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一模语文试卷议论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4-03-06 20:52: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1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汇编

议论文阅读

1、【海淀1】(三)阅读《淡定是真》,完成第18-20题。(共8分)

淡定是真

①写出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诸葛亮,生逢乱世,世间豪杰贤才纷纷择主而仕,但他却静心隐居南阳十年,深入了解天下大势,潜心研究兵法战略,以天下为己任。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就为刘皇叔谋划了三分天下的宏伟蓝图,并为之奋斗终生,成为一代名相而永垂青史。诸葛亮的事例很好地体现了淡定与实现人生抱负之间的关系。然而,身处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我们时常要面对生活的艰难、事业的挫折或是名利的诱惑,要做到淡定却不是那么容易。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迷失了自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因此,在喧嚣的尘世中拥有一份淡定的心态是一种可贵的人生财富。 ②淡定可以涵养一股坚强的精神力量。晋代的孙康年少时酷爱学习,却因家境贫寒,晚上读书时连灯油都没有。然而正是淡定的心态使他忘却了生活的艰难,做到了心无旁骛,坚守住了对知识的渴求,内心始终葆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于凛冽寒冬中映雪苦读,最终完成了学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孙康映雪?也成为史册上一幅动人的画面。

③淡定可以炼成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__________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淡定的心态使他始终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在风雨大作之时,尚能高吟:?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更为难得的是,因为淡定,他始终有着对品位人生追求,硬是将自己的挫折人生雕琢成为后世文人钦慕的生活坐标。

④淡定可以升华出一份高尚的精神追求。当世人面对纷繁的诱惑不能自持、

随波逐流的时候,心怀淡定的人却决不如此。居里夫妇发现镭并提炼成功以后,镭将用于治疗癌症,他们本可以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但是他们认为,镭是一种元素,应该属于全人类。他们因此不申请专利,也不保留任何权利,放弃发明所带来的一切物质利益。可见,拥有了淡定的心态,面对名利就会不为所动,为了人类的幸福而甘愿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样的人生也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⑤失去了淡定,面对生活的艰难,战而胜之的勇气就会消失殆尽;失去了淡定,面对事业的不顺,坦然的心境就会不知所踪;失去了淡定,面对名利的诱惑,崇高的追求就会迷失于庸俗。所以,朋友们,请珍惜这宝贵的人生财富,永远拥有淡定的心态,活出人生的真性情吧!

18.文章第①段举出诸葛亮的事例体现了淡定怎样的作用?(2分) 19.阅读②④两段,简要分析为什么说“淡定可以涵养一股坚强的精神力量”、 “淡定可以升华出一份高尚的精神追求”。(4分)

20.根据文意,请在列语句中选择最适合的一句填在第③段划线处。(只填序号)(2分)

①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②庄子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 ③屈子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答案:

18.答案示例:淡泊宁静的心态是树立与实现人生远大目标的必要条件。(2分)

19.答案示例:

淡定的心态可以使人忘却生活的艰难,做到心无旁骛,坚守住了对目标的追

求。

淡定的心态面对名利不为所动,就会为了人类的幸福而甘愿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共4分。每一问答案2分) 20.② (2分)

2、【东城1】阅读《要讲三种话》,完成第20-22题。(8分)

要讲三种话 张保振

①如何讲话,关乎个人形象、事业成败。古人云:?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玉;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今天,领导者的讲话要体现新形势下执政的水平和能力,适应网络和信息时代人们工作节奏更快、思维更活跃的特点,不仅要思接千载、继承传统,更要视通万里、与时俱进。这就要求讲三种话,即短话、善话与民话。

②短话,特质是短,要义是至。至,就是讲话达到了言之极的地步:加一字,太详;减一字,太略。短也是讲话抓住了?牛鼻子?,点到了要害处,让人听着?过瘾?,用着?解渴?,而非云里雾里,听着洋洋洒洒,想想一无所获,要干无从下手。有道是?至言不繁?,正因为言之不繁才短,但短并非空,而是言之有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短话,[甲]。而要讲这样的话,必须了解群众需求、打牢理论根基,否则,很可能是言不对路,底气不足,致使讲话这个?产品?一路贬值。

③善话,特质是善,要义是悦。悦,就是要让听讲话的人快乐起来、兴奋起来,以达到感情交流、情绪共振、目标共赴的目的。孟子《梁惠王下》说得好:?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就是取老百姓听着高兴的悦耳之言。只有悦耳,才能入耳;只有入耳,才能入心;只有入心,才能同心。反

之,很可能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miǎo miǎo 小看对方),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当然,悦耳之言并非是?言不及义,好行小慧?之言,而是言近旨远、文简意明之语。这也正如孟子在《尽心下》中所言:?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善话,[乙]。悦耳之善言,就是要从老百姓的身边事谈起、生活事说起,并由此及彼、由表到里,把百姓身边事与国家大事有机联系起来,把群众当前利益与国家长远利益自然对接起来,从而你欢我欢大家欢,你心我心一条心。 ④民话,特质是民,要义是鲜。鲜,就是讲话要新鲜、新美、鲜明。古人说得好:?鲜,谓新华也。?要让讲话生动感人,用语不?新华?不行,而?新华?之语多出自老百姓的口中。最近几年,新的流行语不断涌现,网络语言不断刷新,老百姓的日常用语更加丰富多彩、时尚新鲜。如果不适当吸收这些新鲜词汇,讲话就很难引起共鸣,更难吸引?粉丝?。民话,[丙]。要达到这一点,离不开深入民众,拜民为师;离不开读报上网,熟记民语;离不开善问敢疑,头脑过滤,让那种浅中见深、平中见奇、常中见险、陈中见新、朴中见色的民话、鲜话、家常话进入到自己的讲话中,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使听言者咀嚼有味,方能收到吐言贵珠玉、讲话回风霜的效果。

(有删改)

20.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21.阅读②-④段,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实际上是管用的话、有效的话。 ②应是鲜活生动、老百姓易于接受的话。

③就是关乎国家和老百姓利益、让老百姓入心的话。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22.简要分析第③段中两处引用孟子的话各有什么作用。(2分) 参考答案:

20.3分 领导者要讲短话、善话与民话。

21.3分 [甲] ① [乙] ③ [丙] ② 22.2分 答案示例:

引用《梁惠王下》中的话说明要说老百姓听着高兴悦耳的话;引用孟子《尽心下》中的话说明要说言近旨远,文简意明之语。

3、【西城1】(三)阅读《包容》,完成第20~22题。(共8分)

包容

①一百多年前,法国的雨果曾经这样感叹:?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古老的中国也世代传承着一句浅白的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两句话指向一个共同的话题,那就是包容。法国人的浪漫和中国人的实在碰撞在一起,于是人们发现,包容,超越了国家、语言、民族和文明的界限;包容,是地球的子民所共同拥有和赞美的品德。

②包容需要一种智慧,一种气度。【甲】中国俗语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他人的包容,要建立在对他人的体谅和理解之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想包容没有一定的智慧和气度是做不到的。蔺相如正是靠自己的智慧和气度,包容了廉颇,才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鲍叔牙对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壮举;李世民对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③包容体现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乙】越王勾践可以忍受卧薪尝胆的苦楚,却在灭吴后下令诛尽吴国宗室。齐王韩信未发迹时有过?胯下之辱?,但在统

一之后,再见到当初侮辱自己的无赖儿郎,却能不计前嫌地任命他为巡城校尉。 。

④包容收获一种幸福,一种财富。【丙】因为包容而获得他人感激是一种幸福,因为包容而砥砺自己的韧性,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曾多次被打倒,但他却从没有记恨过,相反,却带领亿万中国人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邓小平的幸福与财富,也是亿万中国人的幸福与财富。

⑤当然,包容不等于放任和纵容。无节制的纵容会造成社会的畸形。包容也不等于隐忍不发。忍是刻意的制怒和压抑,迟早有爆发的一天。包容更不等于沉默和忘却,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真正的包容,应该如伏尔泰对其政敌所说:?虽然不赞同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⑥包容是海纳百川,包容是厚德载物,包容是淡泊明志,包容是宁静致远。当今世界冲突不断,?只要人人都多一份包容,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如是我愿!

20.第①段中引用法国雨果的名言和中国的俗语意在表明__________。(2分) 21.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莎士比亚说:?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

②佛经有言:?一念境转(一念之间的变化,就会导致事情的结果完全不同)。? ③英谚有云:?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

【甲】处应填:_____ 【乙】处应填:_____ 【丙】处应填:_____

22. 根据第③段观点与事例的关系,在第③段横线上续写一段话。(3分) 参考答案:

20.①包容,超越了国家、语言、民族和文明的界限;

②包容,是地球的子民所共同拥有和赞美的品德。(评分标准:共2分。共2个要点,每点1分。)

21.【甲】③ 【乙】② 【丙】① (评分标准:共3分。共3空,每空1分。)

22.答案示例1:可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包容;越王勾践懂得隐忍,却不懂得包容;韩信虽受?胯下之辱?,却能?不计前嫌?,这正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的体现。

答案示例2:显然,与勾践相比,韩信的做法更能体现出做人的修养和境界,这种包容的态度也更能得到后世的尊重。(评分标准:共3分。照应观点1分,体现材料与观点的关系1分,材料的比较1分。)

4、【朝阳1】阅读《成功无学 幸福有道》,完成第21~23题。(共8分)

成功无学 幸福有道

①如今,走进书店,扑面而来的就是各种?成功学?图书。其实,岂止是图书市场,在影视传媒、教育培训等不少领域,?成功?都成了被热炒的主题。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向上发展、追求幸福的愿望,另一方面,在?不是权就是钱?、?成名要趁早?等喧哗与骚动中,又透出了某种?成功焦虑症?的症状。

②渴望成功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成功简化为财富的多寡、职位的高低,把成功的希望寄托于速成方法、终南捷径,本身就已经偏离成功的轨道。那些大肆兜售的?成功学?能够大行其道,正是利用并强化了这种心理。

③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道路万千条。向庸俗?成功学?说不,并不是不鼓励成功,而是让人多一份清醒,多一点沉思,探寻真正的成功规律。 ④古往今来,人们成功的途径各异,方式不同,但差异性中又隐藏着共性的东西。

⑤成功在于坚持。有一个?一万小时定律?,是说人在某一方面要想有所作为,要能坚持一万个小时,相当于每天练习近三个小时,坚持十年。你能坚持吗?坚持住了,你就会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甲】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⑥成功源于小事。成功者比别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在小事上一贯做得比别人好,坚持干小事,垒土成高台,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利长远、增后劲。【乙】现在一些人抱怨饭碗难找、事业难成,感叹工作难做、发展受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愿踏实做事。结果,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只能是离成功越来越远。

⑦成功贵在有静心。看到别人成功,或急不可耐,或心烦意乱,或疲于奔命,或孤注一掷,如此种种,皆谓之?浮躁?。浮躁心态,是成功的大敌。有人说得好,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大学》中也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在欲望与诱惑面前沉着淡定,在困难与挫折面前矢志不渝,才能不断迈向新的成功。

⑧成功胜在能吃苦。【丙】人不勇于吃苦就难以成良才。巴尔扎克说,吃苦是最好的老师,吃苦是最好的大学。人生最有营养的东西,往往是在艰难困苦中获取的。伟大的人格无法在平庸中养成,卓越的成就无法在舒适中取得。只有能吃常人不能吃之苦,才能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吃苦的过程,就是思想成熟的过程、内心丰盈的过程、灵魂升华的过程,也是走向成功的过程。

⑨成功无学,幸福有道。成功不在于一朝一夕、一时一事,也不靠临摹他人、投机取巧,而在于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做慢工,经久成大业,用汗水和艰辛,在坚实的大地上开掘出不竭的幸福源泉。

21.文章第①~③段中作者表明的观点是 。(不超过25个字)(3分) 22.阅读第⑦段,简要分析为什么说“成功贵在有静心”。(2分) 23.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②“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③ 伏尔泰说过:“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参考答案:

21.答案示例:要向庸俗?成功学?说不,要探寻真正的成功规律。

(共3分。?向‘成功学’说不?1分,?探寻真正成功规律?1分,字数1分)

22.答案要点:①浮躁心态,是成功的大敌。 ②静心才能迈向新的成功。(共2分。每点1分)

23.② ③ ① (共3分。每空1分)

5、【丰台1】(三)阅读《意识比能力更重要》,完成第20—22题。(共7分)

意识比能力更重要

①很多人认为,成功是要有许多先天能力的,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成功的最本质要素,不应该用能力来描述,因为任何能力都不是天生的。比如对创业者来说,不可能在创业前就具备成功所需的?十八般武艺?,而需要

在创业过程中历练成长。能否尽快掌握这些?武艺?,关键取决于创业者是否具备获取这些能力的意识,而且在长期的创业历程中坚持这些意识。 ②当然,要把意识转变为能力,需坚持不懈地、有目的地去提升改造自己。我一直认为,在宇宙自然大规律的框架下,特别是在人类社会活动领域,有时是?意识决定存在?。有了强烈的意识,才能促使主体去不断改进。正如有了爱迪生才有电灯,有了艾菲尔才有艾菲尔铁塔,有了瓦特才有蒸汽机一样。正是因为他们都有那种努力探索的意识,所以当机遇到来,才不会错过。那么如何具有强烈的、积极提升改进的意识呢? 

③首先要有【甲】的意识。一般认为好的创业者应该是善于发现商机的人,但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机遇呢?是那些习惯创造梦想的人。梦想会指引他去寻找、捕捉机遇,并将机遇转化为恒久追求的事业。伟大的事业一般都源于伟大的梦想。当微软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其创始人比尔〃盖茨就提出这样一个伟大的梦想:让计算机进入家庭,并放在每一张桌子上。进入21世纪后,微软又提出新的梦想:通过优秀的软件赋予人们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运用任何设备进行沟通和创造的能力。伟大梦想的指引,是微软之所以成为伟大公司的根本原因。

④再则是有【乙】的意识。任何事业,光有一股狂热激情,哪怕是再持久也不够,还要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经验、新技能,补充自己不足、提高自身水平的强烈意识。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就必须勇于突破专业、职业、年龄、性别、环境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以孩童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凡是有益于自己事业的东西,都如饥似渴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

⑤另外要有【丙】的意识。条条道路通罗马,罗马只有一个,但通往罗马

考虑,然后行动,则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一些,碰壁的可能性会小一些。 ②要数典而不忘祖,也并不难。这个典故就出在《论语?公冶长第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日:‘再,斯可矣。’?这说明,孔老夫子是持反对意见的。吾家老祖宗文子的三思而后行的举动,二千六七百年以来,几乎得到了历代天下人的赞扬,包括许多大学者在内。查一查《十三经注疏》,就能一目了然。《论语正义》说:?三思者,言思之多,能审慎也。?许多书上还表扬了季文子,说他是?忠而有贤行者?。甚至有人认为三思还不够。《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注》中说:有人劝恪?每事必十思?。可是我们的孔圣人却冒天下之大不韪,批评了季文子三思过多,只思二次(再)就够了。 ③这怎么解释呢?究竞谁是谁非呢?

④我们必须先弄明白,什么叫?三思?。总起来说,对此有两个解释。一个是?言思之多?,这在上面已经引过。另一个是文子自己说的,君子无论谋划什么事,开头、中间、结局都要考虑到。(见《左传?哀公二十七年》)然而孔子以及上万上亿的众人却不这样理解,他们理解,一直到今天,仍然是?多思?。

⑤多思有什么坏处呢?又有什么好处呢?

⑥根据我个人几十年来的体会,除了下围棋、象棋等等以外,多思有时候能使人昏昏,容易误事。平常骂人说是?不肖子孙?,意思是与先人的行动不一样的人。我是季文子的最?肖?子孙。我平常做事不但思,而且超过三思,是否达到了人们要求诸葛恪做的?十思?,没做统计,不敢乱说。反正是思过来,思过去,越思越糊涂,终而至于头昏昏然,而仍不见行动,不敢行动。我这样一个过于细心的人,有时会误大事的。我觉得,碰到一件事,决不能不思而行,鲁莽行动。记得当年在德国时,法西斯统治正如火如荼。一些盲

目崇拜希特勒的人,常常使用一个词儿Darauf_galngertum,意思是?说干就干,不必思考?。这是法西斯的做法,我们必须坚决扬弃。遇事必须深思熟虑。先考虑可行性,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然后再考虑不可行性,也是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正反两面仔细考虑完以后,就必须加以比较,做出决定,立即行动。如果你考虑正面,又考虑反面之后,再回头来考虑正面,又再考虑反面,那么,如此循环往复,终无宁日,最终成为考虑的巨人,行动的侏儒。

⑦所以,我赞成孔子的?再,斯可矣?。

(选自《季羡林谈人生》,有删改)

20.文章第②段中列举《论语正义》和《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注》中的话

有什么作用?(3分)

21.对季文子的“三思而后行”,孔子主张“再,斯可矣”,本文作者是怎样

解释孔子的这一主张的?(3分)

22.文章最后说“所以,我赞成孔子的‘再,斯可矣’”,作者的依据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20.是为了说明二千六七百年以来,?三思而行?几乎得到了历代天下人的

赞扬。(3分)评分:本题3分

21.遇事必须深思熟虑。先考虑可行性,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然后再考虑不可行性,也是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正反两面仔细考虑完以后,就必须加以比较,做出决定,立即行动。

评分:共3分,正反面思考 2分,比较 1分)

22.①自己的切身体会,证实多思有时会使人懵懂而误大事。②举昔时德国法西斯信徒?说干就干,不必思考?的材料,申明决不能不思而行,鲁莽行动更不行。评分:共2分,每点1分

9、【大兴1】(三)阅读《论实践》,完成第20-22题。(共8分)

论实践

①实践指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实践是人类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甲】

②实践是一个人认识世界,增长才干的重要源泉。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获得的。脱离了实践的认识,是空洞的、无用的;再好的理论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也是毫无意义的。【乙】即仅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终究是浅薄的,要真正精通学问,必须亲自去参加实践。

③实践,是一个人探求真相,追寻结论的唯一途径。苏轼在《石钟山记》一文中,记叙了他深入实地考察,揭开了石钟山得名之谜的故事,苏轼实践之举,被后世传为佳话。

④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下临深潭。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众说不一,但都不能令人信服。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一天晚间,苏轼和儿子苏迈乘坐小船来到石钟山的绝壁下面,只听水上不停地发出噌吰的声音。苏轼仔细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微波流入,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又发现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它的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风浪吞吐,发出款坎镗嗒的声音,与刚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如同歌钟演奏一样。至此,苏轼探求到了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

⑤实践,是一个人历尽艰辛、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丙】李冰父子如果不是沿峨江两岸实地考察,弄清水情和地势等情况,就不能带领当地百姓建成泽被后世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司马迁如果不是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访贤搜史,了解遗闻轶事,就写不出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毕升如果不是长期从事印刷劳动,并反复试验摸索,就不能发明活字印刷术,从从而实现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詹天佑如果不亲临工地现场,反复勘测,与筑路员工并肩奋战,就不能建成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

⑥注重实践,是我们民族的传统。中华文明的创建和高度发展,与重视实践、深入实践密不可分。先人们注重实践的好作风,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下来并继续发扬下去。

20.阅读文章第③~④段,指出苏轼揭开了石钟山得名之谜的故事“被后世传为佳话”的主要原因(2分)

21.阅读文章第⑤段,选择其中一个事例简要分析其为什么能够证明该段观

点。(3分)

22.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陆游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②毛泽东指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③列别捷夫说过:?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参考答案:

20.答案要点:苏轼没有轻信别人的说法,而是带领儿子苏迈亲身到石钟山下探寻。

(共2分。?没有轻信?1分, ?亲身探寻?1分) 21.答案示例:

司马迁游历山川、访贤搜史、了解遗闻轶事的过程中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写出伟大的史学巨著《史记》,(1分)可见他的成就正是得益于他的亲身实践。(1分)这样恰好能够证明该段观点——?实践,是一个人历尽艰辛、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1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具体采分点见答案标注) 22.【甲】② 【乙】① 【丙】③(共3分。共3空,每空1分) 10、【房山1】(三)阅读《创造发明,你也行》,完成第20——22题(共7分)

创新发明,你也行!

蒋建科

①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需要破解的技术难题都存在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很多人身上都隐藏着创造的潜质。只要处处留心,多动脑筋,刻苦钻研,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照样能在创新发明中大显身手。

②【甲】被誉为?光明之父?和?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一生完成了我们至今仍在使用的白炽灯、电影放映机等两千多项创造发明,拥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权,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这位大发明家只上了3个月的小学。被恩格斯称作?使英国工人的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第一个发明?的?珍妮纺织机?,其发明者哈格里沃斯原本是英国一个普通工人。一天,他不小心把家里的纺车碰翻了,无意中发现原来水平放臵的纺锤变成了垂直竖立,仍在不停地转动。他从中得到启示:既然纺锤竖立时仍能转动,要是并排使用几个竖立的纺锤,不就可以同时纺出好几根纱吗?经过无数次尝试,他终于制造出装有8个纺锤的新式纺织机,比旧的纺织机效率提高了几十倍。

③【乙】内蒙古工人王俊斗醉心发明创造几十年,发明了80多项专利技术,其中22项获得国家专利,还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西农民王衡曾目睹一次惊心动魄的矿井水害抢险,看到一火车皮的大豆被倒入矿井时,深知种粮艰辛的他非常痛心,经过潜心研究,终于发明了地下工程水害防治新技术,在国内1000多项工程中得到应用,成为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丙】 ④?小人物?成就大事业,小项目孕育大创新。20世纪中后期,美国基础研究的重大科学成就中,有75%来自不为人们所关注的小项目。人们司空见惯的拉链,怎么看都不起眼,却在美国《世界科学》杂志1986年评选出的?20世纪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10项发明?中,位居榜首。

⑤当然,与那些拥有专业技术职称、专门实验设备和国家支持经费的科技人员相比,普通人的发明创新之路无疑更为坎坷,需要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挫折和艰辛。

⑥建设创新型国家,既需要一大批专门的科技人员,更离不开亿万普通人

的热情参与。创新发明,你也行! 20.小人物如何才能创新发明?(2分)

21.简要分析③④段中分别列举王俊斗的例子和美国基础研究的重大科学成

就数据各有什么作用?(2分)

22.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据了解,目前全国像王俊斗这样的民间发明人有100多万,我国的专利有65%来自民间发明人。

②在人类的科技发展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③在我国,类似的成功范例也不在少数。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参考答案:

20.要处处留心,多动脑筋,刻苦钻研。 评分:本题2分。

21.列举王俊斗的例子证明?小人物?能够成就大事业;列举美国基础研究的重大科学成就数据证明小项目孕育大创新。评分:本题2分。每个要点1分。

22.② ③ ① 评分:本题3分。

11、【怀柔1】(三)阅读《苦乐年华是职业生涯第二定律》,完成第22~24题。(共8分)

苦乐年华是职业生涯第二定律

史宪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的东西不是最好的选择范围,要进一步缩小到爱好的范围,再进一步缩小到能乐在其中的范围。成功

者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究其本质,乐在其中是根本。所谓乐在其中就是别人看他在吃苦,而他自己却感到十分快乐。所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的东西?不是最好的选择范围,要进一步缩小到?爱好?的范围,再进一步缩小到能?乐在其中?的范围。

成功者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究其本质,?乐在其中?是根本。所谓?乐在其中?,就是别人看他在吃苦,而他自己却感到十分快乐。 所以,我们把?苦乐年华?列为生涯规划的第二定律。

毛泽东乐于做教师,最终成为革命导师。基辛格乐于做会计,最终成为了美国会计——他象做会计那样算计着美国该不该从越南撤军——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美国的战略利益。亨利〃福特乐于拆装机械,最终以生产流水线的强大优势缔造了汽车王国。

怎么才算乐呢?著名的孔子学琴故事告诉我们:【甲】是知之,【乙】是好之,【丙】是乐之。所以,第二定律的第一推论是:获得知本是乐在其中的标准。

把苦乐年华落实到具体的创业项目分析中,就是第二定律的第二推论:三环定位。

分别画三个圈:自我所乐、市场所需、对手所苦,三个圈交集就是创业立项之地。

你的所乐就是产品,客户所好就是市场,对手所苦就是对手因不能吃苦而逐步退出竞争。

苦乐年华告诉我们,苦是乐的外包装,能吃得了那个苦,就能打开那个甜乐世界。所以,追求享乐的最佳方式是探求那种没有苦感的吃苦。 知本主义时代,诞生了一个大行业——经验再造或称知识管理。

在这个未来极大的就业与创业战场上,谁将如鱼得水?是那些乐于思想交互的人。

乐于思想交互——不仅自己热爱思想,更热爱别人的思想。

要知道,能够静心倾听、理解、分享别人的思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那些天生就爱听别人讲话,那些总是给下属充分发言机会的领导,那些总是关注领导意见的下属……,用别人的思想去指挥别人,这是新一代成功者最强大的秘密武器。

22.文章划线段落引用毛泽东、基辛格、亨利·福特三个事例意在表明 。(不超过20个字)(3分)

23.结合文章内容,请你说出“在这个未来极大的就业与创业战场上,谁将如鱼得水?是那些乐于思想交互的人。”的理由。(用原文回答,不超过30字)(3分)

24.将下面三个短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2分)

熟练弹奏 魂识作者 理解内涵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参考答案:

22.无论哪一行,只有乐在其中,才有更大发展。(本题满分3分,一点1分,超过字数扣1分)

23. 热爱别人思想,静心倾听、理解、分享别人思想,用别人思想指挥别人。(本题满分3分,一点1分,超过字数扣1分)

24.【甲】熟练弹奏【乙】理解内涵【丙】魂识作者(本题满分2分,填错一点扣1分)

12、【门头沟1】(三)阅读《小善大爱》,完成第20—22题。(共8分)

小善大爱

①母亲常常告诫我们:看见人家的墙要倒,如果不能扶起来,不推也是一种善良;看见别人喝粥,你在吃肉,如果不想让,那么不吧唧嘴,也是一种善良;看见人家伤心落泪,如果不想安慰,那么不幸灾乐祸也是一种善良;看见别人过断桥,如果你不经过,提醒一声也是善良。

②这些话是朴素的,如同泥土,却厚德载万物;这些举动是细小的,如同白雪,颗粒晶莹并衬托高洁。 ③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看见别人践踏规则和公德,如果你无力阻止,但恪守自己做人的准则,也是一种善良;身为人师,如果不能满腹经纶,那么不误人子弟,也是一种善良;建筑一座高楼,如果不能建成丰碑样板,但不偷工减料,保持自警的心,为自己的良心负责,也是一种善良。 ④这些,都是小小的善,就像在夕阳下随风缓缓流动的金色沙粒,尽管渺小,但它们流动的弧线却能交相辉映出晚霞中最美的波纹。这些小善,其实很简单,琐碎而又平常,世俗而又平凡,仅仅是付出那么一点点举手之劳,恪守那么一点点人生底线,容忍那么一点点小过错,保持那么一点点廉耻之心,秉承那么一点点古老传统即可。这些小善,宛如寒冬时节墙角边的朵朵腊梅,唤起我们内心的希望,让我们对温暖的春天保持【甲】。

⑤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古人还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些小善是一种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如同台阶,一步一步把做人的美德送往高处;那些小恶,亦如隐藏在雪山中的一两块小石头,只要关键部位稍微有所松动,就能乘着歪风导致整座雪山的坍塌,心灵底线的溃败。

⑥生活常常是这样,有时候你对一个人做十件善事,他不一定记得住,但是只要你有一件恶举,他或许就记住了你。这是本性使然。所以,一个人若要改变自我形象,当从戒恶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以此树立口碑;当从改变内心开始,积累小善成大善,以此规范德行。

⑦乾坤朗朗,芸芸众生,我们不是孤立的个体,生活的每时每刻与身边的人事、草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乙】的联系。也可以这样说,看得见的小善,是让自己活得快乐的一种涓涓细流,也是让身边的人活得无忧的一种社会责任。自我的小善产生的小快乐,常常带动了周围世界的快乐,而周围世界的幸福也【丙】了我们个体的幸福。

⑧小善是一种爱的衍射,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涟漪。善良,其实很简单,如同最简单的那道数学题?1+1=??,在不同的心灵世界就能产生不同的答案。但我始终相信:只要每个人付出一份小善,我们就能得到多于两份的爱以及这些爱所散发出来的独特光辉。

摘自《演讲与口才》)

20.阅读选文,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3分) A.渲染和扩大 B.整体和局部 C.信仰和力量 D.渲染和扩散 E.偶然和必然 F.信服和力度

21.请结合文中第①段和第③段的内容概括写出“小善”体现在 (1) 和 (2) 两个方面。(2分)

22.请结合文章内容,指出作者提倡“小善”的三点理由。(3分) 参考答案:

20.【甲】C 【乙】 E 【丙】 A (共3分。共3空,每空1分) 21.答案要点:①生活琐事 ②社会公德 (共2分。共2点,每点1分)

22.答案要点:①因为付出小善可以唤起我们内心的希望;②可以培养我们的良好习惯并成为美德,即积累小善成大善;③可以让我们快乐并带动周围

世界的快乐,进而感受幸福。(共3分。共3点,每点1分)

13、【密云毕业】(三)阅读《读书使人优美》完成20—22题。(8分)

读书使人优美

毕淑敏

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 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

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地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且永不磨损。

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pìnì,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都是思索者的木乃伊,新华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⑦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20.文章第②段为什么要列举那些令作者“胆战心惊”的美容术?(2分) 21.阅读④—⑥段,简要分析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论述读书可以使人优美的?(3分)

22.下面两则材料,如果让你选择作为证明论点的论据,你选哪一个,为什么?(3分)

材料一:《韩诗外传》有一段有趣的记载:春秋时期,鲁国的闵子骞拜孔子为师。刚开始时,闵脸色干枯,但过了一段时间竟变得红润起来,使孔子大为奇怪。据闵子骞说,他在没读书之前,一心想着要做达官贵人,因此寝食不

安,脸色为之枯槁。如今静心读为人处世之书,能辨是非、知美丑,因而心平气和临事不惊,脸色自然变好。

材料二:苏东坡曾说:?三日不读书,自觉语言无味,对镜亦面目可憎?,又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道出了人的气质来自于多读书,它会由心到形,影响到你的容貌,使你的眼光更加有神,面庞更加光彩,举止更加高雅……这种美态比起外表的美貌,要耐看得多。 参考答案:

20.答案要点(共2分):为引出下文自己的观点作铺垫,使读者在触目惊心的同时更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21.答案要点(共3分。每点1分):

①读书可以让人养成专注、恭敬和倾听的习惯,可让人倍添神采富有魅力; ②读书可以让人学会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

③读书可以让人有自知不狂妄,恰如其分地表达,让人更光艳夺目。 22.答案要点(共3分。选用什么1分,理由2分):

①选用材料一,因为它用古人读书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读书可以使人优美,事实胜于雄辩。

②选用材料二,这段文字引用苏轼的名言,可以进一步增强读书可以使人优美的说服力。

15、【平谷1】(三)阅读议论文《学问的功用》,回答20——22题(共8分)

学问的功用

①一般人常埋怨现在的青年对于学问没有浓厚的兴趣。平心而论,这大半要归咎我们?教书人?,把学问仅看成?读书?。此外,与社会上一般人对于学问的性质和功用所存的误解也不无关系。近代西方学者常把纯理的学问和

应用的学问分开,以为治应用的学问是有所为而为,治纯理的学问是无所为而为。他们怕学问全落到应用一条窄路上,常设法替无所为而为的学问辩护,说它虽?无用?,却可满足人类的求知欲。这种用心很可佩服,而措词却不甚正确。学问起于生活的需要,世间绝没有一种学问无用,不过?用?的意义有广狭之别。学得一种学问,就可以有一种技能,拿它来应用于实际事业,如学得数学几何三角就可以去算账、测量、建筑、制造机械,这是最正常的?用?字的狭义。学得一点知识技能,就能混得一种资格,可以谋一个职业,解决饭碗问题,这是功利主义的?用?字的狭义。但是学问的功用并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可以说,学问的最大功用并不在此。心理学者研究智力,有普.

通智力和特殊智力的分别;古人和今人品评人物,都有通才和专才的分别。学问的功用也可以说有?通?有?专?。治数学即应用于计算数量,这是学问的专用;治数学而变成一个思想缜密、性格和谐,善于立身处世的人,这是学问的通用。学问在实际上确有这种通用。就智慧说,学问是训练思想的工具。【甲】就性格说,学问是道德修养的途径。【乙】世间许多罪恶都起于愚昧,如果真正彻底明了一件事是好的,另一件事是坏的,一个人决不会睁着眼睛往坏的方面走。

②现在所谓?知识分子?的毛病在于只看到学问的狭义的?用?,尤其是功利主义的?用?。学问只是一种追求利禄的工具。【丙】一位朋友劝导他的亲戚不让刚中学毕业的儿子去谋小事,说:?你这种办法简直是吃稻种!?许多升学的青年实在只为着要让稻种生成大量谷子,预备?吃着不尽?。所以,大学里?出路?最广的学系如经济系、机械系之类常是拥挤不堪,而哲学系、数学系、生物学系诸?冷门?就简直无人问津。治学问根本不是为学问本身,而是为着它的出路销场。在治学问时既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得到出路销场

后,当然是?得鱼忘筌?(筌:捕鱼的竹器)了。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如何能期望青年学生对于学问有浓厚的兴趣呢?

③这种对于学问功用的狭窄而错误的观念,必须及早纠正。学问是为生活,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不过现代中国人的错误在把?生活?只看成口腹之养。?谋生活?与?谋衣食?在流行语中是同一意义。这实在是错误得可怜可笑。人有肉体,有心灵。肉体有它的生活,心灵也应有它的生活。肉体需要营养,心灵也不能荒芜。肉体缺乏营养,必酿成饥饿病死;心灵缺乏营养,自然也要干枯腐化。人为万物之灵,就在于他有心灵或精神生活。所以衡量人的成就并不在他能否温饱,而在他有无丰富的精神生活。一个人到了只顾衣食饱暖而对于真善美毫不感觉兴趣时,他就只能算是一种?行尸走肉?;一个民族到了只顾体肤需要而不珍视精神生活的价值时,它也就必定逐渐没落了。 20.第①段中加点的“如此”,具体指的是什么,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21. 根据文意,将下面的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苏格拉底说得好:?知识即德行。?

②一位教授在编成一部讲义之后,心满意足地说:?一生吃着不尽了!? ③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必定知识丰富,思想敏锐,洞达事理;处任何环境,知道把握纲要,分析条理,解决困难。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22.作者引用“醉翁之意不在酒”、 “得鱼忘筌”意在表明什么?(2分) 参考答案:

20. 学问在应用于事业和谋求职业方面的狭义作用。(共3分,?应用于事业?、

的人物,班固对他也还有一些公平的评价。这里写的是秦始皇在夜间看书学习的情形。

⑧据刘向的《说苑》所载,春秋战国时有许多国君都很注意学习。如:?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在这里,师旷劝七十岁的晋平公点灯夜读,拼命抢时间,争取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不至于继续浪费,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啊!

⑨为什么古人对于夜晚的时间都这样重视,不肯轻易放过呢?我认为这就是他们对待自己生命的三分之一的严肃认真的态度,这正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

⑽我之所以想利用夜晚的时间,向读者同志们作这样的谈话,目的也不过是要引起大家注意珍惜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使大家在整天的劳动、工作以后,以轻松的心情,领略一些古今有用的知识而已。

(选自《燕山夜话》作者邓拓 有改动)

21.选文要阐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22.都是来自班固写的《汉书》中的材料,《汉书?食货志》与《汉书?刑法志》两则论据材料可以调换顺序么?说说你的理由。(3分)

23.结合文章内容,试为本文补写一则论据,并作简要说明。(3分) 参考答案:

21.珍惜时间,特别是珍惜晚上的时间,是一个人是否严肃认真地对待生命

的一个标准。 (评分:2分)

22.不可以。《汉书 食货志》叙述普通劳动人民珍惜时间的事例,《汉书 刑法志》叙述代表大政治家的秦始皇珍惜时间的事例,两者与第②段末一句?我国历代的劳动人民以及大政治家、大思想家等等都莫不如此?一句的总起下

文顺序相照应,同时与第⑥段的承上启下过渡相关联。所以不可以调换。 (评分:判断1分,解释理由2分)

23.材料略;补写论据需要扣住珍惜时间这一主题,进行说明时能够和文章内容结合起来,体现论证思路。 (评分:3分,论据材料1分,简要说明2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6a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