为辅助,整合现有的优势旅游资源和产品,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红色文化、绿色文化等精品旅游路线,以此带动其他旅游产品的发展。同时整合现有的湘家荡景区、胥山景区、梅花州景区等田园休闲旅游产品,最终形成在长三角地区具有竞争优势、能满足文化旅游者和休闲游客需求的2-3条精品旅游路线。
建立南湖区及嘉兴市游客服务中心,完善休闲旅游服务功能。发挥旅游聚集效应,集聚人气和文体休闲娱乐产品。以建设长三角旅游、休闲集散中心为目标,融红色文化旅游区、现代田园城市、网络型现代化主城区建设为一体,形成嘉兴“大旅
— 21 —
游”格局,加快“文化休闲特色区”建设。
培育和发展体育休闲文化产业。以体育场所和设施为载体,以推进群众体育休闲健身、培育体育竞赛市场为重点,完善全区体育组织网络机构,创建省、市、区级社区体育俱乐部;大力加强农村体育场馆建设,继续加大社区和乡村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特别要加强老年人、少年儿童的健身设施建设,使之与老龄化社会和全民健身运动的需求相适应。注重发挥凌公塘文化主题公园、区体育中心、国际轮滑道、国际网球中心等先进体育场馆的功能,举办国际性、全国性体育比赛,打造特色运动休闲基地,积极培育大型体育产业集团。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体育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鼓励社会资金创办经营性体育健身场馆和设施,培育体育培训、体育竞赛、体育休闲、体育旅游等产业,为全民健身活动提供配套服务。
(二)设计服务业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嘉兴国际创意文化产业园和嘉兴科技城为依托,利用长三角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密集、人文积淀丰厚的优势,推进智慧产业、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等全面发展。加快工业设计、手工艺品设计、广告策划、物联网等相关产业的优化升级,加强创意和创新,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意文化产业实体,推动一批创意文化示范项目建设,使之逐步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创意文化产业聚集中心、创意产业辐射中心和创意成果展示交易中心。
借势发展,加强与上海等地研发设计机构和行业协会的战
— 22 —
略合作,引领和带动全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强化设计研发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推进作用。加大工业设计的宣传力度,提高工业企业对工业设计的重视程度,提升工业设计产业的品牌知名度。促进工业设计企业、人才、技术集聚。引导工业设计部门从工业企业中剥离出来,成立专门的设计机构,提升企业的工业设计能力和水平,打造工业设计品牌。
加强产权保护,优化发展环境。鼓励工业设计产品申请专利,促进工业产品自主产权品种的开发和注册,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形成贯穿于工业产品设计创作、生产和流通全过程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营造良好产业发展氛围,完善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把握历史脉搏,突出地方色彩,加强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以绢纺厂、冶金厂等一批工业遗存为改造对象,保护老工业项目建筑、遗址、机器、厂房及其风格,使工业遗产保护项目成为区域主题文化沉淀的新亮点,形成“现代工业旅游+现代文化产品生产+工业设计品展示”相结合发展的模式。
(三)信息服务业
积极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加快电子商务集聚区建设。继续发展新兴街道电子商务街,以麦包包等品牌企业为龙头,带动线上和线下产品交易的同步进行。依托嘉兴市网页游戏发展基础,推动动漫衍生产品的设计开发,建立动漫衍生产品交易中心。依托嘉兴科技城的智力和技术支持,引进上海代工企业,
— 23 —
发展网游代工,培养专业代工人才。加强与娱乐媒体、高校合作,打造动漫人才培训基地,吸引国内漫画家入驻。
以建设CDC网页游戏孵化器为依托,聚集和吸引一批网页游戏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集开发、设计、服务、培训为一体的网页游戏产业化基地,开发具有国内先进水平、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特色的试听文化产品,把南湖区建成长三角重要的网络游戏产业基地。
积极推进文化产业信息进程,拓展网上咨询服务,大力发展音像业、软件业等新兴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网站建设,形成以文化资源数据库和公用电信网为基础的文化信息网络。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改造,构建智慧型政府。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网上办公及服务,政府通过招投标方式积极引导当地信息服务企业参与政府信息化建设和改造。
(四)教育培训业
充分利用南湖这一党的诞生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争取在南湖区设立永久性的全国党员干部培训机构或共青团干部培训机构,面向全国积极举办各类党建、团建培训班。
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构筑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努力争创学习型城区。充分依靠各种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在职员工的针对性职业培训。
依托南湖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发展少儿培训。将青少年活
— 24 —
动中心及周边地区建设成儿童发展培训中心、体验中心、创作中心、实践中心、购物中心等,聚集人气,形成较为完善的少儿教育培训产业圈,打造成嘉兴最主要的儿童教育培训基地。
(五)现代传媒业
重点发展新媒体产业,包括数字电视、高清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网络视频、楼宇电视、互联网、电子杂志等在传统媒体基础上通过信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得以改造延伸的传媒产业。促进移动电视、手机短信、音像出版等新型数字媒体发展,为实现互联网、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的“三网合一”奠定必要的基础。
依托嘉兴报业传媒文化产业基地,积极发展报业传媒、教育培训、咨询策划、时尚消费等与现代传媒关联的相关产业。大力发展基于文化娱乐和购物商贸的全媒体产业,搭建起集视频、音频、图像、文字于一体的现代传媒业。
依托嘉兴国际影视与文化创意制作基地,发展影视服务业和相关支持产业。依托嘉兴市红色文化环境,发展红色文化影视节目拍摄及制作,并加快发展其他类型电视剧的拍摄和制作、传播。
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面向市场做大做强。大力推进电影院线和城镇数字影院建设,着力发展品牌院线、特色院线、数字院线和跨区域院线等,加快改造建设数字化多厅电影院,大力推广运用数字化电影放映技术。
扶持南湖新闻网等主流网站建设,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和
— 25 —
政策扶持,使主流网站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鼓励生产创作高质量的主流网络文化产品,提高网站的市场竞争力。
(六)演艺业
强化人才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市场运作模式,加快演艺产业发展。通过政府的引导与鼓励,以演艺业为突破口,实现以产业化运作方式促进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鼓励社会、民营等多种形式资本参与演艺娱乐发展,活跃演艺供应市场,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演艺产品生产和销售。不断完善演出市场网络体系与演艺中介组织体系,推动当地演艺市场向多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以合唱节、嘉乐会为龙头的演艺产业。
挖掘民间演艺活动,丰富演艺娱乐内容。积极挖掘江南船拳、嘉兴掼牛、七星舞龙等具有表演性质的民间活动,继续发扬“一街一节”的演艺活动,使演艺娱乐融入嘉兴人的生活中;依靠当地优秀的文艺院团,提高戏剧、舞蹈、音乐、曲艺等多种民间演艺活动水平,积极申报浙江省、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整合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整合现有相关艺术团体、文化生产要素,整合现有的演艺娱乐产业链,盘活存量资本,提高演艺娱乐的整体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发挥南湖区优势演艺资源,打造南湖区“拳头”文艺演出产品,如红色文化演艺产品,并逐渐走出嘉兴和浙江。另一方面整合现有的演出院线,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馆、音乐厅、大小剧院和剧场等场所并适时新建
— 26 —
和改扩建演出场所。
加强业态整合,实现与旅游业、传媒业对接。学习和借鉴演艺娱乐产品的成功经验,利用嘉兴市紧邻上海和杭州的地理优势、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等,打造旅游演艺精品,成为宣传嘉兴红色文化的平台。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广播、印刷品、网络等等多种传媒手段,让当地和外地居民全程参与演艺娱乐产品的制作、表演、反馈、改进等系列活动。
(七)文化会展业
以国际中港城为中心,充分发挥现有会展场馆的作用,强化会展品牌意识,积极承办全国性、国际性重大会议展览及文化活动。强化场馆的服务功能,提升配套软件形象,集文化创意产品展览、会议、交易和信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使中港城会展中心成为省内知名的文化创意类项目会展基地。
完善会展产业体系建设。积极引进文化产业的高层次会展项目和高峰论坛,不定期举办文化产业高峰论坛,邀请文化创意大师、学者和行业管理者举办讲座,聘请文化产业先锋人物为各类会展形象大使或代言人,推广南湖区文化创意类会展,扩大会展品牌知名度;培育多元化会展主体与会展市场,引进一批大型会展企业,促进产业链向广告、信息、咨询、培训等配套服务延伸,形成配套完善的产业发展格局。
发展特色会展,充实文化创意会展的门类,实现与其他等城市的联动发展。以嘉兴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合理布置和整合现有会展场馆资源,以国际服装节、国际车展、纺织机械展、
— 27 —
房地产展和家居博览会等展览为抓手,打造具有区域知名度的会展活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类会展,交流文化,创造商机,服务企业,全面提升文化创意类会展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水平。
(八)艺术品经营业
发展美术工艺品业。遵循艺术创作生产规律,扶持培养美术工艺品特殊优秀人才,扶持建设艺术品研发机构,引导民间资本投入艺术品经营业,扩大产业规模。重点发展香囊、竹刻、陶笛、黑陶、泥猫、南湖红船工艺品制作、绘画手工艺品、书法、丝织制作等传统工艺。
加速文化产业电子商务体系、艺术品商业街等建设,以市场带动艺术品经营业的发展。依托江南文化大卖场、东方卢浮宫文化艺术品展示中心等,联合现代传媒行业、电子商务等多种商务模式,推动艺术品流通渠道创新,并以此带动艺术品设计、制作及经营工作室、公司、特色一条街等集聚区的发展。
五、保障体系与对策措施 (一)组织保障体系
1.强化组织建设,保障产业发展。南湖区发展文化产业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工作;区文产办具体负责全区文化产业日常管理工作,推动文化产业重大项目的落实,统筹全区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和建设,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落实并使用好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做好文化创意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各镇(街道)
— 28 —
要由主要领导牵头,并有专人负责文化产业的发展工作,各镇、街道配备专兼职文化产业管理干部,负责本镇、街道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创意企业培育等发展事宜。成立南湖区文化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全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政策制定、企业发展、项目支持、人才培养等提供咨询。支持行业协会或社会团体在规范会员行为、制定行业标准、维护行业权益、组织行业交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形成自上而下、相互贯通的组织网络。
2.促进机制改革,提高管理绩效。区文产办、文化创意企业和文化产业园区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统筹解决好文化产业发展“有钱办事、有人办事、有章办事、有地办事”等问题。改革现行管理体制,促进文化产业的有效整合,加强有关部门的统筹协调。定期发布区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规范文化产业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严肃统计纪律,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整合专业服务资源,发展文化经纪和知识产权代理、评估鉴定、技术交易、法律咨询、市场调查、信用担保等中介服务机构。依托工业基础,从组织机构、氛围营造、产业集群、考核激励、统计制度、资金筹措等方面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予以重点支持,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全面引导和有效管理。
(二)资金保障体系
1.设立专项资金,突出扶持重点。出台财政扶持政策,继续加大公共财政对全区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设立区文化产业发
— 29 —
展专项资金,对优势产业、基础设施、新兴领域和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支持。突出支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基地建设、园区建设以及平台建设,加大对产业孵化、人才建设、理论研究等方面的资助、贴息、奖励与配套,资助文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进一步明确专项资金申请的评定办法与考核制度,完善项目审批、资金管理和监督工作,扩大扶持的覆盖面和针对性。
2.奖励突出贡献,推动做优做强。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做优做强,对财政贡献大的企业给予主要经营者一定的奖励;对当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定后,授予文化产业先进单位(示范企业或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并给予奖励。对在各级电视台、影院播出的原创影视和动画作品,对在省级及以上出版机构出版发行的原创影视、动漫和文学作品,对获得国际性、国家级、省级重大奖项的影视、设计原创作品,对被国家广电总局推荐为优先播出的动画片,被国家文化部或新闻出版总署认定并推广的民族优秀网游及益智网游,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经费配套。
3.落实税收优惠,助推产业发展。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14号)、《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1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
— 30 —
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34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5号)等有关优惠政策。进一步推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对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及时落实所得税优惠政策。
(三)人才保障体系建设
1.建设培训基地,造就本土人才。鼓励产、学、研有机结合,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建立区文化产业人才库。实施区文化产业人才培训计划,与大专院校合作开办文化产业高端人才培训基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文化传承培训基地,注重发现、培育行业领军人物。依托专业院校、教育培训机构和企业等多方力量,建设好文化创意人才实训基地。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创意人才。
2.采用柔性模式,引进高端人才。重点围绕文化创意大师和青年创业才俊的“两头”,健全人才挖掘、引进、培养、使用机制,构筑人才高地。深入实施人才战略,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采取柔性引进模式,形成包括住房、子女入学、落户等在内的高端人才引进“一揽子”政策,积极组织开展国内外招聘高层次文化人才工作,引进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经营策划人才、文化创意企业管理人才、文化经纪人和其它相关专业人才。鼓励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和优秀团队入驻文化产业园区。发挥本地高校的“蓄水池”作用,采取公开招聘、人事调动、合同聘
— 31 —
用、项目合作、开办工作室和创作室等方式,走以人(大师)引人(团队)、以机会(创业机会)引人、以项目引人,以活动引人的路子,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优秀的文化创意人才和创业团队。
3.完善激励机制,促进人才集聚。建立文化创意高级人才信息管理协调制度,形成开放共享的高端文化创意人才信息库、分类人才资源信息库,畅通供需信息发布渠道,发布文化产业发展咨询专家名录。创办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定期举行研讨和专题讲座,促进文化产为人才的集聚与交流。组建文化人才评估专家委员会,建立规范的文化人才评估制度,对不同人才量身定制不同的优惠政策。定期举行文化产业风云人物评选活动,奖励有贡献突出的个人。
(四)土地保障体系
1.保护工业遗存,盘活存量资源。积极鼓励利用存量土地发展文化产业,加大对低效利用土地的盘活利用和闲置土地的清理处置力度,确保文化产业在内的转型升级项目用地优先供应。支持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的文化单位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等存量房产或土地资源兴办文化产业。鼓励盘活存量房产资源,妥善保护与开发工业遗存,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鼓励企业鼓励文化经营单位利用自有土地资源进行产业开发,在确保原有文化设施面积的前提下,通过合法方式盘活资产;鼓励企业租用现有物业从事文化产业经营。积极支持文化产业集聚区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
— 32 —
房出租兴办文化企业。
2.支持重点项目,优先保障用地。认真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企业发展的意见》(浙政办发〔2009〕104号)对省级国有文化单位土地使用权处置的相关规定。加大对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用地支持力度,规划确定的重点文化产业基地、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以及优势文化企业的用地空间位置、规模等信息,应尽量纳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允许建设区”或“有条件建设区”范围。在编制南湖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应明确保障文化产业发展用地的措施,各地在制定和安排年度用地计划时,要根据本地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安排好文化产业重大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对重点文化产业集聚区的项目及列入鼓励类的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在供地安排上首先予以倾斜,确保文化项目建设“落地”或预留发展空间。
(五)环境保障体系
1.优化投资环境,提供高效服务。制定《南湖区文化产业投资指南(2011-2015)》,积极吸收社会资本进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动漫等领域,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和股份制改造,逐步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加大对知名企业、规模企业、品牌企业的引进力度,重点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文化创意龙头企业。做好行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工作,积极引进和培育在行业内具有引领作用的优质企业。大力扶持孵化器项目建设,提高中小企业创
— 33 —
业成功率。多渠道吸引各类资本,形成包括企业、金融机构、基金、外资和个人在内的多元投资主体。完善针对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转让、融资、产权评估体系等中介服务。制定文化产业招商相关政策与制度,建立招商引资信息数据库与项目库,挖掘招商引资渠道。
2.保护知识产权,鼓励自主创新。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和规范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发展,完善知识产权信用保证机制,促进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在文化产业领域的运用,通过法定程序逐步将文化经济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抓好版权服务进园区,正版软件进企业,版权监管进市场,版权宣传进学校,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宣传和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和文化项目的评价机制,探索搭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加快成果的市场转化。
3.推进品牌战略,打造精品文化。以重点门类、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设施、重点项目为抓手,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完善品牌培育体系,从政策制度、业务流程、监督考核等方面,全面系统规范品牌培育的各个环节。通过努力,打造一批文化品牌企业,培育一批文化创意苗子型企业。加大扶优扶强力度,鼓励文化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注册“中国南湖”的地理标志,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国际知名的行业“领头雁”和“排头兵”,形成一批具有“南湖特色”的文化创意精品,建设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园区。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加强在大众和媒体宣传中对全区文化产品的引导和关注,推动产品、企业、园区、
— 34 —
产业、城市品牌的互动,形成品牌合力,使“红色文化”成为展示南湖区城市形象、城市精神和城市创新活力的红色名片。
主题词:文化产业 十二五 规划 通知
抄送:区委及各部门,区人大,区政协,区纪委,区人武部,
区法院,区检察院。 共印95份
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12月31日印发
— 35 —
正在阅读:
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湖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01-17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12届高三数学第五次月考 理07-25
2011年广东省政府质量奖申报材料12-23
2016广州二模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导写06-12
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C加加程序设计试题和答案09-26
我眼中的过山车作文500字07-05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教案2(人教版必修3)03-26
吕祖注讲金刚经01-06
粉体工程复习资料06-01
童年趣事作文400字03-12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湖区
- 市南
- 嘉兴
- 印发
- 产业发展
- 人民政府
- 规划
- 通知
- 文化
- 关于
- 十二五
- 中山大学2014届拟接收本校免试研究生名单 - 图文
- 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附答案)
- 课堂教学效率
-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基本诊疗路径(试行)
- 在全县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工作孙吉现场会上的讲话
- 2014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完整版)
-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
- 关注单亲孩子的心理危机
- 马来酸氯苯那敏合成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中旗二中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第1节一元一次方程4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 人民教育出版社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 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安全
- 推荐精品语文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琴声叮咚》第二课时优质课教案
- 2015年中考语文第一轮现代文复习检测试题25
- 关于推广期货保证金安全存管工作的通知-证监期货字108号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设计:古诗二首 - 《敕勒歌》教案1
- 2013 高考英语增分锦囊(一) - 短文改错难点探析
- 机电工程学院
- 税法习题(教师版)2014
- 《计算智能》授课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