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30 15: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素质教育”

----心心相印的活动

初一语文教师 孙亚楠

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现端倪,国际竞争力日趋激烈,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要在21世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和落实素质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准备好劳动者和人力资源。在阅读了《教育的智慧》之后,本文就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去实施素质教育做了简要的阐释。

关键词:素质教育 全体学生 全面发展 个性发展 创新 民主教育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素质教育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并将其定义为“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体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李镇西老师在《教育的智慧》阐述了其对素质教育的见解,他认为“素质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在此也是想特别强调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不仅要学会求知,更要学会做人,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幸福的度过自己的一生。

一、 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并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1.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每个人在教育中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有一句话在很多学校用来激励学生“今天,你因学校而荣;明天学校因你而荣。”对此,李镇西老师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认为当孩子们在用稚嫩的嗓音喊出这句话的时候,他们不知道,其实他们中的绝大数的“明天”是不可能让学生因自己而荣的,因为著名的“什么什么家”只是凤毛麟角,而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是默默无闻的凡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关注的绝不只是少数有可能成为科学家、艺术家等名人的天才少年,而更多地是未来注定能成为普通劳动者的绝大数孩子。他认为,不论是未来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还是未来的钳工、车工,乃至泥瓦匠、炊事员,都应是富有智慧并因劳动为幸福的人。因此,在今天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未来,不管用什么名义或用什么方式,都不能剥夺任何一个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生意识到:同在蓝天下,都是大写的人!

2.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的是在教育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提法和全面发展教育并不矛盾,从本质上讲二者是一致的。素质教育正是以全面发展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历史上和现阶段的“全面发展教育”为基础的。如果没有这个基础,素质教育就失去了历史根基,也就无从提出,无从发展。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和深化。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素质教育学生的要求是合格加特长。一般认为,我国现在的中小学的全面发展教育主要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这五个方面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各育又具有特定的内涵、特定的任务、之间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德育主要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是五的灵魂;智育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其他各育提供认识基础;体育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具体运用和实施。

在教育中,我们不能仅仅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成绩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每个学生都应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与身心潜能相一致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一个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每个学生都有他的个别性,比如有不同的认知特征、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有不同的欲望需求,不同的创造潜能等,这就造就了一个个千差万别、个性独特的学生。因此,教育还要充分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性。李镇西老师在《教育的智慧》一书写到:个性本身在价值上就是中性的,因此尊重在这里不是迁就,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根据学生的个性予以因势利导,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尊重学生的个性就是尊重学生的差异,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学内容的组织、选择和教学方法的使用等方面都必须考虑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同时,我们不可以用升学与否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是否成才,而是尊重不同个性学生未来的不同发展,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在今后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正如李希贵所说的“我们应该追求面向个体的教育”。

4.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育的时代特征。李镇西老师主要是在培养优生的方法中谈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般来说,优生的学习成绩是很拔尖的,但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却不是个别。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决不能满足于优生名列前茅的考试分数,而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其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大胆的冲破迷信权威的牢笼,冲破盲目服从书本的牢笼,冲破膜拜师长的牢笼,养成善于质疑、勇于否定、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人生态度和科学方法。

二、 作为一名教师应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建立民

主教育

1. 建立民主课堂

素质教育是充满情感的教育,充分体现教育者爱心与童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因此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建立民主课堂。首先,教师要充满爱心。李镇西老师认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定是以人为本的信奉者和

实践者,她有温馨的爱心和晶莹的童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投以关注与尊重的目光,同时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感染学生,让孩子之间也彼此尊重与善待。其次,追求自由。李镇西老师认为,这种自由主要体现为对学生心灵自由的尊重。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教师必须有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独立思考的人文精神,并且去感染学生。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破除迷信,告诉学生们不要盲目服从课本和教师,绝不可以用别人的思想代替自己的思想。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还要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教师应该与学生们在课堂上平等对话,平等的交流各自的见解甚至可以展开思想的碰撞。最后,体现平等。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师生关系,我们不仅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学生一起探讨真理、追求新知的志同道合者。也许学生的思想比较肤浅,他们的看法存在片面之处或者错误,但是在发表观上和教师是平等的,我们绝不可以因为他们幼稚或者肤浅而剥夺了他们思想的权利。

2. 树立民主的教师权威

素质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李镇西老师倡导我们应该在实际教育中要以心灵赢得心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排斥教师的权威,我们应该给“权威”注入情感的生命。他在《教育的智慧》一书中讲到,真正的教师必然是真诚的人道主义者。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要孩子对你怀着希望并且相信你,你就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指导者,你就是生活的导师,你就是权威、生活智慧的生动化身,你就是朋友和同事。要记住,这一切都是很脆弱的,是容易打碎的。一旦把这一切打碎了,你作为一个教育者也就呜呼哀哉了。那时你只能是一个监护人,而不是一位教育者。”教师的权威是学生们给的,如果我们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我们的权威,学生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目光。如果我们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正的情感,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这样我们就会把自己的人格铸进了学生的心灵之中了。以心灵赢得心灵,我们就会树立真正的权威。

3.宽容学生的“与众不同”

民主精神包含着宽容精神,民主教育也应该是充满宽容的教育。而充满宽容的教育最根本的是对个性的宽容。人都是有个性的,人们各自具有的潜能也都蕴藏在自己的个性特色之中。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懂得珍惜、尊重人才的人,一般都懂得首先要尊重个性,尊重每一个人的差异性,并从中发现不同的人的不同才能、不同潜质。”尊重个性,并不仅仅是指“因材施教”之类的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要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同时鼓励学生思考的批判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思想的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和老师不一样: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评价,不一样的结论。我们不能用自己既定的教学程序和思维模式去规范我们的学生。尤其应当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创造的智慧 往往隐藏在各种古怪的问题之中。如果学生们没有起码的思考能力和怀疑的勇气,那么他们就不可能真正成为未来的建设者,无力迎接未来的挑战。而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我们就需要宽容的学生的“与众不同”,鼓励并发展学生的个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5u3.html

Top