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突出现代化

更新时间:2023-09-19 02:56: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发展突出现代化 近代社会以来,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直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我国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国现代化做出了艰辛的探索。要实现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素,教育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顺应世情、国情和教育发展大势要求,党的历代集体领导核心非常重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的“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指引和鼓舞着全国各族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奋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得到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包括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1982年,邓小平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为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思想。2007年,党的十七大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36页。)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育现代化”崭新命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时期新阶段,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指明了前进方向。

所谓教育现代化,是指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反应并满足现代生产、现代科学文化发展需要,达到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先进水平。它包括教育观、教育目标、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等方面。(《教育学基础》,丁锦宏主编,73-74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版)我国教育理论家顾明远教授认为:教育现代化是以现代信息社会为基础,以先进教育观念为指导,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的教育变革的过程,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程。(《教育研究》2012年第九期)并把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归纳为八个方面。第一,广泛性和平等性。第二,终身性和全民性。第三,生产性和社会性。第四,个体性和创造性。 第五,多样性和差异性。第六,信息化和创新性。第七,国际性与开放性。第八,科学性和法制性。他认为,教育现代化内容很广泛,包括教育观念、制度、内容、设备和手段、方法、管理的现代化,但是教育观念也就是教育思想现代化是关键,是灵魂,因为教育现代化是靠有现代教育理念的人去贯彻执行的。

在教育发展的新起点上,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必须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我们要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大力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要着力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要启动实施学前教育建设工程,坚持公办与民办并举,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扩大高中教育优质资源。要大力支持民族教育发展,深入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第二个十年行动计划。同时,要推进特殊教育发展,加快构建特殊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服务平台。三要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从注重扩大规模向更加注重内涵建设转变,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路子,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大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要加强优势学科

建设,支持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形成品牌。要大力推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全面深化产学研合作,支持高校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大学成为重要的创新基地。四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以富民为主题、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深入打好攻坚战,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形成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发展面向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的职业教育,全面抓好民族地区“9+3”免费职业教育的实施,加快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顶岗实习,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一要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坚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倾斜。实施好中小学校各项建设工程,推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教育发展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鼓励高校毕业生和城市教师到农村任教,对长期在农村任教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继续实施教育对口帮扶机制,实现教育“先富帮后富”制度化。二要逐步完善助学制度。现在义务教育已经全部实现免费,重点是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基本生活费用,提高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标准。在非义务教育阶段,要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通过政府补助、扩大助学金奖学金规模和覆盖面、完善助学贷款政策等办法,保证每一个考上学校的学生能够完成学业。目前我省对涉农专业的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实行免费,要在此基础上,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三要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孩子上学问题。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政策,切实关心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上学问题,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四要靠制度保障教育公平。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积极推进教育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一要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要更新教育观念,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以适应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积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创新人才和多样化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制度环境。二要全面推进现代学校管理。要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切实保障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扩大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合作办学等方面的自主权。三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四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五要加强教育的对外开放交流。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一要加强师资队伍管理。完善教师准入、退出机制,严格考核,加强管理,出名师、育英才。创新农村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健全以师德师风为首要内容的考核、聘任和评价标准。二要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实施教育名家培养计划,加强农村特别是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盆周山区教师、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建设。三要提高地位待遇。按照国家政策,落实和完善教师工资、住房和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要通过政策倾斜,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到艰苦贫困地区从教。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大幅度提高投入保障。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举措,要以优先投入保障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三个确保”、突出“三个重点”。“三个确保”,就是确保财政教育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确保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三个重点”,就是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以增加生均公用经费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通过3—5年的努力,使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加大教师队伍建设投入,为大规模培训培养教师、大力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提供有力保障;加大对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欠发达地区和财政困难地区的倾斜和扶持。同时,要进一步拓宽教育经费的渠道,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培养成本合理分担机制,规范教育收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68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